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真题物理(上海卷)答案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物理(上海卷)答案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物理(上海卷)答案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理科综合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上海卷)解析版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中,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答案:A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2

12

h W m v 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在关,与其它无

关。而光照强度,照射时间及光子数目与逸出的光电子数量的关。

2.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 )

(A )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B )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 )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答案:B 解析:当单色光通过双缝时形成的干涉图样为等间距的,而通过单缝时的图案是中间宽两边窄的衍射图样,因此甲、乙为干涉图案;而丙、丁为衍射图案。并且红光的波长较长,干涉图样中,相邻条纹间距较大,而紫光的波长较短,干涉图样中相邻条纹间距较小,因此B 选项正确。

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 ) (A )电离现象 (B )光电效应现象 (C )天然放射现象 (D )α粒子散射现象 答案:C

解析:电离现象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与原子核内部无关因此A 不对 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同样也与原子核内部无关,B 不对

天然放射现象是从原子核内部放出α、β、γ三种射线,说明原子核内部的复杂结构,放出α、β后原子核就变成了新的原子核,因此C 正确

α粒子散射现象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模型,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D 不对

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它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而牛顿的“微粒说”而波动说是对立的,因此A不对

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中光了的能量;

C

E h h

ν

λ

==可知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因此C正确。

某一单色光,波长恒定,光子的能量也是恒定的,因此C不对

大量光子表现为波动性,而少数光子才表现为粒子性,因此D不对。

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

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A)x射线(B)α射线

(C)β射线(D)γ射线

答案:D

解析:首先,放射源放出的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无x射线,A不对,另外α射线穿透本领最弱,一张纸就能挡住,而β射线穿透本领较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而要穿

过轧制钢板只能是γ射线,因此D正确

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2的力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

以F为圆心,以30N为半径画一个圆弧,与F1有两个交点,这样F2就有两种可能,因此C正确

7.如图,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

(A)甲是“与门”,乙是“非门”

(B)甲是“或门”,乙是“非门”

(C)甲是“与门”,乙是“或门”

(D)甲是“或门”,乙是“与门”

答案:B

从图形上看,乙是“非门”,甲如果是“与门”无论输入电压是高还是低,都会使乙的输出电压高,而使蜂鸣器发出警报,只有当甲是“或门”时,输入电压低时甲的输出电压才会低而使乙的输出电压高从而使蜂鸣器发出警报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

答案:A

解析:将A 、B 做为一个整体,则一起冲上斜面时,受重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合力沿斜面向下,然后再用隔离体法,单独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上,且一定水平向左,竖直方向上重力大于支持力这样才能使合力沿斜面向下了,因此A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 与中子数N 关系的是图( )

答案:B

解析:某种元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基本相当,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当中子数N 增多时,质量数A 也会增大,因此A 、D 两个选项不对,只能从B 、C 两个选项中选,又因为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无中子,也就是中子数N 为零时,质量数A 不为零,因此只有B 正确

10.小球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 取10m/s 2 ( ) (A ) 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答案:C

解析:第一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t=

2 1.2v s g

=,在这段时间内,空中已抛出了6个小球,第7个小球刚好

要抛出,这样第1个小球与空中的其它5个小球都会相遇,因此选C

11.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 :BC =1:2,B 点位于A 、C 之间,在B 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当在A 处放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 ;移去A 处电荷,在C 处放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 ) (A )-F /2 (B )F /2 (C )-F (D )F 答案;B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2

Q q F k

r

=,在A 点放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时:2

A B Q q F k

L =

而在C 处放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2

2B C

Q q F k

L '=,而L AB :L BC =1:2,代入得:2

F F '=

12.如图,斜面上a 、b 、c 三点等距,小球从a 点正上方O 点抛出,做初速为v 0的平抛运动,

恰落在b 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 ,其落点位于c ,则 ( ) (A )v 0< v <2v 0 (B )v =2v 0 (C )2v 0< v <3v 0 (D )v >3v 0 答案:

A

过b 做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其中a '在a 的正下方,而C '在C 的正上方,这样a b bc ''=,此

题相当于第一次从a '正上方O 点抛出恰好落到b 点,第二次还是从O 点抛出若落到C 点,一定落到C '的左侧,第二次的水平位移小于第一次的2倍,显然第二次的速度应满足:v 0< v <2v 0

