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

水法教学设计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林果生产技术》实验实训2“种子质量的简易测定”之五: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课题: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课型:专业技能实训课

班级:2014级现代农艺班时间:2015年10月9日

教学目标:

1、应知:种子生活力的概念,红墨水法测定生活力的原理、意义、步骤。

2、应会:掌握用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操作技能,熟悉种子质量鉴定技术过程。

3、能力培养: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专业情感。

教学重点:

小麦种子生活力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1、切分种子。

2、有无生活力的判断。

教学方法:

1、紧抓生本课堂的五大元素“前置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分享、质疑问难、教师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2、恰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课前任务布置:

提前一天晚自习分发学案和适量材料样品(每小组分发经浸泡后充分吸胀了的小麦种子50粒左右,单面刀片2片,镊子2把,放大镜1个),自学时间2课时。学案附后。

材料器具准备:

经浸种吸胀后的小麦种子(每小组600粒左右)、直尺、烧杯、9cm培养皿(每小组4套)、镊子(每人1把)、单面刀片(每人1片)、瓷盘、洗瓶、滤纸、5%红墨水。

导入: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等是种子分级、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今天我们以小麦种子为例,通过实训操作一起来学习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在操作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几个问题,分小组回答:

问题一:种子生活力指的是什么(一组回答)

答案: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问题二:既然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而测定种子生活力(二组回答)

答案:用标准发芽试验无法准确测出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的发芽能力;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所需时间较长,如小麦需要8天,水稻需要14天,多数林木种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生活力的测定可以在1—2天内测出其发芽的潜在能力。故种子生活力测定可以作为发芽试验的补充,在种子贸易、调运等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应用。

问题三: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是什么(三组回答)

答案:种子胚部有生活力的细胞,其原生质膜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能力,种子浸入染料后,染料大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内,胚不被染色;而死种子细胞的原生质膜丧失了这种能力,于是染料便进入死细胞而使胚着色。

问题四:通过预习,你认识小麦种子吗能否通过小麦种子剖面图讲解小麦种子的简易结构(四组回答)

答案:(图片)①腹沟②胚乳③胚

问题五:通过前面的预习,你知道用红墨水法测定小麦种子生活力分为哪几个步骤进行(五组回答)

答案:共分为6个步骤,分别是:(1)取样。(2)切分。(3)染色。(4)冲洗。(5)观察鉴定。(6)计算生活力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分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然后下达操作指令:按步骤进行小麦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实训操作。每一个步骤分别请一个小组上前台,先讲述操作要领,再按所讲要领动手操作,操作过程通过展示台实时投影到显示屏中,供全班同学分享。

步骤一:取样

从提供的待测样品—已经浸泡吸胀了的小麦种子中用四分法随机取种50粒,共取4次重复。

四分法操作方法:将种子充分混合,平摊在瓷盘中央,摆成均匀的正方形,用直尺通过中心划对角十字,将种子分为4块,取其中两个对角的种子再混合均匀,再按同样的方法做四分,直至分得的每个1/4略多于50粒为止。然后从分得的四个1/4中分别数取4个50粒。

要求:混合均匀,操作规范,随机取样具有代表性。

步骤二:切分

用单面刀片沿小麦种子的腹沟将种子纵切为两半,将其中的一半放入培养皿中染色。

要求:被切分的两个半粒大小相等。

步骤三:染色

向盛有种子的培养皿,

前置学习:

教具

目的要求:

了解种子生活力的概念,红墨水法测定生活力的原理、意义、步骤。

掌握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技能,熟悉种子质量鉴定技术过程。

要求安全操作、细心检测、认真记录、不浪费材料。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用品归还原位,摆放整齐有序,实验场地清理干净。

知识的导入

种子放久了,它的生命力就会丧失。若把没有活力的种子误种,将会给生产造成损失。而把有活力的种子误认为死种子遗弃掉,又造成浪费。一般来说我们可从外观形态对种子加以辨别,如霉烂、干瘪、虫蛀等,但有些则难以从外观上来判断种子的生活力,是死种子还是有活力的种子,有没有方法可以快速地测定出种子的活力呢

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预习指导

1、种子活力:

是决定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水平和行为的那些种子特性的综合表现。种子表现良好的为高活力种子。

2、红墨水染色法原理:

凡是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而死种子胚细胞的原生质则丧失了这种能力,于是染料(红墨水)便能进入死细胞染成红色。

3、材料:

课件、塘瓷盘、塑料桶、洗瓶、烧杯、滤纸、培养皿、镊子、单面刀片、红墨水、小麦种子

4、小麦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1)取样:

将小烧杯中经过28℃~30℃温水中浸泡6小时~8 小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放入瓷盘中,随机数取20粒,多余的放回小烧杯中。

