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下)

外国文学史 (下)
外国文学史 (下)

第一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上)

第一节概述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思想上:第一,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之中大多数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地种种罪恶;他们正视现实的发展变化,力求真实地反映时代风貌,在描写生活上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他们认识和批判现实的基本武器,但不时仍能闪现出新的斗争精神,或多或少地用阶级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问题,站在崭新的时代高度去描绘现实。

第二,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他们或者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社会底层,五光十色,包罗万象。

第三,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第四,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争的激烈,残杀和迫害人民或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等,都是以往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的。

艺术上:第一,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第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第二节英国文学和劳伦斯的创作

名词解释:费边主义:1894年伦敦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体现了中产阶级倾向社会主义团体,政治纲领的改良主义,主张用渐变的方法

进入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

(一)生平与创作

、第一时期:(1906——1910)《白孔雀》自然生命与文明的冲突《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工业文明批判)畸形情感

2、第二时期:(1910——1920)《虹》《恋爱中的女人》《迷失的少女》

注:《虹》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代:汤姆·布兰温;第二代:安娜·布兰温;第三代:厄秀·布兰温。

3、第三时期:(1920——1926)《亚伦的藜仗》《袋鼠》《羽蛇》

4、第四时期:(1926——1930)《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人性探讨与社会批判的主题,贫乏阉割的生活、自然生命的压抑扭曲,生命复归,自然人,最有争议的小说。

(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创作特色

是劳伦斯的代表作,性爱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刻和丰富意义的主题,作品中对性爱的描写构成这部小说的重要内容,作家借对性爱的艺术表现探索人生的价值,劳伦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性爱场面加以描写其宗旨是歌颂人性的复归,这种对人性复归的浓墨重彩的正是作家对现代工业社会扼杀人性的强有力的抨击。比喻和象征是这部小说艺术上最大的特色。

(三)劳伦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1、从内容上看,从良性关系的探讨寻求建立和谐的性与和谐的人

际关系。肯定健全的生命意识,以自然人行的复归作为拯救现代人的根本途径。批判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异化。构成劳伦斯的基本内容。

2、在艺术上社会批判与心理分析相结合,注重展示复杂的心理体验,采用象征主义手法。写景状物的写景和灵性。

3、重要作品:成名作《儿子与情人》——畸形情感关系,工业文明批判。

(四)怎样看待劳伦斯的性爱描写,以及劳伦斯性爱描写的历史进步性

1、从人性的完整性(单独的男人或单独的女人只能代表人性的一方面,人性完整、人类和谐是以男女和谐为标志的)。

2、和谐的最高形式是男女两性的和谐。

3、歌颂性爱并不是肉欲至上,而是建立在道德基石上的情爱与性

爱,即灵与肉的结合。

4、反对性爱中利己主义、占有欲。——是对传统观念的反叛,以一种新的理性眼光来看人的性爱。

历史进步性:1、劳伦斯作品中的性爱描写是对传统观念的反叛

2、劳伦斯以一种新的理性眼光来看待性爱。

另:萧伯纳

1、生平与创作

萧伯纳是英国20世纪杰出的剧作家。他的喜剧创作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戏剧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品:《巴巴拉少校》作品:《鳏夫的房产》揭露中产阶级的虚伪和金钱的丑恶与万能。

《华伦夫人的职业》哲理喜剧《人与超人》政治喜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圣女贞德》

2、戏剧思想内容:第一,批判讽刺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

第二,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

第三,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

3、戏剧创作的艺术创作特征:

第一、以“机智”为中心的特色的幽默风格。萧伯纳的剧中对白,善于运用机敏的诙谐、尖酸而得体的俏皮话、翻旧出新的典故、信手拈来的借题发挥,因此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显现为一种智慧的光彩。

第二,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

第三,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模仿。

第四,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

第三节法国文学与罗曼·罗兰

名词解释:音乐小说:弥漫作品的音乐气氛,音乐是贯穿作品的灵魂,以音乐家的生平为题材,主人公内心活动大多通过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只有音乐的流畅性、抒情性,穿插大量对音乐的描述,对音乐家作品的评点,作用于听觉的美感,四卷犹如交响乐的四个乐

章,分为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因此被称为音乐小说。

一、法国文学杰出作家

法朗士:长篇小说《企鹅岛》、《诸神渴了》

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

莫里亚克:《和麻疯病人的亲吻》、《蝮蛇结》

安德烈·纪德:《背德者》、日记本小说《窄门》、《伪币制造者》杜拉斯:《情人》

二、生平与创作

1、与托尔斯泰的关系、反战思想

2、信仰悲剧《圣·路易》、《阿埃特》、《理性的批判》

3、革命戏剧:《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罗伯斯庇尔》

4、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

5、小说:《母与子》

三、《约翰·克利斯朵夫》

1、人物:克利斯朵夫是A、贝多芬式的英雄、平民音乐家,,反抗堕落文化精神的知识分子形象。

B、反抗、妥协、失败的道路,以理想主义、人道主义反抗社会虚伪与理想文化堕落。

C、生命力,人格尊严,个性独立原则,人道主义博爱。

D、精神矛盾与痛苦

E、精神意义: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重建社会道德与文明过程中经历的精神矛盾与痛苦。肯定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揭示现代欧洲的社会矛盾,抨击堕落的资产阶级文化精神。反抗一种不健全的文明。

2、主题:多重性

A、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反映了十月革命前进步知识分子追求到反抗的心灵历程,讴歌了他们孤军奋战,反映一种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

B、通过主人翁遭遇反映了当时以德、法两国为主的黑暗现象,抨击了依赖金钱和权势的虚伪堕落艺术,提倡能够净化心灵的真诚的艺术,以此创建健全的文明。

C、主人翁为之奋斗社会理想是反对战争,作者企图以博爱精神来实现人类和平。

3、艺术:

A、史诗性、长河式的结构。

B、音乐小说。

C、传统性和现代性的交融。

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等艺术手法去反映主人翁的生命的流程,特别对人物心理状态描写出现潜意识。

第四节美国文学与海明威

名词解释:

1、迷惘的一代: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文坛上崛起的一代作家,他们大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带着战争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创伤进入创作,其创作主题为反战和对理想的幻灭及战争对人的身心摧残,对美好生活理想的破坏,表达出孤独、迷惘、幻灭的心里情绪,代表人物是海明威、菲兹杰拉德。

