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最新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最新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课程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内容

1)金属学理论

a: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

b:纯金属的结晶理论

c:二元合金相图及二元合金的结晶

d:铁碳合金及Fe-Fe 3C 相图

e:三元合金相图

f:金属的塑性变形理论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的组织性能变化

(前六章,去掉6.7节 超塑性)

2)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a:钢的加热相变理论

b:钢的冷却相变理论

c:回火转变理论

d:合金的时效及调幅分解

e: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及钢的淬透性

(后三章)

题型结构

a: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题 (约30分)

b:理论分析论述题(约60分)

c:实际应用题(约30分)

d:计算与作图题(约30分)

试题形式

a:选择题

b:判断题

c:简答与计算

d: 综合题等

★样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内。正确的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

1. 与固溶体相比,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特点是( )。

①熔点高、硬度低; ② 硬度高、塑性高;③ 熔点高、硬度高;

④熔点高、塑性低; ⑤ 硬度低、塑性高

2.若体心立方晶胞的晶格常数为a, 则其八面体间隙 ( )。

① 是不对称的; ② 是对称的; ③ 位于面心和棱边中点;

④ 位于体心和棱边中点; ⑤ 半径为a 4

32- 3.奥氏体是( )。

① 碳在γ-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② 碳在α-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③ 碳在α- Fe 中的有限固溶体; ④ 碳在γ- Fe 中的置换固溶体;

⑤碳在α- Fe 中的有序固溶体

4.渗碳体是一种 ( )。

① 间隙相;② 金属化合物; ③正常价化合物; ④电子化合物;⑤ 间隙化合物

5.六方晶系的[100]晶向指数,若改用四坐标轴的密勒指数标定,可表示为

( )。

① []0112;② []0211; ③ []0121;④ []1102;⑤ []0110

6.晶面(110)和(111)所在的晶带,其晶带轴的指数为( )。

① []101;② []011;③ []101;④ []110;⑤ []011

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的含碳量超过0.9%后,随着含碳量增加,其

( )。

① 强度、塑性均下降; ② 硬度升高、塑性下降; ③ 硬度、塑性均下降;

④ 强度、塑性均不变; ⑤强度、塑性均不确定

8. 共晶成分的合金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 )。

① 铸造性能好; ② 锻造性能好; ③ 焊接性能好;

④ 热处理性能好; ⑤ 机械加工性能好

9. 钢的淬透性取决于 ( )。

① 淬火冷却速度; ②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③ 工件的尺寸、形状;

④ 淬火介质; ⑤ 奥氏体的稳定性

10.淬火+高温回火被称为 ( )。

① 时效处理;② 变质处理;③ 调质处理;④ 固溶处理;⑤ 均匀化处理

11.铁素体在加热到A3温度时将转变为奥氏体,这种转变称为

( )。

① 同素异晶转变;② 再结晶; ③ 结晶;④ 回复; ⑤ 重结晶

12.下贝氏体是 ( )。

① 过饱和的α固溶体;② 过饱和的α固溶体和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

③ 呈现羽毛状; ④ 呈现板条状; ⑤ 呈现竹叶状

13. 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

① 渗碳体; ② 珠光体; ③ 铁素体; ④莱氏体; ⑤ 马氏体

14.实际金属一般表现出各向同性,这是因为实际金属为( )。 ① 固溶体; ② 单晶体; ③ 理想晶体; ④ 多晶体;⑤ 金属化合物

15. 合金元素碳溶入铁素体,将引起铁素体 ( )。

①晶格畸变; ② 固溶强化; ③ 韧性提高; ④ 硬度提高; ⑤ 塑性下降

16. 通常情况下,随回火温度提高,淬火钢的 ( )。

①强度下降;②硬度下降;③塑性提高;④韧性基本不变; ⑤ 硬度变化较小

17. 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 )。

① 亚共析钢;②共析钢;③过共析钢;④ 非铁合金; ⑤ 铸铁合金

18.钢的回火处理工艺是 ( )。

①正火后进行;②淬火后进行;③是退火后进行;

④预备热处理工序⑤最终热处理工序

19.共析碳钢加热转变为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

( )。

①奥氏体化加热温度;②冷却时的转变温度;③冷却时的转变时间;

④冷却速度;⑤奥氏体化时的均匀化程度

20.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①马氏体的亚结构; ②马氏体相变的起始温度; ③马氏体相变的终了温度;

④马氏体的正方度;⑤马氏体的含碳量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

1.()过冷度越大,晶体生长速度越快,晶粒长得越粗大。

2.()晶界处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故其腐蚀速度一般都比晶内快。

3.()微观内应力是由于塑性变形时,工件各部分之间的变形不均性所产生的。

4.()回复可使冷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效果及内应力消除。

5. ( ) 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马氏体是含碳的过饱和固溶体,回火马氏体是机械混合物。

6. ( ) 几乎所有的钢都会产生第一类回火脆性,若回火后采用快冷的方式可以

避免此类脆性。

7.()回火索氏体与索氏体相比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8.()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也高。

三、简答与计算题

1. 已知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分别计算(100)、(110)和(111)晶

面的晶面间距;并求出〔100〕、〔110〕和〔111〕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某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是指该晶向上单位长度排列原子的个数);写出面心立

方结构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并说明原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简述金属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3. 简述板条马氏体具有高强度的原因。

4.什么是成分过冷?画出示意图分析成分过冷的形成,并说明成分过冷对晶体

长大方式及铸锭组织的影响。

1.

