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帝王(907年-960年)

五代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后梁 907年-923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 907年-912年开平 907年-911年乾化 911年-912年末帝朱瑱 913年-923年乾化 913年-915年贞明 915年-921年龙德 921年-923年后唐 923年-936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923年-926年同光 923年-926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 926年-933年天成 926年-930年长兴 930年-933年闵帝李从厚 933年-934年应顺 933年-934年

末帝李从珂 934年-936年清泰 934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7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936年-942年天福 936年-942年

少帝石重贵 942年-947年天福 942年-944年开运 944年-947年后汉 947年-950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947年-948年天福 947年乾祐 948年

隐皇帝刘承祐 948年-950年乾祐 948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951年-954年广顺 951年-954年显德 954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954年-959年显德 954年-959年

恭皇帝柴宗训 959年-960年显德 959年-960年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武肃钱镠 904年-932年天宝 908年-923年宝大 923年-925年

宝正 925年-932年

世宗文穆钱元瓘 932年-941年无

成宗忠献钱佐 941年-947年无

无忠逊钱倧 947年无

无忠懿钱俶 947年-978年无

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忠懿王王审知 909年-925年无

无无王延翰 925年-926年无

太宗惠帝王延钧 926年-935年龙启 933年-935年永和 935年

康宗王继鹏 935年-939年通文 936年-939年

景宗王延羲 939年-944年永隆 939年-944年

无天德帝(殷王)王延政 943年-945年天德 943年-945年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无武信王高季兴 909年-928年无

无文献王高从诲 928年-948年无

无贞懿王高保融 948年-960年无

无侍中高保勖 960年-962年无

无无高继冲 962年-963年无

楚 897年-951年

无武穆王马殷 897年-930年无

无衡阳王马希声 930年-932年无

无文昭王马希范 932年-947年无

无废王马希广 947年-950年无

无恭孝王马希萼 950年无

无无马希崇 950年-951年无

吴 904年-937年

太祖孝武帝杨行密 904年-905年天祐 904年-905年

烈宗景帝杨渥 905年-908年天祐 905年-908年

高祖宣帝杨隆演 908年-921年天祐 908年-919年武义 919年-921年无睿帝杨溥 921年-937年顺义 921年-927年乾贞 927年-929年

大和 929年-935年天祚 935年-937年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昪 937年-943年升元 937年-943年

元宗(中主)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943年-961年保大 943年-958年交泰 958年中兴 958年后主武王李煜 961年-975年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天皇大帝刘龑 917年-925年乾亨917年-925年白龙925年-928年大有928年-941年无殇刘玢 941年-943年光天 941年-943年

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刘晟 943年-958年应乾 943年乾和 943年-958年

后主无刘鋹 958年-971年大宝 958年-971年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神武帝刘旻 951年-954年乾祐 951年-954年

睿宗孝和帝刘承钧 954年-970年乾祐 954年-957年天会 957年-970年

少主无刘继恩 970年无无

英武帝刘继元 970年-982年广运 970年-982年

前蜀 907年 - 925年

高祖王建 907年-918年天复 907年武成 908年-910年永平 911年-915年

通正 916年天汉 917年光天 918年

后主无王衍 918年-925年乾德 918年-925年咸康 925年后蜀 934年 - 965年

高祖无孟知祥 934年明德 934年

后主无孟昶 938年-965年明德 934年-938年广政 938年-965年

抗日战争大事记 年表整理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2.03 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3.01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3.05 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09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07.07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1937.0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08.13 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937.08.14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09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05 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01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05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07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08.06&07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08.08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美、英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反面战场举行战略反攻 1945.08.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09.0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

中国历史所有战争时间列表 (2)

近代时期战争年表(简)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天京之战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马尾海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黄海海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护法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北伐战争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武昌战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南昌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广州起义 1929年(民国十八年)12月百色起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至11月中原大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淞沪抗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1945年8月东北抗联游击战争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月至5月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遵义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5月泸定桥之战

古代韩国历朝历代帝王世系

檀君朝鲜(实属传说):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238年王俭(檀君) 扶娄 嘉勒 乌斯丘 丘乙 达门 翰栗 于西翰 阿述 鲁乙 道奚 阿汉 屹达 古弗 代音 尉那 余乙 冬奄 侯牟苏 固忽 苏台 索弗娄

