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微粒化学发光

磁微粒化学发光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原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体、待测抗原与碱性磷酸酶(AP)标记的抗体形成“三明治”结构的复合物。随后加入连有抗荧光素抗体的磁性微粒,通过抗荧光素抗体与荧光素的特异性结合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连接在磁颗粒上,在外加磁场中直接沉淀,将免疫反应形成的复合物与未结合的其他物质分离。去上清后清洗沉淀的复合物,加入酶促化学发光底物。底物在酶作用下被催化裂解,形成不稳定的激发态中间体,当激发态中间体回到基态时便发出光子,形成发光反应,即可使用发光仪检测反应的发光强度。发光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呈正比,使用相应的计算方法便可计算出样本中待测抗原的浓度。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示意图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操作规程[管理资料]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操作规程[管理资料]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1.仪器操作标准化文件内容 1.1 开机前准备 1.1.1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 1.1.2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1.1.3 检查打印机连接线是否连接 1.2 开机 1.2.1 打开打印机开关 1.2.2 打开系统控制中心电源开关(必须确保此时运行模块的电源是关闭的) 1.2.3当Snpshot屏幕出现在显示屏幕上之后,打开运行中心电源开关 1.2.4 当Snpshot屏幕上运行中心和样品处理中心的状态显示为Stop,选择两中心图 标,按F5-STRTUP键启动仪器 1.3 试剂准备与检查 1.3.1 检查仪器上原有试剂量 1.3.2 如原有试剂量不足,取所需试剂放入仪器 1.3.3 检查试剂瓶是否齐全,批号和效期,确保试剂瓶没有漏液 1.3.4 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是否在效期之内 1.3.5 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量是否足够 1.3.6 检查所有消耗品(反应杯)是否足够,废物是否清空 1.4定标 1.4.1定标试剂:根据不同项目,定标试剂和类型分为2种,并全部为即用型标准品:

1.4.1.1 校正曲线(2点定标) 1.4.1.2 INDEX曲线(INDEX CL 定性定标) 1.4.2定标步骤 1.4. 2.1 输入校正曲线(工厂定标):标准曲线的详细资料全部在试剂瓶上的条码中, 当仪器扫描试剂瓶时,可自动将标准曲线保存起来 1.4.2.2 定标申请 1.4. 2.2.1在Snpshot上选择ORDER 1.4.2.2.2选择Clibrtion order 1.4. 2.2.3选择要定标的分析项目 1.4. 2.2.4输入样品架及位置 1.4. 2.2.5输入标准品的批号和效期 1.4. 2.2.6选择运行模块(可选择) 1.4. 2.2.7选择F2-dd order确认定标申请 1.4.2.2.8 选择以下一种: *重复2~7步骤申请新的项目定标 *选择F1-EXIT返回Snpshot屏幕 1.4. 2.2.9打印申请报告单 1.4.3 定标运行 1.4.3.1按定标申请清单放置标准品的量和位置 1.4.3.2放置消耗品 1.4.3.3检查库存(缓冲液,激发液,预激发液和废物等) 1.4.3.4按RUN键运行,运行结束后浏览定标情况 1.4.4 浏览标准曲线 1.4.4.1从Snpshot选择QC-Cl,选择Clibrtion Sttus 1.4.4.2选择想要查看的项目 1.4.4.3选择F5-Detil,浏览所选项目标准曲线的详细参数 1.4.4.4返回Snpshot 1.4.5 定标要求 1.4.5.1每一个新的批号试剂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点击次数:291 发表于:2008-08-24 01:39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来源:丁香园 一、发光物质的类型 (一)无机化合物化学发光分析 1、金属离子分析 痕量金属离子对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因而化学发光测定金属离子得到广泛的应用( 见表1) 。但是,由于不同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发光试剂时,发光光谱相同,致使金属离子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的选择性较差。为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待测金属离子与干扰离子配合物稳定性不同进行选择性分析,如加入掩蔽剂EDTA 或水杨酸掩蔽干扰离子; (2) 优化实验条件以减少其它离子的干扰; (3) 稀释样品溶液; (4) 加入敏化剂。但是,当样品中待测物相对于干扰物浓度很小时,上述方法也无济于事,只得进行前处理,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色谱、溶剂萃取等。 色谱分离的高选择性与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度相结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联用技术。关键是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选择得好,不仅可以提高选择性,还可以进行多个离子的同时测定。如用离子交换分离法同时测定Cr (à) 和Cr (? ) 。溶剂萃取也是提高化学发光测定金属离子选择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费时,因为进行化学发光检测前必须将无机物从有机溶剂中反萃取出来,或是将有机溶剂蒸发除去。较好的方法是自动在线溶剂萃取选择性检测待测物。

