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PDCA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问题:手卫生不规 范导致医院感染率 居高不下影响医疗 质量和患者安全
原因:缺乏有效的 手卫生管理和监督 机制手卫生设施不 完善
案例:某医院因医 护人员手卫生依从 性差导致新生儿感 染事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意义
降低医院感染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 安全
保障患者和医务 人员的健康
节约医疗资源
01
运用PDC循环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 性的实施步骤
计划阶段:确定目标制定计 划
调整阶段:采取措施解决问 题
01
运用PDC循环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 性的重要性
手卫生依从性的定义
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正确使用洗手液、 手消毒剂等清洁用品以减少手部细菌数量预防医院感染传播的执行力。
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PDC循环管理的四个阶段
P阶段:计划阶段确定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计划和策略 D阶段:执行阶段实施手卫生依从性管理计划 C阶段:检查阶段评估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的效果和问题 阶段:处理阶段总结经验调整计划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管理
PDC循环管理的特点
执行阶段:实施计划完成任 务
检查阶段:检查执行情况发 现问题
PDC循环管理的定义
PDC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ln)、执行(Do)、检查(Check) 和行动(ct)四个阶段。
在计划阶段确定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制定计划和措施并明确职责和分工。
在执行阶段实施制定的计划和措施确保手卫生依从性的推进。
在检查阶段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
01
运用PDC循环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 性的效果评估
手卫生PDCA管理

骨科手卫生(PDCA管理)一、PIan——计划1、改进项目名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减少院内感染。
2、持续改进计划项目提出的背景:大量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医护人员包括护工的手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与危重病人接触的机率最高。
有文献报道,在一般护理操作中,手部细菌污染数量一般为(103-105)cfu/c㎡以上;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成倍的增加,护士为患者吸痰占细菌达106 cfu/c㎡,给患者清洗会阴手污染细菌多达1010106 cfu/c㎡以上。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后未洗手,其细菌总数超标率100%,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来得到有效控制,用肥皂水后医务人员手部菌量比操作中手部的带菌量下降了65%-84%,而且洗手次数越多手部细菌减少越明显,因此重视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由于缺乏有力的督促和监督,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方法重视不够,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一直不高。
为进一步加强对手卫生六步法正确性考核,切实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2016年4月起,对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六步法的培训与考核。
3、现状,手卫生依从性长期不足20%,正确率不足50%。
4、计划完成时间(从2016年4月—2016年9月)。
5、实施部门:骨科。
6、项目负责人:程** 王** 蒋** 柯** 吴**7、制定预期目标,作出计划:我科计划:要求每个医务人员及后勤人员掌握六部洗手法,要求手卫生正确率100%,总体依从性大于95%。
8、影响手卫生的主要原因:(1)医护人员意识:医护人员对接触不同患者需要洗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医护人员认为戴手套就可以避免手污染,所以摘手套后不再重视洗手和手消毒;普遍认为接触患者或对患者进行操作后需洗手,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忽视了接触患者前的洗手及操作前的洗手;(2)少数医护人员缺少职业责任感,认识不到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3)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医师、护士、护工、保洁员,尤其是护工和保洁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非常令人担忧;(4)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无充足时间洗手,或匆匆洗手达不到要求,只是随便洗洗了事;(5)工作区域的洗手池数量有限,未配备干手纸巾、干手器、干手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另外,也未配备护肤用品。
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的监测与持续改进(PDCA)

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的监测与持续改进(PDCA)手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做好手卫生可以切断经手传播疾病的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中是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特此,质量控制小组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监测与改进,规范化“手卫生”操作的质量控制活动。
一、数据收集总结分析:考核评分标准二、存在的问题:三、分析问题原因:1、基础知识欠缺,理论概念不熟练2、操作之前着装不合格3、手指甲长度过长,洗手有部分部位不达标4、手腕未露出5、洗手揉搓及洗手总时间过短6、部分医务人员洗手过程中部分步骤遗忘及步骤顺序混乱7、皂液取的过少以及未冲洗干净8、洗手干燥未按要求用干手纸擦干,部分人员未干燥9、部分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未及时洗手10、擦手纸未按要求放置,感控意识不强四、改进措施:1、领导重视和管理完善。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抓好教育培训,普及“手卫生”知识。
开展各种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3、对新调入和分配人员、进修生、实习生、物业人员上岗前,对医院感染理论知识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加强监测管理。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监测,并对其统计和分析,结果下发给科室,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加强考核频次五、持续改进后:六、持续改进后总结:医务人员“手卫生”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