延那率那邹鲁豆密奚牟摩休奈休登口邹密甘勿奥娄门沙伐买勒麻勿多勿豆忽达音音次乙于支勿理丘勿

普乙 古列加 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 年—公元前194年 箕子子胥余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1082年庄恵王子松在位时间:公元前1082年—公元前1057年敬孝王子询在位时间:公元前1057年—公元前1030年恭贞王子伯在位时间: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1000年文武王子椿在位时间: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72年 太原王子礼在位时间:公元前972年—公元前968年 景昌王子庄在位时间:公元前968年—公元前957年 兴平王子捉在位时间:公元前957年—公元前943年 哲威王子调在位时间:公元前943年—公元前925年 宣恵王子索在位时间:公元前925年—公元前896年 谊襄王子师在位时间:公元前896年—公元前843年 文恵王子炎在位时间:公元前843年—公元前793年 盛徳王子越在位时间:公元前793年—公元前778年 悼怀王子职在位时间: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76年 文烈王子优在位时间:公元前776年—公元前761年 昌国王子睦在位时间:公元前761年—公元前748年 武成王子平在位时间:公元前748年—公元前722年

贞敬王子阙在位时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03年乐成王子怀在位时间: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75年孝宗王子存在位时间: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58年天老王子孝在位时间: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34年修道王子立襄在位时间:公元前634年—公元前615年徽襄王子通在位时间:公元前615年—公元前594年奉日王子参在位时间:公元前594年—公元前578年徳昌王子仅在位时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60年寿圣王子翔在位时间: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9年英杰王子藜在位时间:公元前519年—公元前503年逸民王子冈在位时间:公元前503年—公元前486年济世王子混在位时间:公元前486年—公元前465年清国王子璧在位时间:公元前465年—公元前432年导国王子澄在位时间:公元前432年—公元前413年赫圣王子骘在位时间:公元前413年—公元前385年和罗王子谓在位时间: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69年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东明王高朱蒙B.C.37—B.C.20 琉璃王高类利B.C.19—17 太武神王高无恤18—43 闵中王高解邑朱44—47 慕本王高解忧48—52 太祖大王高宫53—45 次王高遂成146—164 新王高伯固165—178 故国川王高男武179—196

中国朝代年历表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2-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帝王(907年-960年) 五代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后梁 907年-923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 907年-912年开平 907年-911年乾化 911年-912年末帝朱瑱 913年-923年乾化 913年-915年贞明 915年-921年龙德 921年-923年后唐 923年-936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923年-926年同光 923年-926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 926年-933年天成 926年-930年长兴 930年-933年闵帝李从厚 933年-934年应顺 933年-934年 末帝李从珂 934年-936年清泰 934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7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936年-942年天福 936年-942年 少帝石重贵 942年-947年天福 942年-944年开运 944年-947年后汉 947年-950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947年-948年天福 947年乾祐 948年 隐皇帝刘承祐 948年-950年乾祐 948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951年-954年广顺 951年-954年显德 954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954年-959年显德 954年-959年 恭皇帝柴宗训 959年-960年显德 959年-960年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武肃钱镠 904年-932年天宝 908年-923年宝大 923年-925年 宝正 925年-932年 世宗文穆钱元瓘 932年-941年无 成宗忠献钱佐 941年-947年无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2