(2)切样:

左手用镊子夹住小麦种子,使胚部中线向上,右手拿刀片,沿胚部中线垂直向下切为两半,并分开放置,将两份半粒种子取名样品1和样品2,再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等待测定。

(3)染色:

将放入培养皿中的样品1和样品2的半粒种子,加入5%的红墨水溶液,确保种子全部浸没,后将培养皿盖上,染色5~10分钟。在种子染色过程中,绘制种子活力的有关计算表。

(4)冲洗:

染色5~10分钟后,将培养皿里的溶液倒入大烧杯中,防种子随溶液倒出。再用洗水瓶中的清水冲洗种子三次,洗去颜色。培养皿中的水倒净,最后用滤纸吸干。

(5)观察鉴定:

观察冲洗后种子胚部着色情况,不着色或仅带有浅红色的,即为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胚与胚乳着色均为鲜红色,即表明该小麦种子已经丧失了生命活力,观察时将活种子和死种子分别整齐有序放入培养皿的两端,加以区分和计数。

(6)计算:

将样品1和样品2活种子、死种子的数目分别填入计算表格,依次计算出样品1和样品2 种子活力,两份样品平均值、误差。

自我检测

认真学习上面的操作流程,细心地想想,自己做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做好。

当堂检测

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依据正确的操作方法对种子生活力进行检测,并将实验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填写和计算出来。

样品1种子活力(%)=

%

100

种子总数

1

样品

活种子数

1

样品?

品2种子活力(%)=

%

100

种子总数

2

样品

活种子数

2

样品?

两分样品种子活力平均值(%)=2

%

种子活力(

2

样品

%

种子活力(

1

样品+

误差(%)=

%

100

%

值(

两份样品种子活力平均

%

种子活力(

2

样品

-

%

种子活力(

1

样品

?

五、完成计算后将实验用品摆放整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技巧一一海南文化古迹 昌江中学林凤龙 所属科目:网络技术应用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任务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网上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然后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搜索有关海南文化的有关知识并进行填表,达到即让学生熟悉搜索的技巧又能了解家乡的悠久文化的目的 重点难点:搜索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由同学们大部分都喜欢听歌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谁的歌曲?

配套K12教育资料

问同学们得到歌曲的途径有那些? 引入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歌曲 通过这些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t —- 演示 通过电脑加投影仪向同学们演示上网搜索的基本技巧:提出搜索引擎的概念 百度、google、搜狐等 提出关键字的概念 例如:周杰伦、P3等 提出下载、另存为、复制、粘贴等基本技巧 学生听讲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机,通过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来掌握搜索的基本技巧 布置新任务 教师布置新的任务: 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学们知道我们海南什么全国闻名吗? 提问,得出“汉文化”

提问同学们知道海南那些汉文化的古迹? 引入新任务:下面大家就通过搜索来获取有关海南文化古迹的知识并完成桌面上的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出要求 每5人1组,合作完成搜索任务并填表。 注意搜索引擎和关键字 语言简明扼要。 完成后进行提交评比,由全班12组评出前3名表扬 学生合作学习 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搜索并完成表格 评比表扬 向全班公示表格,评出前三名进行表扬 激发学生荣誉感 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 搜索引擎 关键字 下载浏览方法

