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整式的加减涉及许多概念,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并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要掌握好以下两点:

1.透彻理解“三式”和“四数”的概念

“三式”指的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四数”指的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系数、次数.

2.熟练掌握“两种排列”和“三个法则”

“两种排列”指的是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字母的升幂或降幂排列,“三个法则”指的是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把整式中那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单项式作为一类——称为同类项,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聚在一起——称为合并同类项.这样,使得整式大为简化,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例题与求解

[例1]如果代数式ax5+bx3+cx-5,当x=-2时的值是7,那么当x=7时,该式的值是______.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困难在于变元个数多,将x两个值代入,从寻找两个多项式的联系入手.

[例2]已知-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于任意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A.a+b B.a-b C.a+b2D.a2+b

(“希望杯”初赛试题)

解题思路:采用赋值法,令a=1

2

,b=-

1

2

,计算四个式子的值,从中找出值最大的

式子.

[例3]已知x=2,y=-4时,代数式ax2+1

2

by+5=1997,求当x=-4,y=-

1

2

时,

代数式3ax-24by3+4986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一般的想法是先求出a,b的值,这是不可能的.解本例的关键是:将给定的x,y值分别代入对应的代数式,寻找已知与待求式子之间的联系,整体代入求值.[例4]已知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a(x3-x2+3x)+b(2x2+x)+x3-5.当x=2时的值为-17,求当x=-2时,该多项式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多项式降幂排列、多项式次数等概念挖掘隐含的关于a,b的等式.

[例5]一条公交线路上起点到终点有8个站.一辆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前6站上车100人,前7站下车80人.问从前6站上车而在终点下车的乘客有多少人?

(“希望杯”初赛试题)

解题思路:前7站上车总人数等于第2站到第8站下车总人数.本例目的是求第8站下车人数比第7站上车人数多出的数量.

[例6] 能否找到7个整数,使得这7个整数沿圆周排列成一圈后,任3个相邻数的和等于29?如果,请举出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

(“华罗庚金杯”少年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假设存在7个整数a 1,a 2,a 3,a 4,a 5,a 6,a 7排成一圈后,满足题意,由此展开推理,若推出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能力训练

A 级

1.若-4x m -2y 3与23

x 3y 7-2n 是同类项,m 2+2n =______. (“希望杯”初赛试题)

2.当x =1,y =-1时,ax +by -3=0,那么当x =-1,y =1时,ax +by -3=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3.若a +b <0,则化简|a +b -1|-|3-a -b |的结果是______.

4.已知x 2+x -1=0,那么整式x 3+2x 2+2002的值为______.

5.设2332,4536,

x y z x y z ++=??++=?则3x -2y +z =______.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6.已知A =a 2+b 2-c 2,B =-4a 2+2b 2+3c 2,若A +B +C =0,则C =( ).

A .5a 2+3b 2+2c 2

B .5a 2-3b 2+4c 2

A .3a 2-3b 2-2c 2 A .3a 2+b 2+4c 2

7.同时都有字母a ,b ,c ,且系数为1的7次单项式共有( ).

A .4个

B .12个

C .15个

D .25个

(北京市竞赛题)

8.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代数式|a |-|a +b |+|c -a |+|b -c |化简后的结果是为( ).

A .-a

B .2a -2b

C .2c -a

D .a

9.已知a +b =0,a ≠b ,则化简b a (a +1)+a b

(b +1)得( ). A .2a B .2b C .+2 D .-2

10.已知单项式0.25x b y c 与单项式-0.125x m -1y 2n -1的和为0.625ax n y m ,求abc 的值.

11.若a ,b 均为整数,且a +9b 能被5整除,求证:8a +7b 也能被5整除.

(天津市竞赛试题)

B 级

1.设a <-b <c <0,那么|a +b |+|b +c |-|c -a |+|a ||+b |+|c |=_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2.当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时,式子-4x +|4-7x |-|1-3x |+4的值恒为一个常数,0

b a

c 第8题图

这个值是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3.当x =2时,代数式ax 3-bx +1的值等于-17,那么当x =-1时,代数式12ax -3bx 3-5的值等于______.

