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3T11:33:21.9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作者:朱辉[导读] E3211外段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南翼。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钱营孜煤矿安徽宿州 234116 摘要:针对E3211外段工作面切眼“三软”煤层条件下掘进易冒顶片帮的难题,采用“临时支护+永久支护”联合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的有效实施,对巷道围岩压力进行有效的控制,满足了综放工作面的安装需求。

关键词:三软煤层;切眼支护;综采工作面;联合支护

1.工程概况

E3211外段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南翼。为满足E3211外段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行人、运输、设备摆放及管线铺设等需要,E3211外段进行贯通成切眼,切眼设计长度205.2m(平距)。

E3211外段工作面内煤厚在1.35~3.7m之间,平均煤厚2.44m,煤厚变异系数γ=20%,属中厚煤层。煤层结构较复杂,夹矸以泥岩和炭质泥岩为主,少数为含炭泥岩。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因此E3211外段工作面属于三软煤层工作面。切眼掘进过程中易发生片帮冒顶事故,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矿方制定切眼支护设计方案。

2.切眼支护设计

为了保证切眼掘进施工质量,采用临时支护+永久支护进行支护,保证掘进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2.1临时支护工艺

(1)顶板临时支护

锚网梁支护期间,使用ZLJ-10型机载临时支护,选用一梁两柱作为备用临时支护。机载临时支护最前端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0.6m,正规循环进尺1.6m,最大空顶距2.1m。

顶板临时支护流程:掘进机退后至安全地点—落下截割头,按下截割闭锁—找净顶帮活矸危岩—机载临时支护供压,打开临时支护—顶梁架上的磁铁将钢带牢固吸实,升主架—对临时支护未覆盖区域顶板进行永久支护—支护临时支护框架覆盖区顶板。

(2)帮部临时支护

同一排顶板支护完成后,帮部刷挖或支护前,先挂帮部金属网,离底板距离不超过1.5m,上端连接在顶板金属网或肩窝锚杆上,下部连接在后一排帮部网上,挂好网后,方可进行帮部刷挖、支护等其他工作。

(3)端面临时支护

1)巷道上山掘进超过12°、迎头断面必须采取全断面防片帮措施。平巷或不超过12°上山的掘进巷道高度超过2.6m、迎头端面距巷道底板1.5m以上必须采取防片帮措施。

2)防护网的材料及规格

防护网采用直径不小于7mm的聚酯纤维网,网格规格100×100mm。若迎头防护网损坏不能正常使用时可以采用菱形金属编织网或高强度塑编网替代使用;防护网的形状及长、宽度视巷道形状、断面而定,总体要求是迎头防护网下部应到巷道底板处。

3)防护网的使用要求

巷道上山掘进不超过12°上山巷道高度超过2.6m时:

①上部选用直径6mm圆钢加工好的小型“S”钩,把防护网与顶部的金属网连接,间距500-800mm。下部固定点不少于3处,间距1600mm,距底板不大于1500mm。在永久支护的情况下,首先吊挂上部吊钩固定点,然后固定两帮;

②防护网两帮采用霸王桩固定,霸王桩长度不低于0.6m,以楔实为准;

③防护网与霸王桩的连接采用不低于14#双股铁丝,连接必须紧密、可靠;

④防护网要紧贴迎头岩(煤)面,每次使用时,要求防护网完好,严禁使用连续破损超过三个以上网格(菱形方格100×100mm)的防护网。

2.2 永久支护工艺

E3211外段切眼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

依据支护设计,导硐断面为宽×高=4.5m×3m,顶部锚杆6根,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矩形布置;帮部锚杆4根,间排距800×800mm。锚索间排距1600mm×1600mm,沿巷中布置,一排两根打在两根锚杆之间。

切眼刷大断面规格:宽×高=2.8m×3m,顶部锚杆4根,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矩形布置;帮部锚杆4根,间排距800×800mm。锚索间排距1600mm×1600mm。

其他具体材料规格如下:顶部锚杆采用φ22mm×24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老塘侧帮部采用φ20mm×2000mm右旋全螺纹锚杆,刷大侧帮部锚杆采用φ20mm×2000mm玻璃钢锚杆;锚杆托盘规格为B×L×H=150mm×150mm×10mm;巷道顶部及老塘侧帮部采用菱型金属网,刷大侧帮部采用高强塑料网;锚固剂采用MSZ2370型树脂锚固剂;帮部采用KTM4型钢带,顶部采用KTM4型钢带;锚索为φ17.8mm×6.2m钢绞线;锚索托盘为正方形碟形托盘,规格为:B×H×L=250mm×250mm×14mm。

3.锚网梁索支护施工工艺

(1)打锚杆眼:打眼采用用规格为Φ28mm钻头,锚杆眼的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眼向误差0~15°。锚杆眼深度必须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顶板眼时必须在临时支护的掩护下操作。打眼的顺序:必须按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2)安装顶板锚杆:挂好网,上好钢带梁,锚杆穿过托盘孔内,用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穿过钢带梁眼孔和网片,送至眼底,用专用转换套筒将锚杆螺母与锚杆机连接,开动锚杆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搅拌25~30s,并顶推91~180s方可拧紧螺帽。

