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词类活用答案

7词类活用答案
7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13.儿涕而去(涕:流着眼泪)《促织》

14.仙及鸡犬(仙:成仙)《促织》

15.裘马扬扬(裘马,穿着裘衣骑着骏马)《促织》

16.细疏其能(疏:陈述)《促织》

1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出现了云/龙)《阿房宫赋》

18.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了彩虹)《阿房宫赋》

19.族秦者秦也(族:灭族)《阿房宫赋》

20.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玉金珠:把鼎/玉/金子/珍珠当作)《阿房宫赋》

2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名:命名)《黄州快哉亭记》

22.草木行列(行列:排成行列)《黄州快哉亭记》

23.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瓮:用蓬/瓮当作)《黄州快哉亭记》

24.乳二世(乳:哺乳、喂养)《项脊轩志》

25.客逾庖而宴(宴:赴宴,用饭)《项脊轩志》

26.执此以朝(朝:上朝)《项脊轩志》

27.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有成效,此指考取功名)《项脊轩志》

28.以其善下之(下:处……下游)《诸子喻山水》

29.君子之志于道也(志:立志)《诸子喻山水》

30.扣舷而歌之(歌:唱歌)《前赤壁赋》

31.下江陵(下:攻占)《前赤壁赋》

32.顺流而东也(东:向东前进)《前赤壁赋》

3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打渔砍柴)《前赤壁赋》

3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 *《游褒禅山记》

3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 *《游褒禅山记》

3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名字) *《游褒禅山记》

37.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38.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39.乃使从者衣褐(衣:穿)《廉颇蔺相如列传》

40.乃前曰(前:上前)《廉颇蔺相如列传》

41.赵王鼓瑟(鼓:弹奏)《廉颇蔺相如列传》

42.相如每朝时(朝:上朝)《廉颇蔺相如列传》

43.请以赵十五城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廉颇蔺相如列传》

44.秦御史前书曰(前:走上前)《廉颇蔺相如列传》

45.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廉颇蔺相如列传》

46.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处于……之下)《谏太宗十思疏》

47.徐人嘉而歌之(歌:唱)《新序二则》

48.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新序二则》

49.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训俭示康》

50.士志于道(志:立志有志)《训俭示康》

51.故就酒家觞之(觞:请人喝酒)《训俭示康》

52.走卒类士服(士服:穿士人的衣服)《训俭示康》

53.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训俭示康》

54.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穿锦衣;玉食:吃玉食)《训俭示康》

55.妾不衣帛(衣:穿)《训俭示康》

56.马不食粟(食:喂)《训俭示康》

57.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称第一)《训俭示康》

58.季文子相三君(相:辅佐)《训俭示康》

59.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过秦论》

60.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

61.将数百之众(将:率领)《过秦论》

62.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过秦论》

63.然陈涉瓮牗绳枢之子(瓮:用破瓮作;绳:用草绳子系)《过秦论》

6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笞:用鞭打,指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过秦论》

