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丁集煤矿位于淮南市西北,潘谢矿区中部,凤台县境内,阜淮线及矿区铁路专用线经过矿井南部,工业广场紧邻省道凤蒙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东西长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共有可采煤层9层,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亿吨。煤层属中灰、中高挥发份、中高发热量,为特低硫、特低磷、富油的气煤和1/3焦煤,可供动力、炼焦配煤和化工之用。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原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主要系统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选煤厂与矿井配套,同期建成。矿井投资30亿元,定员1200人,200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6日矿井投产。

2.谢桥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

井田东西走向长,南北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目前全矿职工1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在聘高级职称43人。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矿区煤种以焦煤为主,特低磷、特低硫,灰份20%以下,发热量KG 以上,被喻为“绿色能源”,适用于动力、化工、冶金等工业用煤及各类民用煤。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顾桥煤矿是淮南矿业集团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建设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电一体化新型能源基地的核心工程。矿井于2003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07年4月24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当年4月28日正式投产。矿井先后被授予“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循环经济示范矿井”、“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中华环境友好煤炭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顾桥矿位于潘谢矿区中西部,东距凤台县城约20km,井田面积106km,属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矿井,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近10亿吨,建设规模1000万吨,是亚洲井工开采规模最大的矿井。矿井由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立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开工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安徽省861重点督查工程

4.张集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位于凤台县境内,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全国煤炭基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矿井。矿井由中央区、北区和风井区组成,为“一矿三区”,采用前进式开采方式。中央区和北区采用分区开拓、分区通风,分别集中出煤的开采方式。

投产五年多来,累计生产煤炭5500多万吨,销售收入155亿元,实现利润60亿元,是安徽省目前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矿井先后获得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炭科技创新型矿井、全国煤炭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双十佳矿井、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文明矿井等荣誉称号。

一、领导介绍

现任矿长,胡少银。

现任党委书记,朱德信。

二、矿井概况及产品简介

(一)井田情况。张集矿井田位于潘谢矿区的西部,地处陈桥背斜的东南倾伏端。井田东西走向长约12公里,南北倾斜宽约9公里,面积约71平方公里,主采煤层5层,可采总厚度21.08米,矿井资源储量亿吨,矿井储量亿吨。煤质稳定,为气煤和1/3焦煤,属中灰、高发热量、特低硫、特低磷,原煤发热量5300~6400大卡,适合于炼焦配煤和动力用煤,也是良好的气化、液化用煤。

(二)建设情况。张集矿“一矿三区”,中央区于1996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01年11月8日正式投产,总工期5年3个月,仅相当于当时国内同类型矿井建设工期的1/3。北区属张集矿二期工程,于2003年7月1日开工,2006年9月2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风井区工程于2006年2月16日开始进点施工,预计2009年底完工,届时,矿井年生产能力可达1200万吨。

5.潘一矿

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地处安徽中部,淮南西北,淮河北岸,水陆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是全国煤炭系统首批命名的十五个现代化样板矿之一,是淮南矿业集团新区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也是淮南矿业集团的主力矿井,它的建成,拉开了集团公司进军新区的帷幕,标志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和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

目前,矿井正在全面实施集团公司"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2004年初,开始实施高定位技改工程,投资7个亿,利用三年时间,到2007年,使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600万吨。

6.新庄孜煤矿

新庄孜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东麓,南与谢一矿相接,北与孔李公司为邻。

新庄孜煤矿位于八公山东麓,淮河南岸。井田南北走向公里,面积平方公里。矿井-1000米以上剩余可采储量为万吨,其中可动用储量万吨,煤种属焦煤和富焦油气煤,全矿现年产量280万吨左右。

7.谢一矿

谢一矿1949年开工建设,1952年11月建成投产,到今天已有58年的开采历史。在58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和产能,并先后与原谢三矿、谢二矿进行资源上重组合并,生产能力由当初设计的30万吨逐步增加到60万吨、90万吨、120万吨、180万吨、210万吨等规模,2005年10月与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的望峰岗矿井建设项目部合并,合并后统称为谢一矿。

矿井目前走向长度公里,倾斜宽公里,井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可采储量3亿吨,设计服务年限69年。煤炭质量优良,低硫、低磷、低灰,是炼焦、炼特种钢的良好的煤种资源,属国家稀缺资源之一。

8.潘二矿

井田2004年-800米以上有地质储量万吨,工业储量万吨,可采储量万吨。煤质属低硫、低磷、中灰分、中高发热量、富焦油气煤。矿井1976年2月26日破土兴建,1989年12月2日投产。至2001年底,累计生产原煤万吨。由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等诸多原因,达不到矿井年设计产量,亏损严重,2002年开始操作破产重组工作。同年12月26日潘东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潘东公司对超过2.5米以上煤层一律实行放顶煤和大采高开采,同时加大反采力度,采用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新工艺,为矿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潘东公司年产量达116万吨,2004年煤炭产量又有了新的突破。潘东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市“园林式单位”,荣获淮南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先进集体”称号,被淮南市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命名为“淮南市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被淮南矿业集团党委、集团公司命名为“文明矿标兵”。2004年,潘东公司与集团公司签订了13项高定位技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投资总估算28657万元。技改后,到2008年产量可达260万吨。

