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致富事迹材料doc

勤劳致富事迹材料doc
勤劳致富事迹材料doc

勤劳致富事迹材料

篇一:XX镇勤劳致富家庭陶梅事迹材料

自主创业不畏艰扶贫济困共富裕

43岁的陶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她的印象中从小就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终日辛劳,仅靠几亩地维持生活现状。90年代与丈夫结婚时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生活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这个弱小的女子身上,但传统的农业耕作对她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没有多大改变。穷则思变,踏入技术务农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她利用成家之后辛苦积攒的一点钱开始了她的黄瓜大棚种植之路。XX年蔬菜大棚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农户都质疑大棚经营能否获得收益。陶梅得知这个创业项目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一套大棚,刚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首先得解决起动资金的问题,她多方筹集四处奔走,加上辛苦积攒的家底终于筹到了所需的3万元,承包了本村的一块土地。解决了土地和资金的问题才仅仅走出了创业初期的第一步,黄瓜的大棚种植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瓜苗播下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陶梅总是早起晚归,认真了解黄瓜的长势情况,遇到有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向村里镇上的农技站请教。眼见着克服了资金、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XX 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却几乎将她的创业之路中断。唯一的一幢大棚是她的命根子,却在一夜之间被压塌,待摘的瓜苗大部

分都被冻死,望着终日倾注的心血在顷刻被毁于一旦,陶梅一家欲哭无泪,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被困难磨砺得更加坚强。她擦干眼泪,与丈夫家人互相扶持着重整瓜棚,购买新苗,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她都日夜守着这一块土地,等新一季的瓜苗采摘结束,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每天陶梅干完田里的农活,只要听说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班,就不放过学习的机会。经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她大棚里的黄瓜和草菇已经远近闻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和勇气,陶梅的大棚规模越来越大,从初期的

1个发展到现在的16个,从身单力薄的一人创业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专业化经营,陶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陶梅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富裕起来的她时刻不忘身边群众,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在她的带领下,全村大棚蔬菜如全村蔬菜种植年产值达5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每当别人有技术上的困难,她都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他们,不少村民还特意拜她为师,现在她的大棚也发展到了16套,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益。近几年来随着大棚规模的不断扩

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

第一篇;勤劳致富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男,生于1977年6月25日,现年38岁。于1995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上挥洒热血16年,16年的军营生活也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作为一个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农民的儿子,他自小便跟随父母到农田中劳作,所以他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与不易。很小的时候,他便想象着有一天能走出去,学到东西带领乡亲们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在部队的日子里,他的心中仍然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仍然惦记着在家乡辛苦劳作的父老乡亲们。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热爱祖国,并且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他从小就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在部队服役期间,仍然眷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总想着,我的根在家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到那片养育我的大山中去。2011年12月复员返乡后,他放弃了在泸州市两个门市、两套住房的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地决定了回乡进行创业,一方面他是想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另一方面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发展做一点贡献,为家乡人过上好日子出一份力。他总说:“这片土地生我养我,这是莫大的恩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着我还能为它做些什么,而我现在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凭借多年在部队生活学到的知识技术和自己对当今发展机遇的敏锐探索,于2012年在文龙村五组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立了肉鸽养殖基地,并且在泸州市肉鸽基地中学习了养殖技术,学习回来后,陆续扩大了肉鸽养殖基地,如今他已经成立了镇龙宝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其肉鸽养殖基地年产达2万只。他说:“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只看得到我现在的成就,其实这条路一路走来,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想到过要放弃,但是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和对失败阴影的恐惧,在慢慢摸索中我还是走到了现在。”军营是一所锻炼人才的大熔炉,也许和他在部队所接受过的训练有关,养成了他肯干、肯钻研的这股劲头。如今他的肉鸽养殖基地创造年产值30万元。主要销往泸州、古蔺、叙永、兴文、毕节等餐饮行业,并且和这些地方的多家餐饮行业签订了长期合同。很多和他合作的人都说,他这人实在、靠谱,他家的肉鸽我们用得放心。他如今已成为我们村上的种养殖大户,为我们村农民的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口子。 在创立肉鸽养殖基地的同时,他还投入资金60余万元创立了脆红李种植基地,年产50万斤,主要销往沿海城市,创年产值100万元。他创立的种养殖基地不仅为文龙村的产业发展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村上有很多村民就近在他的种养殖基地里工作,一方面使当地村民多了一个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使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就可以挣钱。在他的养殖基地里工作的村民,他不仅手把手地指导其种养殖方面的技术,还会向他们传授很多自己以及其他一些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村上有村民想自 “当初我走创业这条路子也曾碰到过不少的困难,己创业的,他也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他说: 我了解这其中的辛酸。如今我创业初有成就,我还是希望能够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能帮大家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帮忙的。”在他的带领下,周边近20户农户靠劳动致富,这一举措为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巨大贡献。提起,村民纷纷都点头称赞。对于村民的认可,说:“无论我的种养殖基地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的宗旨都不会改变,那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个就业出路,让更多下岗职工能实现再就业,让更多的人能靠劳动走上致富路”。 在交谈中,说起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他说道:“等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还准备再投入30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贫穷,我不甘心贫穷,养牛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 我曾经贫穷,我看不惯贫穷,我要让乡亲一道脱贫致富。 这是西部贫困地区一位养殖妇女笔记本扉页上的心路印记。她,就是xx省xx县xx乡xx村农民xx。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她从一头奶牛养到xxx多头肉牛、xxx只肉羊;从一人起步发展到xxx户社员,年出栏肉牛xxx头、肉羊xxx多只;从一名农家妇女成为xx县首届“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xx市“基层科普”先进个人、科普优秀“乡土人才”。 一、艰苦创业,巾帼不让须眉 xx学过裁缝,摆过地摊,做过店员。20xx年秋天在xx摘棉花,中午歇工时看到一位妇女挤牛奶,周围住户排队打鲜奶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她,激发了她的养殖梦。 农家出生的xx,自幼练就了一身不怕吃苦的精神,20xx年开始了艰辛的奶牛养殖之路。三年间,钱没多赚,苦却没有少吃。20xx年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牛奶市场严重下滑,她又下定决心从县农行贷款十万元养殖育肥牛。15头黄牛犊育肥后1万元的收入成为她创业掘到的“第一桶金”,更加坚定了她发展养殖业的决心和信心。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xx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全膜玉米,优质丰

