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曾几何时,“转基因”对我们来说还只是媒体报道中遥远而新奇的字眼,转眼间,从转基因粮油、蔬菜、水果,到传闻中KFC、麦当劳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已经如同离离春草般不知不觉、无声无息、密密麻麻地渗透到我们生活中。一些负面报道更是将转基因食品推上风口浪尖,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也从陌生新奇到排斥厌恶,转基因食品就像一个羞涩娇俏的新娘脱去美丽外壳,露出内里的狰狞面目,让国人避如蛇蝎。

当下,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说法是众说纷纭,我想就争议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有什么危害?

2、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无不良影响?如何识别转基因食品?

3、我国对转基因食品是如何管理的?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究竟是怎样

的?

4、转基因食品背后究竟是不是一场惊天阴谋?若是的话,幕后黑手又是谁

呢?

本文中我想就前3个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有什么危害?

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生物制造或生产的食品原料的加工食品,现阶段商品化的为转基因植物性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差别在于含有来源于其他生物体的外源基因。而外来远源物种的基因在转基因生物细胞内很可能会产生微量的各种不明代谢中间物,从而影响该生物细胞内的代谢平衡。这种影响有好的一面,更有不利的一面。

目前,一些转基因食品被允许在国内推广流通,但更有一些事实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且不说转基因食品引起的广泛的生态环境问题,单说对人体健康就有着很大威胁:巴西豆过敏事件,而被长期认为“安全”

的转基因玉米,其效果并非如推广者说的那么理想,菲律宾的食用者就出现了皮肤、小肠和呼吸系统的异常反应……

因此,应谨慎地对待转基因食品,即使是一些被认定“安全”的转基因食

品,也尽量排除在日常饮食之外,不要“不小心”成为了“实验小白鼠”!

2、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无不良影响?如何识别转基因食品?

现阶段,一些专家凭小白鼠实验,就断定一些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首先,虽然小白鼠是哺乳动物,但人与小白鼠在免疫能力、消化体系酶系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某些成分对小白鼠无害对人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其次,转基因食品的某些成分的毒副作用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才会比较显著地表现出来。短期的动物实验存在着弊端:如果实验动物对某成分一次性吸收量很少而且需长期体内积累到一定量才会表现毒副作用的话,这样的实验结果是不足为信的。

当然我不是反对所有的转基因食品,对于那些由我国权威研究机构开发出来的并得到长期安全性考评,或对人体内环境等有明显改善作用的转基因食品,可考虑接受;对来路不明、“外国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应提高警惕!

3、我国对转基因食品是如何管理的?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究竟是怎样

的?

有人愤怒于我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宽松的政策,指责政府的不作为:“欧洲的发达国家都是严禁转基因食品的,只有中国才批准转基因而且作为主粮。”

“美国转基因是作为饲料的,喂食的这些动物大部分也是销往落后国家。”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转基因食品生长周期短、附加价值高、农药污染少,故政府考虑引进转基因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我国粮食问题。政府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但“此间有风险,入内需谨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官员做好份内之事,不为私利出卖灵魂,专家们严格把关,不为虚名妄放虚言,普通大众提高警惕,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基本常识……要知道,大海航行靠的不只是舵手,更需要每个水手甚至是每颗螺纹钉的协作!

不久前,湖南省衡阳市某小学的“黄金大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对于校方、衡阳政府的矢口否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讳莫如深,外国科研机构的公开承认,事情的真相也许永远不见天日,但真心希望比类事件不要发生,希望政府与国人提高警惕!

哲学上认为事物具有矛盾统一性,提倡用唯物辩证法审视世界,看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也应一分为二。我认为转基因食品并非是济世之星,也并不是人们眼中的洪水猛兽,转基因食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错,甚至从最起始的出发点来说,转基因食品是为了人类谋福祉应运而生的一门科学,可是在后序发展中,或许由于急功近利、责任感缺失,或许因为居心叵测、图谋不轨,或许是经验缺乏、管理不善,造成眼下转基因食品泛滥肆虐,成为某些利益集团中饱私囊、实现他们狼子野心的工具。要让转基因食品真正地造福人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浅谈转基因食品 陈芹

