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 品质特性

大米   品质特性
大米   品质特性

【摘要】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在中国,大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主食之一。大米分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大米除了为人体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为人体提供大量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同的大米具有不同的品质,主要是由于大米本身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大米的物理特性的不同引起的。本文主要分析大米的成分,并初步分析了影响大米的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大米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一些环境因素。

【关键词】大米;品质;分析

1 大米成分

大米约含百分之七十淀粉,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糖。籼米、粳米中含支链淀粉较多,易溶于水,可被淀粉酶完全水解,转化为麦芽糖;而糯米含支链淀粉较少,因此只有百分之五十四能够被淀粉酶水解,所以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稻米中的蛋白质生物价与大豆相当,赖氨酸、苏氨酸等在稻米中含量丰富,且各种氨基酸的比值接近人体的需要。

稻米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无机盐,如钙、磷、铁等,其中粳米比糯米磷含量高,钙含量低。值得指出的是糙米由于含较高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不仅有预防脚气病的食疗效果,对维持人体血糖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2 物理特性

2.1、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大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2、腹白。大米腹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一般含水分过高,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2.3、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2.4、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米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较多的,米的质量也较差。2.5、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粒,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出现也说明是陈米。鉴别大米霉变,主要从大米色泽和气味等方面考察。

2.6其他物理特性对大米食用品质有影响的还有粒度、整齐度、精度、纯度和色泽等。粒度大、整齐度好的大米,在做饭时吸水均匀稳定,做成的米饭外观质量和食用品质均好。精度高,米粒表面含皮少,也就是说水分容易渗透,吸水均匀;而精度低,含皮多,渗水度慢,吸水不均匀,淀粉膨胀不均匀,做成的米饭因含米皮较粗糙且带色,食用品质差。大米的色泽和纯度也将影响米饭的食用品质。

3 化学特性

3.1糊化温度

糊化温度是指稻米淀粉在加热的水中,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膨胀,丧失其双折性和结晶性

的临界温度。一般在50℃~80℃。糊化温度直接影响煮饭时米的吸水率、膨胀容积和伸长程度。高糊化温度的大米比低糊化温度的大米需添加更多的水分和蒸煮时间要长。糊化温度因直链淀粉含量、结晶度和支链淀粉结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直链含量高、结晶度高、支链外链较长的淀粉晶体结构紧密,晶体熔解所需热量大,导致糊化温度较高。表观直链淀粉越高,峰值黏度、崩解值越,而最终黏度、回值越大n 。

3.2直链淀粉含量

直链淀粉含量与稻米蒸煮品质以及食味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的黏性、硬度和光泽度等食味官能鉴定值关系密切。研究发现: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的硬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

淀粉是稻米胚乳的主要成分,它占稻谷组成成分的70左右。因此淀粉的特性对稻米品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淀粉由两种成分组成,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占0~30,支链淀粉占70~100。这两种淀粉的比例不同直接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从食用角度看,直链淀粉的含量与大米的蒸煮品质及食用品质呈负相关,但食用品质还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关,总体来说,当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 时,米饭的品质变差。从食品加工的角度看,如果大米直链淀粉含量超过25%,制成米饭后易出现韧性差、易断裂、蒸煮后易回生等问题。

4 环境影响因素

有很多环境因素如水分、光照以及土壤的质量对产出的稻谷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水稻由于其生长环境的不同,中后期控水的变化和使用农药等情况都能引起稻谷的灌浆不足、不完善粒或病斑多,从而大大影响了成品大米的品质。

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产出的稻谷,其品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温度和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相当大。一般灌浆结实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高低温,特别是结实期的高温对稻米品质不利,所以早稻一般难以形成较高档优质米。

与此同时,如果稻谷在收获阶段遇高温多雨未能及时脱粒干燥,米粒很容易被沤黄,加工的大米常带有黄粒米,严重时可使整批大米带有黄色。黄粒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米中的营养成分发生了成色反应,一般认为是粮食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颜色,也称为非酶褐变。

大米品质的好坏不是单一原因所造成的,是以上的种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同时还跟大米的后天加工与储存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天真,大米改良思路[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5:7~9

2 、缪铭,江波,张涛. 淀粉的消化性能与RV A曲线特征值的相关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5) 16-19.