9.朱集矿

朱集矿设计年产400万吨的朱集矿井,是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的顺利投产并尽快达产,对集团公司千亿元规模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2007年7月1日,中央风井开挖,标志朱集矿井正式开工建设。四年来,朱集人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一切”的企业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高目标、严管理,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累计完成井巷工程量45588米,四个井筒全部按计划安全到底并顺利贯通,安全快速揭煤17次,1次刷新淮南矿区立井大直径基岩段施工纪录,5次刷新集团公司岩巷大断面综掘单进纪录。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万元,矿建工程万元,土建工程万元,安装工程万元,设备投资万元。在技术创新方面,紧紧围绕井筒施工、防突揭煤、地压治理、地质勘探、快速掘进、软岩支护等建设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项,申请并已接受专利8项。其中“深井低透气性揭煤防突关键技术”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同类型矿井中,建设期间安全情况良好。

10.潘北矿

潘北矿井是淮南矿业集团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打造大型煤电基地、建设亿吨级生态矿区在建的六对大型现代化矿井之一。潘北矿井位于潘一、潘三矿井北面,东部与潘二矿井毗邻。全井田东西走向约公里,南北倾斜宽约公里,井田面积36平方公里。矿井地质储量亿吨,设计可采储量亿吨。煤质主要属低灰~富灰、特低硫~中硫、特低磷~低磷、高挥发份、富油~高油、中等~中高发热量的气煤。潘北矿井设计年产400万吨,分东、西两区开发。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为矿井的东区。潘北矿井建设项目部于2004年2月18日正式成立。矿井建设的各项工作从二季度全面展开,先后进行了井筒检查孔、“四通一平”、井筒地面预注浆、冻结工程施工,地面供电、供水、压风、砼搅拌系统已经形成,其它建井期间可利用的永久工程基本完工。三井筒采用“上冻下注”特殊法凿井,主、副、风井于2004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2008年3月5日联合试运转,工期38个月。矿井建设严格按照工期、质量、投入、安全四大控制,建设目标是安全、快速、优质、高效地把潘北矿建成环保型、花园式、新型的现代化矿井。潘北矿首采面

11111(3)巩固在哦面采用大倾角采煤,2008年1月1日建成试生产,每月平均出煤13万吨,尤其是2008年8月产量达到17万吨,8个月产煤万吨,在M10断层同等条件下,已打破万吨的全国记录,为淮南矿业集团、潘北矿写下了辉煌的一笔。潘北矿建设四年来,以“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矿业集团“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设理念,将地面绿化、环保以及塌陷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提出了一创建“和谐大潘北”的建设理念,突出营造更加舒适的人文环境。凝聚人才、增强职工荣誉感和自豪感,把煤矿建设成为: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生活舒适有家一样感觉的现代化矿井

11.李嘴孜矿

李嘴孜煤矿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原李嘴孜、孔集两对“三下”试采老矿井进行合并后的技改矿井。李井1960年投产孔井1959年投产两井2002年核定生产能力均为a2004年6月我院编制完成了《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孔李公司并矿生产系统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孔李公司并矿生产系统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将原李嘴孜煤矿和原孔集煤矿合并为孔李公司。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a。2007年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为加强企业管理统一企业名称将孔李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更改为李嘴孜煤矿

淮南矿业局资料

淮南矿业局资料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矿业集团”)1998年5月由淮南矿务局改制而成,同年7月下放安徽省管理,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集团现有机关部门13个,分公司29个、全资子公司5个、控股公司2个、均股公司2个、辅业改制参股公司7个。在册员工8.4万人,资产总额419亿元。2007年煤炭产量4196万吨,销售收入181亿元,上交税费20.14亿元。 集团构成单位 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参股单位: 地质勘探工程处、谢一矿、新庄孜矿、李嘴孜矿、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谢桥矿、张集矿、顾北矿、丁集矿、潘北矿、朱集矿、潘一东矿、安装工程分公司、矿业工程分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信息分公司、瓦斯利用分公司、顾桥矿、鄂尔多斯泊江海子煤矿、鄂尔多斯色连二号矿、准格尔唐家会煤矿 淮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矿技术服务公司、淮南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生态环境开发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舜岳水泥公司、舜泰化工公司、舜泉园林工程管理公司、舜龙煤炭联运公司、舜立机械公司、淮河化工公司、扬子银行、淮浙煤电公司、淮沪煤电公司、皖能铜陵发电公司 其他单位:淮南矿业集团职防院、淮南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淮南矿业集团留守处。 管理团队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王源先生,1953年6月生,大学学历,1974年至1975年在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采煤队工作,先后任新庄孜矿办公室秘书、党办秘书、副主任,安徽煤炭工业公司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华东医专筹备组成员、副组长、总支书记,淮南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矿务局多种经营总