浅谈转基因食品陈芹 发表时间:2018-10-29T10:36:33.5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陈芹 [导读] 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贵州省安顺市) 摘要: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弊 引言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物种中去,从而定向的改造生物,使它的外形、营养、味道等方面转变成人们所需要的。用转基因的生物作为直接食品或者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加工的食品都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从问世到走上餐桌,作为人们的食物。因转基因的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以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一直从转基因技术产生到现在,人们对转基因的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有利方面 1.1短时间培育出优良品种 传统的改变品种的方式是杂交育种,但杂交育种育种年限长、目的性差,而且不容易控制。而转基因技术可以选择目的基因导入进去,便可得到一个新品种,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去筛选了。通过转基因的技术可培育出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新品种,减少了对农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量,提升了食品的质量。 1.2改变育种的方式 传统的改变品种的方式只能同种生物之间进行杂交,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着殖隔离。转基因技术不但能把不同种的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某些基因组合到植物里。例如可以将番茄的基因组合到马铃薯中,这颗马铃薯理论上就能地下长马铃薯而地上结出番茄。将高泌乳量基因、促卵素基因、=生长素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导入受精卵,可以培育出产奶量高、生蛋多、产仔多并具有抗病性等特性的动物,到现在已经在鸡、鸭、鱼等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1.3使植物摆脱季节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还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随时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人们还发现转基因农作物结出来的果实,无论在外形还是在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去,可以使草四季常青,除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得肉的质量提高。 2.转基因食品的弊端 2.1毒性问题 虽然到目前还没有有力的证据去证明转基因食品是有毒的,但有些研究者认为,对于基因人工提取和添加,可能会增加食物中原有的少量毒素的积累食。 2.2引起过敏反应 食用了转基因的食品后,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例如产生了具抗病虫的芹菜中,含有过敏原可能会导致皮肤严重过敏;美国Pioneer Hi-Bred种子公司研发的的一种能表达2s的种子贮藏的蛋白质的转基因大豆,能使原本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3营养问题 新基因编码造成了基因产物的改变,产生新的蛋白质。使得产物中微量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等成分发生了变化,可能会降低营养价值,甚至使其营养结构失衡,还会影响作新陈代谢。 2.4影响生物多样性 大量的转基因生出现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的污染,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的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近些年来,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欧洲国家意识到转基因食品的危害,通过立法来防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有些国家甚至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 3.总结 转基因食品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对于转基因食品,我们要理性对待,兴利除弊,它的前景还在是十分光明的。参考文献 [1]陈锦凤,浅谈转基因技术的“双刃性”及中国规避风险的策略,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5) [2]李亚一.生物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 [3]CLIVE JAMES.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情况.生物技术通报,2000,(1):45—46. [4]高翔,刘京贞.动物的基因工程技术及其意义.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6):65. [5]杨振泉,刘巧泉,焦新安.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药用蛋白.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3):22~25. [6]陈琳,袁峻峰,柏国强,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32(1):91—94.

转基因之我见

转基因食品之我见 摘要: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变他的遗传物质,使其出现人类所需要的性状和品质。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目前国内外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对人们日常消费习惯和食品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遗传基因安全营养品质消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食品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转基因食品日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转基因食品。然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的讨论却始终没有停过,而且越演越烈。要料及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分类。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通常我们所说的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而提到转基因食品我们就必须涉及转基因技术一词的概念。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种生物的一段基因连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使之成为后一种生物遗传物质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将鱼体内的耐冷的基因提取出来通过转基因技术插入西红柿的基因组里,使得西红柿的寿命延长。由此导出转基因食品的概念,由转基因植物或转基因动物加工而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

品。有时我们在文章或杂志上看到的“基因修饰食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转基因食品通常分为四类: 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的蛋白质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烘焙效果。 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牛的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之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之一。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而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技术就不再需要杀死小牛便可以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凝乳酶。 4.转基因特殊食品,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疫苗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1.提高农作物产量。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环境污染。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耐盐碱的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

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及我的态度

论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及我的态度 何为转基因?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目前,转基因技术中使用最广、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是转基因食品。然而基于种种方面的原因,转基因食品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由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的有限性以及其在安全上的未确定性,很多人、国家和政府坚决反对使用转基因食品;同时,又由于转基因食品自身无可比拟的优点,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支持态度,认为它可以很好的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但更多的人,对此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持一种审慎观望态度,或者是无所谓。 先来谈谈人们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理由。 1、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

