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综述逻辑起点问题有关文献,提出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并对逻辑起点和研究起点、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任务意义等的区别,对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认识角度”、基本矛盾、“细胞”或“细胞形态”、“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联系,乃至逻辑起点为什么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等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逻辑起点;抽象;理论体系;知识整合;认识过程

随着国内各学科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逻辑起点问题日益成为各学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人们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极大的重视,并纷纷对各自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时看到,仅1994年以后就有443篇学术论文在题目中包含“逻辑起点”这一概念,涉及教育科学、环境科学、伦理学甚至反恐等多个方面,理论工作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但这些文献对逻辑起点的确定方法颇不统一,显现出逻辑起点问题研究所面临的困境。笔者就此将目光转向哲学或逻辑学对“逻辑起点”概念内涵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现此类文献屈指可数,逻辑起点的概念、逻辑起点对学科理论体系的作用机制、选定逻辑起点的方法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的说明。就此,笔者试图从相关文献和进一步的推论中找到逻辑起点的概念实质,进而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建设中的作用做出诠释,寻求选定逻辑起点的更加明确、便于操作的方法。

1.相关研究综述

1.1学科逻辑起点研究情况

研究者们在对各自学科逻辑起点的讨论中,对“逻辑起点”的概念这一基本问题大体有三种态度:1.对概念问题避而不谈,直接讨论具体问题。2.援引黑格尔、马克思相关文献的论述或其他学者在此类问题中的推论,但主要说明逻辑起点的“规定性”,不涉及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问题,如瞿葆奎[1]、何克抗[2]。3.作者根据有关论述或本人的理解对“逻辑起点”的概念做出概括。其中第三种情况中,多数从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出发提出概念描述,如韩建新[3]认为逻辑起点是“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起始范畴,它是对象领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但这种抽象又不超出它的对象领域并且

包含了对象领域全部矛盾的萌芽”。但这些研究在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研究起点、认识起点、研究对象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认识上各有不同,郭元祥[4]指出“认识起点、研究起点与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同一的”,赵嵘[5]则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问题上得出了两者并不同一的结论,王海兵等[6]也从方法上提出“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何克抗[7]则在文章中显现出将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等同起来的倾向,可见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急需明确的问题,唯此才能有效说明逻辑起点的概念。此外,对逻辑起点作为“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等描述目前缺乏明确解释,除少量哲学文献外,基本处于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进行转述、复述的水平,未能用现时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对逻辑起点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说明。

1.2以“逻辑起点”本身为主要问题的研究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有四篇文章专门针对逻辑起点问题本身展开研讨。其中冯振广,荣今兴[8]从黑格尔和马克思对逻辑起点的有关论述开始,结合马克思对《资本论》逻辑起点的确定和列宁的有关论述,对逻辑起点的基本特点做出归纳,认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点有五个方面,即:1.起点是最抽象的东西。2.起点是最简单的东西。3.起点是构成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4.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5.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一致的。但该文主要是对经典文献的整理,除以上描述外,并未对逻辑起点的特点做出更为确切的定义或说明,如谈到起点是最简单的东西时认为:“所谓‘最简单的东西’,是指不能对它再进行分割的东西。不过,简单和复杂是相对的,这里的简单,是指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资本论》的逻辑起点的商品具有不可分割性,而不是说商品这个现象是世界上最简单的现象,已经不能对它再进行任何分割了。”那么,为什么“商品”在《资本论》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呢?——也就是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不可分割性”的问题,作者恰恰没有对这个特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问题做出回答。

西子微色·阿错[9]基于“认识活动辨证运动”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逻辑起点的本质和确定方法,提出:“认识角度是认识活动主客体矛盾统一的必然产物,是认识活动之主体出发点与对象切入点的对立统一,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对象的必然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而关于认识角度,该文认为:“当认识活动之主客体联结开始之际,主体的全部潜在认识结构、与关于对象的旧有知识和现实正在提供的关于对象的新的认识材料,这两方面亦开始相互关涉并初步形成矛盾系统(相应于认识角度,不妨将其称之为‘角度背景’),而当面对特定的认识任务时,这个角度背景的内在因素像散漫的铁屑忽然受磁化一样开始有序地建构

起来;一方面这个‘角度背景’其内在矛盾体系中的某因素突现成为主要矛盾(表现为显性角度),与此同时全部角度背景因素以此主要矛盾为主导,有机联系相关建构成为一个复杂有序的潜在的矛盾体系(表现为潜在角度),于是产生了这个显性角度与潜在角度统一的具体的认识角度。”不难看出,除将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做出同一的理解外,该文根据主体对客体(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通过“逻辑起点”和“认识角度”的术语代换,将逻辑起点和主体的认识结构、旧有知识和新的认识材料构成的矛盾联系起来,认为逻辑起点是认识活动中显性角度(主要矛盾)和潜在角度的统一,也就是说,逻辑起点是将主要和潜在矛盾统一起来的一个“角度”。如果作者能够更进一步说明这个角度有哪些其他的特征?这个角度统一各种矛盾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则以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为线索对逻辑起点问题的回答就可以更加明确。

彭漪涟[10]基于冯契关于以“原始的基本关系”为依据确定逻辑起点的思想,直接面向逻辑起点的确定方法,努力对列宁以“细胞”或“细胞形态”为依据的逻辑起点确定方法做出补充。应当承认,“细胞”或“细胞形态”之说代表了一代导师的深刻理解,存在其深远的指导意义,但作为一种比喻的说明,拿到实践、操作层面去应用就显得不够确切,需要进一步的剖析。彭漪涟对冯契观点的转述和论证显现出面向实践操作的努力,其努力方向值得肯定;而且在对比中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和西子微色·阿错的“认识角度”观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究竟逻辑起点是构成关系的各因素中具备何种特点的因素?或者,如果认为基本关系本身就是逻辑起点。那么,基本关系成为逻辑起点的方式是什么?对彭漪涟的观点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应当是必要的。