2、硬汉子的形象(性格):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子形象的精神特点,以桑提亚歌为代表,硬汉子形象精神内涵是抗拒、逆境、厄运、在暴力死亡面前保持尊严、勇气、不妥协的抗争精神,恪守“人生来并不是要打败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败不了它”的格言。

3、冰山理论(原则):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作品《死在午后》中提倡含蓄、凝练的创作主张,以冰山作喻,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而让其余留在冰下,意在作品内容的充实、含蓄、让读者感受到更多的省略和隐含的东西。

一、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有两大主题:

1、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谴责,表达反战思想。

2、揭露剥削内幕,金元帝国的梦想。

代表: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铁蹄》、《马丁·伊登》德莱塞:《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美国悲剧》

辛克莱:《屠场》――“揭发黑幕运动”

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二、海明威的创作

(一)、生平与创作

1、“迷惘的一代”文学特点:

(1)大多以亲身经历的战争生活为背景、题材,以感伤悲苦笔调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心理创伤,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

(2)揭示战后美国青年信仰失落、内心空虚、消极遁世与放荡不羁的生活,无法使他们摆脱道德上的困境与精神危机。普遍反映出战后现代

人的生活境遇,弥漫西方世界的孤独感和绝望心理。

(3)借鉴现代注意创作方法,摒弃全知叙事方式。结构上打破物理时空顺序,淡化情节,采用隐喻、象征、意象等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体验,同唱采用开放式结尾。

2、主要作品:

反战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茫的一代文学)《丧钟为谁而鸣》

哲理小说:《老人与海》

意识流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3、创作主题:

强烈的反战思想和悲观意识;暴力和死亡;硬汉子精神

4、艺术风格:

简约、含蓄、凝练的风格;

“电报式”风格;

“冰山理论”;

写实象征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简约有力的文体。

5、海明威创作特色(书上)P61~P63(三大点)

《老人与海》艺术风格:

(1)“迷惘的一代”――“迷惘”的文学主题。

(2)“硬汉子”――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了众多的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家、猎人、渔夫、士兵,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为地面对痛苦和死亡,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

(3)“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

6、《老人与海》的哲理象征意义

A、硬汉子形象的性格:刚毅,在逆境、厄运、暴力与死亡面前,保持尊

严、勇气,勇敢、顽强的抗争。

B、存在主义人生哲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7、海明威创作中的“硬汉子”的形象(书上)P62(三类)

“硬汉子”形象随着海明威思想和创作观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

外在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三类:

早期:早期的硬汉子多出现在斗牛场或拳击场上,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胜,为了人格尊严和事业的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以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中年老的斗牛士曼努尔为代表。

中期:中期的“硬汉子”有了新的发展,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乔丹为代表,这个形象已经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奋斗的勇士,而是为人民事业献身的英雄,他已经摆脱了孤立主义,而为正义、民主而战,与人民生死与共,他的对手也不是一般的邪恶势力,而是法西斯主义。这个新的硬汉形象,灌注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信念,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晚期:《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是晚期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集中体现。这个硬汉子形象同前面两个时期有所不同,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征意义。老人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形象,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8、《永别了,武器》的艺术风格

A、突出体现了简约含蓄的散文风格。

B、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描写艺术的绘画感与电影艺术特点。

C、《永别了,武器》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也极为精彩。对话显得简短含

蓄,从不拖泥带水,却使人能真切的感受到说话者的心情甚至表情。

表白非常有力量,多用重复来加强人物情绪的炽烈效果。

第二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一节俄苏文学

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提出的文学创作与文

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作家从现实革命发展中真实的、历史具体性的描写现实,真实性与历史具体性必须徭役社会主义精神改造教育人民相结合,保证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主张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

2、拉普派:俄罗斯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简称拉普。成立初期坚持无产阶

级文学的正确方向,后期受左派幼稚病侵蚀,提出“不是同盟者就是敌人”的口号,具有宗派主义、关门主义倾向。俄共中央纠正其极左倾

向,于1932年宣布其解散。

3、解冻文学: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文学思潮,以爱伦堡的小说

《解冻》得名,其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呼吁对人的关怀、信任和尊重,探索人生的意义、价值。主张思想解放,创作自由,干预生活,揭露矛盾。该派作品触及生活的阴暗面及当代社会重大问题。

4、战壕真实派:苏联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军事题材文学的一个流

派。以写战争生活的真实残酷著称。多以亲身见闻为素材,写前线士兵

和下级指挥官的生活体验。不仅写其英勇顽强,也写怯懦恐慌的真实心理,作品人物不多,事件紧凑,以中短篇见长。

特点(书上)P76~P78:1、强烈的时代性、政治倾向性和乐观主义色彩。

2、将文学与政治混同。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思想上:1、从思想特征上,文学作品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20世纪俄苏文学的首要特征。

2、俄苏文学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型的主人公形象。塑造了一系列既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又有顽强性格和优美心灵的艺术典型。

3、洋溢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艺术上:1、多种文学流派并存,竞相发展并迅速交替。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诗歌、先锋派作品。

2、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竞相影响中走向综合,现实主义仍然是强劲的主潮,但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表现出多种形态。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基本创作方法。

4、作家的艺术思维发生了重大变化,把对现实的形象描绘与理性思考融为一体。要求对生活现象进行史诗性、全景性描写,并对哲理思考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现实主义呈现出综合艺术的态势。

一、俄苏文学分期:(书上)P78~P84(四阶段)

第一阶段:新旧文学观念的嬗变。

1、小说创作:

(1)库普林的现实主义小说,具有印象主义的某些色彩。

(2)布宁融汇了表现主义的某些技巧,擅长于借助自然界的声、光、色、影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使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

(3)从现实主义走向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史安德列耶夫和别雷,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性形象。

(4)讽刺文学传统悠久。苔非、左琴科的幽默讽刺小树。扎米亚金是讽刺幻想型作家,他的社会讽刺作品《我们》被评论界称为“反乌托邦小说”。

(5)三篇史诗式长篇小说: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法捷耶夫的《毁灭》。

2、诗歌创作:

(1)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的成就最高。

(2)俄国象征派诗歌代表有勃朗克、别雷等。勃朗克的长诗《十二个》以象征手法歌颂十月革命,代表着俄国象征派诗歌的最高成就。

(3)阿克梅派,致力于象征派诗歌的革新。他们不追随象征派诗人迷恋彼岸世界,宣布返回尘世;主张放弃象征主义的朦胧暗示,坚持恢复语言的准确意义,诗风明丽。代表有阿赫玛托娃等人。