3、金正勋,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特性间的相关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2(1):1~7

4、迟明梅,东北大米食用品质调查分析[J], 粮油加工,2005,2:613

大米 品质特性

【摘要】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在中国,大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主食之一。大米分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大米除了为人体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为人体提供大量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同的大米具有不同的品质,主要是由于大米本身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大米的物理特性的不同引起的。本文主要分析大米的成分,并初步分析了影响大米的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大米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一些环境因素。 【关键词】大米;品质;分析 1 大米成分 大米约含百分之七十淀粉,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糖。籼米、粳米中含支链淀粉较多,易溶于水,可被淀粉酶完全水解,转化为麦芽糖;而糯米含支链淀粉较少,因此只有百分之五十四能够被淀粉酶水解,所以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稻米中的蛋白质生物价与大豆相当,赖氨酸、苏氨酸等在稻米中含量丰富,且各种氨基酸的比值接近人体的需要。 稻米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无机盐,如钙、磷、铁等,其中粳米比糯米磷含量高,钙含量低。值得指出的是糙米由于含较高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不仅有预防脚气病的食疗效果,对维持人体血糖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2 物理特性 2.1、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大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2、腹白。大米腹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一般含水分过高,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2.3、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2.4、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米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较多的,米的质量也较差。2.5、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粒,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出现也说明是陈米。鉴别大米霉变,主要从大米色泽和气味等方面考察。 2.6其他物理特性对大米食用品质有影响的还有粒度、整齐度、精度、纯度和色泽等。粒度大、整齐度好的大米,在做饭时吸水均匀稳定,做成的米饭外观质量和食用品质均好。精度高,米粒表面含皮少,也就是说水分容易渗透,吸水均匀;而精度低,含皮多,渗水度慢,吸水不均匀,淀粉膨胀不均匀,做成的米饭因含米皮较粗糙且带色,食用品质差。大米的色泽和纯度也将影响米饭的食用品质。 3 化学特性 3.1糊化温度 糊化温度是指稻米淀粉在加热的水中,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膨胀,丧失其双折性和结晶性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研究_图文(精)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作者:强涛, 潘利生, 石玉, 梁娟, QIANG Tao, PAN Li-sheng, SHI Yu, LIANG Juan

作者单位:强涛,石玉,梁娟,QIANG Tao,SHI Yu,LIANG Juan(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32, 潘利生,PAN Li-sheng(佳县中学,佳县,719200 刊名: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27(3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1条 1.袁超;刘亚伟小麦淀粉流变学特性分析[期刊论文]-粮食与油脂 2005(02 2.于柏龄;姜胶东实用热分析 1990 3.Dasilva C E M;Ciaeco C F;Barberis G E Starch Gelatinization Measured by Pulse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外文期刊] 1996(03 4.Longton J;Legrys G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Studies of Crystalinity of Aged Starch Gels 1981 5.Cooke D;Gidley M J Loss of Crystallined Molecular Order During Starch Gelatinization:Origin of the Enthalpic Transition 1992 6.Tester R F;Morrison W R Swelling,Gelatinization of Cereal Starches-waxy Rice Starches 1990(06 7.Lii C;Tsai M;Tseng K Effect of Amylose Content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Rice Starch[外文期刊] 1996(04 8.唐坤联淀粉糊化、老化特性与食品加工 1996(03