富的玉米秸秆非常适合肉牛养殖。她瞄准机遇,一门心思搞起了肉牛养殖。20xx年,她申请20万元贷款扩建养殖场,新建500立方米青贮窖,引进了30头架子牛,开始养殖业的转型发展,改变了家庭小作坊式的饲养和经营方式,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养殖发展。当年,她养殖的30头育肥牛给她带来3万元收入。到20xx年,她的养殖场肉牛正常存栏达100多头。规模上去了,可是存栏的都是生长缓慢的地方老品种,生产效益低下。于是,她毅然淘汰了老品种肉牛,从陇原中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引进了80头长速快、产肉率高的西门塔尔母牛,开始了西门塔尔品种牛的繁育养殖。 20xx年,xx带头组建xx县xx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与陇原中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购销协议,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现在,合作社社员肉牛存栏900多头,肉羊存栏4000多只,年出栏肉牛1200多头、出栏肉羊8000多只,年销售额将近1400万元。合作社积极为会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提供肉牛、肉羊繁殖购销服务,提供“四统一分”服务,即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模式,使得养殖成本明显降低,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村党支部书记说,根据村委会统计,会员与非会员相比,户均年收入增加两万元以上。 二、饮水思源,致富不忘社会 吃水不忘挖井人。xx心里明白,正因为有党的富民政策和各级政府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2017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2017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一张宗科,男,京当镇贺家村凤邹组村民,现年74岁,家里有5口人,张宗科和老伴、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张宗科的孙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孩子看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但他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年龄,本该是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他为了给子女减轻生活的重担,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2013年,张宗科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猪业,但由于缺少养猪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死亡率高,猪场整体效益一直不好。但他毫不气馁,购买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猪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的养殖技术。为给猪添饲料,清扫猪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猪棚转一圈,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养猪使张宗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致富不忘乡亲,他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群众从来不保留养猪技术和经验,近3年来,他先后帮助了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12户,覆盖贫困户9户23人。

张宗科在养猪上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猪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要把责任田侍弄的更好才行。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张宗科决心再闯一闯,他利用养猪赢利,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县、镇农技部门,去问、去学,并经常聘请农业技术员实地考查,最终他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凭着韧劲和吃苦精神,经过一年的实践,他栽植优质苹果3亩,黄桃2亩,又为家庭增添了一条增收渠道。 2017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二敢于改变现状,走科学发展之路 12年前的禾石村是一个信息闭塞且非常贫穷的小山村。当2000年果化阳东的春风吹遍阳东大地而禾石村的乡亲仍然无动于衷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禾石村人,林锋坐不住了,他决定“放脚下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现状。2000年,林锋打算回到家乡承包村前几百亩弃耕荒地和闲置的山地,搞立体养殖,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开始林锋把回乡搞养殖的计划告诉亲人时,没有一个人赞成。后来,经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妻子同意了。就这样,他和妻子并肩作战,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在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林锋当即承包村前弃耕的几百亩荒地和闲置田地搞立体种养,想方设法多方筹集启动资金10多万元,承包了100多亩的弃耕土地,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猪舍,200多平方米的鹅、鸭舍,开挖了50亩的鱼塘,养殖了300多头瘦肉型肉猪,放养了50亩罗非鱼。

