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12食品047312120 赵璐璐

1.转基因食品发展与争议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而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经济收益及改善人类健康万而有不可低估的潜力。利用转基因技术可改良作物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境及抗除草剂等;还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如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和改善营养结构等;有些转基因作物被用作生物反应器,如生产生化药品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如抗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其次是转基因抗虫作物,如抗虫棉花、抗虫玉米等。抗病及品质改良转基因作物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随着一些事件与动物实验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已被引燃,且愈演愈烈,人们担心出现的新组合和性状在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期的结果,而且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例如“超级杂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受这些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具有知情选择权。

2.转基因标识现状的思考及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粮食短缺,迫使中国需要依靠进口某些粮食来满足生活需求。然而在进口的粮食中,有将近70%的是转基因粮食。事实也证明,以转基因植物为先导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经常争论的焦点。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指出,“对于转基因食品既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虫了吃了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所含的毒蛋白会被毒死,那么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还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标识制度便应运而生。

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中国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宽紧比较适中,200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为了保证该条例的实施,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在此项制度中,一些作物及其制品要求进行强制性标识。

中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基因标识制度,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际的生活中,这一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1)要求标识的食品清单涉及面过小。目前要求被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只有五大类共17种食品,还有许多已投入转基因生产的食品并未被包含,例如马铃薯、烟草、菠菜、甜椒、小麦等。2)要求被标识的内容不具体。标识管理制度只要求相应的产品标注出是否为转基因成分即可,消费者无法从标签上获得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转基因成分的来源,可能存在的过敏性等等。另外,由于食品成分的复杂性,可以考虑规定一个数值作为标识与否的界限。3)监管力度不够。事实证明,仅有静态的制度远远不够,为了较好的规范转基因食品市场,后期动态地执行与监管也

至关重要。尽管也有部分商品进行了转基因的标识,但大多数没有使用规范的标识用语。而且市场上还存在着刻意弱化标识的现象。因此,在制定一系列标识制度的同时,也要确保标识制度的有效运行,以实现消费大众的知情选择权。

3.转基因食品认知情况的思考

根据很多调查显示,普通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信息比较匮乏,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意识都还很薄弱,这反映出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的一些现象。虽然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议声音一直未曾停止,但又因其产品较少引起急性中毒等恶性事件,社会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度始终不高,且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甚至无意识地成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试验品。为普及转基因食品的基本知识,让普通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有一个基本了解,本人认为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转基因食品的科学普及活动,提高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安全管理的公众可参与性。媒体在转基因技术上的宣传也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尽可能将政府或者是一些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客观地传达给普通消费者,不能误导消费者。

另外,与转基因植物应用相关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得到解决的,因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与安全检测技术的加快研发也势在必行,以尽快地为消费者购买转基因食品提供着正确的舆论导向。

任何人类活动、技术发明都有风险性,关键是权衡利弊。我认为,消费者有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利。既然如今国际上对有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未定性,那么消费者就有权知道白己购买的食品是否为转基因食品,并做出是否购买的选择。