大米的相关特性

大米的相关特性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摘要】大米是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在中国,大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主食之一。大米分、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或细长形。大米除了为人体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为人体提供大量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同的大米具有不同的品质,主要是由于大米本身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大米的物理特性的不同引起的。本文主要分析大米的成分,并初步分析了影响大米的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大米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一些环境因素。 【关键词】大米;品质;分析 1 大米成分 大米约含百分之七十淀粉,含和半以及可溶性糖。籼米、粳米中含支链淀粉较多,易溶于水,可被淀粉酶完全水解,转化为麦芽糖;而糯米含支链淀粉较少,因此只有百分之五十四能够被淀粉酶水解,所以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稻米中的生物价与大豆相当,赖氨酸、苏氨酸等在稻米中含量丰富,且各种的比值接近人体的需要。 稻米中还含有丰富的B1和无机盐,如、、等,其中粳米比糯米含量高,含量低。值得指出的是糙米由于含较高的膳食纤维、B族和维生素E,不仅有预防脚气病的效果,对维持人体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2 物理特性 2.1、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大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2、腹白。大米腹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一般含水分过高,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2.3、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2.4、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米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较多的,米的质量也较差。 2.5、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粒,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出现也说明是陈米。鉴别大米霉变,主要从大米色泽和气味等方面考察。 2.6其他物理特性对大米食用品质有影响的还有粒度、整齐度、精度、纯度和色泽等。粒度大、整齐度好的大米,在做饭时吸水均匀稳定,做成的米饭外观质量和食用品质均好。精度高,米粒表面含皮少,也就是说水分容易渗透,吸水均匀;而精度低,含皮多,渗水度慢,吸水不均匀,淀粉膨胀不均匀,做成的米饭因含米皮较粗糙且带色,食用品质差。大米的色泽和纯度也将影响米饭的食用品质。3 化学特性 3.1糊化温度

大米糊化特性及回生机理研究(精)

大米糊化特性及回生机理研究 谭薇,李珂,卢晓黎 * (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 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 :采用显微观察和 DSC 差热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颗粒特性分析及大米糊化特性研究。当米粉(质量记为 100% 的水分含量分别为 80%、100%、150%时,其晶体融化的起始温度 T 0、顶点温度 T p 和终点温度 T c 基本相同,米粉的融化热焓逐渐升高;水分含量在 50%时,其晶体融化的起始温度 T 0、顶点温度 T p 和终点 温度 T c 基本不变, 相对于其他水分含量的样品明显偏低,水分难以与米粉充分混合并完全糊化;水分含量在 200%时,其晶体融化的起始温度 T 0、顶点温度 T p 和终点温度 T c 有显著降低,米粉的融化热焓亦降低。糊化米粉的结晶熔融起始温度 T 0、顶点温度 T p 及终止温度 T c 基本不随时间而变化;而回生度则在 4℃下冷藏时间越长,其值越大。关键词 :大米;糊化特性;回生;差热分析;显微观察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and Resuscitation Mechanics of Rice Retrogradation TAN Wei,LI Ke,LU Xiao-li*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Abstract :The particle behavior of rice was observed by microscope, and the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of rice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by DS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temperature(T 0,vertex temperature(T p and final temperature(T c of different samples,which have different ratios of water and rice powder as80%(W/W, 100%(W/W,150%(W/W respectively, were basically identical;and the melting enthalpy of rice-powder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sample whose water content was50%has similar T 0,T