6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劝学》

66.其下圣人也远矣。(下:低于,不如)《师说》

67.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

68.或师焉(师:从师)《师说》

69.师道之不传也亦远矣(师:从师)《师说》

70.惑而不从师(惑:有疑惑)《师说》

7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石钟山记》

72.微风鼓浪(鼓:激起、振动)《石钟山记》

73.或棹孤舟(棹:划船)《归去来兮辞》

74.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伶官传序》

75秦师遂东(东:向东行)《秦晋殽之战》

76.子墨哀絰(墨:染黑)《秦晋殽之战》

77.遂墨以葬文公(墨:穿黑衣)《秦晋殽之战》

78.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秣:喂草料)《秦晋殽之战》

79.弦高将市于周(市:做买卖)《秦晋殽之战》

80.秦伯素服郊次(素服:穿白色衣服)《秦晋殽之战》

81.左右免胄而下(下:下车步行)《秦晋殽之战》

82.武夫力而拘诸原(力:花力气)《秦晋殽之战》

83.臣少仕伪朝(仕:做官)《陈情表》

84.历职郎署(职:任职)《陈情表》

85.臣少多疾病(疾病:生病)《陈情表》

86.沛公军霸上(军:驻军)《鸿门宴》

87.沛公左司马使人言项羽曰(言:告诉)《鸿门宴》

88.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为王)《鸿门宴》

89.不可不语(语:告诉)《鸿门宴》

90.吾得兄事之(事:侍奉)《鸿门宴》

91.籍吏民(籍:登记)《鸿门宴》

92.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93.刑人如恐不胜(刑:施加刑罚)《鸿门宴》

94.道芷阳(道:取道)《鸿门宴》

95.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侧放)《鸿门宴》

96.杖汉节牧羊(杖:拄杖)《苏武传》

97.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语:告诉)《苏武传》

98.天雨雪(雨:落,下)《苏武传》

99.羝乳乃得归(乳:生育)《苏武传》

100.空以身膏草野(膏:滋养,滋润)《苏武传》

101.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指南录>后序》10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序:作序;名:命名)

《<指南录>后序》103.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指南录>后序》》

104.手长鑱(手:手拿着)《左忠毅公逸事》105.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左忠毅公逸事》

106.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章甫:穿礼服戴礼帽)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107.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吹风)《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108.三子者出,曾晳后(后:留在后面)《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规律】

1.名词后带补语。如“沛公军霸上”

2.名词后带宾语。如“范增数目项王”

3.名词前有副词。如“二月草已芽”

4.名词前有能愿动词。如“非能水也”

5.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包括动词短语),另一端的名词又不是作主语或宾语。如“进城梯而下之”

6.名词前有结构助词“所”。如“(赵奢)所友者以百数”

7.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又非偏正、联合、复指关系,也非叠字。如“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8.名词后面跟带代词。如“吾得兄事之”。

【拓展练习】圈出下列成语中名作动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沐猴而冠(冠:戴帽子)

2.朝歌夜弦(歌:唱歌。弦:弹琴)

3.报仇雪恨(雪:洗刷)

4.不胫而走(胫:长小腿)

5.厉兵秣马(秣:喂草料)

6.不翼而飞(翼:长翅膀)

7.不毛之地(毛:生长草木)

8.华而不实(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

(二)名词作状语

【知识点阐释】

一、高考考点示例

【2003年上海高考卷】

28.乙文“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

猿挂蛇行:。

二、考点简析

本题是翻译形式考察,名词作状语,表比喻。翻译成“像……一样”。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

1.旦视而暮抚(旦、暮:在早上,在晚上《种树郭橐驼传》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种树郭橐驼传》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促织》

4.取儿藁葬(藁:用草席)《促织》

5.力叮不释(力:用力)《促织》

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腰:像腰一样)《阿房宫赋》

7.辇来于秦(辇:坐辇车)《阿房宫赋》

8.朝歌夜弦(朝、夜:在早上、在晚上)《阿房宫赋》

9.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南、北:在南面,在北面)《黄州快哉亭记》

10.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项脊轩志》

11.前辟四窗(前:在前面)《项脊轩志》

12.秋水时至(时:按时)《秋水(节选)》

13.乌鹊南飞(南:向南)《前赤壁赋》

14.有泉侧出(侧:从旁边)《游褒禅山记》

1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17.怒发上冲冠(上: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不言而色欲之(色:在脸色上)《〈新序〉二则》

19.然其心许之(心:在心里)《〈新序〉二则》

20.貌恭而不心服(貌:在表面上;心:在心里)《训俭示康》

21.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训俭示康》

22.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布袋一样)《过秦论》

23.外连横而斗诸候(外:对外)《过秦论》

24.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过秦论》

25.赢粮而景从(景:像影子一样)《过秦论》

2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7.余自舟行适临汝(舟:乘舟)《石钟山记》

28.事不目见耳闻(目:用眼睛;耳:用耳朵)《石钟山记》

29.时矫首而遐观(遐:向远处)《归去来兮辞》

30.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像犬马一样)《陈情表》

3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在家外)《陈情表》

32.秦伯素服郊次(郊:在郊外)《秦晋崤之战》3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34.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35.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鸿门宴》