13.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 ,消耗的电能为0.9J 。为在相同时间内使0.6C 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 (A )3V ,1.8J (B )3V ,3.6J (C )6V ,l.8J (D )6V ,3.6J 答案:D

解析:根据E=Uq ,可知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 ,消耗的电能为0.9J 时电阻两端所加电压U=3V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0.6C 的电荷量,则电流强度为原来的2倍,而根据I=U/R ,电压也为原来的2倍,即为6V ,这样消耗的电能E=Uq=3.6J

14.如图,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棒AB 中点连接,棒长为线长二倍。棒的A 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改变悬线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并保持棒仍处于水平状态。则悬线拉力 (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

根据力距平衡条件:12m g L F L ?=?

由于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则21L L 与的比值越来越大,因此悬线拉力F 越来越小

15.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 、B 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 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至全部离开地面,

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 A 、h B ,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W A 、W B 。若 ( )

(A )h A =h B ,则一定有W A =W B (B )h A >h B ,则可能有W A h B ,则一定有W A >W B 答案;B

解析:设绳长为L ,由于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因此重心在距最高点L/4位置处,因绳A 较长。若h A =h B ,A 的重心较低,W A h B 两根绳子重心无法知道谁高谁低,因此可能W A W B ,因此B 正确而C 不对;若h A

为R 的光滑圆柱,A 的质量为B 的两倍。当B 位于地面时,A 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 由静止释放,B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 (A )2R (B )5R /3 (C )4R /3 (D )2R /3 答案:C

解析:当A 下落至地面时,B 恰好上升到与圆心等高位置,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2

1232

m g R m g R m v -=

?,

接下来,B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再上升的高度2

2v

h g

=

两式联立得h=

3

R

这样B 上升的最大高度H=h+R=4R /3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源的( ) (A )总功率一定减小 (B )效率一定增大 (C )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减小 (D )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BC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整个回路的电

流变小,内部

消耗的功率P=2

I r 一定减小,C 正确;总功率P=EI 一定减小,A 正确;而内电压降低,处电压升高,电源的效率

U I U E I

E

η=

=增大,B 正确;当内电阻等于外电阻时,输出功率最大,此题中无法知道内外电阻的关系,因此D 不

18.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1作用下,做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 2,物体做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且F 1与F 2功率相同。则可能有 ( ) (A )F 2=F 1,v 1> v 2 (B )F

2=F 1,v 1< v 2 (C )F 2>F 1,v 1> v 2 (D )F 2

解析:水平恒力F 1作用下的功率P 1= F 1 v 1,F 2作用下的功率P 2=22co s F v θ 现P 1=P 2,若F 2=F 1,一定有v 1< v 2,因此B 正确,A 不对;

由于两次都做匀速度直线运动,因此而第一次的摩擦力11f m g F μ==而第二次的摩擦力

222(sin )cos f m g F F μθθ=-=显然21f f <,即:21co s F F θ<因此无论F 2>F 1还是F 2

确而C 不对

19.图a 为测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装置示意图。圆筒绕其中心匀速转动,侧面开

有狭缝N ,内侧贴有记录薄膜,M 为正对狭缝的位置。从原子炉R 中射出的银原子蒸汽穿过屏上S 缝后进入狭缝N ,在圆筒转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相继到达并沉积在薄膜上。展开的薄膜如图b 所示,NP ,PQ 间距相等。则 ( )

(A )到达M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 (B )到达Q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

(C )位于PQ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大于位于NP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 (D )位于PQ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小于位于NP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 答案:AC

解析:进入圆筒后银原子做匀速度直线运动,打到圆筒上越靠近M 点的位置,用时越短,速度越快,越靠近N 点的位置用时越长,速度越慢因此A 正确B 不对,

从图案上看,打到PQ 间的原子数多于打到NP 间的原子数,因此C 正确而D 不对

20.如图,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最分别为q A 和q B ,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与θ2(θ1>θ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v A 和v B ,最大动能分别

为E kA 和E kB 。则 ( ) (A )m A 一定小于m B (B )q A 一定大于q B (C )v A 一定大于v B

(D )E kA 一定大于E kB

答案:ACD

分别对A 、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两球间的库仑斥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带电量的大小无关,因此B 选项不对,