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 看法

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看法 食安31402夏辉 序号:25 学号:201405028 摘要:转基因食品自面世来一直受到热议,最近更是上升到了舆论的尖端。转基因食品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本文主要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更好的面对转基因食品,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使转基因食品真正造福于人类。 转基因是现代发明的一项新技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但是这项技术发明的同时还有很大的争议,而争议的关键在于人类是否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已经可以代替上帝改造自然。毕竟人类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转基因食品现状: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和马铃薯)问世以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94年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从1996年开始,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进入迅猛发展时期,2000年全球种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2001年在有激烈争议的情况下种植面积仍比上年增加19%,达到526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3330万公顷,占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63%;其次为玉米,980万公顷,占转基因作

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

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 卢梓枫2013141431087 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植物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近几年来,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异常迅速,199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仅2780hm2。美国最多,占74%;中国不到1%。转基因植物按种植面积多少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分别占77%和22%。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总面积达4000hm2,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三国占99%,此外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量的种植。2002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5870hm2,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主要农作物有:抵抗昆虫的玉米,抵抗杀虫剂的大豆,抵抗病虫害的棉花,富含胡萝卜素的水稻,耐寒抗旱的小麦,抵抗病毒的瓜类和控制成熟速度及硬度的西红柿等等。 2.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从查阅文献与资料的结果来看,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种 ①对转基因食品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 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没有本质区别,因而应针对技术产品而不是技术本身进行管理,它遵循的是“实质等同原则”。积极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自由贸易。他们对转基因食品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能够促使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美国不仅支持转基因技术,凭借优势获得高额利润,而且通过严格的安全性管理赢得公众的支持。 ②对转基因食品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以欧盟等国家为代表的认为转基因食品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只要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活动都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管理,它遵循的是“风险预防原则”,采取谨慎和保守的政策。尽管目前所有权威机构的评估均未发现已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具有危害,但欧盟仍坚持认为科学是存在局限的,此外,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更是坚定了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谨慎预防态度。欧盟是目前全球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最为严格的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标记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也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与美国相比,欧盟的法律体系更为完善,层次更为清晰、调整范围更为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也更加清晰,有较强的操作性。 ③对转基因食品持观望态度 以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它们在国内积极开展研发工作,而商业化进程缓慢,观望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态度的变化。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对待转基因食品上坚持