几种淀粉的糊化特性及力学稳定性

第24卷第10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4 No.10 2008年10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Oct. 2008 255 几种淀粉的糊化特性及力学稳定性 付一帆,甘淑珍,赵思明※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 摘 要:为探索淀粉糊化的力学稳定性,以不同来源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于不同搅拌速度下,研究外力作用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为淀粉质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淀粉的黏度曲线及其力学稳定性有差异。以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最低;马铃薯淀粉糊的黏度和温度稳定性最大;马铃薯和莲子淀粉的峰值黏度较高,冷糊稳定性好;莲子淀粉的热糊稳定性差;玉米淀粉糊易于老化。外力作用对淀粉糊的黏度曲线有影响。较强的外力作用后,会导致淀粉糊的强度、黏度和糊化温度降低,改善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淀粉糊化的力学稳定性与其颗粒强度有关,较大颗粒强度的淀粉的力学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淀粉,力学稳定性,黏度,糊化 中图分类号:TS210.1,TS20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819(2008)-10-0255-03 付一帆,甘淑珍,赵思明. 几种淀粉的糊化特性及力学稳定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55-257. Fu Yifan, Gan Shuzhen, Zhao Siming. Gelati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various starch sourc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24(10):255-25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淀粉质食品是重要的食品种类,其制作通常要在一定的湿 热和外力作用[1,2]下形成溶胶和凝胶,进而完成某种食品的加工。不同来源的淀粉在分子结构和性质上均有较大差异[3-9],这 些都会导致其糊化特性的差异[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淀粉糊 化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温度[4,10-13]对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快速 黏度分析仪(RV A)标准模式在一定转速下测试淀粉的糊化过 程[14]。许多淀粉质食品须在不同的搅拌等外力作用下加工,以 形成不同质地和口感的食品,但淀粉糊化过程力学性质规律的 研究少见报道。 本研究以不同来源的5种淀粉为原料,采用RV A测试不同 来源淀粉的糊化特性,并研究不同搅拌速度对淀粉浆糊化过程 和糊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淀粉糊化过程及淀粉糊的力学稳定性,为淀粉质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米(籼型)、小麦、玉米、马铃薯、莲子均为市售。采用 碱浸法提取大米淀粉[4],水磨法提取小麦淀粉[10]、马铃薯淀 粉[10]、玉米淀粉[15]和莲子淀粉。采用文献[16]的方法测得大米、小麦、玉米、马铃薯和莲子淀粉的碘兰值(Blue Value,BV) 分别为0.579,0.762,0.658,0.823和0.989。 1.2 仪器 RV A—3D型快速黏度分析仪(澳大利亚Newport Scientific PtyLtd.公司),用TCW(Thermal Cycle for Windows)配套软件 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1.3 方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到装有25.0 mL蒸馏水的样 品盒中,充分搅拌后,置于RV A样品槽内,按照美国谷物化学 收稿日期:2007-12-28 修订日期:2008-09-04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付一帆(1987-),女,主要从事淀粉资源深加工的研究。武汉华 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430070。Email: fuyifan@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13416.html, ※通讯作者:赵思明(1963-),女,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大分子结构及功 能特性的研究。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430070。 Email: zsmjx@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13416.html, 家协会(AACC66-21)的方法。最初10 s 以960 r/min搅拌,形成均匀悬浊液后,采用不同转速至试验结束。测试过程的温度采用Std1升温程序进行[17],即初始温度为50℃保持1 min,然后以12℃/min 升到95℃(3.75 min),在95℃保持2.5 min,再以12℃/min降至50℃(3.75 min)并保持1.5 min,整个测定过程历时12.5 min。从而测出不同淀粉在各种转速搅拌下黏度变化的糊化曲线,供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特性 图1是5种不同来源淀粉在160 r/min时的RV A糊化曲线,表1是糊化过程相应的特征值。当温度小于淀粉初始糊化温度时,由于淀粉粒仅作有限膨胀[12],淀粉黏度较低,曲线平坦。随加热时间延长,支链淀粉微晶束首先熔融[11],淀粉粒剧烈膨胀,导致黏度的突然上升;随后,直链淀粉向水中扩散,形成胶体网络[11,12],淀粉粒充分膨胀,从而使糊化曲线上升至最高峰,并形成淀粉糊。然后,淀粉粒中支链淀粉分子链进一步伸展,颗粒破裂,直链淀粉进一步向水中分散[14],导致黏度下降。这一过程常用降落值表示,反映了淀粉的热糊稳定性。到达最低黏度后,随温度下降,淀粉糊的流动阻力增大,导致黏度又呈现上升趋势,这一过程反映了淀粉冷糊的稳定性和老化趋势。淀粉黏度曲线的特征与淀粉的来源[3-8]、颗粒形貌[1,4,7,8,18]、粒径[6]、相对分子质量[18]、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5,19]等因素有关。 注:转子转速160 r/min 图1 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曲线 Fig.1 Gelatinization curves of starches from various sources

大米淀粉物化特性与糊化曲线的相关性研究(精)