四、综合题(20分)

1.画出Fe-Fe

3C相图的示意图,分析含碳量%

2.1

C

w的碳钢合金平衡结晶过

程,画出冷却曲线,标明每一阶段该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分别计算室温下该合金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10分)

2.图2为组元在固态下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分析O点成分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组织,并写出该合金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表达式(10分)。

图2 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

综合题

3.甲乙两厂都生产同一种轴类零件,均选用45钢(含有0.45%C,

AC

3

=810℃),硬度要求220~240HB,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处理,均能达到硬度要求,试制定正火和调质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并分析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差别。

4. 归纳细化合金晶粒组织的热加工工艺方法(15分);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金属学热处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问题的综合能力。

熟悉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掌握金属材料主要热加工工艺原理, 并能制定常规热处理工艺。

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总结归纳如下:

★加工工艺过程:

1. 浇铸(铸件)→退火(均匀化扩散、去应力)→机械加工气缸

①铸造:将液态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注入模具中的成型方法。铸造性能主要用材料的流动性来衡量。

②焊接和胶接:将分离的部件连接到一起的成型方法. 通常用可焊性来衡量材料的焊接性能。

③机械加工: 采用切削加工(如车、铣、钳、刨、镗、磨等)使固态材料成型,通常用材料的硬度来衡量其机械加工性能。

2. 浇铸(铸锭)→(塑性加工)拉拔→中间退火→拉拔→去应力退火钢丝绳

热处理: 通过对材料加热(加热温度通常在熔点以下)、保温和冷却来调整其性能的工艺方法。

塑性加工:锻、拉、挤、轧、弯;包括两类:冷变形,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

3. 浇铸(铸锭)→(塑性加工)锻造→预备热处理(正火或退火)→机械加工→最终热处理(淬火和回火、固溶和时效)→精加工→装配机器零件

影响材料组织结构工艺:铸造、锻造、热处理

★强化理论:概念,机理、规律、方法、使用实际意义

1.固溶强化:

概念:通过形成固溶体而产生晶格畸变,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机理:形成间隙式或置换式固溶体,均产生晶格畸变(点缺陷),阻碍位错移动,引起变形抗力增加。

规律:随固溶度而增大。固溶度越大,晶格畸变比率越大,固溶强化程度越大。

方法:冶金(熔炼)→合金化

使用实际意义:固溶强化是金属强化的最基本方式。固溶体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常作为结构合金的基体相。

2.第二相质点强化: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哈工大考研初试经典题目呕心沥血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哈工大考研初试经典题目呕心沥血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初试经典试题呕心沥血总结题记:权威的答案是考研专业课成功的保证!!!希望这份资料,能够照亮每一个苦苦求学的孩子通往哈工大的漫漫征程。 分享人:刚爷闯天下 第三章 什么是成分过冷画图说明成分过冷是如何形成的(以固相中无扩散,液相中只有扩散而无对流搅拌的情况为例说明)并说明成分过冷对晶体长大方式及铸锭组织的影响。 成分过冷:实质是液相成分变化引起过冷状况发生变化。 异分结晶必然导致溶质在液、固相中的浓度变化,而固溶体的平衡结晶温度则随合金成分的不同而变化,进而引起过冷状况变化。 自己把图画上(共五个) 假设液态金属中仅扩散,即扩散不能充分进行。 ,故将溶质排到界面前由图(a)结晶的固相成分总是低于平衡成分C o 沿,由于不能充分扩散,便在界面处产生溶质浓度梯度薄层。结合图(c)(d),固溶体平衡结晶温度随溶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将实际温度分布(b)与平衡结晶温度分布(e)叠加,便在固液界面前一定范围的液相中出现了过冷区域。平衡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为过冷度,这个过冷度是由于液相中成分变化引起的,故称为成分过冷。 成分过冷对晶体长大方式的影响: 随着成分过冷的增大,固溶体晶体由平面状向胞状、树枝状的形态发展 成分过冷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固溶体合金的铸锭组织也是由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组成。当溶质含量固定时,随着G/√R的增加成分过冷区下降,铸锭组织由等轴晶向柱状晶发展;当G/√R固定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成分过冷区增大,铸锭组织由柱状晶向等轴晶过度,有利于等轴晶形成。 (注: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越小,成长速度R和溶质的浓度C o越大,则有利于形成成分过冷。) 第四章 试述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形态、特征和数量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上传)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任课教师: 所在单位: 2013年5月

软件实验 在软件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实验中利用MOVX语句,将外部存储器指定内容清零。利用数据指针DPTR完成数据传送工作。程序采用用循环结构完成,R0移动单元的个数,可用CJNE比较语句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清零前清零后

