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计

试验标准(依此文件),

试验流程:责任部门、责任人

常用的田间实验设计

一、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一)、对比法设计

这种设计常用于少数品种的比较试验及示范试验,其排列特点是每一供试品种均匀直接排列于对照区旁边,使每一小区可与其相邻旁的对照区直接比较。如图1为8个品种3次重复的对比法排列。

这类设计由于相邻小区特别是狭长相邻小区之间土壤肥力的相似性,亦可获得较精确的结果,并有利于实施与观察。但对照区过多,要占试验田面积的1/3,土地利用率不高。一般重复次数可为3~6次,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每一重复内的各小区都是顺序排列。重复排列成多排时,不同重复内小区可排列成阶梯式,以避免同一处理的各小区排在一直线上。(二)、间比法设计

在育种试验前期阶段如鉴定圃试验供试的品系(种)数多,

要求不太高,而用随机区组排列有困难,可用此法。间比法设计的特点是,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末尾的小区一定是对照(CK)区,每二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通常是4或9个,重复2~4次。各重复可排成一排或多排式。排成多排时,则可采用逆向式(图2)。

如果一条土地上不能安排整个重复的小区,则可在第二条土地上接下去,但是开始时仍要种一对照区,称为额外对照(Ex.CK),如图3。

顺序排列设计的优点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按品种成熟期、株高等排列,能减少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但缺点是这类设计虽通过增设对照,并安排重复区以控制误差,但各处理在小区内的安排不随机,所以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理论上不能应用统计分析进行显著性测验,尤其是有明显土壤梯度时,品种间比较将会发生系统误差。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一)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将各处理随机分配到各个试验单元(或小区)中,每一处理的重复数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这种设计对试验单元的安排灵活机动,单因素或多因素试验皆可应用。例如要检验三种不同的生长素,各一个剂量,测定对小麦苗高的效应,包括对照(用水)在内,共4个处理,若用盆栽试验每盆小麦为一个单元,每处理用4盆,共16盆。随机排列时将每盆标号1,2…,16,然后查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或计算机(器)随机数字发生法得第一处理为(14,13,9,8),第二处理为(12,11,6,5),第三处理为(2,7,1,15),余下(3,4,10,16)为第四处理。这类设计分析简便,但是应用此类设计必须试验的环境因素相当均匀,所以一般用于实验室培养实验及网、温室的盆钵试验。

(二)、随机区组设计亦称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将试验地按肥力程度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区组安排一重复,区组内各处理都独立地随机排列。这是随机排列设计中最常用而最基本的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有以下优点:(1)、设计简单,容易掌握;(2)、富于伸缩性,单因素、多因素以及综合性的试验都可应用;(3)、能提供无偏的误差估计,并有效地减少单向的肥力差异,降低误差;(4)、对试验地的地形要求不严,必要时,不同区组亦可

分散设置在不同地段上。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设计部允许处理数太多,一般不超过20个。因为处理多,区组必然增大,局部控制的效率降低,而且只能控制一个方向的土壤差异。

对于随机区组各小区的随机排列此处以随机数字法举例说明如下:例如有一包括8个处理的试验,只要将处理分别给以1,2,3,4,5,6,7,8的代号,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任意指定一页中的一行,去掉0和9即可得8个处理的排列次序。如有第二重复,则可再从表查另一行或一列随机数字,作为8个处理在区组内的排列次序。有更多重复时,照样进行随机以确定处理小区的位置。总之,不仅以区组内每一处理的位置随机,并且各区组内小区的随机都是独立进行。多于9个处理的试验,可同样查随机数字表。如有12各处理,可查得任何一页的一行,去掉00、97、98、99后即得12个处理排列的次序。

随机区组在田间布置时,应考虑都试验精确度与工作便利等方面,以前者为主。设计的目的在于降低实验误差,宁使区组之间占有最大的土壤差异,而同区组内各小区间的变异应尽可能小。一般从小区形状而言,狭长形小区之间的土壤差异为最小,而方形或接近方形的区组之间的土壤差异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采用方形区组和狭长形小区能提高试验精确度。在有单向肥力梯度时,亦是如此,但必须注意使区组的划分与梯度垂直,而区组内小区长的一边与梯度平行(如图4)。这样既能提高试验精确度,同时亦能满足工作便利的要求。如处理

数较多,为避免第一小区与最末小区距离过远,可将小区布置成两排,如图5。

如上所述,若试验地段的限制,使一个试验的所有区组不能排列在一块土地上时,可将少数区组设在另一地段,即各个区组可以分散设置,但一区组内的所有小区必须布置在一起。

(三)、拉丁方设计

拉丁方设计将处理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列为区组(或重复),使每个处理在每一列和每一行中出现的次数相等(通常一次),所以它是比随机区组多一个方向进行局部控制的随机排列的设计。如图6所示为5×5拉丁方。每一直行及每一横行都成为一区组或重复,而每一处理在每一直行或纵行都只出现一次。所以,

拉丁方设计的处理数、重复数、直行数、横行数均相同。由于二个方向划分成区组,拉丁方排列具有双向控制土壤差异的作用,即可以从直行和横行两个方向消除土壤差异,因而有较高的精确度。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优点为精确度高,但缺乏伸缩性,因为在设计中,重复数必须等于处理数,两者相互制约。处理数多,则重复次数会过多,处理数少,则重复次数必然少,导致试验估计误差的自由度太少,鉴别试验处理间差异的灵敏度不高。拉丁方设计时,为保证鉴别差异的灵敏度,可采用复拉丁方设计,即用2个(4×4)拉丁方。此外,布置这种设计时,不能将一直行或一横行分开设置,要求有整块地平坦的土地,缺乏随机区组那样的灵活性。