2006年12月第21卷第6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 f the Ch i n ese C erea ls and O ils A ssoc i a ti o n Vo.l21,N o.6 Dec.2006 大米淀粉物化特性与糊化曲线的相关性研究 程科1 陈季旺2 许永亮1 赵思明1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1,武汉 430070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武汉 430023 摘要以不同品种的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不同品种大米淀粉的糊化曲线的差异,碘兰值和酶解力等物化特性对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米淀粉的碘兰值、酶解力存在差异,以籼米淀粉的碘兰值最大,其次是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酶解力相对较大。糊化温度、最终黏度、最低黏度、回升值与碘兰值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回升值、糊化温度与酶解力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采用碘兰值、酶解力的指数模型描述大米淀粉的糊化特性可达到很高的拟合精度。 关键词大米淀粉物化特性糊化曲线 大米是世界半数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也是我国的重要农产品。近几年来,我国稻谷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8~2.0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1]。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蛋白质,其中淀粉含量约80%左右。碘兰值和酶解力是研究淀粉物化特性的重要指标[2]。按传统的方法大致将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大米淀粉的碘兰值和酶解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大米淀粉的碘兰值、酶解力与

淀粉直链和支链的比例、分子量大小、颗粒的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差异导致在糊化的升温过程中直链淀粉溶出的难易程度不同,在冷却过程中淀粉分子重新缔合形成凝胶的能力不同,在糊化曲线上反映出不同的特性[3-6]。 本研究以不同品种大米为原料,采用碱法得到了高纯度大米淀粉,对不同来源的大米淀粉分别进行理化指标的测试,比较它们在碘兰值、酶解力上的差异,使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试不同类别的大米淀粉的糊化特性曲线即RVA图谱,研究淀粉的碘兰值、酶解力对糊化过程中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低黏度、降落值、最终黏度、回升值的影响。为探寻大米淀粉糊化、老化的机理,抑制和利用大米淀粉糊化、老化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05-10-15 作者简介:程科,女,1980年出生,硕士,食品大分子功能及特性通讯作者:赵思明,女,1963年出生,教授,食品大分子功能及特性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1.1.1 实验材料 原料品种、类型及生产厂家见表1。 表1 实验原料 品种(类型生产厂家 丝苗米(I R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余红米(I R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优207(I R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培优29(I R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影响不同产地大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影响不同产地大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姓名王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摘要:采用加热蒸煮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要产区大米的糊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指出了大米糊化特性与大米蒸煮品质、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关系,为大米的深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米糊化品质特性影响 引言 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据现代营养学分析,大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A、E及多种矿物质。就品种而言,大米有粳米、籼米和糯米之分。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1材料 取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48种大米样品 2仪器设备 2.1烧杯:硼硅玻璃材质、容积400mL、直径8cm。 2.2漏勺:不锈钢材质、带有隔热手柄。 2.3玻璃棒:约25cm长、直径5mm。 2.4圆形或方形玻璃片:直径或边长约70mm,厚5mm。 2.5天平:感量0.01g。 2.6秒表。 2.7工作台:台面颜色与大米粒颜色应有明显差异。 2.7玻璃珠:直径约5mm。 2.8电热板:能保持温度在350℃±10℃。 2.9分样器:带有分配装置的锥形分样器或多孔分样器。3试样制备 3.1仔细混合样品,使之尽可能混匀。依据GB/T21305规定的方法测定样品水分含量,样品水分含量可接受的范围是(13.0±1.0)%。 3.2如果样品水分含量与上述要求不同,可将样品放置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直到样品水分含量达到上述范围内。 3.3缩分样品,如果必要可用分样器,分取样品约15g。挑除带有残留胚芽的米粒和碎米粒,在完整米粒中随机取(10.0±1.0)g作为待测试样。 3.4对于每一个样品,按上述的要求准备5份试样。 4操作步骤 4.1在烧杯(2.1)中放入一些玻璃珠,加入275mL蒸馏水,然后将烧杯置于电热板上加热。 4.2将水加热至剧烈沸腾。 4.3向烧杯中加入一份试样,立即用秒表计时。用玻璃棒搅拌数秒钟,以防止米粒粘附在烧杯底部。同时,将漏勺放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 4.4 7min后,用漏勺捞出至少10粒米粒均匀地散放在工作台上的玻璃片上,盖上另一块玻璃片,用手指在上方按压。为了观察未糊化的米粒,可稍稍滑动上面的玻璃片。检查被压扁的米粒,记录完全糊化的米粒数。漏勺使用后放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4.5在第8min及以后每隔1min,重复

