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溶菌酶的提取

合集下载

植物溶菌酶提取实验报告

植物溶菌酶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溶菌酶的提取方法。

2. 学习溶菌酶的分离纯化技术。

3. 了解溶菌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4. 探讨植物溶菌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的胞壁质酶,具有降解细菌细胞壁的能力。

植物溶菌酶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细胞壁和细胞质中。

本实验通过提取植物细胞中的溶菌酶,对其分离纯化,并测定其活性,以期为植物溶菌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提取液(pH 7.0,0.1 mol/L Tris-HCl缓冲液,1% PVP)、SDS-PAGE凝胶、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活性测定试剂盒等。

2. 实验仪器:高速离心机、低温冰箱、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植物溶菌酶粗提取(1)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剪碎。

(2)将植物叶片与提取液以质量体积比1:10混合,室温下匀浆。

(3)将匀浆液于4℃下离心(12,000 r/min,30 min)。

(4)取上清液作为植物溶菌酶粗提液。

2. 植物溶菌酶分离纯化(1)取植物溶菌酶粗提液,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盐析。

(2)将盐析后的溶液于4℃下离心(12,000 r/min,30 min)。

(3)取沉淀,用pH 7.0,0.1 mol/L Tris-HCl缓冲液溶解,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

(4)根据电泳结果,选取目的蛋白所在位置,切取凝胶。

(5)将凝胶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察蛋白条带。

(6)根据蛋白条带,将目的蛋白进行洗脱、复溶于缓冲液。

3. 植物溶菌酶活性测定按照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植物溶菌酶的活性。

4. 植物溶菌酶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1)将分离纯化的植物溶菌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

(2)根据电泳结果,计算植物溶菌酶的纯度。

(3)根据电泳结果,结合标准蛋白分子量,计算植物溶菌酶的分子量。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集班级生工1411学号组别7姓名实验室学生守则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服从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实验预习,实验之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及时、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杜绝弄虚作假。

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

凡不按教师的指导擅自操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应予赔偿。

四、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材料和试剂。

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挪动非实验需用的其他仪器,不得随便拆装仪器或将仪器、工具带至室外。

五、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嘻闹,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和吃东西。

六、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报告。

七、每次实验结束后,主动整理好仪器设备,归还所借器材,关闭电源、水源,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结束工作及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预习报告(手写,可自行续页)实验报告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一、目的对从鸡蛋清中提取并分离纯化出溶菌酶进行活性测定二、原理鸡蛋是溶菌酶的主要来源,等电点约为10.5~11,最适温度50℃,最适pH为6~7左右。

1、溶菌酶分离纯化原理:(1)等电点法利用溶菌酶等电点较高,在酸性条件下除去一些杂蛋白(2)阳离子树脂柱层析法进一步除去杂蛋白2、溶菌酶鉴定分析(1)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含量(2)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3)使用SDS-PAGE 鉴定溶菌酶纯度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与试剂鸡蛋清,PBS缓冲液,40%甘油、冰醋酸、氢氧化钠,D152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透析袋,考马斯亮蓝G250、牛血清蛋白、乙醇、磷酸,溶菌酶标准品、底物微球菌粉,蛋白质分子量Marker 、SDS、聚乙二醇-20000等2、实验仪器低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管、分光光度计,玻璃层析柱,Bio-Rad垂直电泳系统,移液枪、移液管,培养皿、玻璃棒、普通漏斗、滤纸、量筒、刻度试管及试管架、冰箱、摇床、烧杯、止水夹等。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集班级生工1411学号组别7姓名实验室学生守则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服从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实验预习,实验之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及时、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杜绝弄虚作假。

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

凡不按教师的指导擅自操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应予赔偿。

四、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材料和试剂。

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挪动非实验需用的其他仪器,不得随便拆装仪器或将仪器、工具带至室外。

五、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嘻闹,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和吃东西。

六、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报告。

七、每次实验结束后,主动整理好仪器设备,归还所借器材,关闭电源、水源,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结束工作及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预习报告(手写,可自行续页)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名称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材料:主要仪器:主要步骤:教师签名:时间:实验报告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一、目的对从鸡蛋清中提取并分离纯化出溶菌酶进行活性测定二、原理鸡蛋是溶菌酶的主要来源,等电点约为10.5~11,最适温度50℃,最适pH为6~7左右。