4.已知(x +5)2+|y 2+y -6|=0,则y 2-15

xy +x 2+x 3=______.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5.已知a -b =2,b -c =-3,c -d =5,则(a -c )(b -d )÷(a -d )=______.

6.如果对于某一特定范围内x 的任意允许值,P =|1-2x |+|1-3x |+…+|1-9x |+|1-10x |的值恒为一个常数,则此值为( ).

A .2

B .3

C .4

D .5

(安徽省竞赛试题)

7.如果(2x -1)6=a 0+a 1x +a 2x 2+a 3x 3+a 4x 4+a 5x 5+a 6x 6,那么a 0+a 1+a 2+a 3+a 4+a 5+a 6等于______;a 0+a 2+a 4+a 6等于______.

A .1,365

B .0,729

C .1,729

D .1,0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8.设b ,c 是整数,当x 依次取1,3,6,11时,某学生算得多项式x 2+bx +c 的值分别为3,5,21,93.经验证,只有一个结果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结果是( ).

A .当x =1时,x 2+bx +c =3

B .当x =3时,x 2+bx +c =5

C .当x =6时,x 2+bx +c =21

D .当x =11时,x 2+bx +c =93

(武汉市选拔赛试题)

9.已知y =ax 7+bx 5+cx 3+dx +e ,其中a ,b ,c ,d ,e 为常数,当x =2时,y =23;当x =-2时,y =-35,那么e 的值是( ).

A .-6

B .6

C .-12

D .12

(吉林省竞赛试题)

10.已知a ,b ,c 三个数中有两个奇数,一个偶数,n 是整数,如果s =(a +n +1)·(b +2n +2)(c +3n +3),那么( ).

A .s 是偶数

B .s 是奇数

C .s 的奇偶性与n 的奇偶性相同

D .s 的奇偶性不能确定

(江苏省竞赛试题)

11.(1)如图1,用字母a 表示阴暗部分的面积;

(2)如图2,用字母a ,b 表示阴暗部分的面积;

(3)如图3,把一个长方体礼品盒用丝带打上包装(图中虚线为丝带),打蝴蝶结的部分需丝带(x -y )cm ,打好整个包装需用丝带总长度为多少?

12.将一个三位数abc 中间数码去掉,成为一个两位数ac ,且满足abc =9ac +4c ,如155=9×15+4×5.试求出所有这样的三位数.

图1 a a a x

y

z 图 3 b a

b

图2 a

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0 最优化_答案[精品]

专题10 最优化 例1. 4 提示:原式=1 12 - 62 -+)(x . 例2. B 提示:由-1≤y ≤1有0≤≤1,则=22 +16+3y 2 =142 +4+3是开口向上,对称轴为7 1 -=x 的抛物线. 例3.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0≤a +?)(,∴f (a )=2a ,即2a =2132-2+a ,则?? ? ??=--=413 172b a 综上,(a ,b )=(1,3)或(17-2-, 4 13 ) 例4. (1) 121≤≤x ,y 2 = 21+216143-2+-)( x .当=4 3时,y 2 取得最大值1,a =1; 当21= x 或=1时,y 2取得最小值21,b =22.故a 2+b 2=2 3. (2) 如图,AB =8,设AC =,则BC =8- ,AD =2,CD =42+x ,BE =4,CE =16)-8(2+x BF =AD =2. 10)24(816)8(4222222=++=+=≥+=+-++EF DF DE CE CD x x 当且仅当D ,C ,E 三点共线时,原式取最小值.此时△EBC ∽△DAC ,有 22 4 ===DA EB CA BC , 从而=AC = 3831=AB .故原式取最小值时,=3 8. (3)如图, 原式= [] 22222 2 2)24()13()32()01(032--0y x y x -+-+-+-+-+)()(