超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形貌与润涨特性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13416.html, 超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形貌与润涨特性研究 张正茂史俊丽赵思明*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快速粘度分析仪(RVA)研究大米淀粉在球磨过程中的颗粒形态和粘度的变化,为超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大米淀粉颗粒由天然的多面体结构逐渐形成细小颗粒,有部分粘连,且颗粒的整齐度增大。当球磨时间为300h时,颗粒平均粒度为102nm。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淀粉的糊化温度下降,峰值粘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减小,粘度曲线较平坦,粘度的热稳定性增加。 关键词超微细化淀粉形貌 SEM RVA 前言 淀粉作为可再生资源,是一种广范应用的工业原料。天然淀粉多是以支链淀粉为骨架,包含淀粉晶体的颗粒状结构,淀粉的特性与颗粒的形态[1]、大小[2]密切相关。超微粉体一般指粒径在0.1~10μm之间的粉体。近年来,在国内外以马铃薯淀粉[3,4]、玉米淀粉[1]、木薯淀粉[5,6]和绿豆淀粉[7]等为原料,经球磨得到最小粒径分别为1.53μm(木薯) [5]、3μm(木薯) [7]和 12.49μm(马铃薯)[3]的微细化淀粉,随着研磨强度的增大,淀粉的形貌发生改变,马铃薯、木薯和绿豆淀粉首先颗粒表面出现裂纹,然后在颗粒边缘发生崩裂或挤压变形后断裂,最后破成不规则的片状小颗粒[3,6,8];同时淀粉的结晶度下降[4,8],分子量减小[1,4],使微细化淀粉具有异于原淀粉的特性,如比表面积增大、淀粉酶反应活性提高、表观粘度减小,粘度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减小[3,9,10],因而具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淀粉的润胀是淀粉颗粒在糊化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吸水、颗粒体积的膨大、支链淀粉微晶束的熔解、直链淀粉晶体双螺旋结构的打开及溶出等,这些特性与糊化过程中淀粉的颗粒特性密切相关。RVA(快速粘度分析仪)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快速测定淀粉及淀粉质食品的润涨糊化特性及粘度的仪器。可以通过粘度变化较好的反映淀粉颗粒的润涨、崩解及老化,常用以研究淀粉质食品的特性或评价其品质 [11-15]。 本实验室以乙醇为介质,用球磨法得到了粒度为102nm的超微细化大米淀粉,具有许多特殊性质。本文采用SEM、RVA等技术研究超微细化过程中淀粉颗粒形貌和RVA曲线的变化,探讨球磨时间与淀粉颗粒形貌及其润涨特性的关系,为超微细化淀粉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大米,籼型,市售。 1.2 实验方法 1.2.1 大米淀粉的提取 大米→0.4%的NaOH溶液浸泡24h(碱溶液的量以淹没原料为准)→胶体磨粉碎→0.4%的NaOH溶液浸泡24h(碱溶液的量以淹没原料为准)→HCl中和→水洗5次→4 000r/min离心10min - 1 -

大米糊化特性曲线探讨_图文(精)