浅谈转基因食品 陈芹

浅谈转基因食品陈芹 发表时间:2018-10-29T10:36:33.5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陈芹 [导读] 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贵州省安顺市) 摘要: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弊 引言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物种中去,从而定向的改造生物,使它的外形、营养、味道等方面转变成人们所需要的。用转基因的生物作为直接食品或者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加工的食品都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从问世到走上餐桌,作为人们的食物。因转基因的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以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一直从转基因技术产生到现在,人们对转基因的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有利方面 1.1短时间培育出优良品种 传统的改变品种的方式是杂交育种,但杂交育种育种年限长、目的性差,而且不容易控制。而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目的基因导入进去,便可得到一个新品种,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去筛选了。通过转基因的技术可培育出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新品种,减少了对农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量,提升了食品的质量。 1.2改变育种的方式 传统的改变品种的方式只能同种生物之间进行杂交,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着殖隔离。转基因技术不但能把不同种的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某些基因组合到植物里。例如可以将番茄的基因组合到马铃薯中,这颗马铃薯理论上就能地下长马铃薯而地上结出番茄。将高泌乳量基因、促卵素基因、=生长素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导入受精卵,可以培育出产奶量高、生蛋多、产仔多并具有抗病性等特性的动物,到现在已经在鸡、鸭、鱼等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1.3使植物摆脱季节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还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随时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人们还发现转基因农作物结出来的果实,无论在外形还是在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去,可以使草四季常青,除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得肉的质量提高。 2.转基因食品的弊端 2.1毒性问题 虽然到目前还没有有力的证据去证明转基因食品是有毒的,但有些研究者认为,对于基因人工提取和添加,可能会增加食物中原有的少量毒素的积累食。 2.2引起过敏反应 食用了转基因的食品后,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例如产生了具抗病虫的芹菜中,含有过敏原可能会导致皮肤严重过敏;美国Pioneer Hi-Bred种子公司研发的的一种能表达2s的种子贮藏的蛋白质的转基因大豆,能使原本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3营养问题 新基因编码造成了基因产物的改变,产生新的蛋白质。使得产物中微量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等成分发生了变化,可能会降低营养价值,甚至使其营养结构失衡,还会影响作新陈代谢。 2.4影响生物多样性 大量的转基因生出现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的污染,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的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近些年来,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欧洲国家意识到转基因食品的危害,通过立法来防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有些国家甚至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 3.总结 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对于转基因食品,我们要理性对待,兴利除弊,它的前景还在是十分光明的。参考文献 [1]陈锦凤,浅谈转基因技术的“双刃性”及中国规避风险的策略,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5) [2]李亚一.生物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 [3]CLIVE JAMES.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情况.生物技术通报,2000,(1):45—46. [4]高翔,刘京贞.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及其意义.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6):65. [5]杨振泉,刘巧泉,焦新安.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药用蛋白.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3):22~25. [6]陈琳,袁峻峰,柏国强,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32(1):91—94.

转基因之我见

转基因食品之我见 摘要: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变他的遗传物质,使其出现人类所需要的性状和品质。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目前国内外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对人们日常消费习惯和食品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遗传基因安全营养品质消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食品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转基因食品日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转基因食品。然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的讨论却始终没有停过,而且越演越烈。要料及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分类。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通常我们所说的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而提到转基因食品我们就必须涉及转基因技术一词的概念。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种生物的一段基因连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使之成为后一种生物遗传物质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将鱼体内的耐冷的基因提取出来通过转基因技术插入西红柿的基因组里,使得西红柿的寿命延长。由此导出转基因食品的概念,由转基因植物或转基因动物加工而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

品。有时我们在文章或杂志上看到的“基因修饰食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转基因食品通常分为四类: 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的蛋白质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烘焙效果。 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牛的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之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之一。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而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技术就不再需要杀死小牛便可以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凝乳酶。 4.转基因特殊食品,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疫苗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1.提高农作物产量。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环境污染。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耐盐碱的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

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 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看法 食安31402夏辉 序号:25 学号:201405028 摘要:转基因食品自面世来一直受到热议,最近更是上升到了舆论的尖端。转基因食品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本文主要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更好的面对转基因食品,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使转基因食品真正造福于人类。 转基因是现代发明的一项新技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但是这项技术发明的同时还有很大的争议,而争议的关键在于人类是否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已经可以代替上帝改造自然。毕竟人类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转基因食品现状: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和马铃薯)问世以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94年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从1996年开始,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进入迅猛发展时期,2000年全球种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2001年在有激烈争议的情况下种植面积仍比上年增加19%,达到526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3330万公顷,占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63%;其次为玉米,980万公顷,占转基因作

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及我的态度

论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及我的态度 何为转基因?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目前,转基因技术中使用最广、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是转基因食品。然而基于种种方面的原因,转基因食品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由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的有限性以及其在安全上的未确定性,很多人、国家和政府坚决反对使用转基因食品;同时,又由于转基因食品自身无可比拟的优点,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支持态度,认为它可以很好的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但更多的人,对此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持一种审慎观望态度,或者是无所谓。 先来谈谈人们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理由。 1、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

