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基础2(M.Chang)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

第二章网络拓扑结构与静态特征

第二章网络拓扑结构与静态特征

l2.1 引言

l2.2 网络的基本静态几何特征

l2.3 无向网络的静态特征

l2.4 有向网络的静态特征

l2.5 加权网络的静态特征

l2.6 网络的其他静态特征

l2.7 复杂网络分析软件

2

2.1 引言

与图论的研究有所不同,复杂网络的研究更侧重

于从各种实际网络的现象之上抽象出一般的网络几何

量,并用这些一般性质指导更多实际网络的研究,进

而通过讨论实际网络上的具体现象发展网络模型的一

般方法,最后讨论网络本身的形成机制。

统计物理学在模型研究、演化机制与结构稳定性

方面的丰富的研究经验是统计物理学在复杂网络研究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而图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提

供的网络静态几何量及其分析方法是复杂网络研究的

基础。

3

2.1 引言

静态特征指给定网络的微观量的统计分布或宏观

统计平均值。

在本章中我们将对网络的各种静态特征做一小结

。由于有向网络与加权网络有其特有的特征量,我们

将分开讨论无向、有向与加权网络。

4

返回目录

2.2 网络的基本静态几何特征

¢2.2.1 平均距离

¢2.2.2 集聚系数

¢2.2.3 度分布

¢2.2.4 实际网络的统计特征

5

2.2.1 平均距离

1.网络的直径与平均距离

网络中的两节点v i和v j之间经历边数最少的一条简

单路径(经历的边各不相同),称为测地线。

测地线的边数d ij称为两节点v i和v j之间的距离(或

叫测地线距离)。

1/d ij称为节点v i和v j之间的效率,记为εij。通常

效率用来度量节点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当v i和v j之间没

有路径连通时,d ij=∞,而εij=0,所以效率更适合度

量非全通网络。

网络的直径D定义为所有距离d ij中的最大值

6

2.2.1 平均距离

平均距离(特征路径长度)L定义为所有节点对之

间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平均分离

程度,即网络有多小,计算公式为

对于无向简单图来说,d ij=d ji且d ii=0,则上式可

简化为

很多实际网络虽然节点数巨大,但平均距离却小

得惊人,这就是所谓的小世界效应。7

2.2.1 平均距离

2.距离与邻接矩阵的关系

定义

对于无权简单图来说,当l=1时,。容易证明无

权简单图邻接矩阵A的l次幂A l的元素表示节点v i和v j

之间通过l条边连接的路径数。当l=2时,容易推出

式中,U表示单位指示函数,即当x>0,U(x)=1;

否则U(x)=0。当i=j时,δij=1;否则δij=0。

8

2.2.1 平均距离

容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据此,若D为网络直径,则两节点v i和v j之间的距离d ij

可以表示为

9

2.2.2 集聚系数

首先来看节点的集聚系数定义。假设节点v i与k i个

节点直接连接,那么对于无向网络来说,这k i个节点间

可能存在的最大边数为k i(k i-1)/2,而实际存在的

边数为M i,由此我们定义C i=2M i/[k i(k i-1)]

为节点v i的集聚系数。

对于有向网络来说,这k i个节点间可能存在的最大

弧数为k i(k i-1),此时v i的集聚系数C i=M i/[k i(

k i-1)]。

将该集聚系数对整个网络作平均,可得网络的平

均集聚系数为

10

2.2.2 集聚系数

显然,0≤C≤1。当C=0,所有节点都是孤立节点

,没有边连接。当C=1时,网络为所有节点两两之间

都有边连接的完全图。对于完全随机网络来说,当节

点数很大时,C→O(1/N)。而许多大规模的实际网

络的集聚系数通常远小于1而大于O(1/N)。对于社

会网络来说,通常随着N→∞,集聚系数C→O(1),

即趋向一个非零常数。

节点v i的集聚系数也可定义为C i=N iΔ/N iΛ。式中

N iΔ代表与节点v i相连的“三角形”数目,数值上就等

于M i;N iΛ代表与节点v i相连的“三元组”数目,即节

点v i与其它两个节点都有连接,即“至少与其他两个分

别认识”,数值上就等于k i(k i-1)/2。11

2.2.2 集聚系数

如何根据无向无权简单图的邻接矩阵A来求节点v i 的集聚系数C i?