XX历代皇帝世系表(XX 清) 一、xx 历史朝代歌 夏后XXXX东周,XXXX收。XX东汉XX,西晋东晋兼XX。匈奴羯氏XXXX,XX 代北后称雄。XXXX是南朝,北魏XX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XX,XX又灭XX再统一。随灭XX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XX 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XX。 五代XX汉周,宋朝XXXX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XX北宋消。南宋偏安在XX,XX 兴起国号元。 灭XXXX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XX初起号后金。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XX。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7 年)历三帝,共统治建 15年 都: XX (今XXXX 市XX)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 221年——公元前 210 年)在位十二年 秦二世胡亥(公园前 209年——公元前 207 年)在位三年 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 206年——公元 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 214年 建都: XX (今 xxxx ) xx 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 179年——公元前 157 年)在位二十三年 年号: 、/. I —[ 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 156年——公元前 141 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 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 140年——公元前 87 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 86 年——公元前 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 汉高后吕雉(公元前 (注: 206 年——公元前 194 年——公元前 187 年——公元前 195 年)在位十二年 188 年)在位七年 180 年)在位八年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至七年(624年)三月唐统一的战争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太原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之女李氏等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西河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张纶攻离石等郡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至九月河东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九月刘文静击降屈突通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击灭薛举父子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仁杲击唐弼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击薛仁杲扶风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姜謩、窦轨与薛举长道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举击刘世让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王师仁击稽胡富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窦轨击稽胡宜君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薛举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轨击灭突厥阙可汗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仁杲攻唐宁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刘感与薛仁杲泾州、细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常达击薛仁杲宜禄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二月马元规攻取安陆、荆州、襄州之战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李建成、李世民进逼东都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朱粲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蔺兴粲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唐攻尧君素河东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罗艺击窦建德幽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庞玉击旁企地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王世充围谷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盛彦师伏歼李密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高开道击李景北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末宇文化及攻魏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李神通击宇文化及魏县、聊城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击宇文化及聊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张孝珉袭汜水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至三月王世充攻谷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邢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李厚德兄弟击王世充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杨则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邓暠击高开道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五月王世充攻义州之战

历史年代世系表汇总

夏(约前2070—前1600)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柕槐芒 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前期(前1600—前1300) 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商后期(前1300—前1075) 商王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盘庚(迁殷后)前1300 50 小辛 小乙前1251 武丁前1250 59 祖庚前1191 44 祖甲 廪辛 康丁前1148 武乙前1147 35 文丁前1112 11 帝乙前1101 26 帝辛(纣)前1075 30 西周(前1046—前771)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武王姬发前1046 4 成王姬诵前1042 22 康王姬钊前1020 25 昭王姬瑕前995 19 穆王姬满前976 55 共王姬繄扈前922 23 懿王姬囏前899 8 考王姬辟方前891 6 夷王姬燮前885 8 厉王姬胡前877 37 共和周定公、召穆公前841 14 宣王姬静前827 46 幽王姬宫涅前781 11 东周(前770—前256)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平王姬宜臼前770 51 桓王姬林前719 23 庄王姬佗前696 15 釐王姬胡齐前681 5 惠王姬阆前676 25

襄王姬郑前651 33 顷王姬壬臣前618 6 匡王姬班前612 6 定王姬瑜前606 21 简王姬夷前585 14 灵王姬泄心前571 27 景王姬贵前544 25 悼王姬猛前520 1 敬王姬匄前519 44 元王姬仁前475 7 贞定王姬介前468 28 哀王姬去疾前441 1 思王姬叔前441 1 考王姬嵬前440 15 威烈王姬午前425 24 安王姬骄前401 26 烈王姬喜前375 7 显王姬扁前368 48 慎靓王姬定前320 6 赧王姬延前314 59 秦世系表(?—前206) 庙号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西周秦嬴不详不详秦侯不详不详公伯不详不详秦仲前844 23 东周 (春秋时代)秦庄王前821 44 秦襄王前777 12 秦文公前765 51 秦宁公前715 13 秦出公前703 7 秦武公前697 21 秦德公前677 3 秦宣公前675 13 秦成公前663 3 秦穆公前659 40 秦康公前620 13 秦共公前608 6 秦桓公前603 27 秦景公前576 40 秦哀公前536 36 秦惠公前500 10 秦悼公前490 14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 —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 —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 —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 —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 —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 —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 —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 —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 —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 —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 —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 —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 —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 —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 —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 —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 —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 —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 —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 —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 —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 —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 —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 —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 —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七大要素详解《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异同

七大要素详解《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异同 关于《孙子兵法》与《战争论》军事思想中战略要素问题的对比探究及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不同历史时代、战争环境和文化土壤条件下的产物。两书均足以算是中西方传统军事学术的代表。通过对两书军事思想中战略问题的对比探究,从各个具体的战略要素展开论述分析,显示出中西方对军事战略问题思考的异同。可以为思考未来军事学术走向提供帮助。同时,战略要素问题也能为现代的军事运筹提供良好的素材。 (一)概念的界定 “军事”是军队事务的简称,中国古代称呼为军务,是与一个国家(或者政权、集体)生死存亡有关的重要事务以及法则。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在西方,“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中国和西方在1840年以前可以说是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文化的交流较少,军事学术上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在兵学史上也就同时独立地开出了两朵奇葩,各有其特色,东西兵学交相辉映。 (二)两书的成书背景