2、其它无机化合物的分析 化学发光反应中,过氧化氢是最常用的一种氧化剂,因此有关H 2 O 2 化学发光分析的报道较多( 见表2) ,涉及到鲁米诺、过氧草酸酯及光泽精等化学发光反应。根据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制成的H2O 2 光纤传感器与流动注射法联用,可检测10nmo l /L ~1 mmo /L 的H 2 O 2 ,用模拟酶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发光,检测限可达5 . 5×10 -9 mo l /L 。根据ClO - 对鲁米诺的氧化作用,可用于测定ClO - ,其它物质如Cl 2 的干扰,可用流动注射法消除。利用停流技术测定水中ClO - 不必进行前处理。含氮的无机化合物如NH3 /NH 4 ,可将其衍生后用TCPO 化学发光法检测,线性范围为2 。9ug /L ~6 m g /L 。CN -能抑制鲁米诺H 2 O 2 -Cu (II ) 的化学发光,据此可分析测定CN —。在低温条件下化学发光分析测定CN -,当进样量为100uL 时,线性范围为10 -9 -10 -7 g /mL ,当进样量20 uL 时,线性范围为10 -8 ~5×10 -7 g /mL 。 (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分析 1、有机酸 有机化合物的同系物结构和性质相似,使单一组分的测定遇到困难,因此有机化合物同系物的分析常与HPLC 相结合。有机酸的化学发光分析( 见表3) ,一般是先将其衍生

Axsym(雅培化学发光仪)简单维修介绍材料,第6单元校准操作技巧

第6单元 校准操作 单元目录表 概述 校准类型 ....................................................................................................................................................... 6-2 系统校准 ................................................................................................................................................ 6-2 检测校准 ................................................................................................................................................ 6-2 校准指导 何时校准 ....................................................................................................................................................... 6-3 强制校准 ................................................................................................................................................ 6-3 可选校准 ................................................................................................................................................ 6-3 校准取样规定 ................................................................................................................................................ 6-4 校准设置与准备 材料要求 ....................................................................................................................................................... 6-5 系统设置 ....................................................................................................................................................... 6-5 校准订购 AxSYM主曲线 .............................................................................................................................................. 6-7 校准请求 ....................................................................................................................................................... 6-10 校准检查 结果检查 ....................................................................................................................................................... 6-13 系统验证 ................................................................................................................................................ 6-13 检查结果 ................................................................................................................................................ 6-14 人工激活曲线失败.................................................................................................................................. 6-17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的应用 关键词】癌胚抗原 【摘要】目的研究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的可靠性及方法学评价。方法利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EA,并进行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回收率方面的探讨。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AFP的线性范围0.30~1380μg/L,CEA的线性范围0.51~1067μg/L。测定AFP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1.16%~3.53%,批间为1.49%~4.67%;CEA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0.87%~4.47%,批间为1.92%~4.71%。AFP的最低检测限度0.30μg/L;CEA 的最低检测限度0.51μg/L。AFP的回收率97.7%~99.0%;CEA的回收率98.4%~101.65%。黄疸、脂血、溶血对AFP、CEA的测定无明显影响。结论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宽、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关键词】磁微粒子化学发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近十年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成为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测定时间短,无放射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临床和科研[1]。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它们的测定有助于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免疫分析仪,即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我们用此法对血清中的AFP和CEA的测定,作了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回收试验及干扰试验等实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 试剂 AFP和CEA试剂盒由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配套试剂。 1.3 方法按仪器操作手册,用配套试剂盒测定定值、样品。数值在标定值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做精密度、灵敏度、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等相关实验。 2 结果 2.1 精密度采取批内和批间差异来确定。分别取AFP和CEA高、中、低浓度各三份混合血清标本,其中一半重复测定20次,计算均值、方差,及批内CV值。另外一半分成20份,装入塑料离心管置于-20℃冰箱,每天1次连续测定20天,计算均值、方差及批间CV 值。结果见表1。 表1 AFP和CEA批内、批间变异值(略)