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前进,但是科学的发展照样会导致社会的毁灭。曾几何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因为原子弹的爆炸而终结,中国也因为原子弹的研发成功,而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现如今朝鲜为了研发核武器,全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给人带来的便捷,凡事要有个度,一旦超越了度,就是毁灭之灾了。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喜讯,比如抗虫棉的推广,不过目前来看,虫子似乎适应得更快,那些棉花照样要打很多药。不知道是技术不行,还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的进化更快。现在社会上最为关注的就是转基因大米了。欧盟19次对中国的大米制品提出警告,就是因为中国使用了转基因的大米。转基因技术必然会带来粮食的高产,但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危害,却没有验证,因为它不是一代人所能体现出来的。如果长期食用对人体是不是有什么坏处?这个需要几代人的实验。所以欧美国家对转基因食品还是有所控制的,只是中国在利益面前,视平民如草芥,让我们过早的吃上了转基因食品,或许口味我们感觉不出来,但是对人体的损害确是慢慢积累的。现在的转基因食品有很多,大豆、玉米、大米,基本主食都有了转基因。那么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具有什么样的危害呢?不过整体看来,中国人民情绪还是稳定的。(调侃一下) 易经的大门已经打开: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转基因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好处,高产!人口大国,所以粮食的高产是一个值得喜庆的。所以新闻联播,每当到了收割的季节,都会大吹大擂,今年粮食又高产,而且比往年增产多少!我就纳闷了,那么多土地开发了房地产、盖了厂房,怎么就每年都高产呢!真不知道粮食怎么来的?!! 好了我们看卦给我们的提示,整个卦木火旺势,我们知道水克火,但是火旺必然要反克水,好比冬天生炉子的应该知道,比如炉子很旺,你往炉子里洒水,炉火反而升腾,并伴随着爆破声。所以当火旺的时候必然反克水。周易里面,水主智慧、泌尿、耳朵、生殖等方面,还有腰肾。所以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必然会造成这些方面功能的损害。同时体卦代表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用卦就是转基因食品,因为用克体所以必然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不过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是我等不能反抗的,因为我们没有反抗的能力。菜刀都快实名制的国度,无能为力。

谈谈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终审稿)

谈谈我对转基因食品的 看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谈谈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摘要:本文从转基因食品的内涵入手,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分析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阐述了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思考。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技术安全性思考 转基因食品(Transgenic Food or Genetically Changed Food)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对生物基因的改造,改变它们的遗传物质,使优良基因在其中得到表达,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我们称之为“转基因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构建成功,从此揭开了转基因食品的序幕。美国是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国家,至1998年底,美国已有3O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2O世纪8O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入21世纪,转基因食品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但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产生了种种疑虑,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安全、对环境的影响、对物种的危害等问题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来认识这一新的技术。1、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基因转移到生物的基因组中,通过表达,从而使生物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变的目的基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物本身的基因,过量表达或者降低表达了而已;另一种是别的生物的基因(比如最常见的就是HT蛋白和BT蛋白的基因)的正常或过量表达等。除了目的基因以外,同时转进去的载体上含有启动子(启动这个基因表达的)和报告基因(一般是抗生素基因)。而转变了这样基因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转基因食品利弊认识 了解了转基因技术,接着我们在从从DNA和RNA水平上看转基因食品。大家都知道,我们吃的绝大部分食物都是由活或死的细胞构成的。细胞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会被人体分解。食品中的DNA进入肠道时已成为碎片,变成非完整的基因。而外源基因想转入肠

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专题】转基因食品【专题】转基因食品(2)优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缺点:1.可能对蝴蝶等昆虫造成伤害。2.可能影响周边的植物的生长。3.可能使昆虫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产生新的物种,之后一样有可能会伤害作物。安全性评估: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 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谢利1918年所著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他最后被自己创造的怪物所毁灭。现在欧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谓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他们的担忧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所谓的转基因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而由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的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就被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主要包括: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特殊食品等。 许多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有些人觉得吃了转基因食品后,某些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从而危害自身及后代的安全。我认为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其实,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DNA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不过转基因食品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或过敏源;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可能伤害其他生物,或进入食物链威胁家畜人类健康;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亲源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坑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其读素有抵抗力的害虫获得生存优势,成为新的“超级害虫”。 但能作为一门被众多科学家热衷新兴的技术,不难想见转基因食品有其不可抹灭的存在价值。它不但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更减少了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同时它也促进了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因噎废食,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尽管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愈来愈完善。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很有可能打乱生物链。所以要加快发展脚步,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机制,这是至关重要的。