勤劳致富事迹材料

致富能手刘英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我是五九七农场第三管理区十七作业站女工刘英,现年45岁,汉族,初中文化,1988年与外地青年孙占波结婚,婚后就一直在十七作业站生活,结婚已有20个年头,这20年中,我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通过自强自立,勤俭持家,靠科技靠勤劳致富,成为众姐妹们学习的好榜样。 刚成家时,由于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一年靠种地挣的钱刚够吃喝,几乎没有节余,但是我并没有坐着犯愁,丈夫在农忙季节干活时,我就在家里养殖几头肥猪,挣点生活费,生活马马虎虎也算过得去,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1994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94年的春季,家里发生了变故,丈夫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再也干不了农活了,多病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以积蓄,而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孩子上学又要花钱,这使我们平稳安定的小日子被打破了,看到家里生活情况的日益艰难,我们夫妻俩时时发愁,唉声叹气,特别是丈夫对此特别郁闷。 我们家的困难情况,作业站女工主任杜培凤了解后,主动跟作业站站长反映,经作业站领导商议,最终优先让我们家种植了30亩旱田地,并且是下打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到了1998年,我们两口子用种地挣到的钱种植了75亩甜菜,结果都被大雪埋了,连生活费都没有了。女工主任杜培凤看到我们的这种情况,发动十七作业站的班子成员凑集了2000元救助款,为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开销解决了燃眉之急。 生活就在平静中这样渡过,在此期间,我们两口子也不断地探索挣钱的门路,我想了更新种植品种、养殖、或到外地打工等,可都没有很好的实施。到了2003年春,在女工主任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搞起了肥猪养殖。由于刚开始资金不足,我便通过女工主任并与上级女工部门沟通,经区站两级女工组织积极支持,农场女工部连续两年为我申请女工扶贫基金6000元用于养猪、养鸡,并且全程跟踪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和销售信息。到了 2005年,我的养殖业已发展到十多头繁育肥猪,几十头仔猪的规模,每年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可由于我家周边没有足够大的空地,猪舍无法再扩建。在加上夏天猪粪的味道难闻,许多邻居对此反映较大。女工主任了解情况后,马上为我寻找到作业站西边的适合盖猪舍的位置,这个地方由于位置较偏僻,又不影响人们的休息,正适合盖猪舍。由于有作业站领导的大力支持,我的养殖的劲头更高了,我与家人利用业余时间自建了占地为140平方的砖瓦式猪舍,而且构造也越加趋于科学化,猪舍分为产仔间,采食间等,在养殖上也由以前的粗养到现在的分时间、分阶段的精养。科学的饲养加上精心的管理,我的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手头的余钱也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09年,我的养猪业已发展到现有60多头猪,年出栏达120余头,近三年的年均纯收入都在达到了20000多元以上,加上种地收入,每年都有37000—48000元左右,小日子与夫妻俩人的心情一样,慢慢晴朗和阳光起来。 2010年,管理区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行业遭遇严重的高热病,多数养殖户损失重大,造成猪的大面积死亡,可是我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与我的良好的饲养习惯和科学化养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首先每天都会定时的清理猪舍,撒上石灰消毒、及时给猪吃上预防疾病的药物。于是我同时也成为了养殖户学习的对象,经常有别的作业站的养殖户向我讨教经验,我都一丝不苟的告诉了别人,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12月中旬,五九七农场的杜增福主席和女工部长蒋姝洁对养殖户进行了回访,其中就有我的家庭,当时我激动地拉住杜主席的手,深情的说道:感谢农场工会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使我有信心克服在养殖业上的各种困 难,特别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使我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没有农场工会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农场工会就是我的娘家人。 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子,靠勤劳和科技,由穷困变成了现在的小康之家,一家人和谐幸福,一时成为全作业站女人都羡慕的幸福之家。都是由农场工会帮助我的,在以后的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5篇(企业创业)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5篇(企业创业) **,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县**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辣椒行业近30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出了较大贡献。主要事迹如下: 一、红红的爱心,播撒致富的希望 **县是革命老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造成**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但是**县的环境条件适宜辣椒生长,盛产的辣椒具有“皮薄、肉厚、油多、籽香、辛辣适中”的特点,深受各地人民欢迎。**看在眼里,决心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年,**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建起**有限公司,就任公司董事长。 公司成立后,农民生产的辣椒大部分被公司收购,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出现了卖椒难的问题。为解决农民卖辣椒难的问题,**千方百计地增加辣椒收储能力,建起了天下红二厂、三厂、四厂,增强了辣椒的收储能力,并与椒农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打消了农民种辣椒怕卖不出去的顾虑,增强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公司以产业化经营为基础,以产品创优和技术创新为先导,力创资源型起步,链条式延伸、循环式发展,集约式膨