人教版初一数学培优和竞赛二合一讲炼教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讨论

人教版初一数学培优和竞赛二合一讲炼教程 (10)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讨论 【知识精读】 1. 二元一次方程组???=+=+222 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① 当2 1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有无数多解。(∵两个方程等效) ② 当2 1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无解。(∵两个方程是矛盾的) ③ 当 2121b b a a ≠(即a 1b 2-a 2b 1≠0)时,方程组有唯一的解: ??? ????--=--=12212 11212211221b a b a a c a c y b a b a b c b c x (这个解可用加减消元法求得) 2. 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一般是不定解,即有无数多解,若要求整数解,可按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的求法进行。 3. 求方程组中的待定系数的取值,一般是求出方程组的解(把待定系数当己知数),再解含待定系数的不等式或加以讨论。(见例2、3) 【分类解析】 例1. 选择一组a,c 值使方程组???=+=+c y ax y x 275 ① 有无数多解, ②无解, ③有唯一的解 解: ①当 5∶a=1∶2=7∶c 时,方程组有无数多解 解比例得a=10, c=14。 ② 当 5∶a =1∶2≠7∶c 时,方程组无解。 解得a=10, c ≠14。 ③当 5∶a ≠1∶2时,方程组有唯一的解, 即当a ≠10时,c 不论取什么值,原方程组都有唯一的解。 例2. a 取什么值时,方程组? ??=+=+3135y x a y x 的解是正数? 解:把a 作为已知数,解这个方程组

学而思初一数学资料培优汇总精华

第一讲数系扩张--有理数(一)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m n(0,, n m n ≠互质)。 4、性质:①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 (0) || (0) a a a a a ≥ ? =? -≤ ?②非负性2 (||0,0) a a ≥≥ ③非负数的性质:i)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ii)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 |||||| 0, a b ab ab a b ab +- 则 的值等于多少? 2.如果m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一定小于它的()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 ()()() 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b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 么|||| 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A.2a B.2a - C.0 D.2b 5、已知 2 (3)|2|0 a b -+-=,求b a的值是()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 ,, a b b c c a b c c a a b ---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 , 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b 的形式,求 20062007 a b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训练一

培优竞赛训练一 1. 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用“>”或“<”填空: (1)|a |______|b |; (2)a +b +c ______0: (3)a -b +c ______0; (4)a +c ______b ; (5)c -b ______a . 2. 已知321===c b a ,,,且c b a >>,那么c b a -+= . 3. 已知d c b a 、、、是有理数,169≤-≤-d c b a ,,且25=+--d c b a , 那么=---c d a b . 4. 若有理数x 、y 满足2002(x 一1)2 +0112=+-y x ,则=+2 2y x . 5. 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54=-b a ,那么1 2+++-ab a b ab a = . 6. 设0=++c b a ,0>abc ,则c b a b a c a c b +++++的值是( ). A .-3 B .1 C .3或-1 D .-3或1 7. 若|x |=x ,并且|x -3|=3-x ,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的值,并计算这些值 的和. 8. 已知m ,n 为整数,且|m -2|+|m -n |=1,求m +n 的值. 9. |x -1|+|y +2|+|z -3|=0,则(x -1)(y -2)(z +3)的值为( ). (A)48 (B)-48 (C)0 (D)xyz 10. 巧算下列各题: (1))2004 11)(120031( )151)(411)(131)(211(--?---- (2)666663333222299999?-? 11. 式子| |||||ab ab b b a a ++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12. 13. 如果c b a 、、是非零有理数,且0=++c b a ,那么 abc abc c c b b a a +++的所有可能

初一数学资料培优汇总(精华)

第一讲 数系扩张--有理数(一) 一、【典型例题解析】: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则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 .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 .6 6、 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 ,, 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 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 为0,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 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 132******** +++++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 ||||||1a b c a b c ++=,求||abc abc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5 配方法-精编