最新2016淮南矿业集团职称考试继续教育综合知识习题答案

第一章淮南矿业集团形势与任务教育 1、打造淮南矿业升级版的内涵和目标是什么? 打造淮南矿业升级版的内涵是:使企业体制机制更活,产业结构更优,发展质量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职工利益更有保障。打造淮南矿业升级版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努力成为煤电体制创新的先行者和安徽能源保障的主力军,保持发展质量和职工收入处于行业前列。 2、未来几年集团公司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确保企业发展健康可持续,确保职工利益稳定可持续。 3、集团公司未来几年重点从哪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创新? (1)有序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完善企业组织管理架构,明确权责关系,推进产权结构调整。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层级清晰、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集团管控模式。 (2)全面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创新。调整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岗位管理改革,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3)大力实施制度和管理创新。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 (4)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形 成长效机制,营造全员创新氛围。支 持基层单位开展自主创新。 4、简述省委张宝顺书记对集团公 司提出“五个坚持”的主要内容? (1)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发挥 自身优势,奋力打造淮南矿业“升级 版”。(2)坚持创新发展,深化企业改 革,争取走在全省能源板块改革的前 列。(3)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为企 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4) 坚持抓好安全生产,为企业可持续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5)坚持抓党风廉 政建设,定规矩严管理,为企业健康 发展保驾护航。 5、面对当前形势,如何确保企业 发展健康可持续? (1)以煤电产业为根基,通过煤 电一体化,增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煤电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互补性强、 风险互保性强、发展稳定性强。本土 发展以煤带电保稳定,西部发展以电 带煤求突破。(2)以物流产业为增长 点,充分利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机遇, 乘势做强做大。以芜湖港为平台,以 煤炭、集装箱、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 贸三大物流体系为支撑,大力发展现 代物流业,是企业未来重要的经济增 长点。(3)以房地产业为试点,全面 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增强自我生存 和发展能力。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内 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混合所有 制经济。房地产业市场化程度高,必 须按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进行管理。 目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和高额回报的 阶段已经过去,未来竞争主要看企业 的经营策略和盈利能力。(4)以金融 资本为支撑,实现实业资本与金融资 本融合,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推动金 融资本运作,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 资成本,促进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更 好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5)以生态农业、养老产业为载体, 服务矿区职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新形势下,集团公司加强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主要有哪些? (1)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为企 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 证。(2)保持党风廉政建设高压态势, 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坚持 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企业改革发展营 造良好的环境氛围。(4)不断深化固 化“健康、前瞻、集成、精细”管理 理念,要在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 中扎根。 7、简述2014年集团公司安全、 生产、经营目标。 安全。杜绝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杜绝井下着 火、突透水事故,杜绝较大生产性责 任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8以 下。生产性责任重大非死亡事故不超 过3起。井下单位严重重伤不超过15 人,地面单位杜绝严重重伤及以上生 产性责任事故。杜绝3%及以上瓦斯超 限事故,3%以下瓦斯超限事故不超过 10次。 生产。煤炭产量5950万吨。发电 量340亿度,上网电量328亿度。 经营。资产总额1722亿元,营业 收入777亿元,吨煤成本508.4元, 利润5亿元(按照年度商品煤综合售 价470元/吨计算)。 8、简述2014年集团公司办好职 工利益八件事。 (1)平稳做好棚户区改造回迁安 置工作。(2)先行解决岩巷防尘问题。 (3)加大井下机械乘人设施投入。(4) 切实做好降温工作。(5)继续开展困 难职工帮扶工作。(6)做好带薪年休 假工作。(7)多渠道增加职工财产性 收入。(8)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丁集煤矿位于淮南市西北,潘谢矿区中部,凤台县境内,阜淮线及矿区铁路专用线经过矿井南部,工业广场紧邻省道凤蒙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东西长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共有可采煤层9层,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亿吨。煤层属中灰、中高挥发份、中高发热量,为特低硫、特低磷、富油的气煤和1/3焦煤,可供动力、炼焦配煤和化工之用。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原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主要系统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选煤厂与矿井配套,同期建成。矿井投资30亿元,定员1200人,200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6日矿井投产。 2.谢桥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 井田东西走向长,南北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目前全矿职工1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在聘高级职称43人。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矿区煤种以焦煤为主,特低磷、特低硫,灰份20%以下,发热量KG 以上,被喻为“绿色能源”,适用于动力、化工、冶金等工业用煤及各类民用煤。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煤矿 项目概况修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概述 顾北矿井位于淮南潘谢矿区中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规划中规划新建的矿井之一。2004年12月,我院编制完成了《顾北矿井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4月,我院编制完成了《顾北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2007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7]689号文核准了该项目。根据该项目核准批复及淮南矿业集团的委托,我院编制了本初步设计。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于2007年9月27日至28日在淮南召开会议,对我院编制的《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矿井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此次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顾北矿井初步设计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二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一、设计指导思想 以现代化管理模式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对本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资源特征的深入研究,对矿井地面各生产系统、井下开拓、开采布臵等进行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利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及工艺,以及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力争把顾北矿井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矿井中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 二、设计依据 1.煤炭工业部地质局煤地审字第8101号文《安徽省淮南煤田顾桥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批准书》; 2.1995年完成的顾桥井田高分辨地震补充勘探地质资料;