1、溶菌酶分离纯化原理:(1)等电点法利用溶菌酶等电点较高,在酸性条件下除去一些杂蛋白(2)阳离子树脂柱层析法进一步除去杂蛋白2、溶菌酶鉴定分析(1)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含量(2)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3)使用SDS-PAGE 鉴定溶菌酶纯度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与试剂鸡蛋清,PBS缓冲液,40%甘油、冰醋酸、氢氧化钠,D152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透析袋,考马斯亮蓝G250、牛血清蛋白、乙醇、磷酸,溶菌酶标准品、底物微球菌粉,蛋白质分子量Marker 、SDS、聚乙二醇-20000等2、实验仪器低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管、分光光度计,玻璃层析柱,Bio-Rad垂直电泳系统,移液枪、移液管,培养皿、玻璃棒、普通漏斗、滤纸、量筒、刻度试管及试管架、冰箱、摇床、烧杯、止水夹等。

溶菌酶的制备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

2. 掌握酶活性测定和蛋白质浓度测定技术。

3. 了解溶菌酶的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胞壁质酶,具有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能力。

本实验采用鸡蛋清为原料,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步骤,制备高纯度的溶菌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鸡蛋清- 酶活性测定试剂盒- 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 溶菌酶纯度鉴定试剂盒- 分子量测定试剂盒2. 实验仪器:- 低温高速离心机- 酶标仪- 荧光分光光度计- 凝胶电泳仪- 凝胶成像系统四、实验方法1. 溶菌酶粗提取(1)取一定量的鸡蛋清,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用低温高速离心机以4,000 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3)用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上清液中的溶菌酶活性。

2. 溶菌酶分离纯化(1)取上清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沉淀。

(2)将混合液用低温高速离心机以4,000 rpm离心10分钟,取沉淀。

(3)将沉淀用生理盐水溶解,加入适量的G-25凝胶柱,进行凝胶过滤。

(4)收集洗脱液,用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洗脱液中的溶菌酶活性。

3. 溶菌酶纯度鉴定(1)取适量的溶菌酶溶液,加入溶菌酶纯度鉴定试剂盒,进行电泳分析。

(2)观察电泳图谱,鉴定溶菌酶的纯度。

4. 溶菌酶分子量测定(1)取适量的溶菌酶溶液,加入分子量测定试剂盒,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

(2)观察电泳图谱,计算溶菌酶的分子量。

5. 溶菌酶活性测定(1)取适量的溶菌酶溶液,加入酶活性测定试剂盒,进行酶活性测定。

(2)记录酶活性值。

6. 溶菌酶蛋白浓度测定(1)取适量的溶菌酶溶液,加入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进行蛋白浓度测定。

(2)记录蛋白浓度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菌酶粗提取上清液中溶菌酶活性为XX单位/mL。

2. 溶菌酶分离纯化洗脱液中溶菌酶活性为XX单位/mL。

3. 溶菌酶纯度鉴定电泳图谱显示,溶菌酶的纯度为XX%。

提取溶菌酶实验报告

提取溶菌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溶菌酶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 了解溶菌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酶,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将其分解,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从而杀死细菌。

溶菌酶在医药、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鸡卵清为原料,通过提取、分离纯化等方法获得高纯度的溶菌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卵清、NaCl、醋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硫酸铵、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锌、硫酸镁、EDTA、SDS、考马斯亮蓝、磷酸缓冲液等。

2. 实验仪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磁力搅拌器、超声波破碎仪、低温冰箱、恒温培养箱、移液器、容量瓶、烧杯、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溶菌酶粗提取(1)取一定量的鸡卵清,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pH 6.0),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分钟,使溶菌酶充分释放。

(3)将混合液在低温下(4℃)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粗提液。

2. 溶菌酶分离纯化(1)将粗提液用硫酸铵进行盐析,使溶菌酶沉淀。

(2)将沉淀用磷酸缓冲液(pH 6.0)溶解,再次离心去除杂质。

(3)将上清液用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锌、硫酸镁、EDTA等试剂进行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溶菌酶。

(4)收集纯化后的溶菌酶,用SDS-PAGE进行电泳分析,鉴定溶菌酶的纯度。

3. 溶菌酶活性测定(1)取一定量的溶菌酶溶液,加入等体积的底物溶液,混匀。

(2)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菌酶催化反应产生的吸光度变化。

(3)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溶菌酶的活力。

4. 溶菌酶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1)将纯化后的溶菌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观察蛋白质条带。

(2)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鉴定溶菌酶的纯度。

(3)根据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曲线,计算溶菌酶的分子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菌酶粗提取实验过程中,鸡卵清中的溶菌酶被充分释放,粗提液呈现出淡黄色。