西方的军事学术真正开启的时间是在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后。之前的军事学术更多的是和战争史紧密联系的,其目的并不是叙述战争的指导原则,而是记述战史。随着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的发展,军事战争的武器装备、军队体制、作战形式和后勤保障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拿破仑战争的爆发,欧洲一些出色的将领比如劳埃德,比洛,卡尔大公等人开始对军事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各种新的观点。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这些著述中的最为人所熟知的。 世界的历史是从战争开始的,同样,中国历史也是从远古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开始的。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战例资源。《中国军事史》所集《历代战争年表》,起自公元前26世纪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止于公元1911年清王朝的灭亡。据《年表》统计,在大约4500年的漫长岁月中,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共3791次。 正是由于有着如此之多的战争经验,中华大地上才孕育出了丰富的军事思想,体现出独特的军事思维。 频繁不断的战争,曾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向前发展,正是在这些战争中,人们开始对战争作理论思考。战争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不好的事,这是当时人们思考的问题。评价一场战争好还是不好,不能只看当权者说些什么,而是要看它的社会效果;也就是认为:战争的胜与败取决于战争发动者是否有德。因此,有德之战必胜,无德之战必败,成为中国古人看待战争的第一个结论。“德战思想”不仅打破了“天”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无德之君是可以取代的),将事业的成败和人的生死祸福的决定权从天那里收回到人自己手中。而且使人们判断战争行为的正当与否有了一个客观的依据。 赞赏有德之战和叱责失德之战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战争观。通观以后的重要兵学著作,也都是按照这一条总的思路逐步展开的。孙子的“道”,吴子的“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尉缭子的“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的著名论断,都是“德”的观念在多层面的展开。 (三)两书简单介绍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夏: (前2070—前1600),禹(姒文命)始建国,亡于商。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帝禹建立夏朝时所定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帝禹迁都;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帝启迁都…… 1、夏禹45年 2、帝启2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 6、少康21年 7、帝杼17年;

8、帝槐44年9、帝芒l8年lO、帝泄21年l1、不降59年; l2、帝扃2l年l3、帝廑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 皋l1年; l6、帝发l1年17、履癸52年。商: 商王朝(前1600—前1046),高祖太武王成汤(子履)灭夏建立王朝; 世祖文成王盘庚(子旬)迁殷后又称为殷朝(前1300—前1046),亡于周。 其实在之前的几百年,子契因为随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 从此商先后作为虞、夏的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成为商朝。商朝首都也特别多,这里说商王朝建立以后的三个著名都城: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高祖太武王成汤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世祖文成王盘庚迁都; 朝歌(沬,今河南淇县),武祖烈王武乙迁都。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 1.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武王(姬发)灭商建立王朝,结束于犬戎。 在此之前,后稷姬弃被虞舜封于邰,作为虞、夏、商的诸侯国。 此后,一度改国号豳(邠,今陕西郴县),至太王(文王的父亲)时期才改国号周。 周在成为王朝之前也数次迁都,灭商后以镐京(西都宗周,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为首都。 不久,成王(姬诵)又以洛邑(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陪都。 2.东周王朝(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迁国,亡于秦。 东周起先以陪都王城(洛邑/河南,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首都; 后来,又以成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为都城,实际上两座城都在今天的洛阳内。西周:

国共十年对峙与抗日战争时间表文档

国共十年对峙时间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间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 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 "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8 月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1]、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