3.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煤地发[1996]060号文“关于印发《〈淮南矿务局顾桥矿井地震补充勘探报告〉批准书》的通知; 4.顾桥井田电子版精查地质报告汇编及其审查、验收意见书; 5.《安徽省淮南煤田顾北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5.); 6.《淮南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及其批复; 7.国家发改委《关于安徽省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设计审查意见的报告》; 8.顾北矿井井筒检查钻地质资料;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审[2005]682号文《关于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7]68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顾北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核准的批复》11.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编制《顾北矿井初步设计》的工程设计委托书。 第三节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一、井田概况 (一)位臵与交通 顾北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西北约23km处,行政区划隶属顾桥镇管辖。淮(南)~阜(阳)铁路从井田南部经过;井田所在地及其外围尚有多条公路可通往淮南、凤台、阜阳、蒙城和利辛等地;而井田内的永幸河与西南外缘的西淝河均可通航民船,并可转接淮河水运。交通十分方便。 (二)地形与河流 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m,总体

淮南矿业局资料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矿业集团”)1998年5月由淮南矿务局改制而成,同年7月下放安徽省管理,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集团现有机关部门13个,分公司29个、全资子公司5个、控股公司2个、均股公司2个、辅业改制参股公司7个。在册员工8.4万人,资产总额419亿元。2007年煤炭产量4196万吨,销售收入181亿元,上交税费20.14亿元。 集团构成单位 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参股单位: 地质勘探工程处、谢一矿、新庄孜矿、李嘴孜矿、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谢桥矿、张集矿、顾北矿、丁集矿、潘北矿、朱集矿、潘一东矿、安装工程分公司、矿业工程分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信息分公司、瓦斯利用分公司、顾桥矿、鄂尔多斯泊江海子煤矿、鄂尔多斯色连二号矿、准格尔唐家会煤矿 淮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矿技术服务公司、淮南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生态环境开发公司、淮南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舜岳水泥公司、舜泰化工公司、舜泉园林工程管理公司、舜龙煤炭联运公司、舜立机械公司、淮河化工公司、扬子银行、淮浙煤电公司、淮沪煤电公司、皖能铜陵发电公司 其他单位:淮南矿业集团职防院、淮南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淮南矿业集团留守处。 管理团队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王源先生,1953年6月生,大学学历,1974年至1975年在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采煤队工作,先后任新庄孜矿办公室秘书、党办秘书、副主任,安徽煤炭工业公司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华东医专筹备组成员、副组长、总支书记,淮南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矿务局谢一矿党委书记,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区矿井风井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区矿井风井绞车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技术经理: 安全经理: 项目经理: 中煤五建三处潘一项目部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潘一东区矿井风井绞车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东区矿井风井井筒掘砌工程由中煤五公司三处施工,目前大临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为确保绞车基础施工质量,安全、快速按工期完成,特编制本措施。 一、工程概况 潘一东区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境内,距洞山约20km,该矿井由合肥设计研究院设计,工广内现暂设有主、副、回风井三个井筒,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立井开拓。三个井筒的表土及风化基岩段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地面预注浆封水,预计井筒注浆段剩余漏水量小于6m3/h。实测自然地坪标高+21.6m。 风井布置两套单钩提升。设计工广东、西侧各布置一台2JKZ-3.6/15、JKZ-3.2/18型绞车。绞车基础设计标高+23.2m,高出原始地坪1600mm。基础外围施工尺寸比设计尺寸放大200mm。其基础混凝土标号均为C20。 二、施工方案 风井绞车基础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修整。当基础挖设土方工程符合设计尺寸后,先进行垫层施工,然后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内、外模均采用δ30 mm木板加工而成。砼采用商品砼。 三、施工顺序 绞车基础施工工序:熟悉设计图纸→基础放线→基础挖设、修整→基础垫层施工→立模、加固→预留孔埋设、加固→基础及预留孔位复验→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基础养护。 四、施工方法 (1)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应熟悉基础设计图纸,确保对图纸所示的基础尺寸及标高熟悉后,方可施工。 (2)按照图纸设计基础尺寸,由技术员依据井筒十字基点将基础的十字中心线及基础边框轮廓线画出,并用木桩作标记。 (3)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挖设基础入地部分(入地深度3000mm),人工修整,按设计尺寸找够荒径,进行基础底部垫层施工。 (4)垫层施工时尽量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在混凝土未凝固之前放置φ18 mm的钢筋(钢筋放置不得影响模板及预留孔施工),