专题 25 配方法 阅读与思考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 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方”,恰当的“拆”与“添”是配方常用的技巧,常见的等式有: 1、222 2()a ab b a b ±+=± 2、2 a b ±= 3、2222 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4、2 2 2 2221 [()()()]2 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 配方法在代数式的求值,解方程、求最值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运用配方解题的关键在于: (1) 具有较强的配方意识,即由题设条件的平方特征或隐含的平方关系,如2 a = 能 联想起配方法. (2) 具有整体把握题设条件的能力,即善于将某项拆开又重新分配组合,得到完全平方式. 例题与求解 【例1】 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5,z 9x y xy y +==+- ,那么23x y z ++=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题设条件实施变形,设法确定x , y 的值. 【例2】 若实数a ,b , c 满足222 9a b c ++= ,则代数式2 2 2 ()()()a b b c c a -+-+- 的 最大值是 ( ) A 、27 B 、18 C 、15 D 、12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乘法公式 ,将原式变形为含常数项及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整式的加减涉及许多概念,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并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要掌握好以下两点: 1.透彻理解“三式”和“四数”的概念 “三式”指的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四数”指的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系数、次数. 2.熟练掌握“两种排列”和“三个法则” “两种排列”指的是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字母的升幂或降幂排列,“三个法则”指的是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把整式中那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单项式作为一类——称为同类项,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聚在一起——称为合并同类项.这样,使得整式大为简化,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例题与求解 [例1]如果代数式ax5+bx3+cx-5,当x=-2时的值是7,那么当x=7时,该式的值是______.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困难在于变元个数多,将x两个值代入,从寻找两个多项式的联系入手. [例2]已知-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于任意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A.a+b B.a-b C.a+b2D.a2+b (“希望杯”初赛试题) 解题思路:采用赋值法,令a=1 2 ,b=- 1 2 ,计算四个式子的值,从中找出值最大的 式子. [例3]已知x=2,y=-4时,代数式ax2+1 2 by+5=1997,求当x=-4,y=- 1 2 时, 代数式3ax-24by3+4986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一般的想法是先求出a,b的值,这是不可能的.解本例的关键是:将给定的x,y值分别代入对应的代数式,寻找已知与待求式子之间的联系,整体代入求值.[例4]已知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a(x3-x2+3x)+b(2x2+x)+x3-5.当x=2时的值为-17,求当x=-2时,该多项式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多项式降幂排列、多项式次数等概念挖掘隐含的关于a,b的等式. [例5]一条公交线路上起点到终点有8个站.一辆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前6站上车100人,前7站下车80人.问从前6站上车而在终点下车的乘客有多少人?

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含解析)专题27 以形借数

27 以形借数——借助图形思考 阅读与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与形以及数和形的关联与转化,这是数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就解题而言,数与形的恰当结合,常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维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解法”.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图形,把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直观地、整体地表示出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现阶段借助图形思考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1.从给定的图形获取解题信息 数学问题的表述方法很多,既有用文字叙述的,也有通过图形(如数轴、图表、平面图形等)来呈现的,善于从给定的图形获取解题信息是一个重要技能. 2.有意地画图辅助解题 图形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及关系,解题中有意地画图(如画直线图、列表、构造图形等)能帮助分析理顺复杂数量关系,使问题获得简解. 阅读与思考 【例1】如图,圆周上均匀地钉了9枚钉子,钉尖朝上,用橡皮筋套住 其中的3枚,可套得一个三角形,所有可以套出来的三角形中,不同 形状的共有____________种。 (“五羊杯”竞赛试题) x y z则解题思路:圆周长保持不变,设圆周长为9,套成的三角形三边所对应的弧长分别为,,, ≤≤,借助图形分析,找出满足条件的整数解即可。 ++=。不妨设x y z 9 x y z

【例2】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像进行一下探究: 信息读取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km。 (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图像理解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 (5)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车发多少小时?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函数图像包含了两种不同层次的信息:有慢车行驶900km用了12h等可直接感知的浅层结构信息,也有在0~4小时之间以及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快车和慢车的速度之和为定值和C点表示快车在某一时刻已到达终点等需要经过分析或运算才能获得的深层结构的信息。

学而思初一数学资料培优汇总(精华)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互质)。 4、性质:①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②非负性 ③非负数的性质:i)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 ii)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的值等于多少? 2.如果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一定小于它的()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2,求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 么化简的结果等于( A. B. C.0 D. 5、已知,求的值是()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的形式,求。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互质)。 4、性质:①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②非负性 ③非负数的性质:i)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 ii)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的值等于多少? 2.如果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一定小于它的()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2,求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 么化简的结果等于( A. B. C.0 D. 5、已知,求的值是()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的形式,求。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6 不等式