溶菌酶提取实验报告

溶菌酶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溶菌酶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 掌握酶活力和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

3. 了解溶菌酶的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是一种胞壁质酶,具有分解细菌细胞壁的能力。

本实验通过提取鸡蛋中的溶菌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其酶活力、蛋白浓度、纯度和分子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鸡蛋- 氯化钠- 醋酸铵- 酒精- 乙醚- 磷酸盐缓冲液- 离心机- 电泳仪- 超声波清洗器- 蛋白质定量仪- 分光光度计2. 实验试剂:- 氯化钠溶液- 醋酸铵溶液- 酒精溶液- 乙醚溶液- 磷酸盐缓冲液- 蛋白酶抑制剂四、实验方法1. 溶菌酶的粗提取- 将鸡蛋打破,取出蛋黄和蛋白,混合均匀。

- 将混合液用氯化钠溶液调至pH 7.0,室温下搅拌30分钟。

- 用纱布过滤混合液,收集滤液。

2. 溶菌酶的分离纯化- 将滤液用醋酸铵溶液调至pH 4.5,室温下搅拌30分钟。

- 用纱布过滤混合液,收集滤液。

- 将滤液加入等体积的酒精溶液,室温下静置过夜。

- 用纱布过滤混合液,收集沉淀。

- 将沉淀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收集洗涤液。

3. 溶菌酶的酶活力和蛋白浓度测定- 将洗涤液用超声波清洗器处理30秒,使溶菌酶充分溶解。

-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洗涤液的蛋白浓度。

- 将洗涤液稀释适当倍数,进行酶活力测定。

4. 溶菌酶的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 将洗涤液进行SDS-PAGE电泳,比较样品与标准蛋白的迁移率。

- 根据迁移率计算溶菌酶的分子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菌酶的粗提取- 滤液呈淡黄色,说明溶菌酶已从鸡蛋中提取出来。

2. 溶菌酶的分离纯化- 酒精沉淀法可以有效地将溶菌酶与其他蛋白分离。

- 洗涤液呈淡黄色,说明溶菌酶已从沉淀中分离出来。

3. 溶菌酶的酶活力和蛋白浓度测定- 洗涤液的蛋白浓度为1.5mg/mL。

- 酶活力为100 U/mL。

4. 溶菌酶的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 电泳结果显示,样品与标准蛋白的迁移率一致,说明溶菌酶已达到纯化。

溶菌酶的粗提取

溶菌酶的粗提取

溶菌酶的粗提取
一、实验目的与内容
目的:1. 掌握等电点沉淀法进行初级分离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掌握测定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3. 能针对不同的目标产物选择恰当的初级分离方法,锻炼应用生物分离技术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1. 从鸡蛋清中粗提取出溶菌酶;
2. 制作测定蛋白质的标准曲线。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 实验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摇床、高速离心机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00mL烧杯、玻璃棒、漏斗、定性快速滤纸、200mL量筒、50mL离心管
鸡蛋1只、0.02 mol/L PBS( pH8.0),40%甘油
三、实验步骤
溶菌酶的粗提取(约两个半小时)
注:保存样品需明确标记名称、班级、组号、日期,最好使用标签纸。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等电点沉淀后利用离心的办法,要尽量除去沉淀;
2. 调节pH时要避免局部过酸;
3. 提取过程中尽量避免泡沫的产生。

提取溶菌酶的实验报告

提取溶菌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溶菌酶的提取方法;2. 了解溶菌酶的分离纯化过程;3. 掌握酶活力和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4. 学习溶菌酶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是一种胞壁质酶,主要存在于鸡蛋清中。

溶菌酶能够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质,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本实验通过提取鸡蛋清中的溶菌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其酶活力、蛋白浓度、纯度和分子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硫酸铵、氢氧化钠、盐酸、考马斯亮蓝G-250、邻苯二甲酸氢钾、苯酚、硫酸铜、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等;2. 实验仪器:高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pH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溶菌酶的粗提取(1)取新鲜鸡蛋清,用4倍体积的0.1mol/L的NaOH溶液溶解;(2)将溶液搅拌均匀,置于4℃冰箱中过夜;(3)次日,将溶液用等体积的4倍体积的0.1mol/L的HCl溶液调节pH至4.5;(4)将溶液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10000r/min离心30分钟;(5)取上清液即为粗提溶菌酶。