搜索技巧教案

《搜索技巧》教学设计 孙芳泗水实验中学 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搜索技巧 课时: 1课时 年级: 高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后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前半部分内容——《搜索引擎》的深化,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掌握切实有效的搜索技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通过对几个实例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上网经历和经验,对学习搜索引擎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只能使用简单的搜索方法,对于一些逻辑命令、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方法还不能系统的应用,缺乏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因此,在原有的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并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水平,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和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搜索技巧:如: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等。 ②能够灵活运用搜索技巧搜索各种信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和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利用搜索引擎有效获取信息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②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关键词的提炼、类别搜索、利用网络工具搜索。 教学难点:逻辑命令的使用;灵活运用搜索技巧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策略: 搜索技巧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教材中仅列出了搜索技巧的相关要点,没有具有的实际详例,因此,依据课本中所提到的搜索方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究理解搜索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适当的拓展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搜索方法,从而使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认识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并在对比中,突出技巧的灵活与多样,体现“搜索”的思想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出问题:往有哪些国家举办过世博会?世博会是怎么来的?引出搜索引擎的使用,并进一步引出如何选择关键词。 【教学设想】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导入中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环节二:探究搜索技巧 (一)关键词的提炼: 1、针对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选择什么的关键词才能搜索到我们要找的内容。 2、根据所回答的几种答案,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关键词所产生的搜索结果。 3、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并指导、点拔,并提示学生尝试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4、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做进一步的讲解。并强调选择准确、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一、实验原理 通过本实验,掌握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活细胞染色:脱氢辅酶(NADH或NAFPH)存在于活的细胞内,当TTC渗透进入细胞内作为受体被脱氢辅酶上的氢还原,便由无色的TTC变为红色的三苯基甲(TTE)。当细胞死亡后,NADH会迅速被降解,不会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故TTC染色法可显示细胞是否存活。 (2)死细胞染色:有生命力的细胞膜是一个半透性膜,因此对内渗透的物质有选择性;而无生命力的细胞,其细胞膜已经消失,因此有的有色物质(如品红)不能进入活的细胞内,但可以进入已经死亡的细胞,从而使细胞内出现该有色成分特有的颜色,故可以据此鉴别细胞是否死亡。 三、实验材料、药品和器具 1、实验材料:花生、黄豆 2、实验药品和器具:品红、TTC、培养皿、吸水纸、镊子、解剖针、刀片等 四、试验方法 1、分别取10颗红豆和黄豆的种子,沿种子的培从中切成两半,将带胚的部分放入培养皿中,加入TTC培养1h左右,观察胚染色的情况。胚被染色的为有活力种子,未被染色的为无活力的种子。 2、别取10颗红豆和黄豆的种子,沿种子的培从中切成两半,将带胚的部分放入培养皿中,加入品红培养10-20min,倒掉品红溶液,冲洗数次,观察胚染色的情况。胚被染色的为无活力种子,未被染色的为有活力的种子。 五、实验结果 品种测定方法测定种子总数有生活力种子粒数无生活力种子粒数种子生活率花生TTC 30 28 2 93% 品红30 28 2 93% 黄豆TTC 30 30 0 100% 品红30 29 1 97% 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选用TTC染色和品红染色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用TTC染色得出的结果高于品红染色法。 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在清洗品红时没有清洗干净,品红粘在胚上,影响实验的观察,导致结果差异。 六、注意事项 1、选取种子的时候,要尽量选取未发芽的种子,避免影响测定。 2、添加染色液时,要是然也尽量没过种胚,使种胚和染液充分接触。 3、染色时间要尽量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染色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结果测定。 4、清洗品红染液时,要冲洗干净,冲洗数次,直至冲洗液无色为止,冲洗不干净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是海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在因特上浏览信息》中的一个知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主要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背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真正学会使用关键字查找信息,并学以致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特网的作用和如何打开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但缺少主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部分学生知道百度和谷歌网站,也偶尔进行搜索;但很少学生能使其与搜索引擎联系起来,更不清楚如何运用简单的搜索技巧让自己的搜索速度加快,准确率更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及常用的搜索引擎;

2、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二)、过程与方法:以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为切入点,以三个任务铺开,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儋州景点—东坡书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和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树立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难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两个技巧:提炼关键字和添加关键字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 七、教学教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林果生产技术》实验实训2“种子质量的简易测定”之五: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课题: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课型:专业技能实 训课 班级:2014级现代农艺班时间:2015年10月9日 教学目标: 1、应知:种子生活力的概念,红墨水法测定生活力的原理、意义、步骤。 2、应会:掌握用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操作技能,熟悉种子质量鉴定技术过程。 3、能力培养: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专业情感。 教学重点: 小麦种子生活力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1、切分种子。 2、有无生活力的判断。 教学方法: 1、紧抓生本课堂的五大元素“前置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分享、质疑问难、教师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2、恰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课前任务布置: 提前一天晚自习分发学案和适量材料样品(每小组分发经浸泡后充分吸胀了的小麦种子50粒左右,单面刀片2片,镊子2把,放大镜1个),自学时间2课时。学案附后。 材料器具准备: 经浸种吸胀后的小麦种子(每小组600粒左右)、直尺、烧杯、9cm培养皿(每小组4套)、镊子(每人1把)、单面刀片(每人1片)、瓷盘、洗瓶、滤纸、5%红墨水。 导入: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等是种子分级、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今天我们以小麦种子为例,通过实训操作一起来学习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在操作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几个问题,分小组回答: 问题一:种子生活力指的是什么?(一组回答) 答案: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问题二:既然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而测定种子生活力? (二组回答)答案:用标准发芽试验无法准确测出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的发芽能力;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所需时间较长,如小麦需要8天,水稻需要14天,多数林木种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生活力的测定可

《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搜索引擎》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信息技术 教学课题:《搜索引擎》 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602 授课环境:机房,联网。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总结搜索经验 教材分析 1、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文件的下载》进行基础的铺垫。 2、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些学习等等的资料。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简单的使用。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对搜素引擎更深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容易查找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来查找需要的资料和软件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查找健康、有益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多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 图