对于A 球:1sin A T F θ= 1c o s A A T M g θ

= 对于B 球:2sin B T F θ= 2c o s B B T M g θ

= 联立得:F=12tan tan A B M g M g θθ= 又θ1>θ2可以得出:m A

2

11(1co s )2A A A A M g L M v θ-=

可得:)A v = 221(1co s )2

B B B B M g L M v θ-=

可得:)

B v =

开始A 、B 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12cos cos A B L L θθ= 由于θ1>θ2可以得出:L A >L B

这样代入后可知:A B v v > C 选项正确 A 到达最低点的动能:

2

1

1111

11

1

1co s 1(1co s )(1co s )co s co s tan

2

tan sin 2

A A A A A A A F M v M g L L F L F L θθθθθθθθ-=-=

-==B 到达最低点的动

能:

2

2

2

222

22

2

1co s 1(1co s )(1co s )co s co s tan

2

tan sin 2

B B B B B B B F M v M g L L F L F L θθθθθθθθ-=-=

-==由于θ1>θ2可知,

12tan

tan

2

2

θθ>

又:12cos cos A B L L θθ= 可得:

2

2

112

2

A A

B B M v M v >

因此D 选项也正确。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21.

Co

6027

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Ni 核,其衰变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

ν1、ν2的两个光子,其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0

27Co →60

28Ni + 0

-1e ,h (ν1+ν2)

, 解析:衰变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量数守恒;根据光子的能量E= h ν,可知两个光子总能量为h (ν1+ν2)

22.(A 组)A 、B 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而行,A 质量为5kg ,速度大小为10m/s ,B 质量为2kg ,速度大小为5m/s ,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kgm/s :两者碰撞后,A 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为4m/s ,则B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m/s 。 22A 答案. 40,10,

解析:总动量P=125102540/A B M v M v kgm s -=?-?=;

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1212

A B A B M v M v M v M v ''-=+代入数据可得:10/B v m s = 22.(B 组)人造地球卫星做半径为r ,线速度大小为v 的匀速圆周运动。当其角速度变为原来的4

2倍后,运动半

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r ,22v

解析:根据

2

2

G M m m r r

ω=,

2

2

)4

G M m m r r '='整理得:2r r '= ;

v r ω=;则24

2

v r '=

=

23.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

度。

答案. 0.8,10s 和14s , 解析:平均速度V=S/t 可得160.8/20

v m s =

=;图象切线的斜率代表速

度,连接6S ,20s 两个时刻的图象,左右平移,与图象相切的位置就是与平均速度相等时刻

24.如图,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Δt =3s ,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己知图中x 1与x 2相距1m ,波的周期为T ,且2T <Δt <4T 。则可能的最

小波速为____________m/s ,最小周期为____________s 。

答案: 5,7/9,

解析:从图中可知波长7m λ=,波可能向右传播也可能向左传播,由于2T <Δt <4T ,若向右传播,传播的距离为

12115S m λ=+=或23122S m λ=+=;若向左传播,传播的距离为32620S m λ=+=或43627S m λ=+=,

根据s v t

=

知传播距离最短的波速最小,这时最小波速为:155/3

v m s ==。

根据v T

λ=

可知波速度最大时周期最小,而最大波速度4279/3

M s v m s t

=

=

=,此时对应的最小周期T=

79

M

s v λ=

25.正方形导体框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框平面,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变化率为k 。导体框质量为m 、边长为L ,总电阻为R ,在恒定外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框在磁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导体框中感应电流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______。

答案: F /m ,k 2L 4/R ,

解析:线框在磁场中运动时,各个边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因此线框所受的合外力就是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F /m

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

B S kL t

?=?,回路的电流2

E kL I R

R

=

=

因此,感应电流做功的功率P=2

I R =k 2L 4/R

五、实验题(共24分)

26.(4分)为判断线圈绕向,可将灵敏电流计G 与线圈L 连接,如图所示。己知线圈

由a 端开始绕至b 端:当电流从电流计G 左端流入时,指针向左偏转。 (1)将磁铁N 极向下从线圈上方竖直插入L 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俯视线圈,其

绕向为_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当条形磁铁从图中的虚线位置向右远离L 时,指针向右偏转。俯视线圈,其绕