我们知道因手污染导致的交叉感染占医院感染的很大一部分,为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和院内感染现状,并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了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对减少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传播以及预防暴发并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我院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重点加强接触防护,“手卫生”规范,强调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PDCA案例汇报课件(PPT32页)精选全文

对策实施
对策二
对策名称
规划合理放置点
主要因
速干手消毒液携带不方便
改善前:1)速干手消毒液携带不方便;2)速干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只有治疗车及治疗台上有,而且放置位置不固定;3)护士偶尔会因为没有手消毒液而没有及时洗手。 对策内容: 1、制定放置速干手消毒液放置点规定 制定内容: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台、污物车上均放有速干手消毒液,且治疗车及污物车上的速干手消毒液统一放在右侧,治疗台上的速干手消毒液放在护士容易接触的位置。 2、在护士会议上让每个护士都知道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及要求。 3.由护士长进行质控。
原因分析
为何手卫生执行率低
环境因素
方法因素
人员因素
材料因素
奖惩不明确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未掌握洗手原则指针
未意识疾病传播风险
无人员监督
洗手液放置位置不合理
消毒液携带不方便
洗手液质量差
洗手液补充未责任到人
洗手液未及时领取
无洗手氛围
护理操作多
工作任务繁重
洗手步骤多
无相关考核
无督查机制
不知洗手原则
无督查机制
病人急治疗多
对策实施: 实施人:XXX 实施时间:实施日期:2018.7.1~7.15 实施地点 :办公室 对策效果: 护士手卫生执行率由对策二的55.6%提高至72%。.
对策处置: 经过效果确认,连班护士每周一次,对消毒液使用情况的检查与登记,是有效的,将其列入连班职责。(见附件)并每日进行手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奖惩是有效的,将其列入标准化。
A
标准化
2018年10月
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
项目
未洗手数
未洗手率
累积百分比
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供 方便洗手设施等。
实施改进计划:按照改进计划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分析现状:手卫生依从性低 的原因
确定目标:提高手卫生依从 性
制定措施:针对原因采取有 效措施
实施计划:确保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PDC循环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确保工作的有序性和连 贯性。
PDC循环可以帮助组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效率。
在医疗领域PDC循环也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例如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
循环性:PDC循 环是一个持续的、 循环的过程每个 阶段都有明确的 任务和目标为持 续改进提供动力。
目的:通过检查执行效果可以了解手卫生依从性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 处。
方法: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评估手卫生依 从性的改善情况。
结果:检查结果将为后续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帮助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
确定问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
分析数据:找出影响手卫生依从性 的关键因素
汇报人:
持续监控确保手卫生依从性得 到提高
重新评估现状:分析当前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调整实施方案:根据改进措施调整原有的实施方案 确定时间表:为改进措施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确保实施进度
PRT FIVE
定义:检查执行效果是对PDC循环中计划和实施阶段的成果进行评估和测量以确定手卫生依从 性的改善程度。
,
汇报人:
CONTENTS
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6
目标设定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 到70%
经过2017年3个月的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预计2017年12月手卫 生依从性从30%上升 到 70% 。 提 高 手 卫 生 依从性。
7
执行措施计划(D)
时间
实施措施
责任人
每月
对手卫生知识进行培训并考核
曹敏
每日不定期
加强监管力度,院感小组成员及医护人员之间互 相督促检查。
谢华妮卫生手菌落总数:76cfu/c㎡
2
现状调查
2017年10月—12月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月份 9月 10月 11月
医生 40% 42.5% 46.5%
护士 48% 50% 55.5%
护理员 32.0% 36.5% 37.5%
3
接触患者
料
后执行差
法
洗手液 质量
造成皮肤 损伤或过敏
接触患者周围 环境后执行差
46%
护士 30 18 60% 20 66% 14 46% 15 50% 16 53%
55%
保洁员 10 3 30% 5 50% 2 20% 4 40% 4
40%
37%
23
附:2017年11月手卫生依从率图表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医生
护士 保洁员
依从性 正确率
24
效果评价(A)
9
掌心相对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10
11
重 症 病 房 外 的 手 消 毒 液
12
手卫生培训
13
手卫生培训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PDCA循环是指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的循环,是一种管理方法论,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质量管理和改进工作。
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工作中,PDCA循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后正确地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的能力和意愿。
良好的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能够减少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
在PDCA循环中的“计划”阶段,关键是制定有效的手卫生依从性管理计划。
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应进行手卫生的时机和方法。
要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和意识。
还需要建立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在“实施”阶段,关键是将计划中的要求付诸实施。
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手卫生,包括正确使用肥皂和手消毒剂、正确搓手程序和时间等。
还应建立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如洗手台、消毒液等,方便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
在“检查”阶段,需要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数据,了解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
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找出原因。