专题16 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客观世界与实际生活既存在许多相等关系,又包含大量的不等关系,方程(组)是研究相等关系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组)是探求不等关系的基本工具,方程与不等式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解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只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但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且还要考虑这个数的正负性. 2. 解不等式组与解方程组的主要区别是:解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对几个方程进行“代入”或“加减”式的加工,但在解不等组时,我们只能对某个不等式进行变形,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求公共部分.通俗地说,解方程组时,可以“统一思想”,而解不等式组时只能“分而治之”. 例题与求解 【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t x x x 2 35 35 2恰好有5个整数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16-<<-t B 、2116-<≤-t C 、2116-≤<-t D 、2 116-≤≤-t (2013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试题) 解题思路:把x 的解集用含t 的式子表示,根据题意,结合数轴分析t 的取值范围. 【例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7 10 05)2(< >---x n m x n m 的解集为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0(≠>m n mx 的解集为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m ,n 的值或m ,n 的关系. 【例3】已知方程组?? ?=+=-6 2y mx y x 若方程组有非负整数解,求正整数m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m 的取值范围. 【例4】已知三个非负数a ,b ,c 满足3a +2b +c =5和2a +b -3c =1,若m =3a +b -7c ,求m 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例综合了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m ,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这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在约束条件下,求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初中培优竞赛含详细解析 第1讲 整数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1——整数的基本性质 1.(1,2)(数学#初中#竞赛#初中竞赛#数学竞赛#初中数学竞赛#整数#选择题) 【标准答案】1#0#1#4#A 三人中每两个人的平均年龄加上余下一人的年龄分别是47,61,60,那么这三个人中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是 ( ) A. 28 B. 27 C. 26 D. 25 【分析】设三个人的年龄分别为X1,X2,X3,根据题意,则 +X2+2X3=47×2 ① X X2+X3+2X1=61×2 ② X3+X1+2X2=60×2 ③ 由①+②+③得X1+X2+X3=84,分别代入①②③得X1=38,X2=36,X3=10. 所以X1-X3=28. 【答案】A 【技巧】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来解应用题是常用的方法. 2.(2,3)(数学#初中#竞赛#初中竞赛#数学竞赛#初中数学竞赛#整数#选择题) 【标准答案】2#0#1#4#B 三角形的三边长a、b、c都是整数,且[a,b,c]=60,(a,b) =4,(b,c)=3则a+b+c的最小值是 ( ) {注:[a,b,c]表示a、b、c的最小公倍数,(a,b)表示a,b的最大公约数} A.30 B.31 C.32 D. 33 【分析】因为(a,b)=4,所以a,b都是4的倍数.因为(b,c)=3,所以b,c都是3的倍数.从而a=4a1,b=12b1,c=3c1,a1、b1、c1都是正整数;又因为[a,b,c]=60,所以a,b,c中至少有一个被5整除,即a1、b1、c1中至少有一个被5整除.因为abc三个数的系数中,c的系数最小为3,所以只有当a1、b1 取最小时,三个数之和才最小,那么当a1= b1=1,c1=5时,a+b+c=4+1+15=31最小. 【答案】B 【技巧】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用解析式表示未知数. 【易错点】若不注意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容易出错.

七年级数学培优竞赛教案

奥数培训之趣味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1、诗仙李白豪放豁达,有斗酒诗百篇的美名,为唐代“饮中八仙”之一, 民间流传李白买酒歌谣,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抖,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解:设酒壶中原有酒x 斗,“三遇店和花”意思是李白三遇店,同时也三见花。 第一次见店又见花后,酒有:12-x ; 第二次见店又见花后,酒有:1-122)( -x ; 第三次见店又见花后,喝完壶中酒,所以 依题意,得 ()[]0111222=---x 解方程,得 87= x 答:酒壶中原有酒8 7斗。 2、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求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 解:设甲有x 只羊,乙有y 只羊。依题意,得 ()? ??+=--=+11121y x y x 解方程组,得? ??==57y x 所以甲牧童有羊7只,乙牧童有5只。 3、一片牧场上的草长得一样快,已知60头牛24天可将草吃完,而30头牛60天可将草吃完.那么,若在120天里将草吃完,则需要( )头牛 A 、16 B 、18 C 、20 D 、22 分析:设草一天增加量是a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的量是b ,原有草的量是c ,根据60头牛24天可将草吃完,而30头牛60天可将草吃完,列方程组,用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即可求解。