向为_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答案:(1)顺时针,(2)逆时针,

解析:(1)由题可知在螺线管内电流从b 流向a ,而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螺线管中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向上)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俯视线圈),因此从a 向b 看导线绕向为顺时针方向

(2)由题可知在螺线管内电流从a 流向b ,而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螺线管中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向上)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1)相同,而电流的流向与(1)相反,因此绕向一定与此(1)相反为逆时针方向(俯视线圈)。 27.(6分)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档,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____的电流;

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此时测得的是

____________的阻值;

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档,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

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__两端的电压。

(2)(单选)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时,若 ( ) (A )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

(B )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C )选择“×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小于25Ω (D )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能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

答案:(1)①R 1 ,②R 1和R 2串联,③R 2(或电源),(2)D , 解析:(1)①作为电流表测电流时与待测电阻串联因此测流过R1有电流;②断开电键,两个电阻串联,此时多用电表做为欧姆表测量的是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之后的总电阻;③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左端时,R1被短路,外电阻就剩一个R2,此时电压表测得就是R2分得的电压或路端电压。

(2)若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是人体与待测电阻并联之后的总电阻因此偏小,A 选项不对;

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分两种情况:若偏转角过大应减小倍率,若偏转角过小应增大倍率,因此B 选项不对;

由于欧姆表刻度右侧稀左侧密,因此在20与30正中间应小于25,但由于是“×10”倍率因此测量值应小于250Ω,C 选项不对;

因此只有D 选项正确

28.(6分)右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 臂插入烧瓶,B 臂与玻璃管C 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 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 、C 内的水银面等高。

(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 管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_____;

(2)(单选)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 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Δh 表示B 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 ( )

答案:(1)向下,B 、C 两管内水银面等高,(2)A ,

解析:(1)为使气体压强不变应使两侧水银面相平,由于温度升高,左侧气体体积膨胀,为使两边液面相平,需使右侧玻璃管向下移动;

(2)由于左侧发生的是等压变化,即

V V h s T T

t

???===??恒量

因此h ?—t ?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因此A 选项正确。 29.(8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尝试用DIS 测量周期。如图,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磁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 应接到____________。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

____________。若测得连续N 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

为____________(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

(2)多次改变摆长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L 及相应的周期T 。此后,分别取L 和T 的对数,所得到的lg T -lg L 图线为____________(填:“直线”、“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读得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c ,由此得到该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_。

答案:(1)数据采集器,最低点(或平衡位置),2t N -1

,(2)直线,4π2/102c ,

解析:(1)只有小球在最低点时,磁感应器中的磁感强度才最大;连续N 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应有N-1个时间间

隔,这段时间应为(N-1)/2个周期,即:12N T t -=因此T=2t

N -1

(2)根据:2T π

=,取对数得:11lg lg lg 2lg 2

2

T L g π=

+-

因此图象为一条直线;图象与纵坐标交点为C ,

则1lg 2lg 2

C g π=-

整理得:2

2410

C

g π=

六、计算题(共50分)

30.(10分)如图,将质量m =0.1kg 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

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 ,使圆环以a =4.4m/s 2的加速度沿杆运劝,

求F 的大小。

解析:令F sin53?=mg ,F =1.25N ,

当F <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F cos θ-μF N =ma ,

F N +F sin θ=mg ,

得F =1N ,当F >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下, 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F cos θ-μF N =ma ,

F sin θ=mg +F N ,

解得F =9N ,

31.(13分)如图,长L =100cm ,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封闭。水平放置时,长L 0=50cm 的空气柱被水银封住,水银柱长h =30cm 。将玻璃管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下

的竖直位置,然后竖直插入水银槽,插入后有Δh =15cm 的水银柱进入玻璃管。设整个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大气压强p 0=75cmHg 。求:

(1)插入水银槽后管内气体的压强p ; (2)管口距水银槽液面的距离H 。 解析:

(1)设当转到竖直位置时,水银恰好未流出,管截面积为S ,此时气柱长l=70cm

由玻意耳定律:p =p 0L 0/l =53.6cmHg ,

由于p +ρgh =83.6cmHg ,大于p 0,因此必有水银从管中流出, 设当管转至竖直位置时,管内此时水银柱长为x , 由玻意耳定律:p 0SL 0=(p 0-ρgh )S (L -x ), 解得:x =25cm ,