春秋战国—帝王世系表

吴国世系表(?—— -473)(姬姓) ┌─吴太伯 │周太王时 │ └─吴仲雍───吴季简───吴叔达───吴周章───吴熊遂───吴柯相┐??????│┌────────────────────────────────────────────────────┘│ └─吴疆鸠夷───吴桥疑吾───吴柯卢───吴周───吴屈羽───吴夷吾┐??????│┌────────────────────────────────────────────────────┘│ └─吴禽处───吴转───吴颇高───吴句卑───吴去齐───吴王寿梦┐?????~-586 -586~-561 │┌────────────────────────────────────────────────────┘│ ├─吴王诸樊───吴王阖庐───吴王夫差 │-561~-548 -515~-496 -496~-473 越灭吴吴亡 │ ├─吴王余祭 │-548~-531 │ └─吴王余昧───吴王僚 -531~-527 -527~-515 蔡国世系表(?—— -447) 蔡叔度───蔡仲胡───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武王时开国????~-864?│┌───────────────────────────────────────────┘│ └─蔡武侯───蔡夷侯───蔡厘侯蔡所事───蔡共侯蔡兴───蔡戴侯┐-863~-838 -838~-810 -809~-762 -761~-760 -759~-750 │┌───────────────────────────────────────────┘│ └─蔡宣侯蔡考父─┬─蔡桓侯蔡封人 -749~-715 │-714~-695 │ └─蔡哀侯蔡献午───蔡穆侯───蔡庄公蔡甲午───蔡文公蔡申┐ -694~-675 -674~-646 -645~-612 -611~-592 │┌───────────────────────────────────────────┘│ └─蔡景公蔡固─┬─蔡灵侯蔡般───── □ ───┬─蔡悼侯蔡东国-591~-543 │-542~-531 (楚灭蔡蔡亡) │-521~-519

三国战争年表

三国战争年表 190年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191年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192年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 公孙瓒击袁绍巨马水之战 公孙瓒攻袁绍龙凑之战 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 李傕等进犯长安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武阳之战 曹操破黄巾军兖州之战 193年曹操击袁术封丘之战 曹操攻陶谦彭城之战 公孙瓒灭刘虞幽州之战 袁谭攻田楷青州之战 袁绍攻黑山军常山之战 194年吴景攻周昕丹阳之战 孙策攻陆康庐江之战 195年孙策攻刘繇曲阿之战 孙策与太史慈神亭之战 刘繇攻诸葛玄、笮融豫章之战 李傕劫持帝后公卿长安之战 李傕、郭汜攻杨奉、董承弘农之战 袁绍攻臧洪东郡之战 鲜于辅攻公孙瓒鲍丘之战 曹操攻吕布定陶之战 196年吕布袭刘备下邳之战 郝萌袭吕布徐州之战 孙策攻王朗会稽之战 曹操攻杨奉梁县之战 曹操灭何义黄巾军之战 197年曹操攻张绣淯水之战 曹操攻袁术蕲阳之战

吕范、徐逸攻陈瑀海西之战 吕布破袁术下邳之战 袁术灭陈王刘宠淮阳之战 吕布攻臧霸莒城之战 198年袁绍灭公孙瓒易京之战 段煨灭李傕关中之战 曹操攻张绣穰城之战 曹操灭吕布下邳之战 199年曹操灭眭固射犬之战 刘岱攻刘备小沛之战 孙策袭刘勋皖城之战 孙策攻黄祖沙羡之战 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 200年策攻陈登丹徒遇害之战 刘表破张怿长沙之战 刘馥平定扬州之战 张鲁据汉中之战 刘璋平赵韪益州之战 孙权灭李术皖城之战 曹操破刘备徐州之战 曹操斩颜良白马之战 曹仁攻刘备汝、颍之战 蔡阳攻刘备汝南之战 曹操夜袭乌巢之战 201年曹操破袁绍仓亭之战 202年锺繇击郭援平阳之战 203年贺齐平建安之战 袁谭与袁尚之战 曹操攻袁谭袁尚黎阳、邺城之战204年曹操攻袁尚邺城之战 曹操灭袁谭南皮之战 孙权平妫览戴员丹阳之战 孙权平山越之战 205年杜畿灭卫固定河东之战 曹操平定幽州之战 曹操灭高斡壶关之战 206年乐进李典破管承长广之战 于禁平昌豨东海之战 雍州兵讨张猛之战 207年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 曹操攻乌桓白狼山之战 208年孙权灭黄祖夏口之战 曹操灭刘表襄阳之战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

高中历史水平测试复习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 中国古代史 ●重要政治制度 夏朝夏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朝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察举制实行 隋朝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创三省六部制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立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朝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宰相制度。 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清朝军机处设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重要经济政策和制度 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春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春秋铁器牛耕出现 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西汉耦犁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三国曹魏时翻车 唐朝创制了筒车曲辕犁 宋朝出现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重要的手工业成就 ◆治炼技术: 商周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西周晚年,中国有了铁器 西汉用煤作燃料冶铁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冶铁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南北朝使用灌钢法 ◆制瓷技术