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专题】转基因食品【专题】转基因食品(2)优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缺点:1.可能对蝴蝶等昆虫造成伤害。2.可能影响周边的植物的生长。3.可能使昆虫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产生新的物种,之后一样有可能会伤害作物。安全性评估: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 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谢利1918年所著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他最后被自己创造的怪物所毁灭。现在欧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谓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他们的担忧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转基因食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食物的利与弊 发表时间:2011-08-18T20:51:53.59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3期作者:赵伦 [导读] 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河南省安阳县二中分校赵伦 一、转基因食品概念,产生基理 有科学常识的人知道,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记录着生物生殖繁衍的遗传信息。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转基因食品就是移动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譬如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上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组织,使其出现原物种原来并不具备的特征,这些转变可以按照人类所需要的目标来完成。举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人们可以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其中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材料,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近3000万公顷,1999年底,估计将达4000万公顷,平均增幅超过lO0%。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因改制技术实际投入农业生产领域以来,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目前,大约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有专家预计:21世纪初,很可能美国的每一种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并且在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农作物基因图与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真正进入商业化生产的则较少,就农作物而言,目前只有抗虫棉、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蕃茄和延熟蕃茄等。 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益弊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直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场前都没有经过长远的安全评估,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持肯定态度的说法: 美国第一批转基因西红柿上市以来,全球约有2亿多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因食品,5年多来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较多,据估计约有一半的大豆色拉油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该品种的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第二,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一种作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更高。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农作物的时间大为缩短。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品种,时间可缩短一半。因此,有专家认为,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 转基因技术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赋予农作物新的特性。例如可以使农作物自己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在旱地或盐碱地上生长,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为丰富的食品。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能够生产防病的疫苗和食品的农作物。 ——持否定态度的说法: 1999年的转基因马铃薯事件,英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公布的实验结果说:用含有转基因的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一实验结果立即引起轰动,导致了世界范围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怀疑。 1999年5月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一篇论文,引起世人的震惊。论文说,研究人员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较小,而且无精打采。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则未有出现死亡率高或发育不良的现象。论文据此推断,BT转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 人们怀疑,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也有危害,比如,具有抗虫害、自动除杂草的转基因作物其作用机理与传统农药有无不同,会不会将有毒性的物质“传送”给消费者的有机体系?还有,某种转基因食品可以抵御细菌入侵,那么是否会使我们体内外的细菌产生变异而对所有的抗菌素产生免疫力?目前,这些问题尚无法作出明确的解释。并且,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来在实验室中证实: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脾和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现状: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所谓的转基因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而由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的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就被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主要包括: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特殊食品等。 许多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有些人觉得吃了转基因食品后,某些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从而危害自身及后代的安全。我认为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其实,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DNA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不过转基因食品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或过敏源;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可能伤害其他生物,或进入食物链威胁家畜人类健康;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亲源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坑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其读素有抵抗力的害虫获得生存优势,成为新的“超级害虫”。 但能作为一门被众多科学家热衷新兴的技术,不难想见转基因食品有其不可抹灭的存在价值。它不但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更减少了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同时它也促进了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因噎废食,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尽管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愈来愈完善。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很有可能打乱生物链。所以要加快发展脚步,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机制,这是至关重要的。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食物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希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日俱增,转基因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技术发展必然带来异化,转基因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异化,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食品在人体健康、生太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biotechnology develop fas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attention. Now, the global problem about shortage of food is worse and worse as time goes on. As a product from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ive us some hopes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s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ing area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crease every day and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usiness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So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 of whi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These safety concerns mainly derive from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o on. Key words:transgenic 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problem

转基因农作物的利与弊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使其品种特性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生转变,即为“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即为“转基因农作物”。以转基因农作物为直接食品或作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世界上越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其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比重越大。转基因农作物自1983年诞生以来,对增加粮食产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观察、研究和论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批准引进转基因农作物。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经过国家论证批准的。止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明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有害性。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下面分述其主要利弊。 转基因农作物的优点: 一、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品质和产量。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特性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利于保护环境。 二、将豆科植物的固氮特性转移到小麦和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中,能够大幅度降低化肥用量。 三、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可以用来开发生产功能性食品。

三、四季常青的转基因牧草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牧场的载畜量并防止草原沙化。 四、耐寒、耐旱的新品种能够使不能耕种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变成牧场甚至良田。 转基因农作物的弊端: 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尽管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对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长期大规模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食物品种和食物结构的长期改变,究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需长期观察和研究。 三、已有研究证明,对于某个物种过敏的人群,由于该物种的基因转移到了另一物种,该过敏人群也可能会对该新物种产生过敏反应。而该过敏人群可能预先并不清楚,从而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四、医疗上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产生了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变种,使部分抗生素失灵。高抗性物种的大规模推广也可能催生新的有害物种。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思考 12食品047312120 赵璐璐 1.转基因食品发展与争议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而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经济收益及改善人类健康万而有不可低估的潜力。利用转基因技术可改良作物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境及抗除草剂等;还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如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和改善营养结构等;有些转基因作物被用作生物反应器,如生产生化药品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如抗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其次是转基因抗虫作物,如抗虫棉花、抗虫玉米等。抗病及品质改良转基因作物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随着一些事件与动物实验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已被引燃,且愈演愈烈,人们担心出现的新组合和性状在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期的结果,而且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例如“超级杂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受这些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具有知情选择权。 2.转基因标识现状的思考及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粮食短缺,迫使中国需要依靠进口某些粮食来满足生活需求。然而在进口的粮食中,有将近70%的是转基因粮食。事实也证明,以转基因植物为先导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经常争论的焦点。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指出,“对于转基因食品既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虫了吃了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所含的毒蛋白会被毒死,那么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还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标识制度便应运而生。 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中国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宽紧比较适中,200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为了保证该条例的实施,农业部又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在此项制度中,一些作物及其制品要求进行强制性标识。 中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基因标识制度,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际的生活中,这一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1)要求标识的食品清单涉及面过小。目前要求被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只有五大类共17种食品,还有许多已投入转基因生产的食品并未被包含,例如马铃薯、烟草、菠菜、甜椒、小麦等。2)要求被标识的内容不具体。标识管理制度只要求相应的产品标注出是否为转基因成分即可,消费者无法从标签上获得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转基因成分的来源,可能存在的过敏性等等。另外,由于食品成分的复杂性,可以考虑规定一个数值作为标识与否的界限。3)监管力度不够。事实证明,仅有静态的制度远远不够,为了较好的规范转基因食品市场,后期动态地执行与监管也

