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摘要:基于C#.NET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系统在目前的大型Web数据库体系中非常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开发模式相当快速便捷,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维护性事物处理机制。本文结合实践应用论述了关于C#.NET三层架构数据库的应用标准流程,并给出了由数据库变化所导致的三层架构程序变化修改策略,以避免传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编译错误。

关键词:C#.NET;数据库应用系统;三层架构;访问层;表现层;逻辑层

C#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不仅仅局限于对.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它也能够基于WinForm程序展开设计开发流程,所以将C#编程语言移植到.NET平台中是较为常见的。在该语言的支持下,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平台就应运而生。目前的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平台可以支持例如企业ERP、APS等系统,其应用范围遍布于气象、交通、救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作用。但是随着数据库应用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数据库内结构的越来越复杂,代码的出错率就越来越高,这就加大了维

护工作的难度。基于C#.NET语言环境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就可以以它模块化的分层设计模型解决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维护性及系统可用性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促进系统功能体系的整体发挥。

一、对三层体系结构的分析

(一)三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况

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间所加入的中间层,它也被称为是组件层。三层体系结构不是指代物理结构中的三层,而是基于逻辑思维的三层,它们共同作用于同一台设备上。

从应用功能角度来分析,三层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校验以及业务规则等等都放在了中间层实施处理。而通常情况下,三层体系结构是不提供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的,它主要基于

COM/DCOM通讯手段来和中间层衔接建立联系,并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实施交互作业。

(二)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

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基于三点。第一点是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当访问层在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其传递到业务逻辑层后,业务的实际应用需要就会被满足。再者,业务逻辑层的数据操作指令也会实时传递至数据库,实现对数据

的接收、存储、处理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第二,在三层体系结构中业务逻辑层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下层,实现基于数据逻辑处理的交互功能,从而促进业务应用。

第三,表示层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接受并反馈来自于用户的请求,体现数据结果的流通,但在这层中是不存在任何数据处理过程的。

综上所述,三层架构下所建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在子服务器的连接数量方面有大幅度减少。而且在基于校验与规则的中间层,如果业务规则发生任何变化时,只需要更改诸如DLL这样的中间层组件,就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维护,这其中是不涉及任何应用程序修改处理的。举例来说,在数据库中将Oracle转为SQL Server,只要在数据访问层对所对应的数据库连接类实施修改就能促成维修管理行为,而不用修改任何其它层代码,所以基于C#.NET的三层架构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1]。

二、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分析

本文主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递进关系来对三层结构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立。

(一)数据访问层的建立

在建立数据访问层之前首先要添加新项,并同时选择数据集。其次是在数据集中添加数据库链接。最后将数据表也拖入数据集中,点击Data Table AdapterData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InsertCommond、DeleteCommand以及UpdateCommand 3层。考虑到系统本身可能存在bug,所以在修改GetData后上述的3层数据结构很可能会消失,所以应该及时拷贝保存它们,并在它们后面修改sql语句,作为系统体系构建基础。

(二)业务逻辑层的建立

由于数据访问层属于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所以它的整体变动还是相对较小的。而在业务逻辑层方面,则要根据实际业务的需求来灵活变动修改。

对业务逻辑层的处理首先要在网站添加新项目,并在新项目后编写类代码,举例代码如下:

Public dsNainai.deviceDataTable

GetDevicesByLineID DeviceID(int投入生产线ID,int 设备ID)

Else if(投入生产线ID>0,设备ID<0),return Adapter.GetDevicesByLineID.

Else return Adapter.GetDeviceByDeviceID(设备ID)

如果系统构建所采用的是没有中间业务层的双层结构模式,则可以利用表现层来取代业务层访问数据层。它的缺陷就在于现实模式相对更加固定,所以在访问数据过程中不如中间业务层灵活[2]。

(三)表现层的设计

在设计表现层时可以运用GridView对表现层整体状况进行显示观察,并利用DetailsView来记录表现层变化情况,配置二者的数据源。在开启DetailsView 软件后,就可以点击显示智能标志并选择编辑字段,在字段选项中设置“所选定的字段”,保证所选择的字段能够与数据库中的字段相互一致,避免数据库中参数矛盾现象的产生。

配置表现层数据源时,要将“只显示数据组件”这一选项勾掉,就能够任意选择逻辑层定义方法,可以见得在表现层的设计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集建立方法都是可行的,之所以配合逻辑层进行系统体系构建是因为它在应用方面更加灵活,可以对业务逻辑进行细化处理[3]。

总结:基于C#.NET下的三层架构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的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设计过程照比传统设计更加灵活,这些都是利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优势。但其开发成本较高也是现今技术领域与

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些还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挖掘和研究,从而实现系统开发趋于良性方向的有利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22(6):78-81.