解:设草一天增加量是a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的量是b ,原有草的量是c 。 根据题意,得 ???==???+=?+=?b c b a a c b a c b 120010606030242460解得, 则若在120天里将草吃完,则需要牛的头数是20120120=+b a c 。故选C 。 4、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 ) A .一样多. B .多了. C .少了. D .多少都可能. 解:设杯中原有水量为a ,依题意可得, 第二天杯中水量为a ×(1-10%)=0.9a ; 第三天杯中水量为(0.9a)×(1+10%)=0.9×1.1×a ; 第三天杯中水量与第一天杯中水量之比为199.01.19.01.19.0<=?=??a a 。 所以第三天杯中水量比第一天杯中水量少了,选C . 5、 甲杯中盛有2m 毫升红墨水,乙杯中盛有m 毫升蓝墨水,从甲杯倒出a 毫升到乙杯里(0<a <m ),搅匀后,又从乙杯倒出a 毫升到甲杯里,则这时( )。 A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少. B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 C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和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相同. D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与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少关系不定. 解:从甲杯倒出a 毫升红墨水到乙杯中以后: 乙杯中含红墨水的比例是a m a +, 乙杯中含蓝墨水的比例是 a m m +, 再从乙杯倒出a 毫升混合墨水到甲杯中以后: 乙杯中含有的红墨水的数量是毫升a m ma a m a a a +=+?- ①

全国通用初中数学竞赛培优辅导讲义(28—33)讲

全国初中数学竟赛辅导讲义修订(2) 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内容提要 三角形边角性质主要的有: 1. 边与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反过来要使三条线 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任意两条线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即最长边必须小于其 他两边和。用式子表示如下: a,b,c 是△ABC 的边长b a c b a b a c a c b c b a +<-??? ????????>+>+>+?<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任意一边都小于其他各边的和 2. 角与角的关系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和。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四边形内角和=2×180 , 五边形内角和=3×180 六边形内角和=4×180 n 边形内角和=(n -2) 180 3. 边与角的关系 ①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② 在直角三角形中, △ABC 中∠C=Rt ∠2 22c b a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ABC 中?? ??=∠∠=∠ 30A Rt C a :b :c=1:3:2 △ABC 中?? ??=∠∠=∠ 45A Rt C a :b :c=1:1:2 例题 例1.要使三条线段3a -1,4a+1,12-a 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求a 的取值范围。 (1988年泉州市初二数 学双基赛题) 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得不等式组 ?????+>-+-->-++->++-141312131214121413a a a a a a a a a 解得?? ???<->>51135.1a a ∴1.5

初中几何学霸内部秘籍系列1(学而思培优竞赛)

初中几何学霸内部秘籍系列1(学而思培优 竞赛) 模型 1 :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A⊥OM 于点 A,PB⊥ON 于点 B。 结论:PB=PA。 模型证明: ∵OP平分∠MON, ∴∠AOP=∠BOP; 又 PA⊥OM ,PB⊥ON, ∴∠OAP=∠OBP=90°; OP=OP; ∴RT△OAP≌RT△OBP, ∴PB=PA。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

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 突破口。 模型实例 (1)如图①,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BC=6,BD=4,那么点 D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_____; (2)如图②,∠1=∠2,∠3=∠4。 求证:AP 平分∠BAC。 解析:(1)由角平分线模型知,D到AB的距离等于DC=2 (2)如图分别做AB、BC、AC三边的高,由题意易得三边高相等, ∴AP 平分∠BAC

