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试题(附答案)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名词解释

1.翻译 2.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 4.同义密码子 5.变偶假说 6.移码突变 7.同功受体 8.多核糖体

(二)问答题

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

2.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

3.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6.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的?

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8.蛋白质合成中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

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0.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1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13. 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基酸顺序如下:

正常肽段 Met-Val-Cys-Val-Arg

突变体肽段 Met-Ala-Met-Arg

(1)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

(2)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

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密码分别为

Val: GUU GUC GUA GUGArg: CGU CGC CGA CG AGA AGG

Cys: UGU UGCAla: GCU GCC GCA CGC

14. 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

15. 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__________表示。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5.延长因子T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Tu为对热___________蛋白质,Ts为对热________蛋白质。

6.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F-2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___________一种。

7.氨酰-tRNA合成酶对__________和相应的________有高度的选择性。

8.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_______,起始氨酰-tRNA是____________。 9.原核细胞核糖体的___________亚基上的 __________协助辨认起始密码子。

l0.每形成一个肽键要消耗__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但在合成起始时还需多消耗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11.肽基转移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催化__________形成和_________的水解。

12.肽链合成终止时,___________进人“A”位,识别出_________,同时终止因子使________的催化作用转变为____________。

13.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_________小亚基和____________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由_________小亚基和_______________大亚基组成。

14. 蛋白质中可进行磷酸化修饰的氨基酸残基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是( )。

①从C→N端②定点双向进行③从N端、C端同时进行④从N→C端

2.不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高尔基体④核糖体

3.真核生物的延伸因子是( )。

①EF—Tu ②EF一2 ③EF--G ④EF一1

4.真核生物的释放因子是( )。

①RF②RF一1 ③RF一2 ④RF一3

5.能与tRNA反密码子中的I碱基配对的是( )。

①A、G ②C、U ③U ④U、C、A

6.蛋白质合成所需能量来自( )。

①ATP ②GTP ③ATP、GTP ④GTP

7.tRNA的作用是( )。

①将一个氨基酸连接到另一个氨基酸上②把氨基酸带到mRNA位置上

③将mRNA接到核糖体上④增加氨基酸的有效浓度

8.关于核糖体的移位,叙述正确的是( )。

①空载tRNA的脱落发生在“A”位上②核糖体沿mRNA的3’→5’方向相对移动

③核糖体沿mRNA的5’→3’方向相对移动

④核糖体在mRNA上一次移动的距离相当于二个核苷酸的长度

9.在蛋白质合成中,下列哪一步不需要消耗高能磷酸键( )。

①肽基转移酶形成肽键②氨酰一tRNA与核糖体的“A,’位点结合

③核糖体沿mRNA移动

④fMet—tRNAf与mRNA的起始密码子结合以及与大、小亚基的结合

10.在真核细胞中肽链合成的终止原因是( )。

①已达到mRNA分子的尽头②具有特异的tRNA识别终止密码子

③终止密码子本身具有酯酶作用,可水解肽酰与tRNA之是的酯键

④终止密码子被终止因子(RF)所识别

1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终止密码是( )。

①UAA ②UAU ③UAC ④UAG⑤UGA

12.根据摆动假说,当tRNA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是I时,能够识别哪几种密码子( )

①A ②C ③G ④T ⑤U

13.下列哪些因子是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 )。

①IF

1②IF

2

③eIF

2

④eIF

4

⑤elF

4A

14.蛋白质生物合成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氨基酸必须活化②需要消耗能量③每延长一个氨基酸必须经过进位、转肽、移位、税落四个步骤④合成肽链由C端向N端不断延长⑤新生肽链需加工才能成为活性蛋白质

15.下列哪些内容属于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

①切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②切除信号肽③切除N-端Met

④形成二硫键⑤氨的侧链修饰

16.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下列哪些步骤需要消耗能量( )。

①氨基酸分子的活化②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③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A 位

④肽键形成⑤核糖体移位

17.原核生物的肽链延伸过程有下列哪些物质参与( )。

①肽基转移酶②鸟苷三磷酸③mRNA ④甲酰甲硫氨酰-tRNA

⑤EF-Tu、EF-Ts、 EF-G

18.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是指: ( )

①在mRNA分子的起始码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②在DNA分子上转录起始点前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③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互补顺序④启动基因的顺序特征⑤以上

都正确

19. 在研究蛋白合成中,可利用嘌呤霉素,这是因为它: ( )

①使大小亚基解聚②使肽链提前释放③抑制氨基酰-tRNA合成酶

活性④防止多核糖体形成⑤以上都正确

20. 氨基酸活化酶:( )

①活化氨基酸的氨基②利用GTP作为活化氨基酸的能量来源

③催化在tRNA的5’磷酸与相应氨基酸间形成酯键

④每一种酶特异地作用于一种氨基酸及相应的tRNA ⑤以上都不正

(五)是非题

1.DNA不仅决定遗传性状,而且还直接表现遗传性状。( )

2.密码子在mRNA上的阅读方向为5’→ 3’。( )

3.每—种氨基酸都有两种以上密码子。( )

4.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 )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的亚基组成与原核生物类似。( )

6.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小亚基必须在大亚基存在时,才能与mRNA结合。( )

7.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大亚基必须在小亚存在时,才能与mRNA结合。( ) 8.在大肠杆菌中,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于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 )

9.氨基酸活化时,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由ATP供能,消耗—个高能磷酸键。( )

10.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起始与原核生物相同。( )

11.每种氨基酸只能有一种特定的tRNA与之对应。( )

12.AUG既可作为fMet-tRNA

f 和Met-tRNA

i

的密码子,又可作为肽链内部Met

的密码子。( )

13.构成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都只是A、U、C、G。( )

14.核糖体大小亚基的结合和分离与Mg2+,的浓度有关。( ) 15.核糖体的活性中心“A”位和“P”位都主要在大亚基上。( )

16. E.coli中,DnaA与复制起始区DNA结合,决定复制的起始。( )

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翻译(translation):以mRNA为模板,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在多种蛋白质因子和酶的参与下,在核糖体上将m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表达为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codon):mRNA中碱基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密码实现的, mRNA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个氨基酸具有两个以上密码子的现象。 4.同义密码子(synonym codon):为同—种氨基酸编码的各个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了。

5.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指反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3’-端)按照标准与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5’-端)配对,而反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墓则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6.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mRNA中,若插入或删去一个核苷酸,就会使读码发错误,称为移码,由于移码而造成的突变、称移码突变。

7,同功受体(isoacceptor):转运同一种氨基酸的几种tRNA称为同功受体。 8.反密码子(anticodon):指tRNA反密码子环中的三个核苷酸的序列,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通过碱基配对,识别并结合到mRNA的特殊密码上。

9.多核糖体(polysome):mRNA同时与若干个核糖体结合形成的念珠状结构,称为多核糖体。

(二)问答题

1.①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②tRNA: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运载工具;

③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④辅助因子:(a)起始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形成;(b)延长因子—--肽链的延伸作用;(c)释放因子一--终止肽链合成并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

2.提示:三个突破性工作 (1)体外翻译系统的建立;(2)核糖体结合技术;

(3)核酸的人工合成。

3.(1)密码无标点:从起始密码始到终止密码止,需连续阅读,不可中断。增加或删除某个核苷酸会发生移码突变。

(2)密码不重叠:组成一个密码的三个核苷酸只代表一个氨基酸,只使用一次,不重叠使用。

(3)密码的简并性:在密码子表中,除Met、Trp各对应一个密码外,其余氨基酸均有两个以上的密码,对保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4)变偶假说:密码的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位碱基决定,第三位碱基重要性不大,因此在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通用性及例外: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但近年来已发现某些个别例外现象,如某些哺乳动物线粒体中的UGA不是终止密码而是色氨酸密码子。

(6)起始密码子AUG,同时也代表Met,终止密码子UAA、UAG、UGA使用频率不同。

4.(1)mRNA: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传递给mRNA,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

(2)tRNA: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运载工具,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使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是遗传信息的转换器。

(3)rRNA 核糖体的组分,在形成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它与核糖体中蛋白质以及其它辅助因子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

5.(1)二位点模型 A位:氨酰-tRNA进入并结合的部位;P位:起始氨酰-tRNA或正在延伸的肽基-tRNA结合部位,也是无载的tRNA从核糖体上离开的部位。(2)三位点模型大肠杆菌上的70S核糖体上除A位和P位外,还存在第三个结合tRNA的位点,称为E位,它特异地结合无负载的tRNA及无负载的tRNA 最后从核糖体上离开的位点。