【问题回答】清零前2000H~20FFH中为内存里的随机数,清零后全变为0。 六、实验源程序 AJMP MAIN ORG 0640H MAIN: MOV R0, #00H MOV DPL, #00H MOV DPH, #20H LOOP: MOV A, #00H MOVX @DPTR, A INC DPTR INC R0 CJNE R0, #0FFH, LOOP MOVX @DPTR, A END 实验二拆字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2000h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低位送2002h低位,2001h、2002h高位清零,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将寄存器中内容送入2000H,分别将高低四位移到低位,将高四位置零然后移入2001H 和2002H中。利用MOVX语句、DPTR指针可实现数据的传送,利用高低四位交换语句SWAP和与语句ANL可进行对高低位的清零。

最新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课程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内容 1)金属学理论 a: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 b:纯金属的结晶理论 c:二元合金相图及二元合金的结晶 d:铁碳合金及Fe-Fe 3C 相图 e:三元合金相图 f:金属的塑性变形理论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的组织性能变化 (前六章,去掉6.7节 超塑性) 2)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a:钢的加热相变理论 b:钢的冷却相变理论 c:回火转变理论 d:合金的时效及调幅分解 e: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及钢的淬透性 (后三章) 题型结构 a: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题 (约30分) b:理论分析论述题(约60分) c:实际应用题(约30分) d:计算与作图题(约30分) 试题形式 a:选择题 b:判断题 c:简答与计算 d: 综合题等 ★样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内。正确的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 1. 与固溶体相比,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特点是( )。 ①熔点高、硬度低; ② 硬度高、塑性高;③ 熔点高、硬度高; ④熔点高、塑性低; ⑤ 硬度低、塑性高 2.若体心立方晶胞的晶格常数为a, 则其八面体间隙 ( )。 ① 是不对称的; ② 是对称的; ③ 位于面心和棱边中点; ④ 位于体心和棱边中点; ⑤ 半径为a 4 32- 3.奥氏体是( )。 ① 碳在γ-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② 碳在α-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③ 碳在α- Fe 中的有限固溶体; ④ 碳在γ- Fe 中的置换固溶体; ⑤碳在α- Fe 中的有序固溶体

4.渗碳体是一种 ( )。 ① 间隙相;② 金属化合物; ③正常价化合物; ④电子化合物;⑤ 间隙化合物 5.六方晶系的[100]晶向指数,若改用四坐标轴的密勒指数标定,可表示为 ( )。 ① []0112;② []0211; ③ []0121;④ []1102;⑤ []0110 6.晶面(110)和(111)所在的晶带,其晶带轴的指数为( )。 ① []101;② []011;③ []101;④ []110;⑤ []011 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的含碳量超过0.9%后,随着含碳量增加,其 ( )。 ① 强度、塑性均下降; ② 硬度升高、塑性下降; ③ 硬度、塑性均下降; ④ 强度、塑性均不变; ⑤强度、塑性均不确定 8. 共晶成分的合金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 )。 ① 铸造性能好; ② 锻造性能好; ③ 焊接性能好; ④ 热处理性能好; ⑤ 机械加工性能好 9. 钢的淬透性取决于 ( )。 ① 淬火冷却速度; ②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③ 工件的尺寸、形状; ④ 淬火介质; ⑤ 奥氏体的稳定性 10.淬火+高温回火被称为 ( )。 ① 时效处理;② 变质处理;③ 调质处理;④ 固溶处理;⑤ 均匀化处理 11.铁素体在加热到A3温度时将转变为奥氏体,这种转变称为 ( )。 ① 同素异晶转变;② 再结晶; ③ 结晶;④ 回复; ⑤ 重结晶 12.下贝氏体是 ( )。 ① 过饱和的α固溶体;② 过饱和的α固溶体和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 ③ 呈现羽毛状; ④ 呈现板条状; ⑤ 呈现竹叶状 13. 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 ① 渗碳体; ② 珠光体; ③ 铁素体; ④莱氏体; ⑤ 马氏体 14.实际金属一般表现出各向同性,这是因为实际金属为( )。 ① 固溶体; ② 单晶体; ③ 理想晶体; ④ 多晶体;⑤ 金属化合物 15. 合金元素碳溶入铁素体,将引起铁素体 ( )。 ①晶格畸变; ② 固溶强化; ③ 韧性提高; ④ 硬度提高; ⑤ 塑性下降 16. 通常情况下,随回火温度提高,淬火钢的 ( )。 ①强度下降;②硬度下降;③塑性提高;④韧性基本不变; ⑤ 硬度变化较小 17. 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 )。 ① 亚共析钢;②共析钢;③过共析钢;④ 非铁合金; ⑤ 铸铁合金 18.钢的回火处理工艺是 ( )。

哈工大_控制系统实践_磁悬浮实验报告

研究生自动控制专业实验 地点:A区主楼518房间 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斑号:学号:机组编号: 同组人:成绩:教师签字:磁悬浮小球系统 实验报告 主编:钱玉恒,杨亚非 哈工大航天学院控制科学实验室