转基因食品的唯物主义观点

摘要在人类进入21世纪展望未来之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造福了人类。其中转基因技术更是成为生命将科学的核心,这项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但是科技具有双重性,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在转基因技术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作为一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更应该结合哲学的原理,辩证的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它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进步危险辩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有保证有充足的健康的食物,人类才能安定下来求发展。自20 世纪以来,传统的作物育种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粮食产量,这首先归功于遗传学的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称,目前全世界有8.4 亿人处在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担负着人类粮食生产的地球耕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8%,还有大量的耕地沙化和退化[1]。满足高速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从广义上讲,就是转基因生物能够突破现有的物种限制,按照设计者的意愿改造生物,生产出具有所需品质的作物,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等性状,甚至是新的物种,产生有利于粮食生产的作物。但这看似完美无缺的“造粮食计划”中却包含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和隐患。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课程,我们将用唯物主义辩证的思想来讨论这个问题。 转基因食品的利 将抗病毒、抗虫、抗寒等基因导入到棉花、小麦、番茄等植物中, 可以得到稳定的转基因新品种, 生产成本低而产量高,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 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美国种植的32 106hm2 玉米中的50% 受到欧洲玉米钻心虫的侵袭, 每年损失达10 亿美元, 而种植抗钻心虫转基因玉米后, 在1996 及1997 两年平均产量都提高了9%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食品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有多种哺乳类和鸟类的基因被成功地整合到鱼类的基因组中, 这一技术可以使转基因鱼的肌肉蛋白含量和饲料转换率明显提高, 生长速度加快。[2]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天然酶的依赖, 特别是当从天然材料中获得酶蛋白困难时, 基因工程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克隆各种天然的酶基因, 使其在微生物中高效表达, 并通过发酵进行大量生产。目前, 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酶制剂有生产麦芽糖的淀粉酶, 澄清果汁的果胶酶和制酱油的蛋白酶等。将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发酵方法相结合也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现在经过基因工程改良的啤酒酵母和面包酵母已经被批准进行商业化使用。将具有优良特性的酶基因转移到面包酵母中, 最终制造出的面包产品膨发性能良好, 松软可口。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它也有副作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转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转基因食品,也带来了危害。 转基因食品的弊 转基因食品进入人体以后, 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首先, 大多数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的外源蛋白质进入人体以后可能产生新的过敏物质, 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1996 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 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 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其次, 在构建转基因食品过程中使用的载体大部分是抗生素标记基因, 虽然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标记基因在肠道中水平转移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在人体的体质很弱或抵抗力下降时, 抗生素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有哪些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有哪些 转基因作物是现如今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下的一种产物,它可以帮助我们是动物或者是植物其中富含更多的营养可以被人体所吸收,转基因作物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补充体内营养所需,而且比其他作物无论是口感以及还是味道上都远胜一筹,简述一下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吧。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人类今天种植的普通谷物正是几千年来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结果。我们在吃这些食物时,就吃进了从这种食物的野生亲缘种来的抗病基因和各种其他基因,这是一般人没有意识到的。传统的杂交育种会引入成千上万个新基因,其中许多基因是人类尚不了解的,不知道会引起什么后果。而转基因技术只是在已经普遍种植的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已知性状的新基因,因此它培育新品种的效率更高,而风险并不一定比传统育种更大。据报道,包括婴儿食品在内,转基因食品目前在美国市场上已接近4000种,有两亿人食用,近十几年来很少有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到目前为止,全球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几千万公顷,也没出现确定的环境安全问题。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生产含有更多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方面有巨大潜力。公众存在担忧情绪,主要是怕它被错误地利用。一些学者认为,与任何食品一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慎重对待和严格管理,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也需要更多的跟踪研究。面对转基因食品,我们需要的是严格的食品安全把关制度,及时制止未经允许就擅自加入转基因食品成分的行为。此外,我们也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转基因产品,不能片面地给予排斥。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有很多,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发挥转基因的优点来为我们自身谋取更大的好处,总之尽量不要吃一些,对于我们自身有害的食物一些过期的食品千万不要吃,可能给我们自身带来食物中毒的情况造成腹痛的可能。