6.催化氨基酸活化的酶称氨酰-tRNA合成酶,形成氨酰-tRNA,反应分两步进行:

(1)活化需Mg2+和Mn2+,由ATP供能,由合成酶催化,生成氨基酸-AMP-酶复合物。,

(2)转移在合成酶催化下将氨基酸从氨基酸—AMP—酶复合物上转移到相应的tRNA上,形成氨酰-tRNA。

7.蛋白质合成可分四个步骤,以大肠杆菌为例:

(1)氨基酸的活化:游离的氨基酸必须经过活化以获得能量才能参与蛋白质合成,由氨酰-tR NA合成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形成氨酰-tRNA。

(2)肽链合成的起始:由起始因子参与,mRNA与30S小亚基、50S大亚基及起始甲酰甲硫氨酰-tRNA(fMet-tRNAt)形成70S起始复合物,整个过程需GTP水解提供能量。

(3)肽链的延长:起始复合物形成后肽链即开始延长。首先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然后,由肽酰转移酶催化与P位的起始氨基酸或肽酰基形成肽键,tRNA f或空载tRNA仍留在P位.最后核糖体沿mRNA5’→3’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距离,A位上的延长一个氨基酸单位的肽酰-tRNA转移到P位,全部过程需延伸因子EF-Tu、EF-Ts,能量由GTP提供。

(4)肽链合成终止,当核糖体移至终止密码UAA、UAG或UGA时,终止因子

RF-1、RF-2识别终止密码,并使肽酰转移酶活性转为水解作用,将P位肽酰-tRNA 水解,释放肽链,合成终止。

8.提示:(1)氨基酸与tRNA的专一结合,保证了tRNA携带正确的氨基酸;

(2)携带氨基酸的tRNA对mRNA的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转译;(3)起始因子及延长因子的作用,起始因子保证了只有起始氨酰-tRNA能进入核糖体P位与起始密码子结合,延伸因子的高度专一性,保证了起始tRNA携带的fMet不进入肽链内部;(4)核糖体三位点模型的E位与A位的相互影响,可以防止不正确的氨酰-tRNA进入A位,从而提高翻译的正确性;(5)校正作用: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的校正作用;对占据核糖体A位的氨酰-tRNA的校对;变异校对即基因内校对与基因间校对等多种校正作用可以保证翻译的正确。

9.(1)起始因子不同:原核为IF-1,IF-2,IF-2,真核起始因子达十几种。

(2)起始氨酰-tRNA不同:原核为fMet-tRNA

,真核Met-tRNAi

f

(3)核糖体不同:原核为70S核粒体,可分为30S和50S两种亚基,真核为80S核糖体,分40S和60S两种亚基

10.提示:(1)水解修饰;(2)肽键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修饰;(3)二硫键的形成;(4)辅基的连接及亚基的聚合。

11.提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由氨基酸的顺序决定的,不同的蛋白质有不同的氨基酸顺序,各自按一定的方式折叠而成该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折叠是在自然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在生理条件下,它是热力学上最稳定的形式,同时离不开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对于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其亚基可以由一个基因编码的相同肽链组成,也可以由不同肽链组成,不同肽链可以通过一条肽链加工剪切形成,或由几个不同单顺反子mRNA翻译,或由多顺反子mRNA翻译合成。

12.原核细胞:70S核糖体由30S和50S两个亚基组成;真核细胞:80S核糖体由40S和60S两个亚基组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核糖体的分离证明之。

13.提示:(1)在正常肽段的第一个Val的密码GUA的G后插入了一个C ;(2) 正常肽段的核苷酸序列为:AUG GUAUGCGU… CG…;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为:AUG GCU AUGCGU。

相反。

(1).起始Met不需甲酰化;(2).无SD序列,但需要一个扫描过程;(3).tRNA 先于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4).起始因子比较多;(5).只一个终止释放因子。

(三)填空题

1.mRNA氨酰-tRNA核糖体

2.64 61 UAA UAG UGA

tRNAi tRNAm

3.tRNA

f

4.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5.不稳定稳定

6.UAA UAG UAA UGA RF

7.氨基酸 tRNA

8.甲酰甲硫氨酸甲酰甲硫氨酰-tRNA

9.小 16SrRNA

10.4 1

11.肽键肽酰-tRNA

12.终止因子终止密码子肽基转移酶水解作用

13.30S 50S 40S 60S

14. Ser Thr Tyr

(四)选择题

1.④ 2.③ 3.④ 4.① 5.④ 6.③ 7.②8.③ 9.① 10.④ 11.①④⑤ 12.①②⑤ 13.③④⑤ 14.①②③⑤ 15.②③④⑤ 16.①②③⑤ 17.①②③⑤18.① 19.②20. ④

(五)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

核酸的生物合成

一、试题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法则 2.半保留复制 3.DNA聚合酶 4.解旋酶 5.拓扑异构酶 6.单链DNA结合蛋白 7.DNA连接酶 8.引物酶及引物体 9.复制叉 10.复制眼、θ结构 11.前导链 12.冈崎片段、后随链 13.半不连续复制 14.逆转录 15.逆转录酶 16.突变 17,点突变 18.结构畸变 19.诱变剂 20.修复 21.光裂合

酶修复 22.切除修复 23.重组修复 24.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 25.DNA重组26.基因工程 27.转录 28.模板链(反意义链) 29.非模板链(编码链) 30.不对称转录 31.启动子 32.转录单位 33.内含子 34.外显子 35.转录后加工36.核内不均一RNA 37.RNA复制

(二)问答题

1.试述Meselson和Stahl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

2.描述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在DN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3.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4.什么是逆转录?病毒中的单链RNA如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双链DNA,并整合到寄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5.DNA的损伤原因是什么?

6.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应用意义。

7.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8. 试列表比较常染色质DNA与端粒DNA的复制。

9. 将大肠杆菌从37度转移到42度时,其基因表达如何变化?

10.简述原核生物转录作用的过程。

11.试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转录的主要区别。

(三)填空题

1.Meselson-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证实试验中,区别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分离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测定DNA含量用_______方法,

2.DNA聚合酶I(E.coli)的生物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用蛋白水解酶作用DNA聚合酶I,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片段,其中_______片段叫Klenow片段,具有_______和_______作用,另外一个片段具有_______活性。 3.在E.coli中,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是_______,它由_______亚基组成。DNA聚合酶Ⅱ主要负责DNA的_______作用。

4.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在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和_______。

5.解旋酶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需要—提供能量,结合在后随链模板上的解旋酶,移动方向_______,结合在前导链的rep蛋白,移动方向_______。

6.在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螺旋程度的酶叫_______。

7.SSB的中文名称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

8.DNA连接酶只能催化_______链DNA中的缺口形成3’,5’- 磷酸二酯键,不能催化两条链间形成3’,5’- 磷酸二酯键,真核生物DNA连接酶以_______作为能源,大肠杆菌则以作为能源,DNA连接酶在DNA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作用。

9.DNA生物合成的起始,需要一段_______为引物,引物由_______酶催化完成,该酶需与—些特殊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复合物才有活性。

10.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_______。

11.由逆转录酶所催化的核酸合成是以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为底物,产物是_______。

12.DNA突变主要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13.诱变剂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4.RNA生物合成中,RNA聚合酶的活性需要_______模板,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为多亚基酶,亚基组成_______,称为_______酶,其中_______亚基组成称为核心酶,功能_______;σ亚基的功能_______。

16.用于RNA生物合成的DNA模板链称为_______或_______。

17.RNA聚合酶沿DNA模板_______方向移动,RNA合成方向_______。

18.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共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催化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的生物合成。

19.某DNA双螺旋中,单链5’…ATCGCTCGA…3’为有意义链,若转录mRNA,其中碱其排列顺序为5’… _______…3’。

20;能形成DNA--RNA杂交分子的生物合成过程有_______、_______。形成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

21.DNA复制中,_______链的合成是_______的,合成的方向和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_______链的合成是_______的,合成的方向与复制叉方向相反。

22.一条单链DNA(+)的碱基组成A2l%、G29%,复制后,RNA聚合酶催化转录的产物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

23.RNA聚合酶中能识别DNA模板上特定起始信号序列的亚基是_______ ,该序列部位称_______。

24.在细菌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叫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状双链 DNA,在基因工程中,它做为_______。