[2] 丛书勤.基于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272-272,274.

[3] 吴小欣,王宏旭.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调试分析[J].硅谷,2013(23):166.

软件三层架构

本文转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zzyoucan/article /details/8637376 基于软件三层架构的研究报告 引言 三层结构是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代表了企业级应用的未来,典型的有Web下的应用。多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之所以会有双层、三层这些提法,是因为应用程序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软件架构和分层 (一)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计算机科学)来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与建筑师设定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和目标,作为绘图员画图的基础一样,一个软件架构师或者系统架构师陈述软件构架以作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实际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 (二)分层 分层是表示将功能进行有序的分组:应用程序专用功能位于上层,跨越应用程序领域的功能位于中层,而配置环境专用功能位于低层。分层从逻辑上将子系统划分成许多集合,而层间关系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子系统的分组标准包含以下几条规则可见度。各子系统只能与同一层及其下一层的子系统存在依赖关系。 (三)使用分层架构开发的必要性 1、分层设计允许你分割功能进入不同区域。换句话说层在设计是就是逻辑组件的分组。例如,A层可以访问B层,但B层不能访问A 层。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

————————————————————————————————作者:————————————————————————————————日期: ?

各种系统架构图 与详细说明 2017.07.30 ?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六大类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各种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1.Spring架构图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环境(Web或EJB)、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使用控制反转(IOC)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上下文:Spring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EJB、电子邮件、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

持AOP。Spring AOP模块为基于Spring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不用依赖EJB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JDBC DAO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的面向JDBC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Spring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框架,从而提供了ORM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Hibernate和iBatis SQL Map。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异常层次结构。 2.ibatis架构图 ibatis是一个基于Java的持久层框架。iBATIS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和Data Access Objects(DAO),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JPetStore实例。 IBATIS: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sql发送的数目,提高数据层的执行效率!它需要程序员自己去写sql语句,不象hibernate那样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自动化的,ibatis是半自动化的,通过表和对象的映射以及手工书写的sql语句,能够实现比hibernate等更高的查询效率。

系统架构设计师-数据库系统

系统架构设计师-数据库系统 (总分:29.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7,分数:29.00) 1.______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A.Oracle B.MS SQL Server C.DB2 D.IMS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题目给出的几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中:Oracle、MS SQL Server、DB2较为常见,它们都属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而IMS不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IBM公司推出的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______。 A.外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物理结构需要改变 B.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需要改变 C.外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需要改变 D.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物理结构不需要改变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不同的数据库产品支持不同的数据模型,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语言,建立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数据的存储结构也各不相同,但体系结构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采用“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射”。 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级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正因为这两级映射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程序独立,将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由DBMS负责数据的存储,从而简化应用程序,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编制的工作量。数据的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由于应用程序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物理独立性可以保证,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但是,为了保证应用程序能够正确执行,需要修改概念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像。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后,用户程序也可以不修改。但是,为了保证应用程序能够正确执行,需要修改外模式/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像。 3.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______。 A.有效性、正确性和一致性 B.有效性、正确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正确性和安全性 D.正确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分数:1.00)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 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摘要:基于 C#.NET 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系统在目前的大型 Web 数据库体系中非常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开发模式相当快速便捷,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维护性事物处理机制。本文结合实践应用论述了关于 C#.NET 三层架构数据库的应用标准流程,并给出了由数据库变化所导致的三层架构程序变化修改策略,以避免传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编译错误。 关键词:C#.NET;数据库应用系统;三层架构;访问层;表现层;逻辑层 C#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不仅仅局限于对.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它也能够基于 WinForm 程序展开设计开发流程,所以将C#编程语言移植到.NET平台中是较为常见的。在该语言的支持下,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平台就应运而生。目前的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平台可以支持例如企业 ERP、APS 等系统,其应用范围遍布于气象、交通、救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作用。但是随着数据库应用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数据库内结构的越来越复杂,代码的出错率就越来越高,这就加大了维