蒋关军[11]就逻辑起点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展开说明,对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的认识与韩建新大体相同,对逻辑起点特点的认识也基本上是对经典著作中相关论述的援引,限于篇幅不做详细介绍。此外,胡中锋[12]在“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述评中否定了多逻辑起点的观点,同时指出“一门学科只有当它成为科学时,才有逻辑起点问题。”“凡带有价值观的学科,都没有逻辑起点。”并质问,人们认识的逻辑起点的规定性“是从《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概括出来的,而《资本论》只能说是经济学的一种理论体系,那么,它的逻辑起点是否是公认的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吗?另外,我们能否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的规定性类比为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规定性呢?”

1.3简要的反思

从这些相关研究和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等经典论述中可以看出,关于逻辑起点的概念,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基本可以确定下来:

1.3.1逻辑起点是概念——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概念术语,而且要求这个概念是“物”的概念[13],既不是关系,也不是矛盾,更不是问题,而是在这些关系、矛盾、问题中的一个物的概念,是一个以“关系”和“矛盾”为实质的“物”的概念,否则就没有办法解释马克思不用“买卖”关系、矛盾或问题作为逻辑起点,而是使用“商品”作为逻辑起点的先例。进一步研究应当关注的是这个概念的规定性问题——如这个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个概念同关系、矛盾、问题的内在联系如何?

1.3.2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的规定性不仅需要援引经典的描述,而且需要对经典描述进行诠释,说明为什么“最简单又最抽象”、“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一致的”、“起点和终点是辨证同一的”,说明什么是“细胞形态”,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一致的理解。

笔者认为,只有首先对理论体系的准备和构建过程的一般机制形成足够的认识,而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反思诸如逻辑起点的概念和作用问题,才能获得选定和确立逻辑起点的一般方法,我们也才能够对逻辑起点如何能够意味着“最简单最抽象的发轫”、逻辑起点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等问题形成实质性的认识,才能从有关研究者的不同角度对逻辑起点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力争达成一致理解。

2.理论体系的构建和逻辑起点的概念理论——“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随后对它进行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把这种理性认识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必要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为一个严整的体系,从而形成理论。”[14]这段文字其实仍然是对认识过程的抽象描述,如果要解决逻辑起点及其同相关概念的关系问题,则有必要对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更加精细的说明:

2.1“实践需求-研究起点-基本问题”是理论体系构建的必要准备主体对客体(研究对象)的认识总是从对特定问题的解答开始。问题的解答同时也是理论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基本形式。在认识发展过程中,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分化形成问题群。问题的分化过程显现出认识的发展路径。

2.1.1问题群中直接指向实践应用需求的部分主要概括为学科的研究目标或意义、任务等,实践应用方式方法的研究结论则应归入方法论范畴,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这些直接指

向现实需求和实践应用的问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来源于实践,由于需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类问题是研究起点的根本来源和主要来源,往往研究起点就是这类问题中的某个或某些问题。另一类来源于理论体系构建中的演绎,这类问题的研究构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1.2研究人员最先遇到并着手解答的问题成为研究起点。研究起点受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等因素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个体差异性。随着对作为研究起点的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问题被不断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形成按树状分支结构组织的问题群。在这个分解发展的过程中,对很多问题的解答都依赖于一个更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的澄清,从而形成了不断探询基础的深入发展过程。

2.1.3对整个问题群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成为基本问题,属于认识论范畴,关注研究对象是什么、基本过程和特点如何等。基本问题不一定能够在研究的早期得到研究,往往从研究起点开始不断探询才能发现。通常,当发现基本问题时,往往代表着该学科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甚至是成熟的发展水平。

2.1.4对问题进行研究获得的结论成为知识,包括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对实践问题、研究起点、研究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和基本问题的研究和理论思考使得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均得到不断的积累,但往往处于相互独立的散漫状态,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得到揭示。理论是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已有知识整理形成的知识体系,同时包含着对未知世界的演绎推理。体系本身是对内在联系的揭示。

2.2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依据

2.2.1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研究起点和研究发展过程、研究的任务意义、研究对象等均包含着知识之间的联系。简言之,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知识点之间由此及彼的逻辑推论中显现出来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当知识点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论出知识点B,或者知识点B的成立必然以知识点A的成立为前提或条件时,才能说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内在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形象的称之为逻辑链条。理论体系的构建往往需要从具体层面的知识开始,不断寻求知识的前提,不断追寻基本问题,使逻辑链条不断从具体向抽象延伸,直到学科的基本问题得到确立和解答,才找到了逻辑链条的前端,才完成了体系构建的隐性准备过程。而体系构建的显性过程,则是从回答基本问题的知识开始,沿着已经在准备过程中确立的逻辑链条,向具体层面的知识逐层演绎推论的过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在正确回答世界的本源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

展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在这样的意义上,回答基本问题的知识处于理论体系逐层演绎推论的逻辑链条的前端。

2.2.2知识整合的其他方式知识之间的多种联系都可以作为相关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整理的依据,但并非所有对知识的整理都形成理论体系。以研究起点为线索去整理知识对于显现认识的发展历史更加有效,可以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作为背景发挥作用,其偶然性特征决定了研究起点通常不能起到全面的统合作用。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其研究起点是神经官能症的治疗,而对于理论体系来说,具有统合地位的则主要是本能的概念。对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归纳概括是理论构建之前的准备和探索。实践问题要么是实践知识的前提,要么处于理论体系构建的产物地位。因而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在这个意义上,代表着实践需求的研究任务和意义等不能作为理论体系构建的内在联系,而只是一种外在的联系,可以作为编纂应用手册的线索。研究对象也不适于作为理论体系构建的依据——原因在于,1.学科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但跨学科理论则有着多个研究对象;