25.hnRNA加工过程中,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_______。不在mR—NA上出现,不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_______。

(四)选择题

1.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如果一个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经过两轮复制。其产物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 )。

①其中一半没有放射性②都有放射性

③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④都不含放射性

2.关于DNA指导下的RNA合成的下列论述除了哪一项都是正确的( )。

①只有存在DNA时,RNA聚合酶才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②在合成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一个引物。

③RNA链的延长方向是5’→ 3’。

④在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

3.下列关于DNA和RNA聚合酶的论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

①RNA聚合酶用核苷二磷酸而不是核苷三磷酸来合成多核苷酸链

②RNA聚合酶需要引物,并在生长的多核苷酸链的5’端加上核苷酸

③DNA聚合酶能在核苷酸链的两端加上核苷酸

④所有RNA和DNA聚合酶只能在生长的多核苷酸链的3’端加上核苷酸。

4.修补胸腺嘧啶有数种方法,其中之一是用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等催化进行,试问这些酶按下列哪种顺序发挥作用( ):

①DNA连接酶→DNA聚合酶→核酸内切酶

②DNA聚合酶→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③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④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5.DNA聚合酶在分类时属于六大酶类中的哪一种( )。

①合成酶类②转移酶类③裂解酶类④氧化还原酶类

6.催化真核生物mRNA生物合成的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碱( )。

①不敏感②敏感③高度敏感④低度敏感

7.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 )。

①引导合成冈奇片段②作为合成冈奇片段的模板

③为DNA合成原料dNTP提供附着点④激活DNA聚合酶

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

①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②保护复制中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③与单链DNA结合,降低双链DNATm值④以上都不对

9.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 )。

①引起碱基置换②形成嘧啶二聚体③导致碱基缺失④发生碱基插入

l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 )。

①只有在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方可催化RNA ②需要NTP做原料

③RNA链的延伸方向是3’→5’④RNA的碱基需要与DNA互补

11.关于逆转录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

①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②需要一个具有3’-OH末端的引物

③以5’→3’方向合成,也能3’→ 5’方向合成④以dNTP为底物

12.体内参与甲基化反应的直接甲基供体是( )。

①Met ②S—腺苷甲硫氨酸③甲酰甲硫氨酸④Met-tRNA

13.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下列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它是一个金属酶②它能从3’-OH端逐步水解单股DNA链

③它在双螺旋区有5’→ 3’核酸酶活性④它需要DNA模板上的游离5’-OH ; 14.试将下列DNA复制的有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①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合成RNA引物②解旋蛋白打开DNA双链

③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合成的DNA互补链

④DNA连接酶连接DNA片段⑤核酸内切酶切除RNA引物

15.下列关于核不均一RNA(hnRNA)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它们的寿命比大多数细胞液的RNA为短

②在3’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长尾,是由DNA编码的

③它们存在于细胞核的核仁外周部分

④链内核苷酸不发生甲基化反应

⑤有大约四分之三成份将被切除棹,以形成mRNA

16.DNA复制的精确性远高于RNA的合成,这是因为( )。

①新合成的DNA链与模板链形成了双螺旋结构,而RNA链不能

②DNA聚合酶有3'→5'外切酶活力,而RNA聚合酶无相应活力

③脱氧核苷酸之间的氢键配对精确性高于脱氧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配对

④DNA聚合酶有5’→3’外切酶活力,RNA聚合酶无此活性

17.有关逆转录酶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具有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活性

②具有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活性

③不具备5’→ 3’或3’→ 5’核酸外切酶活性

④催化合成反应时,需要模板及3’-OH引物

18.下列哪几种突变最可能是致命的( )。

①腺嘌呤取代胞嘧啶②胞嘧啶取代尿嘧啶

③缺失三个核苷酸④插入二个核苷酸

19.Crick于1958年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 )。

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逆转录⑤翻译

20.DNA生物合成中需要以下哪些酶参与( )。

①引物酶②解旋酶③解链酶④DNA连接酶⑤DNA聚合酶

21.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由以下哪些亚基组成( )。

①α②σ③β④β’⑤δ

22.RNA生物合成的终止需要以下哪些成分( )。

①终止子②ρ因子③δ因子④dnaβ蛋白⑤α亚基

23.RNA与DNA生物合成相同的是( )。

①需RNA引物②以3’→ 5’方向DNA为模板③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

④新链生成方向5’→3’⑤形成3’,5’- 磷酸二酯键

24.DNA的切除修复需要以下哪几种酶参与( )

①光裂合酶②核酸内切酶③DNA聚合酶I ④DNA连接酶⑤RNA聚合酶

25.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有( )

①DNA复制②RNA转录③mRNA逆转录④化学合成法⑤限制性内切酶切取

26.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修饰包括以下内容( )。

①切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②5’端接上“帽子”③3’端接上CCA

④3’端添加多聚(A)尾⑤碱基甲基化

27. 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是( )

①单考贝顺序②中度重复顺序③高度重复顺序④回文顺序⑤以上都正确

28.下面哪些因素可防止DNA上的一个点突变表现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

①DNA的修复作用②密码的简并性③校正tRNA的作用

④核糖体对mRNA的校正⑤以上都正确

29.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 )

①碱基替换②磷酸酯键断裂③碱基丢失

④形成共价连接的嘧啶二聚体⑤碱基插入

30. 能编码多肽链的最小DNA单位是( )

①顺反子②操纵子③启动子④复制子⑤转录子

(五)是非题

1.大肠杆菌DNA生物合成中,DNA聚合酶I主要起聚合作用。( )

2.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起始,真核生物为多点起始。( )

3.DNA生物合成不需要核糖核苷酸。( )

4.以一条亲代DNA(3’→ 5’)为模板时,子代链合成方向5’→ 3’,以另一条亲代DNA链 5’→ 3’)为模板时,子代链合成方向3’→5’。( )

5.在DNA生物合成中,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指相同概念。( )

6.在DNA合成终止阶段由DNA聚合酶Ⅱ切除引物。( )

7.目前发现的逆转录酶大部分来自于病毒粒子。( )

8.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由紧密结合的α2ββ’σ亚基组成,其中σ因子具有识别起始部位和催化RNA合成的功能。( )

9.RNA的生物合成不需要引物。( )

10.大肠杆菌的mRNA在翻译蛋白质之前不需要加工。( )

11.DNA聚合酶I切除引物RNA属3’→5’外切酶作用,切除错配的核苷酸属5’→ 3’外切酶作用。( )

12.冈崎片段的合成需要RNA引物。( )

13.转录时,RNA聚合酶的核心酶沿模板DNA向其5’端移动。( ) 14.RNA不能做为遗传物质。( )

15.以单链DNA为遗传载体的病毒,DNA合成时一般要经过双链的中间阶段。( )

16.亚硝酸做为一种有效诱变剂,是因为它直接作用于DNA,使碱基中的氨基氧化生成羰 (酮)基,造成碱基配对错误。( )

17.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只起聚合作用,不能校对错配碱基。( ) 18.RNA也能以自身为模板合成一条互补的RNA链。( )

19.真核生物的各种RNA都必须经过剪切、修饰才能成熟。( )

20.真核基因外显子是指保留在成熟RNA中的相对应的序列,不管它是否被翻译。( )

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生物体遗传信息流动途径。最初由Crick(1958)提出,经后人的不断补充和修改,现包括反转录和RNA复制等内容。

2.半保留复制(简称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亲代双链DNA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各合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一条亲代DNA双螺旋,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子代DNA螺旋,子代DNA分子中都有一条合成的“新”链和一条来自亲代的旧链,称为半保留复制。

3.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指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按5’→3’方向合成DNA的一类酶,反应条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Mg+、模板、引物。DNA聚合酶是多功能酶,除具有聚合作用外,还具有其它功能,不同DNA聚合酶所具有的功能不同。

4.解旋酶(helicase):是一类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使DNA双螺旋两条链分开的酶,每解开一对碱基,水解2分子ATP。

5.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是一类引起DNA拓扑异构反应的酶,分为两类:类型I的酶能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无需供给能量,类型Ⅱ的酶能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超螺旋时,需要由ATP供给能量。

6.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 ,SSB):是一类特异性和单链区DNA结合的蛋白质。它的功能在于稳定DNA解开的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部分不被核酸酶降解。