护工作的难度。基于 C#.NET 语言环境下的三层架构 数据库应用系统就可以以它模块化的分层设计模型解决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维护性及系统可用性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促进系统功能体系的整体发挥。 一、对三层体系结构的分析 (一)三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况 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间所加入的中间层,它也被称为是组件层。三层体系结构不是指代物理结构中的三层,而是基于逻辑思维的三层,它们共同作用于同一台设备上。 从应用功能角度来分析,三层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校验以及业务规则等等都放在了中间层实施处理。而通常情况下,三层体系结构是不提供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的,它主要基于 COM/DCOM 通讯手段来和中间层衔接建立联系,并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实施交互作业。 (二)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基于三点。第一点是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当访问层在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其传递到业务逻辑层后,业务的实际应用需要就会被满足。再者,业务逻辑层的数据操作指令也会实时传递至数据库,实现对数据 的接收、存储、处理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

第一章: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看法: 体系结构=构件+连接件+约束 2、软件体系结构涉及哪几种结构: 1、模块结构(Module) 系统如何被构造为一组代码或数据单元的决策 2、构件和连接件结构(Component-And-Connector,C&C) 系统如何被设计为一组具有运行时行为(构件)和交互(连接件)的元素 3、分配结构(Allocation) 展示如何将来自于模块结构或C&C结构的单元映射到非软件结构(硬件、开发组和文件系统) 3、视图视点模型 视点(View point) ISO/IEC 42010:2007 (IEEE-Std-1471-2000)中规定:视点是一个有关单个视图的规格说明。 视图是基于某一视点对整个系统的一种表达。一个视图可由一个或多个架构模型组成 架构模型 架构意义上的图及其文字描述(如软件架构结构图) 视图模型 一个视图是关于整个系统某一方面的表达,一个视图模型则是指一组用来构建 4、软件体系结构核心原模型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复用的软件结构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2.连接件(Connector):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构件

之间的连接 特性:1)方向性2)角色3)激发性4)响应特征 第二章 1、软件功能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约束分别对软件架构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需求: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运行时接收外部激励时所做出的行为或响应。 质量属性需求:这些需求对功能或整个产品的质量描述。 约束:一种零度自由的设计决策,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 质量原意是指好的程度,与目标吻合的程度,在软件工程领域,目标自然就是需求。 对任何系统而言,能按照功能需求正确执行应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这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系统或软件架构的相关视图的集合,这样一组从不同视角表达系统的视图组合在一起构成对系统比较完整的表达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之欧阳家百创编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欧阳家百(2021.03.07) 专业推荐 .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办事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收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含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收集和管理。对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收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收集模板的搭建,收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阐发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阐发与展现 收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阐发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含了对资源的查询、阐发、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宣布,相关人员包含局内各个部分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年夜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合的权限登录不合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办事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辨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另外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辨别进行说明。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参考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参考

表名外部单位表(DeptOut)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 外部单位ID 变长字符串(50) N 主键 类型变长字符串(50) N 单位名称变长字符串(255) N 单位简称变长字符串(50) 单位全称变长字符串(255) 交换类型变长字符串(50) N 交换、市机、直送、邮局单位邮编变长字符串(6) 单位标识(英文) 变长字符串(50) 排序号整型(4) 交换号变长字符串(50) 单位领导变长字符串(50) 单位电话变长字符串(50) 所属城市变长字符串(50) 单位地址变长字符串(255) 备注变长字符串(255) 补充说明该表记录数约3000条左右,一般不做修改。初始化记录。 表名外部单位子表(DeptOutSub)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 外部子单位ID 变长字符串(50) N 父ID 变长字符串(50) N 外键 单位名称变长字符串(255) N 单位编码变长字符串(50) 补充说明该表记录数一般很少 表名内部单位表(DeptIn)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 内部单位ID 变长字符串(50) N 主键 类型变长字符串(50) N 单位名称变长字符串(255) N 单位简称变长字符串(50) 单位全称变长字符串(255) 工作职责 排序号整型(4) 单位领导变长字符串(50) 单位电话(分机)变长字符串(50) 备注变长字符串(255)