胀,龙头式驱动的新型经营模式。公司年营业收入1.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万元。 二、植根故乡土,心系贫困户 “我是地地道道的**人,让县里的农民都富起来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种下1万亩绿色辣椒,就可能带动全县种10万亩,带动1万余户农家致富。”,**曾表达出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天下红公司发展壮大,**不忘产业带贫增收,公司在生产中优先安排贫困人员就业,先后安排15名贫困人员长期在公司务工,年增加收入40余万元。 在安排15名贫困户到公司务工的同时,出资630万元于**年12月注册了**县万亩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自**年12月起合作社采取吸收贫困户就业、流转贫困户土地、资产收益和产品购销合同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以魏青村为中心,共计流转土地**余亩,引进了降糖、富硒、富钙等辣椒新品种,吸收魏青、王青、马坊营、小韩固四村1210户贫困户入股,吸收股金596.8532万元,覆盖贫困户1210户,覆盖贫困人口4639人。截止**年底,累计分红1797759.6元,户均直接受益1485.75元。同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实惠。经过产业扶贫,目前已实现676户贫困户脱贫。

勤劳致富事迹材料doc

勤劳致富事迹材料 篇一:XX镇勤劳致富家庭陶梅事迹材料 自主创业不畏艰扶贫济困共富裕 43岁的陶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她的印象中从小就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终日辛劳,仅靠几亩地维持生活现状。90年代与丈夫结婚时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生活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这个弱小的女子身上,但传统的农业耕作对她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没有多大改变。穷则思变,踏入技术务农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她利用成家之后辛苦积攒的一点钱开始了她的黄瓜大棚种植之路。XX年蔬菜大棚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农户都质疑大棚经营能否获得收益。陶梅得知这个创业项目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一套大棚,刚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首先得解决起动资金的问题,她多方筹集四处奔走,加上辛苦积攒的家底终于筹到了所需的3万元,承包了本村的一块土地。解决了土地和资金的问题才仅仅走出了创业初期的第一步,黄瓜的大棚种植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瓜苗播下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陶梅总是早起晚归,认真了解黄瓜的长势情况,遇到有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向村里镇上的农技站请教。眼见着克服了资金、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XX 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却几乎将她的创业之路中断。唯一的一幢大棚是她的命根子,却在一夜之间被压塌,待摘的瓜苗大部

分都被冻死,望着终日倾注的心血在顷刻被毁于一旦,陶梅一家欲哭无泪,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被困难磨砺得更加坚强。她擦干眼泪,与丈夫家人互相扶持着重整瓜棚,购买新苗,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她都日夜守着这一块土地,等新一季的瓜苗采摘结束,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每天陶梅干完田里的农活,只要听说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班,就不放过学习的机会。经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她大棚里的黄瓜和草菇已经远近闻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和勇气,陶梅的大棚规模越来越大,从初期的 1个发展到现在的16个,从身单力薄的一人创业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专业化经营,陶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陶梅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富裕起来的她时刻不忘身边群众,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在她的带领下,全村大棚蔬菜如全村蔬菜种植年产值达5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每当别人有技术上的困难,她都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他们,不少村民还特意拜她为师,现在她的大棚也发展到了16套,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益。近几年来随着大棚规模的不断扩

2018年最新某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docx

2018年最新某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扶贫先扶志,在X镇X村有这样一位身残志不残的贫困户,他就是X。初见X时,他是一位不善言辞内敛的男人,也许是生活的磨难磨平了他的棱角,也许是命运的不公成熟了他的思想,也许是对未来的憧憬点燃了他的内心。1980年出生的他,面对肢体三级残疾,他敢想敢做,直面未来,没有因为身体残疾浇冷他炙热的上进心,他想我腿残疾了,但是我有双手,一定会用双手刨出一个好光景。 他本是一个幸福的男人,一家三口,每天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可是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长期在地里干农活的他估计也没有预想到,就是那天的那个稍不留神,就从高处跌落至深渠,导致下肢神经损伤让他永远失去了支配双腿的权利。这一摔摔碎了他的家庭,也摔碎了他幸福,家庭支柱倒下,妻子离婚,女儿辍学在家,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一蹶不振,经常到政府要求救济,他就和女儿相依为命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他们父女俩一过就是十几个年头。直到女儿长大成家,他再娶。渐渐地他才开始与社会接触,2015年他因为残疾进入贫困户行列,我想也许是因为“贫困”这两个字眼触动了他,也许是因为开始一段新的婚姻生活改变了已经尘封思想的他。他主动提出要在国家的帮助下,改善生活,发家致富,走出贫困,积极脱贫。同年,他申请了残疾人危房改造,住进新房的他喜极而泣,他竟然破天荒的离开了那个破