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

目录 前言 ........................................................................... 一、我国煤炭企业战略研究状况及影响....................................................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煤炭企业的战略研究和制定工作的现状及影响.................................... 二、淮南矿业集团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二)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国家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四)煤炭企业的产业环境趋好.......................................................... 三、淮南矿业集团具有良好的内在发展潜质................................................ (一)资源优势突出 ................................................................... (二)主业(煤炭)生产快速增长.......................................................... (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五)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 (六)市场营销有保障.................................................................. (七)企业融资能力较强................................................................ 四、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及实施.............................................. (一)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思路.............................................. (二)淮南矿业集团企业战略的设计内容.................................................. (三)淮南矿业集团企业战略的实施设想..................................................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 前言 淮南矿业集团始建于1911年,已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解放前只有三对小井,年产量 30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过五、六十年代快速发展并成为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目前淮 南矿区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十三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七大煤电基地之一。以淮南煤 电为主体的皖电东送规划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已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淮南矿业集团作为一个老国有资源性大企业,要想彻底地从上个世纪末“人员多、负担重、债务高,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矿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瓦斯治理难度极大、安全事故 频发;煤炭主业主而不强,非煤产业多而不优;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困境中走出来, 要克服短期行为,避免大起大落,做到永续经营和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 是必要的。 最近,在省电大徐谷波及淮南分校廖仲达等老师的指导下,本人对淮南矿业集团进行了 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将其放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和煤炭行业背景中,运用所学到的战 略管理理论,侧重于对该企业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两个战略管理过程的研究,探索性地提出 了该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简述了该企业战略实施的设想。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安全管理情况介绍资料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安全管理情况介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 潘三矿隶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省淮 南市西北部,距淮南市约34km。 潘三矿于1992年1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 3.0Mt/a,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 4.0Mt/a。2008年实施了技术改造及扩建工程,扩建后矿井生产能力为 5.0Mt/a。2011年5月8日矿井安全改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开工建设。 矿井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及分组集中大巷开拓方式。目前全井 田共划分两个水平开拓,一水平标高-650m,下山开采至-730m,二水平标高-960m, -810m设有辅助水平。 目前全井田共有5个井筒,其中工业场地内布置有主井、副井 和矸石井,浅部边界布置东回风井、西风井。 一水平共划分有5个石门采区,即西一、西二、西三、东三、 东四石门采区。 一、矿井安全生产系统 (一)提升系统 主井井筒净直径7.0m,井深758.6m。布置2套16t扇形闸门底卸式双箕斗,采用钢丝绳罐道。安装2台洛阳矿山机器厂生产的塔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配低速直流悬挂式直联电动机,功率2600kW,

转速58r/min。电控系统采用大功率可控硅整流设备,西门子S7控制回路。其中主井1#车电控部分已改造为全数字控制系统。 副井井筒净直径8m,布置1套1.5t双层四车双罐笼,采用组合钢罐道。井塔内安装1台(JKM-4×4(Ⅰ)型)塔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配(ZD-120/45型)高速直流电机,功率1800kW;转速500r/min;设计提升速度9.96m/s,副井实际提升速度为6m/s。 (二)通风系统 矿井建立了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采用了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 方式。主要进风井为副井、矸石井,主井为辅助进风井;回风井为 位于矿井井田两翼的东风井和西风井。 全矿总进风量为25439m3/min,总回风量为26394m3/min,矿井风量有效利用率88.29%。东风井配备两台ANN-2960/1600轴流式主要通风机,配备电机功率2250kW,东翼采区回风量12945m3/min,等积孔为4.11m2。西风井装备两台GAF35.5-21.1-1FB轴流式主要通风机,配备电机功率3200kW。西翼采区回风量为13449m3/min,等积孔为5.30m2。 (三)供电系统 矿井工业广场设有一座35kV变电所,由芦集220kV变电所馈出两路LGJ-185型架空线路作为矿井两路主电源线路,潘一110kV变电所馈出3413线路作为矿井保安电源。另在东风井场地设1座35kV 变电所,为东风井主通风机提供6kV电源;西风井场地设1座35kV

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详解

关于印发《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矿、矿建项目部,勘探工程处,矿业工程分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业经2009年10月26日总工程师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 一、井巷揭煤原则 (一)从设计源头,避免在地质构造破坏带、应力集中带揭煤;避免小角度、长距离揭煤; (二)层位、构造探测不清不揭煤;瓦斯压力测量不准不揭煤; (三)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 二、井巷揭煤基本程序及相关技术要求 (一)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前 1.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或石门拔门)前,依据揭煤地质说明书编制揭煤专项防突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2.层间距在20m以内的煤层群,可编制联合揭煤专项防突设计;大于20m的,2