补充说明该表记录数较小(100条以内),一般不做修改。维护一次后很少修改 表名内部单位子表(DeptInSub)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内部子单位ID 变长字符串(50) N 父ID 变长字符串(50) N 外键 单位名称变长字符串(255) N 单位编码变长字符串(50) 单位类型变长字符串(50) 领导、部门 排序号Int 补充说明该表记录数一般很少 表名省、直辖市表(Province)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ID 变长字符串(50) N 名称变长字符串(50) N 外键 投递号变长字符串(255) N 补充说明该表记录数固定 表名急件电话语音记录表(TelCall)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ID 变长字符串(50) N 发送部门变长字符串(50) N 接收部门变长字符串(50) N 拨打电话号码变长字符串(50) 拨打内容变长字符串(50) 呼叫次数Int 呼叫时间Datetime 补充说明该表对应功能不完善,最后考虑此表 表名摄像头图像记录表(ScreenShot) 列名数据类型(精度范围)空/非空约束条件ID 变长字符串(50) N 拍照时间Datetime N 取件人所属部门变长字符串(50) N 取件人用户名变长字符串(50) 取件人卡号变长字符串(50) 图片文件BLOB/Image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C#.NET下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摘要:基于C#.NET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系统在目前的大型Web数据库体系中非常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开发模式相当快速便捷,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维护性事物处理机制。本文结合实践应用论述了关于C#.NET三层架构数据库的应用标准流程,并给出了由数据库变化所导致的三层架构程序变化修改策略,以避免传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编译错误。 关键词:C#.NET;数据库应用系统;三层架构;访问层;表现层;逻辑层 C#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不仅仅局限于对.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它也能够基于WinForm程序展开设计开发流程,所以将C#编程语言移植到.NET平台中是较为常见的。在该语言的支持下,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平台就应运而生。目前的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平台可以支持例如企业ERP、APS等系统,其应用范围遍布于气象、交通、救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作用。但是随着数据库应用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数据库内结构的越来越复杂,代码的出错率就越来越高,这就加大了维

护工作的难度。基于C#.NET语言环境下的三层架构数据库应用系统就可以以它模块化的分层设计模型解决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维护性及系统可用性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促进系统功能体系的整体发挥。 一、对三层体系结构的分析 (一)三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况 三层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间所加入的中间层,它也被称为是组件层。三层体系结构不是指代物理结构中的三层,而是基于逻辑思维的三层,它们共同作用于同一台设备上。 从应用功能角度来分析,三层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校验以及业务规则等等都放在了中间层实施处理。而通常情况下,三层体系结构是不提供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的,它主要基于 COM/DCOM通讯手段来和中间层衔接建立联系,并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实施交互作业。 (二)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 三层体系结构的交互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基于三点。第一点是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当访问层在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其传递到业务逻辑层后,业务的实际应用需要就会被满足。再者,业务逻辑层的数据操作指令也会实时传递至数据库,实现对数据

分布式服务架构方案

高并发分布式服务架构方案 下图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架构蓝图,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的模块各有不同。此架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数据存储和读取,基础服务,应用层(APP/业务/Proxy),日志监控等,下面对这些主要的问题提供具体的各项针对性技术方案。 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分布式系统应该根据应用对数据不同的一致性、可用性等要求和数据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可选方案: 1)内存型数据库。内存型的数据库,以高并发高性能为目标,在事务性方面没那么严格, 适合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读取。例如开源nosql数据库mongodb、redis等。 2)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在满足并发性能的同时,也需要满足事务性,可通过 读写分离,分库分表来应对高并发大数据量的情况。例如Oracle,Mysql等。 3)分布式数据库。对于数据的高并发的访问,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提供读写分离的方案, 但是带来的确实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提供的数据切分的方案;对于越来越多的海量数据,传统的数据库采用的是分库分表,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后期要不断的进行迁移维护;对