设插入槽内后管内柱长为L ’, L ’=L -(x +?h )=60cm ,

由玻意耳定律,插入后压强p =p 0L 0/L ’=62.5cmHg , (2)设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 h ’=75-62.5=12.5cm ,

管口距槽内水银面距离距离H =L -L ’-h ’=27.5cm , 32.(13分)载流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kI /r ,式中常量k >0,I 为电流强度,r 为距导线的即离。在水平长直导线MN 正下方,矩形线圈abcd 通以逆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被两

根等长的轻质绝缘细线静止地悬挂,如图所示。开始时MN 内不通电流,此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T 0。当MN 通以强度为I 1的电流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减小为T 1:当MN 内的电流强度变为I 2时,两细线的张力均大于T 0。 (1)分别指出强度为I 1、I 2的电流的方向;

(2)求MN 分别通以强度为I 1和I 2电流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 1与F 2大小之比;

(3)当MN 内的电流强度为I 3时两细线恰好断裂,在此瞬间线圈的加速度大小为a ,求I 3。 解析:

(1)I 1方向向左,I 2方向向右,

(2)当MN 中通以电流I 时,线圈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F =kIiL (1r 1-1

r 2),式中r 1、r 2分别为ab 、cd 与MN 的间距,i 为线圈中的电流,L 为ab 、cd 的长度。

F 1:F 2=I 1:I 2,

(3)设MN 中电流强度为I 3,线框所受安培力为F3,由题设条件可得:

2T 0=G 2T 1+F 1=G ,

F 3+

G =G /ga ,

01113

3

0()()

T T g I F I F T a g -==

-

03101()()T a g I I T T g

-=

-

33.(14分)如图,质量为M 的足够长金属导轨abcd 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不计,质量为m 的导体棒PQ 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 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导轨bc 段长为L ,开始时PQ 左侧导轨的总电阻为R ,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0。以ef 为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在t =0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 垂直作用在导轨的bc 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 (1)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2)经过多长时间拉力F 达到最大值,拉力F 的最大值为多少?

(3)某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Q ,导轨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求导轨动能的增加量。 解析:

(1)感应电动势为ε=BLv ,导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 =at ,

ε=BLat ,

s =

12

at 2

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为:

2

200122B L v B L a t B L a t I R R R a t

R R a t =

=

=

+??

+ ?

??

(2)导轨受外力F ,安培力F A 摩擦力f 。其中 F A =BIL =2

2

2

0B L a t R R a t

=

+

F f =μF N =μ(mg +BIL )=μ(mg +22

2

0B L a t R R a t

+)

由牛顿定律F -F A -F f =Ma ,

F =Ma +F A +F f =Ma +μmg +(1+μ)

22

2

0B L a t R R a t

+

上式中当R t

=R 0at

即t =

a

RR 0时外力F 取最大值,

F max =Ma +μmg +1

2(1+μ)B 2L 2a RR 0,

(3)设此过程中导轨运动距离为s ,

由动能定理W 合=?E k ,

W 合=Mas

由于摩擦力F f =μ(mg +F

A ),

所以摩擦力做功:W=μmgs+μW A=μmgs+μQ,

s=W-μQ μmg,

?E k=Mas=Ma

μmg(W-μQ),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3 Fe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 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1 4 0.1molgL MgSO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

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解析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 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答案】A 考点:动量、动量守恒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 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速度大的球先过球网,即同样的时间速度大的球水平位移大,或者同样的水平距离

速度大的球用时少,故C 正确,ABD 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 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 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答案】B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m a g =qE ,m b g =qE +Bqv ,m c g +Bqv =qE ,所以b a c m m m >>,故B 正确,ACD 错误。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全国新课标I卷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详解版

2015年新课标I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通过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知轨道半径的公式,结合该公式即可得知进入到较弱磁 场区域后时,半径的变化情况;再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得知进入弱 磁场区域后角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由牛顿第二定 律有: qvB= 得:R= 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 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 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要明确洛伦兹力始终不做功,洛伦兹力只是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还 要熟练的掌握半径公式R=和周期公式等.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编)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绝密★启用前 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 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2020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二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A.库仑 B.霍尔 C.洛伦兹 D.法拉第 15.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16.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