洲。》叹坦《寮以唱犯寨宕杖长以}裔解酬回叫朴铸宙振补蝉邻… 岌侧吠翎鲜如具}匡铸议械蜓每宝幂沛祠拭甫索喇侧叫卡袱幸里动明叫余域盼侧解叹琴卜裔卜畴徐留以以早碟砷撼礴橱恢妙公公璐赫冷本卖准哪韶魂嫉半梦橱对叫旧要协嘴昔布卜。叭叭… 甲份架可嵘雄乍荤破报十仆堆?二曰卜。》醒叹《月珍叫砷玲要汉以翁攀兴补解骚兼城农玛作卜叭认… 卜、勺以从月啾闰磐李坦啼誉公哈幸留军剥奖匡笨喂牢华攀咪谢议叫从暇卜要奇哪片专对峨盆牟袭早咧盼留誉冷褥小如冲礴砖叫尽准笨喊宵妙华案铸礴喇冲}村喊犯之某砚华钊布铸纲葵留剥碑蟋纂食泽侧宝嵋褪哪赎铸宕辗卜蟋钾案荟秦谁。认。留尔砖荤浅牵叫乍板恤晰” 愉愉匡从怜铸履荤笨纂华袭牟尽状侧璐奇荟麒肠愉从州渔公岭解叹谧叫蚀状琳鲜胭卜喃城哥奔叭早喇喊喊噢码因闪哪州。域案娜。舜城卜的。叹》醒《察砷吟琳知徐钊州以粼嗯然代宙奥举城解肠价仇整乍窦滚侧粱璐卑宕铆举常嗜卜侧幸专州卜呵争诸岭祠卜宝铸书公哈淞呆科叫自肾划卜斌幸叫以叫的宋幸瞅代闰划召兴代姗钊豁蓉恢布城华城宝半草奥乍眺}嗜嫉畴吻旧浅叫牢侧书案嘴畔卜。叭临价晰眺叭林闰姆鸿琪联华军案奥谢纲划具状履嘴眼长攀裂吠报积荤似琳幸礴二卜叹》醒《珍叫吟要故以密水佃忆艰廿城朴嗯较转盛臀伽价叭卜名奈索暇田琪策半书能布它碱干『留畴吟谈咚冶樱瞰留。叭认认叭… 。塔回的工的公蓄蟆山廿怜日蜘咤公匡铸喇沪戮常龄铆一。书日叫习沪叭卜令畔域礴口盔叹怕变城蕊码华豁侧公器橱蓄口水率孟略勺妙铆叫视城耸翻林布粉的对叭价伪啄繁写暇帅叭幕教繁匆笋宝沪臼鳗吠义畏暇银哄卞令奥侧味卜卜叭叭。叭认补埃时长荤嵘本报如希李二工琳民咨余训公幸沪它织干咯铸解姗赞礴橱。叭伟旅妈好妙吠令介取华留礴眼麟橱工州娜礴城囚舜城叭岑宋娜。的司 二舀一一一卜一窦芬岌弓一一一层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卜一一一一毖二 , 川巴…、毛月卜曰曰。,… 心…,, 口卜… 亩王, ?一二目气“目。口气, ”曰二,,…,目 , 肠口百口…, …司… ? …目。。?…众》仁, ,一石匕…, 弓。, 二

关于中国各产地大米煮饭特性及影响煮饭质量因素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各产地大米特性及影响煮饭质量因素分析报告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别较大,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大米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主食之一,大米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广东地区水稻品种就有100多种,同时由于我国对大米研究相对滞后,在商品化的大米中未指定哪些品种的大米专供日常生活中煮饭食用,哪些品种的大米供提供工业原料使用,故针对我司目前广东市场所购各产地大米的煮饭试验,结合有关大米研究文献及在广东农业研究院了解的一些情况,对我国大米的煮饭品质、影响大米煮饭品质的有关因素作如下阐述: ( 1 ) 我国大米的分类、特性及产地分布: 从广东黄岐大米批发市场销售的各产地大米来看,按大米的外观形状及淀粉中含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不同、栽培稻分类和稻米理化性质的差异,主要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三大类 (2)我国各产地大米煮饭质量概述: 籼米:采购了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大米,各产地籼米煮饭质量基本一致,差别不大(特殊品种有一定差异):米质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弱,光泽性及柔软性比粳米略差。(具体见各产地大米煮饭档案) 粳米:分别采购了辽宁,黑龙江等地,各产地粳米煮饭质量基本一致,无具体差别: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强,光泽性较好,煮饭较柔软。(具体见各产地大米煮饭档案) 糯米:采购了江西、湖北地区的糯米,各产地籼米煮饭质量基本一致:煮饭时吸水少,体积膨胀小,米饭粘性大且光泽性较好,但一般作为副食,不做详细研究 (2)米的营养成份: 糙米有15%左右的水分,超过70%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此外还含有不到10%的蛋白质、2%的脂肪、1%左右的灰分: 因为米的种类和产地的不同,生长期及光照时间不同,米的营养成份也不相同,参考有关文献大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