2. 溶菌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活力、蛋白浓度测定(1)取粗提溶菌酶溶液,用硫酸铵饱和溶液进行盐析,调节硫酸铵浓度为0.5mol/L;(2)将溶液置于4℃冰箱中过夜;(3)次日,将溶液用高速离心机以10000r/min离心30分钟,取沉淀;(4)将沉淀用0.1mol/L的pH 7.0的磷酸缓冲溶液溶解,得纯化溶菌酶溶液;(5)测定酶活力和蛋白浓度,酶活力单位以每分钟产生1μmol的产物为1个单位,蛋白浓度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

3. 溶菌酶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1)取纯化溶菌酶溶液,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2)根据电泳结果,计算溶菌酶的分子量;(3)根据纯化溶菌酶溶液的蛋白浓度和酶活力,计算溶菌酶的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菌酶的粗提取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鸡蛋清中的溶菌酶,提取率为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溶菌酶的提取一、简介1.Lz的结构及组成溶菌酶(Lysozyme,EC 3.2.1.17)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Muramidase),是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1 92 2年在人的眼泪、唾液中发现的。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中,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尿、乳汁、其它体液(如淋液)中及白细胞和组织(如肝、肾)细胞内,而且部分植物、微生物中也含有此酶。

其中人溶菌酶的活性是最高的,大约为鸡蛋清溶菌酶酶活力的3倍。

但是蛋清中溶菌酶含量最丰富,约为0.3%-0.4%左右,而且蛋清来源广泛,因此多数商品溶菌酶是从蛋清中提取的。

人们根据溶菌酶的溶菌特性,将其应用于医疗、食品防腐及生物工程中,特别是在食品防腐方面,以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鸡蛋清溶菌酶是动植物中溶菌酶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了解最清楚的溶菌酶之一。

此酶为白色、无臭结晶粉末,味甜,易溶于水,遇碱易破坏,不溶于丙酮、乙醚中。

其分子是由129个氨基酸残基排列构成的单一肽链(见图6-1),有四图5-1 溶菌酶的分子结构对二硫键,分子量为14300。

结晶形状随结晶条件而异,有菱形八面体、正方形六面体及棒状结晶等。

2.Lz的基本性质Lz是一种碱性球蛋白,广泛存在于鸟和家禽的蛋清中。

其酶蛋白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很高。

(1)Lz的热稳定性Lz在酸性pH下是稳定的,此时100℃的加热对Lz仅有较小的活力损失。

在pH4.5(100℃,3min)、pH5.29(100℃,3min)下加热,Lz是稳定的。

一般认为Lz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糖和烯烃类能增加Lz的热稳定性,NaCL对Lz也有抗热变性作用,而且盐溶液的存在对Lz的活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低盐浓度时,Lz的活化和离子强度密切相关,在高盐浓度时对Lz的活力受到抑制,阳离子的价态愈高则抑制作用愈强。

具有—COOH和—SH3OH基的多糖对Lz活力有抑制作用。

(2)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蛋白质和过氧化的脂类作用对食品的储藏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由基使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H2O2,导致产品的破坏,这类反应的一个特征是产品的溶解性下降。

溶菌酶和过氧化甲基亚油酸盐一起培养,导致蛋白质溶解度的下降和增加了溶解部分的分子质量,这是由于在Lz中产生了游离基,而导致其和过氧化的甲基亚油酸作用,研究表明Lz中游离基浓度随水分活度的上升而下降。

在150℃~300℃焙烤对溶菌酶和酪蛋白的作用中,溶菌酶被作为一个纯蛋白质样品在250℃几乎所有溶菌酶的氨基酸被分解,色氨酸,含硫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和β-OH氨基酸,较酸性氨基酸、脯氨酸、芳香族氨基酸(除色氨酸外)、有烷侧链的氨基酸容易分解这在氨基酸和还原糖间形成风味和有色物质的美拉德反应中是很重要的。

(3)络合作用溶菌酶和许多物质形成络合物导致其失活。

人们发现等量蛋清和蛋黄的混合物其溶菌酶无活力;脱水全蛋中仅保留部分溶菌酶的活力;蛋黄污染的蛋清仅有两个离子交换色谱峰,而不是无污染的三个峰;对全蛋的色谱分离无溶菌酶。

据此,研究者认为抑制机理是在溶菌酶和蛋黄化合物间形成静电相互作用的络合物所致。

3.Lz的用途溶菌酶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可应用在各个领域,我国的食品工业、酶工程、发酵工业、医学和科学研究对溶菌酶有较大的需求。