显然,邻接矩阵二次幂A2的对角元素表示的是与节点v i相连的边数,也就是节点v i的度k i。而邻接矩阵三次幂A3的对角元素=∑(a ij·a jl·a li)(j≠l)表示

2.2.2 集聚系数

【例2.1】计算下面简单网络的直径、平均距离和各节

点的集聚系数。

解:首先计算出所有节点对的距离:d12=1;d13=1;

d14=2;d15=1;d16=2;d23=1;d24=1;d25=2;

d26=2;d34=2;d35=2;d36=1;d45=3;d46=1;

d56=3。由此可得直径和平均距离为

13

2.2.2 集聚系数

下面以节点v1的集聚系数计算为例:采用第一种定

义可知,节点v1与3个节点直接连接,而这3个节点之

间可能存在的最大边数为3(3-1)/2,而实际存在

的边数为1,由此可得C1=2/[3(3-1)]=1/3

若采用第二种定义可知:与相连的三角形数为N1Δ

=1,而与v1相连的三元组数为N1Λ=3,故C1=1/3

也可以利用式计算,因为

邻接矩阵A的前三次幂为

14

2.2.2 集聚系数

故=2,=3,从而

同理可得其他各节点的集聚系数为

C2=1/3;C3=1/3;C4=0;C5=0;C6=0

由此很容易算出该网络的集聚系数

15

2.2.3 度分布

1.节点的度

在网络中,节点v i的邻边数k i称为该节点v i的度。

对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求平均,可得到网络的平

均度<k>

无向无权图邻接矩阵A的二次幂A2的对角元素

就是节点v i的邻边数,即。实际上,无向无权图

邻接矩阵A的第i行或第i列元素之和也是度。从而无向

无权网络的平均度就是A2对角线元素之和除以节点数

,即<k>=tr(A2)/N。式中,tr(A2)表示矩阵

A2的迹,即对角线元素之和。

16

2.2.3 度分布

2.度分布

大多数实际网络中的节点的度是满足一定的概率

分布的。定义P(k)为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在整个网络

中所占的比率。

规则网络:由于每个节点具有相同的度,所以其

度分布集中在一个单一尖峰上,是一种Delta分布。

完全随机网络:度分布具有Poisson分布的形式,

每一条边的出现概率是相等的,大多数节点的度是基

本相同的,并接近于网络平均度<k>,远离峰值<k

>,度分布则按指数形式急剧下降。把这类网络称为

均匀网络。

无标度网络:具有幂指数形式的度分布:P(k)