7.DNA连接酶(DNAligase):是专门催化双链DNA中缺口共价连接的酶,不能催化两条游离的单链DNA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反应需要能量。

8.引物酶及引发体(primase & primosome):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在DNA合成中,催化形成RNA引物的酶称为引物酶及引物体。大肠杆菌的引物酶单独没有活性,只有与其它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体,即引发体才有生物活性。

9.复制叉(replicationfork):复制中的DNA分子,末复制的部分是亲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

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10.复制眼θ结构:在一段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形成眼状结构。复制眼在环状DNA上形成的结构与希腊字母θ相象,所以叫θ结构。

11.前导链(1eadingstrand):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链(3’→5’为模板时,子代链的合成 (5’→ 3’)是连续的.这条能连续合成的链称前导链。 12.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后随链(1aggingstrand):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链(5’→3’)为模板时,子代链的合成不能以3’→5’方向进行,而是按5’→ 3’方向合成出许多小片段,因为是冈崎等人研究发现,因此称冈崎片段。由许多冈崎片段连接而成的子代链称为后随链。

13.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叫做半不连续复制。 14.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15.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eriptase):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的酶。 Temin(1960)首次从劳氏肉瘤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具有多种酶活性: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RNA水解酶活性,DNA合成方向5’→3’。合成时需要引物与模板。

16.突变(mutation):基因组DNA顺序上的任何一种改变都叫做突变。分点突变和结构畸变。

17.点突变(Point mutation):

是指一个或几个碱基对被置换(replacement),这种置换又分两种形式:转换(transition)一--指用一个嘌呤碱置换另一个嘌呤碱,一个嘧啶碱置换另一个嘧啶碱;颠换(transversion)一--指用嘌呤碱置换嘧啶碱或用嘧啶碱置换嘌呤碱。

18.结构畸变:基因中的缺口、或插入(insertion)或缺失(deletion)某些碱基造成移码突变使 DNA的模板链失去功能。

19.诱变剂(mutagen):使基因组发生突变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叫诱变剂。

20.修复(repair):除去DNA上的损伤,恢复DNA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是生物机体的一种保护功能。

21.光裂合酶修复(又称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可见光将光裂合酶激活,它分解DNA上由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使它们恢复成两个单独的嘧啶碱。

22.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部分切除,以互补链为模板,合成出空缺的部分,使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

23.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DNA在有损伤的情况下也可以复制,复制时子代链跃过损伤部位并留下缺口,通过分子间重组,从完整的另一条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多核苷酸的序列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称重组修复。

24.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induction repair and SOS response)(SOS修复):由于DNA受到损伤或复制系统受到抑制所诱导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应急效应,称为应急反应。

SOS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DNA损伤修复(SOS修复或称诱导修复)和诱变效应。SOS修复是一种易出差错的修复过程,虽能修复DNA的损伤而避免死亡。

但却带来高的变异率。

25.DNA重组(recombination):DNA重组是指在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菌细胞的转化中、病毒转导中等发生的DNA片段的交换或插入。

26.基因工程(又称基因重组技术)(gene/gene ti c engineering):是将外源基因经过剪切加工,再插入到一个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载体DNA中,将新组合的DNA转移到一个寄主细胞中,外源基因就可以随着寄主细胞的分裂进行繁殖,寄主细胞也借此获得外源基因所携带的新特性。

27.转录(transcription):由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催化,以DNA的一条链的一定区段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链的过程。

28.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又称负(-)链,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转录过程中用作模板的这条DNA链,称模板链。

29.非模板链(nontemplate strand)[又称正(+)链,编码链(coding strand),有意义链(sensestrand)]:与模板链互补的那条DNA链,称非模板链。

30.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因为RNA的转录只在DNA 的任一条链上进行,所以把RNA的合成叫做不对称转录。

31.启动子(promoter):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启动子。 32.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RNA的转录只在DNA的一个片段上进行,这段DNA序列叫转录单位。

33.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基因中,不为蛋白质编码的、在mRNA加工过程中消失的DNA序列,称内含子。

34.外显子(exon):真核生物基因中,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蛋白质的DNA 序列,叫外显子。

35.转录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细菌中很多RNA分子和几乎全部真核生物的RNA在合成后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加工,才能形成成熟的RNA分子,这个过程叫转录后加工。

36.核内不均一RNA(hnRNA):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mRNA前体分子,分子量较大,并且不均一,含有许多内含子。

37.RNA的复制(RNAreplication):某些病毒RNA既可以做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又可在 RNA复制酶(RNAreplicase)的催化下,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RNA新链,合成方向5'→3’,这一过程叫RNA复制。

(二)问答题

l.提示:①将E.coli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十几代,使所有DNA分子标记上15N;②将15N标记的E.coli再放入普通的14N培养基中培养,在细胞生长一代、二代、…、n代的时间间隔内采样;③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NA,并用紫外照相技术检测DNA所在位置;④结果如下:其结果确切地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2.E.coli DNA聚合酶I是多功能酶,具有:①DNA聚合酶活性,能按模板要求,以5’→3’方向合成DNA,在DNA复制中,常用以填补引物切除后留下的空隙;②5'→3’外切酶活性,DNA复制后期,用于切除RNA引物;③3'→5’外切酶活性,用以校对复制的正确性,当出现错配碱基时,切除错配碱基直到正确配对为止;DNA聚合酶I不是DNA复制和校正中的主要聚合酶,它的功能主要是修复。

3.以E.coli为例,DNA复制过程分三个阶段;①起始:从DNA上控制复

制起始的序列即起始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叉,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可以是单向,若以双向进行复制,两个方向的复制速度不一定相同。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无到有合成新链,所以DNA复制需要有含3’-OH的引物,引物由含有引物酶的引发体合成一段含3一1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②延长: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当复制叉沿DNA移动时,以亲代3’→5’链为模板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可连续进行,以亲代5’→3’链为模板时,子链不能以3’→5’方向合成,而是先合成出许多5’→3’方向的冈崎片段,然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子链;③终止:当一个冈崎片段的3'-OH与前一个冈崎片段的5’-磷酸接近时,复制停止,由DNA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补空隙,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DNA复制时,由DNA解旋酶(又称解链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DNA 双链,并沿复制叉方向移动,所产生的单链很快被单链结合蛋白所覆盖,防止DNA的变性并保护其单链不被降解,复制叉前进过程中,双螺旋产生的应力在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下得到调整。

DNA复制基本规律:①复制过程为半保留方式;②原核生物单点起始,真核生物多点起始,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有单向;③复制方式呈多样性,(直线型、Q型、滚动环型…等);④新链合成需要引物,引物RNA长度—般为几个~10个核苷酸,新链合成方向5’→3’,与模板链反向,碱基互补;⑤复制为半不连续的,以解决复制过程中,两条不同极性的链同时延伸问题,即…—条链可按5’→ 3’方向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先按5’→3’方向合成许多不连续的冈崎片段(原核生物一般长1000-2000个核苷酸,真核生物一般长100--200个核苷酸),再通过连接酶连接成完整链,称后随链,且前导链与后随链合成速度不完全—致,前者快,后者慢;⑥复制终止时,需切除前导链、冈崎片段的全部引物,填补空缺,连接成完整DNA链;⑦修复和校正DNA复制过程出现的损伤和错误,以确保DNA复制的精确性。

4.提示:见名词解释“逆转录”。病毒的单链RNA在病毒进入寄主细胞后被释放出来,此 RNA带有与模板互补的tRNA引物,病毒的逆转录酶以此RNA为模板,从引物的3’-OH端,按碱基互补原则以5’→3’方向合成DNA链(-),形成RNA—DNA杂交分子,然后逆转酶发挥 RNA水解酶活性,水解杂交分子中的RNA 链,最后以新合成的DNA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 DNA链(+),形成双链DNA 分子(为病毒)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中,随寄主细胞的转录,产生病毒 RNA(+),此RNA可翻译病毒蛋白质,可作为后代病毒RNA。

5.提示:①自身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错误:②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物理因素(紫外线、X一射线辐射等),化学因素(各种诱变剂、抗菌素等)。造成嘧啶碱基形成聚合体,发生碱基错配、缺失和插入。

6.提示:①获取外源目的基因;②寻找基因载体(通常为质粒、噬菌体等)使用限制性内切酶,使目的基因与载体产生相同粘性末端,两个末端互补连接,形成重组DNA;③通过转化(或感染)将重组DNA引入寄主细胞;④从大量的寄主细胞中筛选出带有重组体的细胞进行克隆。

意义: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生产在一些正常细胞中产量很低的多肽物质,用于医药等工业生产中;②定向改造生物墓因结构,生产抗病强、品质优的各种农副产品,以提高经济价值;③用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工程技术若使用不当、管理不善,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7.提示:①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料及其它辅助因子不同,转录是合

成RNA,复制是合成DNA;②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进行,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的两条链上进行;③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④复制过程存在校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⑤转录产物需要加工,复制产物不需要加工;

⑥复制与转录都经历起始、延长、终止阶段,都以DNA为模板,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5'→3’方向合成。

9.