磁悬浮小球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熟悉磁悬浮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了解磁悬浮物理模型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3、掌握根轨迹控制实验设计与仿真; 4、掌握频率响应控制实验与仿真; 5、掌握PID控制器设计实验与仿真; 6、实验PID控制器的实物系统调试; 二、实验设备 1、磁悬浮球控制系统一套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包括磁悬浮小球控制器、磁悬浮小球实验装置等组成。在控制器的前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有起动/停止开关,控制器的后部有电源开关。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计算机部分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计算机部分主要有计算机、1711控制卡等; 三、实验步骤 1、系统实验的线路连接 磁悬浮小球控制器与计算机、磁悬浮小球实验装置全部采用标准线连接,电源部分有标准电源线,考虑实验设备的使用便利,在试验前,实验装置的线路已经连接完毕。 2、启动实验装置 通电之前,请详细检察电源等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可接通控制器电源,随后起动计算机和控制器,在编程和仿真情况下,不要启动控制器。 系统实验的参数调试

根据仿真的数据及控制规则进行参数调试(根轨迹、频率、PID 等),直到获得较理想参数为止。 四、实验要求 1、学生上机前要求 学生在实际上机调试之前,必须用自己的计算机,对系统的仿真全部做完,并且经过老师的检查许可后,才能申请上机调试。 学生必须交实验报告后才能上机调试。 2、学生上机要求 上机的同学要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不得有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 五、系统建模思考题 1、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是否合理,写出推理过程? 合理,推理过程: 由级数理论,将非线性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由此证明,在平衡点)x ,(i 00对 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是可行的。 对式2x i K x i F )(),(=作泰勒级数展开,省略高阶项可得: )x -)(x x ,(i F )i -)(i x ,(i F )x ,F(i x)F(i,000x 000i 00++= )x -(x K )i -(i K )x ,F(i x)F(i,0x 0i 00++= 平衡点小球电磁力和重力平衡,有 (,)+=F i x mg 0 |,δδ===00 i 00 i i x x F(i,x) F(i ,x )i ;|,δδ===00x 00i i x x F(i,x)F (i ,x )x 对2 i F(i,x )K()x =求偏导数得:

金属学与热处理 哈工大第三版版部分答案

14、何谓组元?何谓相?何谓固溶体?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有何特点?何谓置换固溶体?影响其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形成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相同的固相。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特点:固溶体仍保持着溶剂的晶格类型,但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晶格畸变,2)有偏聚与有序,3)当低于某一温度时,可使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的溶质和溶剂原子在整个晶体中都按—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转变为长程有序,形成有序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影响置换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原子尺寸,电负性,电子浓度,晶体结构 何谓柏氏矢量? 答:柏氏矢量:不但可以表示位错的性质,而且可以表示晶格畸变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人们在研究位错时能够摆脱位错区域内原子排列具体细节的约束 1、名词解释: 过冷现象:结晶时,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在一定压力下,当液体的 温度已低于该压力下液体的凝固点,而液体仍不凝固的现象叫液体的过冷现象 结构起伏液态金属中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处于瞬间出现、瞬间消失、此起彼伏、变化不定 的状态之中,仿佛在液态金属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极微小的固态结构一样。这种不断变化的近 程有序原子集团成为结构起伏。 能量起伏液态金属中处于热运动的原子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在随时间不停地 变化,时高时低的现象。 2、根据结晶的热力学条件解释。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冷却速度与过冷度有什么关系? 答: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道,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切自发过程都朝着使系统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液态金属要结晶,其结晶温度一定要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此时的固态金属自由能低于液态金属的自由能,两相自由能之差构成了金属结晶的驱动力。要获得结晶过程所必须的驱动力,一定要使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样才能满足结晶的热力学条件。过冷度越大,液、固两相自由能的差值越大,即相变驱动力越大,结晶速度越快,所以金属结晶必须有过冷度。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反之,冷却速度越小,则过冷度越小. 12、常温下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根据凝固理论,试述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答: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强度和硬度则越高,同时塑性韧性也越好。 细化晶粒的方法: 1)控制过冷度,在一般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范围内,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小;2)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来细化晶粒;3)振动、搅动,对即将凝固的金属进行振动或搅动,一方面是依靠从外面输入能量促使晶核提前形成,另一方面是使成长中的枝晶破碎,使晶核数目增加. 3、何谓枝晶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 2)答:枝晶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晶内偏析,由于固溶体晶体通常是树枝状,枝干,枝间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之为枝晶偏析。形成原因: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的结果,使前后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不同,再加上冷却较快,不能使成分扩散均匀,结果就使每个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很不均匀,先结晶的含高熔点组元多,后结晶的含低熔点组元多,再结晶内部存在浓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之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5:利用Ethereal分析TCP、UDP、ICMP协议 继续学习Ethereal的使用; 利用Ethereal分析TCP、UDP和ICMP协议。 TCP协议采用了哪些机制保证可靠数据传输。(3分) 数据重传和数据确认应答机制 Traceroute的工作过程,用自己的话来描述,200字以内,超过酌情扣分。 (4分) 构造数据包,来检查到达一个主机时经过了哪些路由。主机发送给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的TTL是从1逐个递增的,而数据包每到达一个路由器,它的TTL值就会减1,当TTL减到0时,该数据包被取消,传回一个数据包给主机,我们就能捕获这个路由器的IP地址了。如果收到"超时错",表示刚刚到达的是路由器,而如果收到的是"端口不可达" 错误,表示刚刚到达的就是目的主机,路由跟踪完成,程序结束。 阐述一下为什么应用程序开发者会选择将应用程序运行在UDP而不是TCP 之上?(3分) UDP没有拥塞控制机制,发送方可以以任何速率向下层注入数据。很多实时应用是