17∝k?γ。所谓无标度是指一个概率分布函数F(x)对于

2.2.3 度分布

任意给定常数a存在常数b使得F(x)满足F(ax)=

bF(x)。幂律分布是唯一满足无标度条件的概率分布

函数。许多实际大规模无标度网络,其幂指数通常为

2≤γ≤3,绝大多数节点的度相对很低,也存在少量度值

相对很高的节点(称为hub),把这类网络称为非均匀

网络。

指数度分布网络:P(k)∝e?k/к,式中к>0为一

常数。

18

2.2.3 度分布

3.累积度分布

可以用累积度分布函数来描述度的分布情况,它

与度分布的关系为

它表示度不小于k的节点的概率分布。

若度分布为幂律分布,即P(k)∝k?γ,则相应的

累积度分布函数符合幂指数为γ-1的幂律分布

若度分布为指数分布,即P(k)∝e?k/к,则相应

的累积度分布函数符合同指数的指数分布

19

2.2.4 实际网络的统计特征

20

返回目录

复杂网络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复杂网络的基础知识 2.1 网络的概念 所谓“网络”(networks),实际上就是节点(node)和连边(edge)的集合。如果节点对(i,j)与(j,i)对应为同一条边,那么该网络为无向网络(undirected networks),否则为有向网络(directed networks)。如果给每条边都赋予相应的权值,那么该网络就为加权网络(weighted networks),否则为无权网络(unweighted networks),如图2-1所示。 图2-1 网络类型示例 (a) 无权无向网络(b) 加权网络(c) 无权有向网络 如果节点按照确定的规则连边,所得到的网络就称为“规则网络”(regular networks),如图2-2所示。如果节点按照完全随机的方式连边,所得到的网络就称为“随机网络”(random networks)。如果节点按照某种(自)组织原则的方式连边,将演化成各种不同的网络,称为“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s)。 图2-2 规则网络示例 (a) 一维有限规则网络(b) 二维无限规则网络

2.2 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量 描述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量主要有: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簇系数(clustering efficient )、度分布(degree distribution )、介数(betweenness )等,下面介绍它们的定义。 2.2.1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 定义网络中任何两个节点i 和j 之间的距离l ij 为从其中一个节点出发到达另一个节点所要经过的连边的最少数目。定义网络的直径(diameter )为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即 }{max ,ij j i l D = (2-1) 定义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 为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即 ∑∑-=+=-=111)1(2N i N i j ij l N N L (2-2) 其中N 为网络节点数,不考虑节点自身的距离。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 又称为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 )。 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 和直径D 主要用来衡量网络的传输效率。 2.2.2 簇系数(clustering efficient ) 假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i 有k i 条边将它与其它节点相连,这k i 个节点称为节点i 的邻居节点,在这k i 个邻居节点之间最多可能有k i (k i -1)/2条边。节点i 的k i 个邻居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N i 和最多可能有的边数k i (k i -1)/2之比就定义为节点i 的簇系数,记为C i 。即 ) 1(2-=i i i i k k N C (2-3) 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定义为网络中所有节点i 的聚类系数C i 的平均值,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2.什么叫“信道”? 答:信道是数据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一般由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而逻辑信道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使节点内部实现了其他“连接”。同一物理信道上可以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按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物理信道又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在模拟信道两边分别安装调制解调器。还可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交换信道。 3.什么叫“传输差错”? 答:由于来自信道内外的干扰与噪声,数据在传输与接收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通常,把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数据与原来发送的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传输差错,简称差错。 4.什么叫“通信协议”? 答: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通信,必须使用一套通信规则,这套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5.简答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答: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管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硬件系统:①网络服务器(server,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担任,有较高处理能力或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②网络工作站(workstation,用户使用的终端计算机); ③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连接的接口电路板,属于通信子网设备); ④网络传输介质(物理连接线路); ⑤网络连接与互联设备(收发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 其他组件:网络资源、用户、协议。 6.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其主要作用各是什么? 答:(1)中继器、集线器,主要作用:不同电缆段之间信号的复制、整形、再生和转发;(2)网桥、交换机,主要作用:数据存储、接收,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过滤和有目的的转发数据帧;(3)路由器,主要作用:路径选择、拥塞控制和控制广播信息;(4)网关,主要作用:传输层及以上各层。 7.对三种使用共享资源的方法简要概括。 答:直接利用“网上邻居”浏览工作组中各计算机已经开放的共享资源; 直接在“我的电脑”地址栏或“开始”-“运行”中输入“\\被访问的电脑名(或IP地址)”; 映射驱动器:将共享资源映射为本机磁盘。 8.请解释下图中各参数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 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 参考课时 68课时,理论教学课46时,实践教学22课时。 3、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JSP网络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连网计算机系统的 ( c ) (A) 硬件共享 (B )软件共享 (C )资源共享 (D )数据共享 (7)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 c ) (A )工作站 (B )网卡 (C )网络服务器 (D )网络互连设备 (8) 现行 IP 地址采用的标记法是 ( b ) 。 (A )十六进制 (B )十进制 (C )八进制 (D )自然数 (9) 在局域网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设备是 ( b ) 。 (A )网络工作站 (B )网络服务器 (C )网卡 (D )路由器 (10) 路由器设备工作在 ( b ) 层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11)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采用 RJ -45 头作为连接器件的是 ( a ) 。 (A )双绞线 (B )粗同轴电缆 (C )细同轴电缆 (D )光纤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 b ) 。 ( A ) DOS ( B ) Windows NT ( C ) FoxPro ( D ) Windows 98 (13)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 b )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 A ) OCTOPUS ( B ) ARPANET (2)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 b ) 。 ( A ) WAN ( B ) ( C ) MAN ( D ) (3)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 (A )最小 (C ) 一般 (4) ISO 的中文名称是 ( c ) (A )国际认证 (C )国际标准化组织 (5)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 (A )语法、语义、定时 (C )语法、语义、词法 (6) OSI 参考模型的 ( c ) (A )物理层 (C )传输层 B ) D ) O B ) D ) ) LAN ADSL ( b ) 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最大 未知 国际经济联盟 世界电信联盟 (B) 语法、语义、语素 (C) 语法、语义、格式 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B )数据链路层 (D )应用层