叶酸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zhongshengbeikong

叶酸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叶酸的浓度。 1.1 规格 100人份/盒 1.2规格划分说明 根据测试人份数划分。 1.3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R1):0.1M Tris(pH7.4)缓冲液稀释的山羊抗小鼠IgG磁性微粒-小鼠单克隆抗叶酸结合蛋白,6mL。 试剂2(R2):1.0M(pH5.5)抗坏血酸盐溶液,23mL。 试剂3(R3):0.1M Tris(pH7.4)缓冲液稀释的牛奶叶酸结合蛋白,17mL。 试剂4(R4):0.1M Tris(pH8.0)缓冲液稀释的叶酸-碱性磷酸酶结合物,6mL。试剂5(R5):0.6M(pH8.0)磷酸三钾溶液,6mL。 2.1 外观 2.1.1试剂盒应组分齐全,标签清晰,液体组分无渗漏,外包装完整无破损。2.1.2试剂1(R1)摇匀后,应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1.3试剂2(R2)应为淡黄绿色澄清溶液。 2.1.4试剂3(R3)应为无色澄清溶液。 2.1.5试剂4(R4)应为无色澄清溶液。 2.1.6试剂5(R5)应为无色澄清溶液。 2.2 准确度 测定标准溶液,回收率(R)应在85%~115%范围内。

2.3 最低检测限 将零浓度校准品作为样本检测,应不大于1.0ng/mL。 2.4 线性范围 在[1.2~2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00。 2.5 重复性 重复测定高、低浓度样本,变异系数(CV)应≤15%。 2.6 批间差 测定同一样本,变异系数(CV)应≤15%。 2.7 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盒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为12个月。试剂有效期满后3个月以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2、2.3、2.4、2.5的要求。

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lideman

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样本中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含量。 1.1 规格 100测试/盒 50测试/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试剂1、试剂2、磁分离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 校准品和质控品浓度具有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瓶标签。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1.3 液体组分应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 线性 在[4.00,5000.00]pg/mL的测量范围内,试剂盒的相关系数(r)应≥0.9900。 2.3 空白限 应不高于2.50pg/mL。 2.4 准确度 取iPTH国际标准品,配制浓度约为100.00pg/mL和1500.00pg/mL(允许偏差为±10.0%)作为样本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5.0%范围内。 2.5 批内精密度 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0%。 2.6 批间精密度 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0%。 2.7 质控品的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的测量值应在质控范围内。 2.8 特异性 试剂盒与表1中有关潜在交叉反应物应无显著的交叉反应。 2.9 稳定性 在2℃~8℃条件下储存,有效期为12个月,取超过有效期的试剂盒检测线性、空白限、准确度、批内精密度、质控品的赋值有效性应符合2.2、2.3、2.4、2.5、2.7的要求。 2.10 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全段甲状旁腺素校准品溯源至国际标准品95/646(NIBSC)。

化学发光系统工作原理

化学发光系统工作原理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它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的特点,并可采用简单的注入电流的方式来泵浦其工作电压和电流与集成电路兼容,因而可与之单片集成。 由于这些优点,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在激光通信、光存储、光陀螺、激光打印、测距以及雷达等方面以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激光器的发光原理 >>>>产生激光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粒子数反转; 二、要有谐振腔,能起到光反馈作用,形成激光振荡;形成形式多样,最简单的是法布里——帕罗谐振腔。 三、产生激光还必须满足阈值条件,也就是增益要大于总的损耗。 1、满足一定的阀值条件