(4)未来派从1911年起在俄国风行,以同传统的旧文化决裂相标榜,追求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代表有马雅可夫斯基等。

(5)现代主义诗歌,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和《好!》诗他最重要的作品。他运用了阶梯式的新格式,将一个诗句按音步、音节分成若干行排列,形似阶梯,在空间上给人一种立体感,又能发挥停顿的音乐性能,以收到语言更明确,节奏更有力的效果。另还有叶赛宁。

第二阶段:

1、小说创作

(1)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

(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一位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忘我奉献的红军战士保尔·柯察金形象。(3)阿·托尔斯泰的长篇三部曲《苦难的历程》。

2、诗歌和戏剧

(1)诗歌以叙事长诗和抒情诗的成就最丰硕。

(2)伊萨科夫斯基已成为当时苏联著名的抒情诗人,他的许多诗作都被谱成歌曲。另有包戈廷。

3、卫国战争文学

西蒙诺夫《日日夜夜》、特瓦尔多夫斯基《瓦西里·焦尔金》、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

第三阶段:

解冻文学引起轰动效应的小说: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1、小说创作

(1)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和《最后一个夏天》。

(2)瓦西里耶夫《这里黎明静悄悄》。

2、诗歌和戏剧

3、理论建设

第四阶段:

1986年召开的苏联作家第八次代表大会,要求文学密切配合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运动,从而改变了苏联文学的发展轨道。出现了“回归文学”,有扎米亚金的《我们》,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

二、高尔基的创作

早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并存

《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德的一生》

(一)创作分期

浪漫主义特点:歌颂为自由和理想献身的英雄,采用象征、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对立的形象体系,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

现实主义特点:写底层生活,再现普通人的苦难,流浪汉题材。《切尔卡什》、《我的旅伴》、《盐场》

(二)《母亲》

“工人阶级的传记” 列宁评价:“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文学史地位:标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1、情节:以母亲的视角写两代人的精神觉醒,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法庭演说。

2、人物形象

A、尼洛夫娜形象及典型意义

小说围绕尼洛夫娜觉醒和成长展开的,原先的她是倍受折磨,胆小怕事,温驯忧郁,笃信宗教的家庭妇女。政权、夫权、神权的重重压迫,使她遭蹂躏,性格被扭曲,她从不理解儿子所作所为,到为他担心,到自觉地走上革命的道路。

典型意义:在于高度概括了俄国劳动人民思想觉悟和反抗斗争的发展过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威力。

B、巴威尔

巴威尔是俄国第一代由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典型,这一形象概括了俄国工人觉醒和成长的过程,揭示了工人阶级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大意义。开始时他的性格象父辈一样,沾染着旧时代工人的旧习气,消极地生活。后来他结识了革命者,接触了革命理论,开始走上了一条崭新的生活道路。“沼地戈比”事件是巴威尔第一次领导工人群众进行自发性经济斗争;“五一”游行视为显示了工人由自发经济斗争上升为自觉的政治斗争,也显示了巴威尔政治上的成熟。显示了他的组织才能和无产阶级先锋作用;“法庭斗争”标志了他具有高度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的职业革命家。

典型意义:作者通过巴威尔这一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

3、论述《母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这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第一次成功塑造了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及觉醒走向革命的母亲形象,为世界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为无产阶级文学发展提供了范例。

(2)第一次全面表现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方法,标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诞生。

(3)第一次正确表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三)《克力姆·萨姆金的一生》(书上)P89~P92

高尔基小说艺术地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末期至1917年这个历史阶段俄国社会的变迁,副标题为“40年间”。

1、主题:

高尔基选取一个灵魂空虚颓唐的市侩知识分子作中心人物,把市侩习气的全部特点都体现在他身上,描写他的思想没落和心灵衰竭的过程,使其成为精神乞丐的综合体,借以概括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一种类型。

2、情节:

个人主义者、市侩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自私渺小又目空一切,缺乏信仰又怀疑一切,孤芳自赏又才疏学浅,自视清高又灵魂空虚。是个投机取巧的变色龙式的人物,“萨姆金习气”是他这个风格的概括。

3、艺术特色:

(1)结构庞大复杂,历史跨度大,生活习俗画面广阔,具有史诗风格。表现了许多重大事件。

(2)创作重心是对主人公的心理情绪和精神生活作多方位揭示,用反衬的手法描写主人公的心灵发展和变迁史。

(3)现实主义的客观描写与非现实主义假定性手法并用,人物的对话、争论是习以为常的叙述方式。作家也广泛运用了象征、夸张、怪诞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或以梦幻、潜意识、联想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意识流程。

三、肖洛霍夫

创作概况:擅长描写哥萨克的生活,有史诗般的气度和风范。1965年获诺贝尔奖。主要作品有:《顿河故事》、《蓝色的原野》、《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中的地位如何?

主人翁:索科洛夫

小说通过苏联普通工人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再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既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惨悲剧的命运,又表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反思、追问,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作品写的虽是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但强调的是苏联50年代大力提倡的“关心

人,爱护人”的精神,从这部小说开始,苏联卫国战争题材作品逐渐从对英雄歌颂转向了对人的关怀。

2、哥萨克农民的史诗——《静静的顿河》

(1)情节:(略)

俄国历史上动荡的十年。革命和战争在哥萨克的生活和心灵上引起的巨大变化。

葛利高里的爱情生活和在革命战争中悲剧性迷惘。

(2)人物

葛利高里形象及意义:哥萨克中农的典型,是在复杂的社会冲突中迷惘的探索者。酷爱自由,恪守哥萨克的传统,在革命与战争中幻想

走“中间的道路”。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奔反革命阵营。他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发生冲突,在历史急剧动荡转折时期,始终面临着“跟谁走”的问题。

意义:这个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体现了哥萨克中农摇摆不定的阶级特点,表现哥萨克人在走向革命生活制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悲剧原因:

A、哥萨克中农的二重性,劳动者与私有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摇摆不定,劳动者的淳朴善良,热爱平等与自由,私有者的目光短浅,敌视革命,使其在两种原则的斗争中试图寻找一种“中间道路”。

B、哥萨克传统的影响,保守、落后的哥萨克传统观念影响与偏见,哥萨克军官的优越特权思想,哥萨克的自由和自治要求使其把阶级斗争看成毫无意义的仇杀,无法理解革命的正义性,也厌恶反动势力,最后走向毁灭。