旧不堪的旧房子,这件事对X的触动非常深,他觉得一定要用双手撑起一片天。 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只用双手能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成了X的心病。他日思夜想终于想起来他小时候跟着老人一起捆扫帚。他可以制作扫帚卖钱。他千方百计的打听现在竟然有制作扫帚的机器,他还写了一个关于制作扫帚项目的具体计划和方案。一切都万事俱备,只欠资金这一股东风。他就拖着他那条伤残的双腿,到处借产业发展资金。 201X年X月X日,县委X来到X家中,并和他亲切座谈,认真听取了贫困户X想要致富的心声,了解到X想通过自己发展扎扫帚产业来脱贫致富,希望政府支持和帮助。杨书记拍手叫好,鼎力支持,当时就拿出1000元,递到X手中,让其购买可以制作扫帚的部分材料。 年初,镇党委书记X和XX了解到X的具体想法。按照“脱贫不脱政策”,镇政府资助4500元产业资金,帮助其购买扎扫帚机器,到货后,又要求干部到现场了解机器的使用,同时,计划给予2000元来帮助其购买材料,使其更快的推进项目,X好学,肯上进,很快就能很熟练的开始制作扫帚。 2017年5月23日,X再次来到X家中查看项目进展情况。X当场演示了整个扎扫帚的过程。大家都称赞这个项目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脱贫致富事迹是扶工作的助力军,也为国家脱贫工程开了好头,下面是学识网学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下,贫困户**骑着三轮摩托车装着一车宁夏西瓜从**村赶往县城,人们总能城西巷子口看到这个忙碌而朴实的身影,风雨无阻。当有人走近买东西时,能看到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笑脸,与三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 2013年的时候,**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2014年**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百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心里苦不堪言,从此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勉强度日。2015年因线路老化,**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贫困户**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生活现状。2017

年**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新鲜和价格优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 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但有新房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笑着说。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 冬日的天色总是黑得很早,墙上的挂钟还没指向六点,外面已是暮色四合,就着朦胧的暮色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不断穿梭于鸡饲料桶间加食物,动作十分娴熟,他就是**镇**桥村村民**。 **现年32岁,儿子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此病花费极大,近年来仅儿子看病就花去医药费60多万元,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了,从此,家庭重担更是全部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上。 2015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镇政府在入户调查中决定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畜牧局局长南金旺对其进行帮扶,南

最新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下,贫困户**骑着三轮摩托车装着一车宁夏西瓜从**村赶往县城,人们总能城西巷子口看到这个忙碌而朴实的身影,风雨无阻。当有人走近买东西时,能看到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笑脸,与三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 2013年的时候,**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2014年**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百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心里苦不堪言,从此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勉强度日。2015年因线路老化,**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贫困户**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生活现状。2017年**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新鲜和价格优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 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但有新房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笑着说。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 冬日的天色总是黑得很早,墙上的挂钟还没指向六点,外面已是暮色四合,就着朦胧的暮色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不断穿梭于鸡饲料桶间加食物,动作十分娴熟,他就是**镇**桥村村民**。 **现年32岁,儿子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此病花费极大,近年来仅儿子看病就花去医药费60多万元,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了,从此,家庭重担更是全部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上。 2015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镇政府在入户调查中决定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畜牧局局长南金旺对其进行帮扶,南局长接到帮扶通知后,与镇村干部一起上户了解**家庭情况,令他们感到棘手的是**不但没有脱贫信

2020年勤俭持家致富圆梦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勤俭持家致富圆梦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他生活的圈子;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身边的人和 事对他的影响,希望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正能量的,能让我们感受到 阳光和温暖,带领我们勤俭持家,走上致富圆梦之路。 她是一名圐圙补隆的农村妇女,也是圐圙补隆村文艺活动的主持人, 同时也是广场舞的带头人,更是一个勤恳朴实、勤劳致富的典范。 ***在1999年结婚,那时候的生活并不富裕,成家以后就做起了承包 土地种植烟叶的营生,一种就是十几亩。种植烟叶是相当耗费劳动力 的事情,她为了节约开支,自己两口子从来不雇人干活,每当乡亲们 出地干活,王春梅早已在地里弯腰锄了一大块,中午烨烨阳光晒的人 一心想着去村阴下歇一会儿,可她还是坚持劳作到很晚才回家。为了 改变生活,每天汗流浃背早出晚归,辛勤持家,她始终坚信勤劳致富,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出来的。