为了形成稳定振荡,激光媒质必须能提供足够大的增益,以弥补谐振腔引起的光损耗及从腔面的激光输出等引起的损耗,不断增加腔内的光场。这就必须要有足够强的电流注人,即有足够的粒子数反转,粒子数反转程度越高,得到的增益就越大,即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电流阀值条件。当激光器达到阀值时,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就能在腔内谐振并被放大,最后形成激光而连续地输出。 2、谐振腔,能起到光反馈作用 要实际获得相干受激辐射,必须使受激辐射在光学谐振腔内得到多次反馈而形成激光振荡,激光器的谐振腔是由半导体晶体的自然解理面作为反射镜形成的,通常在不出光的那一端镀上高反多层介质膜,而出光面镀上减反膜。 对F-P腔(法布里—拍罗腔)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晶体的与P-N 结平面相垂直的自然解理面构成F-P 腔。 3、增益条件 建立起激射媒质(有源区)内载流子的反转分布。在半导体中代表电子能量的是由一系列接近于连续的能级所组成的能带,因此在半导体中要实现粒子数反转,必须在两个能带区域之间,处在高能态导带底的电子数比处在低能态价带顶的空穴数大很多,这靠给同质结或异质结加正向偏压,向有源层内注人必要的载流子来实现,将电子从能量较低的价带激发到能量较高的导带中去。当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

化学发光检测

第一章化学发光技术 一、免疫学检测发展阶段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可以利用同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等微量物质。我国免疫学的检测基本历经了以下几个过程,如图1.1所示。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90年代时间 图1.1免疫学检测发展阶段 尽管免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我国临床免疫诊断现状来看,无论是临床应用方面,还是产业化角度,都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亟待改进。下表1.1就此做一比较: 表1.1 中国免疫诊断现状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大势所趋;而取代进口,发展我国的化学发光检测事业,

正是临床检验界着手发展的方向。由此,我公司自1998年立项至今,致利于化学发光检测方案设计,自行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学发光底物,与国外知名检测仪器生产商联合开发了化学发光全自动、半自动检测仪,并自行设计开发了化学发光管理软件,而今形成了仪器、试剂、软件全面配套,为我国的临床检验界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概述】 本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次报道用发光信号进行酶免疫分析,利用发光的化学反应分析超微量物质,特别是用于临床免疫分析中检验超微量活性物质。目前,这一技术已从实验室的稀有技术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常规检测手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将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体系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相似,不同这处是以发光物质代替放射性核素或酶作为标记物,并藉助其自身的发光强度直接进行测定。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既具有放射免疫的高灵敏度,又具有酶联免疫的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易于标准化操作。且测试中不使用有害的试剂,试剂保持期长,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诊断工作,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原理】 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包含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其基本原理同酶联免疫技术(ELISA),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间接法等反应模式,如图1.2,1.3,1.4所示。 如图1.2双抗体夹心法反应原理示意图

雅培化学发光的维护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反应杯通路故障分析 (2012-01-05 01:04:46) 标签: 杂谈 1、反应杯流程 反应杯倒入反应杯箱中,由电梯链条自由提升到反应杯电梯门口,电梯门是一块软胶片,反应杯在此由软胶片拨人定向斜道中,使反应杯垂直悬挂。在挡板处受阻转为垂直方向进入螺旋管中,满否由反应杯检测板检测,当满时,电梯停止转动。在推杆将预热段最右一个杯推人反应段后,在后退补,使预热段中永保持16个反应杯。进A的反应杯在加样,加试剂反应后到分离针1对反应物分离,在经过分离针2后反应杯中仅剩含吖啶脂的有效结合物,到达酸管时加酸入反应杯,升降机降下,由轨道皮带将反应杯带人升降机中,由升降机提升到亮度计盒中,并由其旋转马达推送到碱管位置加碱,使其反应结合物发光,并由光电倍增管接收,此后反应杯转送到吸废液针位置,由废液针吸走反应杯中废液,再将空杯转送到退杯电磁阀位,由电磁阀将其打人废杯箱中,就此完成全过程。 2、常见故障及排除 2.1、卡杯