2.学科理论是对研究对象的解释和说明,其中的不同部分指向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由于研究对象不同侧面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论来说明,以研究对象作为线索时会出现用研究对象解释研究对象的循环论证,因而研究对象同样不能成为整合理论体系的线索。否则马克思也全然不必经由“劳动-价值-商品”的过程而艰难的寻求《资本论》的逻辑起点[15],只需从“资本”或“经济”开始就够了。以研究对象为线索,通常可以得到分类清晰的资料目录。综上,笔者认为,只有在明确基本问题并做出解答,而且用对基本问题的回答作为基本命题,从一般到具体逐层演绎,才能得到内在逻辑明确清晰的理论体系。以基本问题和基本命题为前端的逻辑链条是理论体系的逻辑依据。

2.3逻辑起点的概念、作用和确定方法理论体系的逻辑链条一端是对基本问题的解答,另一端是对实践工作的指导。前者处于理论体系构建的前端位置。但解答基本问题的知识仍然是一个或一组命题,包含着地位和作用不同的若干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这个前端不是一个单纯的点,而是若干个点和点之间的联系构成的结构体,仍然不适于作为逻辑起点。在对基本问题的回答中,只有找到并抓住有关概念中最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个做出充分说明,而后延伸到其他相关概念和概念联系,才能将问题回答清楚,则这个关键概念可以看作基本问题回答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也就自然的成为了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使逻辑链条的前端明确到一个具有起点意义的概念上。因而,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中回答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或者说是对基本问题进行解答的起点。进而,作为逻辑起点的关键概念,其关键性体现为概念对体系本身区别性特征的规定,也就是说,逻辑起点应当能够将本理论体系和其他

的相关研究区别开来,作为体现本理论体系个性特征的概念存在和发挥作用。反之,如果某个概念在其他学科或理论体系当中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研究说明,将这些研究说明移植到本理论体系已经能够对相应抽象层次的相关问题做出足够的回答,也就是说,本理论体系不能提供对该概念的新的认识,则这样的概念不符合逻辑起点的要求。假如某理论体系的构建中找不到符合以上特征的概念作为逻辑起点,则表明:要么该理论体系实际上从属、归类于其他理论,其独立价值有可考证之处;要么就是基本问题的探询超出了该理论体系的研究范围,出现了“过度抽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逻辑起点对于理论体系的作用:理论体系是概念、命题和命题的推论构建的知识结构,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是导出一切理论推断的前提,逻辑起点则是这个基本命题的概念基础,逻辑起点的选择和确定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从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其作用和影响都是根本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阵营,不正是出于种种原因而对世界的本源这一基本问题选用了不同的逻辑起点,而对世界做出了全然不同的认识吗?在这样的基础上,逻辑起点的选定也就不再是一个难题,不再需要为是否最简单和最抽象、是否和终点一致等表现特征去争论——只要能够明确理论(包括学科)的基本问题,逻辑起点就在对基本问题的概括性回答当中。

3.相关论述的诠释通过以上的分析,除得出关于逻辑起点的概念等外,同时也排斥了将逻辑起点等同于“研究对象”、“研究起点”“研究的任务意义”的观点。此外,在综述中涉及到的冯振广、荣今兴(1996)、西子微色?6?1阿错(2001)、彭漪涟(2002)等人的观点则有待诠释,以便对逻辑起点形成更为完整的认识。

3.1逻辑起点是“最简单”的在体系的构建中,大量的知识逐步整合到一条相对简化的逻辑链条上,其首要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知识体系本身的简化和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的简化,决不是出于理论家对体系构建的偏好,更不是为了让知识变得更加艰深晦涩。因此逻辑起点必须是理论体系当中最为简单和基本的概念,唯此才能建立一个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绎的理论体系,唯此理论体系的建立才具有认知上的价值和意义。在任何理论体系中,大量的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最终简化为基本问题,因而只有回答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才真正符合“最简单”的特征,是最简单的概念,否则只能说明基本问题尚未找到或者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存在偏差。逻辑起点的这种“最简单”的特点在理论体系中表现为: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和说明,要么包含在理论体系当中,甚至全部理论体系都和这个概念有关,是对这个概念的深入说明,导致分析说明这个概念意味着体系本身,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不可分割”的概念;要么就只能从理论体系之外,做出一些和理论体系关系不大的说明,这仍然意味着,逻辑起点在体系内部是“不可分割”的。

3.2逻辑起点是“最抽象”的最简单的也正是最抽象的。在理论层面,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求共性特征、并为此而设定理想化条件和暂时简化忽略具体的现实条件的过程,在这种简化过程中,抽象程度越高的概念,其内涵就越少、越简单,抽象程度最高的也就是最简单的。在表象层面,“熟悉”和“直观”通常有助于儿童和初学者被动性的“接受”认知过程,使之变得容易、方便,很多人由此将熟悉、直观、容易、方便等和简单等同起来,但不可否认,容易和方便并不等于简单,而且在“理解”和“定义”、“区别”和“比较”等主动性认知活动中,抽象概念虽然不够熟悉和直观,“简单”则毫无疑问。教材编写可以从熟悉和直观开始,以便于学生接受,但理论体系的构建则不同。