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支护实践应用研究

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支护实践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5T10:33:40.4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韩磊孙鹏飞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越来越多。 陕西麟北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 721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越来越多。“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软的主采煤层和软的煤层底板岩层,一般情况下,具有三软特征的煤矿煤层和顶底板均为软弱岩层。煤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控制三软煤层掘进过程中掉顶、帮鼓情况,确保了安全生产。 关键词:“三软”煤层;软弱岩层;掘进 引言 三软煤层围岩条件,以往采用一般锚网支护后,还需要要靠工字钢、U型钢等架棚进行扩修和加固才能达到使用要求,造成巷道掘进单进低,返修率高。本文对三软煤层围岩掘进支护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改进支护方案, 1我国三软煤层掘进工作的现况 三软煤层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其巷道的顶板层、地板层及开采曾都是较为松软的煤层地质,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在实际开采工作中,煤矿巷道周围岩石的承重能力较弱,导致开采工作难度大大提高,对于煤矿开采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随之而增加,领我国煤矿开采行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进在煤岩层中进行巷道挖掘和煤矿开采,容易导致巷道周围的岩层原始力平衡受到破坏,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想到中出现岩石断裂或者坍塌的现象。煤层的经应力是由岩石的强度和其弹塑性的分布所决定的。而由于三软煤层的岩石强度比较低,进行巷道开挖工作后三软煤层的岩层结构又受到破坏,令巷道的二次应力受到更深的威胁,三软每层中的岩体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煤层岩层的支持力度大大下降,无法满足巷道开采支撑要求,导致巷道中的应力集中,两旁的岩梁支撑点容易发生断裂现象,令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和伤害。 2锚支工艺改造 2.1顶板锚索支护优化 靖远煤电魏家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顶板、底板较软,属于典型的三软煤层围岩条件,煤层直接底板为灰黑色粉砂岩,具有清晰的水平层理,厚3.78m。顶板揭露后,局部地段自稳时间较短,一般在20~60min之间,局部地段不具有自稳能力,随着顶板的揭露很快发生冒落。(1)加大锚索直径。原Φ15.24mm钢绞线锚索改为Φ17.8mm钢绞线锚索。与Φ17.8mm锚索相比,原Φ15.24mm锚索破断强度小,对顶板的控制范围较小。Φ17.8mm的钢绞线锚索破断力350kN,与Φ15.24mm的钢绞线相比,对顶板的悬吊控制能力提高了35%。从三径匹配上讲,锚索加粗以后,孔、径差从11.76mm降到9.2mm,更加接近最合理的匹配,其锚固强度和锚固长度都大大增强。粗锚索以其更大的承载能力和对围岩的主动约束力,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巷道深部围岩强度,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有利于促进巷道的稳定。(2)增加顶锚索密度。原两排布置改为3排,间距2.4m一对加密到1.6m一组(一组三根)。由于顶板为泥质胶结的粉砂岩,强度低,且裂隙发育,局部顶煤、顶板的塑性变形深度较大,顶板一旦失去控制,将发生大范围和大深度的冒顶。加密、加粗顶锚索,可通过锚索较高的预紧力,对顶板施加径向应力,促使更大范围的顶板从二向应力状态向三向应力状态转变,改善围岩的自承载能力,促进了巷道的稳定性。 2.2锚网支护有效确保巷道周围岩体的稳固性 一般地,三软煤层的巷道两旁岩体的支撑强度会比顶板岩层的硬度要低,因此成为了巷道周围岩体结构中最薄弱的部分,容易受到外界或人为的破坏而失去基本的防护能力。所以巷道两旁的变形对于顶部岩层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巷道顶部岩层失去了承重支撑力,顶板离层就会被损害,顶部的岩层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所以,采用锚网支护技术能够有效确保巷道两旁岩体结构的稳固性,在掘进工作中把巷道两旁支护工作作为三软每层支护工作的重点,能够有效提高巷道两旁岩体结构的强度和支撑力度,有效控制巷道两旁的墙体破损情况,提高巷道的承重能力。 2.3底部塑性区底角锚杆支护工艺的改进 软岩巷道支护理论认为,在一般软岩巷道中,巷道底板是一个关键部位,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底部塑性区,也是导致巷道不能在短期内进入稳定状态的因素之一。通过在底部塑性区两底角打设底角锚杆,可以起到部分加固底部塑性区的作用,通过对底角的控制,达到对帮、底的控制,从而促进巷道稳定,实现控制顶、帮的目的。 3变形大时的预注浆加固效果 在压力很大、变形严重的区域,选择新型低成本注浆材料,对工作面前方巷道围岩进行超前预注浆加固。这种特殊的高纯度超细波特兰水泥,加入特殊的系列外加剂,搅拌后形成的浆液,能很好地渗入到各类微细裂隙、裂缝和孔隙中。该材料不析水、不收缩,流动时间可调,凝固时间2.5h左右(20℃,水灰比1∶1时),比普通水泥浆快4倍多,主要用于岩土层的注浆加固,以快速提高岩土体自身强度和稳定性。巷道工作面注浆孔布置以拱肩部为主,拱顶部为辅,共布置18个(左侧8个,右侧7个,拱顶3个),封孔距离2~3.5m,单孔注浆水泥消耗量60~600kg,水灰比控制在0.83,注浆后所形成的波特兰微颗粒水泥浆液加固圈深度约为5m。未注浆前,巷道应力升高区围岩承受集中压力,影响到应力降低区,应力只能寻找巷道自由面进行扩散和解压,使得巷道严重变形;预注浆后,巷道围岩受力状况大为改善,应力升高区的集中应力往原始应力方向延伸,扩大了应力降低区范围,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 4在三软煤层掘进巷道中应用锚网支护技术 4.1锚网支护技术在三软煤层掘进巷道顶板 在实际的煤矿开采工作中,三软煤层的巷道顶部顶板的强度与稳定性较弱,可以选用树脂全长锚固高强锚杆支护来巩固巷道顶板。高强锚杆全长锚在岩层的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进行固定,而且一旦发生变形,其变形幅度也比较小。当杆体对于周围岩体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力时,能够有效阻止岩层出现离层的情况,所以巷道顶部岩层强度和硬度可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增强,减少了巷道两旁的压力,避免两旁出