2.1.1、反应杯在反应杯箱中不能提升 原因可能是: (1)由于反应杯电梯门不能发挥有效功能,曾使反应杯从顶上翻过,掉在电梯链条后半部分,卡住链条,使其不能转动。解决办法是,开后盖,取出反应杯即可。 (2)马达烧毁,还未曾发现。 2.1.2、反应杯堆积在定向斜道上 原因可能是:定向斜道中灰尘过多,使反应杯不能靠重力转向并滑下,当中反应杯下降后检测器检测到无反应杯,驱使不断转动输送反应杯到定向斜道,造成堆积。解决办法是,拆开后用长镊子夹住喷有碧丽珠(一种沙发光洁剂)的纱布,清洁定向斜道。 2.1.3、反应杯卡在盖板位置 仔细观察可看到反应杯是成倾角卡在此处,而非平常的直立,可能的原因是: (1)螺旋杆安装时太靠下,使下端口离轨道底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一个反应杯高度,造成推杆在推反应杯时不能平行推出。解决办法是轻微松开上的螺钉将螺旋杆往上推,其螺旋管下口位置正好在盖板上半部分一条水平横线位置为正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己整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 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 值越小。例:A为一种抗原 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 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 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 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 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 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 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 公司) 三、试剂 1、A标准品 2、A单克隆抗体 3、A-BSA结合物 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 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 6、HRP标记的A 7、PBST 洗涤液(0、05mol/L PBS, 含0、05% Tween-20) 8、分析缓冲液(0、05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7、4, 含2、0%BSA、0、5 %的水解明胶、0、1%的Proclin-300) 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与对碘苯酚溶液) 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四、试剂处理 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 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取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1:10000、1:12000 的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4 ℃保存。(具体分析) 五、数据处理 通过测量标准品与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RLU),使用Fl ash’n glow LB955 发光分析仪自带软件中的数据处理程序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线性方程采用的就是logit(Y)-log(X)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以logitY 为纵坐标, logX 为横坐标, 其线性方程表达式为logit(Y) = a + blog(X), 线性方程中 X 为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 logit(Y) =ln(y/1-y),y=B/B0,式中, B 为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 B0 为不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而加分析缓冲液的发光强度、根据标准品的浓度与发光强度值, 经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 代入样品

化学发光方法学比较

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酶免检测技术已逐渐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现今发展的主流已不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测定方法(避免污染环境及对人体损害),而是转向于能在任何地方操作的快速均相和固相测定,最终趋向于能够枪测到皮克或10负18摩尔级的、非同位素的、自动或半自动的实验室测定技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顺应了这一潮流,开创了免疫诊断的新纪元。 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及无放射危害的分析技术。70年代末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光免疫分析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也称时间延迟光致发光)、电化学发光(也称场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几种。 1、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出可见光的现象。通常是指有些化合物不经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通过吸收化学能(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从基态激发至激发态。退激时通过跃迁(或将激发能转移至受体分子上),释放能量产生光子,以光形式放出能量从而导致的发光现象。其主要特点为消耗发光剂。同时量子效率相对较低。 1.1 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可分为酶促化学发光和非酶促化学发光两类。其中酶促化学发光主要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系统、碱性磷酸酶 (ALP)系统、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等。酶促发光的共同特点为发光过程中作为标记物的酶基本不被消耗,而反应体系中发光剂充分过

最,因此发光信号强而稳定,且发光时间较长。因此可采用速率法测量,故检测方式简单、成本较低。酶促反应的主要缺点为工作曲线可能随时间漂移,而且低端斜率容易呈非线性下移。而非酶促化学发光包括吖啶酯系统、草酸酯系统、三价铁一鲁米诺系统等。非酶促发光的共同特点为发光过程中标记物被消耗,同时作为标记物的发光剂是发光反应的瓶颈,即含量总是相对不足,因此发光信号持续时间较短;如果直接在免疫反应杯中启动发光反应,由于发光剂被很快消耗,故只能进行一次性测量。所以重复性较差。为降低检测成本并实现重复测量,目前普遍采用原位进样加流动池的时间积分测量方式。因此仪器成本及维护费用较高,而且反复使用的流动池可能导致交叉污染;并目冲洗或进样中产生的气泡也会干扰测定;同时繁琐冗长的冲洗过程也会成为提高检测效率的瓶颈。另外,使用磁性或非磁性微粒时,强烈的散射吸收作用也会降低灵敏度。 1.2 按发光持续时间分类:可分为闪光和辉光两类,闪光型发光时间在数秒内,如吖啶酯系统。其检测方式一般采用原位进样和时间积分法测量,即在检测器部位加装进样器,并保证加入发光剂和检测2个过程同步进行;同时以整个发光信号峰的面积为发光强度。而辉光型发光时间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以上,如HRP一鲁米诺系统、ALP—AMPPD 系统、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系统等。其信号检测无需原位进样,一般以速率法测量,即在发光信号相对稳定的区域任意点测量单位时间的发光强度。 测量化学发光反应的光强度,求得某些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己整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 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0值越小。例:A为一种抗原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