(3)艺术成就

A、史诗性,哥萨克农民的史诗,悲剧史诗

B、浓郁的乡土气息,哥萨克口语,民歌民谣的引用,哥萨克独特的民俗,风情生活画面的描写,充满情感灵性的顿河草原风光的描写。

C、人物形象的鲜明丰满,显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心灵的运动”,具有人性的深度透彻力。

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上)

第一节概述

名词解释:

1、现代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在欧美出现的各种文学艺术思潮流派的总称。它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与人的精神迷惘、困惑。在思想内容审美要求和表现形式上,都表现出反传统倾向。具有标新立异,大胆实验,追求奇异风格的特点。故称为“先锋派”、“实验派”。现代主义文学是反危机反异化的文字。

2、后象征主义:20世纪20年代以瓦雷里、里尔克、艾略特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是19世纪末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创作上主张用象征、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手法表现微妙复杂的体验与主观感受,较前期象征主义更趋哲理化和神秘化。代表作家作品艾略特《荒原》、瓦雷里《海滨公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等。

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语境。

1、工业文明:技术理性导致人的异化和失落,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理想价值的冲突。

2、非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的影响。

3、文学艺术的叛逆。

二、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书上)P102~P105

思想特征:

1、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如果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偏重于社会批判、经济批判的话,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倾向于文化批判。

2、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文化批判。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4个方面表现出来。

(1)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物质世界往往成了人类生存危机的制造者。

(2)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

(3)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人的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4)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艺术特征:

1、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

2、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现代主义文学借助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表层走向深层,从现实走向超现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形成一种文学艺术的深度模式。

3、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4、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第二节象征主义文学与艾略特

一、文学特点

1、表现心灵世界,暗示、联想、客观对应物。

2、感应通感。

3、象征、暗示、隐喻等手法。

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爱尔兰叶芝;德国里尔克;俄苏勃洛克、叶赛宁;英国艾略特。

二、艾略特

主要作品:《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空心人》、《四个四重奏》

1、艾略特创作特点

(1)作品有强烈的现实感,他的诗的现实感有着广度和深度。如《荒原》表现了西方一代人理想的破灭,思索社会问题,探索现实出路。(2)诗里面有历史感。他强调诗歌创作是传统与个人才能的结合,诗人要尊重这个传统,诗要有历史感。

(3)诗歌“荒原”意识,是他诗歌重要特点,是对象征主义诗歌丑和恶的继承。同时是这个传统的突破。艾略特把丑与恶的主题引向众生的历史和广阔的社会荒原,诗给人以时代气息的荒原感,荒原意识成为他诗歌题材风格,人物风格,主题风格的重要标志。

2、艾略特诗歌的特点

(1)在技巧上,艾略特诗广征博引,比喻奇特,他的诗充满着比喻、联想、暗指、引语。

(2)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呈现主观的随意性与活跃性,诗句之间没有连接和过渡性的语句。

(3)他在诗中经常使用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德语等多种外国

(4)他在诗歌中运用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手法,可以描写人物心理。

(5)他的诗歌富于想象力,性格鲜明,他的诗在晦涩之中也有通俗的语言,十分讲究韵律节拍,具有音乐美。

3、《荒原》

主题:(书上)P114

(1)《荒原》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荒原》以大量死亡和荒芜的景象,象征地表现了现代西方世界的腐朽没落和人类精神的空虚,用诗的方法反映了战后西方没落的社会

现实与虽生犹死的心理状态。表达诗人重建价值理想,服从宗教戒

律,拯救荒原的努力。

以荒原的意象暗示战后西方精神世界的空虚,理想信仰的缺失。伦敦象征现代世界,颓败荒芜的荒原和大量死亡意象象征现代人精神的没落解体。雷霆的生活暗示宗教救赎的意义。

(2)《荒原》神话与特征

《荒原》借鉴人类学研究成果,运用弗雷泽《金枝》和韦斯顿女士的《从仪式到神话》中关于寻找圣杯和渔王的故事,渔王暗指患病的现代人,圣杯暗指救赎。在神话和宗教传说的基础上寻找精神救赎的道路。

A、寻找圣杯和渔王的故事。

B、耶稣复活的神话。

C、阿帖士、阿东尼士、欧西利士的神话。

D、水和火的形象。

(3)《荒原》的内容:(书上)P114~P115

第一章:“死者的葬议”:通过各种隐喻和典故、象征,暗示向读者展示荒原的凄凉景象。

第二章:“对弈”:描写了贵妇人豪华奢侈的生活,并把夕阳的辉煌和今日的颓败加以对比,,作者挖掘豪华奢侈背后的死亡;又写下层妇女的悲惨遭遇。

第三章:“火诫”:暗示了再生的主题。西方和东方都把火作为死亡的毁灭,“火”象征了死亡中再生。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概括象征了情欲横流的必然死亡,昔日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告诫人们要引以为戒,不要放纵情欲,死亡意识再生。

第五章:“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归依宗教,要富于同情心,要施舍克制,宗教的劝诫。

(4)艺术特色:(书上)P116

1、神奇地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贴技法。

、采用复杂的象征。

3、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

第三节表现主义与卡夫卡

名词解释:

1、表现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源于德国,影响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

流派,创作上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内在心灵,感觉体验的表现,主张透过事物的表面揭示内在本质。不注重环境写实与人物刻画。表现手法多采用象征、隐喻、抽象、夸张、变形以实现主观感受,代表人物有卡夫卡、斯特临斯堡、恰佩克。

2、卡夫卡式小说:指现代小说之父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其特

点式表现异化的主题,荒诞的世界人生及人的孤独恐惧情绪。手法上现实与虚幻相结合,寓真实于虚幻,以冷静客观的笔调写出假中之真,思考大于欣赏,具有抽象化、寓言化的特点。主要作品有:长篇《美

国》、《审判》、《城堡》,短篇《变形记》、《饥饿艺术家》。

一、文学的基本特点

1、反对再现,注重表现,突出个体感受、体验、幻想与激情。

2、突破表象,表现本质。

3、语言、夸张与变形手法。

二、代表作家作品。

1、表现主义诗歌: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韦尔弗,德国诗人海姆、贝

希尔等。

2、表现主义小说:卡夫卡。

3、表现主义喜剧:瑞典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美国尤金·奥涅尔

《毛猿》。

三、卡夫卡

欧美现代小说之父。

1、《城堡》的象征性和多元主题的阐释。

(1)“城堡”是与人为敌,压抑操纵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结构,超验力量的象征。代指各种形式的人生压抑。K的境遇是卡夫卡个人,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境遇。