采面遇断层补掘切眼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采面遇断层补掘切眼安全技术措 施(标准版)

采面遇断层补掘切眼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况 1801采面运输巷入口前方150米、回风巷入口前方175米处,掘进时揭露一条倾向E(2—5°)S,落差约3.5米,与工作面走向伪斜交的正断层,采面不能直接采过断层。因此,采面从切眼开采至距断层交面线平行距离10米位置需留设下盘断层煤柱停采结束,跳过断层破碎带范围从补切眼继续开采。为了确保补切眼的施工安全,经矿管理人员集体现场研究确定方案,特制定1801采面遇断层补掘切眼的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严格贯彻落实。 ㈠施工情况(见附图) 由于采面的系统已形成,区内地质情况完全揭露无水患,并在回采前以布置顺层抽放钻孔抽放瓦斯,经防突效果检验以消突,所以掘进期间可以不进行探放水作业及做防突效果检验。 ㈡施工要求 1.从1801调面上山K1处退后20米开门(溜煤眼方向),以方位: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大断面综采切眼支护技术示范文本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大断面综采切眼支护技术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大断面综采切眼支护 技术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的煤系地层岩石多为泥岩、泥质页 岩、砂岩、高岭土泥岩,层理、节理较发育,有的受水理 作用大,陷落柱及小型断层为井田主要构造形式。近距离 煤层开采受采动影响大,新建矿井多为复合顶板,属典型 的软岩矿区。经过不断探索,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在软岩矿 区由煤巷小断面锚杆支护技术发展到综采切眼大断面锚杆 支护技术。20xx年煤巷锚杆支护巷道占总进尺的 52.46%,综采切眼锚支率达到100%。 1 传统的综采切眼掘进支护方法 传统的综采切眼采用梯形断面,支护方式为木棚支