36.剑斩虞常已(剑:用剑)《苏武传》

37.惠等哭,舆归营(舆:用车子)《苏武传》

38.一夫夜呼(夜:在夜里)《伶官传序》

39.负而前驱(前:向前)《伶官传序》

40.北虽貌敬(貌:表面上)《<指南录>后序》

41.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指南录>后序》

42.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指南录>后序》

43.呈卷,即面署第一(面:当面)《左忠毅公逸事》

44.蹲踞而背倚之(背:用后背)《左忠毅公逸事》

45.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在夜里)《<琵琶行>并序》

【规律】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可译作“象……似的”。如“斗折蛇行”

2.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可译作“象对待……似的”如“吾得兄事之”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可译作“用……”。如“笼养之”

4.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可译作“在……(上)”。如“卒廷见相如”

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作“向……”或“朝……”。如“并力西向”

6.表时间,可译作“每……”或“一……比一……地”或“一……地”。如“岁赋其二”“而乡邻之生日蹙”“日高日上”

【拓展迁移】

圈出下面成语中名作状的词类活用现象并作解释:

1、草行露宿(名作状:在草中、在露天)

2、灰飞烟灭(名作状:像灰尘、像飞烟)

3、春华秋实(名作状:在春天、在秋天)

4、口诛笔伐(名作状:用口、用笔)

5、门可罗雀(名作状:在门口)

1.深入理解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动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动词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动词活用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动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动词活用现象。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意思1.以塞官责(责:差役)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收藏/经营的金玉珍宝等)3.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象)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5.追亡逐北(亡:逃亡的人;北:败逃的人)

6.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载:装载之物)

7.居则具一日之积(积:军需给养)

8.行则备一夕之卫(卫:保卫工作)

9.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巡徼:巡逻的士兵)

【规律】

即这个动词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一般有两种情况:

1.处于句中主语的位置上。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处于句中宾语的位置上。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惧有伏焉”

(二)动词的为动用法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为动用法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意思

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为……哀伤)《秦晋殽之战》2.既泣之三日(为……哭泣)《病梅馆记》【规律】

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可译作“为(对)……”。如“履我”。

1.深入理解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形容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形容词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形容词活用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形容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形容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人谁肯固.矣()(1分)

例2.【2006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盈.其箱笥()(1分)

二、考点简析

这两例考都考词义解释。“固”与“盈”这两个形容词在上述语境中都被活用为动词,“固”前有“肯”这样的能愿动词,意为“坚守,固守”,“盈”后面跟了宾语“其箱笥”,故解释为动词“装满”。

(一)形容词作名词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意思

1.直则无姿/斫直/锄其直(直:笔直的枝干)

2.密则无态/删密/删其密(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3.正则无景/锄正/斫其正(正:端正的枝条)

4.以曲为美(曲:弯曲的枝条)

5.以欹为美(欹:倾斜的枝干)

6.以疏为美(疏:稀疏的枝叶)

7.成述其异(异:奇异的地方)

8.太山不立好恶(好恶:好恶之心)

9.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美景)

10.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

1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欢:欢心)

13.而绝秦赵之欢 (欢:交情)

1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急:急难)

1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重权;大:大位)

16.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邪:爱说坏话谄害别人的人;恶:邪恶的人)

17.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善:贤能的人/好的意见)

18.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旧交)

19.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垢弊:肮脏破旧的衣服)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共同特点;大:大的方面)

21.果、肴非远方珍异(珍异:珍贵奇异的品种)

2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形)

23因利乘便(利/便:有利的形势)

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2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圣人/愚人)

26.小学而大遗(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7.夙遭闵凶(闵:可忧患的事)

28.猥以微贱(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29.凡在故老(故老: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30.愿陛下矜悯愚诚(诚:诚心)

31.入险而脱(险:危险的地方)

32.劳师以袭远(远:远方的国家)

33.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智慧有勇力的人)

【规律】

即这个形容词在句中不是某一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规律同“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圣益圣,愚益愚”、“破旧立新”

(二)形容词活用为—般动词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意思

1.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竭尽、用尽)

2.而心目耳力俱穷(穷:用尽)

3.欲媚上官(媚:献媚,巴结)

4.近抚之(近:走近)

5.穷耳目之胜以自适(穷:享尽)

6.盈科而后进(盈:注满)

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走到尽头)

8.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享受尽)

1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明:坚守、恪守)

1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1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恕、宽待)

14.则智者尽其谋,勇者尽其力(尽:竭尽、用尽)