式,且转录水平的调控是重要一环。在转录水平调控中,一种方式就是不同σ因子的表达和大量使用。

E.coli从37度到42度,σ因子表达发生变化,细胞大量表达σ32,而σ32与σ70识别启动子序列不同,因而RNA pol选择转录的基因发生变化,主要是大约17种蛋白被称为热激蛋白。

10.原核生物转录作用的过程:

结合(binding) : σ与RNA pol结合,大大降低了后者与DNA链的非特异性结合,而到了正确的promoter处,其亲和力提高了100倍;

解旋(unwinding): RNA pol将使约17bp的DNA解螺旋,形成一个open complex ;

起始(initiation): RNA pol合成8-10个nt ,σ因子被释放;

延长(elongation): 形成一个转录泡,开始延长;

终止(termination): (1) 不依赖于ρ蛋白的terminator形成一个大发夹,在新合成 RNA中其后有一段寡聚U,导致转录终止,RNA pol被释放;(2)依赖于ρ蛋白的terminator也形成一个发夹,但由于没有长段U,所以需要ρ蛋白帮助,终止RNA合成。

1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转录的比较如下:

原核生物:操纵子 RNA聚合酶核心酶加σ因子不需加工与翻译相偶联类核

真核生物:单基因 RNA聚合酶Ⅱ聚合酶加转录因子需加工故与翻译相分离核内

(三)填空题

1.同位素示踪、超速离心、紫外分光光度

2.聚合作用、5’→3’外切酶作用、3’→5’外切酶、大、5’→3’聚合酶作用、3’→5’外切酶、5’→3’外切酶

3.DNA聚合酶Ⅲ、7、修复

4.DNA聚合酶α、DNA聚合酶β、DNA聚合酶γ、DNA聚合酶δ、DNA聚合酶α、DNA聚合酶σ

5.使DNA双螺旋打开、ATP;5’→3’、3’→5’

6.拓扑异构酶

7.单链DNA结合蛋白、使单链保持伸长状态

8.双、游离的单、ATP、NAD+、复制、修复、重组

9.RNA、引物、蛋白质、引物体

10.5’→3’、5’→3’

11.RNA、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与RNA互补的DNA链

12.点突变、结构畸变

13.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生物诱变剂

14.DNA、ATP、GTP、UTP、CTP

15.α2ββ’δ、全、α2ββ’、合成RNA链、σ保证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特异识别

16.反意义链、负链

17.3’→5’、5’→3’

18.RNA聚合酶I、RNA聚合酶Ⅱ、RNA聚合酶Ⅲ、rRNA、mRNA、tRNA和5SrRNA 19.AUCGCUCGA

20.转录、逆转录、碱基互补配对

21.前导、连续、后随、不连续

22.A21%、G29%、U21%、C29%

23.因子、启动子部位

24.质粒、环、基因载体

25.外显子、内含子

(四)选择题

1.① 2.② 3.④ 4.③ 5.① 6.③ 7.① 8.④ 9.② 10.③ 11.③12.② 13.①②③ 14.②→①→③→⑤→④ 15.①③⑤ 16.②④ 17.①②④ 18.③④ 19.①③⑤ 20.①②③④⑤ 21.①③④ 22.①② 23.②

④⑤ 24.②③④ 25.③④⑤ 26.①②④⑤ 27.① 28.⑤29.④ 30. ⑤

(五)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核酸的生物合成

一、试题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法则 2.半保留复制 3.DNA聚合酶 4.解旋酶 5.拓扑异构酶 6.单链DNA结合蛋白 7.DNA连接酶 8.引物酶及引物体 9.复制叉 10.复制眼、θ结构 11.前导链 12.冈崎片段、后随链 13.半不连续复制 14.逆转录 15.逆转录酶 16.突变 17,点突变 18.结构畸变 19.诱变剂 20.修复 21.光裂合酶修复 22.切除修复 23.重组修复 24.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 25.DNA重组26.基因工程 27.转录 28.模板链(反意义链) 29.非模板链(编码链) 30.不对称转录 31.启动子 32.转录单位 33.内含子 34.外显子 35.转录后加工36.核内不均一RNA 37.RNA复制

(二)问答题

1.试述Meselson和Stahl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

2.描述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在DN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3.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4.什么是逆转录?病毒中的单链RNA如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双链DNA,并整合到寄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5.DNA的损伤原因是什么?

6.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应用意义。

7.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8. 试列表比较常染色质DNA与端粒DNA的复制。

9. 将大肠杆菌从37度转移到42度时,其基因表达如何变化?

10.简述原核生物转录作用的过程。

11.试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转录的主要区别。

(三)填空题

1.Meselson-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证实试验中,区别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分离不同DNA用_______方法,测定DNA含量用_______方法,

2.DNA聚合酶I(E.coli)的生物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用蛋白水解酶作用DNA聚合酶I,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片段,其中_______片段叫Klenow片段,具有_______和_______作用,另外一个片段具有_______活性。 3.在E.coli中,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是_______,它由_______亚基组成。DNA聚合酶Ⅱ主要负责DNA的_______作用。

4.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在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和_______。

5.解旋酶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需要—提供能量,结合在后随链模板上的解旋酶,移动方向_______,结合在前导链的rep蛋白,移动方向_______。

6.在DNA复制过程中,改变DNA螺旋程度的酶叫_______。

7.SSB的中文名称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

8.DNA连接酶只能催化_______链DNA中的缺口形成3’,5’- 磷酸二酯键,不能催化两条链间形成3’,5’- 磷酸二酯键,真核生物DNA连接酶以_______作为能源,大肠杆菌则以作为能源,DNA连接酶在DNA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作用。

9.DNA生物合成的起始,需要一段_______为引物,引物由_______酶催化完成,该酶需与—些特殊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复合物才有活性。

10.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_______。

11.由逆转录酶所催化的核酸合成是以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为底物,产物是_______。

12.DNA突变主要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13.诱变剂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4.RNA生物合成中,RNA聚合酶的活性需要_______模板,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为多亚基酶,亚基组成_______,称为_______酶,其中_______亚基组成称为核心酶,功能_______;σ亚基的功能_______。

16.用于RNA生物合成的DNA模板链称为_______或_______。

17.RNA聚合酶沿DNA模板_______方向移动,RNA合成方向_______。

18.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共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催化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的生物合成。

19.某DNA双螺旋中,单链5’…ATCGCTCGA…3’为有意义链,若转录mRNA,其中碱其排列顺序为5’… _______…3’。

20;能形成DNA--RNA杂交分子的生物合成过程有_______、_______。形成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

21.DNA复制中,_______链的合成是_______的,合成的方向和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_______链的合成是_______的,合成的方向与复制叉方向相反。

22.一条单链DNA(+)的碱基组成A2l%、G29%,复制后,RNA聚合酶催化转录的产物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

23.RNA聚合酶中能识别DNA模板上特定起始信号序列的亚基是_______ ,该序列部位称_______。

24.在细菌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叫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状双链 DNA,在基因工程中,它做为_______。

25.hnRNA加工过程中,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_______。不在mR—NA上出现,不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_______。

(四)选择题

1.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如果一个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经过两轮复制。其产物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 )。

①其中一半没有放射性②都有放射性

③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④都不含放射性

2.关于DNA指导下的RNA合成的下列论述除了哪一项都是正确的( )。

①只有存在DNA时,RNA聚合酶才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②在合成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一个引物。

③RNA链的延长方向是5’→ 3’。

④在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

3.下列关于DNA和RNA聚合酶的论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

①RNA聚合酶用核苷二磷酸而不是核苷三磷酸来合成多核苷酸链

②RNA聚合酶需要引物,并在生长的多核苷酸链的5’端加上核苷酸

③DNA聚合酶能在核苷酸链的两端加上核苷酸

④所有RNA和DNA聚合酶只能在生长的多核苷酸链的3’端加上核苷酸。

4.修补胸腺嘧啶有数种方法,其中之一是用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等催化进行,试问这些酶按下列哪种顺序发挥作用( ):