第一直行和第一横行均匀顺序排列的拉丁方称标准方。拉丁方甚多,但标准方较少。如3×3只有一个标准方。

将每个标准方的横行和直行进行调换,可以化出许多不同的拉丁方。一般而论,每个k×k标准方,可化出k!(k-1)!个

不同的拉丁方。

进行拉丁方设计时,首先应根据处理数k从拉丁方的标准方表中选择一个k×k的标准方。但在实际应用上,为了获得所需的拉丁方,可简捷地从选择标准方的基础上进行横行、直行及处理的随机。

不同处理数的拉丁方的随机略有不同,一般按以下所示步骤进行:

(4×4)拉丁方:随机取4个标准方中的一个,随机所有直行及第二、三、四横行,也可以随机所有横行和直行,再随机处理。

(5×5)及更高级拉丁方:随机所有直行、横行处理。

设有5个品种分别以1、2、3、4、5代表,拟用拉丁方排列进

行比较试验。首先取上面所列的(5×5)选择标准方。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以铅笔尖任意落于一行,查随机数字,将0和大于5的数字去掉,得1、4、5、3、2,随机直行的随机。再点一行,如得5、1、2、4、3,即为横行的随机。再点一行,得2、5、4、1、3,即为品种随机。将(5×5)选择标准方按上面三个随机步骤,就得到所需的拉丁方排列,如图7。

(四)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是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方式。在多因素试验中,如处理组合数不太多,而各个因素的效应同等重要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如处理组合数较多而又有一些特殊要求时,往往采用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与多因素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在小区排列上有明显的差别。在随机区组中,二个或更多因素的效应同等重要时,采用随机去组设计;如处理组合数较多而又有一些特殊要求时,往往采用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与多因素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在小区排列上有明显的差别。在随机区组中,二个或更多因素的各个处理组合的小区皆均等地随机排列在一区内。而在裂区设计时先按第一个因素设置各个处理(主处理)的小区;然后在这主处理的小区内引进第二个因素的各个处理(副处理)的小区;按主处理所划分的小区成为主区,亦称整区,主区内按各副处理所划分的小区称为副区,亦称裂区。从第二个因素来讲,一个主区就是一个区组,但是从整个试验所有处理组合讲,一个主区仅是一个不完全区组。由于这种设计将主区分裂为副区,副区之间比主区之间更为接近,从而副处理间的比较比主处理间的比较更为准确。

通常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应用裂区设计。

(1)、在一个因素的各种处理比另一因素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大的面积时,为了实施和管理上的方便而应用裂区设计。例如耕地、肥料、灌溉等试验,耕、肥、灌等处理宜作为主区;而另一因素如品种等,则可设置于副区。

(2)、试验中某一因素的主效比另一因素的主效更为重要,而要求更精确地比较,或二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比其主效

时更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时,亦宜采用裂区设计,将要求更高精确度的因素作为副处理,另一因素作为主处理。

(3)、根据以往研究,得知某些因素的效应比另一些因素的效应更大时,亦适于采用裂区设计,将可能表现较大差异的因素作为主处理。下面以品种与施肥量两个因素的试验说明裂区设计。如有6个品种,以1、2、3、4、5、6表示,有3种施肥量,以高、中、低表示,重复3次,则裂区设计的排列可如图8。

裂区设计在小区排列方式上可有变化,主处理与副处理亦均可排列成拉丁方,这样可以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尤其是主区,由于其误差较大,能用拉丁方排列更为有利。主、副区最适于拉丁方排列的多因素组合有5×2、5×3、5×4、6×2、6×3、7×2、7×3等。

(五)、再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若再需引进第三个因素的试验,可以进一步做成在再裂区,即在裂区内再划分为更小单位的小区,称为再裂区,然后将第三个因素的各个处理(称为副副处理),随机排列于再裂区内,这种设计称为再裂区设计。

再裂区设计比较复杂,但实际试验研究需要采用它时,可用以研究因素之间的一些高级互作,且能估计三种试验误差,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兹举例说明设计步骤。

设有3种肥料用量以A1、A2、A3表示,作为主处理(a=3),重复3次即3个区组(r=3);4个小麦品种以B1、B2、B3、B4表示,作为副处理(b=4);2种播种密度以C1、C2表示,作为副副处理(c=2),作再裂区设计。

(1)先将试验田(地)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每一区组划分为等于主处理数目的主区,每一主区安排一个主处理。本例,先将试验地划分为三个区组,每一区组划分为3个主区,每一主区安排一种肥料用量。

(2)每一主区划分为等于副处理数目的裂区(即副区),每一裂区安排一个副处理。本例,每一中区划分为4个裂

区,每一裂区安排一个小麦品种。

(3)每裂区再划分为等于副副处理数目的再裂区,每一再裂区安排一个副副处理。本例,每一裂区再划分为2个

再裂区,每一再裂区安排一种密度。全部处理都用随机

区组排列,如图9所示。

(六)、条区设计

条区设计时属裂区设计的一种衍生设计,如果所研究的两个因素都需要较大的小区面积,且为了便于管理和观察记载,可将每个区组先划分为若干纵向长条小区,安排第一因素的各个处理(A因素);再将各区组划分为若干横向长条形小区,安排第二因素的各个处理(B因素),这种设计方式称为条区设计。

假定第一因素(A因素)有4个处理,第二因素(B因素)有3个处理,其3个重复的瞧去设计如图10所示。

图10为两因素都作随机区组的排列方式。但也可将第一因素作随机区组排列,第二因素作拉丁方排列。同理,也可将第一因素作拉丁方排列(重复次数应与第一因素处理数目相等),第二因素作随机区组排列。