15.爱剑伪心(伪:欺诈)

16.上以无隐,益重之(重:器重)

17.器皿非满案(满:摆满)

18.尊贤而重士(重:敬重尊重)

1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20.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21.则刘病日笃(笃:加重)

2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远离)

23.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24.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近,沾染)

25.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26.当复轻身而昧大义(轻:轻视)

27.与先君子善(善:交好)

【规律】

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般动词。一般有两种情况:

1.后面带有宾语而非使动用法。如“素善留侯张良”

2.前面有“所”字或能愿动词。如“将略非平生所长”

【拓展迁移】

从下列词句中找出用作动词或名词的形容词,并作解释:

1、披坚执锐: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2、取长补短:长处;短处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年老的人/爱护/年幼的人

4、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学案四:使动和意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相关词类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活用现象。

【知识点阐释】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

……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使者以闻.() (4)上过其羊所,善.之()

例2.【2011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注】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例3.【2010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

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例4.【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①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③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④。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之敢夷。

例5.【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蕊干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

2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取未放之蕊干.之()

二、考点简析

第2、3、4例是翻译题型,此类题目一定要字字落实,句句通顺。须关注到有无词类活用,这类词往往是句子解释的关键点,得分点,如第1例中形容词“高”和名词“其车”相配搭,根据句意推测,两者之间并非偏正结构,因此“高”用作使动,与后面的名词合起来解释为“使自己的车变高”;第2例中动词“出”后面有宾语“公”,有“使欧阳公出”,“让欧阳公离开”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神”是名词活用为意动,“把……看成神异的现象”,因而句子翻译为“因此寺庙中的人都把它看成神异的现象,没有人敢铲平这块鼓起的土”。

第1、5例是字词解释题,本题考活用词的词义解释。结合各自语境来看“闻”是使动用法,使……知道,该字在《陈情表》中有过同类使用“谨拜表以闻”;“善”是意动用法,认为…好;“干”是使动用法,使……干燥。

(一)使动用法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使动用法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

1.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2.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使……(结果)早、多)

3.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烦琐)

4.鸣鼓而聚之(鸣:使……鸣/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安:使……安定)

6.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7.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8.纵之顺之(纵:使……放纵(地生长))(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9.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全,使……健全)

10.辄倾数家之产(倾:使……倾尽)

11.昂其直(昂:使……高,抬高)

12.而高其直(高:使……高,抬高)

13.不如拼博一笑(拼:使……争斗)

14.动心骇目,不可久视(动、骇:使……动/骇)

15.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称快)

16.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跟从)

17.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舞动)

18.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哭泣)

19.正襟危坐(正:使……端正)

20.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谬误,把……弄错)

21.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22.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23.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迫)

24.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25.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2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27.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28.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定)

29.则思虚心以纳下(使……空虚)

30.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31.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宏:使……宏大)

32.何必劳神苦思(劳/苦:使……劳/辛苦)

33.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

34.小人寡欲则谨身节用(谨/节:使……谨慎/节约)

35.枉道速祸(枉:使……弯曲)

36.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丰裕)

37.败家丧身(败/丧:使……败落/丧亡)

38.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尽)

39.侈则多欲(多:使……增多)

40.其余以俭立名(立:使……立)

41.外连横而斗诸候(斗:使……争斗)

42.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43.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44.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45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46.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47.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

4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

49.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50.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51.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显出愉快)

5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兴/使……灭亡)

53.劳师以袭远(劳:使……疲劳)

54.而以贪勤民(勤:使……劳苦)

55.以辱二三子(辱:使……受侮辱)

56.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间:让……休息)

57.彼实构吾二君(构:使……结怨)

58.具以表闻(闻:使……知道)

59.拜表以闻(闻:使……知道)

60.无以终余年(终:使……结束)

61.保卒余年(卒:使……终了)

6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6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

6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使进入)

65.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碎)

66.欲因此时降武(降:使……降)

67.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68.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降)

69.王必欲降武(降:使……降)

70.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71.屈节辱命(屈:使……屈服;辱:使……受辱)

72.蹈其背以出血 (出:使……出 )

73.从数骑出(从:使……跟从)

74.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75所以游目骋怀(骋:使……开畅)