(2)主题多元阐释:

第一、犹太民族长期漂泊寻找家园的主题。

第二、人类寻找上帝,寻找救赎的主题。

第三、寻找真理和生活目的主题。

(3)《城堡》通过K与“城堡”之间真真假假的斗争,表现人与环境的深刻矛盾,专权统治对人精神心理的重压。从而揭示当代知识分子对人与环境荒诞关系的认识以及孤独无奈,恐惧绝望的情绪。

2、《城堡》的艺术特色

(1)独特的叙事角度和手法,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通过主人公的感观表达信息。

(2)象征寓言的方式。K争取居留权最终失败的故事象征资本主义极权统治下小人物走投无路的绝望境地。

(3)冷峻、细致的笔调。化奇异为平淡,以平静客观、不动声色的笔调写出假中之真,把荒诞的故事写的真实入理,体现本质的实质。

3、多义性

犹太人寻找家园、人类寻找上帝、人类寻找真理。

4、变形记的主题、思想意义

(1)通过萨姆沙变甲虫的痛苦遭遇,象征性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现实。在强大的社会与生活的压力下,人变为非人,其本性与自身价值的丧失。

(2)小人物在异化现实面前的灾难感,孤独无助的痛苦体验。

5、卡夫卡创作特色和思想:(书上)P119~P123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 史诗古代叙事诗篇幅较长的作品。特点:反映既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结构宏伟,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荷马史诗就是其代表作。 荷马史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1 再现了人类由原始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生活风貌。 政治体制:军事民主制。 经济形态:私有制萌芽,氏族社会瓦解,阶级分化;原始的农业生产。 2 反映出原始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过渡时期人们的思想形态、道德观念。 歌颂英雄,歌颂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仍是人们的道德核心。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在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望和对人的价值的自我肯定。 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 柏拉图说“荷马培养了整个希腊”。 1 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a把人物臵于具有时代特征的矛盾冲突中来刻划; b通过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 c以固定的修饰语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d运用了侧面描绘的手法。 2 结构精巧,布局完整。 情节结构;叙事 3 自然质朴的语言,富于节奏感的音乐,新颖奇特的比喻。 4 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事。 5 荷马是想象丰富、善于修辞的语言大师,特别是他的比喻,其技巧可谓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荷马式的比喻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丰富多彩,句子较长,往往是在“像……一样”的基础上所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描绘性语句,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画面感极强,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维吉尔、弥尔顿、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碰到这种修辞方式。 古希腊文学的文学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3 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在“奥林波斯神系”中,重要的神有“十二主神”,包括:众神之父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农业女神得墨忒耳,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匠神赫淮斯托斯,爱神与美神阿佛洛狄忒,神使赫尔墨斯。此外,其他重要的神有:人类的恩神普罗米修斯(创造人),文艺女神缪斯,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名巴库斯),小爱神厄洛斯(丘比特)等。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 初民时代图腾观念的反映; 2 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

2014年4月外国文学史试题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2.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是 A.《理想国》 B.《会饮篇》 C.《诗艺》 D.《歌集》 3.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16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 A.《羊泉村》 B.《小癞子》 C.《巨人传》 D.《堂吉诃德》 5.下列作家中,不属于 “大学才子派”的是 ... A.约翰·李利 B.马洛 C.罗伯特·格林 D.托马斯·莫尔 6.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是

A.“冰山原则” B.“人物再现法”C.“三一律” D.“心灵辩证法” 7.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塑造的伪善者形象是 A.答丢夫 B.阿巴贡 C.史嘉本 D.奥尔贡 8.法国启蒙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伏尔泰 B.卢梭 C.拉封丹 D.狄德罗 9.《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是 A.德国作家 B.法国作家C.美国作家 D.英国作家 10.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是 A.骚塞 B.柯勒律治C.司各特 D.华兹华斯 11.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是 A.《高龙巴》 B.《卡门》C.《萨朗波》 D.《情感教育》 12.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作者是 A.冈察洛夫 B.奥斯特洛夫斯基C.涅克拉索夫 D.车尔尼雪夫斯基 13.斯丹达尔的第一部小说是 A.《红与黑》 B.《巴马修道院》C.《阿尔芒斯》 D.《意大利遗事》 14.《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 A.伦敦和巴黎 B.伦敦和柏林C.伦敦和罗马 D.伦敦和雅典

外国文学史论述

论述:1.从拉斯蒂涅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结合作品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要求有个人观点) 3.结合作品分析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4.结合作品分析乞乞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要求有个人观点) 5.分析作品《浮士德》分析主人公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内涵。 6.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父爱”?并总结出其“父爱”的悲剧意义。(要求有个人观点) 7.结合作品分析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8.结合作品比较分析莫泊桑与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特点。(要求有个人观点) 9.结合作品分析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要求有个人观点) 10.结合作品分析俄国文学史中“小人物”主题的发展轨迹。(要求有个人观点) 11. 结合作品《巴黎圣母院》分析雨果在小说创作中所用的“美丑对照原则”。(要求有个人观点) 12. 结合作品《高老头》分析主人公之一高里奥的人物形象及悲剧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13.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中同名主人公浮士德的人生历程及在其人生追求中所中透视出的个性特征。(要求有个人观点) 14.结合作品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15.结合作品《红与黑》分析主人公于连这个人物形象。(要求有个人观点) 16.结合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17怎样看待于连·索雷尔这个艺术形象?(结合作品分析) 18.结合作品分析《复活》中聂克留朵夫和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过程。 19.结合作品分析高老头形象及悲剧意义。(要求有个人观点) 20.结合作品分析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系列。(有自己的观点)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2015年10月外国文学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5年1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 00540)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l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 A. 埃斯库罗斯 B. 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2. 中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骑士叙事诗是 A.《亚历山大传奇》 B.《特里斯丹和依瑟》 C.《特洛伊传奇》 D.《奥卡森和尼柯莱特》 3.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是 A.骑士文学 B. 教会文学 C.英雄史诗 D.市民文学 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 A. 维加 B.托马斯·莫尔 C.乔叟D.塞万提斯 5.西班牙l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 A.《十日谈》 B.《巨人传》C.《小癞子》 D.《羊泉村》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 A. 拉辛 B.高乃依 C.拉封丹 D.莫里哀 7.《失乐园》中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双重性格的形象是 A.亚当 B. 夏娃 C. 参孙 D. 撒旦 8.法国作家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A.对话体小说 B.游记体小说 C. 书信体小说 D.日记体小说 9. 英国作家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 A.《帕美勒》 B.《鲁滨逊漂流记》 C.《克拉丽莎》 D.《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1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兼可抛”的作者是 A.拜伦 B.惠特曼 C.雪莱 D. 裴多菲