护,棚梁中部加打两根金属支柱加强支护,棚距一般为0.6~0.8m,该支护方式掘进速度慢,材料消耗大,配置人员多,劳动强度大,人工费用高。架设大抬棚的笨重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传统的切眼支护方式制约安装工作,作业人员有效利用空间小,作业安全性不高,在切眼内进行“替柱、回柱”和回“大梁、柱腿”等支架设备安装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种支护方式不能对顶板及周围的煤体进行早期管理,不能有效抑制顶板离层和冒顶现象的发生。 2 综采切眼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针对围岩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了现场调查和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井下监测和信息反馈、修正设计和日常监测的动态信息设计方法。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地应力及锚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3T11:33:21.9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作者:朱辉[导读] E3211外段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南翼。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钱营孜煤矿安徽宿州 234116 摘要:针对E3211外段工作面切眼“三软”煤层条件下掘进易冒顶片帮的难题,采用“临时支护+永久支护”联合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的有效实施,对巷道围岩压力进行有效的控制,满足了综放工作面的安装需求。 关键词:三软煤层;切眼支护;综采工作面;联合支护 1.工程概况 E3211外段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南翼。为满足E3211外段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行人、运输、设备摆放及管线铺设等需要,E3211外段进行贯通成切眼,切眼设计长度205.2m(平距)。 E3211外段工作面内煤厚在1.35~3.7m之间,平均煤厚2.44m,煤厚变异系数γ=20%,属中厚煤层。煤层结构较复杂,夹矸以泥岩和炭质泥岩为主,少数为含炭泥岩。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因此E3211外段工作面属于三软煤层工作面。切眼掘进过程中易发生片帮冒顶事故,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矿方制定切眼支护设计方案。 2.切眼支护设计 为了保证切眼掘进施工质量,采用临时支护+永久支护进行支护,保证掘进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2.1临时支护工艺 (1)顶板临时支护 锚网梁支护期间,使用ZLJ-10型机载临时支护,选用一梁两柱作为备用临时支护。机载临时支护最前端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0.6m,正规循环进尺1.6m,最大空顶距2.1m。 顶板临时支护流程:掘进机退后至安全地点—落下截割头,按下截割闭锁—找净顶帮活矸危岩—机载临时支护供压,打开临时支护—顶梁架上的磁铁将钢带牢固吸实,升主架—对临时支护未覆盖区域顶板进行永久支护—支护临时支护框架覆盖区顶板。 (2)帮部临时支护 同一排顶板支护完成后,帮部刷挖或支护前,先挂帮部金属网,离底板距离不超过1.5m,上端连接在顶板金属网或肩窝锚杆上,下部连接在后一排帮部网上,挂好网后,方可进行帮部刷挖、支护等其他工作。 (3)端面临时支护 1)巷道上山掘进超过12°、迎头断面必须采取全断面防片帮措施。平巷或不超过12°上山的掘进巷道高度超过2.6m、迎头端面距巷道底板1.5m以上必须采取防片帮措施。 2)防护网的材料及规格 防护网采用直径不小于7mm的聚酯纤维网,网格规格100×100mm。若迎头防护网损坏不能正常使用时可以采用菱形金属编织网或高强度塑编网替代使用;防护网的形状及长、宽度视巷道形状、断面而定,总体要求是迎头防护网下部应到巷道底板处。 3)防护网的使用要求 巷道上山掘进不超过12°上山巷道高度超过2.6m时: ①上部选用直径6mm圆钢加工好的小型“S”钩,把防护网与顶部的金属网连接,间距500-800mm。下部固定点不少于3处,间距1600mm,距底板不大于1500mm。在永久支护的情况下,首先吊挂上部吊钩固定点,然后固定两帮; ②防护网两帮采用霸王桩固定,霸王桩长度不低于0.6m,以楔实为准; ③防护网与霸王桩的连接采用不低于14#双股铁丝,连接必须紧密、可靠; ④防护网要紧贴迎头岩(煤)面,每次使用时,要求防护网完好,严禁使用连续破损超过三个以上网格(菱形方格100×100mm)的防护网。 2.2 永久支护工艺 E3211外段切眼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 依据支护设计,导硐断面为宽×高=4.5m×3m,顶部锚杆6根,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矩形布置;帮部锚杆4根,间排距800×800mm。锚索间排距1600mm×1600mm,沿巷中布置,一排两根打在两根锚杆之间。 切眼刷大断面规格:宽×高=2.8m×3m,顶部锚杆4根,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矩形布置;帮部锚杆4根,间排距800×800mm。锚索间排距1600mm×1600mm。 其他具体材料规格如下:顶部锚杆采用φ22mm×24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老塘侧帮部采用φ20mm×2000mm右旋全螺纹锚杆,刷大侧帮部锚杆采用φ20mm×2000mm玻璃钢锚杆;锚杆托盘规格为B×L×H=150mm×150mm×10mm;巷道顶部及老塘侧帮部采用菱型金属网,刷大侧帮部采用高强塑料网;锚固剂采用MSZ2370型树脂锚固剂;帮部采用KTM4型钢带,顶部采用KTM4型钢带;锚索为φ17.8mm×6.2m钢绞线;锚索托盘为正方形碟形托盘,规格为:B×H×L=250mm×250mm×14mm。 3.锚网梁索支护施工工艺 (1)打锚杆眼:打眼采用用规格为Φ28mm钻头,锚杆眼的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眼向误差0~15°。锚杆眼深度必须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顶板眼时必须在临时支护的掩护下操作。打眼的顺序:必须按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2)安装顶板锚杆:挂好网,上好钢带梁,锚杆穿过托盘孔内,用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穿过钢带梁眼孔和网片,送至眼底,用专用转换套筒将锚杆螺母与锚杆机连接,开动锚杆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搅拌25~30s,并顶推91~180s方可拧紧螺帽。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 简易版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说明 随着2501工作面回采的推进,需将工作面与新配切眼进行对接,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1.原运料道处理至新安装6个大尾梁支架处5m时,不再进行挂十字梁工作。使用长度 2.6m直径不小于18cm优质圆木(创一平面),平面朝上,一梁三柱,棚距0.5m,两头单体打在距梁头0.2m处。工作面接近新安装支架后尾梁处时,将木梁下单体换成木头点柱,保持一梁三柱,点柱采用直径不小于18cm,长度适宜

优质圆木。 2.将原运料道新安装支架尾梁至煤壁处,工字钢梁下打设两根单体液压支柱,下帮单体打在距梁头0.2m处,上帮单体打在新安装最里侧紧挨支架,然后去掉柱腿。 三、施工工序 1、对接工作程序: 运料道改变超前处理方式--工作面与新配切眼推平后拆除外块工作面前溜上机头--安装前溜槽、齿轨、导向管--调整工作面支架--调整前溜--割煤 2、新配切眼初采工作程序: (1)初采各项工作先后顺序: 上头超前处理--做出上机窝--处理切眼锚杆--机组割煤--下钻摸底

工作面切眼倒车硐室开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18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切眼倒车硐室开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样本

工作面切眼倒车硐室开口施工安全 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概述: 按照20111工作面切眼设计要求在距20111工作 面皮带顺槽前进左帮77米处开20111工作面切眼倒 车硐(如果开口处顶板破碎,则通知技术科,由技术 科现场标定开口位置),巷道断面为矩形断面,规格 为:5000*3300mm,倒车硐室长为12米,倒车硐室开 口侧两帮抹角3米。 二、施工要求: 1、20111工作面切眼倒车硐室严格按照技术科 给定中线沿顶板进行施工。