这些数据和分析可以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在“行动”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和分析,制定行动计划,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手卫生意识和能力。
可以加强对手卫生设施和设备的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用性。
还可以对不依从手卫生的医务人员进行惩罚或奖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通过PDCA循环的不断重复,可以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每一轮循环都能够找出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解决。
也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手卫生依从性的指标来评估改进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引言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则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现实情况却显示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引入PDCA循环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本文将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和意义。
一、PDCA循环的概念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其含义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这一循环过程不断地进行,以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PDCA循环的核心是不断试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够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改进。
三、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1. 计划阶段在PDCA循环中的计划阶段,首先需要明确目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然后制定具体方案,包括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方法、时机和重要性,建立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机制,确定改进的标准和措施等。
还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需要全面推行手卫生依从性改进计划,包括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跟踪和督促。
还需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
3. 检查阶段在PDCA循环中的检查阶段,需要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包括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对差异化的现实情况进行准确定性的判断。
只有在真实了解当前手卫生依从性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改进。
4. 改进阶段在PDCA循环中的改进阶段,需要根据检查阶段得出的结果和分析,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改进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9~11月抽查我科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 生知晓率、洗手操作、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 行抽查,得到这一时段的我科医护人员关于 手卫生的正确率和依从性数据
手卫生知晓 率 2015.9 2015.10 2015.11 88 91 90.5 洗手正确率(90分 手卫生依从性 以上为合格)(%) (%) 90.5 86 84 65 72 71.5
手卫生长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2、科主任、护士长要提高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识到手卫生 的重要性,对手卫生必要的费用支出要支持。 3、对于新进人员、实习生、护工、保洁人员要 反复培训、指导。
效果评价
从下图可见手卫生知晓 率、手卫生操作正确 率、依从率,逐步提 高。
手卫生情况对比折线图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15.9 2015.10. 2015.11 手卫生知晓率% 2016.1 2016.2 2016.3 手卫生依从性% 2016.4 2016.5
洗手正确率
下一步措 施: 1、加大手卫生宣传、培训、督查力度,力争
要加强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定期 或不定期地检查科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对于做的不到位的进行教育,对于做得好的 人员提出表扬。
科室充分发挥感控小组职责,每月自查,每 季度考核。并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效果评价
1、经过以上整改,我科2016年手卫生考核 情况数据(见下表),手卫生操作正确率、 依从率逐步提高。
加大手卫生宣传氛围。①将原来的 洗手池墙贴“六步洗手图”改版, 新洗手墙贴内容包含“七步洗手 法”、洗手指征、洗手时间;②各 病区走廊、电梯口悬挂快速手消液 处张贴精美的洗手宣传贴图;③临 床办公室电脑均使用手卫生宣传图 作为屏保;④将手卫生知识列入健 康宣教内容,对住院患者及家属宣 传覆盖率100%。
手卫生持续改进PDCA
心内科 周芸羽
手卫生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目标计划之一,医院 感染也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 的手是医院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手 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最重要 的预防控制措施。
从我科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管理,检查中发现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低,离三甲评审标准相 差太远。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科 于2015年将手卫生管理纳入重要工作来抓,制 定出相应措施,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很 大程度的提高。
管理人员召开会议,讨论问题产生 的原因,并作好记录(头脑风暴法)
手卫生执行情况差原因分析
(鱼骨图)
将原有洗手池改为足踏式,放置专用洗手液,安装干手装置
组织手卫生专题培训,加大宣传与督查力 度,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以促进全科医 务人员高度重视,按照手卫生规范要求落 实好手卫生。
病区走廊、抢救车等处悬挂快速手消毒液, 可避免因工作繁忙对手卫生的忽视,更有利 于医务人员在进行连续性治疗和护理时落实 好手卫生。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手卫生用品使 用情况,用完及时补充。
手卫生知晓率% 2016年1月 2016年2月 2016年3月 2016年4月 2016年5月 91 95 96.5 100 100
洗 手正确率% 手卫生依从性% 90.5 93 91 95 100 79 85 82 90 95
效果评价
手卫生情况整改前后对比
120 100
80
60
40
20
0 手卫生知晓率 整改前 洗手正确率 整改中 整改后 手卫生依从性
分析原因并确定主要原因:
1、医生、护士手卫生主观意识淡薄 2、对手卫生的感控意义不重视 3、诊疗、护理工作量大 4、未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5、新型手消毒产品的推广使用不够,增加科 室成本,对手消毒剂的有效性、安全性认知 程度较低 6、护士诊疗环节、医生查房时未使用治疗车 摆放病历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