也论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学问题

也论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学问题 刘成霞1,孙经武2 (1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2 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摘 要〕转基因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广泛用于生产转基因动物和农作物。转基因食品在其生产过程和内在品质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但人们对其食用安全性却心存疑虑,一方面转基因食品本身存在着安全性的隐患,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伦理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技术 〔中图分类号〕Q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65(2004)01-0013-02 转基因食品即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改变。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1。1 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世界上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主要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即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全球普遍关注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基本上可以归为4类。 1.1 食品毒性导入的基因并非原来亲本动植物所有,有些甚至来自不同类、种或属的其他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和生物体。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毒性? 1.2 食品过敏性导入基因的来源及序列或其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致敏原有没有同源性、甚至有没有产生出新的致敏原?在转基因操作中,某种生物的蛋白质也会随基因加入,因而有可能导致过敏现象的扩展,特别是对儿童和具有过敏体质的成人。含有从细菌中提取的基因的食品有可能使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有必要将检测出的“致敏原”与已知致敏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1.3 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由于目前在基因工程中选用的载体大多数为抗生素抗性标记。抗生素抗性通过转移或遗留转入食物而进入食物链,有否可能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从而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或病毒? 1.4 食物的营养价值下降或造成体内营养素紊乱。人为改变了蛋白质组成的食物是否能被人体有效地吸收利用? 有人认为,导致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关键是外源基因的导入和外源蛋白质的表达。由于外源基因的来源、导入位点的不同,以及具有的随机性,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使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性状、数量及部位与期望值不符。 2 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现状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或为各国较普遍接受的转基因食品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主要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一种是以美国、加拿大等转基因食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为代表,认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与传统生物技术没有本质区别,管理应针对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另一种是以欧洲共同体及其成员国为代表,认为基因重组体技术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要与基因重组相关的活动,都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管理。出于学术和非学术等复杂因素考虑,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以及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准入、管理的政策和态度1。我国目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管理体制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①作为食品卫生和安全性监督主管部门的卫生部还未真正启动对转基因食品的专项管理;②还未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方法;③对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及其安全性缺乏系统完整的检验技术,现有的检验技术无法对转基因食品中各种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测定。 3 社会及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态度 由于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因此世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接受态度便大有不同。 转基因食品反对派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反对者,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值得怀疑的新技术,它会威胁到世界农业、生态和人类健康。在英国因为“疯牛病”和几次沙门氏菌引起流行病的爆发,使人们对食品安全规则不太信任,从而拒绝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支持派认为由于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简化,该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用于生产食品和药物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的需要。此外,基因工程可以导致作物快速生长、抗病、抗恶劣气候、抗虫害、抗除草剂,并且可生产出更有风味、更安全、更方便、更有营养和促进人体健康的食品3。 消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会引起一些未知后果,在田间试验中可能会释放致病微生物或超级植物,而一旦生物技术实验室发生事故,就可能会释放出会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有毒物质或生物毒素。这种对未知后果的担心使得一些婴幼儿食品生产者(比如G erber和Heinz公司)禁止在婴幼儿食品中使用转基因农产品2,3。出于同样的原因,日本的一些啤酒厂和墨西哥的玉米饼工厂对在他们的产品中使用转基因玉米采取观望的态度。一些传统的家族式农场也害怕农业生物技术有一日会把他们挤出农业经营行列。现代生物技术把第三世界成千上万农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给剥夺了,因为有了生物工程,香草、可可、咖啡等热带作物可以到处种植,使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生产部门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4。 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新生事物,生物科技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风险,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不然的话,很有可能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甚至得不偿失。鉴于转基因食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尚未明了,我国已有人士呼吁,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化宜缓不宜急,应持谨慎态度,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论近期不会休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商业化进程也不会停止,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消费者对此应当有心理准备。选择吃与不吃转基因食品也许与每个人的认识有关,喜欢尝试者需要有勇气。 — 3 1 —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2月第17卷第1期总第93期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食物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希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日俱增,转基因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技术发展必然带来异化,转基因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异化,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食品在人体健康、生太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biotechnology develop fas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attention. Now, the global problem about shortage of food is worse and worse as time goes on. As a product from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ive us some hopes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s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ing area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crease every day and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usiness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So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 of whi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These safety concerns mainly derive from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o on. Key words:transgenic 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problem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12食品047312120 赵璐璐 1.转基因食品发展与争议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而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经济收益及改善人类健康万而有不可低估的潜力。利用转基因技术可改良作物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境及抗除草剂等;还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如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和改善营养结构等;有些转基因作物被用作生物反应器,如生产生化药品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如抗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其次是转基因抗虫作物,如抗虫棉花、抗虫玉米等。抗病及品质改良转基因作物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随着一些事件与动物实验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已被引燃,且愈演愈烈,人们担心出现的新组合和性状在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期的结果,而且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例如“超级杂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受这些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具有知情选择权。 2.转基因标识现状的思考及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粮食短缺,迫使中国需要依靠进口某些粮食来满足生活需求。然而在进口的粮食中,有将近70%的是转基因粮食。事实也证明,以转基因植物为先导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经常争论的焦点。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指出,“对于转基因食品既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虫了吃了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所含的毒蛋白会被毒死,那么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还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标识制度便应运而生。 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中国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宽紧比较适中,200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为了保证该条例的实施,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在此项制度中,一些作物及其制品要求进行强制性标识。 中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基因标识制度,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际的生活中,这一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1)要求标识的食品清单涉及面过小。目前要求被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只有五大类共17种食品,还有许多已投入转基因生产的食品并未被包含,例如马铃薯、烟草、菠菜、甜椒、小麦等。2)要求被标识的内容不具体。标识管理制度只要求相应的产品标注出是否为转基因成分即可,消费者无法从标签上获得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转基因成分的来源,可能存在的过敏性等等。另外,由于食品成分的复杂性,可以考虑规定一个数值作为标识与否的界限。3)监管力度不够。事实证明,仅有静态的制度远远不够,为了较好的规范转基因食品市场,后期动态地执行与监管也

