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815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刑法学概念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815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刑法学概念题精编1.刑事责任的终结

【答案】刑事责任的终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刑事责任的实现而终结,二是因刑事责任的消灭而终结。

2.破坏交通设施罪

【答案】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自救行为

【答案】自救行为,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依靠自己力量及时恢复权益,以防止其权益今后难以恢复的情况。

4.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5.虐待部属罪

【答案】虐待部属罪是指处于领导地位的军职人员,滥用职权,虐待部属,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6.共同犯罪

【答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二人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2)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7.身份犯

【答案】身份犯,在犯罪构成上犯罪主体被限定于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

8.传播性病罪

【答案】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进行卖淫嫖娼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的人;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危害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尚,而且传播性病,危害公民身体健康,危及子孙后代;主观方

面是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卖淫或嫖娼。

9.间接故意

【答案】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其特征是:(1)在认识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意志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放任的心理态度。

10.犯罪中止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在犯罪的过程中主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犯罪过程中,是指从预备犯罪到犯罪完成的全过程,只要这个过程尚未结束,犯罪尚未完成,犯罪构成尚处于未完成状态,都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第二,必须是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地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自动,是指犯罪分子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出于自我的意愿而停止犯罪活动,或者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第三,中止犯罪必须是彻底的而不是暂时的,即犯罪分子决心今后不再继续进行已经放弃的犯罪活动。

1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分裂国家罪

【答案】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此罪的犯罪构成包括以下方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此罪的犯罪构成包括以下方面:本罪的主体是窃据党政军大权的人物和反动的民族主义分子,或者是有较髙社会地位、有特殊影响的人,但也不排除其他人成为本罪的主体;客体是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12.特殊防卫权

【答案】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后果的,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13.妨害作证罪

【答案】妨害作证罪是指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示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自然人主体;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类妨害作证的行为:一是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二是指使他人作伪证,即出主意要他人作伪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