11. 斯丹达尔抨击古典主义,为浪漫派辩护的论著是 A.《论爱情》 B.《〈克伦威尔>序言》 C.《意大利绘画史》D.《拉辛与莎士比亚》 12.《高老头》中塑造的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是 A.拉斯蒂涅 B.昌西安 C.拉法埃尔 D.纽沁根 13.在《死魂灵》结构上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是 A.玛尼洛夫 B.乞乞科夫 C.泼留希金 D.赫列斯塔科夫 14.杰克·伦敦批判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长篇小说是 A.《荒野的呼唤》 B.《铁蹄》 C.《马丁·伊登》 D.《白牙》 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是 A.《罪与罚》 B.《白痴》 C.《少年》 D.《穷人》 16. 高尔斯华绥最有影响的作品是 A.《尾声》三部曲 B.《现代喜剧》三部曲 C.“欲望三部曲” D.《福尔赛世家》三部曲 17. 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 斯坦贝克B.德莱塞 C.菲茨杰拉德 D.海明威 18.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诗歌创作的高峰是 A.《驶向拜占庭》 B.《海滨墓园》 C.《地铁车站》 D.《豹》 19.《尤利西斯》在结构写法上多处模拟的古代史诗是 A.《伊利昂纪》 B.《贝奥武甫》C.《奥德修纪》 D.《埃涅阿斯纪》 20.《秃头歌女》的作者尤奈斯库是 A.新小说派作家 B.荒诞派作家 C. 意识流小说家 D.黑色幽默作家 21.巴比伦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是 A。《罗摩衍那》 B.《伊戈尔远征记》 C.《摩诃婆罗多》 D.《吉尔伽美什》 22.伊朗民族著名的英雄史诗《列王纪》的作者是 九哈菲兹 B. 海亚姆 C.内扎米 D. 菲尔多西 23.长篇讽刺小说《我是猫》的作者是 A.田山花袋 B. 芥川龙之介C.夏目漱石 D.岛崎藤村 24.印度现代著名小说《戈丹》的男主人公是 A. 何利 B.戈拉 C.戈丹 D.罗梅西

外国文学史 下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编 论述题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答:1、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停留于真实地再现客观生活的外在方面,而是深入再现生活深层的内在方面,表现人的深层意识和微观心理世界;2、现实主义虽然仍在塑典型形象,但典型往往不再高尚或卑劣,或歌颂或批判的两极化现象,而是着重刻画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具有复杂个性的普通人;3、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适应当代的发展与人们欣赏要求,吸收了一些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大了艺术表现手段,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2、论萧伯纳剧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思想内容:1、批判讽刺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2、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 3、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个性问题。 艺术特色:1、以”机智“为中心特色的幽默风格;2、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3、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摹仿;4、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 3、《美国的悲剧》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答:1、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2、鲜明强烈的对比描写;3、独特的心理分析。 4、劳伦斯的创作内容与风格。 答:10部长篇小说,40余篇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和4部剧本。小说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提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创作分4个时期: 1906年-1908年为早期《白孔雀》《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 第二时期《虹》《恋爱中的女人》《迷失少女》 第三时期 《亚伦的藜杖》《袋鼠》《羽蛇》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5、论《儿子与情人》的母与子的伦理冲突与伦理困境。 答:常被认为是一部描写”恋母情结“的典型小说,主人公保罗与母亲的感情超出了一般母子之情,彰显了世俗母子伦理的冲突和困境。 6、联系小说的主旨,试分析罗曼.罗兰塑造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个艺术形象。 答:1、克里斯朵夫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2、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丰富而敏感;3、奋斗失败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是艺术,唯一思想武器是”爱“。 克里斯朵夫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反抗社会而又充满矛盾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性格有矛盾复杂性。这个形象的意义:表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歌颂自由的反叛英雄主义精神。提示现代欧洲的社会矛盾,批判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精神。 7、请论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答: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最显著的特色就在于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和结构。 8、如何理解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 答:”百年“指的是历史。作者虚构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缩影。 ”孤独“是精神生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孤独是面对丑来现实而采取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9、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的魔幻性问题?这种特性和现实主义有着怎样的联系?答:小说描述了一个令人迷惘困惑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古老的拉美文化心理与精神意识的凝结,有哥伦比亚和拉美国家真实历史观,有人类千百年生存斗争中积淀而成的深层情感、经验和原始意象的显现,也有现代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探索的焦虑与困惑。