由于溶菌酶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用于食品保鲜。

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产品、水产品、乳制品和干酪的保鲜,低度酒、糕点及饮料的防腐,以及水产熟制品及肉类熟制品的防腐保鲜的方面。

此外在发酵工业领域,酵母膏是发酵工业中用量最多的一类培养基成分。

它的制备目前大多是采用酵母自溶法或酵解酵母的办法制成的。

如果改用溶菌酶制备酵母膏,则不仅可以提高浸膏量的收率,还可以大大缩短酵母膏的制备时间。

另外溶菌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

由此可见溶菌酶的用途极其广泛。

4.Lz的来源及分布1937年由Abraham与Robinson从卵蛋白中最先分离出晶体溶菌酶此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分泌液及某些植物、微生物中也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根据来源不同,将溶菌酶分为以下三类:(1)动物源溶菌酶动物源溶菌酶包括鸡蛋清溶菌酶及人和哺乳动物溶菌酶。

鸡蛋清溶菌酶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在鸡蛋清中约含有3.5%左右的,分子量为14KD,其等电点在pH 10.8左右,最适效应温度在50℃,化学性质稳定。

人溶菌酶分子量为14.6KD单位,对人的溶菌酶研究发现它是由1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也有4个S-S键,其一级结构氨基酸顺序及组成与鸡蛋清溶菌酶相比有极大的差异,但三级结构有相似性,其溶菌活性比鸡蛋清溶菌酶高2倍。

对于哺乳动物溶菌酶,目前仅从牛、马、羊等动物的乳汁中分离出溶菌酶,其化学性质与人溶菌酶相似,但结构尚不清楚,其溶菌活性远低于人溶菌酶。

然而,鸡蛋清溶菌酶是动物源溶菌酶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研究得最深最透的一类溶菌酶。

(2)植物源溶菌酶目前已从木瓜、无花果、芜菁、大麦等植物中分离出溶菌酶,其分子量较大,约为24 000-29 100。

植物溶菌酶对溶壁小球菌的溶菌活性不超过鸡蛋清溶菌酶的1/3,但对胶体状甲壳质的分解活性则是鸡蛋清溶菌酶的10倍。

(3)微生物源溶菌酶上世纪60年代从微生物中分离出溶菌酶,根据其作用对象分为细菌细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细胞壁溶菌酶。

细菌溶菌酶通常可分为三大类: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它催化水解肽聚糖中糖骨架中的β(1→4)糖苷键;N-乙酰胞壁酰-丙氨酸酰胺酶,它催化裂解肽聚糖中糖基与肽基;内肽酶,它催化裂解肽聚糖肽桥中的肽键。

二、溶菌酶的生产提取方法溶菌酶的制备方法,目前主要有结晶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及亲和层析法等。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组织及分泌物、植物及各种微生物中,但在新鲜鸡蛋清中含量最高,所以多数商品溶菌酶是从蛋清中提取纯化出来的。

下面介绍以鸡蛋为原料制备溶菌酶的方法。

1.原料及试剂(1)蛋清和蛋壳水选用新鲜或冰冻蛋清和蛋壳水(2)724树脂是一种聚丙烯酸型弱酸性阳离子树脂,在pH6~7时,尿激酶及其他碱性蛋白、黏蛋白带正电荷,可被树脂吸附,许多杂蛋白不被吸附。

吸附时pH在6.2~6.4时最佳,>6.8时,吸附不完全,<5.5时则吸附大量杂蛋白。

(3)磷酸钠缓冲液即磷酸氢二钠(Na2HPO4)一磷酸二氢(NaH2PO4)缓冲液,先分别配制0.2 摩尔/升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磷酸二氢钠溶液,然后根据需要的pH,按表5-1注明体积量将两种溶液混合,然后稀释至1升。

(4)磷硫酸铵、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丙酮、醋酸、硫酸钠、氯化钙、磷酸钠、乙醇、乙醚、三氯乙酸(5)聚丙烯酸一种多聚电解质,能在特定pH离子强度下,专一地使蛋白质凝聚沉淀,对多糖、核酸等则无作用,经聚丙烯酸处理,溶菌酶的比活可提高5倍左右,同时可将体积浓缩1/10~1/30。