复杂网络基础2(M.Chang)

复杂网络基础理论 第二章网络拓扑结构与静态特征

第二章网络拓扑结构与静态特征 l2.1 引言 l2.2 网络的基本静态几何特征 l2.3 无向网络的静态特征 l2.4 有向网络的静态特征 l2.5 加权网络的静态特征 l2.6 网络的其他静态特征 l2.7 复杂网络分析软件 2

2.1 引言 与图论的研究有所不同,复杂网络的研究更侧重 于从各种实际网络的现象之上抽象出一般的网络几何 量,并用这些一般性质指导更多实际网络的研究,进 而通过讨论实际网络上的具体现象发展网络模型的一 般方法,最后讨论网络本身的形成机制。 统计物理学在模型研究、演化机制与结构稳定性 方面的丰富的研究经验是统计物理学在复杂网络研究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而图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提 供的网络静态几何量及其分析方法是复杂网络研究的 基础。 3

2.1 引言 静态特征指给定网络的微观量的统计分布或宏观 统计平均值。 在本章中我们将对网络的各种静态特征做一小结 。由于有向网络与加权网络有其特有的特征量,我们 将分开讨论无向、有向与加权网络。 4 返回目录

2.2 网络的基本静态几何特征 ¢2.2.1 平均距离 ¢2.2.2 集聚系数 ¢2.2.3 度分布 ¢2.2.4 实际网络的统计特征 5

2.2.1 平均距离 1.网络的直径与平均距离 网络中的两节点v i和v j之间经历边数最少的一条简 单路径(经历的边各不相同),称为测地线。 测地线的边数d ij称为两节点v i和v j之间的距离(或 叫测地线距离)。 1/d ij称为节点v i和v j之间的效率,记为εij。通常 效率用来度量节点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当v i和v j之间没 有路径连通时,d ij=∞,而εij=0,所以效率更适合度 量非全通网络。 网络的直径D定义为所有距离d ij中的最大值 6