①DNA连接酶→DNA聚合酶→核酸内切酶

②DNA聚合酶→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③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④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5.DNA聚合酶在分类时属于六大酶类中的哪一种( )。

①合成酶类②转移酶类③裂解酶类④氧化还原酶类

6.催化真核生物mRNA生物合成的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碱( )。

②不敏感②敏感③高度敏感④低度敏感

7.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 )。

①引导合成冈奇片段②作为合成冈奇片段的模板

③为DNA合成原料dNTP提供附着点④激活DNA聚合酶

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

①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②保护复制中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③与单链DNA结合,降低双链DNATm值④以上都不对

9.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 )。

①引起碱基置换②形成嘧啶二聚体③导致碱基缺失④发生碱基插入

l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 )。

①只有在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方可催化RNA ②需要NTP做原料

③RNA链的延伸方向是3’→5’④RNA的碱基需要与DNA互补

11.关于逆转录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

①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②需要一个具有3’-OH末端的引物

③以5’→3’方向合成,也能3’→ 5’方向合成④以dNTP为底物

12.体内参与甲基化反应的直接甲基供体是( )。

①Met ②S—腺苷甲硫氨酸③甲酰甲硫氨酸④Met-tRNA

13.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下列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它是一个金属酶②它能从3’-OH端逐步水解单股DNA链

③它在双螺旋区有5’→ 3’核酸酶活性④它需要DNA模板上的游离5’-OH ; 14.试将下列DNA复制的有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①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合成RNA引物②解旋蛋白打开DNA双链

③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合成的DNA互补链

④DNA连接酶连接DNA片段⑤核酸内切酶切除RNA引物

15.下列关于核不均一RNA(hnRNA)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它们的寿命比大多数细胞液的RNA为短

②在3’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长尾,是由DNA编码的

③它们存在于细胞核的核仁外周部分

④链内核苷酸不发生甲基化反应

⑤有大约四分之三成份将被切除棹,以形成mRNA

16.DNA复制的精确性远高于RNA的合成,这是因为( )。

①新合成的DNA链与模板链形成了双螺旋结构,而RNA链不能

②DNA聚合酶有3'→5'外切酶活力,而RNA聚合酶无相应活力

③脱氧核苷酸之间的氢键配对精确性高于脱氧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配对

④DNA聚合酶有5’→3’外切酶活力,RNA聚合酶无此活性

17.有关逆转录酶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具有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活性

②具有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活性

③不具备5’→ 3’或3’→ 5’核酸外切酶活性

④催化合成反应时,需要模板及3’-OH引物

18.下列哪几种突变最可能是致命的( )。

①腺嘌呤取代胞嘧啶②胞嘧啶取代尿嘧啶

③缺失三个核苷酸④插入二个核苷酸

19.Crick于1958年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 )。

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逆转录⑤翻译

20.DNA生物合成中需要以下哪些酶参与( )。

①引物酶②解旋酶③解链酶④DNA连接酶⑤DNA聚合酶

21.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由以下哪些亚基组成( )。

①α②σ③β④β’⑤δ

22.RNA生物合成的终止需要以下哪些成分( )。

①终止子②ρ因子③δ因子④dnaβ蛋白⑤α亚基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28分,每小题1分) 1.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__H1_,_H 2A__, __H 2 B__, __H3___和H4五种,与DNA共同 构成__核小体__。 2.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包含大量的___高度重复__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序列所隔开,这就是著名的___C值反常(矛盾)___现象(C-Value Paradox)。 3.通常情况下,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为右手螺旋,如__A-DNA和____B-DNA ;另一类为左手螺旋,如_ Z-DNA 。 4.环状DNA分子复制的类型有_ θ型__,__ 滚环型__和_D-环型__。 5.基因表达包括转录(transcription)和翻译(translation)两个阶段。 6.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有: _转座引起插入突变导致结构基因失活_; 转座产生新的基因;●转座产生染色体畸变;?转座引起的生物进化。 7.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分为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有16 srRNA和36 种蛋白质组成;小亚基有5 s rRNA和23 s rRNA以及21 种蛋白质组成。 8.真核生物前体RNA的加工过程包括__加帽子_反应;加多聚A反应;RNA剪接;RNA的切割。 二、名词解释 1.复制子 DNA复制起点DNA特定核苷酸序列,包括起始物位点和复制起点 2.启动子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起点、与RNA聚合酶结合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3.冈崎片段 DNA复制中滞后链,先半保留复制的小片段,最后在连接酶作用下连接成大片段,这些小片段称冈崎片段。 4.转录三元复合物 DNA、转录的RNA和RNA聚合酶称转录三元复合物。 5.核酶(Ribozyme) 核酸可以通过自身催化,完成剪接等功能,这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酸称核酶。 6.密码子 mRNA上三联体核苷酸与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三联体核苷酸配对,称密码子。 7.外显子 hnRNA上表达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在形成mRNA拼接在一起构成蛋白质翻译的信息模板。 8.intron 内含子,hnRNA上不能表达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在形成mRNA拼接

分子生物学试题(附答案)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名词解释 1.翻译 2.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 4.同义密码子 5.变偶假说 6.移码突变 7.同功受体 8.多核糖体 (二)问答题 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 2.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 3.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6.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的? 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8.蛋白质合成中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 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0.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1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13. 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基酸顺序如下: 正常肽段 Met-Val-Cys-Val-Arg 突变体肽段 Met-Ala-Met-Arg (1)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 (2)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 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密码分别为 Val: GUU GUC GUA GUGArg: CGU CGC CGA CG AGA AGG Cys: UGU UGCAla: GCU GCC GCA CGC 14. 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 15. 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__________表示。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3篇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第一篇:DNA结构与特性 1. DNA的全称是什么?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2. DNA是由哪些基本单元组成的? DNA由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称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3. DNA含有一条还是两条互补的链? DNA是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的,它们以双螺旋形式交织在一起。 4.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糖基和碱基三部分组成的。 5. DNA的碱基配对方式是什么?每个碱基都能与哪些其他碱基配对? DNA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C-G,即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互补,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 6. DNA的链方向是什么? DNA的两条链是相对方向相反的,即它们是“头对头”地排列在一起的。 7. DNA的复制方式是什么?该过程用哪种酶? 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每条新合成的DNA链都包含一个旧链和一个新链。该过程用DNA聚合酶完成。 8. DNA序列编码的是什么?

DNA序列编码的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基因和非编码区域。 9. DNA在哪些生物体中被发现? DNA存在于所有有细胞核和一些原核生物的细胞中。 10. DNA是如何被发现的? DNA是由克里克和沃森在1953年通过X射线晶体学研究得到的。这项研究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正式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篇章。 第二篇:基因表达调控 1. 什么是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从DNA转录为RNA,再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2. 基因表达是否受到调控?为什么? 基因表达是受到调控的。因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和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来维持生命活动。 3. 给出三种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 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有:转录水平调控、RNA后转录水平调节和转化水平调控。 4. 什么是启动子?在哪里找到它? 启动子是一段DNA序列,位于转录开始位点上游,通常是几百个碱基对。启动子上结合一些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协同作用,使得RNA聚合酶能够起始转录。 5. 什么是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是一种能够结合在DNA序列上的蛋白质,它们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 请解释miRNA的作用原理。 miRNA是一种短RNA,能够结合靶标mRNA,从而导致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 (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

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 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版

广石化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cDNA与cccDNA 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 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 D N A 。 2. 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a -螺旋与B -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 CAP 环腺苷酸(cAMP 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 ,cAMP 与CRP 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 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 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勺翻译。 6. 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 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 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 质的跨膜。