必须分别编制揭煤专项防突设计。 3.突出煤层(分层开采后除外),新采区、新水平、井筒首次揭穿平均厚度0.3m 以上的非突出煤层,以及平均厚度0.3m以上的非突出煤层防突指标超标的,揭煤必须编制专项防突设计,报集团公司批准。其他揭煤设计比照本规定,由矿(矿建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执行。 4.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置不少于3个探测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二)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前 1.必须建立揭煤安全防护系统及独立的、可靠的通风系统。 2.前探:至少施工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底(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所有前探孔必须测斜,并且至少有1个前探钻孔沿井巷揭煤正前方布置。 3.测压:设计的前探钻孔可用作测压钻孔,若二者不能共用时,则测压钻孔应布置在该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置。测压钻孔不少于3个,并且至少有1个测压钻孔布置在井巷轮廓线外15m,测压钻孔与其它钻孔见煤点间距不少于5m。近距离煤层群的,层间距小于5m或层间岩石破碎时,可测定煤层的综合瓦斯压力。 4.预测:预测指标同时采用瓦斯压力P、瓦斯含量W及前探、测压等各类钻孔施工过程中有无喷孔、顶钻等其他异常现象。施工前探或测压钻孔过程中,必须取煤样 3

矿 区 基 本 情 况(简介)

雷门沟金矿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嵩县伊洛源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隶属安徽省淮南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淮南矿业集团的国有控股公司﹚下设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100万元,地址位于嵩县县城,雷门沟金矿的隶属关系属该公司。 根据豫国土生产勘探备字〔2010〕055号文,采矿权人嵩县伊洛源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南有色岩土工程公司对矿区进行生产勘探工作,并于2010年11月编制完成《河南省嵩县伊洛源矿业有限公司雷门沟金矿生产勘探报告》,该报告于2011年2月受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并于2011年8月给予备案。 二、矿区简介 嵩县伊洛源矿业有限公司雷门沟金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以下简称雷门沟金矿),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越。雷门沟金矿采矿许可证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核发,证号为C4100002010024110056478,矿区面积4.11平方公里。 三、区域地质 雷门沟金矿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坳陷东端起与嵩县断陷盆地的接壤处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之中。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制约着本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展布,并为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大地构造环境。 区域地层主要为太古太华群的变质岩和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火山沉积岩系,次为新近系和第四系。 区域主构造线为北西—南东向,以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最为

发育。 区域岩浆岩十分发育,分布广泛,具有多期次、多相位特点。其中活动最强烈,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中元古代早期火山喷发和燕山期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活动。 区域内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铜、铅、钼、汞、萤石等十多种,其中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是金,其次是钼,另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钠、钾长石等。 四、矿区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太华群表现为单斜构造,片麻理产状100—130°∠20—30°。断裂构造分为北东及北北东向两组,北东向断裂有F302、F304、F305、F306、F310、F326、F328、F335、F336、F005、F007、F009、F307、F308、F309等,倾向北西,倾角60—70°,普遍含金,延长数百米,宽0.2—4.69m,一般1m左右。 北北东向断裂有F001、F002、F337、F338、F346、F339、F334、F341、F333等,走向10—26°,延长50—340m,倾向北西,倾角53—57°,宽0.2—7.5m。 以上两组断裂均为区内主要含金破碎带。 五、矿区周边环境 矿区西端是丰源钼矿(日产3000吨矿石)和山东黄金公司,北面临接祁雨沟金矿(中金),南端属鑫宝金矿,祁雨沟金矿(中金)至今有30多年采矿历史,生产能力达3000T/h,几个矿山目前是嵩县主要产金、钼矿和利税大户。 雷门沟金矿处在山东、鑫宝、中金和丰源钼矿的包围之中,矿区内经勘查证明,即有可采金金属、钼金属存在,同时伴生有银、铅、

淮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铁运公司),地处拥有豆腐之乡、动力之乡、“火电三峡”之称的安徽淮南。原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2010年10月19日,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向淮南矿业定向增发1.676亿股,购买了淮南矿业集团持有的铁运公司和物流公司100%股权,铁运公司现为淮南矿业集团占有其32.02%股份(第一大股东)的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近百年开采历史,是我国500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2002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抢抓机遇、务实创新,认真践行“两个一切”企业宗旨,持续推进“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迅速成长为以煤电为主、具有金融功能的新型能源企业。2010年煤炭产量达6619万吨,电力权益规模达1192万千瓦;资产总额达1027亿元,成为安徽省首个资产超千亿元的企业。目前,淮南矿业集团煤炭产量规模、电力权益规模、房地产规模、资产规模、税费规模和职工人均收入均处于省属企业首位。淮南矿区已被列为全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成为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2011年9月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第10次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淮南矿业集团以515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159位,连续第10年上榜。 铁运公司前身为1974年批准成立的淮南煤炭基地建设会战指挥部筑路工程处;1986年更名为淮南矿务局铁路营运处;1987年更名为淮南矿务局铁路运输处,1999年5月改制,注册成立淮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按公司制运作。