网络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 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__独立工作__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__通信协议____;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___资源共享___。 2.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__星型______ 、___总线型______、_环形___和网状型___。 3. 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两大类:__有线_______和____无线______。有线介质有___同轴电缆__ 、_双绞线___、_光纤__。 4. 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__、局域网__。 5. 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__层,其中3、4层是___传输层___、_____应用层_______。 6. 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____存储转发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 浏览器服务器____。 7. B类IP地址的范围是__128——191_____ 。 8. 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___点对点_____、__点对多点_____、_ _中继方式_。 9.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按网络的覆盖范围、传输介质,另一种是根据_传播方式___ 。 10. 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同步传输技术__和异步传输技术。 11. 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__交叉____线序。586B的标准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__。 12. 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 _频分复用__、时分复用、_波分复用__和码分复用。 13. 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上_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逻辑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14.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____资源________子网组成。 15. 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联机系统,实质上是__联机多用户__________系统。 16. 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____基带________信号,调制后的信号为调制信号。 17. 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_____模拟数据_______两种。 18. IP 地址是网际层中识别主机的______逻辑______地址。 19. 局域网软件主要由网卡驱动程序和_____网络操作系统_______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20. 网络安全中,脆弱性是指网络系统中____安全防护________的弱点。 21. ISP 是掌握Internet_____服务提供商_______的机构。 22. 中继器具有完全再生网络中传送的原有___物理_________信号的能力。 23. 局域网中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及其相应的物理层规范由____IEEE________标准定义。 24. 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 地址被转换成_____物理_______地址。 25.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以从_____网络体系结构_______、网络组织和网络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 26. 通信线路连接有点对点和______点对多点______两种连接方式。 27. 在Internet 与Intranet 之间,由防火墙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2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点对多点WWW 客户机与WWW 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办公自动化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的重要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公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理解局域网、互联网组成、功能、应用以及网络维护、网络故障排除方法等,为其从事办公自动化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专家对办公自动化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工作内容设计学习过程,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从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讲起,接着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当然也包含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设置与应用,在知识结构上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每个实训任务的设计,均在完成实训任务的同时,渗透相关的理论知识,实现做学一体化,通过情境模拟、校内实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结合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园区网组建项目活动中掌握区域网组网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办公室自动化工作内容与要求,掌握各种办公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初步具备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完成日常办公事务性工作的能力,同时养成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提高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熟练使用针式、喷墨、激光打印机 ●能熟练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 ●能使用数码摄像机进行摄像

●能使用扫描仪进行图片扫描和文字识别 ●能安装和使用计算机外部设备 ●能使用和维护常用办公设备 ●能简单设置与维护计算机网络 ●能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简单的影视编辑合成 3、课程内容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

网络基础 所有60道单选题 1、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又称为______,是Internet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A:Internet B:全球信息网 C:城市网 D:远程网 答案:B 2、安装拨号网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A:使Windows完整化 B:能够以拨号方式连入Internet C:与局域网中的其他终端互联 D:管理共享资源 答案:B 3、在拨号上网过程中,连接到通话框出现时,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应该是______。A:进入Windows时的用户名和密码 B: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 C:ISP提供的帐号和密码 D: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案:C 4、网上交流常见的形式有______。 A:网上讨论(BBS) B:网络会议 C:网上电话等 D:全部都是 答案:D 5、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______来保证的。 A:HTTP协议 B:TCP协议 C:FTP协议 D:SMTP协议 答案:B 6、免费软件下载,是利用了Internet提供的______功能。 A:网上聊天 B:文件传输 C:电子邮件 D:电子商务 答案:B 7、域名为https://www.360docs.net/doc/1011462438.html,的站点一般是指______。 A:文件传输站点 B:新闻讨论组站点或文件传输站点

C:电子公告栏站点 D:电子邮件中对方的地址或文件传输站点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是______。 A:远程登录 B:文件传输 C:网上邻居 D:电子邮件 答案:C 9、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标准通信协议是______。 A:TCP/IP B:FTP C:SMTP D:ARP 答案:A 10、缩写WWW表示的是______,它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万维网 D:网上论坛 答案:C 11、目前,Internet为人们提供信息浏览的最主要的服务方式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WAIS 答案:A 12、在互联网上,用来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是______。 A:HTTP B:SMTP C:FTP D:ASP 答案: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多个终端组成 B: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0多个终端组成 C: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D: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答案:B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 2、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其中(局域)网主要用来构造一个单位的内部网。 3、信号是(数据)的表示形式,它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4、为了便于数据传输和处理,必需采用(数据编码)技术。 5、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 6、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7、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而(无差错)传送数据。 8、信噪比是指(信号)与(白噪声)的比值,其比值越(大),所引起的差错将会越小。 9、差错纠正有(反馈重发纠错)和(前向纠错)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的通信系统采用的都是(反馈重发纠错)。 10、通常我们可将网络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11、双绞线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一起,可使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减至最小,比较适合(短距离)传输。 12、在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有(5类)双绞线UTP和(1类)双绞线STP两类,其中5类UTP的传输带宽为(100)MHz。 13、在(低频)传输时,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要高。 14、在网络中通常使用(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 15、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环型)和(总线型)。 1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构造技术。