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 。 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 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 区的T AT A、- 3 5 区的T 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 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 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 3. SD 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 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 4 . 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 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 区,与质粒连接构成。 16. 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B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 (5-溴4氯-3-吲哚-B -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 蓝- 白斑筛选。 17. 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 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 3 ' 外切酶活性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 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 分子上(克隆载体),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③完成胚胎发育,生长为后代并带有外源基因;④利用这些能产生外源蛋白的动物作为种畜,培育新的纯合系。17.杂交瘤细胞系的产生是由(脾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产生的,由于(脾细胞)可以利用次黄嘌呤,(骨细胞)提供细胞分裂功能,所以能在HA T培养基中生长。 18.随着研究的深入第一代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第二代(单克隆抗体)、第三代(基因工程抗体)。 19.目前对昆虫病毒的基因工程改造主要集中于杆状病毒,表现在引入(外源毒蛋白基因);(扰乱昆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对病毒基因进行修饰)。 20.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CTF/NF1 )。 21.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D、A、B、E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2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23.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在对称轴5' 侧切割产生5' 粘端)、(在对称轴3' 侧切割产生3' 粘端(在对称轴处切割产生平段)。 24.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SC构型)、(oc构型)、(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25.外源基因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酵母)、(昆虫)和(哺乳类细胞表)。 26.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__________表示。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5.延长因子T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Tu为对热___________蛋白质,Ts为对热________蛋白质。 6.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F-2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___________一种。 7.氨酰-tRNA合成酶对__________和相应的________有高度的选择性。 8.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_______,起始氨酰-tRNA是____________。 9.原核细胞核糖体的___________亚基上的__________协助辨认起始密码子。

分子生物考试题库及答案

分子生物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DNA的完整结构是由下列哪个组成的? A. 核苷酸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氨基酸 答案:A 2. 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翻译过程是将DNA信息转化为什么? A. DNA B. RNA C. 蛋白质 D. 碳水化合物 答案:C 3. 下列哪个是DNA含量最高的? A. 原核细胞 B. 真核细胞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答案:B 4. 下列哪个是RNA分子中包含的核苷酸? A. A、C、G、U B. A、C、G、T C. A、C、G、C D. A、C、G、A 答案:A 5. RNA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储存遗传信息 B. 构成细胞膜 C. 参与蛋白质合成 D. 调节细胞分裂 答案:C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两个互补的_________链组成。

答案:互补的 2. DNA中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和_____结合,C和_____结合。 答案:T,G 3.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期。 答案:S期 4. RNA的主要类型包括mRNA、_______和rRNA。 答案:tRNA 5. RNA聚合酶是负责在转录过程中合成_____分子的酶。 答案:RNA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通过在细胞内复制自身来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复制的过程包括解旋、合成和连接三个步骤。解旋是指DNA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两条单链。合成是指DNA聚合酶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在原有模板链上合成新的互补链。连接是指两条新复制的DNA链重新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2. 简述转录的过程。 答案:转录是指在细胞质中,RNA聚合酶根据DNA模板合成RNA 分子的过程。转录过程分为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起始时,

分子生物学重要试题及答案

1、试述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调控基因表达的主要方法 (1)、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是一种以测序为基础定量分析全基因组表达模式的技术,能够直接读出任何一种类型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表达信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理论上任何长度超过9-10个碱基的核苷酸片段可代表一种转录产物的特意序列,因此,选择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分离转录产物中这些代表基因特异性的9-10各碱基的核苷酸序列并制成标签连接、克隆测序,根据其占总标签数的比例即可分析其对应编码基因的表达频率。 (2)、RNA选择性剪切机制 RNA的选择性剪切是指用不同的剪切方式(选择不同的剪切位点组合)从一个mRNA前体产生不同的mRNA剪切异构体的过程。一般将选择性剪切分为如下几类:平衡剪切、5’选择性剪切、3’选择性剪切,外显子遗漏,相互排斥性剪切。可以RT-PCR的方法研究一个基因是否存在选择性剪切。其步骤是:首先以cRNA两端特异性引物或来自不同外显子的引物序列在不同组织来源的RNA样品中进行扩增,观察PCR产物大小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发现差异,测序后可以分析出这种差异是否来自于选择性剪切。选择性剪切使一个基因翻译为多种蛋白质序列,是基因表达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3)、原位杂交技术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经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体系,在组织、细胞、间期核及染色体上对核酸进行定位和相对定量研究的一种手段。通常可以分为RNA原位杂交和染色体原位杂交两大类:1、RNA原位杂交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如地高辛、生物素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与被固定的组织切片反应,若细胞中存在与探针互补的mRNA分子,两者杂交产生双链RNA,就可以通过检测放射性标记或经酶促免疫显色,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细胞水平上作出定性定量分析;2、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首先对于寡核苷酸探针做特殊修饰和标记,然后用原位杂交法与靶染色体或DNA上特定的序列结合,再通过与荧光素分子相偶联的单克隆抗体来确定该DNA 序列在染色体的位置。FISH技术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周期短,检测灵敏度高。 (4)定点突变技术 定点突变是重组DNA进化的基础,该方法通过改变基因特定位点核苷酸序列来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常用于研究某个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的结构、催化活性以及结合配体能力的影响,也可用于改造DNA调控元件特征序列、修饰表达载体、引入新的酶切位点等。但目前为止选择氨基酸突变的位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是采用两种PCR方法来实现:重叠延伸技术和大引物诱变法在基因序列中进行定点突变。 (5)RNAi技术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利用双链小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其过程一般为:在Dicer的参与下,细胞中的双链RNA首先被降解形成21-25个核苷酸的小片段双链RNA(siRNA),然后又siRNA中的反义链指导合成一种被称为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的核蛋白体,再又RISC 介导切割目的mRNA分子中与siRNA反义链互补的区域,从而实现干扰基因表达的功能。同时,siRNA可作为特殊引物,在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目的mRNA为模板合成dsRNA,后者又可被降解为新的siRNA,重新进入上述循环。 (6)一些基本分子生物学手段 在启动子上游构建增强子、细菌培养时加入诱导物诱导产物生成等。 2、论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异同 1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特点 1.1 染色体数量少,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即一个核苷酸分子,无细胞核·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考试试题B 课程号:66000360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SD 序列 2. 重叠基因 3.ρ因子 4.hnRNA 5. 冈崎片段、 6.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7. 反密码子(anticodon): 8. 同功tRNA 9.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10. 抑癌基因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原核基因启动子上游有三个短的保守序列,它们分别为____和__区. 2.复合转座子有三个主要的结构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__大亚基组成。 4.生物界共有___个密码子,其中__ 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 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_______。 6.在细菌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叫_______。它是一 种_______状双链DNA,在基因工程中,它做为_______。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起始,真核生物为多点起始。( )

2.在DNA生物合成中,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指相同概念。( ) 3.大肠杆菌核糖体大亚基必须在小亚基存在时才能与mRNA结合。( ) 4.密码子在mRNA上的阅读方向为5’→ 3’。( ) 5.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方向为5’→ 3’,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 3’。()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2.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3.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 4.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四大研究热点。 5.何谓转座子?简述简单转座子发生转座作用的机理。 6.简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与色氨酸操纵子在阻遏调控机制上有那些区别?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叙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10分) 2.请叙述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那些环节?分别是怎样进行 的?(10分)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SD 序列:起始密码子AUG上7-12bp处的一段长度为4-6bp 的富含 嘌呤地序列,原核生物翻译起始时,SD序列与16s r RNA 反向互补起始翻译。 2. 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 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3.ρ因子:一个相对分子量为2.0×105的六聚体蛋白,能水解各种核苷三磷酸,促使新生的RNA链从三元复合物上解离。 4.hnRNA:核内不均一RNA,mRNA的前提,是原初转炉产物。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总 1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分子生物学 一、选择题: 1.1953年,哪两位科学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A. G. W.Beadle和E. L. Tatum B. F. Jacob和J.L. Monod C. H. G. Khorana和M.W.Nirenberg D. J.D. Watson和F. H. C. Crick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C. 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D. DNA和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 E. DNA和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3.基因组是指一() A.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B.整个染色体 C.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 D.核基因组 E.线粒体基因组 4.人工质粒作为商品供应使用最为广泛的质粒是() A. pBR322 B. pUC C. pSP系列 D. ColEI E. PC194 5.大型质粒具有下列何种特征() A.质粒长 B.无整合作用 C.少数为接合型 D.质粒长60 -120kb E.低拷贝数质粒 6.研究最早的病毒是()