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的,同时又对速率有很高要求(比如在线视频播放),这时开发者会倾向选择UDP协议,避免使用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产生的分组开销。 实验过程: 使用Ethereal分析TCP协议: (15分)得分:抓取本机与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982807.html,/ethereal-labs/alice.txt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包。根据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客户服务器之间用于初始化TCP连接的TCP SYN报文段的序号(sequence number)是多少?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报文段的? Seq=0 Flags中的syn位为1,ack位为0,说明是syn报文段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SYNACK报文段序号是多少?该报文段中,Acknowledgement字段的值是多少?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982807.html,服务器是如何决定此值 的?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ACK报文段的? Seq=0 Ack=1,服务器根据客户端发送的SYN报文的Seq值加一后得到此值 Flags中的Ack和Syn位都为1,所以是SYNACK报文

哈工大材料学院-材料表界面复习资料

复习内容: 一液体表面 1研究液体结构的基本假设。 (1)组成液体的原子(或分子)分布均匀、连贯、无规则;(2)液体中没有晶态区域和能容纳其他原子或分子的孔洞;(3)液体的结构主要由原子间形成的排斥力决定。 2间隙多面体,径向分布函数。 液体结构的刚性球自由密堆可以用间隙多面体来表示,其中原子处在多面体间隙的顶点。液体自由密堆结构的5种理想间隙:(a)四面体间隙;(b) 八面体间隙;(c)三棱柱的侧表面被覆盖3个半八面体间隙;(d)阿基米德反棱柱被覆盖2个半八面体间隙;(e)正方十二面体 四面体间隙占了主要地位,所以四面体间隙配位是液体结构的另一特征,四面体配位中的各相邻原子的间距就成为液体结构的最近邻原子间距。 随着温度升高(低于材料熔点Tm),原子间距增加,原子震动幅度提高,但仍然保持有序结构。这时的原子数量的变化不再是一系列离散的线,所以再用原子数量(N(r))来表示不同径向距离(r)处原子的分布就显得不太合适,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在不同径向距离(r)处原子出现的密度来表示。用密度分布函数ρ(r)来代替离散的数量值N(r)时,分布函数的峰值就代表了在距离中心原子r处原子出现的概率。 3液体原子结构的主要特征。 (1)液体结构中近邻原子数一般为5~11个(呈统计分布),平均为6个,与固态晶体密排结构的12个最近邻原子数相比差别很大; (2)在液体原子的自由密堆结构中,四面体间隙占了主要地位。 (3)液体原子结构在几个原子直径范围内是短程有序的,而长程是无序的。 4 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受到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吸引,趋向于挤入液体内部,使液体表面积缩小,因而在液体表面切向方向始终存在一种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液体表面这种沿着切向方向,合力指向液体内部的作用力,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张力影响因素很多,如果不考虑液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向液体表面的偏聚和外部原子或分子对液体表面的吸引,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主要有: (1)液体自身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来源于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一般来说,液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结合能越大,液体表面张力越大,一般液体表面张力随结构不同变化趋势是:金属键结合物质>离子键结合物质>极性共价键结合物质>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物质 (2)表面所接触的介质: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处于表面层的原子或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体外部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当液体处在不同介质环境时,液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与不同物质接触所受的作用力不同,因此导致液体表面张力的不同。一般来说,介质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与液体表面原子或分子结合能越大,液体表面能越小,反之越大 (3)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密度下降,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对表面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力减弱,液体表面张力下降。最早给出的预测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的半经验表达式为: γ= γ0(1-T/T c)n 式中T c为液体的气化温度,γ0为0K时液体的表面张力。 5液体表面偏聚。 液体中溶质原子向液体表面偏聚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能,因此是自发进行的过程。表面能随组成液体的比例变化越大,产生表面偏聚倾向性越大。

(完整word版)金属学与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_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2)、(4 2 1)等晶面和[-1 0 2]、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 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 1/5a,1/2a, 1/2a 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 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 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 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

解:(1 0 0)面间距为a/2, (1 1 0)面间距为"2a/2, (1 1 1)面间距为"3a/3 三个晶面晶面中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 7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即晶胞上底面中心原子 与其下面的3个位于晶胞内的原子相切,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贝卩OD=c/2,AB=BC=CA=CD=a 因厶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有OC=2/3CE 由于(BC)2=(CE)2+(BE)2 有(CD)2=(OC)2+(1/2C)2,即 I /T J (CU)(c)2- ' 3 2 因此c/a=V8/3=1.633 8?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为r=0.414R 解: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半径r=a/2-v2a/4=0.146a