时间是会给勤者留下串串的果实,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 累从小到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勤劳让她的生活富裕 起来了,没过几年她就买了自己的私家车。她收拾家特别利索,家里 的每一个角落都让她擦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村里人找她帮忙做事 她特别认真,只要她答应的事都特别上心,认真细致还能早早的完成。现在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村里举办的艺活动,都选她当主持人,流 利的普通话、端庄得体的服饰吸引着观众的眼睛,个个都对她赞不绝口。她不仅是文艺爱好者,也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优美的舞姿、小巧 玲珑身材舞动着青春的魅力。 她身上还有好多优点,对父母、公婆也很孝顺,经常看望老人,给老 人买营养补品,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对孩子也是教育有方,左邻右 舍都能看到她们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笑语满堂。 勤劳致富是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她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勤劳、节俭、储蓄是美好生活的“三件宝”。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七篇

篇一 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下,贫困户**骑着三轮摩托车装着一车宁夏西瓜从**村赶往县城,人们总能城西巷子口看到这个忙碌而朴实的身影,风雨无阻。当有人走近买东西时,能看到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笑脸,与三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 2019年的时候,**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2019年**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百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心里苦不堪言,从此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勉强度日。2019年因线路老化,**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贫困户**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生活现状。2019年**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

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新鲜和价格优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 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但有新房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笑着说。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 篇二 冬日的天色总是黑得很早,墙上的挂钟还没指向六点,外面已是暮色四合,就着朦胧的暮色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不断穿梭于鸡饲料桶间加食物,动作十分娴熟,他就是**镇**桥村村民**。 **现年32岁,儿子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此病花费极大,近年来

脱贫致富典型案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案例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开发式、造血式、输血式扶贫,让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武xx就是不等不靠努力实现自己脱贫的同时,带领身边人致富增收的典型代表。 xx镇宏发村六社有这样一个村民,他叫武xx,家中5口人,本人脑梗较重伴有心脏病,妻子牟秀云三高疾病,常年药物不断,儿女都已成家,儿子布病,儿媳肺结核,孙子上初中,田地20亩,种种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依托国家的好政策并且能吃苦耐劳和凭借勤奋努力,一家人励志要在脱贫致富路上争当带头人。 自从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后,武xx注意到县里的产业扶贫政策,想借着政策东风依靠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快点好起来,他一方面寻求政策扶持,一方面在勤奋学习种养殖技术。2016年将自家的田地改种高产量的高粱、玉米品种,种在能灌溉的田地里,春抓苗,夏季不能缺水,年年的干旱使得这一家更辛苦劳作于田间地头,秋收季节到来,一家人不雇车,不雇人,带着病亲自将粮食收运回家。节省了开资,并将田间秸杆作为饲养牲畜的饲料,充分有效的将农副产品深加工再利用达到增收,并积极的将他掌握增产增值的科学技术毫

无保留的传授给更需要帮助的贫困户。 今年他抓住了饲养大牲畜这个产业扶贫项目,每人一万元的购买资助,也因此武xx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现在武xx一家已完成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 在自身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武xx没有忘记乡亲们,他积极带头宣传那些有部分能力的贫困户一起饲养大牲畜,帮忙联系,讲价格,看四肢体征、年岁,在他的带领下,贫困户们乐呵呵,纷纷将牲畜牵回家,为了避免饲养不当,影响增肥繁殖、受孕,他还将学习大牲畜冷配技术,向大家传授自己饲养的经验和技术。目前,我村贫困户饲养大牲畜的有23户,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个个膘肥体壮,他带动的贫困户有19户已达到国家脱贫标准,今年内有望全部实现脱贫。 如今,他逢人说:“非常感恩,党和政府,健康扶贫解决了我和妻子看病难,看病贵的长期难题;产业扶贫给了我脱贫致富的机会;金融扶贫给了我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他说会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让党的温暖阳光普照得更宽、更广!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开发式、造血式、输血式扶贫,让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武xx就是不等不靠努力实现自己脱贫的同时,带领身边人致富增收的典型代表。 xx镇宏发村六社有这样一个村民,他叫武xx,家中5口人,本人脑梗较重伴有心脏病,妻子牟秀云三高疾病,常年药物不断,儿女都已成家,儿子布病,儿媳肺结核,孙子上初中,田地20亩,种种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依托国家的好政策并且能吃苦耐劳和凭借勤奋努力,一家人励志要在脱贫致富路上争当带头人。 自从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后,武xx注意到县里的产业扶贫政策,想借着政策东风依靠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快点好起来,他一方面寻求政策扶持,一方面在勤奋学习种养殖技术。2016年将自家的田地改种高产量的高粱、玉米品种,种在能灌溉的田地里,春抓苗,夏季不能缺水,年年的干旱使得这一家更辛苦劳作于田间地头,秋收季节到来,一家人不雇车,不雇人,带着病亲自将粮食收运回家。节省了开资,并将田间秸杆作为饲养牲畜的饲料,充分有效的将农副产品深加工再利用达到增收,并积极的将他掌握增产增值的科学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更需要帮助的贫困户。 今年他抓住了饲养大牲畜这个产业扶贫项目,每人一万元的购买资