一般采用分子量60000~80000的聚丙烯酸为至好。

(6)几丁又称壳多糖,用于活力测定,选用生化试剂。

(7)乙二醇又称甘醇,带甜味的黏稠液体。

沸点198℃,熔点—11.5℃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选用化学纯试剂。

(8)环氧乙烷(CH2CH2O)温度低于10.7℃时为无色气体。

能与一般有机溶剂、水相混溶。

沸点13~14℃,有毒,其蒸气对眼和鼻黏膜有刺激性,易燃,选用化学纯试剂。

表6-1 25℃下0.2摩尔/升磷酸钠缓冲液的配制pH 1mol/L Na2HPO4(mml) 1mol/L NaH2PO4(mml)5.8 8.0 92.06.0 12.3 87.76.2 18.5 81.56.4 26.5 73.56.6 37.5 62.56.8 49.0 51.07.0 61.0 39.07.2 72.0 28.07.4 81.0 19.07.6 87.0 13.07.8 91.5 8.58.0 94.7 5.32. Lz的提取工艺(1)离子交换法从蛋清中提取溶菌酶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工艺流程:预处理清夜(弃去)鸡蛋清吸附物724树脂(再生处理)上清液(弃去)透析沉淀物盐析透析液干燥盐析物产品技术要点:①预处理:取新鲜或冷冻鸡蛋清(冷冻蛋清要让其自然融化),用试纸检查pH在8.0左右,然后过铜筛,除去杂物。

②吸附:将经处理的鸡蛋清冷至5℃左右,移入搪瓷桶中,在搅拌下加入已处理好的724树脂(按14%左右加724树脂),使树脂全部悬浮在蛋清中,在0~5℃条件下,搅拌6小时左右,然后在0~5℃静置20小时以上。

待分层后弃去上层清液,下层树脂用清水反复洗几次,以除去杂蛋白,最后滤干树脂,移入另一搪瓷缸中。

③洗脱:在上述树脂中加入等体积pH6.5、0.15摩尔/升磷酸钠缓冲液,搅拌洗脱20min,滤除洗脱液(含杂物),再按同样方法处理2次,最后将除去杂物的树脂,加入等量浓度为10%的硫酸铵溶液搅拌洗脱30分钟,滤出洗脱液,重复洗脱树脂3次,滤出洗脱液,一起将洗脱液倒入沉淀缸中。

④沉淀:在沉淀缸中按洗脱液体积加入32%的固体硫酸铵固体硫酸铵粉末,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在4~10℃处放置过夜,虹吸弃去上清液,用离心机分出沉淀物。

⑤透析:将沉淀物用蒸馏水全部溶解,然后装入透析袋中,在10℃中透析过夜,以除去硫酸铵,收集透析液。

⑥盐析:将透析液移入搪瓷桶中,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8.5~9.0,如有白色沉淀,应立即离心除去,然后用1:5的盐酸(即1份盐酸加5份水)调节至pH至3.5,最后加入5%的固体氢氧化钠,搅拌均匀,置冷处48小时左右离心收集溶菌酶盐析物。

⑦干燥:将沉淀物倒入丙酮中,不断搅拌,放置2小时左右,滤除丙酮(回收),沉淀物干燥即得溶菌酶产品。

(2)从蛋壳中制备溶菌酶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技术要点:①抽提:取新鲜的或冰冻的带有残留蛋清的蛋壳膜或粘壳蛋的蛋壳,用水冲洗干净后敲碎,放入提取锅中,按蛋壳量加入3/4的1%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用1:10盐酸调节pH 至6.0,继续搅拌,加热到40℃左右,提取30~40分钟,随时调节pH至6.0。

抽提完毕后,用尼龙窗纱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渣再加1/2量的1%氯化钠溶液抽提一次,合并两次滤液,滤渣可放入下批再抽提。

②去除杂蛋白:将上面的提取液用20%~30%醋酸调节pH至4.6,在沸水中迅速加热到75~80℃,促使卵蛋白在等电点沉淀,用冷水速冷至室温,沉淀10小时左右,然后用尼龙布吊滤,出去杂蛋白,收集滤液。

③聚丙烯酸凝集:把滤液用20%氯化钠溶液调节pH至6.0左右,搅拌下滴加10%的聚丙烯酸(用量为滤液的1/4)。

当凝聚物产生后,溶液的pH为3.0左右。

静置15~30分钟,凝聚物粘附于容器底部,倾去上层清液。

④凝聚物解离:在盛有凝聚物容器中,加入少量蒸馏水(10千克蛋壳应加60毫升蒸馏水),搅拌下滴加少量纯碱,使凝聚物溶解,调节pH至4.0左右,然后滴加50%氯化钙溶液,使溶菌酶离解用布吊滤,分出沉淀(可用硫酸处理后,除去硫酸钙,回收聚丙烯酸),收集滤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