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成熟青瓷 北朝成熟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纺织技术: 四五千年前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已有织机 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图案生动活泼 明朝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中国古代商业政策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西汉丝绸之路 北宋城市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明中后期,江南小城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徽商和晋商是最有实力的商帮 清朝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文学与战争

文学与战争 14师四刘士琦 1420110229 内容摘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政权的更叠,文明的进步都伴随着战争 的身影,在战争中接受洗礼,在战争中得到升华。好战似乎成为了人类的本能,因此战争文学成为文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特殊存在。正义的战争才有美可言,战争造成仇恨,战争文学要消灭这种仇恨。从中国古代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战争文学的美,具有英雄主义、悲壮之美以及传奇性的审美特点。 关键字:战争;文学;审美活动 提及战争,人们通常联想到的就是血腥、残酷、杀戮、伤痛,令人不寒而栗。但是从古至今,战争不仅是每个政权统治人民的手段,更是一种发展壮大的手段。战争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展示:当人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一切外在的束缚和内在的掩饰被无情地剥露,展现出人的真实本性。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战争文学?不同阶段的战争文学具有怎样的表现?这些都是涉及“文学与战争”不能不探讨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一、战争的意义 纵观人类几千年文明,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每个朝代的更叠,社会制度的交替都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战争,似乎是人类所有的先天弊病。根据傅仲侠《中国军事史历代战争年表》中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在此期间,只有329年是和平,这些战争使36.4 亿人丧生。战争对中华大地更是格外青睐,从公元前26世纪到1911年,即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到清王朝覆亡的4500年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共发生战争3791次,平均每1.2年就有1次。[1] 似乎人类具有一种好战的本能。弗洛伊德根据人的心理分析,发现人的行动是一种强烈的内驱力释放的结果。而行动是受制于心理的,所以不难看出攻击是人的一种天性。到底什么是战争?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劳塞维茨给战争下的定义是“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被我们人为的分为正义与非正义。正义的战争可以为人类赢得和平,战争是人类社会与历史演进的必要手段,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是赢取和平的前提与保障;非正义的战争是人类的灾难,是人类兽性的极端表现,战争不仅肆意地践踏人性,而且改变和扭曲了人性,使人性之恶释放出来,成为善良人们的灾难。战争是极丑与极美的统一。如果有些战争是美的,那么又美在哪里?“美以善为前提,并且归根到底应符合和服从于善。”[2]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美的,只有正义的战争才可能是美的,并且只有正义战争中的正义的一方才有战争美可言。“战争美就是社会美的一种特殊形态,战争的美,美在铁血豪情、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美在奇正相生、神鬼莫测的智慧谋略,美在旌旗猎猎、征尘滚滚的沙场景观。”[3]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1)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上古——周)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共统治466年 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夏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 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 制社会。夏朝姒姓。 宗神夏禹姒文命(黄帝的玄孙)在位45年 夏启姒启在位29年 太康在位29年 仲康在位13年 相在位28年 寒浞(亲信,篡权)在位40年 少康在位21年 杼在位17年 槐在位44年 芒在位18年

泄在位21年 不降在位59年 扃在位21年 胤甲(又名廑)在位21年 孔甲在位31年 皋在位11年 发在位11年 夏桀姒履癸在位52年 商朝(约公元前1674—公元前1117年)共统治557年,历三十帝。 建都:朝歌,又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庙号/谥号年号姓名在位 商太祖汤子天乙 30年 商代王太乙子以跌 1年 商哀王外丙子胜 2年 商懿王仲壬子庸 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 12年 商昭王沃丁子绚 29年 商宣王太庚子辩 25年 商元王雍已子密 13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1年 商思王外壬子发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9年 商穆王祖乙子藤 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年 商僖王沃甲子逾 5年 商庄王祖丁子新 9年 商顷王南庚子更 6年 商悼王阳甲子和 7年 商世祖盘庚子旬 42年 商章王小辛子颂 3年 商惠王小乙子敛 10年 商高宗武丁子昭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11年 商世宗祖甲子载 33年 商甲宗廪辛子先 4年 商康祖庚丁子嚣 8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 35年 商匡王文丁子托 13年 商德王帝乙子羡 21年 商纣王帝辛子寿 3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