条区设计能估计三种试验误差,分别用以下测验两个因素的主效及其交互作用,但对两个因素的主效测验则不如一般随机区组设计精准,因此仅用于对交互作用特别重视的试验。

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

在明确了试验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拟订出合理的试验方案,进行了田间试验设计,接着就应做好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地、及时地把试验的各处理按要求布置到试验田块,并正确贯彻执行对试验田的各项田间管理和观察记载,以确保田间供试作物的正常生长,掌握生长过程中的

发展动态和获得可靠地实验数据。

对于田间试验的布置和管理,在技术操作方面必须注意控制误差。因为在田间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技术操作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是造成试验误差的一个来源,控制误差就是要求在试验的布置和管理的各项有关技术方面尽可能一致,因而减少误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总的要求就是必须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在同一区组内的各种田间操作,除处理项目的不同要求外,都必须尽可能一致,如各项技术操作人员及进行的时间、工具、方法、数量、质量等都要力求相同。

一、田间试验计划的制订

首先必须制订试验计划,明确规定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和便于在进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一)、田间试验计划的内容

一般包含以下项目:

(1)、试验名称

(2)、试验目的及其依据,包括现有的科研成果、发展趋势以及与其的实验结果。

(3)、试验年限和地点。

(4)、试验地的土壤、地势等基本情况和轮作方式及前作情况。

(5)试验处理方案、

(6)、实验设计和小区技术

(7)、整地、播种、施肥及田间管理措施

(8)、田间观察记录和室内考种、分析曾顶项目及方法

(9)、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要求

(10)、收获计产方法

(11)、试验的土地面积、需要经费、人力及主要仪器设备(12)、项目负责人、执行人。

(二)、编制种植计划书

种植计划书吧试验处理安排到试验小区作为试验记载簿之用。肥料、栽培、品种、药剂比较等试验的种植计划书一般比较简单,内容之包括处理种类(或代号)、种植区号(或行号)、田间记载项目等;育种工作各阶段(除品种比较)的试验,由于材料较多,而且试验室多年连续的,一般应包括年种植区号(或行号)、去年种植区号(或行号)、品种或品系名称(或组合代号)、来源(原产地或原材料)以及田间记载项目等。不论哪种试验,都应按其应包括的项目依上述次序划出表格。材料较多时,为了避免编写区号发生遗漏或重复,可用打号机顺次登记今年种植计划书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拟订,应遵守便于查清试验材料的来龙去脉和历年表现的原则,以利于对实验材料的评定和总结。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许多研究工作者已使用计算机来编制并打印种植计划书。

试验计划与种植计划书,应该备有副本,一本种植计划书

用于田间种植,播种后绘制田间种植图,附于种植计划书前面,以后将经常用来作观察记载。另一份种植计划书复本应誊抄有全部内容,以备不测。必须妥善保管好试验档案。

二、试验地的准备和田间区划

试验地在进行区划之前,首先观察前茬作物的长势,作为土壤肥力均匀度的参考。试验按要求施用质量一致的基肥,而且要施得均匀。使用厩肥必须是充分腐熟并充分混和,施用时最好采用分隔分量的方法。总之要尽力设法避免施基肥不当而造成土壤肥力上的差异。

试验地在犁耙时要求做到犁耕深度一致,耙匀耙平。犁地的方向应与将来作为小区长边的方向垂直,使每一重复内各小区的耙作情况最为相似。犁耙范围应延伸到将来试验区边界外几尺,使试验范围内的耕层相似。整地后应开好四周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使田面做到雨后不积水。

试验地准备工作初步完成后,即可按田间试验设计与种植计划进行试验地区划。通常先计算好整个试验区的总长度和总宽度,然后根据土壤肥力差异再划分重复、小区、走道和保护行等。在不方整的土地里设置试验时,整个试验地边界线先要拉直,在试验地的一角用木桩定点,用绳索把试验区的第二边,再在第二边的末端定点,用法划出直角,就可得第三边和第四边。划出整个试验区后,即可按试验设计要求和田间种植计划,划分区组、小区、走道、保护行等,汇出田间布置图,以便实

际布置落实试验时可完全依循它进行操作。

三、种子准备

在品种试验及栽培或其它措施的试验中,须事先各品种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各小区(或各行)的可发芽种子数应基本相同,以免造成植株营养面积与光照条件的差异。育种试验初期阶段,材料较多,而每一材料的种子数较少,不可能进行发芽试验,则应要求每小区(或每行)的播种粒数相同。移栽作物(如水稻等)的秧田播种量,也应按这一原则来推算。

按照种植计划书(即天剑记载本等)的顺序准备种子,避免发生差错。根据计算好的各小区(或各行)播种量,称量或数出种子,每小区(或每行)的种子装入一个纸袋,袋面上写明小区号码(或行号)。水稻种子的准备,可把每小区(或每行)的种子装入穿有小孔的尼龙丝网袋里,挂上编号小竹牌或塑料牌,以便进行侵种催芽。

需要药剂拌种以防治苗期病虫害的,应在准备种子时作好拌种,以防止苗期病虫害所致的缺苗断垄。

准备好当年播种材料的同时,须留同样材料按次序存放仓库,以便遇到灾害后补种时应用。

四、播种或移栽

如人工操作(这是当前田间试验基本采用的方法),播种前须按预定行距开好播种沟,并根据田间种植计划的区划插上区号(或行号)木牌,经查对无误后才按区号(或行号)分发

种子袋,再将区号(或行号)与种子袋上号码核对一次,使木牌行号(区号)、种子袋上行号(区号)与记载本上行号(区号)三者一致。无误后开始播种。

播种时应力求种子分布均匀,深浅一致,尤其要注意各处理同时播种,播完一区(行),种子袋仍放在小区(行)的一端,播后须逐行检查,如有错漏,应立即纠正,然后覆土。整个试验区播完后再复查一次,如发现错误,应在记载簿上作相应改正并注明。