2、20111工作面切眼倒车硐室顶部采用锚网索支护。锚杆间排距800*900mm;锚杆采用φ 20*2200mm的右旋螺纹钢锚杆,7-7-7布置;锚固剂采用CK2370锚固剂,每根锚杆用1根;钢带采用φ12圆钢加工,规格为4870*90mm;菱形铅丝网采用8#铅丝加工,顶部(两片)3200*2600mm。锚索3-2-3布置,打二根间排距为2000*2700mm,打三根间排距为1600*2700mm;锚固剂采用CK2370锚固剂,每根锚索用2根; 3、开口包角锚杆采用φ16*1800mm圆钢锚杆,间排距950*900mm, 3-3-3布置,锚固剂采用 CK2335锚固剂,每根锚杆用1根,钢带采用φ10圆钢加工,规格为2500*60mm;网片采用3200*2600mm 铅丝网竖向布置。 4、20111工作面切眼倒车硐室开口处采用锚索

锚杆支护技术在三软煤层中的应用

锚杆支护技术在三软煤层中的应用 【摘要】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主采煤层和煤层底板岩层,煤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给掘进巷道及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三软煤层支护特点,并探讨了三软煤层巷道锚杆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锚杆支护施工技术三软煤层 1 工程概况 蔚州矿业公司郑沟湾矿郑沟湾井位于河北省蔚县矿区,井田面积2.6平方公里,煤层厚度为1.6—2.6米,平均厚度2.1米。矿井开拓方式为混合式单水平开拓,采用混合式通风,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全部跨落法。现矿井掘进支护推广使用锚杆支护。 2 三软煤层巷支护的特点 在“三软”煤层巷道的锚杆支护中,充分利用锚杆支护对锚固区内岩石的夹持和加筋作用有效的改善围岩体的力学性能,提高岩体的内聚力、内摩擦力和岩石的残余强度,同时利用支护过程中顶板、两帮、地板的变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锚杆支护把一定范围的帮、顶岩石连接形成一种承载和抗变形结构,以达到控制巷道底臌,减少巷道围岩变形的目的。 3 锚杆支护选择 根据煤层回采工作面的巷道矿压观测结果,受采动影响时,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为40米,压力值10.33MPa,支撑压力峰值在工作面前方15米左右,压力值14.99MPa,侧向支撑压力值距煤帮3~5米,两帮煤体挤压破坏值0.6~0.9米。 4 锚固方式的选择 顶板完整,压力不大时,采用端锚支护,设计锚固力≥60KN,杆体选用圆钢或螺纹钢。如果顶板较完整,压力较大,采用全长锚固支护。当顶板完整,稳定性好,巷道压力不大时,采用单体锚杆支护;如果顶板较完整,巷道压力较大时,采用桁架钢带锚杆联合支护。巷道帮锚杆采用树脂锚杆支护。 5 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 本掘进工作面掘宽2.8米,掘高2.5米;煤层伪顶为0.3~1.3米厚灰色页岩,直接顶为3.0~5.0米灰色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故顶锚杆支护主要起悬吊作用,计算侧压采用自然平衡拱法作为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理论模型。

切眼绞车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1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切眼绞车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 本

切眼绞车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工程概述: 为保证23022综采工作面的顺利安装,需在23022切眼上口沿原23022切眼坡度开设一绞车窝,工程量18米。为确保安全施工,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望施工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巷道布置图见附图1 二、施工方法 施工时由下向上掘进,由生产科提前在现场标定开口位置,下开口通知单,施工中严格按照生产科给定中腰线施工。 ㈠临时支护

界沟煤矿三软煤层综放开采

116 1 工作面概况 7222工作面为界沟矿井东翼采区72煤第一个回采面。其上方为7221工作面及第四系防水煤柱,其下方为7223设计工作面。左为采区上方保护煤柱,右为井田边界与采区边界界沟断层和界沟断层防水煤柱。煤层厚度3.5~7.0m,平均厚4.2m,倾角为4°~20°,平均10°。走向长1174~1245m,平均1209.5m;倾向长171.8~180.3m,平均176m。7222工作面采面标高在-415~-345m之间。工作面地面标高+26.8m;直接顶板为泥岩,厚度4~8m;直接底为泥岩,厚度1.0m。该工作面为单斜构造,163°~219°∠4°~20°,局部存在褶曲,小断层构造发育。根据三维勘探和上、下顺揭露有13条断层,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面回采。 2 巷道布置及支护方案 工作面上顺为回风顺槽,巷道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矩形断面),顶部锚杆布置6根φ22×2200m m 的全螺纹钢锚杆,加铁托盘,配合12# 长度为4100mm的槽钢梁,槽钢梁上方覆盖一层菱形金属网支护顶板,正常断面锚杆间排距为700×700mm;利用6根ф17.8×6400mm的锚索锚入直接顶,锚索间排距700mm。左帮采用规格φ22×2200mm的全螺纹刚锚杆配合180×105×8mm 的金属托盘支护。上覆3300×180×3m m 的钢带加塑钢网支护帮部;当顶板伪顶发育、遇断层时并岩性较差,采用工字钢棚配合以上支护方式支护巷道。巷道净宽4m,净高3.65m,净断面积 14.6m 2。 工作面下为运输顺槽,巷道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矩形断面),顶部锚杆布置6根φ22×2200mm的全螺纹钢锚杆,加铁托盘,配合12#长度为4000mm和长度为1200mm两种槽钢梁交替搭接使用,槽钢梁上方覆盖一层菱形金属网支护顶板,正常断面锚杆间排距为700×700mm;利用5根φ17.8×6400mm的锚索锚入直接顶,锚索间排距700mm。左帮采用规格ф22×2200mm的全螺纹钢锚杆配合180×105×8mm的金属托盘支护。上覆3300×180×3mm的钢带加塑钢网支护帮部;当顶板伪顶发育、遇断层时并岩性较差,采用工字钢棚配合以上支护方式支护巷道。巷道净宽4.6m,净高3.65m,净断面积16.79m 2。 3 回采工艺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沿底板回采,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界沟煤矿“三软”煤层综放开采研究 王 朋 吴 涛 (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界沟煤矿技术科,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 “三软”煤层综放开采时,围岩变形量大,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易出现上窜下滑,端面煤岩易出现片帮、冒顶现象。针对回采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从回采巷道布置与支护方式、回采工艺、煤岩活动规律、设备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确保了“三软”煤层综放开采的高效生产。关键词: “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布置;回采工艺中图分类号: 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16-032012年第28期(总第235期)NO.28.2012 (CumulativetyNO.235)