1、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徐路同学是在“中华民 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他正在写一 篇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报告,但是 报告中需要引用一幅关于纳西人宗教信 仰的图片,可是他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 就是找不到。怎么办?(请前后两桌四 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进行讨论(以下 讨论小组安排同)。 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用 “百度”搜索等工具进行查找 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随 意抽选5个小 组到讲台写出 所在小组的讨 论结果。 吸引学生注 意力,提高学 生学习搜索 引擎的兴趣, 引出课题《搜 索引擎》 2、搜索引擎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搜索引擎室 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它 可以划分为两个引擎。 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 派出代表举例 说明有什么样 的搜索引擎 让学 生回想平时 搜索资料的 操作,从而更 深一步了解 搜素引擎。让 学生体会到 协作学习的 意义。 (1)全文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继续 观看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

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 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 与 AND, *, & 或 OR, + ,︱ 非 NOT,—, ! 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 AND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 * 中国 湖南 OR 湖北 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 大学 NOT 武汉大学 玉米–甜玉米 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 AND 读书笔记 电子读书笔记 OR 读书笔记软件 位置限制检索 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 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 (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 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 (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

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 Wuhan N/0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 (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例如: Wuhan N/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uhan; University in Wuhan; University at Wuhan (5)(s)是sentence的缩写,A(s)B表示A和B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但次序可以随意改变,A与B之间可以有若干个其他的词。 如:resin (s) ester (酯化树脂) 【练习】1、查找computer和game的间隔不大于100个单词的网页 2、检索“杂交玉米”的外文文献,要求两词间隔1个词,前后次序固定。hybrid、corn 答案:1、computer near/100 game 2、hybrid p/1 corn hybrid w/1 corn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 水法教学设计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林果生产技术》实验实训2“种子质量的简易测定”之五: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教学设计 课题: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课型:专业技能实训课 班级:2014级现代农艺班时间:2015年10月9日 教学目标: 1、应知:种子生活力的概念,红墨水法测定生活力的原理、意义、步骤。 2、应会:掌握用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操作技能,熟悉种子质量鉴定技术过程。 3、能力培养: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专业情感。 教学重点: 小麦种子生活力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1、切分种子。 2、有无生活力的判断。 教学方法:

1、紧抓生本课堂的五大元素“前置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分享、质疑问难、教师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2、恰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课前任务布置: 提前一天晚自习分发学案和适量材料样品(每小组分发经浸泡后充分吸胀了的小麦种子50粒左右,单面刀片2片,镊子2把,放大镜1个),自学时间2课时。学案附后。 材料器具准备: 经浸种吸胀后的小麦种子(每小组600粒左右)、直尺、烧杯、9cm培养皿(每小组4套)、镊子(每人1把)、单面刀片(每人1片)、瓷盘、洗瓶、滤纸、5%红墨水。 导入: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等是种子分级、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今天我们以小麦种子为例,通过实训操作一起来学习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在操作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几个问题,分小组回答: 问题一:种子生活力指的是什么(一组回答) 答案: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实验六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实验六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种子作用的理解; 2.掌握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播种、交换和调运种子之前,都要及时了解种子的发芽率,以确定是否作为播种材料或引种种源。因此,快速而又准确地测定种子生活力,对于及时调种和播种后确保全苗、壮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有生活力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代谢途径催化产生的氢(H ) 种子生活力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 死亡种子没有呼吸作用,不会将TTC 还原成红色; 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染成较浅或局部被染色; 三、实验材料及用品 材料:绿豆种子 实验器皿:恒温箱、小烧杯、镊子、刀片 实验试剂:0.5%TTC 溶液(避光保存) 四、实验步骤 1. 浸种:将待测种子在 30 ~ 35 ℃温水中浸种,以增强种胚的呼吸作用。 2. 显色 :a 、种子处理:随即选取吸胀的种子 40 粒,小心剥去种皮,勿伤及种胚。 b 、实验组处理:将处理好的20粒种子置于小烧杯中,加入0.5%TTC 溶液,以 刚好浸没种子为宜,恒温(32℃)中保1h 。 c 、对照组处理:另取20粒种子,于沸水浴中煮5min 后,加入0.5%TTC 溶液, 以刚好浸没种子为宜,恒温(32℃)中保温1h 。 有生活力的种子进行呼吸 作用,呼吸代谢途径催化产 生的氢(H )

3. 统计:染色结束,马上鉴定;倒出TTC溶液,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观察种胚乳染 色情况。有生活力种子:种胚全部或大部分被染成红色;无生活力种子:不被染 色。 生活力的种子数 计算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 实验组测定种子数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表一种子染色情况记录表 图1 未煮沸的种子染色情况 图2 煮沸的种子染色情况 生活力的种子数 未煮沸的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 = 14/20 X 100% = 70% 实验组测定种子数