如用播种机播种,小区形状要符合机械播种的要求。先要按规定的播种量调节好播种机;在播种以后,还须核定每区的实际播种量(放入箱中的种子量减去剩下的种子量),并记录下来;播种机的速度要均匀一致,而且种子必须播种在一条直线。无论人工或机械播种后,必须作全面检查,有无露子,并作及时覆盖。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所有小区的出苗情况,如有效部分露播或过密,必须及时设法补救;如大量缺苗,则应详细记载苗面积,以便以后计算产量时扣除,但仍须补苗,以免空旷对邻近植株发生影响。

如要进行移栽,取苗时要力求挑选大小均匀的秧苗,以减少试验材料的不一致;如果秧苗不能完全一致,则可分等级按比例等量分配于各小区中,以减少差异。运苗中要防止发生差错,最好用塑料牌或其它标志物标明试验处理或品种代号,随

秧苗分送到各小区,经过核对后再行移栽。移栽时要按照预定的行穴距,保证一定的密度,务使所有秧苗保持相等的营养面积。移栽后多余的秧苗可留在行(区)的一端,以备在必要时进行移栽。

整个试验区播种或移栽完毕后,应立即播种或移栽保护行。将实际播种情况,按一定比例在田间记载簿上绘出田间种植图,图上应详细记下各重复的位置、小区面积、形状、每条田块上的起讫行号、走道、保护行设置等,以便日后查对。

五、栽培管理

试验田的栽培管理措施可按当地丰产田的标准进行,在执行各项目管理措施时除了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间差异外,其他管理措施应力求质量一致,使对各小区的影响尽可能没有差别。例如病虫害防治,每一小区用药量及喷撒要求质量一致,数量相等,并且分布均匀。还要求同一措施能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到天气突然变化,不能一天完成,则应坚持完成一个重复。至于中耕、除草、灌溉、排水、施肥等管理措施,各有其技术操作特点,亦同样要做到尽可能的一致。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试验田管、技术操作的一致性对于保证试验准确和精确度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

六、收获及脱粒

田间试验的收获要及时、细致、准确,决不能发生差错,否则就得不到完整的实验结果,影响试验的总结,甚至前功尽

弃。

收获前须先准备好收获、脱粒用的材料和工具,如绳索、标牌、布袋、纸袋、脱粒机、暴晒工具等。收获试验小区之前,如保护行已成熟,可先行收割。如为了减少边际影响与生长竞争,收割物先运走。然后在小区中按计划采取随即方法取样作考种或作其他测定所用,挂上标志小牌,并进行校对,以免运输脱粒时发生差误。运入挂藏室要按类别或不同处理分别挂好不能混杂堆放。暂不脱粒的计产材料须常翻动,霉变。如各小区的成熟期不同,则应先熟先收,未成熟小区以后再收(边行、两端也要在以后割)。

脱粒时应严格按小区分区脱粒,分别晒干后称重,还要把取样本的那部分产量加到各有关小区,以求得小区实际产量。为使小区产量能相互比较或与类似试验的产量比较,最好能将小区产量折算成标准湿度下的产量。折算公式如下:

标准湿度的产量=小区实际产量(100-收获的湿度)/100-标准湿度如为品种试验,则每一品种脱粒完毕后,必须仔细扫清脱粒机及容器,避免品种间的机械混杂。脱粒后吧秸秆捆上的塑料牌转扣在种子袋上,内外各扣一块,以备查对。在曝晒时须注意避免混杂和搞错。

为使收获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发生差错,在收获、运输、脱粒、曝晒、贮藏等工作,必须专人负责,建立验收制度,随时检查核对。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而: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2.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2.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2.5、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 ?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2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

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己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而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 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的试验,重复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的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2)* (重复数-2)>10o 一般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釆用随机区组排列 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是药剂木身的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的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和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用随机区组和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5 ?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是相当重要的。小区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病虫草害的生物学特性和试验目的而定。一般要求: 5.2、差异较大的田块,小区面积宜大一些。 5.2、凡植株高大、株行距较大的作物,单位面积上株数较少的作物,种植密度小的作物小区而积可大些,反之可小些。 5.3、活动性强的害虫,小区面积宜大些;活动性较差的如蜗虫

田间试验设计

试验标准(依此文件), 试验流程:责任部门、责任人 常用的田间实验设计 一、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一)、对比法设计 这种设计常用于少数品种的比较试验及示范试验,其排列特点是每一供试品种均匀直接排列于对照区旁边,使每一小区可与其相邻旁的对照区直接比较。如图1为8个品种3次重复的对比法排列。 这类设计由于相邻小区特别是狭长相邻小区之间土壤肥力的相似性,亦可获得较精确的结果,并有利于实施与观察。但对照区过多,要占试验田面积的1/3,土地利用率不高。一般重复次数可为3~6次,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每一重复内的各小区都是顺序排列。重复排列成多排时,不同重复内小区可排列成阶梯式,以避免同一处理的各小区排在一直线上。(二)、间比法设计 在育种试验前期阶段如鉴定圃试验供试的品系(种)数多,

要求不太高,而用随机区组排列有困难,可用此法。间比法设计的特点是,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末尾的小区一定是对照(CK)区,每二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通常是4或9个,重复2~4次。各重复可排成一排或多排式。排成多排时,则可采用逆向式(图2)。 如果一条土地上不能安排整个重复的小区,则可在第二条土地上接下去,但是开始时仍要种一对照区,称为额外对照(Ex.CK),如图3。 顺序排列设计的优点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按品种成熟期、株高等排列,能减少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但缺点是这类设计虽通过增设对照,并安排重复区以控制误差,但各处理在小区内的安排不随机,所以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理论上不能应用统计分析进行显著性测验,尤其是有明显土壤梯度时,品种间比较将会发生系统误差。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统计学汇总