3.3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最简单也最抽象的,也正是终点。逻辑起点因抽象、简化内涵而简单,基本问题同理而简单,逻辑起点和基本问题都需要在外延上逐层做出演绎说明,从而走向具体、熟悉和直观的实践。理论体系的演绎过程就是一个从逻辑起点开始,对基本问题及其在各种现实条件下或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进行逐层解答的过程,其中部分解答来自研究积累,剩下的部分则属于理论体系的预测和推断。因而整个理论体系,以逻辑起点及其对基本问题的抽象回答为起点,以对基本问题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的回答为终点,逻辑起点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具体实际的解释说明,显现出起点和终点的统一。而且,逻辑起点和基本问题代表了问题群中的理论抽象的一端,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代表了实践现实的一端,两者的统一则代表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种统一不仅是认识发展的理想境界,而且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3.4 “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如果将“历史起点”理解为事物或现象在历史上出现的起点,而不是理解为人们研究的起点,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任何事物或现象在其历史起点上总是显现为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态,并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向不断发展,也就是说,事物或现象在历史起点上的形态往往是基本问题的直接显现,从而也将逻辑起点最直观的显现出来,因而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当然是一致的。这也正是发生学研究方法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和价值所在。

3.5“认识角度”与逻辑起点笔者认为,以“认识角度”来定义逻辑起点的观点和本文的观点也是统一的,是同一观点的不同表述:当问题群的基本问题已经得以明确,人们仍然会受到时代、阶级、文化等种种背景因素的影响,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必然会有着不同的角度,亦即不同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在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这些出发点和切入点必然通过回答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显现出来,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体系在出发点和切入点上的差异,

因而可以认为,回答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是认识角度在理论中的概念显现。如果一定要从这二者中选出一个更加合适的作为逻辑起点,笔者坚持本文前面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定义方式更接近问题也更明确,而且更符合经典论述。至于“认识角度”如何将主要矛盾和潜在矛盾统一起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基本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成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潜在矛盾都是基本矛盾在具体条件下的外化表现。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就是认识基本矛盾,因而符合逻辑的“认识角度”和“逻辑起点”必然能够统一构成事物的各种矛盾。而且应当看到,作为回答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逻辑起点必须能够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基本矛盾。

3.6“细胞”或“细胞形态”、“原始的基本关系”与逻辑起点不难看出事物的历史起点、基本矛盾和“细胞”或“细胞形态”乃至“原始的基本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术语选用的差别。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的一致性和对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高度概括,乃至对“细胞形态”“原始的基本关系”的显现,都可以用马克思以“商品”作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这一经典案例做出说明……

4.结论

综合全文,笔者认为,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不是研究起点、研究对象,也不是研究的任务、意义、目的。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当然,以上探讨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特别是冒昧对有关观点的诠释,如有失礼,敬请原谅。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喻立森?6?1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1986年第11期。

[2] [7]何克抗?6?1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3]韩建新?6?1古典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其意义[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1期。

[4]郭元祥?6?1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兼与有关同志商榷[J],教育研究,1995年第9期。

[5]赵嵘?6?1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再认识——从新视角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王海兵,武汉,叶碧秋?6?1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辨析[J],财会月刊,2004年第19期。

[8] [15]冯振广,荣今兴?6?1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9]西子微色?6?1阿错?6?1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认识角度——认识活动辩证运动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10]彭漪涟?6?1《论“原始的基本关系” —冯契关于辩证分析逻辑起点的一个重要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1]蒋关军?6?1逻辑起点之于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意义[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2]胡中锋?6?1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13]马克思,恩格斯?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P522~524) 。 [14] https://www.360docs.net/doc/1077808.html, ,KNS5.0数据库平台知识元数据库“理论”词条。