三种常用检测种子生活力方法比较

植物生理学小论文 三种常用检测种子生活力方法的比较 班级:09级生物技术2班 学号: 系别: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 雪婷 日期:2012年5月15日

浅谈三种常用检测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雪婷 (师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675000) [摘要] 种子活力是种子最重要的生理及生产指标之一,近年来,无论在育种选种方面还是植物生理实验方面都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种子活力的概念、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和种子活力快速测定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基准, 对TTC法、BTB法及红墨水染色法三种常见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结论:四氮唑染色法是蔓荆子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方法,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种子活力;TTC法;BTB法;红墨水染色法;研究进展 The discussion on three kinds of methods to detect seed vigor SUN-xueting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yunnan675000,China) Abstracts: The seed vig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and seed production indexes. In recent years,No matter in selecting seeds breeding or in 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The seed vigor is widely mentioned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seed vigor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eed vigor and the seed vig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Comparition of three kinds of methods to determine seed vigor. Keywords: seed vigor ;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method;Bromo—thymol blue method; red ink method;research progress 种子生活力是检测种子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对于种子的发育,萌发,成熟以及成长为植株的潜在能力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对于科学选种,快速预测种子的利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快速检测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很多,但生产实验及植物生理实验中常用的主要有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溴麝香草酚蓝(BTB)法和红墨水染色法。这三种方法都能快速测定种子的正常生理代功能是否受到损害,胚是否存活,以了解种子是否还具有发芽的潜力。 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早在1876年种子学的创始人Nobbe(德国)[1]就指出在同一批种子存在个体间发芽和幼苗生长速度的差异,并且不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 【原理】 凡有生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无生活力的种胚则无此反应。当TTC溶液渗入种胚的活细胞内,并作为氢受体被脱氢辅酶(NADH或NADPH)还原时,可产生红色的三苯基甲(TTF),胚便染成红色。当种胚生活力下降时,呼吸作用明显减弱,脱氢酶的活性亦大大下降,胚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故可由染色的程度推知种子的生活力强弱。TTC还原反应如下: TTC(无色) TTF(红色) 【仪器与用具】 培养皿2套;镊子1把;单面刀片1片;垫板(切种子用)1块;烧杯1个;棕色试剂瓶;解剖针1把;搪瓷盘1个;pH试纸。 【试剂】 TTC溶液的配制:取1g TTC溶于1L蒸馏水或冷开水中,配制成0.1%的TTC溶液。药液pH应在6.5~7.5,以pH试纸试之(如不易溶解,可先加少量酒精,使其溶解后再加水)。 【方法】 1.将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新种子、陈种子或死种子,用温水(30℃)浸泡2~6h,使种子充分吸胀。 2.随机取种子2份,每份50粒,沿种胚中央准确切开,取每粒种子的一半备用。 3.把切好的种子分别放在培养皿中,加TTC溶液,以浸没种子为度。 4.放入30~35℃的恒温箱内保温30min.也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40~60min. 5.保温后,倾出药液,用自来水冲洗2~3次,立即观察种胚着色情况,判断种子有无生活力,把判断结果记入表32-1内。 表32-1 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记载表 【注意事项】 1.TTC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如需贮藏则应贮于棕色瓶中,放在阴凉黑暗处,如溶液变红则不可再用。 2.染色温度一般以25~35℃为宜。 3.判断有生活力的种子应具备:胚发育良好、完整、整个胚染成鲜红色;子叶有小部分坏死,其部位不是胚中轴和子叶连接处;胚根尖虽有小部分坏死,但其它部位完好。 4.判断无生活力的种子应具备:胚全部或大部分不染色;胚根不染色部分不限于根尖;