综采工作面外切眼加固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外切眼加固安全技术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综采工作面外切眼加固安全技术措施随工作面的推进,外切眼顶板压力大,顶板破碎,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工作面顶板安全,便于下一步正常推进和外切眼加支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外切眼进行加固支护,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写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 1、支护前,首先检查施工地点顶板安全情况,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悬矸,确保不安全不施工。 2、在外切眼中间使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支护,沿切眼走向方向在巷道中部支设一排支柱,一梁一柱,柱距1m±0.1m,支柱顶梁接顶不实时,必须用方木接顶并垫平,防止支柱打滑,支柱迎山角必须符合规定,初撑力不得小于11.5MPa,支柱要支在硬底,使用好防倒钩。 3、在外切眼上、下三岔门处分别垂直于切眼方向支设4排单体支柱,排距1.0m±0.1m。上、下三岔门处第一排支柱分别沿皮带顺槽巷道下帮、轨道顺槽(里)巷道上帮煤壁支设,第一、二排使用单体支柱配合π型梁支护,一梁二柱,柱距2.0m±0.1m,第三、四排使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柱距1m±0.1m,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

11.5MPa,支柱要支在硬底,底板松软时支柱要穿铁鞋,支柱要拴好防倒钩。(支护方式见下图) 4、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在工作面距离外切眼50m时将外切眼两端进行封堵,严禁人员入内。在对外切眼封堵前必须将巷道内的杂料清理干净。 二、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首先检查施工地点的顶板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施工过程中明确一人负责安全工作,发现有顶板掉渣、顶板有异常声响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再操作。 2、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防止碎岩冒落伤人。 3、第一次使用或修复后的支柱,为防漏气倒柱,使用前必须将缸体内的空气排放干净。方法是:反复注液和排液2~3次。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 一矿马民生张健徐世良范平 内容提要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研究和在一矿的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促进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对接切眼伪倾斜 由于受井田设计或地质条件的限制,部分工作面的布置不是标准矩形,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还有一些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为躲避断层,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资源回收率,需要局部跳眼搬家。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刀把式工作面在切眼内安装好设备后,在对接切眼内将支架安设好。而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局部跳眼搬家时,回出的支架直接安装到对接切眼内。为了行人方便和安全,对接切眼内运输机槽一般不提前铺设。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实现回采工作面和预备工作面切眼的对接。而综采工作面对接的难点就在于综采液压支架的对接,其技术关键是对接后两组支架的间距不能过大,更不能出现工作面支架走到对接切眼支架的后面,那就意味着对接工作失败。因此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正确对接,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一矿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多个综采工作面的对接,以戊8-9—21191工作面对接为实例介绍如下。 1 工作面概况 1.1 地质条件

戊8-9—21191工作面位于戊一采区东翼,西与戊一采区沿煤层皮带及轨道下山相连,东至十矿边界,南与戊8-9—21171工作面采空区相邻,北为尚未开采的戊8-9—2121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1988m,倾斜长度179.2m,采高2.8m,煤层倾角3°。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3~1.32m3/min,最大涌水量0.5m3/min。直接顶为0~10m厚的砂岩及砂质泥岩,老顶为10~26m厚的砂岩,周期来压步距为30~40m。直接底为4~16m 砂质泥岩,老底为10~20m厚的砂岩。工作面内有断层10条,其中5号断层落差8m,对回采有严重影响,回采至此需要跳眼,见图1。 图1 戊8-9—21191工作面示意图 1.2 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 该面共安设120组QY200—14/31型液压支架,运输机为SGZ —764/400型,采煤机为MG—200W型。 2 补切眼及补风巷位置的确定

工作面切眼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473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作面切眼掘进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cutting excavation in working face