淮南矿业集团二十条红线

安全管理二十条红线及执行说明 一、安全管理二十条红线 (一)瓦斯超限作业,隐瞒瓦斯超限。 (二)擅自高定监控断电值或缩小断电范围。 (三)虚报、假报瓦斯抽采钻孔量和瓦斯抽采量。 (四)一风吹排放瓦斯。 (五)测气员、安监员、防突员弄虚作假,虚报检查数据。 (六)严重违章放炮。 (七)人为破坏风门、瓦斯传感器。 (八)“三专两闭锁”不按规程规定安装或人为造成闭锁失效。 (九)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和突出危险工作面不执行防突措施而进行采掘作业或超采超掘。 (十)井口20米范围内、井下无措施烧焊及使用明火。 (十一)违反规程、措施空顶作业,煤巷锚杆(锚索)支护擅自修改支护参数。 (十二)提升绞车的安全保护、安全设施及立井井口闭锁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或失效;违反斜井“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扒、蹬、跳车;乘坐皮带;带电作业。 (十三)采煤、掘进、开拓工作面、回风顺槽及回风流中,电气设备失爆(五类)。 (十四) 个人违章作业造成他人死亡的,解除直接责任人劳动合同。 (十五)年度内触犯其他比较严重“三违”的(见附

件3),第一次进“三违”学习班;第二次待岗三个月;第三次解除劳动合同。 (十六)安全培训管理人员为受训不合格人员或未参加培训人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的,解除直接责任人劳动合同。 (十七)职工接受安全培训考试不合格的,待岗3个月。第一次补考不合格的,待岗半年;第二次补考仍不合格的,解除劳动合同。 (十八)擅自调整供电系统保护整定值,造成越级跳电的,或违反“谁停电、谁挂牌、谁摘牌、谁送电”停送电制度的,解除直接责任人劳动合同。 (十九)没有按照规程实施探放水而进行采掘活动的,或有突然出水等透水征兆没有及时停止作业撤出人员的,解除直接责任人劳动合同。 (二十)因脱岗发生钻孔着火或瓦斯高值超限等事故的,解除直接责任人劳动合同。 三、安全管理二十条红线执行说明 (一)“瓦斯超限作业”,系指:在作业范围内,监控探头记录或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超限时,仍进行作业。 (二)“隐瞒瓦斯超限”,系指:未按集团公司《关于规范瓦斯超限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统计上报瓦斯超限。 (三)“擅自高定监控断电值或缩小断电范围”,系指:规程或措施规定断电值、断电范围而没有按规定达到。 (四)“虚报、假报瓦斯抽采钻孔量和瓦斯抽采量”,系指1、所报瓦斯抽采钻孔深度、钻孔量或瓦斯抽采量一次超过实际数值20%及以上;2、施工消突、抽采钻孔未经验收而直接投入使用。

顾桥煤矿概况

顾桥煤矿 顾桥煤矿是淮南矿业集团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建设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电一体化新型能源基地的核心工程。矿井于2003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07年4月24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当年4月28日正式投产。矿井先后被授予“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循环经济示范矿井”、“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中华环境友好煤炭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1矿井概况 顾桥矿位于潘谢矿区中西部,东距凤台县城约20km,井田面积106km,属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矿井,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地质储量18.2亿吨,可采储量近10亿吨,建设规模1000万吨,是亚洲井工开采规模最大的矿井。矿井由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立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开工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安徽省861重点督查工程。 2矿井建设情况 矿井建设按照淮南矿业集团“一先进三保护”即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定位“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建井目标,用不到35个月安全、快速、高标准地建成了顾桥矿,成为淮南矿业集团新一轮大发展的标志性矿井。一是速度快。从井筒开挖到首采面具备试生产条件,不到35个月时间,过去建设同类型矿井需要10年以上,并取得了淮南矿区建设史上“八项突破”。二是质量优。矿井工程质量优良,总评分87.6分,三类工程一次验收全部合格。三是投资省。矿井总投资(含选煤厂)29.2亿元,吨煤投资不到300元,与同类型矿井建设相比节省投资三分之一。四是绿色环保。矿井工业用水闭路循环,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工广绿化覆盖率42%,被原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誉为“一所大学”。 矿井装备先进、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充分体现淮南矿业集团“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主要、关键的核心设备均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矿井掘进、采煤、皮带运输、提升等20多个系统都采用现代化装备,系统实现自动化。其中,采煤工作面可实现自动化。主井提升可实现井下装煤、提煤及地面卸煤的全过程自动化运行;副井提升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在井口进行远程开车,同时作为上下人的通道,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攻关,实现了全自动提升,这在全国煤炭系统是第一家。调度指挥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个矿井的技术装备水平都处于目前全国煤炭行业的先进水平。2008年1月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设计说明书