三、填空题 1.(统计数)是总体相应参数的估计值。 2.χ2临界值由()和()决定。 3.F分布的平均数μF=( 1 )。 4.F临界值的取值由()、()和()决定。 5.SSR临界值的取值由()、()和()决定。 6.t分布的平均数=(0 ),标准差=()。 7.t临界值的取值由(自由度)和(概率?) 决定。 8.标准化正态分布方程的参数是μ=(0 )和σ2 =( 1 )。 9.泊松分布的参数是μ=(m )和σ=(√m )。 10.常用表示资料变异程度的方法有方差、标准差、(极差)和(变异系数)四种。 11.常用的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有(列梯形表法)、(划线法)和(标记字母法)。 12.常用的随机排列的田间试验设计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 裂区设计、再裂区设计和(条区)设计等。 13.二项分布的两个参数μ=(np),σ=(根号npq)。 14.二项总体的样本平均数分布的两个参数μ=(),σ=()。 P66 15.二项总体分布的两个参数μ=(p ),σ =(pq )。 16.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可加性)、(正态性)和(误差同质性)。 17.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1)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应该是(可加的);(2)试验误 差应该是(随机的)、彼此独立的,而且作正态分布,具有平均数为零;(3)所有试验处理必须具有(共同的误差方差),即误差同质性假定。 18.方差分析中,常用的变数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反正弦转换)和 采用几个观察值的平均数作方差分析等四种。 19.根据处理排列方法,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可分为(顺序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类。 20.观察数据依研究形状、特性不同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两大 类。 21.回归估计标准误S y /x与离回归平方和Q和数据对数n的关系是S y /x=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教程文件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 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1.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1.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1.5、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 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的试验,重复 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的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1)*(重复数-1)>10。一般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是药剂本身的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的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和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用随机区组和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5.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是相当重要的。小区面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卷D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090122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课程代码2627 试题D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晴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 生物试验中十分重视试验结果的 A .代表性 B .正确性 C .代表性与重演性 D .重演性 2.准确性是指 A.观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B.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C.系统误差的符合程度 D.随机误差的符合程度 3.广义的田间试验设计包括 A .确定试验处理方案 B .小区技术 C .A +B + D D .资料搜集与分析 4.若试验地的面积已定,下面那种方法更能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A.增大面积 B.增加重复 C.增大面积,增加重复 D.上述方法均行 5.与随机区组相比,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优势是 A .精确度更高 B .安排试验更灵活 C .区组可以分折 D .可以安排更多处理 6.当一个因素的各种处理比另一因素需要更大面积时,可采用 A .裂区设计 B .拉丁方设计 C .随机区组设计 D .完全随机设计 7.控制试验误差的主要措施有 A . 试验设计 B . 材料一致 C . A +B + D D .小区技术 8.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9.在同一资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 A .众数 B .中位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合平均数 10.二项成数分布的含义是 A .抽样总和数的分布 B .抽样平均数的分布 C .抽样百分率的分布 D .抽样倒数的分布 11.假设A 和B 是任意两个事件,则P (A-B)= A .P (A)-P (B) B .P (A)-P (B)+P (AB) C .P(A)-P(AB) D .P(A)+P(B)-P(AB) 12.X 落在正态分布(-∞, μ- 2σ)内的概率为 A .0.95 B .0.9545 C .025 D .0. 0.02275 13.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75p =,每穴播5粒,出苗数为4时的概率 A .0.3955 B .0.0146 C .0.3087 D .0.1681 14.样本平均数分布的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关系是 A .μμ=x B .x μ>μ C .x μ<μ D .x μ≠μ 15.设,分别是犯第一类错误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则增大样本容量可以 A .使减少,但 增大 B .使减少,但增大 C .使,同时都增大 D .使,同时都减少 16.进行区间估计时,参数落在接受区间内,则 A .否定0H B .无法确定 C .接受A H D .接受0H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比

一、顺序排列设计法 (一)对比设计 每隔2个供试处理设一个对照区,使每一个小区与其相邻的对照直接比较。 (二)间比设计 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最末尾的小区一定时对照区,每两个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 二、随机排列设计法 (一)完全随机设计 适用: 试验空间中的各种非试验因素者相当均匀一致,否则误差大。广泛应用于环境变异较小的盆载试验、温室试验和实验室试验,而在田间试验中很少应用。 实施步骤: 将全部试验小区统一编号,按随机的方法安排每个处理。 优点: 易设计,对处理和重复数没严格限制,可充分利用全部材料;有无缺区也可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简单。 缺点: 同处理小区分布比较零乱,不便于观察。没实行局部控制,在试验材料或小区土壤差异较大时,不能采用。 (二)随机区组设计 适用:存在单方向系统误差的试验 实施步骤: (1)确定重复数 (2) 划分区组 原则:重复内具同质性,重复间允许最大异质性; 区组数=重复数; 区组走向与土壤肥力梯度相垂直;区组内差异尽可能小,区组间差异尽可能大。 (3) 小区的划分 小区的长边与土壤肥力梯度平行; (4) 处理的设置 将各处理随机安排区组的小区中,每处理仅占一小区。 (5) 区组的设置 不同的区组可以设置在不同地段上,而同一区组内各个小区必须设置在同一地段上。