面心立方原子半径R二辺a/4,贝卩a=4R/\2,代入上式有 R=0.146X4R/ V2=0.414R 9. a )设有一刚球模型,球的直径不变,当由面心立方晶格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时,试计算其体积膨胀。b)经X射线测定,在912C时丫-Fe的晶格常数为0.3633nm, a -Fe的晶格常数为0.2892nm,当由丫-Fe转化为a -Fe时,求其体积膨胀,并与a)比较,说明其差别的原因。 解:a)令面心立方晶格与体心立方晶格的体积及晶格常数分别 为V面、V踢与a面、a体,钢球的半径为r,由晶体结构可知,对于面心晶胞有 4r=辺a 面,a 面=2辺/2r, V 面二(a 面)3= (2辺r)3 对于体心晶胞有 4r= \3a 体,a 体=4v3/3r, V 体二(a 体)3= (4\3/3r)3 则由面心立方晶胞转变为体心立方晶胞的体积膨胀厶V为 △V=2X V体-V 面=2.01r3 B)按照晶格常数计算实际转变体积膨胀厶V实,有 △V实=2^ V体-V 面=2x(0.2892)3-(0.3633)3=0.000425nm3 实际体积膨胀小于理论体积膨胀的原因在于由丫-Fe转化为a -Fe时,Fe原子的半径发生了变化,原子半径减小了。 10. 已知铁和铜在室温下的晶格常数分别为0.286nm和0.3607nm,求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7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1.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805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初步掌握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受到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的初步训练,能在材料基础理论、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加工与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与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又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技管理工作。 3.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的制备合成、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加工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3)、系统地掌握较宽的必要的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知识。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哈工大天线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天线原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注:本报告仅供参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喇叭天线的原理。 2. 掌握天线方向图等电参数的意义。 3. 掌握天线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天线电参数 (1).发射天线电参数 a.方向图:天线的辐射电磁场在固定距离上随空间角坐标分布的图形。 b.方向性系数:在相同辐射功率,相同距离情况下,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Smax与无方向性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S0之比值。 c.有效长度:在保持该天线最大辐射场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天线上的电流均匀分布时的等效长度。 d.天线效率:表征天线将高频电流或导波能量转换为无线电波能量的有效程度。 e.天线增益:在相同输入功率、相同距离条件下,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密度Smax与无方向性天线在该方向上的功率密度S0之比值。 f.输入阻抗:天线输入端呈现的阻抗值。 g.极化:天线的极化是指该天线在给定空间方向上远区无线电波的极化。 h.频带宽度:天线电参数保持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的工作频率范围。 (2).接收天线电参数:除了上述参数以外,接收天线还有一些特有的电参数:等效面积和等效噪声温度。 a.等效面积:天线的极化与来波极化匹配,且负载与天线阻抗共轭匹配的最佳状态下,天线在该方向上所接收的功率与入射电波功率密度之比。 b.等效噪声温度:描述天线向接收机输送噪声功率的参数。 2. 喇叭天线 由逐渐张开的波导构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按口径形状可分为矩形喇叭天线与圆形喇叭天线等。波导终端开口原则上可构成波导辐射器,由于口径尺寸小,产生的波束过宽;另外,波导终端尺寸的突变除产生高次模外,反射较大,与波导匹配不良。为改善这种情况,可使波导尺寸加大,以便减少反射,又可在较大口径上使波束变窄。 (1).H面扇形喇叭:若保持矩形波导窄边尺寸不变,逐渐张开宽边可得H面扇

材料学研究培养方案

材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建设事业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应用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 掌握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能独立展开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学位论文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应用背景。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具备宽广和坚实的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和主持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储能材料与电池工程 (2)光催化能源和环境材料工程 (3)微电子互连材料与新型金属薄膜材料 (4)功能聚合物材料 (5)纳米印刷与纳米结构制备 (6)聚焦离子束微加工技术 (7)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术 (8)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9)新型发光材料 (10)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工程基础 (11)新型复合涂层材料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学士学位在职人员,同等学历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2.硕—博连读: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学士学位在职人员,同等学历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入学后前两年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享受硕士生待遇,在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直接转为博士生并享受博士生待遇。考核未通过按硕士生规格培养。 3.博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在职人员,同等学历在职人员,参加南京大学统一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哈工大第3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填表: 晶格类型原子 数 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 度 体心立方2 a 4 3 8 68% 面心立方4 a 4 2 12 74% 密排六方6 a 2 1 12 74% 5、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 10、已知面心立方晶格常数为a,分别计算(100)、(110)、和(11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求出【100】、【110】和【111】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某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是指该晶向上单位长度排列原子的个数) 答:(100): (110):