对转基因食物的看法

对于转基因食物,我个人认为只要是经过严格的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应该准许进入市场,而我也愿意食用。 现在在餐桌上随处可见的番茄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被称为狼桃,被认为是有毒而不可使用的,而张牙舞爪,形象可怖的螃蟹自然也不会是人们最初找寻食物时就愿意尝试的美味。但是,和很多最初被认为不能食用的东西一样,番茄和螃蟹最终被证实可以食用,这两样美味的食材还是被带到了大众的餐桌上。 现在,转基因食物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是当时的人面对番茄螃蟹。网络媒体上叫嚣着转基因食物的七大害八大害的,简直把转基因食物说成了是害人不浅的毒物,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欺骗,我觉得这实在是有违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我们应该科学、理智的看待转基因食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在是没有必要把转基因食物妖魔化。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一则转基因食物的报道,报道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做了一项实验,证实转基因食物对猪无害。该机构对小型猪进行了转BT基因抗虫大米的90天喂养实验,实验显示在这喂养期间“猪无中毒或者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猪的肠道环境与人类似,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转基因食物的无害性。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自有水解食物主要成分的相应的酶,对转基因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与对普通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是一样的。仅仅因为转基因食物的来源,而毫无根据的认定转基因食物的食用会导致不孕不育等是不应该的。 但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排斥几乎就是本能反应,更何况是在颇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中国。因此,我们需要让大众了解转基因食物,正确认识转基因食物。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基因食物,指望用传统的广告等宣传方式来获得较好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应该多举办像课上所播的视频所呈现的辩论会那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对转基因食物的讨论,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权威观点而不是被一些不入流,不科学的文章所蒙蔽。有争论才会有思考,才能让更多的人自发的去了解转基因食物,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靠谱网站报纸公布的信息。 很多人虽然了解转基因食物是什么,但对它仍有些排斥。比如,我身边的同学,大家都学过高中生物,还有朋友大学念的也是生物系,对转基因食物比一般人了解,但是仍旧不愿意食用转基因食物。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很支持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发展,但是不会选择吃转基因食物。因此,一开始就指望转基因食物能获得大众的认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看到第一个吃番茄的人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平安无事,就愿意去吃番茄与螃蟹,一方面是因为番茄与螃蟹毕竟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一直存在的,能不能吃,吃了有没有事一看便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像现在的人这样,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信息,每天都需要不停的判断所接收信息到底可不可信。转基因食物毕竟不同与其他食物,关于它的有些问题甚至是科学家也仍未完全解决,大众恐慌是必然存在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还是有必要的,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探索更是刻不容缓,万分重要。因此,需要一批批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公信力的科学家投入到转基因产品的研究中,去揭开一个个谜团,向大众传递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让转基因食品得到良好的发展,确保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无害而有益。