17、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18、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也是局域网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19、TCP/IP协议的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 20、TCP/IP协议的层次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而(应用)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1、3类UTP的带宽为(16)MHz,而6类的UTP的带宽可达(200)MHz。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B)年诞生。 A、1946 B、1969 C、1977 D、1973 2、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为:(C) A、3类UTP B、4类UTP C、5类UTP D、6类UTP 3、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在(A)年诞生 A、1946 B、1969 C、1977 D、1973 4、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C) A、激光 B、电磁波 C、光纤 D、微波 5、假如收到1000000000个码元,经检查有一个码元出错,则误码率为:(D) A、十的负二次方 B、十的负四次方 C、十的负六次方 D、十的负九次方 6、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A) A、提高线路质量 B、采用屏蔽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负责人:赵明 专业:计算机 编制日期: 2015 年 9 月 10 日

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适用175 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导入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网络设备操作与管理任务为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一同构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 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 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 术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 1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技能教学两个部分构成。 1.理论教学(不含 * 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 本要求; * 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技能教学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训练。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 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 述和解释。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应用问题。 2.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层次。 会:指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独立操作,并能正确完成指定任务。 熟练:指能够连贯娴熟地完成操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操作流程, 能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准确完成操作任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论教学基本模块 第 1 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该阶段的典型代 表网络;掌握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计算机 网络拓朴结构的概念和常用拓朴结构及优缺点。

网络基础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包括通信子网和 - 资源子网 两部分。 (主要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主要功能:资源共享(就是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 数据通信、分配式处理) 2.ARPANET 是Internet 的前身。 (互联网:ISO、 IEEE、ARPA) 3.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分为局域网LAN 、城域网 MAN 和广域网WAN 3 种。 ( 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混合型) 4.模拟数据的数字化必须经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5.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其中分组交换交换技术有数据报和虚电路之分。(存储交换:报文 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模拟通信系统通常:信源、调制器、解调器、信宿以及噪声源组成。)(数字数据调制: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6.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拓扑 结构和传输介质三个方面。 7.局域网体系结构仅包含OSI 参考模型最低两层,分别是_物理层 __ 层和 _数据链路 __层。

(OSI 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8. CSMA/CD方式遵循“先听后发,__边听边发 __, _冲突停发 __,随 机重发”的原理控制数据包的发送。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它定义了 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使用CSMA/CD技术,并以 10M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9 .广域网由局域网及城域网组成。 10 .现在以太网接入技术主要的解决方案有DSL 和Cable Modem 。 11. Internet 上的文件服务器分专用文件服务器和匿名文件服务 器。 二、选择题 1.电视频道的带宽是 6MHz,假定没有热噪声,如果数字信号取 4 种离散值,那么可获得的最大数据率是 C 。 A. 6Mbit/s B. 12Mbit/s C. 24Mbit/s D.48Mbit/s 2.如果一个码元所载的信息是两位,则一码元可以表示的状态为 B 。 A.2 个B.4 个C.8 个 3.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C D.16 个。 A.模拟信号的放大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编码4.基带系统是使用 C 进行传输的。