【规律】

动词和宾语之间构成使动关系,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或成为什么。用作使动的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如: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称王

2.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3.夭其稚枝:使……夭折

4.二三其德:使……三心二意

(二)意动用法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意动用法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

1.驼业种树(业:以……为业)

2.成然之(然:认为……对)

3.成以其小,劣之(劣:以……为劣)

4.益奇之(奇:以……为奇)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6.君子耻之(耻:以……为耻)

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以……为小)

8.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认为……少/轻)

9.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认为……多)

10.方存乎见少(少:认为……少)

11.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朋友)

12.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1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以……为羞耻)

1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 /后)

15.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乐:以……为乐)

16.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宝:把……当作宝)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

18.人不相非也(非:认为不对)

19.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

20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2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以……为耻)

2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以……为师)

2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

24.单于壮其节(壮:认为……壮)

25.诚甘乐之(甘:以……为甘;乐:以……为乐)

26.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

2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以……为悦;乐:以……为乐)

2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做相等)

【规律】

动词与宾语之间构成意动关系,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用作意动的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如: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则耻师焉

3.父利其然也

【拓展迁移】

找出下列词句中使动或意动用法的词,并加以解释:

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使……流汗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苦;使……劳累

3、为能急人之困:以……为急

4、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闻

5、惊天地,泣鬼神:使……惊;使……泣

6、不远千里:以……为远

7、生死肉骨:使……复生;使……长肉

8、幕天席地:以……为幕;以……为席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词的活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劝学》) 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相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鸿门宴》)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捉) (2)名词活用为状语 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劝学》)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例: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规律三: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韩信拜将》) 2.动词的活用 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 例:小学而大遗。(小:形容词活用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形容词+宾语,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继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 4.数词的活用 数次活用为动词 规律:处于谓语位置,前后无其他动词充当谓语。 例: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5.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就是动词对于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B、无不膝.行而前 C、欲东.下井陉击赵 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沉.船,破.釜甑 A、水上军开入.之 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梁以此奇.籍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而相如廷.叱之 D、而耻.学于师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项王军.壁垓下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B、大王必欲急.臣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项伯杀人,臣活.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身披坚.执锐. B、小.学而大.遗 C、积善.成德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C、外连横而斗.诸候 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等死,死.国可乎 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C、后人哀.之而不鉴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牛困人饥日已高.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性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判断方法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二活用形式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 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 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6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宾语“水”之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7 泥而不滓(泥,生活在污泥里)(《屈原列传》) 分析例7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8 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结为婚姻)(《屈原列传》) 分析例8中“婚”本是动词,这里用在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这时“婚”变为动词,意思为“结为婚姻”。 6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例9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分析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9的“罾”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

必修三词类活用1

词类活用 《指南录后序》 A.名词作状语 1、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2、予分当引决分:按本份 3、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4、日与北骑相出没日:在白天 5、夜趋高邮夜:在晚上 B.名词作动词 1、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2、则直前诟(gòu)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3、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为……作序 4、道中手自抄录手:亲手 5、名曰《指南录》名:命名 C动词作名词 1、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巡徼:巡徼的人 D形容词作动词 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五人墓碑记》 A名词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其疾病而死,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为之声义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5、缇骑按剑而前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显荣于身后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7、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8、而为之记记,名词动用,作记 9、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B形容词/副词活用 1、激昂大义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2、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 3、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4、则尽其天年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C动词活用 1、不敢复有株治株治,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2、安能屈豪杰之流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离骚》 A名词作动词 1、名余曰正则兮名,名作动,取名 2、字余曰灵均字,名作动,取字 B形容词作名词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作名词,美质 C动词作名词 1、纫秋兰以为佩佩,动词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D名词作状语 1、朝搴阰之木兰兮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2、夕揽洲之宿莽; 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烛之武退秦师》 A名词作状语 1、夜缒而出夜,表时间,在晚上 2、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3既东封郑东,表处所,在东边 B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与郑人盟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C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1、既东封郑封: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2、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D动词作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E动词的使动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2、烛之武退秦师使动,退,使……退却 F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7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词类活用(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 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名词作一般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滕王阁序》)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z ēng 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z ēng 本义是渔网,活用作动词“网起”。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触龙说赵太后》)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称王)。(《荀子?天论》) 遵海而南(向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败楚汉,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史记?项羽本纪》)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代词(通常为“之”、“者”)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原谤》) 以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荆轲刺秦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师说》) 7、 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词类活用答案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踢。 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 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资料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