四唑法测定种子生活力Word版

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 福建农林大学20**级农学0******* ***** 一、目的 1、了解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 2、熟悉利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方法及操作方式 二、原理 有生活力的种子活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四唑溶液作为一种无色的指示剂,被种子吸收后参与活细胞的还原反应,从脱氢酶接受氢离子,在活细胞里产生红色、稳定、不扩散、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化学反应如下:DPNH2 + TTC DPN + TTCH + HCl (辅酶IH2)(四唑)(辅酶Ⅰ)(甲)(氯化氢) H N‐N‐C6H5N‐N‐C6H5 ∥2H ∥ C6H5‐C C6H5‐C +HCl \ \ N﹦N+‐C6H5 N=N‐C6H5 无生活力的种子则无此反应。 根据种子的四唑显色的部位,即可区分有活力的部分和死亡部分。一般鉴定原则是,凡是胚的主要结构及有关活营养组织染成有光泽的鲜红色,且组织状态正常的,为有生活力的种子。凡是胚的主要构造局部不染色或染色成异常的颜色和光泽,并且活营养组织部染色成无光泽的淡红色或灰白色,且组织已软腐或异常、虫蛀、损伤、腐烂的为死种子。 三、试材与设备 1、材料大豆种子 2、设备烧杯、滤纸、刀片、镊子、恒温培养箱 3、试剂 1.0%的四唑溶液 四、实验步骤 从净度分析后并经过充分混合的大豆种子中,随机抽取30粒,3次重复。 1、种子预湿将选取的大豆种子水浸预湿,室温下浸泡8h,使其充分吸胀。 2、种子处理将吸胀的大豆种子的种皮去除,掰开子叶,露出子胚芽,保持湿润备用。 3、四唑染色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烧杯中,加入1.0%的四唑溶液,将种子淹没,然后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避光染色0.5~1 h。 4、观察鉴定将染色后的大豆种子经清水冲洗后进行染色情况的观察鉴定。胚部全部显成鲜红色、仅子叶远离胚芽部分少量未染色、仅子叶边缘少许未染色,为有生活力的种子。 5、结果计算及处理统计各个重复中有生活力的大豆种子数,并计算其平均值。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实验人员:候勇 2012年度国培班果蔬花卉专业 试验目的: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力,即发芽力,是判断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要了解种子生活力的大小,最可靠的方法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率是指在适宜条件下种子发芽的百分数,它是鉴定种子质量的主要依据,在确定播种量以及种子生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实验仪器及材料: 1、仪器: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皿、烧杯、镊子、单面刀 2、试剂:3%TTC溶液、0.1%BTB溶液、1%BTB琼脂凝胶、红墨水5% 3、材料:玉米、小麦吸胀种子 方法一:红墨水染色法 实验原理: 红墨水染色法是根据活种子细胞的原生质膜具有选择性吸收物质 的透性,而死种子的胚细胞原生质膜则丧失此性质,于是染料进入死细胞而染色。 操作步骤: 1、浸种:取不同种子一部分用沸水煮5-10min,作为死种子;一部分用凉水浸泡一昼夜,吸 涨备用。 2、染色:取已吸涨种子100粒,玉米种子可在中间阔面将胚纵切为两半将其中一半放入培养 皿中,用5%红墨水染色。 3、结果观察:经过5-8min,倒出红墨水,多次用清水清洗后观察胚的颜色,凡是胚部不着 色的为生活良好的种子,有略带红色的说明生活力较弱,都染红的说明无生活力。 结果:活种子%=胚不着色的种子数/供试种子*100 50%=5/10*100 方法二:BTB变色法 实验原理: 活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空气中的O2,放出CO2。CO2溶于水成为H2CO3,H2CO3解离为H+和HCO3-,使得种子周围环境的酸度增加。BTB法通过测定酸度的变化来判断种子活性。BTB 变色范围为PH6.0—7.6,酸性呈黄色,碱性呈蓝色,中间经过绿色(变色点为PH7.1)。色泽差异显著,易于观察。 操作步骤:

《使用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我的世界,任我搜--《使用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用搜索引擎》是使用浏览器获取信息的教学,更是分析、过渡、加工和运用信息的方法的教学,也是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教学。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对于课堂外的知识,心中一定充满了数不尽的好奇和幻想,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必须要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去作一番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及几种常用的搜索引擎,关键词的含义; ②能够通过课本及搜索引擎中帮助系统学会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③能够灵活运用搜索技巧,培养使用网络工具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实践和小组协助来学习探究,从而实现任务目标达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及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从而形成积极的信息素养观念。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的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 对搜索关键词的理解和关键词的提取技巧,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思想意识。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自制课件,IIS Web平台,专题教学网站,网络教室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通过广播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几个时下的热点问题(PPT),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如下三个问题:(1)近段时间美元疲软,美国经济出现持续严重下滑,股市出现了熊市的状况,这里面的熊市指什么?(2)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中四大名旦是谁?(3)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吗? (问题一展示出,有同学就回答新北京、新奥运、熊市就是股票大跌、四大名旦就是花旦……有的同学热情高涨急于要在电脑上开始搜索,有的一脸默然。) (投影出示课题--使用搜索引擎) 【设计意图】引入问题贴近生活,从大家感兴趣的奥运年知识、美国经济等问题入手,一方面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也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地址:192.168.4.66),独立学习阅读专题网站中的资料,思考两个问题:(PPT出示)1.常见的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有哪些?2.搜索引擎的分类?阅读完成了可以自己动手试试看能否找到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此设计目的在于:一是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现有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同时也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学生查找完成后,根据学生的答案,老师加以总结归纳,对于关键词等概念的灌输,及如何有效选取确定关键词,明确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分类,以及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些。 PowerPoint出示: (1)全文搜索引擎 (2)目录索引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有搜索功能,但在严格意义上它不是真正的搜索引擎) (学生简单总结,说说自己对常用搜索引擎的了解情况。) 教师:了解了搜索引擎的基础知识后,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搜索的技巧,这样搜索的结果才会有更高的效率。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搜索引擎,那老师就用最常用的“百度”搜索引擎来找出刚才三个问题的答案,看看大家刚才的回答是否正确。(老师示范刚才三个问题的搜索过程及方法,做简要示范,并总结拓展知识技能,使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个初步的认知。)