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 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 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 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 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 公司) 三、试剂 1、A标准品 2、A单克隆抗体 3、A-BSA结合物 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 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 6、HRP标记的A 7、PBST 洗涤液(0.05mol/L PBS, 含0.05% Tween-20) 8、分析缓冲液(0.05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7.4, 含2.0%BSA、0.5 %的水解明胶、0.1%的Proclin-300) 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和对碘苯酚溶液) 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四、试剂处理 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 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华科

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结构组成: 预期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含量。 2.1 外观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各液体组分应澄明,无沉淀或絮状物;冻干粉呈疏松体。 2.2 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的有关规定,提供所用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品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 2.3 准确度 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维生素D标准物质(SRM 972a)作为样品进行检测,实测值与标示值的相对偏差在±15%范围内。 2.4 线性 在线性范围[5,120]ng/mL内,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 2.5 重复性 分别检测高、低两水平样本,重复性(CV%)应不高于10.0%。 2.6 批间差

分别检测高、低两水平样本,批间差(CV%)应不高于15.0%。 2.7 检出限 检出限应不高于4ng/mL。 2.8 特异性 表2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高值、低值浓度质控品,其结果均应在质控范围内。 2.10 稳定性 2.10.1稳定性可选用以下其中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2.10.1.1 2℃~8℃储存,有效期12个月,效期后分别检测2.3、2.4、2.5、2.7、2.8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2.10.1.2 取有效期内的试剂盒在37℃放置7天,分别检测2.3、2.4、2.5、 2.7、2.8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2.10.2 复溶稳定性 2.10.2.1 校准品开瓶后(复溶后),-20℃以下储存,有效期1个月,效期后分别检测2.3、2.4、2.5、2.7、2.8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2.10.2.2 质控品开瓶后(复溶后),-20℃以下储存,有效期1个月,效期后分别检测2.5、2.9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摘要:对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作了评述,包括化学发光体系的类型,化学发光法的新方法,化学发光在无机、药物分析及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字: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体系;应用; 化学发光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简称CL)分析法是近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分析法,由于可以进行发射光子计量,又没有外来激发光源存在时散射光背景的干扰,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 10-12-10-21mol),很宽的线性范围(3-6个数量级),同时仪器设备又很简单、廉价、易微型化,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发展非常迅速。 近来,在改进和完善原有发光试剂和体系的同时,新发光试剂的合成,新体系的开发,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尤其是流动注射技术,传感器技术,HPLC 技术及各种固定化试剂技术的联用,更显示出化学发光分析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也进一步拓宽了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并且,化学发光在多类复杂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核酸、DNA、激素、生物碱及各类药物及毒物的检测,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多种抗体和抗原的免疫分析,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受体芯片、酶芯片、微流控芯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高灵敏度的、有效的分析手段,推动了这方面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手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如纳米发光、发光成像、发光活体分析,大大促进了化学发光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化学发光分析法。 1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是指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1]。 换句话说,化学发光是指吸收了化学反应能的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现象, 广义的化学发光也包括电致化学发光。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

睾酮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美联泰科

睾酮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的睾酮(T)含量。 1.1包装规格 10人份/盒;40人份/盒;6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检测试剂条、质控品(两水平)、校准品(两水平)组成。 2.1外观 试剂盒组分应齐全、完整;检测试剂条应无漏液、无破损、无污染;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 校准品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该校准品溯源至出厂商的工作校准品。 2.3准确度 对睾酮冰冻人血清国家标准品360034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高于±15.0%。 2.4空白限 应不高于0.1ng/mL。 2.5线性 在[0.2,16] ng/m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应≥0.9900。 2.6重复性 对质控品1、质控品2各测试10次,CV≤10%。 2.7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的试剂盒对质控品1、质控品2各测试10次,其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CV≤15%。 2.8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值在质控品质控范围内。 2.9 特异性 测定浓度为100ng/mL的孕酮、10ng/mL的双氢睾酮、10ng/mL的雌二醇样本,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0.2ng/mL。 2.10校准品和质控品瓶间差 校准品瓶间差CV≤10%。 质控品瓶间差CV≤10%。 2.11稳定性 2.11.1效期稳定性 取效期后的试剂盒检测外观、准确度、空白限、线性、重复性和质控品赋值有效性,应符合2.1、2.3、2.4、2.5、2.6和2.8的要求。 2.11.2 质控品开瓶稳定性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meiliantaike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肌红蛋白(Myo)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1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检测试剂条、质控品(冻干品)、校准品1(冻干品)、校准品2(冻干品)、盒签二维码组成。 表1 试剂盒主要组分 表2 单人份检测试剂条组分