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

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 2014年04月22日16:43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10期第53~58页作者:丁雪峰/杨河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422 【作者简介】丁雪峰,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学;杨河清,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 一种知识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根本问题。所有学科都围绕自己的根本问题展开研究,这个根本问题来源于学科内部。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是西美尔在1910年提出来的:“社会为何可能?”管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它的根本问题也可以同样追问“管理为何可能?” “管理为什么可能?”对这个问题思考所引出的问题就是: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的本质决定了管理的逻辑起点。管理学常常不被当做科学,而是被当做艺术,其原因是因为管理不像医学、生物学、数理化学科那样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训练才能够掌握。直觉感受对于严谨的数理化等学科意义很小,一般人很少能根据直观感受对这些学科发表自己的看法。而管理似乎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法的学科,很多人根据个人体会得出的管理经验也像是出自管理专家。有些东拼西凑速成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从管理逻辑的角度来考察,不过是一种常识或者纯粹的理论推演,有时这些理论内部甚至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也无法在管理实践中有效应用。研究管理学的前提是理解管理的本质,理解管理本质的前提是理清管理内在的逻辑。 一、混乱的管理逻辑起点 现代管理学混乱的原因,是因为管理学缺乏一套标准的科学分析范式和适用一切管理环境的规范分析方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管理者没有找到正确的管理逻辑起点。 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各项管理措施背后的动因。所谓“逻辑起点”,就是一系列概念群的最初的论证点或起点。由这个最初的论证点,我们可以用推理的形式找出其中的概念,从而“必然地得出”一系列的与之不同的概念群。任何一个学科都是概念的逻辑体系,而这个体系是围绕着一个逻辑起点展开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域中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根据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学科的理论范畴。 “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要弄清楚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必须沿着科学探究的途径,即从逻辑线索和历史线索两个方面来分析,进而通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和范畴即是它的逻辑起点。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的。管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能否将这些不同的流派归于同一个逻辑体系框架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文献研究中发现,专家学者在对管理逻辑起点上认识完全不同。有些人认为是“人”,有些人认为是“组织”,有人认为是“企业家才能”,有人认为是“效能”,有人认为是“资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综述逻辑起点问题有关文献,提出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并对逻辑起点和研究起点、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任务意义等的区别,对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认识角度”、基本矛盾、“细胞”或“细胞形态”、“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联系,乃至逻辑起点为什么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等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逻辑起点;抽象;理论体系;知识整合;认识过程 随着国内各学科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逻辑起点问题日益成为各学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人们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极大的重视,并纷纷对各自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时看到,仅1994年以后就有443篇学术论文在题目中包含“逻辑起点”这一概念,涉及教育科学、环境科学、伦理学甚至反恐等多个方面,理论工作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但这些文献对逻辑起点的确定方法颇不统一,显现出逻辑起点问题研究所面临的困境。笔者就此将目光转向哲学或逻辑学对“逻辑起点”概念内涵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现此类文献屈指可数,逻辑起点的概念、逻辑起点对学科理论体系的作用机制、选定逻辑起点的方法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的说明。就此,笔者试图从相关文献和进一步的推论中找到逻辑起点的概念实质,进而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建设中的作用做出诠释,寻求选定逻辑起点的更加明确、便于操作的方法。 1.相关研究综述 1.1学科逻辑起点研究情况 研究者们在对各自学科逻辑起点的讨论中,对“逻辑起点”的概念这一基本问题大体有三种态度:1.对概念问题避而不谈,直接讨论具体问题。2.援引黑格尔、马克思相关文献的论述或其他学者在此类问题中的推论,但主要说明逻辑起点的“规定性”,不涉及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问题,如瞿葆奎[1]、何克抗[2]。3.作者根据有关论述或本人的理解对“逻辑起点”的概念做出概括。其中第三种情况中,多数从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出发提出概念描述,如韩建新[3]认为逻辑起点是“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起始范畴,它是对象领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但这种抽象又不超出它的对象领域并且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 的逻辑起点也就是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问题。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是一个人造系统。那么以什么作为这套体系的逻辑起点呢?所谓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它是实践探索的起点、理论研究的导向,是最普遍和最简单的现象。它所含的内在矛盾,是这个理论体系中一切矛盾的萌芽;它可反映理论与其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能推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具有结构的张力和推衍的能力。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随着的变化、环境变化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下面以时间顺序来论述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本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导会计原则。 (一)1922年,佩顿(Paton)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他认为,会计不但需要在许多场合下运用估价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一般的假设之上的。换句话说,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或收益等作出特定的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对其后的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毕业论文

(二)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于1961年和1962年先后发表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第3号会计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遵循了上述佩顿的这种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它主要根源于西方的“会计论”,把会计看成是一项艺术,而不是一门。因为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就难以确定目标,只能从其艺术活动环境中寻找前提条件。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因为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如何形成会计假设,多少假设以及假设有多少层次,都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何况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也因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了挑战,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沿途荆棘难以行得通。 二、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设立以特鲁彼拉特(Trueblood)为首的会计目标研究委员会,1973年,此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标志着人们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已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毕业论文

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反思

第35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月 Vol.35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3 ────────── 收稿日期:2012-11-15 作者简介:石远鹏(1975-),男,陕西兴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教育管理。 -133- 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反思 石远鹏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逻辑起点是研究教育学问题的根基。目前学界就教育学逻辑起点问题,存在着什么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的争论,也存在着“单一起点论”“双重起点论”“多重起点论”之争。从剖析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出发,通过反思得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只能是一个,即“育人”,通过育人——“使人成人”。 关键词:逻辑起点;教育学逻辑起点;育人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1-0133-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1.037 The Reflection of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Pedagogy SHI Yuan-peng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on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issues, there is the controversy about “what i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pedagogy”, and there are the arguments about “a single starting point”, “double starting points” and “multiple starting points” in academi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nature”, through the reflec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e is only one logic starting point, that is “educating people”, making people become real people through it. Key Words: logic starting point;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pedagogy; educate people 逻辑起点是建构教育学科学体系的起始环节,是研究和认识教育学的认知原点,是教育学学科立场能否得到承认的关键所在,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为解除被其他学科“侵占”的有力砝码,也是解构当下所谓“‘迷茫的’、‘危机的’、‘尴尬的’教育学”的理论和基石。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有其完整的逻辑结构,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的起始,它对于一门学科的确立、发展和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和追问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所公认的教育学逻辑起点,这至今仍是教育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讨中不难看出: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相持不下,几乎每一种观点都有悖论、难以服众,探讨似乎陷入了一种“疑无路”的境地。教育学逻辑起点问题的悬而未决并不表示教育理论与实践可以绕道而行。恰恰相反,不搞清楚教育学逻辑起点,就会容 易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左右摇摆,使得理论的教育学“无用武之地”,使得实践的教育学“各唱各的调”。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如何解决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中的“先天缺失”与“后天的营养不良”呢?我们需要在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进行突破和重构。 一、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本质特征) 逻辑起点属于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范畴,对于它的理解和认识也就应以哲学和逻辑学的相关理论来展开。逻辑起点即逻辑出发点,也就是“必须用什么做科学的开端”[1]的问题,或者说“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2]具体来说,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得以开始和发展的出发点和最初规定。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逻辑起点:首先,逻辑起点是与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紧密联系的思维起点,离开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理论体系谈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就失去了依托,

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一)