能越过坑到达b 点。 2 1 E E 等于( ) A.20 B.18 C.9.0 D.3.0 17. CT 扫描是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 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图(a) 是某种CT 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 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 所示。图(b)中M 、N 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 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后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为P 点。则( ) A. M 处的电势高于N 处的电势 B.增大M 、N 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使P 点左移 C.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 点左移 18.氘核2 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241112106H 2He+2H+2n+43.15MeV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 kg 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 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 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 ,1 MeV=1.6×10-13 J , 则M 约为( ) A.40 kg B.100 kg C.400 kg D.1000 kg 19.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 处采用550 kV 的超高压向B 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

2015年理综 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N ?、P ?、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6V ,k=19 B .U=22V ,k=19 C .U=66V ,k=13 D .U=22V ,k=13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 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 。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υ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υ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 D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本栏目内容,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集合A={1,2,a},B={2,3,a2},C={1,2,3,4},a∈R,则集合(A∩B)∩C不可能是( ) A.{2} B.{1,2} C.{2,3} D.{3} 【解析】若a=-1,(A∩B)∩C={1,2}; 若a=3,则(A∩B)∩C={2,3} 若a≠-1且a≠3,则(A∩B)∩C={2},故选D. 【答案】 D 2.(2020全国卷Ⅰ)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U(A∩B)中的元素共有( ) A.3个B.4个 C.5个D.6个 【解析】A∩B={4,7,9},A∪B={3,4,5,7,8,9},?U(A∩B)={3,5,8},故选A. 【答案】 A 3.(2020年广东卷)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2}和N={x|x=2k-1,k=1,2,…}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右图

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A.3个B.2个 C.1个D.无穷多个 【解析】M={x|-1≤x≤3},M∩N={1,3},有2个. 【答案】 B 4.给出以下集合: ①M={x|x2+2x+a=0,a∈R}; ②N={x|-x2+x-2>0}; ③P={x|y=lg(-x)}∩{y|y=lg(-x)}; ④Q={y|y=x2}∩{y|y=x-4}, 其中一定是空集的有( ) A.0个B.1个 C.2个D.3个 【解析】在集合M中,当Δ=4-4a≥0时,方程有解,集合不是空集;而Q={y|y=x2}∩{y|y=x-4}={y|y≥0}∩{y|y∈R}={y|y≥0},所以不是空集;在P中,P={x|y=lg(-x)}∩{y|y=lg(-x)}={x|x<0}∩R={x|x<0},不是空集;在N中,由于不等式-x2+x-2>0?x2-x+2<0,Δ=-7<0,故无解,因此,只有1个一定是空集,所以选B. 【答案】 B 5.如右图所示

2000年高考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物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 4.必要时可以使用下列物理量。 真空中光速m/s 100.38?=c 万有引力常量2211/kg m N 107.6??=-G 普朗克常量s J 106.634??=-h 电子的电量C 106.117-?=e 地球半径m 104.66?=R 电子的质量kg 101.931-?=e m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先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 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 A Z 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Fm 253 100 ,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A .124、259 B .124、265 C .112、265 D .112、277 2.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物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高中精品试题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 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 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 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 正确。 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 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 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 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 答案:BD 15.【答案】BD 【解析】根据212h gt = 可知t =,所以a b c t t t <=,即A 错误,B 正确;由x v t = 得

a b c v v v >>,所以C 错误,D 正确。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 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 B.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 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 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 1、N 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 1、N 2变化如图所示,即N 1、N 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 kW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 2和I 1分别约为 A.380V 和5.3A B.380V 和9.1A C.240V 和5.3A D.240V 和9.1A 答案:B 17.【答案】B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 【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即2 v qvB m R =, 轨道半径mv R qB = ,洛伦兹力不做功,从较强到较弱磁场区域后,速度大小不变,但磁感应强度变小,轨道半径变大,根据角速度v R ω= 可判断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学科网定位】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 【名师点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速度垂直,都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 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 和d 都是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Q φφ=, M N φφ>,选项A 错,B 对。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 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

2019年全国卷Ⅲ英语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编)