实验 34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 食品伙伴网

实验 17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它是决定种子品质和实用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与播种时的用种量直接有关。测定种子生活力常采用发芽实验,即在适宜条件下,让种子吸水萌发,在规定天数内统计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但是常规方法(直接发芽)测定种子生活力所需时间较长,特别是有时为了应急需要,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测定发芽率,遇到休眠种子也无法知道。而采用以下的化学方法,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Ⅰ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 TTC 法) 一、原理 凡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由脱氢酶催化所脱下来的氢可以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不溶性三苯基甲( TTF ),而且种子的生活力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死亡的种子由于没有呼吸作用,因而不会将 TTC 还原为红色。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则染色较浅或局部被染色。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的部位以及染色的深浅程度来判定种子的生活力。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玉米、小麦等种子。 (二)试剂 0.5% TTC 溶液:称取 0.5 gTTC 放在烧杯中,加入少许 95% 乙醇使其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 mL 。溶液避光保存,若变红色,即不能再用。 (三)仪器设备 恒温箱,培养皿,刀片,烧杯,镊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 1. 浸种将待测种子在 30 ~ 35 ℃温水中浸种(大麦、小麦 6 小时,玉米 5 小时左右),以增强种胚的呼吸作用。 2. 显色取吸胀的种子 200 粒,用刀片沿种子胚的中心线纵切为两半,将其中的一半置于 2 只培养皿中,每皿 100 个半粒,加入适量的 0.5% TTC 溶液,以覆盖种子为度。然后置于 30 ℃恒温箱中 1 h 。观察结果,凡胚被染为红色的是活种子。 将另一半在沸水中煮 5 min 杀死胚,作同样染色处理,作为对照观察。 3. 计算活种子的百分率,如果可能的话与实际发芽率作一比较看是否相符? Ⅱ溴麝香草酚蓝法( BTB 法) 一、原理 凡活细胞必有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 O 2 放出 CO 2 。 CO 2 溶于水成为 H 2 CO 3 , H 2 CO 3 解离成 H + 和 HCO 3 ˉ,使得种胚周围环境的酸度增加,可用溴麝香草酚蓝( BTB )来测定酸度的改变。 BTB 的变色范围为 pH6.0 ~ 7.6 ,酸性呈黄色,碱性呈蓝色,中间经过绿色(变色点为 pH 7.1 )。色泽差异显著,易于观察。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各种方法。能够利用视频上讲的方法和技巧来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微课的描述,认识搜索引擎的作用,熟悉搜索引擎的界面,了解搜索排名与相关关键词,学会“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合理规划关键词(确定准确简洁的关键词)(2)熟练搜索引擎使用方法。 a确定准确简洁的关键词。 b提取有用的搜索结果。(点击任何一条搜索结果之前,快速地分析一下搜索结果的标题、网址、摘要,会有助于选出更准确的结果,节省大量的时间)。合理使用网络检索信息;能对搜索到的网络信息进行适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检索技巧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受用奠定基础;在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搜索时,通过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与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规划关键词,确定准确而又简洁的关键词,熟练掌握微课所授的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并能使用它们又快又准的检索信息。 难点:根据所需的信息灵活使用搜索引擎,并能在搜索到的信息中提取出自己所需的内容。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装有办公软件、连接因特网。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索法

实验六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实验六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种子作用的理解; 2.掌握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播种、交换和调运种子之前,都要及时了解种子的发芽率,以确定是否作为播种材料或引种种源。因此,快速而又准确地测定种子生活力,对于及时调种和播种后确保全苗、壮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有生活力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代谢途径催化产生的氢(H) 有生活力的种子进行呼吸 作用,呼吸代谢途径催化产 种子生活力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 死亡种子没有呼吸作用,不会将TTC还原成红色; 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染成较浅或局部被染色; 三、实验材料及用品 材料:绿豆种子 实验器皿:恒温箱、小烧杯、镊子、刀片 实验试剂:0.5%TTC溶液(避光保存) 四、实验步骤 1. 浸种:将待测种子在 30 ~ 35 ℃温水中浸种,以增强种胚的呼吸作用。 2. 显色:a、种子处理:随即选取吸胀的种子 40 粒,小心剥去种皮,勿伤及种胚。 b、实验组处理:将处理好的20粒种子置于小烧杯中,加入0.5%TTC溶液,以刚 好浸没种子为宜,恒温(32℃)中保1h。 c、对照组处理:另取20粒种子,于沸水浴中煮5min后,加入0.5%TTC溶液, 以刚好浸没种子为宜,恒温(