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一) 摘要: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财务本质起点论,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目标起点论。这些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笔者认为,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应该将财务管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合理起点。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环境一、财务管理理论的涵义世界著名的《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NewInternationalDictianary)第三版对“理论”一词解释为:理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我国的《辞海》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不论怎样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并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帮助,每一方都有助于纠正对方的缺陷,使它变得更加完善。理论的职能是扩大经验的范围,并深化其含义。凡属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地、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2)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根据上述理论的含义,结合财务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财务管理理论定义为: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理论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首尾一贯的理论,则是评估实务正确与否的指南。财务管理实务已有较长历史,但财务管理理论的出现则较晚。根据现有资料,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学,是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费。吉亚琴科教授倡导和创建的。在西方,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形成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理论。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始终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务管理实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以求今后的财务管理实务得到更好的发展。二、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何处人手,即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财务本质起点论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是以“财务的本质”为起点的。从这一起点出发,逐渐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证,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形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来看,对财务的本质进行科学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只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的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财务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此,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会阻碍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发展,不利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2.假设起点论这种观点是近年来人们在借鉴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并指出:“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2]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1)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显然,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相反。(2)即使是过去一直以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学,进入20世纪70年代,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改用其他范畴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见,并不是任何学科、任何

会计理论知识点

规范会计研究方法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过程1、确立研究课题。会计中存在大量可作实证研究的课题,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受何因素影响,公司为何采用某一信息披露策略,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和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及对管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和职员的影响,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企业股票价格、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过程2、进行文献评述。研究者应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寻找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评述。通过这一主要环节,了解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如所涉及的理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研究特点和缺陷、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可能性等等。 Gaap安然钻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对于结构非常复杂,层级很多的安然。而对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在股权比例上都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该做法使得安然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得惊人 为什么需要国际会计准则 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国内地因为反倾销问题,每年资产损失超过800亿元。排除其他原因,懂得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匮乏是主要的原因,企业屡屡败诉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不能提供有关产品生产的准确会计资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已经在全球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准则没有完全趋同于国际,所以遭受了很多巨大的损失。中国的会计准则在几年之内势必要跟IFRS保持一致。为此,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资深学术会员苏淑欢教授根据中国的国情,把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IFRS文凭引进了中国,并且亲自做了中文的翻译,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资产负债观的相关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收入费用观不一致 先进先出法转变为后进先出法 如果企业最初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时期改用后进先出法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因为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收发比较频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合理地确定其累计影响数,所以通常的存货计价方法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会计政策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或有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货币计量假设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全面收益: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 商誉: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者满足的质量标准,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当追求的质量标志 经济交易观:确定一个期间的会计损益,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按应计制确认和计量各种收益和费用,根据“收益-费用=利润”计算确定该期间损益。 损失: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净资产减少

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

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也就是研究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问题。 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是一个人造系统。那么 以什么作为这套体系的逻辑起点呢?所谓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 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它是实践探索的历史起点、理论研究的导向,是最普遍和最简单的现象。它所含的内在矛盾,是这个理论体系中一切矛盾的萌芽;它可反映理论与其赖以存有的客 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能推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具有结构的张 力和推衍的水平。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人们理解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这个问题的 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下面以时间顺序来论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本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假设是会计 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导会计原则。 (一)1922年,佩顿(Paton)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 “会计假设”概念。他认为,现代会计不但需要在很多场合下使用估 价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一般的假设之上的。换句话说, 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或收益等作 出特定的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 对其后的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实行理论研究。于1961年和1962年先后发表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第3号会 计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遵循了上述佩顿的这 种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客观 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有的基础。它着 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它主要根源于西方的“会计艺术论”,把会计看成是一项艺术, 而不是一门科学。因为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就难以确定目标,只能

法哲学逻辑起点论文

法哲学逻辑起点论文 何为法哲学的逻辑起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有争议的论题,没有一个令整个法哲学界公认的定论,所以从新的角度、新的视角对它们进行探索是有必要的。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论证法哲学的逻辑起点可以试着把它确定为法需要。 法哲学;逻辑起点;法需要 关于法哲学逻辑起点,从目前来看,古今中外的法学家、哲学家们都有所探究,但不同的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人作为一个类群,不同于其他动物群类的最关键一点就在于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笔者所认为的法哲学应该是以对人与法的关系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法哲学体系的始终,法哲学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由此推出法哲学的逻辑起点应当是法需要。所以本文试图以法需要作为法哲学的逻辑起点来进行探析。 从价值层面来看,法哲学是人学,法哲学离不开人,它 ___人的生存命运,追求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提到价值这一概念,就内涵着“需要”这一意义,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某种需要。能否满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需要,是衡量一切事物和行为是否具有价值及多大价值的根本标志。

如果以“需要”作为法哲学的逻辑起点,可能会带来一个困难的问题:许多其他的学科,例如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等,都与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___,那么,是否一切关于人的学科都是以人的需要作为逻辑起点的呢?或者说,将人的需要作为法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否会导致法哲学研究的泛化呢?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这里我们必须对人的“需要”进行法哲学上的定位,否则,法哲学的研究就真有可能与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的研究难以区分了。 基于以上的担忧,笔者试图从法律价值层面来探析法哲学,那么就离不开“法律需要”(或者说“法需要”)这一概念,回避法律需要就不能对作为人的活动重要方面之一——法的形成和发展、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等与法相关的问题进行把握。因此,在研究法哲学时,笔者试图把人的法律需要作为其逻辑起点进行探索。人的法律需要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价值范畴和问题,它是法哲学体系中最为重要且最基本的概念,可以说是整个法哲学体系的起点。法律需要是法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这是从终极意义上而言的,也就是说,法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法律需要,其归宿也是人的法律需要,借用 ___的话而言,是一种围绕人而由起点到终点之间的一种循环运动。

谈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谈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1.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概述 1、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会计假设最早由w?A?佩顿于1 9 9 2年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提出,但直到5 0年代末才引起美国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其观点是既然 把会计假设视为来自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条件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那么会计假设就必须作为公认会计原则的最高层次概念或命题。 按照演绎法,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推导出会计程序和方法。 2、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决定 1 事物区别另1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会计这1事物比较深刻的1 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1 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3 种认识“会计信息系统论” 、“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就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果。 3、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环境系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 计方法、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审计、财务的客观历史