模型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C>AB,AD=DC,BD 平分∠ABC。 求证:∠BAD+∠BCD=180°。 证明:如图延长BA, 过D作DE、DF垂直BA延长线、BC于E、F两点, ∵BD 平分∠ABC ∴DE=DF, 又AD=DC ∴RT△DEA≌RT△DFC ∴∠DAE=∠BCD ∴∠BAD+∠BCD=180° 2.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 CP 与内角∠ABC 的平分线 BP 交于点 P,若∠BPC=40°,则∠CAP= 。

七年级数学尖子生培优竞赛专题辅导第二十讲 质数与合数

第二十讲 质数与合数 趣题引路】 由超级计算机运算得到的结果2859433-1是一个质数,则2859433+1是( ) A .质数 B .合数 C .奇合数 D .偶合数 解析 ∵2859433-1,2859433,2859433+1.是三个连续正整数,∵2859433-1的末位数字是1.∴2859433 是偶合数,∵上述三个数中一定有一个能被3整除,而2859433-1是质数,∴2859433+1的末位数字是奇数且能被3整除,故2859433+1是奇合数.故选C .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吗?二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任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2=5+7等.对许多偶数进行检验,都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至今仍无法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也没有找到一个反例.到目前最好的结论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的“1+2”,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质数加上一个质数或两个质数的积,这一结论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知识延伸】 1.正整数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各种分类,这里依据它们的正约数的个数可以分为三类: (1)只有一个正约数的数,它只能是1; (2)只有两个正约数的数,如2,3,11这样的数叫质数; (3)有两个以上正约数的数,如4,10,12这样的数叫合数. 2.(1)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唯一的偶质数;除2以外,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2)质数有无穷多;合数也有无穷多. 证明 假设只有有限多个质数,设为P 1,P 2,P 3,…,P n 考虑P 1P 2P 3…P n +1,由假设可知,P 1P 2P 3…P n +1是合数,它一定有一个质因数P ,显然,P 不同于P 1,P 2,P 3,…,P n ,这与假设P 1,P 2,P 3,…,P n 为全部质数矛盾. 3.质数可以采用埃拉托色尼筛选法进行判定.如判断2003为质数,可以这样操作:分别用质数2,3,5,7,11,13,17,19,23,29,31,41,43来除2003,它们都不能整除2003,而下一个质数47,它的平方472=2209大于2003,由此就可判定2003为质数。 4.算术基本定理 对于一合数,如果将它分解为若干质数的连乘积的形式,并不考虑质因数的排列顺序,那么这种分解 式将是唯一的,即正整数N (N >1)可以唯一表示为12 12m a a a m N P P P =??? 其中,P 1,P 2,…,P m 为质数,且P 1<P 2<…<P m ,a 1,a 2,…,a m 为正整数. 5.对于正整数N 的质因数标准分解式12 12m a a a m N P P P =??? 根据乘法原理,它的正约数个数为(1+a 1)(1+a 2)…(1+a m ).它的所有约数之和为 ()()()() 12 11221+++1+++1+++m a a a m m S N P P P P P P =???????????? 121 11 1212111=111 m m m p p p p p p ααα+++---???---. 而且仅当N 为平方数时,它的正约数个数为奇数.

学而思七年级数学培优讲义版全年级章节培优-绝对经典

第1讲 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 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 A . -18% B . -8% C . +2% D . +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 . -5吨 B . +5吨 C . -3吨 D . +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l5:00,纽约时问是____ 【例2】在-227 ,π,0.033.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份数;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227 是分数0.033.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 . 【变式题组】

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0 最优化

专题10 最优化 阅读与思考 数学问题中常见的一类问题是:求某个变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带有“最”字的问题,如投入最少、效益最大、材料最省、利润最高、路程最短等,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最值问题,解最值问题的常见方法有: 1.配方法 由非负数性质得()02 ≥±b a . 2.不等分析法 通过解不等式(组),在约束条件下求最值. 3.运用函数性质 对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若自变量为任意实数值,则取值情况为: (1)当0>a ,a b x 2-=时,a b ac y 442-=最小值 ; (2)当0