于高可用和伸缩方面,传统数据采用的是主备、主从、多主的方案,但是本身扩展性比较差,增加节点和宕机需要进行数据的迁移。对于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分布式数据库HBase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适用于高并发海量数据存取的要求。 基础服务 基础服务主要是指数据层之上的数据路由,Cache,搜索等服务。 1)路由Router。对于数据库切分方案中的分库分表问题,需要解决在请求对应的数据时 定位需要访问的位置,可根据一致性Hash,维护路由表至内存数据库等方案解决。 2)Cache。对于高并发的系统来讲,使用Cache可以减轻对后端系统的压力,所有Cache 可承担大部分热数据的读操作。当前用的比较多的是redis和memcache,redis比memcache有丰富的数据操作的API,redis对数据进行了持久化,而memcache没有这个功能,因此memcache更加适合在关系型数据库之上的数据的缓存。 3)搜索。搜索可以支持应用系统的按照关键词的检索,搜索提示,搜索排序等功能。开源 开源的企业级搜索引擎主要有lucene, sphinx,选择搜索引擎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a)搜索引擎是否支持分布式的索引和搜索,来应对海量的数据,支持读写分离,提高 可用性 b)索引的实时性 c)搜索引擎的性能 Solr是基于Lucene开发的高性能的全文搜索服务器,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而且目前在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括面向用户的应用,网站、APP等,还包括相关的业务处理的运算等。 1)负载均衡-反向代理。一个大型的平台包括很多个业务域,不同的业务域有不同的集群, 可以用DNS做域名解析的分发或轮询,DNS方式实现简单。但是因存在cache而缺乏灵活性;一般基于商用的硬件F5、NetScaler或者开源的软负载lvs在做分发,当然会采用做冗余(比如lvs+keepalived)的考虑,采取主备方式。Nginx是基于事件驱动的、异步非阻塞的架构、支持多进程的高并发的负载均衡器/反向代理软件,可用作反向代理的工具。

最新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资料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2012.07.30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 五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五 三层架构之优缺点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注:(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优缺点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6、扩展性强。不同层负责不同的层面,如PetShop可经过简单的配置实现Sqlserver 和oracle之间的转换,当然写好了也可以实现B/S与C/S之间的转换 7、安全性高。用户端只能通过逻辑层来访问数据层,减少了入口点,把很多危险的系统功能都屏蔽了。 8、项目结构更清楚,分工更明确,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代码量,增加了工作量 三层架构是: 一:界面层 界面层提供给用户一个视觉上的界面,通过界面层,用户输入数据、获取数据。界面层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确保用户不用看到不必要的机密信息。 二:逻辑层 逻辑层是界面层和数据层的桥梁,它响应界面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界面层。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1.Spring 架构图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 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 环境(Web 或EJB )、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 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 ,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 使用控制反转 (IOC )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 上下文:Spring 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 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 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 、EJB 、电子邮件、 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 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 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 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持AOP 。Spring AOP 模块为基于Spring 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 ,不用依赖EJB 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 :JDBC DAO 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 的面向JDBC 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 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 :Spring 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 框架,从而提供了ORM 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 、Hibernate 和iBatis SQL Map 。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 异常层次结构。 2.ibatis 架构图 ibatis 是一个基于 Java 的持久层框架。 iBATIS 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 和 Data Access Objects ( DAO ),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 JPetStore 实例。 IBATIS :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sql 发送的数目,提高数据层的执行效率!它需要程序员自己去写sql 语句,不象hibernate 那样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自动化的,ibatis 是半自动化的,通过表和对象的映射以及手工书写的sql 语句,能够实现比hibernate 等更高的查询效率。

数据库架构设计与实践

数据库架构设计与实践

一、用户中心 用户中心是一个常见业务,主要提供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与修改的服务,其核心元数据为:User(uid, uname, passwd, sex, age,nickname, …) 其中: ?uid为用户ID,主键 ?uname, passwd, sex, age, nickname, …等为用户的属性 数据库设计上,一般来说在业务初期,单库单表就能够搞定这个需求。 二、图示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文图片说明较多,其中: ?“灰色”方框,表示service,服务 ?“紫色”圆框,标识master,主库 ?“粉色”圆框,表示slave,从库 三、单库架构