条件及其特殊情况。会计环境起点论认为,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研究的必经之地及深入展开研究之依据,而且是探明会计原理、本质及规律的出发点。会计环境决定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及会计职能等,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4、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 的境地。会计目标起点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在会计信息系统论基础上,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思路深入人心并占据西方会计理论的主导地位。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会计作为1 个信息系统,应首先明确目标,再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计量,指导会计实务。 2、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 1、惟1 性。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1 个,而且只能是1 个。进行会计研究工作需要有1 个切入点,即逻辑起点。从这点出发,研究会计的其他相关问题,达到对会计的深入认识,形成会计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并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只有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才能减少研究的盲目性,达到对会计的本质性认识。 2、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贯穿于会

会计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会计理论期末复习范围 1.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信息不对称的两种形式是什么?请绘出会计理论框架结构。 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是由于一方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知识,合约的其他各方都能通过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获利。如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或公司前景的披露没有信心,股东对他们雇佣的管理者的才能不信任等等。这时上市公司就可通过有信誉地向投资者披露其真实的质量而获得更高的股票价格。进一步讲,股票市场也将因为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障碍而运行得更好。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财务会计及其报告视同一种机制———有信誉地把企业内部信息转化为公司信息而克服逆向选择。 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第二种形式是道德风险(MoralHazard)。它是指合约的某一方的行为具有不可观察性而影响到双方利益。比如,教师并无法肯定学生是否在“努力”学习,而学生努力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于是考试就成为一个控制不可观测行为的机制———它能激励学生自己努力学习。由于管理者为股东利益工作的努力程度是不可观测的,他就有“偷懒”的动机,然后把公司经营业绩的下降归咎于不可控的客观原因。显然,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了,必将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经济运行的效率。这里,会计报告的收益就成了管理业绩计量的信息,它从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来控制道德风险:第一是把会计报告的收益作为可执行合同变量(比如超额分成)来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第二是会计报告的收益不仅在股票市场也会在经理人员的劳动力市场传播。这样,管理者的“偷懒”将承受个人收入、名誉等的损失。自己的人力资本市场价值也就会大大下降。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 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逻辑起点 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四、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五、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主体——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而从狭义上讲,财务报表的确认是指根据相应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而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在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可选择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关于确认的标准,FASB提出了四条基本确认标准:①可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②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能以货币量化;③相关性——所确认的项目生成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④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真实、客观并且是可以验证的。 2.解释什么是理想状态?解释为什么在非理想状态下,必须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1]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其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之规定;其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之基本单位;其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2] 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规定性: 1. 逻辑起点应该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它“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理论体系的概念推演过程,就是不断地丰富开端的规定性的过程。 2. 逻辑起点应该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根据、基础,而科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萌芽中。”概念的逻辑推演和展开,就是把蕴涵于开端中的内容充分展示发展起来。 3. 总的来说,逻辑的起点与对象的历史上的最初的东西相符合。“那在科学上最初的东西,必定会表明在历史上也是最初的东西。” 那么应如何寻找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呢?我认为有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即以历史起点为切入点,寻找学科最初的起点或者萌芽。相对抽象的逻辑起点而言,寻找历史起点较为容易,既然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相统一的,那么只要在“最初的东西”中选择一个“最简单、最抽象、最本质”的范畴即可。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档案学逻辑起点的直接论述并不多见,大部分都是从档案学的起源、产生、发展、构成等角度进行研究的。根据现有的直接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①中国人民大学的胡鸿杰教授认为文件的归宿是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②天津师范大学的冯湘君、刘新安教授认为,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构成的"①这一属性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③云南大学的郑文和昆明高等师范的关素芳认为,管理是档案学的本原②,是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导因和基本条件。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中,对档案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得最全面而深刻的,当数胡鸿杰教授的"文件归宿论"。本文是在分析讨论胡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档案学逻辑起点的形成和确定谈谈自己的愚见。 一、对胡教授研究成果的分析讨论 (一)关于逻辑起点 在《中国档案学的理论与模式》的导论部分,胡教授对逻辑起点的基本含义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中所经历的一个环节" ,"任何一个反映客观对象的完整过程总是由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然后又由抽象上升为思维中的具体"(又称为"理性的具体")。根据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用下图直观地归纳出逻辑起点在认识过程中的相对位置: 图 1 其后,书中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来解释"抽象"和"具体",并着重分析如何在思维的过程中(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过程)确定逻辑起点。 然而,笔者认为,尽管在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上马克思主张从抽象到具体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尽管逻辑起点"坐落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阶段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阶段里,当我们在确定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时也不能只谈认识的后阶段而忽略了前阶段(即从具体到抽象这一阶段)。从图1我们可以发现,认识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具体",前者是我们的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而后者是需要经过思维加工、舍去客观对象的非本质属性以后而得出的思维上的具体。虽然两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无可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逻辑起点是联接两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我们对逻辑起点的研究也决不能只侧重于认识的后阶段,逻辑起点在认识过程中的相对位置也应继续细化和准确化。 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笔者暂且将"感性的具体-〉抽象"这一阶段称为"前学科阶段",指代在专业化、系统化学科产生以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认识是从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出发的,也就是以具体经验为起点,经过知识的累积、丰富和提炼,"抽象"出最简单、最基本、最抽象的范畴,从而确定出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因此,前学科阶段的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具体经验-(抽象)-逻辑起点"。而学科产生以后的阶段(简称"学科阶段")则是从上一阶段得出的逻辑起点出发,构建整个学科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反映和揭示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作用规律性认识结果的理论学说"③。因此,学科阶段的逻辑结构可