【例3】()2 13 22+-=x x f ,在b x a ≤≤的范围内最小值2a ,最大值2b ,求实数对(a ,b ).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讨论a ,b 与对称轴0=x 的关系得出结论. 【例4】(1)已知2 11- + -=x x y 的最大值为a ,最小值b ,求2 2b a +的值. (“《数学周报》杯”竞赛试题) (2)求使()168422 +-+ +x x 取得最小值的实数x 的值.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3)求使2016414129492222+-+++-++y y y xy x x 取得最小值时x ,y 的值. (“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与二次根式相关的最值问题,除了利用函数增减性、配方法等基本方法外,还有下列常用方法:平方法、判别式法、运用根式的几何意义构造图形等. 【例5】如图,城市A 处位于一条铁路线上,而附近的一小镇B 需从A 市购进大量生活、生产用品,如果铁路运费是公路运费的一半,问:该如何从B 修筑一条公路到铁路边,使从A 到B 的运费最低? (河南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设铁路与公路的交点为C ,AC =x 千米,BC =y 千米,AD =n 千米,BD =m 千米,又设铁路每千米的运费为a 元,则从A 到B 的运费( ) ay m y n a S 222+--=,通过有理化,将式子整理 为关于y 的方程.

初中数学竞赛培优辅导反证法和构造法(含答案)

培优辅导 反证法和构造法 一、选择题: 1.若假设“整数a,b,c 中恰有一个偶数”不成立,则有( ) A 、a,b,c 都是奇数 B 、a,b,c 都是偶数 C 、a,b,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 、a,b,c 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2.已知△ABC 的周长为18,c b a 、、三边的关系为c b a ≤≤,则( ) A 、a <6 B 、a >6 C 、a >7 D 、6≤a 3.A 、B 、C 、D 、E 、F 、六个足球队单循环赛,已知A 、B 、C 、D 、E 五个队已经分别比赛了5、4、3、2、1场,则还未与B 队比赛的球队是( ) A 、C 队 B 、D 队 C 、E 队 D 、F 队 4.设等式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两两不同的 实数,则 的值是( ) A 、3 B 、 31 C 、2 D 、3 5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a x 2 -2x-3a-2=0的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 ) A 、a >0或a <-4. B 、a <-4. C 、a >0. D 、-4<a <0. 二、填空题 6.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时,第一步应反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查表可求得=?5.22cot _________. 8.321-+-++x 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9.若28,142 2=++=++x xy y y xy x ,则=+y x _________. 10.已知))((4)2a c b a c b --=-(且0≠a ,则a c b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培优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培优竞赛试题 1、已知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1:∠3=3:1, ∠2=20度,求∠DOE 的度数。 2、如图所示,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1 3 ∠BOC,OC 是∠AOD 的平分线。 ①求∠COD 的度数; ②判断O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两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如果∠AOC :∠AOD=7:11, ①求∠COE ; ②若OF ⊥OE ,∠AOC=70°,求∠COF 。 4、如图⑺,在直角 ABC 中,∠C =90°,DE ⊥AC 于E,交AB 于D . ①指出当BC 、DE 被AB 所截时,∠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②试说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5、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则图中∠1+∠2+∠3+…+∠9= 。 6,(安徽中考)如图,已知AB ∥DE ,∠ABC= 80 ,∠CDE= 1400 ,则∠BCD= . 3 21O F E D C B A O D C B A A B C D O E F 6 3 2 1 9 8 7 5 4

7、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1)若∠A=60°。求∠Q (2)若∠A=100°、120°,∠Q 又是多少?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 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 (提示:三解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8、如图所示,AB ⊥EF 于G ,CD ⊥EF 于H ,GP 平分∠EGB ,HQ 平分∠CHF ,试找出图中有哪些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9,(北大)如图所示,图(1)是某城市古建筑群中一座古 塔底部的建筑平面图,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古塔外墙底部的∠ABC 大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注:图(2)、图(3)备用) (1) (2) (3) 10、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AB=8cm ,AC=18cm ,P. Q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PQ 为多少cm? (自己构造图) A B C D E F G H P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