特点: 随机区组设计按照局部控制的原则,将整个试验地分成与重复数相等的区组,然后把每一个区组划分成与处理数相等的小区,将各处理随机安排在区组内的小区中。 优点: ①易设计和分析,能保证试验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贯彻了三原则)。 ②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灵活性大,适用广。 ③单因素、多因素试验都可应用。 缺点: ①不允许处理数太多,一般少于20。 ②试验精确度没有拉丁方设计高。 ③处理数为2的随机区组设计,叫配对法。 (三)拉丁方设计 适用:存在两个方向系统误差来源的试验 实施方法: 从行和列两个方向上排列成区组,而每一处理在每一行或列都只占有一个小区,处理在各区组的排列是随机的。 特点: ①处理数=重复数=行区组数=列区组数; ②拉丁方设计实行双重局部控制,精确度最高,是随机区组设计特殊情况; ③试验结果分析简便。 优点:精确度最高,适用试验存在两种系统误差的试验。 缺点: ①缺乏伸缩性:处理数=重复数=行数=列数。 这种试验设计,不能将一行或一列分开设置;观察记载和田间管理都不方便。 ②处理数限于5-8。 (四)改良对比法 适用: 当参试处理数众多,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如丘陵地带)时,就难于实现局部控制,改良对比法用增加对照区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实施方法: 1、每个重复区的第一个小区安排处理,第二个小区安排对照,以后每隔两个处理区安排一个对照区,一直至排完为止。 2、一般重复3-6次,重复内可不具同质性。 3、在各重复中,每个处理(不包括对照),必须随机排列。 4、若一条长形的试验地排不完一个重复,可另起一行,用两行来排完一个重复区。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一、判断题 1. 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若各区层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不同,则从各区层抽取单位数应根据其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按比例配置。(√) 2.二项分布属于连续型概率分布(×) 3.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的试验误差比正方形小区的大(×) 4.准确性是指在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5.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研究对象不同阶段的平均速率(√) 6.在计算植物生长率时,用调和平均数比用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其平均水平(×) 7.就同一资料而言,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8.通常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9.正态分布属于离散型概率分布(×) ( 10.统计分析的试验误差主要指随机误差。这种误差越小,试验的准确性越高(×) 二、填空题 1.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性质有正交性、代表性、综合可比性。 2. 两个变量数据依据确定性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种类型。 3.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圆图这4种图形。 4.在田间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两大类。 5. 小样本抽样分布主要包括三类分布:t分布、X2分布和F分布。 6. 随机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基本事件3种类型 7.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主要有随机区组试验、随机裂区试验、拉丁方试验。/ 8.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分别相同水平正交表和混合水平正交表 9. 田间试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和多级随机抽样 10. 试验地土壤差异测量的方法有目测法和肥力测定法 12. 试验处理重复的作用分别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13. 试验地土壤肥力差异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肥力梯度的变化和斑块状变 化。 14. 在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中,其中种植密度是自变数,产量是依变数 15. 小麦品种A每穗小穗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8和3(厘米),品种B为30和(厘米),根据CV A大于_ CV B _,品种_ A _ 的该性状变异大于品种_ B _。 16. 田间试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和等 17.根据试验的内容将田间试验分为:品种试验、栽培试验、品种和栽培相结合的试验3种类型。 18. 统计学中,一般来说常见抽样的方法有典型抽样、随机抽样和顺序抽样3种方法。 { 19. 在Excel表格中计算正态分布概率值和反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别是NORMDIST 和NORMINV

《田间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田间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田间试验具备如下要求:试验目的要明确、试验要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实验结果要正确可靠、试验结果要具有 。 2、田间试验由于处理因素以外的环境等因素等影响,往往存在 和 两种误差。 3、田间试验设计时一般要遵守三大原则: 、 、 。 4、按照试验因素的多少分类,田间试验可分为: 、 、 。 5、随机排列设计就是在重复区内将各处理随机排列。常用的随机排列设计有: 、 、 、 。 6、 设计是从横行和直列两个方向对试验环境进行局部控制,使每个横行和直列都成为一个区组,在每一区组内安排全部处理的试验设计。 7、在田间试验中,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 性状资料和 性状资料两大类。 8、在数据资料整理中,常用到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有: 、 、 等。 9、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数,平均数的种类很多,请列举出三种常用的平均数: 、 、 。 10、标准正态分布是指=μ 、=2 σ 。 11、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试验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 。 12、已知Y ~),(2 σμN ,则Y 在区间]58.2,58.2[σμσμ+-的概率为 ,Y 在 ]96.1,96.1[σμσμ+-的概率为 。 13、在作显著性检验时,常常要提出假设,即 、 两种假设。 14、在生物统计中,显著性检验常用的两种显著水平分别为: 、 。