32℃)中保温1h。 3. 统计:染色结束,马上鉴定;倒出TTC溶液,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观察种胚乳染 色情况。有生活力种子:种胚全部或大部分被染成红色;无生活力种子:不被染 色。 生活力的种子数 计算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 实验组测定种子数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保温1h后种子染色情况: 被染色的数目未被染色的数目未煮沸的种子14 6 煮沸的种子 0 20 表一种子染色情况记录表 图1 未煮沸的种子染色情况 图2 煮沸的种子染色情况 生活力的种子数 未煮沸的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 = 14/20 X 100% = 70%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教案-参考模板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红墨水染色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悉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和方法及其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显色过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仪器设备、材料和试剂 (1)仪器: 培养皿2套;镊子1把;单面刀片1片;垫板(切种子用)1块;烧杯1个;搪瓷盘1个; (2)试剂: 取市售红墨水稀释20倍(1份红墨水加19份自来水)做为染色剂。 (3)材料: 玉米或小麦 2.实验操作准备 浸种 实验组将待测种子在30~35℃温水中浸泡(大麦、小麦、籼谷6~8h , 玉米5h左右,梗谷2h), 以增强种胚的呼吸强度,使显色迅速。 对照组取充分吸胀后取出一部分种子,在沸水中煮沸3~5min,

3.学生分好组 (二)、学生准备 学生课前认真的自学,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与弄清所需实验用具或用品的用途和用法,做好预习案及实验前的一切准备。 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种子生活力就是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通过对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可以快速预测种子的发芽能力,为我们的播种选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节课我们就是学习怎样动手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 (二)讲授新课 1.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带到课堂师生共同解决,师生共同回顾种子生活力的相关知识。 2.红墨水染色法测种子生活力 (1)教师示范操作(同时讲解操作要点) 步骤: ①. 显色 取吸胀的种子和死种子各50粒,用刀片沿种胚中央纵切为两半, 其中一半放入培养皿中,加适量红墨水溶液(以浸没种子为度),染 色10-20min后倒去红墨水溶液,用水反复冲洗多次,至冲洗液无色为止。 ②.观察 对比观察冲洗后两组种子胚部着色情况。凡胚部不着色或略带浅 红色者,即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若胚部染成与胚乳相同的红色,则为 死种子,把测定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①.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还有哪些?

实验四 种子生活力测定

实验四种子生活力测定 一、目的要求 应用化学药剂处理和生物化学法快速测定体眠种子生活力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 二、材料用具 (一)材料:水稻和玉米种子 (二)药品: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和红墨水等。 三、方法步骤 (一)四唑盐类法: 1.在洁净的水稻种子中,随机数取试样2份,各100粒剥去谷壳,浸入30℃的水中6-8小时。 2.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配制成的溶液,装在棕色玻璃瓶里,保存在黑暗中。 3.将已剥去壳的软化的米粒沿种胚纵切,取其一半浸于已配好的药液中,放于暗处(最好用棕色发芽皿盛放),经24小时可观察结果,如果提高温度可以缩短处理时间(40℃1小时)。 4.观察结果:凡种胚的主要构造染成深红色者为有生活力的种子,凡种胚的主要构造染成浅红色或不染色者为无生活力的种子。 5.具体种子具体做法: 取水稻种子样品200粒,去壳,放纸间或水中30℃预湿12h,沿种子侧面胚纵切,放入0.1%四唑溶液35℃染色1-2h,凡是胚的主要构造染成正常鲜红色,或胚根尖端2/3不染色而其他部分正常染色的种子为有生活力种子。 (二)红墨水染色法: 1.从洁净玉米种子随机数取试样二,各100粒,于30℃温水中浸2-3小时。 2.配制红墨水溶液,用红墨水加水配成1:60的溶液。 3.取出软化过的种子,沿胚切成对半,取其半粒种子。 4.浸入红墨水溶液,1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 5.观察结果:凡种胚的主要构造不染色或染色浅者为有生活力的种子,凡种胚染色者为无生活力的种子。

四、结果表示与报告 计算各个重复中有生活力的种子数,重复间最大容许差距不得超过附表(生活力测定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的规定,平均百分率计算到最近似的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