A. DNA病毒 B. SV40 C.腺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 RNA病毒 7.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是() A.一个带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B.线性双链DNA分子 C.双链环状DNA分子 D.环状超螺旋DNA分子 E.从培养的猴肾细胞中分离出来 病毒正确的是(一)RNA关于8. A. RNA病毒基因组以双链多见 B.病毒RNA链有正负之分 C. RNA病毒少有变异 D. RNA病毒的复制依赖于宿主细胞 E.许多哺乳类逆转录病毒属于单负链双体RNA 9.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是() A.环状双链RNA分子 B.单链RNA病毒 C.逆转录病毒 D.单链正股RNA病毒 E.单负链双体RNA 10. HIV是属于()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 B.线性双链DNA分子 C.单链正股RNA病毒 D.单链负股RNA病毒 E.双链环状DNA分子 1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核小体 B.核质蛋白 C.螺线管 D.拌环 E.微带

分子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章格式采用试题和答案的形式进行展示,每个试题后都有对应的答案) 试题一:DNA 复制过程的基本步骤及相关酶类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DNA 复制是细胞中一种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其基本步骤包括解旋、合成、连接和终止。具体而言,DNA 复制的基本步骤如下: 1. 解旋:DNA 双链被酶类解旋酶解开,形成两个单链模版。 2. 合成:DNA 合成酶(DNA polymerase)在单链模版上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双链。 3. 连接:DNA 连接酶将新合成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DNA 双链。 4. 终止:DNA 复制结束,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 试题二:RNA 转录的过程以及转录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RNA 转录是一种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其主要步骤包括起始、合成和终止。具体而言,RNA 转录的过程如下: 1. 起始:RNA 聚合酶与转录因子结合于启动子上,形成转录复合物。 2. 合成:RNA 聚合酶在 DNA 模版链上合成 RNA,与 DNA 模版链互补。

3. 终止:RNA 聚合酶在遇到终止信号时停止合成,RNA 脱离 DNA 模版链。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于 DNA 的特殊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调 控基因的转录。转录因子可以增强或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 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试题三:DNA 双链损伤修复的机制有哪些? 答案:DNA 双链损伤修复是细胞中重要的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 下几种常见的修复机制: 1. 直接反应性损伤修复:包括碱基切除修复和直接修复。碱基切除 修复通过酶类切除受损碱基,并由 DNA 聚合酶合成新的 DNA。直接 修复则是通过酶类将受损部分修复回到正常状态。 2.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当 DNA 双链发生断裂时,可以通过非同 源末端连接修复将 DNA 两端连接起来,恢复 DNA 的完整性。 3. 同源重组修复:当 DNA 双链断裂比较严重时,细胞可以通过同 源重组修复机制,利用同一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作为模版进行修复。 4. 错配修复:当 DNA 复制出现错误配对时,细胞可以通过错配修 复机制进行修复,防止错误被固定下来。 试题四:RNA 干扰(RNAi)的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答案: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通过特定的RNA 分子干扰基因表达的现象。其原理如下: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DNA双链的稳定性主要来源于: A. 磷酸基团之间的氢键 B. DNA链内的共价键 C. DNA链之间的磷酸二丁基酰连接 D. DNA链之间的三硝基氢键 答案:A 2. 下列哪项不是DNA复制的关键酶? A. DNA聚合酶 B. DNA解旋酶 C. DNA连接酶 D. DNA剪切酶 答案:D 3. 在转录过程中,RNA合成起始的位置是: A. 终止密码子 B. 起始密码子

C. RNA聚合酶启动位点 D. 五端顺C 答案:C 4. 基因突变是指: A. DNA链断裂 B. DNA链连接错位 C. DNA序列发生改变 D. DNA碱基替换 答案:C 5. 下列哪个细胞器参与了蛋白质翻译的过程?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基因是指能反映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遗传单位的______。

答案:DNA分子 2. RNA合成过程中,RNA聚合酶在DNA模板链上合成RNA链时,拷贝的原则是按照______原则进行的。 答案:互补 3. ______是指对编码区域的DNA序列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答案:转录 4. 在DNA中,磷酸基团与五碳糖以______键连接。 答案:磷酸二酯 5. 翻译过程中,起始密码子是指编码蛋白质的______。 答案:氨基酸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进行复制的过程。复制过程中,DNA双链首先被解旋酶解开,形成两个单链模板。随后,DNA聚合酶以5'-3'方向合成新的DNA链,根据模板链上的碱基,选 择适配的互补碱基进行配对,形成新的DNA双链。最终,电子酶将DNA链的磷酸二酯键连接,完成两条新的DNA分子的合成。 2. 请解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DNA重组技术、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2、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很少数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 3、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 DNA组成的。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 则在核小体的外面。 4、错配修复系统根据“保存母链,修正子链”的原则,找出错误碱基所在的DNA链,进行修复。 5、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阶段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翻译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6、–10位的 TATA 区和–35位的 TTGACA 区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7、核糖体小亚基负责对模板mRNA进行序列特异性识别,大亚基负责携带氨基酸及tRNA的功能 8、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__ RNA引物___,它是由__ DNA引发酶_ 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9、帮助DNA解旋的___单链DNA结合蛋白____与单链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 10、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过程中,5’端加上_帽子结构__,在3’端加上_多腺苷化尾___,后者由__ poly(A)聚合酶_催化。如果被转录基因是不连续的,那么,_内含子__一定要被切除,并通过_剪接___过程将__外显子__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涉及很多RNA分子,如U1和U2等,它们被统称为_ snRNA ___。它们分别与一组蛋白质结合形成__ snRNP __,并进一步地组成40S或60S的结构,叫___剪接体___。 二、选择题1、c 2、a 3、d 4、b 5、b 6、ace 7、c 8、bc 9、ac 10、cd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链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A )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3、原核细胞信使RNA含有几个功能所必需的特征区段,它们是:( D ) (a)启动子,SD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茎环结构 (b)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茎环结构 (c)转录起始位点,尾部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茎环结构 (d)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 4、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 B ) (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b)全酶、模板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 (c)三个全酶在转录起始点形成的复合物(d)σ因子、核心酶和促旋酶形成的复合物 5、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译,下面哪一个调控这个系统?( B ) (a)色氨酸(b)色氨酰-tRNA Trp (c)色氨酰-tRNA (d)cAMP 二)多选题 6、DNA的变性:( ACE )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e)包括氢键的断裂7、DNA在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C )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 8、tRNA参与的反应有:( BC )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名词解释 1.翻译 2.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 4.同义密码子 5.变偶假说 6.移码突变 7.同功受体 8.多核糖体 (一)名词解释 1.翻译(translation):以mRNA为模板,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在多种蛋白质因子和酶的参与下,在核糖体上将m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表达为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codon):mRNA中碱基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密码实现的, mRNA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个氨基酸具有两个以上密码子的现象。 4.同义密码子(synonym codon):为同—种氨基酸编码的各个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了。 5.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指反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3’-端)按照标准与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5’-端)配对,而反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墓则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6.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mRNA中,若插入或删去一个核苷酸,就会使读码发错误,称为移码,由于移码而造成的突变、称移码突变。 7,同功受体(isoacceptor):转运同一种氨基酸的几种tRNA称为同功受体。 8.反密码子(anticodon):指tRNA反密码子环中的三个核苷酸的序列,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通过碱基配对,识别并结合到mRNA的特殊密码上。 9.多核糖体(polysome):mRNA同时与若干个核糖体结合形成的念珠状结构,称为多核糖体。 (二)问答题 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 2.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 3.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6.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的? 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8.蛋白质合成中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 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0.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1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13. 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基酸顺序如下:正常肽段 Met-Val-Cys-Val-Arg 突变体肽段 Met-Ala-Met-Arg (1)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 (2)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 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密码分别为 Val: GUU GUC GUA GUG Arg: CGU CGC CGA CG AGA AGG Cys: UGU UGC Ala: GCU GCC GCA CGC 14. 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 15. 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二)问答题 1.①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②tRNA: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运载工具;③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④辅助因子:(a)起始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形成;(b)延长因子—--肽链的延伸作用;(c)释放因子一--终止肽链合成并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 2.提示:三个突破性工作 (1)体外翻译系统的建立;(2)核糖体结合技术;(3)核酸的人工合成。 3.(1)密码无标点:从起始密码始到终止密码止,需连续阅读,不可中断。增加或删除某个核苷酸会发生移码突变。 (2)密码不重叠:组成一个密码的三个核苷酸只代表一个氨基酸,只使用一次,不重叠使用。 (3)密码的简并性:在密码子表中,除Met、Trp各对应一个密码外,其余氨基酸均有两个以上的密码,对保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4)变偶假说:密码的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位碱基决定,第三位碱基重要性不大,因此在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深大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