工作面切眼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31101工作面皮带顺槽掘进到1810米开切眼,切眼宽8m,高3m,矩形断面,由于巷道加宽,特制定如下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1、切眼开口也就是掘进机掉头点,必须按支护图进行锚网与梯子梁支护和单体支柱与π形梁联合支护。 2、切眼掘进分二次,第一次切割宽度为4.5m,必须按支护图打两排锚索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次切割宽度为3.5m。在第二次切割时边进行切割边进行单体支柱与π形梁联合支护,π形梁排距为1m,单体支柱间排距各1m,单体支柱与π形梁联合支护最大控顶距不超过1.5m,严禁支护滞后。 3、单体支柱打设要垂直于顶底板并加设防倒链。 4、切眼开口处和切眼掘进锚索最大控顶距不超过1.6m,锚杆最大控顶距不超过1.0m,严禁支护滞后。 5、切眼开口处宽度超过4.5m时,沿中线打单体支柱与π形梁

作为临时支护。 6、刮板机头、机尾必须打压柱或地锚。 7、单体支柱型号:DZ35-20/110Q,最大支撑高度3.5米,最小支撑高度2.7米,额定工作阻力200KN;π形梁选用2米π形梁; 8、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30KN;顶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00KN。 9、工作面切眼每隔30米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并按期观察、记录。 10、顺槽与工作面切眼交叉口支护按照切眼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11、本补充措施要组织全队人员学习,贯彻到全队每一个作业人员。 技术科 二0一0年五月二十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1201采煤工作面开切眼

1201采煤工作面开切眼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矿长: 总工: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审批栏 煤矿名称:黔南州荔波县恒姑煤矿

1、概述 一、开切眼井上、下位置,范围及周围采动情况:

该切眼在井上位置处于,矿井井口及工业广场以北,范围地貌为中山山地地貌,无村庄、良田、河床及铁路等,因此工作面不受井上因素影响。切眼开口井 下位置处于1201运输巷避难硐室向外8米处,以185°沿煤层倾向向上方开切眼,倾向长40m,切眼周围均未回采。 二、地质情况: 1、该区域开采煤层为大塘阶寺门1号煤层,呈层状产出,平均厚度1.41m, 平均倾角10°~20°。属低灰、中高硫、高发热值无烟煤,可作民用及工业用煤,工作面可采储量3271.2t。 2、煤层顶、底板岩性:工作面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直接顶板为20cm左右 厚的泥岩薄层,顶板压力较大,需要及时支护。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遇水及 压力易底鼓,开采时需要及时清理底鼓,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3、水文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老空积水和透水威胁。 4、煤尘及瓦斯情况:根据鉴定,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煤层不 易自燃,井田内无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矿井。 5、煤质情况:M1号煤牌号无烟煤,煤层原煤煤质资料,水份(Wf)平均1.95%,灰份(Ad)10.87%,硫份(Std)2.12%,挥发份(Vdaf)8.94%,发热量(Qbdaf)32.63MJ/Kg。属中硫低灰无烟煤。工业用煤。发热量8000大卡/公斤。 2、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1、本工作面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学习本工作面技术作业规程和各种避灾路线,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本工作面工作。 2、坚决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的有关 规定,认真贯彻《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杜绝三违。

工作面切眼对接技术

综采工作面溜尾对接技术 张华冰 摘要: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探索研究和在盘道煤矿2200工作面的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持续稳定生产,促进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 引言 由于受井田设计或地质条件的限制,部分工作面的布置不是标准矩形,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刀把式工作面在切眼内安装好设备后,进行回采的同时,在对接切眼内将支架安设好。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实现回采工作面和预备工作面的对接。而综采工作面对接的难点就在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对接,其技术关键是对接后两组支架的间距不能过大,更不能出现回采工作面支架和预备工作面支架的重叠,那就意味着对接工作失败。因此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正确对接,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通过在盘道煤矿2200综采工作面成功对接,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1 工作面概况: 1、1地质条件 2200小面位于二采区上部,其东邻2200采空区,西为矿井2#皮带巷,南为2205、2203及2201采空区,北为2202、2206及2208采空区。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2#煤,通过巷道掘进情况分析,该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为复杂结构煤层。煤层的全煤厚度平均3.5m。 煤层顶底板情况:老顶为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厚度5-6m;直接顶为页岩,厚度2.3m;直接底为泥岩,厚度2.55m;老底为砂质泥岩,厚度4.1m。 工作面走向长度620m,倾斜长度97.5m,煤层平均倾角3°。 1、2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 采煤机MGTY250/600-1.1D型双滚筒,支架ZYY4410/23/42型掩护式,输送机SGZ764/2×200型。 2 里外切眼的形成:(见工作面与三段切眼平面示意图) 该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其中走向长度为620米,倾斜长度为97.5米。为减少资源丢失,将工作面布置成刀把形,即里切眼推采130米后与外切眼对接,里切眼长度37.5米,安装支架25组,外切眼长度97.5米,安装支架65组。为缩短工作面对接工期,提高工作面单产,同时为保证外切眼顶板安全,应将外切眼支架提前安装到位。 3 工作面对接前(见工作面与三段切眼对接平面示意图): 3、1 对接前推采

切眼绞车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500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切眼绞车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of reaming winch socket