最常见的架构设计如上: ?user-service:用户中心服务,对调用者提供友好的RPC接口?user-db:一个库进行数据存储 四、分组架构 什么是分组? 答:分组架构是最常见的一主多从,主从同步,读写分离数据库架构:?user-service:依旧是用户中心服务 ?user-db-M(master):主库,提供数据库写服务 ?user-db-S(slave):从库,提供数据库读服务 主和从构成的数据库集群称为“组”。

分组有什么特点? 答:同一个组里的数据库集群: ?主从之间通过binlog进行数据同步 ?多个实例数据库结构完全相同 ?多个实例存储的数据也完全相同,本质上是将数据进行复制 分组架构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答:大部分互联网业务读多写少,数据库的读往往最先成为性能瓶颈,如果希望:?线性提升数据库读性能 ?通过消除读写锁冲突提升数据库写性能 ?通过冗余从库实现数据的“读高可用” 此时可以使用分组架构,需要注意的是,分组架构中,数据库的主库依然是写单点。一句话总结,分组解决的是“数据库读写高并发量高”问题,所实施的架构设计。 五、分片架构

图解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分层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问题划分开来各个解决,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资源。 表示层: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一般也就是指系统的界面,用于数据录入,数据显示等。意味着只做与外观显示相关的工作,不属于他的工作不用做。 业务逻辑层:用于做一些有效性验证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程序运行的健壮性。如完成数据添加、修改和查询业务等;不允许指定的文本框中输入空字符串,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及数据类型验证;用户的权限的合法性判断等等,通过以上的诸多判断以决定是否将操作继续向后传递,尽量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专门跟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显示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对象只在这一层被引用,如System.Data.SqlClient等,除数据层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引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可以使用.NET平台快速方便地部署三层架构。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革命性的变化是在网页中也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可以指定处理的后台代码文件,可以使用C#、VB、C++和J#作为后台代码的语言。. NET中可以方便的实现组件的装配,后台代码通过命名空间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己定义的组件。显示层放在ASPX页面中,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用组件或封装类来实现,这样就很方便的实现了三层架构。 2.为什么使用三层架构 对于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说,代码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完全够用,没有必要将其复杂化,如果对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设计为一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开发,那么这样的设计存在很严重缺陷。下面会具体介绍,分层开发其实是为大型系统服务的。 在开发过程中,初级程序人员出现相似的功能经常复制代码,那么同样的代码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次?不但使程序变得冗长,更不利于维护,一个小小的修改或许会涉及很多页面,经常导致异常的产生使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最主要的面向对象的思想没有得到丝毫的体现,打着面向对象的幌子却依然走着面向过程的道路。 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初级程序人员开始将程序中一些公用的处理程序写成公共方法,封装在类中,供其它程序调用。例如写一个数据操作类,对数据操作进行合理封装,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只要类中的相应方法(数据添加、修改、查询等)可以完成特定的数据操作,这就是数据访问层,不用每次操作数据库时都写那些重复性的数据库操作代码。在新的应用开发中,数据访问层可以直接拿来用。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的封装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读者现在似乎找到了面向对象的感觉,代码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减少,而且修改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也实现了代码的重用性。 下面举两个案例,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使用三层架构。 案例一: 数据库系统软件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由Access变成了SQL Server数据库,这样原来的数据访问层失效了,数据操作对象发生了变化,并且页面中涉及数据对象的地方也要进行修改,因为原来可能会使用 OleDbDataReader对象将数据传递给显示页面,现在都得换成SqlDataReader 对象,SQL Server和Access支持的数据类型也不一致,在显示数据时进行的数据转换也要进行修改,这是其中一种情况。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C_三层架构_简单实例分析

基于3层架构的课程管理系统 本模块工作任务 任务3-1:三层架构划分 任务3-2: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任务3-3: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任务3-4:表示层的实现 本模块学习目标 1、掌握三层架构的划分原理 2、掌握各层的设计思路,和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3、利用三层架构实现对课程管理模块的重构 4、巩固OOP 的基本概念和 OOP 的编程思路 ---------------------------------------------------------------------------------------------------------------------------------http://211.147.15.119/mmdy.html 任务3-1:三层架构划分 效果与描述 图3.1 包含多个项目的3层架构解决方案 本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将原来的只有1个项目的课程管理模块,重构为标准的具有5个项目的3层架构的模块,并进行恰当的初始化,仍能实现课程记录的添加、浏览功能。在此过程中理解3层架构的划分原理,各层的任务,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本任务的业务流程: 将原项目改为UI 层 新建BLL/ DAL/COMMON/MODL 项 目并初始化 初始化后仍能实现课程记录的浏览和添 加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界面层