外国文学史重点

第五节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前期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初,一些以美国为背景、美国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开始出现,初具美利坚民族特色。代表作家有欧文、库珀、爱伦·坡等。 华盛顿·欧文(1783-1859) 致力于描写北美早期移民的传说故事,代表作为随笔、速写和短篇故事的合集《见闻札记》,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传统,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詹姆斯·费尼莫·库珀(1789-1851) 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三种不同的小说形式。 革命历史小说:以《间谍》为代表; 航海生活小说:以《水手》为代表; 边疆题材小说:以《开拓者》为代表。 代表作为以猎人纳蒂·班波为主要人物的五部曲“皮袜子故事集”,以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为背景,表现勇敢的移民向西开拓的艰难历程,歌颂了殖民者的冒险、探索、进取精神,对后代美国西部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杀鹿者》、《最后的莫希干人》、《探路人》、《开拓者》、《大草原》。 后期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南北战争前夕),以超验主义为思想基础。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先表现为宗教、哲学领域中的改革,后拓展到文学领域,以爱默生为代表。 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强调人可以凭直觉超越理性而直接把握真理,感悟宇宙精神。因此,人在一定的范围里就是上帝。强调人的价值,反对权威、崇尚直觉,主张个性解放。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与19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超验主义”思潮有密切关系。超验主义受到康德先验论哲学和欧洲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大自然内蕴着终极真理,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的象征,人凭借着直觉就能感悟宇宙精神,而不必依靠传统的诗歌、哲学等历史文献的教谕,人在一定的范围里就是上帝,应该充分信赖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超验主义从思想根源看,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潮,它所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和庸人哲学,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因它受先验论、泛神论思想影响,也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到了50年代,随着工业化引起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梭罗侧重超验主义中人的“自助”精神,主张回返自然,保持纯真的人性; 霍桑深受加尔文教派的影响,又想有所摆脱,于是转向对人类状况与命运的探索; 麦尔维尔同霍桑一样,把他感觉到的社会矛盾归结为抽象的“恶”,而“恶”的强大与不可理解使《白鲸》等作蒙上了神秘、悲观的气氛。 代表作家有: 爱默生、梭罗(散文) 霍桑、麦尔维尔(小说) 朗费罗和惠特曼等。(诗歌) 梭罗(1817-1862)曾在家乡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林间独自居住了两年零两月,观察林中春夏秋冬的自然现象,阅读写作。1846年,梭罗开始撰写《瓦尔登湖》,1853年自费出版。 梭罗书写了瓦尔登湖林中静谧旖旎、清新迷人的自然风光,记录了他亲身实践物质简单而精神丰富的生活。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含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浓郁的人本色彩;艺术手法浪漫夸张。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荷马史诗:含《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两部,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取材于古代的特洛伊战争,主题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歌颂英雄。它是人类历史童年时代的杰作。 3、《旧约》:犹太教的经典,又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总集。全书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基督教兴起后,将之收入《圣经》中,称之为《旧约》,以区别于基督教所编写的《新约》,对后世影响巨大。 4、《新约》:基督教的正典。摩西代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史称旧约。耶稣通过殉难,代上帝与人立约,史称“新约”。其主要内容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四类。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5、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正统文学,作者多为僧侣,取材于圣经,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艺术手法以梦幻、象征、寓意为主。公式化、概念化严重,不代表进步文学的方向。 6、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主,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在法国成就最高。 7、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罪恶,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如《列那狐的故事》。 8、《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通过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表达出人类在迷惘和错误中,只有通过信仰(贝亚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光明、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它代表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又开启文艺复兴之先声。 9、文艺复兴: 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内容是:用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思想来自于基督教精神。 11、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第一个文学团体。以龙沙为首的七位诗人组成而得名,具贵族倾向。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革新法国诗歌,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一部分。 12、流浪汉小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采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以城市下层人物为中心,并以其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广泛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是《小癞子》。 13、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形象。他是封建制度崩溃时期没落骑士典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具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特色。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的古称。哈代以此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资本主义入侵农村的情况以及广大破产农民的悲惨生活。1912年,哈代在编撰自己的散文全集是,把这些小说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著名作品有《绿萌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个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于无奈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俄国文学史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第一个“多余人”典型代表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个“多余人”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 第三个是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 最后一个塑造“多余人”形象的是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麻木、没有自信、贪图享乐、对生活缺乏激情 3、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极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小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俄国文学史上的“小人物”系列: 1.普希金《驿站长》中的淮林 2.果戈理《外套》中的亚卡基 3.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的杰武什金 4.契诃夫《万卡》的万卡 4、忏悔的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但是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也就会做下一些事,伤害了别人。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忏悔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本立场,批评贵族阶级的罪恶本质,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5、社会问题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是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所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他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衣,揭示出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6、“长河小说”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的主人公的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他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的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的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的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7、“迷惘的一代”——“迷惘的”的文学主题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文学史下 简答、论述题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 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 暴露性、改良性。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 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 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 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 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 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 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劳资矛盾的激化,各种改良思潮的影响,使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 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 运,成功的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第三,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 浓厚的改良主义的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较明显。第四,女性作家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 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用文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女作家,他们在 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3)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与英法两国截然不同的特点: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 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 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第三,独特的形象系

外国文学史重点(1)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1】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欧洲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士文学和世俗文学。世俗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史诗和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等。 (1)教会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并将之发展到成熟阶段,是对古希腊罗马以来艺术形式的巨大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神话传说以北欧较为发达,其体裁主要为神话故事诗和英雄传说诗。 (3)骑士文学主要体裁可分为两类,即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破晓歌最为有名。骑士叙事诗:《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 (4)史诗主要是英雄史诗。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的《卡列瓦拉》,法国的《罗兰之歌》(爱国主义的主题) (5)“谣曲”亦称“民谣”,是一种短小的故事诗,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 西欧最有名的是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6)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体裁上主要有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内容主要是对僧侣、教会人士和封建主进行大胆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因而最具现实性,语言生动。艺术上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活泼,也采用隐喻、寓意、象征等手法。主要作品有:法国的《列那狐的故事》和《玫瑰传奇》、《巴特兰律师》等。 【2】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古希腊文学中蕴含着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它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 【3】启蒙主义文学成就最大的国家 18世纪启蒙文学成就最大的是法国。 第一,启蒙运动经由法国哲理小说和法、德等国的启蒙戏剧的发展而进入高潮。第二,法国的启蒙文学最典型,明确地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任务服务,密切配合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战斗性特别强烈。第三,从20年代起,法国启蒙文学汇成潮流。法国启蒙文学是在资产阶级积极酝酿革命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所以批判力度最强,最富于民主战斗精神。第四,法国有卢梭、孟德斯鸠等著名的启蒙文学家,其中卢梭的《新爱洛依丝》被誉为欧洲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 【4】第一部文人史诗 人们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称作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史诗。 【5】多余人和小人物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虽出身于贵族,受过良好教养和西欧启蒙民主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满社会现实,不愿与贵族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脱离人民、缺少行动,无所理想,患上了时代的忧郁症,从而成为贵族社会的多余人,而且在不同时期,多余人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 “小人物”形象多是一些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民的典型。他们社会地位低下,倍受歧视和欺凌;经济收入微薄,生活非常困苦;安分守己,性格懦弱,不敢反抗。他们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可怜虫,专制农奴制的牺牲品。 “多余人”和“小人物”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后的俄国现实主义。“多余人”作品代表有俄国作家亚历山大罗维奇《奥勃洛摩夫》,小人物的塑造者有美国作家欧.亨利。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编写组)聂珍钊-考试重点部分

阿基一踵:指再强大的英雄,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要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物哀:(美学特征)通过宫廷男女的恋情悲剧,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悲苦体验,从而激起令人兴叹、使人哀伤的情怀,以便让内心情感超越卑污烦恼的俗世,将人情欲望升华为审美对象。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主要内容(特征):(1) 用人权反对神权。(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