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摘要】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质的抽象范畴。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可以使会计理论体系能够更好地运行和正确地发展和扩容,对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逻辑起点异常重要。本文回顾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理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会计理论结构中最基础的要素,并提出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环境的观点。 【关键词】逻辑起点;会计环境;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理论体系又称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各种相对独立且具有自身作用的会计理论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在会计理论研究中,逻辑起点是一个必须探讨的现实问题,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严密性,以及它对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为了明确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为了增强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为了提高会计理论研究的效率与水平,正确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十分必要。纵观中西方会计理论,关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观点主要有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和会计环境起点论五种。 一、几种观点的比较

(一)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基于客观环境推理而得到的最本质的东西,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但是,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会计假设的形成及层次都将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就目前环境变化看,公认的四项会计基本假设都受到了挑战。由此可见,以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是行不通的,是脱离实际的。 (二)会计环境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环境决定一切,任何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客观环境密切相关,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研究的起点,可以构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揭示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的会计环境条件下,会计理论体系结构:会计环境——会计本质——会计目标、假设、对象——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实务。但是,传统观点认为环境属于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环境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会计目标论认为: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探讨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探讨 【摘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选择是构建审计 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出具有科学性的审计理论结构。目前,理论界对于选择什么要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存在不同看法。本文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入手,评析不同学派对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选择的观点,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备条件 审计理论结构是一个逻辑系统,它是审计理论各个要素 及其相互关系的外在表现。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与否及其科学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由此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的正确性以及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程度。要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它有一些必备条件:一是可知性。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可知性是指,作为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条件,作为逻辑起点的要素必须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现象,是能被人们直接感知了解的直接存在。二是可推性。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出发点,逻辑起点应该能够推理论证审计理论的其他要素,通过逻辑起点可以延伸至审计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也能够推算出尚未知的审计事项。逻辑起点的发展规律能反映审计理论发展的规律。三是结合性。审计理论结果逻辑起点必须能将审计体系与审计环境、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紧密结合起来。逻辑起点要有结合性,要成为联系体系与环境、实务与理论的纽带,使他们紧密结合起来。四是揭示矛盾性。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要能够揭示审计理论体系中显现的矛盾及潜在的矛盾萌芽。矛盾是事务发展的动因,没有矛盾就没有审计理论的发展。 二、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各种观点评析随着审计理论的前进 和发展,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也

应用文-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综述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综述 '理论逻辑起点综述 一、会计逻辑起点的内涵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体系推理的基础,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本源的一个理论范畴,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必须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 ,必须能够推理论证其他理论范畴,并且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 二、各种逻辑起点的观点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 和难点,主要观点有: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 (一)会计本质起点理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 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内在 和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他从总体上规定了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复杂的现象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事物的本质。 1.西方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西方关于会计本质的最早阐述可追溯到簿记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仅限于记录和反映实 ,簿记阶段的会计被定义为“观念的 和过程的控制”。随着商品 的到来,簿记单纯记录财产的去向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簿记被看作是 的工具,应当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服务,簿记逐渐走向了会计。但人们最初对会计的认识非常浅薄,把它视为一种 技术( ),这或许与它从一产生开始就与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有关。 2.我国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国内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也是各执一词,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观点的影响。张兆国主张以会计本质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他认为,在会计学上,会计理论研究所提示的最终成果,是关于会计 的根本性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质,即会计本质。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流行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会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对西方会计理论借鉴的基础上;会计本质只是会计理论的研究前提,而不是研究的起点。会计本质是脱离会计实践的,更谈不上反映会计实践的需求同时作用于会计实践。 建国初期,会计被视为对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方法与规则。在这一时期,会计在财产核算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国家对企业进行全面财务监督的工具”,成为服务于 经济的工具,会计工具论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使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逐渐引入,会计发展成

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

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 摘要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在1843年夏天写作的一部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标志着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急剧转变并包含马克思在哲学领域里开创的划时代革命的最初一些萌芽。本文通过阅读手稿的文本分析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探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并试图给与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准确定位。 关键词思辨逻辑矛盾对立目的论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过往的解读和评价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3月到9月底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论及国家法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文本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马克思的这部手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本,包括了1843年7—8月间马克思所作的称之为“历史—政治的笔记”、“法国史笔记”和“根据普菲斯特尔的《德国人的历史》的德国政治制度史纲要”(一般称为“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摘录。 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哲学思想发生了第一次重大转变——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逻辑向关注社会领域的现实逻辑转变:马克思研究了国家和政治制度(君主制、民主制、官僚政治、人民主权等等)。据此,有的学者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对象是国家和政治制度,其中的核心问题——市

民社会理论——马克思的阐述尚不完善,所以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定位不高,只具有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渡性质。例如段忠桥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研究成果,如恩格斯的理解,最初是在《德法年鉴》的两篇文章中得出的。①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摆脱原来那种单一层次的研究模式,注重多层次的整体性研究。例如王东、郭丽兰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学说和法哲学的系统批判,更重要的是对黑格尔国家哲学背后的逻辑方法和哲学体系的批判,正是在对黑格尔一般哲学的剖析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实现其哲学变革和创新。② 本文认为,深入分析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历史语境可以看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黑格尔国家与法的理论只是马克思理论分析的切入点;手稿的文本中马克思虽然谈到了法哲学和政治哲学,但焦点意识显然针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方法论。我们可以发现,青年马克思正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找到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变革的逻辑,实现了哲学划时代的变革与创新,从此创立了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分析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的东西,“理想性中的必然性就是观念自身内部的发展;作为主观实体性,这种必然性是政治信念;作为客观实体性则有所不同,它是国家的机体,即本来意义上的政治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