图3.2 单层转化为3层架构的业务流程 相关知识与技能 3-1-1 三层架构的划分原理 三层架构的划分如下图: 图3.3 三层架构原理图 1、各层的任务 数据访问层: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1616747223.html,中的数据操作类,为数据库中的每个表,设计1个数据访问类。类中实现:记录的插入、删除、单条记录的查询、记录集的查询、单条记录的有无判断等基本的数据操作方法。对于一般的管理信息软件,此层的设计是类似的,包含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此层的任务是:封装每个数据表的基本记录操作,为实现业务逻辑提供数据库访问基础。 业务逻辑层:为用户的每个功能模块,设计1个业务逻辑类,此时,需要利用相关的数据访问层类中,记录操作方法的特定集合,来实现每个逻辑功能。 界面层: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为每个功能模块,部署输入控件、操作控件和输出控件,并调用业务逻辑层中类的方法实现功能。 2、层之间的调用关系 数据访问层的类,直接访问数据库,实现基本记录操作。 业务逻辑层的类,调用相关的数据访问类,实现用户所需功能。 界面层:部署控件后,调用业务逻辑层的类,实现功能。 将应用程序的功能分层后,对于固定的DBMS,数据访问层基本可以不变,一旦用户的需求改变,首先修改业务逻辑层,界面层稍做改动即可。这种做法使程序的可复用性、可修改性,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软件工程的效率。 3-1-2 ORM(对象关系映射) 在图3.1中看到,除了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之外,还有2个项目。其中,Common项目中一般放的是公用文件,如数据操作类DBHelper等,被数据访问层的类调用,其必要性在上个模块已述。Modal项目中存放的是实体类。 所谓的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是为了解决面向对象的类,与关系数据库的表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的现象,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关系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在程序中的类对象,与关系数据库的表之间建立持久的关系,用于在程序中描述数据库表。本质上就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外一种形式。 ORM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适应于关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各类数据转换,目前有许多自动转换工具可用,如codesmith 等。在本教材中,利用手工书写代码的形式,实现ORM。

软件总体架构图

1软件总体架构图 软件结构如图1.1所示: 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 工业以太网 网关路由程序 CGI BOA TCP/IP 操作系统界面 ucLinux 内核 MicroBlaze Ip 设计 图1.1 FPGA 数据采集软件架构图 以上是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我们下面将就具体每一个步骤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2 MicroBlaze IP 核设计 IP 字面意思是知识产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成为IP Core 或IP 核。IP 可以用来生成ASIC 和PLD 逻辑功能块,又称为虚拟器件VC 。IP 核可以有很多种,比如UART 、CPU 、以太网控制器、PCI 接口等。根据IP 核描述的所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层次,IP 可以分为硬IP 、软IP 、固IP 。硬IP 的芯片中物理掩膜布局已经得到证明,所有的验证和仿真工作都已经完成,用它可以直接生产硅片,系统设计者不能再对它进行修改。而软IP 是以行为级和RTL 级的Verilog 或VHDL 代码的形式存在,它要经过逻辑综合和版图综合才能最终实现在硅片上。固IP 则介于两者之间。 Xilinx 公司的MicroBlaze32位软处理器核是支持CoreConnect 总线的标准外设集合。MicroBlaze 处理器运行在150MHz 时钟下,可提供125 D-MIPS 的性能,非常适合设计针对网络、电信、数据通信和消费市场的复杂嵌入式系统。 1.MicroBlaze 的体系结构 MicroBlaze 是基于Xilinx 公司FPGA 的微处理器IP 核,和其它外设IP 核一起,可以完成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的设计。MicroBlaze 处理器采用RISC 架构和哈佛结构的32位指令和数据总线, 可以全速执行存储在片上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的程序, 并访问其中的数据, 如图4.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