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连网计算机系统的 ( c )。 (A)硬件共享(B)软件共享 (C)资源共享(D)数据共享 (2)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WAN (B)LAN (C)MAN (D)ADSL (3)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 b )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A)最小(B)最大 (C)一般(D)未知 (4) ISO的中文名称是( c )。 (A)国际认证(B)国际经济联盟 (C)国际标准化组织(D)世界电信联盟 (5)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 a )。 (A)语法、语义、定时(B)语法、语义、语素 (C)语法、语义、词法(C)语法、语义、格式 (6) OSI参考模型的( c )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D)应用层 (7)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c )。 (A)工作站(B)网卡 (C)网络服务器(D)网络互连设备 (8) 现行IP地址采用的标记法是( b )。 (A)十六进制(B)十进制 (C)八进制(D)自然数 (9) 在局域网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设备是 ( b )。 (A)网络工作站(B)网络服务器 (C)网卡(D)路由器 (10) 路由器设备工作在 ( b )层 (A)物理层(B)网络层 (C)会话层(D)应用层 (11)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采用RJ-45头作为连接器件的是( a )。 (A)双绞线(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D)光纤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b )。 (A)DOS (B)Windows NT (C)FoxPro (D)Windows 98 (13)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b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OCTOPUS (B)ARPANET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 1.前言 1.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电子商务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全面了解网络基本构成,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硬件、网络规划与布线、网络操作系统、组建局域网、网络服务构建、因特网应用、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等。使学生具备网络应用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商务职业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按照网络应用逐一展开网络应用的各方面,并通过模拟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计算机网络;能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构成;能认识计算机网络硬件;了解网络规划与布线;具备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和设置的基本职业能力;能组建基本的局域网,能创建网络基本应用,有因特网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网络安全及管理,能进行简单网络维护,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职业习惯。 职业能力目标: (1)具备发送邮件、即时通信和使用搜索引擎的基本网络应用能力 (2)具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认知,有配置和测试网络协议、划分子网的能力 (3)具备网络硬件设备的基本认知,有识别和选择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能力 (4)具备网线制作的基本能力 (5)具备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和设置的相关技巧和能力 (6)具备组建局域网和网络资源共享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Internet最早起源于(A )。 A.ARPAnet B.MILnet C.以太网D.环状网 2、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B )。 A.传输层以上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 3、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校验是(B )的主要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4、以下哪个是正确的MAC地址(B )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031 D.、一般说来对于通信量大的吉比特以太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C )。 A.双绞线B.微波C.光纤D.同轴电缆 6、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是(D )。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 7、在IP数据报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头部长度字段,一个为总长度字段。其中(C )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C.头部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8、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C )。A.报文、帧、比特B.分组、报文、比特C.分组、帧、比特 D.数据报、帧、比特 9、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 A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全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 参考课时 68课时,理论教学课46时,实践教学22课时。 3、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JSP网络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 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学分:4 总学时:6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加深对综合布线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法,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络知识,对网络传输设备的使用和配置,布线系统的构成及设计等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网络安全、资源共享等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项目管理岗位、工程监理岗位)来组织课程,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工程现场)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完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熟悉综合布线产品,熟悉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熟悉设计方式和规范,掌握安装规范和技术,熟悉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承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安装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等工作任务。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1、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2、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 3、能对材料和设备正确选型,并能做出预算方案; 4、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任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题库完整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 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 构型。 (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l/T,常用位/秒千位/秒或兆位/秒作为单位。 lKbps=1 000bps, lMbps=1 000Kbps, lGbps=1 000Mbps。 (3)Internet 2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上,但其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 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A)51.84mbps B)155.520Mbps C)2.5Gbps D)10Gbps 答案:D)解析:Internet 2是非赢利组织UCAID的一个项目,初始运行速率可达10Gbps。 (4)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答案: A)解析:传输层的作用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服务协议UDP。其中,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5)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答案:B)解析:同VLAN中的主机可以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 局域网交换机上,只要这些交换机是互联的。 (6)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答案:C)解析:TCP/IP具有下列特点:①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②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前言: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面向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开设,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依据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实际需求,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的说明: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 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学习本课程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并可以为后续课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54学时,实验学时为8学时,参观2学时),另外自学4学时,共分10章。 附课内总学时讲授主要知识点及课内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从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层到物理层来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描述,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对典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在全面讲述计算机网络及数据通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虑到现今Internet的普及,本课程放弃大部分书籍以ISO/OSI来讲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做法,而采用以Internet的TCP/IP体系结构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同时,本课程还以IEEE 802系列为线索详述了局域网的相关技术和协议。最后,介绍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硬件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及技术。 本课程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理解”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四、课内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及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