第一单元 1、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列举主 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 抒情诗和寓言。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 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主要特点:①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希腊氏族社会的本质和面貌。 ②神人同形,神高度人格化 ③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④生动活泼、清新质朴、充满乐观精神。 3、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答:基本内容: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 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奥德修纪》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海上十年历险和归家夫妻团聚的故事。 主要思想:以人为主,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主要人物形象:①阿基琉斯:勇敢,义气,固执,任性,氏族英雄身上的个人意识。 ②奥德修斯:有心计,善于克制自己,狡猾,心狠手辣。 4、荷马史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答:1)创造了“英雄史诗“的形式: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2)结构灵巧,布局严整:《伊利昂纪》十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4天激战(占整个篇幅的一半)。 3)自然的语言和“荷马式的比喻”:以自然界,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的某些现 象进行比喻。 4)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5)两步史诗的不同风格,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5、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他们的创作特点。 答:埃斯库罗斯: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代表作《七将攻忒拜》(中,反映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拥护民主制思想的一致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到的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特点: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自信。 索福克勒斯: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他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特点:悲愤、迷惘、上下求索。 欧里庇得斯: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美狄亚》(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 巴洛克文学;原指一种造型和绘画的艺术风格,巴洛克文学因与其风格相近而得名。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马里诺和贡戈拉的诗歌创作分别说它们的代表。特征是把纤敏丰富的生活感受作巨细无遗的艺术表现,极尽铺陈渲染,矫饰夸张,作品结构繁复,追求事出意外的艺术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第一,拥户王权。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统一。第二,强调理性。倾向于在理性意义上理解人。第三,崇尚古典。古典主义重视在古代及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题材。第四,严守格律。古典主义谨守既成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一阶段:诗人马莱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布瓦洛奉他为“诗宗”。彼埃尔.高乃依是第一为古典主义戏剧赢得声誉的作家,被称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梅丽特》《熙德》。第二阶段:让.拉辛《安德罗玛克》《费德尔》、莫里哀、拉封丹(是古典主义寓言诗人,动物寓言《寓言诗》以动物寓指人类社会,内容丰富多样形象鲜活,有浓郁的道德训诫和警世色彩)、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理论的权威,传世之作是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 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葛朗台,泼里希金,阿巴贡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1、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2、对主要人物的出场做了精心的安排。3、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启蒙文学的特征:首先,反封建,反宗教的政治倾向。其次,深刻、抽象的哲理性。再次,纯真、自然的审美观念。最后,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 英国是启蒙文学最早萌芽的地方。现实主义小说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政治倾向上属于温和派。《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正面典型。约拿旦.斯威夫特是一位激进的民主派积极参与政治斗争。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拉伯雷《巨人传》荒诞不惊来显示显示生活。查理生书信小说《帕美拉》。菲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潮流。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他们深切感受到启蒙运动的危机,由对“理性社会”的怀疑和失望,转为崇尚感情。他们宣扬感情至上,强调通过人的感情活动的描写表现人性与现实的矛盾。感伤主义一词即由斯特恩的代表作《感伤旅行》而来。彭斯是18世纪英国诗歌中成就最大的诗人,出色的农民诗人。与斯特恩称为“前浪漫主义”的代表。 孟德斯鸠书信小说《波斯人的信礼》是最早的一部启蒙文学作品。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声望最高的领袖人物,称“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的编纂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狄德罗是最博学的,是《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卢梭是最激进的,是“百科全书派”中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论科学与艺术》是他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名著,强调人是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容剥削,人们为获取自由,有权进行革命。卢梭的人学成就主要是三部小说《新爱洛绮斯》是书信形式,被称为“爱的圣经”、《爱弥儿》、《忏悔录》。博马舍《赛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 18世纪的德国文学三个阶段:第一,启蒙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莱辛(新德国文学的父亲,替德国文学戏剧、绘画建立了现实主义基础)是它的奠基人戏剧理论《汉堡剧评》;第二是狂飙突进时期,狂飙突进运动名称来自克令格尔剧本《狂飙与突进》。第三,古典主义时期。席勒《阴谋与爱情》恩格斯称赞“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外国文学史考试期末重点(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 1.感伤主义: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得名 于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它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并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感,人类的天性是慈悲,即与人为善,形成了感伤的社会风潮。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人道和民主的倾向,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不甘沉沦,渴望有所作为;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们灵魂空虚,找不到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与勇气,终于一事无成。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后来一些作家又塑造了一系列这类形象。 3. 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 4.启蒙文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论述题

如何理解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巧妙地集合于一身。一方面,堂?吉诃德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他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处处歪离现实,行为荒诞。他把风车当巨人、客店当城堡、苦役犯当受害的骑士,把羊群当军队……他的荒唐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害人累己。他的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裂,被看作是“主观主义”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严肃的悲剧人物。他立志铲除人间不平,为追求正义理想而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具有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高尚的品德,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清醒时,他还是一位智者,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行侠改造社会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又都以失败的悲剧结局告终。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和艺术特色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 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 首十四行诗。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590~1600;1601~1607;1608~1612)早期的主要成就是历史剧和喜剧、诗歌。作品的主题是友谊、爱情,风格明朗乐观。代表作是《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中期主要成就是悲剧,是莎士比亚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其作品主要对社会黑暗进行揭露、批判,描写人文主义理想和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悲愤沉郁。代表作是《哈姆雷特》。晚期以写传奇剧为主。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但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如《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后两位的复仇,一个是尽孝道,一个是为争得骑士荣誉,他们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复仇行动,更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社会意义。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如哈姆莱特与奸王克劳迪斯一开始互相试探没有直接交锋,通过“戏中戏”,进入斗争的正面交锋,哈姆莱特摧毁了奸王的心理优势,但由于误杀波罗涅斯,便由主动转为被动,奸王借机将他遣送英国,重新控制局势。哈姆莱特粉碎了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回到丹麦后,却又落入另一个借刀杀人的阴谋——“友谊比剑”。全部剧情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跌宕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 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如哈姆莱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奥赛罗既是一个忠于爱情的情种、奋勇杀敌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统帅、杀害无辜的凶手;夏洛克一方面诗歌凶残吝啬的高利贷者,一方面又是个虔诚的教徒。剧作还写出了同一人物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轨迹,如哈姆莱特从一个抱有崇高信念的快乐王子到对人与社会悲观失望的忧郁王子,这样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莎士比亚还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对待复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哈姆莱特作为先进人文主义者的特点。哈姆莱特与霍拉旭同样都是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