对转基因食物的看法

对于转基因食物,我个人认为只要是经过严格的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应该准许进入市场,而我也愿意食用。 现在在餐桌上随处可见的番茄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被称为狼桃,被认为是有毒而不可使用的,而张牙舞爪,形象可怖的螃蟹自然也不会是人们最初找寻食物时就愿意尝试的美味。但是,和很多最初被认为不能食用的东西一样,番茄和螃蟹最终被证实可以食用,这两样美味的食材还是被带到了大众的餐桌上。 现在,转基因食物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是当时的人面对番茄螃蟹。网络媒体上叫嚣着转基因食物的七大害八大害的,简直把转基因食物说成了是害人不浅的毒物,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欺骗,我觉得这实在是有违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我们应该科学、理智的看待转基因食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在是没有必要把转基因食物妖魔化。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一则转基因食物的报道,报道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做了一项实验,证实转基因食物对猪无害。该机构对小型猪进行了转BT基因抗虫大米的90天喂养实验,实验显示在这喂养期间“猪无中毒或者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猪的肠道环境与人类似,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转基因食物的无害性。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自有水解食物主要成分的相应的酶,对转基因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与对普通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是一样的。仅仅因为转基因食物的来源,而毫无根据的认定转基因食物的食用会导致不孕不育等是不应该的。 但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排斥几乎就是本能反应,更何况是在颇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中国。因此,我们需要让大众了解转基因食物,正确认识转基因食物。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基因食物,指望用传统的广告等宣传方式来获得较好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应该多举办像课上所播的视频所呈现的辩论会那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对转基因食物的讨论,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权威观点而不是被一些不入流,不科学的文章所蒙蔽。有争论才会有思考,才能让更多的人自发的去了解转基因食物,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靠谱网站报纸公布的信息。 很多人虽然了解转基因食物是什么,但对它仍有些排斥。比如,我身边的同学,大家都学过高中生物,还有朋友大学念的也是生物系,对转基因食物比一般人了解,但是仍旧不愿意食用转基因食物。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很支持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发展,但是不会选择吃转基因食物。因此,一开始就指望转基因食物能获得大众的认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看到第一个吃番茄的人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平安无事,就愿意去吃番茄与螃蟹,一方面是因为番茄与螃蟹毕竟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一直存在的,能不能吃,吃了有没有事一看便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像现在的人这样,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信息,每天都需要不停的判断所接收信息到底可不可信。转基因食物毕竟不同与其他食物,关于它的有些问题甚至是科学家也仍未完全解决,大众恐慌是必然存在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还是有必要的,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探索更是刻不容缓,万分重要。因此,需要一批批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公信力的科学家投入到转基因产品的研究中,去揭开一个个谜团,向大众传递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让转基因食品得到良好的发展,确保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无害而有益。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摘要: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其本意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好的更充足的食物,增加食品的抗虫害、环境的适应性等特点。但是基因食品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因而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并将其合理地利用到食品生产中,造福人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The emerg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ts intention is to give the human to provide better and more sufficient food, increasing food of pest resistant,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But gene food to people bring a variety of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its development also exist some risks. Therefore, how to correctly view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food production, the benefit of mankind, is an important topic we need to face up to.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与弊,可行性 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easibility 首先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使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材料加工和生产的食品被定义为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至1998年底,美国已经有30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基因食品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作转基因食品。这里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为受者生物体中原本没有的。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存在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和生理特性(专业上叫新的表型)。一种生物体新的表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采用对生物体本身基因修饰的办法。一个基因经修饰后会改变模样,其表达产物与不修饰时不同,在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这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因此,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制造转基因食品已非难事。迄今为止,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仅以转基因农作物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