(111): 14、何谓组元?何谓相?何谓固溶体?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有何特点?何谓置换固溶体?影响其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形成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相同的固相。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特点:固溶体仍保持着溶剂的晶格类型,但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晶格畸变,2)有偏聚与有序,3)当低于某一温度时,可使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的溶质和溶剂原子在整个晶体中都按—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转变为长程有序,形成有序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影响置换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原子尺寸,电负性,电子浓度,晶体结构 15、何谓固溶强化?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哪个大?为什么? 答: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大于置换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原因: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也越大,强化效果越好。间隙固溶体晶格畸变大于置换固溶体的晶格畸变 16、何谓间隙相?它与间隙固溶体及复杂晶格间隙化合物有何区别? 答: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的简单的晶体结构称为间隙相。间隙相与间隙固溶体有本质的区别,间隙相是一种化合物,它具有与其组元完全不同的晶格结构,而间隙固溶体则任保持着溶剂组元的晶格类型。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相比具有比较简单的晶体结构,间隙相一般比间隙化合物硬度更高,更稳定。 21、何谓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定性说明刃型位错的弹性应力场与异类原子的相互作用,对金属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答:刃型位错:设有一简单立方晶体,某一原子面在晶体内部中断,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缘就是一个刃型位错,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将晶体上半部分切开,沿切口硬入一额外半原子面一样,将刃口处的原子列为刃型位错线。螺型位错:一个晶体的某一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发生滑移,原子平面沿着一根轴线盘旋上升,每绕轴线一周,原子面上升一个晶面间距。在中央轴线处即为一螺型位错。 刃型位错的应力场可以与间隙原子核置换原子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各种间隙及尺寸较大的置换原子,聚集于正刃型位错的下半部分,或者负刃型位错的上半部分;对于较小的置换原子来说,则易于聚集于刃型位错的另一半受压应力的地反。所以刃型位错往往携带大量的溶质原子,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这样一来,就会使位错的晶格畸变降低,同时使位错难于运动,从而造成金属的强化。 23何谓柏氏矢量?用柏氏矢量判断图中所示的位错环中A、B、C、D、E五段位错各属于哪一类位错? 答:柏氏矢量:不但可以表示位错的性质,而且可以表示晶格畸变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人们在研究位错时能够摆脱位错区域内原子排列具体细节的约束。A是右螺旋型位错、B左螺旋型位错、C

(完整版)哈工大-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题目:非线性方程求解 摘要:非线性方程的解析解通常很难给出,因此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就尤为重要。本实验采用两种常见的求解方法二分法和Newton法及改进的Newton法。 前言:(目的和意义) 掌握二分法与Newton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数学原理: 对于一个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很多。在此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方法:二分法和Newton法。 对于二分法,其数学实质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待求解的方程f(x),其在[a,b]上连续,f(a)f(b)<0,且f(x)在[a,b]内仅有一个实根x*,取区间中点c,若,则c恰为其根,否则根据f(a)f(c)<0是否成立判断根在区间[a,c]和[c,b]中的哪一个,从而得出新区间,仍称为[a,b]。重复运行计算,直至满足精度为止。这就是二分法的计算思想。

Newton法通常预先要给出一个猜测初值x0,然后根据其迭代公式 产生逼近解x*的迭代数列{x k},这就是Newton法的思想。当x0接近x*时收敛很快,但是当x0选择不好时,可能会发散,因此初值的选取很重要。另外,若将该迭代公式改进为 其中r为要求的方程的根的重数,这就是改进的Newton法,当求解已知重数的方程的根时,在同种条件下其收敛速度要比Newton法快的多。 程序设计: 本实验采用Matlab的M文件编写。其中待求解的方程写成function的方式,如下 function y=f(x); y=-x*x-sin(x); 写成如上形式即可,下面给出主程序。 二分法源程序: clear %%%给定求解区间 b=1.5; a=0;

%%%误差 R=1; k=0;%迭代次数初值 while (R>5e-6) ; c=(a+b)/2; if f12(a)*f12(c)>0; a=c; else b=c; end R=b-a;%求出误差 k=k+1; end x=c%给出解 Newton法及改进的Newton法源程序:clear %%%% 输入函数 f=input('请输入需要求解函数>>','s') %%%求解f(x)的导数 df=diff(f);

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学习年限 三——六年、标准四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 (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理论、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 3.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4.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哈工大金属学与热处理1999-2012年考研初试真题及2013复习大纲