15、在显著性检验时,有时可能会犯两种错误:、。 16、方差分析时,如果差异显著,则要进行多重比较。常用的多种比较的方法有:、、等。 17、方差分析时,为了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有时需对数据进行转换。常用的转换方法有:、、。 18、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有:、、。 19、假设某但因素试验有k个处理,n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共有kn个观测值,则它的总自由度为。 20、方差分析时,平方和除以相应的自由度的值称为。 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田间试验中谈到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是同一含义。() 2、田间试验设计中不必设计试验重复,因为会花费人力物力,很不经济。() 3、裂区设计时,将重要因素各水平分配给副区,将次要因素各水平分配给主区。() 4、柑橘果皮的颜色、果实的大小均属于数量性状。() 5、计量资料整理时,需求出全距,全距是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为极差。() 6、标准差、标准误、极差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而已。() 7、变异系数是样本标准差与样本平均数的比值,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8、变异系数是一个带有单位的数,可用以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资料变异程度的大小。() 9、小概率事件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发生的事件就是必然事件。() 10、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是统计学上进行假设(显著性检验)的基本依据。() 11、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用列表法表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用概率密度函数来表示。()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间比法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方设计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乘性,则 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 30%或大于 70%的,则在进行方差分 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6.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8.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表。 9.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选择:LS D 法。 10.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空白试验 1. 2.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 30,但可假设 = = (两样本所属的
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 大于 1 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正态分布曲线与 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 1。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数,用拉 丁字母表示。 确定 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 LSD0.01 时,推断两处理 间差异为:极显著 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 用:变异系数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q 测验。 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拉丁方设计最主要的优点是:精确度高 连续性变数资料制作次数分布表在确定组数和组距时应考虑: (1)极差的大小;(2)观察值个数的多少;(3)便于计算;(4)能反映出资料的真 实面貌。 某蔗糖自动打包机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的每包蔗糖重量具N (100, 。 2) 某日抽查 10 包, 得 =101 千克。问该打包机是否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题采用:(1)两尾测验; (2)u 测验 下列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仅能用作多因素试验的设计方法有:(1)裂区设计;(2) 再裂区设计。 对于对比法和间比法设计的试验结果,要判断某处理的生产力确优于对照,其相对生 产力一般至少应超过对照:10%以上 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有:(1) 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征是: (1) ≠ )。
1
25.
26. 27. 28. 29.
测验法;(2)二项分布的正态接近法。 =0;(2) <∑ ,(a

农作物田间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计 内容要点提示: 试验设计属于科学试验方法论的范畴,学习时①要注意将试验误差和前一章作为随机变量介绍的误差联系起来,进一步区分田间试验研究和抽样分析的不同点;②了解试验研究的程序和试验方案的内容,重点掌握试验误差的控制办法,特别是试验地土壤差异的控制技术;③要在充分认识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的田间排列、优势及其缺陷的基础上,理解其它各种试验设计与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④对于正交设计,要熟悉正交表的类与型,熟练正交表的使用方法(因素上列,处理成行)以及由正交拉丁方构造部分正交表的原理。 第一节试验概述 一、试验研究的基本知识 1、试验研究在科研中的地位。 (1)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研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任何一个领域的科研活动都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结,但对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而言,都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自然科学来讲,大体上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调查研究试验研究解释或表达 选题 -------------- 假说形成------------------ ?假说验证----------------- ?科技写作 什么叫“假说”? 用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事物的猜测或假定性解释。 假说及其形成作为科研活动的阶段之一,标志着科研方法的进步和完善,其价值在于研究工作可以它为基点,把研究方向朝四面八方铺开,尽可能地将它应用于各种具体情况而引伸出许多预期结果,来和客观实际结果作比较,从而提出试验或观察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有过这样一句名言: “只要自然科学还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就是为验证“地球是球体”这样一个假说而得到的意外发现。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就是迈克尔逊等人为验证,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这样一个假说而导出了洛仑兹变换,这一变换经爱因斯坦的头脑就成了新的发现线索。 所以科研工作就以“假说形成”为时间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假说形成前是科研工作的准备阶段,其方法主要调查研究。假说形成后的阶段是试验或观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试验研究,因此,实践检验真理在科研工作中就表现为试验验证假说。 (2)什么叫试验研究? 在尽可能排除外界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能细腻地观察到各种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条件下,某种过程重演,以观察未知事实,验证假说。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1)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 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测验。 21.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22.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降低试 验误差。

田间试验设计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对于已分组的大样本资料,计算其标准差宜采用 1. A. 加权法 2.随机法 3.概率法 4.直接法 2、对于未分组的大样本资料,计算其方差宜采用 1.概率法 2.直接法 3.加权法 4.随机法 3、田间试验设计中随机排列的作用是 1.随机排列与重复相结合,能获得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 2.降低试验误差 3.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4.克服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投掷硬币5次,其中3次面值朝上的概率是 1. B. 0.25 2.0.125 3.0.3125 4.0.6 5、在直线回归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C. 相关系数可用回归系数表示,反之则不然 2.直线回归分析的两相关变量可区分为自变量和依变量 3.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的变量呈平行关系 4.两相关变量间的决定系数等于其相关系数的平方 6、关于试验观测值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精确性低,准确性一定低 2.精确性高,准确性一定高 3.准确性低,精确性有可能高 4.准确性高,精确性一定高 7、若两相关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共n对,则其相关系数的自由度为 1.n-2 2. 1 3. 2 4.n-1 8、表示抽样误差大小应使用 1.方差 2.极差 3.标准误 4.标准差 9、在种子发芽试验中,下列事件中属于基本事件的是 1.1粒种子发芽 2.某1粒种子发芽

3.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 4.至多有1粒种子发芽 10、某样本资料的观测值是:18、5、17,20、11、15、12,则该资料的全距为 1. 5 2. 4 3.15 4.20 11、检验某品牌花生油中油酸含量是否高于45%应采用 1. F. 适合性检验 2.独立性检验 3.一尾检验 4.两尾检验 12、两相关变量x与y,其SP xy=0.36,SS x=0.2,SS y=0.8,则其相关系数为 1.0.9 2.0.6 3.0.072 4.0.288 13、在编号为1、2、3、…、10的10株玉米中随机抽取1株,下列事件中属于复合事件的是 1.取得编号是6的植株 2.取得编号是偶数的植株 3.取得编号是2的植株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 一、判断题 1. 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若各区层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不同,则从各区层抽取单位数应根据其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按比例配置。(√) 2.二项分布属于连续型概率分布(×) 3.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的试验误差比正方形小区的大(×) 4.准确性是指在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5.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研究对象不同阶段的平均速率(√) 6.在计算植物生长率时,用调和平均数比用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其平均水平(×) 7.就同一资料而言,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8.通常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9.正态分布属于离散型概率分布(×) 10.统计分析的试验误差主要指随机误差。这种误差越小,试验的准确性越高(×) 二、填空题 1.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性质有正交性、代表性、综合可比性。 2. 两个变量数据依据确定性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种类型。 3.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圆图这4种图形。 4.在田间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 状资料两大类。 5. 小样本抽样分布主要包括三类分布:t分布、 X2分布和F分布。 6. 随机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基本事件3种类型 7.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主要有随机区组试验、随机裂区试验、拉丁方试验。 8.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分别相同水平正交表和混合水平正交表 9. 田间试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 样和多级随机抽样 10. 试验地土壤差异测量的方法有目测法和肥力测定法 12. 试验处理重复的作用分别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13. 试验地土壤肥力差异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肥力梯度的变化和斑块状变 化。 14. 在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中,其中种植密度是自变数,产量是 依变数