高考衣食住用行 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 住:考前休息很重要。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classroom. 2.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 A. Relaxed. B. Excited. C. Tired. 3.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 $520. B. $80. C. $100. 4. What does the man tell Jane to do? A. Postpone his appointment. B. Meet Mr. Douglas. C. Return at 3 o’clock. 5. Why would David quit his job? A. To go back to school. B. To start his own firm. C. To work for his frien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

2017高考真题物理答案及解析

14.A 由动量守恒可得0.05*600/30/P kg m s kg m s =?=? 15.C ,恒定,故t 恒定。20,s v t h gT =?= 16.D b b:b qE qv B m g +=对 c:c c qE qv B m g =+对 故有m m m b a c >> 微粒受重力G 、电场力F 、洛伦兹力的作用,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那么微粒所受电场力F 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 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的重力等于电场力,即; 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 受力平衡,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上,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有; 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c 受力平衡,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方向向下,则有: ,所以,,故B 正确,选项ACD 错误;综上本题选:B 17.B 因氘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则释放的核能为: 。 18. 由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微小振动,当加恒定磁场后,要使紫铜薄板振动的衰减最有效,则穿过板的磁通量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产生感应

电流,感应磁场进而阻碍板的运动,比较各选项,只有A 选项穿过板的磁通量变化明显,故A 正确,BCD 错误;综上本题选A 多选题 19. 根据安培定则,结合矢量的合成法则,则L 2、L 3通电导线在L 1处的磁场方向如图1所示: 再根据左手定则,那么L 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2、L 3所在平面平行,选项A 错误;同理,根据安培定则,结合矢量的合成法则,则L 2、L 1通电导线在L 3处的磁场方向如图2所示,再根据左手定则,那么L 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2、L 1所在平面垂直,选项B 正确;设三根导线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则L 1、L 2受到的磁场力的合力等于F ,L 3受的磁场力的合力为 ,即L 1、L 2、L 3单位长度受到的磁场力之比为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综上本题选:BC 20. 由于2 q k E r = ,所以E :E :E :E 36:9:4:1d c b a = 又W ()ab a b q ??=-,所以W :W :W 3:1:1ab bc cd =

经典高考物理题解析

经典高考物理题解析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并获得成功,首次变轨是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的。卫星的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了约600公里,如图卫星正式进入绕地16小时轨道。接下来卫星在近地点处还要借助自身发动机的推动经过三次变轨即进入绕地24小时轨道、绕地48小时轨道,最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漫长的施行后接近月球,在月球近月点的位置仍要借助自身的发动机的作用,使卫星的速度发生变化,被月球引力俘获后进入绕月12小时轨道、绕月3.5小时轨道,最终进入绕月127分钟的圆形轨道,进行约一年的月球探索之旅…… 发射过程图

运行一年以后,嫦娥一号又多运行了4个多月的时间,在2009年3月1日的15时37分开始进行发动机点火,共启动12台发动机中的5台发动机,总推力35牛顿,给了嫦娥一号一定的姿态、加速度,然后开始冲击月球。2009年3月1日16点13分10秒,嫦娥一号完成所有使命之后,精准撞击月球。

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领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图是嫦娥奔月过程全图。(地球半径R=6400Km ,月球半径r=1700 Km )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 ①计算出嫦娥一号卫星在距离月球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把嫦娥一号卫星工作轨道(即周期为127分钟的圆形轨道)周期1T 近似当作2小时,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卫星在12小时轨道运行时,远月点与月球表面的距离。 (303363.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2007年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近地点600km 处通过发动机短 公里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3.(6分)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U=66V,k=B.U=22V,k=C.U=66V,k=D.U=22V,k= 4.(6分)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5.(6分)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到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v<L1B.<v< C.<v<D.<v<

2017年高考病句真题及答案解析(全面实用)

2017 年高考病句真题及答案解析(全面实用) 【新课标I卷】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 1-2 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 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答案】D 【解析】A项,句式杂糅,根据,,调查”“调查显示”两种说法保留一 种;B项,语序不当,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 C项,搭配不当, “推动”和“受益”搭配不当,将“推动”改为“促使”。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新课标n卷】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 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

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2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 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答案】C 【解析】A结构混乱,在是”前加今年” B成分残缺,删去使得” D搭配不当,将“名额”改为“学生”。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新课标m卷】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 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答案】 18、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