前言 采矿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设计是在我们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之后,再进行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和矿山运输、提升、排水及通风的设计计算。所有这些都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撰写技术文件、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衷心感谢院领导和采矿教研室的老师的帮助和辅导,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郭保华老师,在这三个月里,正是他认真、耐心、详细的辅导,才使我能按时、按质的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设计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初步设计。设计的井田面积为23平方公里,矿井年产9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较小,平均厚3.1m,地质结构简单,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大,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涌水量大。 设计采用立井单水平暗斜井开采的开拓方式,采用条带式准备方式,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的回采工艺,主要对矿井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对矿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进行了有关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井的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机械化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1997年11月13日19时20分,淮南矿务局潘三矿东四采区掘进203队施工的1772(3)轨道顺槽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到了东四采区进回风上山、开拓三队、201掘进队施工的1761(3)运输顺槽工作面、202队施工完毕正在回收设备的1761(3)轨道顺槽以及综一区综采工作面。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04人,死亡88人,其中抢救事故过程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受伤13人,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极为重视,派员赶赴现场参加抢救。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煤炭部张宝明副部长对事故抢救处理作了五点指示。煤炭部部长王森浩、副部长王显政、总工程师尚海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监察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有关领导;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副省长黄岳忠、省人大副主任吴昌期,以及安徽省、淮南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的抢救工作,慰问了受伤职工和伤亡人员家属。 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34号),成立以煤炭部副部长王显政为组长,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安徽省副省长黄岳忠、煤炭部总工程师尚海涛、监察部执法室事故处处长周可喜、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副主席张文生、淮南市常务副市长杨爱光为副组长,

部、省、市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瓦斯爆炸事故部、省联合调查组”。特邀4名瓦斯治理专家协助调查组进行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事故调查组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查证资料,与有关人员谈话、取证,技术分析,基本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淮南矿务局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防范措施,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井概况 潘三矿始建于1979年6月,1992年11月投产,设计能力和核定能力为300万t/年,1996年实际产量197万t,1997年计划产量210万t, 1~10月实际产量173万t。现有职工7493人,三班生产(早5~13时,中13~21时,夜21~5时)。 该矿井田走向9.2km,倾斜长5.5km,井田面积50.6平方公里,可采煤层13层,可采储量5.4亿t。矿井为立井,主要集中运输大巷、分区石门及上下山开拓方式;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650m,二水平标高为-830m;目前开采一水平C13—1煤层,属气煤。矿井现有东四、东三、西一、西二4个采区,共4个采煤面,其中3个综采面,1个高普面,有15个掘进工作面,其中有11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准备),4个岩石工作面(开拓)。

淮南矿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讲解

目录 前言 (2) 一、我国煤炭企业战略研究状况及影响 (2)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2) (二)我国煤炭企业的战略研究和制定工作的现状及影响 (2) 二、淮南矿业集团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3) (一)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3) (二)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 (3) (三)国家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3) (四)煤炭企业的产业环境趋好 (4) 三、淮南矿业集团具有良好的内在发展潜质 (4) (一)资源优势突出 (5) (二)主业(煤炭)生产快速增长 (5) (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7) (五)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 (7) (六)市场营销有保障 (7) (七)企业融资能力较强 (7) 四、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及实施 (8) (一)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设计思路 (8) (二)淮南矿业集团企业战略的设计内容 (9) (三)淮南矿业集团企业战略的实施设想 (9) 参考文献: (10) 后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发展战略 前言 淮南矿业集团始建于1911年,已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解放前只有三对小井,年产量30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过五、六十年代快速发展并成为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目前淮南矿区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十三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七大煤电基地之一。以淮南煤电为主体的皖电东送规划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已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淮南矿业集团作为一个老国有资源性大企业,要想彻底地从上个世纪末“人员多、负担重、债务高,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矿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瓦斯治理难度极大、安全事故频发;煤炭主业主而不强,非煤产业多而不优;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困境中走出来,要克服短期行为,避免大起大落,做到永续经营和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是必要的。 最近,在省电大徐谷波及淮南分校廖仲达等老师的指导下,本人对淮南矿业集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将其放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和煤炭行业背景中,运用所学到的战略管理理论,侧重于对该企业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两个战略管理过程的研究,探索性地提出了该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简述了该企业战略实施的设想。 一、我国煤炭企业战略研究状况及影响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论述企业战略,得从战略说起。战略一词,在我国起源很久,原为军事用语,指作战的谋略;在英文中为strategy,它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ia,也是一个同军事有关的词。到了现代,被引申到政治活动中,20世纪60年代,被明确引进到企业,就产生了企业战略。 所谓企业战略,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人赋予它不同的含义,有用战略的构成要素来解释战略的,也有将战略理解为决策、计划和指导思想的。根据理论界和企业界多数人的意见,企业战略可定义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总结历史、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现实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二)我国煤炭企业的战略研究和制定工作的现状及影响 发达国家研究和制定企业战略较早,如通用电气公司在1971年首先编制出战略规划。随后,日本各大公司都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产品市场由政府直接控制,企业无权也没有能力制定发展战略。直到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一词引入经济学。党的十二大正式使用战略一词,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此后,企业界才开始研究和制定企业战略。而煤炭行业研究和制定企业战略相对更晚。国务院2005年7月份才发布我国首个对煤炭工业发展的系统性、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兖矿集团、神华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少数大型煤矿集团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但就全国煤炭行业而言,企业战略规划和实施状况令人忧虑,大多数中小煤炭企业尚没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经过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