2.1外观 试剂盒组分应齐全、完整;检测试剂条应无漏液、无破损、无污染;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 校准品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该校准品溯源至出厂商的工作校准品。 2.3准确度 将已知浓度的肌红蛋白(Myo)加入到低值样本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空白限 零浓度样本做20次重复,空白限应≤5ng/mL。 2.5线性 在[25, 10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应≥0.990。 2.6重复性 对高、低值样本各测试10次,CV≤10%。

2.7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的试剂盒对高、低值样本各测试10次,CV≤15%。 2.8 特异性 浓度为1000mg/dL 的血红蛋白交叉反应率应小于5%。 2.9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值在质控品质控范围内。 2.10校准品和质控品瓶间差 校准品和质控品瓶间差CV<10%。 2.11稳定性 2.11.1效期稳定性 取效期后的试剂盒检测外观、准确度、空白限、线性、重复性、特异性,应符合2.1、2.3~2.6、2.8的要求。 2.11.2 质控品复溶稳定性 质控品开瓶复溶后,在2℃~8℃密封避光保存,可以稳定3天,在第4天检测质控品重复性和赋值有效性,应符合2.6、2.9的要求。 2.11.3 校准品复溶稳定性 校准品开瓶复溶后,在2℃~8℃密封避光保存,可以稳定3天,在第4天检测准确度和线性,应符合2.3、2.5的要求。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雅培Axsym)操作

一、开机打开仪器电源,等待仪器自检,按键F3(STARTUP)启动,查看库存(INVENTORY)。 二、样品预处理过程 1、环孢素A:在专用拇指管中加入150μl全血,依次加入50μl裂解液和300μl沉淀剂,充分振荡30秒至变色,然后11000转/分离心7分钟,上清液倒入样品杯中。 2、其它药物:肝素抗凝血以35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500μl血浆放入样品杯中。 三、样品测试程序 1、主菜单(MAIN MENU)选择ORDERLIST, 2、选择F6(PA TIENT), 3、选择F2(BA TCH), 4、输入起始样品栏的位置, 5、再输入起始样品编号, 6、输入要测试的样品数, 7、选择该样品要测试的项目, 8、选择F6(ADD), 9、重复4~8步骤申请新的批处理病人样品或选择F1(EXIT)返回病人项目申请表, 10、返回主菜单(MAIN MENU), 11、按病人测试申请单放置样品的量和位置, 12、放置检测试剂盒和消耗品, 13、按RUN键运行。 四、查看结果 1、主菜单(MAIN MENU)选择STORED RESULTS, 2、从STORED RESULTS中选择VIEW STORED RESULTS, 3、选择所需浏览的结果, 4、选择F6(DETAILS), 5、选择PRINT键,打印出结果。 五、关机 1、取出试剂(包括MUP)放入冰箱, 2、更新库存(倾倒废液和废物), 3、主菜单(MAIN MENU)选择MAINTENANCE, 4、从MAINTENANCE中选择PROBE CLEAN, 5、在系统提示下在LOAD STA TION位置放2个RV杯, 6、在RV杯的预稀释孔和缓冲液孔各加1ml探针清洗液, 7、选择OK键, 8、待清洗完毕,返回主菜单,选择F2(SHUT DOWN)关机, 9、关闭仪器电源。 六、质控要求 1、每新批号试剂定标通过后运行各水平质控。 2、每8小时运行一个水平质控。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24115594.html,)!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24115594.html,/html/20100604/287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