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一、名词活用 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1、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 3、跳往助之(跳,跳着) 动词作名词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⑩质于秦。质: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问:见识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

必修1~5词类活用归纳

必修1~5词类活用归纳 必修一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边邑 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既东封郑(封,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肆其西封(肆,形容词作动词,扩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作动,损害 第5课《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 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上朝服 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使……听闻 箕踞以骂曰(箕,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次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头发上指(上,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左右既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断其坐股(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砍断 第6课《鸿门宴》 ①名词的活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作状语,连夜 吾得兄事之(兄,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状语,像鸟翅那样

间至军中(间,作状语,从小路 沛公军霸上(军,作动词,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作动词,称王 籍吏民(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目,作动词,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刑,作动词,处罚 道芷阳间行(道,作动词,取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动,让…为王 ②动词的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动,使……活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使……止 拔剑撞而破之(破,作使动,使……破 ③形容词的活用 沛公今事有急(急,作名词,紧急情况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作名词,老交情 素善留侯张良(善,作动词,与……交好 必修二 第4课《诗经》两首 ①名词的活用 其黄而陨(黄,作动词,变黄 雨雪霏霏(雨,作动词,下 夙兴夜寐(夙、夜,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岂不日戒(日,作状语,天天 ②形容词的活用 三岁食贫(贫,形容词作名词,贫乏 ③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二三其德(二、三,使动,使…三心二意 第5课《离骚》

词类活用练习

词类活用练习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词类活用练习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妣,先大母婢也,乳. 二世。 C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火尚足以明. B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C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 、无乃尔是过. 与 C 、刑.人如恐不胜 D 、年十七,好. 古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拔剑撞而破.之 B 、骊山.北构而西.折 C 、天下云. 集响应 D 、道. 芷阳间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 、侣鱼虾而友. 糜鹿 C 、序八州而朝.同列 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B 、且夫天下非小. 弱也 C 、小.学而大遗 D 、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歌.窈窕之章 B 、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 C 、则其至.又加少矣 D 、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却.匈奴七百余里 B 、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吾得兄.事 D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覆道行空,不霁何虹. 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 、沛公军. 霸上 D 、此其志不在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既来.之,则安.之 B 、襟.三江而带. 五湖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交戟之卫士欲止. 不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 、下. 江陵 C 、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 C 、以愚.黔首 D 、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 、后世必为子孙忧. 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 、秋毫不敢有所近.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综合知识)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综合知识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要解决的就是名词动用的七个规律。 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大家都知 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 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句中划线处非能水也中的水,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它的前面因为有非这个副词,又有能这个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所以,它活用作动词了,意思也变成了游水。 ②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草药》)句中加线处草已芽中的芽,因为它的前面有副词已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意思变成了发芽。 ③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未花时采中的花,也因为在它的前面有未这个副词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译为没有开花的时候采集。 ④则粪概者先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先芽中的芽,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因为在它的前面有先这个带有副词性的词语的限制;所以应该翻译成先发芽。

⑤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察今》)句中加线的句子中的表,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标记,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一个先字,所以也属于名词动用,翻译后的意思是设立标记。 ?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一般的说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的后面如果带有一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作动词了。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划线处的函,原本是名词,意思是木匣子,可是在句中因为带了宾语首,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该译为用木匣子装。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的函,也是因为带了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思也是用木匣子装。 ③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句中划线处的目之所以活用,也是因为它带了宾语项王,因而,应译为给项王使眼色。 ④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察今》)句子里划线处的法字,原也是一个名词,因为它也带了宾语其所以为法者,所以名词动用,应译为效法。 ⑤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刃活用了,因为它带了宾语相如,所以得按照动词来翻译,译为用刀杀。 ?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按照常理,名词也是不能带补语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的情况在。此时,那名词自然也就活用成动词了。如下面的例子: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常识 古代汉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例: 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却,使……退却。 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7、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 归,使……回去。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从,使……跟从。 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11、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使……活下来。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