助,也因此武xx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现在武xx一家已完成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 在自身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武xx没有忘记乡亲们,他积极带头宣传那些有部分能力的贫困户一起饲养大牲畜,帮忙联系,讲价格,看四肢体征、年岁,在他的带领下,贫困户们乐呵呵,纷纷将牲畜牵回家,为了避免饲养不当,影响增肥繁殖、受孕,他还将学习大牲畜冷配技术,向大家传授自己饲养的经验和技术。目前,我村贫困户饲养大牲畜的有23户,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个个膘肥体壮,他带动的贫困户有19户已达到国家脱贫标准,今年内有望全部实现脱贫。 如今,他逢人说:“非常感恩,党和政府,健康扶贫解决了我和妻子看病难,看病贵的长期难题;产业扶贫给了我脱贫致富的机会;金融扶贫给了我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他说会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让党的温暖阳光普照得更宽、更广!

公司董事长勤劳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公司董事长勤劳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公司董事长勤劳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勤劳致富。1982年,为了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带领十几名村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筹资7万元建起的小型轧钢厂。为了把企业做大,1987年又筹措了100多万元建起**县轧钢厂,经过几年的奋斗,不仅还清了借款,职工每月收入也达到了400-500百元,还向村里上交了几十万元。为了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1993年,与香港、湖南的两家公司联合投资3000多万元,组建****钢铁××公司。在企业投产后不久,钢材市场滑坡、产品滞销,债主登门要帐,合资伙伴也产生了退股的念头。在企业最艰难的情况下,他看准了轻轨“大厂不愿干、小厂干不了”的市场空档,他果断调整了产品结构。从此,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轻轨生产厂家,拥有固定资产11亿元,年销售收入49亿元,20xx年上缴税金1.18亿元。成为县市纳税大户、邯郸市十强规模民营企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和创名牌重点企业。 致富不忘父老乡亲,办一家企业,富一方百姓。20xx年,**担任杜**村委会主任后,怀着“办一家企业、养一厂员工、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强烈愿望,先后安排农村1600名富余劳力、300名下岗职工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公司就业。

他投资3900万元用于杜**新农村建设。以补贴的方式使全村826户全部实现了住宅楼房化,人均住房达到36平方米。硬化11条街道面积3.5万平方米,铺设供、排水管道1.85 万米,安装高标准路灯200多盏。在村里建了3个健身广场,面积4000多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改建了20xx平方的村民文化中心,扩建3000平方米休闲场所,全村统一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电话。20xx年新建了24栋欧式别墅楼、6800平方米的超市和1个大型停车场。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高标准卫生院、养老院、剧院已陆续动工。为支持本村的农业生产,打深井22眼、购买大型农机9台,免费为全村2900亩耕地统一耕、种、收。改造了电力设施,村民用电每度只收0.35元,仅此一项公司每年开支30多万元。从20xx年开始,陆续新建果园200多亩,发展日光温室12座、蔬菜大棚48栋,蔬菜基地100亩,提高了种植业效益,为不适合在企业上班的老人和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说,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他把全村16名残疾人全部安排在公司上班,村里3个五保户、7个孤儿的衣、食、住、学等费用由公司负担。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公司负责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的工资和医疗费,逢年过节对困难户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他的资助没有限于本村群众,三乡五里的邻村他也积极资

女性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女性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女性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篇一)辛勤走出致富路 **,女,45岁,小学文化,中共党员。提起她,群众无不发出赞叹之词,几年前,家里穷,但她不怕劳苦,依靠勤奋努力,经过几年来的创业,现在成为**镇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及党员致富带头人。 几年前,**和丈夫一起街上摆摊卖杂货,通过几年的打拚,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来在一个帮别人养猪的亲戚的影响下,也萌发了发展规模养猪的想法。2008年2月份,**便在**县畜牧局的指导下引进“斯洛克”种猪2头,母猪50头开始了养猪的道路。通过几年的努力,夫妻俩修建起了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两口50立方的沼气池和1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生猪存栏已达500余头,出栏400余头。 可是好景不长,2012年以来,由于生猪价格的持续下滑以及饲养成本的提高,**夫妇的养殖场游走在倒闭的边缘。就在夫妻俩一筹莫展的时候,县科协的一次培训让她看到了养殖黑山羊的商机,在县科协的帮扶指导下,夫妻俩在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边建起了1000余平方米的羊圈,购置了100多头黑山羊,利用自己房前屋后100多亩的荒山林地搞起了黑山羊养殖,同时夫妻俩还用自养的黑山羊办起了农家乐餐馆。当年年底,夫妻俩就扭转了养殖场的亏损,净盈利5万余元。富了之后的**,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她常说:

“要不是各级部门的支持她也不会有今天,所以她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2年,“9.07”地震之后又是“9.11”洪灾,让饱受地震摧残的**同胞雪上加霜,也让我县的畜牧业遭受严重损失,部分养殖农户、规模化养殖场的圈舍、设备被毁、牲畜死亡。**的养殖场也深受其害,圈舍倒塌11间,严重受损20余间,生猪死亡41头。灾害过后,灾后的牲畜处理和疫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在得知畜牧兽医部门要开展灾后牲畜处理和紧急注射后,她主动找到正愁缺人手的**镇畜牧站站长,说自己懂这方面的技术,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开展工作。在她的参与下,县镇畜牧站工作人员2天就完成了养殖大户、公路沿线、集镇和受灾农户的死亡牲畜处理及灾后免疫注射,累计处理灾后死亡牲畜26头(只),免疫注射牲畜3000余头(只),消毒圈舍及周边环境20000余平方米。 2012年9月15日,当她得知帮助**镇排除因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自愿者到达后,她主动找到领队,让自愿者们免费住到她家开的农家乐餐旅馆,并免费提供早点。几天来,她累计为他们提供面条200多碗,住宿200余人次。 在日常的销售中,当周边农户需要购买猪仔或羊仔时,他总是先做好防疫后再出售,同时还传授给他们养殖技术及经验,出栏后还帮他们联系销路。对于家中困难的农户,她总是让他们先领回家喂养,到猪或羊出栏的时候再付款,对于遭受灾害或意外的贫困户,直接免费提供。她这样做既解决了贫困农户无钱购买的难题,又促进了贫困农户

个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个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导语: 脱贫攻坚,不畏“难”字当道,就怕“懒”字沾身。以下是XX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个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一 邵杰,男,生于1970年7月,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四川阆中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四川阆中天然气总公司精准扶贫万家桥村驻村工作组副组长。 一、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 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安排,玉台镇万家桥村由四川阆中天然气总公司进行对接帮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南充市、阆中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总公司于7月开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联系工作一启动,总公司就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在讲清目标、理顺思路、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将帮扶任务明确到总公司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总经理柴勇同志任组长,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邵杰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万家桥驻村工作组,选派了蒲树郁作为玉台镇万家桥村的第一书记。 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万家桥村位于阆中玉台、金城、妙高、宝台、金垭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精准扶贫户人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截至目前,已脱贫96户,脱贫人口300人,剩余2户7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积极联系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不忘家乡人,想方设法带民富——哈德斯·木合热吉同志先进事迹 哈德斯·木合热吉,男,哈萨克族,1987年7月生,青河县阿劳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先后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青河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青河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得阿勒泰地区“创响新时代共圆中国梦”二等奖、“人社杯”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是青河县萨尔托海乡致富带头人的模范代表。 哈德斯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锐性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旗帜鲜明,态度坚定,敢于同身边的“三股势力”“两面人”“两面派”作坚决斗争。 一、“扶志扶智”转观念 “要富口袋,必须先富脑袋”。作为一名优秀进步的“80”后青年,哈德斯始终心中有一个观念,那就是“脱贫奔小康,不是只靠党和政府的,青年一代首先要解放思想、努力创业就业。”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进一步转变贫困户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哈德斯注重在日常交流交往中开展思想引导工作,经常和大家讲解社会发展变化、讲述勤劳致富的发展机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引领贫困群众立志气。

年少时期的哈德斯家庭条件很差,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需要常年靠药物维持,姐姐因患脑肿瘤进行过大手术,作为家中的唯一劳动力,哈德斯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搬过砖、背过水泥,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因为不会技术,只能靠干苦力勉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所以从那时起,哈德斯内心就萌生一种信念,一定要学会一门技术、有了一技之长才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07年,通过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哈德斯主动报名参加奎屯市电焊培训班学习电焊工技术,培训结束后,掌握了电焊技术的哈德斯,成功被一家锅炉制造公司应聘,成为了一名电焊工,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为了让自己今后能够走得更远,哈德斯后来又去了奎屯技术学校读了两年的中专,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专业,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013年,学成归来后的哈德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萨尔托海乡,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因为思想观念陈旧、致富途径窄依旧过着贫困的日子,哈德斯坐不住了,他决定“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消除“精神贫困”,引导村民树立主体意识,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脱贫致富。作为青河县致富带头人中的模范,哈德斯充分发挥自己在房屋建筑方面的优势,在2016年青河县脱贫攻坚关键时期,能够抢抓易地搬迁工程建设量大、急需大量工人的机遇,带领贫困户通过就近就地务工实现增收。如何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工程队?如何让更多的贫困户自愿加入到工程队中?哈德斯开始走村入户,面对面与群众交心谈心,一步步解开贫困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