切眼绞车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工程概述: 为保证23022综采工作面的顺利安装,需在23022切眼上口沿原23022切眼坡度开设一绞车窝,工程量18米。为确保安全施工,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望施工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巷道布置图见附图1 二、施工方法 施工时由下向上掘进,由生产科提前在现场标定开口位置,下开口通知单,施工中严格按照生产科给定中腰线施工。 ㈠临时支护 1、23022切眼绞车窝采用工字钢梯形对棚支护,施工时要使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2根长3.2米的π型钢梁作为前探梁,并用背寨背紧、背实),开始时,由于无法正常使用前探梁,必须使用铁丝把棚子连起来,防止棚子倒斜。待可正常使用后,正

常使用前探梁。 2、顶板破碎时,先把顶部活矸处理掉,再前移前探梁,然后架顶梁,根据顶板破碎程度如冒顶较高时就必须绞楼,用枯木把顶板背牢、背实。 如果常规架棚不能控制顶板时,可以采用打钎川等方法控制顶板。 3、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工作面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下向上加强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㈡施工工艺 均采用手镐落煤(岩),遇岩层或煤层变硬时,采取风镐落煤(岩)。开工前,各种工具和材料准备充分。开工时,先把需要开口地方的金属网和锚杆拆卸掉,应只把需要处理的金属网和锚杆去掉,不可大面积去掉金属网及锚杆。 架棚工艺 1、手镐落煤

三软煤层本煤层瓦斯抽放技术

收稿日期:2012-05-29作者简介:姚 威(1969—),男,河南西平人,工程师,硕士, 2012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从事矿山安全、矿井瓦斯治理工作。 三软煤层本煤层瓦斯抽放技术 姚 威1,2,任青山2,高万兴2,于 博 2 (1.平煤股份十三矿,河南襄城461700;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为了解决三软煤层瓦斯治理问题,探讨了在三软厚煤层发育区域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对平煤股份十三矿13082工作面顺层钻孔瓦斯抽放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合理的钻孔布置、科学的封孔工艺和材料是解决三软瓦斯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三软煤层;顺层长钻孔;封孔工艺;复合封孔材料中图分类号:TD712.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506(2012)08-0124-02 平煤股份十三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煤科院抚顺分院对该矿井田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 域划分,己三采区为突出危险采区,采区-614m 水 平位置原煤瓦斯含量为14.3m 3 /t ,压力2.86MPa 。随着采深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继续上升。 该采区13082工作面标高在-632 -667m 之间,位于突出危险区内。根据瓦斯地质理论,该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因此,回采前的瓦斯抽放势在必行。己三采区煤体普遍为Ⅲ—Ⅴ类煤,煤体较软,透气性较差,埋深约800m ,矿压较大,合理的抽放设计和封孔工艺对该采区的瓦斯治理工作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本煤层顺层长钻孔瓦斯抽放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本煤层顺层长钻孔瓦斯抽放原理 本煤层顺层长钻孔抽放瓦斯是在煤层开采之前或采掘的同时打顺层长钻孔,通过钻孔、利用煤层原始的裂隙和孔隙以及瓦斯压力进行抽放,以降低该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并由此达到抑制煤层收缩变形、地应力下降、煤层透气性增加和煤的强度 提高等效果,从而确保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1-4]。该方法适用于本煤层瓦斯含量较大、通风方法难以 解决瓦斯问题的情况。具有钻孔煤壁暴露面积大、钻进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2钻孔布置 13082工作面实体煤层厚约5m ,属于缓倾斜煤 层,煤体硬度较小,故选择本煤层顺层长钻孔布孔抽 放方法。本煤层抽放是指在掘进工作结束、工作面形成后在煤层中打抽放钻孔进行联管抽放的方法。 选择顺层平行孔,在13082胶带运输巷每1.5m 设计1个钻孔,孔径为89mm ,钻孔深100m ,在13082回风巷选择同样的布孔工艺进行抽放。 3封孔工艺 由于试验钻孔周围的煤岩体强度较低,存在大量的微裂隙,增加了钻孔密封的难度。目前,煤矿普遍采取的密封方法有水泥沙浆封孔和聚氨酯封孔。前者封孔后容易产生收缩,密封效果差;后者则往往因封孔长度达不到,达不到理想的密封效果,材料有一定毒性,且价格高,造成密封成本高。 十三矿曾普遍使用聚氨酯封孔袋进行封孔,这 种工艺虽然操作简单但是效果较差, 且价格较贵,封孔3d 后的单孔瓦斯浓度普遍下降到5%以下。此 次封孔选用新型复合钻孔密封剂PD 材料,密封抽放孔为近水平孔,封孔长度12m ,其中,PD 材料填充段为8m ,两端用聚氨酯封孔袋进行封堵,前后各3袋,利用注浆泵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回浆管排出空气,注满后,关闭回浆管继续注浆一段,使浆液在保压情况下渗入微裂隙。 新型复合钻孔密封剂PD 材料具有缓慢膨胀的效果,在保压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渗透到裂隙中去,达到强效密封作用;同时, PD 材料有较高的抗压效果,在矿压较大区域能有效抵抗矿压对钻孔密封效果的破坏。 4抽放效果 使用新型封孔材料和封孔工艺后,十三矿 · 421·2012年第8期中州煤炭总第20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