转基因食品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1-03-02 作者简介:余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与科技传播。 转基因食品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余 婷,邓心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ogni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Yu Ting ,Deng Xin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s studied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It shows that people wit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ve principl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re more willing to purchas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than those less informed.Meanwhile,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positive effec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surpass the negative one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have a bright future.Furthermore,the harmonious thought from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cherished and adopted,and rational thinking should be enhanced for people to transform their attitude towa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Key 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 food );cognition ;purchase intention ;sci-tech policy 摘要:以调查问卷与重点访谈为基础,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了转基因食品认知度与购买意愿的关 系。研究表明:随着对转基因食品生产原理了解程度的提高,就越倾向愿意购买;对转基因食品生产原理不了解者比较容易产生担忧甚至畏惧心理,从而倾向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在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上,应珍惜并运用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加强理性思维。关键词:转基因食品;认知;购买意愿;科技政策中图分类号:Q78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自1993年世界第一个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 Food )耐储存西红柿在美国投放 市场以来,转基因食品及与之关联的转基因技术就饱受争议。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直接关系到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相关,而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又与其深 深植根于内心的对自然和生物科技的态度有关,进而影响消费者对科技潜在风险和收益的认知[1]。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主要受三方面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风险和益处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在购买意愿上的影响;个人价值观;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及其与价值观的关系[2]。例如,基于环保主义价值观的人往往反对转基因食品[3]。 除转基因食品认知和价值观因素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还受到对政府的信任度、消费者收入、食

浅谈对转基因的看法

浅谈对转基因看法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重要基因发掘、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加速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样是为了防治病虫害,同样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化学农药和转基因作物却遇到了公众截然相反的态度.化学农药问世后,人们欢呼人类在同病虫害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转基因作物问世后,争议声却一直不绝于耳,公众始终充满疑虑. 公众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和哺乳动物有毒性?是否会引起过敏?事实是,在有关国际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大面积商业化种植13年来,从未发生安全性事故. 转基因食品尽管是个新鲜词,但“基因”一词已有100年历史,它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外一种生物中,使被转入基因的生物产生人类需要的新性状.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所做的作物品种选育,实质也属于“转基因”,目的是获得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农作物,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 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会跑进人体,进而改变人的基因.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所有基因都是由核酸组成的,进入胃肠后都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我们每天食用的米饭、馒头、蔬菜、肉类等含有亿万个基因,有谁担心过这些基因对自己有害而不去吃饭? 转基因在争论中前行.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在全球开始大规模种植以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着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其推广速度之快为近代农业科技史上所罕见.目前,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据估计,全球有半数以上人口食用过转基因食品. 诚然,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转基因不可能十全十美,10多年时间虽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也不能说今后百分之百的没风险,这就注定转基因还要在争论中前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争论在时刻提醒科学家和政府,把转基因的安全性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趋利避害,防范风险,确保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摘要: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其本意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好的更充足的食物,增加食品的抗虫害、环境的适应性等特点。但是基因食品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因而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并将其合理地利用到食品生产中,造福人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The emerg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ts intention is to give the human to provide better and more sufficient food, increasing food of pest resistant,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But gene food to people bring a variety of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its development also exist some risks. Therefore, how to correctly view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food production, the benefit of mankind, is an important topic we need to face up to.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与弊,可行性 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easibility 首先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使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材料加工和生产的食品被定义为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至1998年底,美国已经有30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基因食品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作转基因食品。这里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为受者生物体中原本没有的。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存在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和生理特性(专业上叫新的表型)。一种生物体新的表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采用对生物体本身基因修饰的办法。一个基因经修饰后会改变模样,其表达产物与不修饰时不同,在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这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因此,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制造转基因食品已非难事。迄今为止,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仅以转基因农作物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