词类活用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词类活用 【复习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 一、在文言文中,名词可以单独修饰动词用作状语。请划出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说明其作用,并加以解释。 例:而相如廷叱之(表处所)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1.天下云集响应表特征像云那样像回声一样《过秦论》 2.赢粮而景从表特征像影子那样《过秦论》 3.其岸势犬牙差互表特征像犬牙似的《小石潭记》 4.人皆得以隶使之表态度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表态度像对待兄长似的《鸿门宴》 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表工具用盒子《荆轲刺秦王》 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表工具用(乘)辇车《阿房宫赋》 8.呈卷,即面署第一表方式当面《左忠毅公逸事》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表方式亲手《项脊轩志》 10.谁得而族灭也表方式整族的《阿房宫赋》 1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表处所从侧面《游褒禅山记》 12.内立法度,务耕织表处所在国内《过秦论》 1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表时间按时《秋水》 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时间每天《劝学》 15.项王则夜起,饮帐中表时间在夜里《垓下之围》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表时间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六国论》 17.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表方位对上对下《左忠毅公逸事》 1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表方位在上面《与朱元思书》 19.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王表趋向向东《垓下之围》 20.对此欲倒东南倾表趋向向东南方《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在文言文里,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当作一般动词来使用。请划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加以 解释,试归纳活用的规则。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穿戴白衣白帽穿上丧服《荆轲刺秦王》 2.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插上《训俭示康》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称《游褒禅山记》 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晾干《捕蛇者说》 5.乃使其从者衣褐穿《廉颇蔺相如列传》 6.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用盒子装《伶官传序》 7.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做人质《荆轲刺秦王》 8.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游泳《劝学》 1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识其本名《游褒禅山记》 1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垓下之围》 12.客逾庖而宴吃饭《项脊轩志》 13.荆轲笑顾舞阳,前谢曰上前去《荆轲刺秦王》 14.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手指目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吃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看《口技》 1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把破瓮当作用绳子系《过秦论》 1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玉石、金字、珍珠当作《阿房宫赋》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记下《桃花源记》 20.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得《陈涉世家》 三、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后面如果带宾语,而本身又不是使动、意动或为动用法,就活用为一般动词。有时,形容词 在句中不表示某一性质、状态、特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特征的动作行为,也活用为一般动词。划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形容词,并解释。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其材 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三、古今异义

是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 三、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作用? 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3、描写“食马者”形象的是哪一句?

词类活用之一

词类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的常性,词有定类:某一个词属于摸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如: 人、树、山、火、水,这些是名词通常作主、宾、定。 视、走、听是动词,通常作谓语。各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这种情况古代与今天基本一致,但古代汉语在词类又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便是实词的活用。 什么叫实词的活用呢? 就是某个词原属甲类,但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却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结构特点,临时当作乙类词来使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这里“水”本是名词,根据名词作谓语名词的语法特点。它不能受能愿动词修饰,不能做位于,但在这里它受了能愿动词的修饰,作了谓语。这是名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是把名词临时当作动词 ◎二.活用主要包括: (一).名词用为一般动词 (二).形容词用为一般动词 (三).使动用法(形、动、名) (四).意动用法(形、名) (五).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 (六).名称用作状语。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称在意动的语言结果中临时应为一般动词。这在古汉语中比较常见,在什么情况下,名词或用为动词呢? 1.两各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就必定有一个是名词活用。 例如: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目:指用眼睛示意。 ②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留侯世家》 ③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 ④许子冠.乎?《孟子》 ⑤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 2.名词后面紧跟代词,便活用为动词 (名词一般不修饰代词,因此,名词跟后面的代词一般不构成修饰关系,另外,一般也不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只要名词后面出现了代词。那么这个名词就后用作动词)代词就是它的宾语。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1、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使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③序八州而朝同列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六.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②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 《滕王阁序》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 7.乘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存活) 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 ① 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使……变小) ②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 宾语/名、代) ③ 4.数词的使动用法。 ④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 ⑤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 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⑥ 三、活用为意动词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 动关系,在文言词法中叫意动用法。 ⑦ 意动用法是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一种,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 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 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就是意动,是根据意思加上去的。意动中的" “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⑧ 活用为意动词: ⑨ ⑩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2.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 “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21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