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学科入学考试题 1:在立方晶系中,画出通过(0,0,0),(0,1,0),(1/2,1,1)三点的[120]晶向。(15分) 2:试阐述纯金属和固溶体合金结晶条件及长大方式的异同点。(15分) 3:根据Fe-Fe3C相图,指出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由哪五种?说明它们的形成条件(成分,温度)与形态特点,并计算它们在铁碳合金中的最大含量(%)(20分) 4:根据组元间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说明O成分的合金平衡结晶过程,并计算出室温下该合金的相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10分)[由于自己不会画图,所以没有图提供给大家] 5:试阐述强化金属的各种基本方法及机制。(15分) 6:试述共析钢淬火后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写出三种典型的回火组织。(15分) 7:含碳量为1.2%的碳钢其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加网状渗碳体,为了获得回火马氏体加粒状渗碳体组织,应采用哪些热处理工艺?写出工艺名称和工艺参数(加热问题,冷却方式)。注:该合金的Ac1=730℃,Accm=820℃。 20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学科入学考试题 1:已经纯钢的[110](111)滑移系的临界分切应力δc为1MPa,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是(111)面上的错位沿[101]方向发生滑移,至少需要在[001]方向上施加多大的应力? ②说明此时(111)面上的位错能否沿[110]方向滑移。(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什么是伪共晶,离异共晶?说明它们的形成条件,组织形态以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图2试为组元在固态下完全不溶的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作Ab的变温截面图,并分析O点成分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写出室温下的组织。 5:试阐述晶粒度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用位错观点解释晶粒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简述所学过的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 6:什么是魏氏组织?简述魏氏组织的形成条件,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消除方法。 7:用T10A(含碳量1.0%,Ac1=730℃, Accm=800℃)钢制造冷冲头模的冲头,试制订最终热处理工艺(包括名称和具体参数),并说明热处理各阶段获得何种组织以及热处理后的工件的力学性能特点。 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学科入学考试题 一、(10分)已知铜单晶的{111}<110>滑移系得临界分切应力为1Mpa。直径为1mm的铜单晶丝受轴向拉伸,加载方向平行于单晶的[001]方向,若使铜单晶丝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求此单晶丝能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二、(15分)根据组元间固态下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如右图所示),说明O点成分合金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冷却曲线示意图,并写出室温下该合金的组织组成物相对含量的表达式。 三、(15分)求珠光体组织中铁素体相的相对含量是多少?若某铁碳合金组织中除有珠光体外,还有15%的二次渗碳体,试求该合金的含碳量是多少? 四、(15分)试叙述贝氏体的转变特点,并比较与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点。 五、(15分)什么是异分结晶?说明如何利用区域熔炼方法提纯金属。提纯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六、(15分)某厂对高锰钢制造的碎矿机颚板经1100℃加热后,用崭新的优质冷拔态钢丝绳吊挂,由起重吊车运往淬火水槽,行至途中钢丝绳突然发生断裂,试分析钢丝绳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 七、(15分)用T10A钢(Wc=1.0%,Ac1=730℃,Accm=800℃)制造冷冲模的冲头,试制订预备热处理工艺(包括工艺名称和具体参数),并说明预备热处理的目的以及加热转变完成和冷至室温后获得何种组织。 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学科入学考试题 一、(20分)已知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分别计算(100)、(110)和(11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求出[100]、[110]和[111]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某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是指该晶向上单位长度排列原子的个数);写出面心立方结构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并说明原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20分)右图为组元在固态下完全不溶的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 1.作m n变温截面图,分析O1点成分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2.写出O1点成分合金室温下的相组成物,给出各相的相对含量的表达式。 3.写出O1点成分合金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给出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的表达式 三、(25分)试述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其组织和性能发生的变化。 四、(20分)什么是离异共晶?举例说明离异共晶产生的原因及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五、(20分)求莱氏体中共晶渗碳体的相对含量是多少?若某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含有10%的一次渗碳体,试求该合金的含碳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六、(20分)叙述板条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并说明板条马氏体和下贝氏体具有良好强韧性的原因。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资料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一)学号姓名班级报告日期 2015.04.15 实验内容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实验目的1.熟悉网络命令的使用,例如ping,tracert,netstat,ipconfig等,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2.熟悉dns的层次查询,以及smtp协议。 实验预备知识结合实验报告相关知识以及老师课堂演示、笔记。 实验过程描述1.按照实验报告步骤所指,一步步熟悉ping tracert ipconfig 等网络命令,并对结果进行相应分析、截图。 2.Dns层次查询时,首先网上搜索全球13 个根域名服务器的ip,选择其中一个ip 对学校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982807.html, 进行层次分析,依次进行cn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98280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98280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982807.html, 的域名分析,最终得到主页ip,然后使用ping命令ping得主页ip 相比较,结果一致,查询成功。 3.熟悉掌握SMTP协议。Dos 命令下依次输入telnet相关命令,并使用事先转换成base64 的用户名、密码登陆邮箱。登陆成功后给自己的邮箱发送信息,最后退出。操作、邮箱截图如下。 实验结果见表格下方截图。 实验当中问题及解决方法1、telnet命令刚开始dos无法识别,属于不认识的命令。上网查询资料后,在控制面板中设置后成功解决。 2、熟悉SMTP协议时,telnet 登陆邮箱并发送信件,期间出现好多错误,比如单词拼写错误,指令错误。重复多次后最终成功实现。 成绩(教师打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实验相关截图 一、网络命令的使用 1.ping 命令

2.tracert 命令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 航天学院(01)控制科学与工程系(04) 自动化工学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8) 工程力学工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 飞行器环境与 生命保障工程 工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1) 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 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05) 通信工程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工学 机电工程学院(0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工业设计工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工学工业工程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工程系(0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材料科学系(19)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29)焊接技术与工程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35)材料物理工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4)热能动力工程系(02) 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工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05)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01)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 光电信息工程工学电气工程系(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 理学院(06)应用化学系(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材料化学理学 应用化学理学

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 理学院(06) 物理系(11) 应用物理学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数学系(12)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8) 生物技术理学 生物工程工学 管理学院(07)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 电子商务管理学营造与房地产系(13)工程管理管理学 工商管理系(20) 工商管理管理学 市场营销管理学 会计学管理学 财务管理管理学 旅游管理管理学金融与贸易系(22) 金融学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经济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08)哲学与社会学系(16) 社会学(社会学/英语双学 位) 法学 和文学经济系(23)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经济学法政系(24)法学法学传播学系(30) 广播电视编导文学 广告学文学 土木工程学院(09)土木工程系(33)土木工程(建筑、岩土与地 下工程) 工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 程(建筑工程方向)(五年 制双学位) 理学 和工学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0) 市政工程系(25)给水排水工程工学建筑热能工程系(2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7) 环境工程工学 环境科学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