电大田间试验设计大作业答案

电大《田间试验》大作业答案1、对于已分组的大样本资料,计算其标准差宜采用(D ) . A. 直接法 . B. 随机法 . C. 概率法 . D. 加权法 2、对于未分组的大样本资料,计算其方差宜采用(C ) . A. 概率法 . B. 加权法 . C. 直接法 . D. 随机法 3、投掷硬币5次,其中3次面值朝上的概率是(C ) . A. 0.125 . B. 0.25 . C. 0.3125 . D. 0.6 4、在直线回归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 直线回归分析的两相关变量可区分为自变量和依变量 . B. 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的变量呈平行关系 . C. 两相关变量间的决定系数等于其相关系数的平方 . D. 相关系数可用回归系数表示,反之则不然 5、关于试验观测值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 A. 精确性高,准确性一定高 . B. 精确性低,准确性一定低 . C. 准确性高,精确性一定高

6、若两相关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共n对,则其相关系数的自由度为(C ) . A. 2 . B. 1 . C. n-2 . D. n-1 7、表示抽样误差大小应使用(D ) . A. 极差 . B. 方差 . C. 标准差 . D. 标准误 8、在种子发芽试验中,下列事件中属于基本事件的是(B ) . A. 至多有1粒种子发芽 . B. 某1粒种子发芽 . C. 1粒种子发芽 . D. 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 9、某样本资料的观测值是:18、5、17,20、11、15、12,则该资料的全距为(D ). A. 5 . B. 20 . C. 4 . D. 15 10、检验某品牌花生油中油酸含量是否高于45%应采用(D ) . A. 适合性检验 . B. 独立性检验 . C. 两尾检验

田间试验设计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有哪几种?各有和优缺点?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随机区组试验优点1设计简单,容易掌握2 单因素,多因素以及综合性试验都可以应用3 能有效的减少单向的肥力差异,减低误差 4 对试验地的地形要求不严,不用区组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地段上缺点:不允许处理数太多,一般不超过20个 多因素不完全方案设计优点 1 灵活方便,大大的减少了多因素的处理组合 2 处理数完全根据需要而定缺点:不均衡性,综合分析的可比性较差,一般适合于研究中的二期方案·试述试验地土壤差异的特点,如何通过小区技术和试验设计控制土壤差异? 差异特点:1 肥力高低变化较有规则,即肥力从大田的一边到另一边逐渐改变,这是较为普通的肥力梯度形式 2 斑块状差异,即田间有较为明显的肥力差异的斑块,面积可大可小,分布无一定的规则小区技术:在总面积相同时,增加重复次数对于降低试验误差所起的作用,比增大小区面积更为有效试验设计:1 当土地肥力差异不显著时,应避免采取长而狭长的区组,尽可能采用接近于正方形的区组2 当试验地具有延长的方向的肥力递变时,区组应当垂直于肥力递变方向来区分 ·试验地的选择要考虑哪些方面? 1 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比较均匀一致 2 选择的田块要有土地利用的历史记录 3 试验地最好选平地 4 试验地的位置要适应 5 对拟选作试验用的田块,最好进行空白试验 6 试验地采用轮换制,使每年的试验能设置在较均匀的土地上 ·土培试验与田间试验的区别? 1 土壤取自耕层的混合土壤,通过混合而消除了土壤肥力差异 2 人工控制了盆钵中土壤水分和温度,故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过程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均与田间不尽相同 3 所用的土壤经过人工筛混后,已经破坏了田间土壤的自然结构,所以盆钵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均与自然状况有区别 4 施肥量大于田间一倍至数倍,并且盆钵中的氮肥几乎没有淋失,因此利用率高 5 水分蒸发和渗透比田间降水速度快100多倍 ·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若母总体不是正态分布,从中抽出y拔的分布不一定属正态分布,但当样本容量n增大时,从这总体抽出样本平均数y拔的抽样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且有平均数和,这是中心定理决定的,即只要样本容量适当大,不论总体分布性状如何,其y拔的分布都可看做正态分布·简述田间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及其作用 原则: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作用:主要作用是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确度,使研究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的处理平均值以及试验误差的估量,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进行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1 计算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 2 列出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 3 若f检验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多个处理平均数间的相互比较为什么不用t检验法? 1 检验过程繁琐 2 无统一的试验误差,误差估计的精确性和检验的灵敏性地 3 推断的可靠性低,检验的型错误率大 ·什么是统计假设?统计假设有哪几种?各有何含义? 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和假定模型对总体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它主要包括假设测验和参数估计。假设测验:先按研究目的提出一个假设,然后通过试验或调查,取得样本资料,最后检查这些资料结果,是否与无效假设所提出的有关总体参数的大小相符合。参数估计: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或推论总体参数的过程 显著水平(用来否定或接受无效假设的概率标准)总体(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团)互作(两个因素简单效应间的平均差异)唯一差异原则(方案中除了欲比较研究的因素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