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控制中心白皮书

运维控制中心白皮书
运维控制中心白皮书

运维控制中心

白皮书

2013年9月1日

目录

运维控制中心 (1)

运维控制中心——概况 (3)

什么是OCC? (3)

OCC由什么构成? (11)

为什么客户需要OCC? (13)

提高业务连续性 (13)

提高业务满意度 (14)

提高IT支持效率 (14)

降低运营成本 (14)

OCC是如何工作的? (15)

提供透明化 (15)

解决警报 (18)

持续改进 (20)

OCC前提条件 (21)

SAP在客户端OCC中的作用 (21)

OCC中的关键角色 (22)

OCC 团队负责人 (22)

IT运维人员 (技术 /功能) (22)

负责业务连续性的质量经理 (23)

负责业务流程优化的质量经理 (23)

运维控制中心——概况

运维控制中心(OCC)是“工厂化运行SAP”的具体体现。OCC能够确保高度自动化及主动的操作,此举能够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IT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满意度。此外,OCC 能够不断推动业务流程的改进和IT支持。运营控制中心与创新控制中心 (ICC) 和SAP任务控制中心 (MCC) 的紧密联系旨在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图1: OCC,ICC及MCC

ICC旨在助力SAP客户实现“工厂化建立SAP”。ICC能够最大程度地使用SAP标准功能,通过端到端的集成验证保护和优化投资,并能够保证上线后平稳无中断的运行。MCC基于SAP在全球各地的办事处,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关键支持。图1展示了上述三个控制中心。

在OCC,一组IT运营人员负责SAP生产环境的维护。根据环境和业务流程复杂性的差异,两个运营人员一班制(全职雇员)能够理想地进行环境的维护,通过SLA(服务等级协议)达到4小时内解决业务问题的目标。

什么是OCC?

OCC是位于客户现场的IT支持团队,能够积极主动地监控SAP的生产环境(及重要的非SAP应用)。我们建议客户在IT支持部门内设立OCC办公室。图2显示了OCC的外观和整体布局。

图 2: OCC布局

业务流程状态,IT架构部分组分,所有的关键业务,IT异常事件及警报都会显示在大屏幕上。当问题出现时,合作伙伴和SAP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进行沟通。其他IT支持团队同样可以包含在OCC办公室。例如,部分服务台团队能够提高跨团队沟通的效率。OCC办公室是在SAP AGS的帮助下由客户方建立的,由客户方主导,技术团队和IT功能操作人员密切提供帮助。

图3展示了OCC的几个基本概念:

?OCC收集IT构架组件及业务流程在技术层(“应用系统运维”)和功能层(“业务流程运维”)上的监控信息(此模型由第三个基础设施层进行扩展,见图7)。

?数据存储于SAP解决方案管理器中,并通过“集中监控”(例如OCC办公室的电视屏幕)、报表或仪表盘进行显示。

?基于上述数据,事件管理流程将生成警报并经过预先处理。

?持续优化流程意在改善业务及IT难题。集中监控提供的数据(如趋势数据)对此过程予以了支持。,有几个过程标准(如“PDCA”,“DMAIC”)可用。

对IT服务管理(ITSM)具有强大的集成和依赖性,即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和变更管理。

图3:OCC概念展示

OCC能够交付的成果和带来的收益:

更高的业务可用性及商业用户满意度

OCC的基础架构能够全天候不间断收集和评估所有生产组件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异常事件会引发SAP解决方案管理器中央警报收件箱的警报。 IT运营商(技术和功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悉,并立即进行分析和纠正。

根据初始设置,在业务受到影响之前就可以将问题检测出来并予以解决。至少IT支持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析形势,并且在收到用户电话前已经开始对问题进行修复。此外,报警系统可以与SAP解决方案管理器的IT服务管理模块(ITSM)进行集成,并与第三方IT服务管理工具进行同步。

与重新激活的操作方法(即IT支持等待业务用户将问题上报的做法)相比,这种积极主动的做法将带来更高的业务可用性,更佳的IT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商业用户满意度。

SAP运营工厂化能够带来更高的IT效率

管理和监视活动通常是手动执行(如:“每天早上,检查事务XYZ”)。这些活动通常可以通过设置SAP解决方案服务器警报进行自动监测替换:监控基础架构主动报告问题和异常事件(警报)。没有警报表明不需要手动检查,所有一切运行正常。

“事件管理”这一术语描述了从警报创建至关闭的过程,见图4。在OCC,事件管理是高度结构化的:

o IT运营人员一般从SAP解决方案管理器的中央警报收件箱开始工作。

o需要做的工作(例如特定KPI的历史数据)显示在警报环境及知识数据库中。

o“操作指导”会提供详细说明,对运维人员首先要采取的分析步骤进行指导(“操作指导”是SAP解决方案管理器的向导式应用)

o如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IT运营人员可以轻松通过点击鼠标创建一个事件,并将其传递给下一级支持人员。与ITSM的集成可作为服务台水平的双向接口的

技术基础。

图 4: 事件管理流程

IT运营人员能够解决不需要专业知识的简单问题,以便第二级支持能够腾出更多宝贵资源,专注于项目及持续改进。

SAP解决方案运营状态的整体透明化

整体透明化:OCC能够时时

报告生产环境状态,包括关键业务流程。这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o运行SAP的企业希望了解其核心业务流程和技术组件的状态。 SAP解决方案管理器能够提供多种方式来监测“可用性”(技术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此

外,未来趋势信息等关键性能数据能够在OCC显示器内接近实时地收集并显

示。

o除了常见的监控器,客户可能基于其特殊的设置和配置,需要额外的监测数据。

此类需求可能是为了获取关于某关键业务接口的报错细节,或有关业务数据一

致性的信息。这些监控需求可以通过激活额外数据源,或通过使用SAP解决方

案管理器提供的严格定义的扩展选项来满足。

o数据需要根据不同的接收人进行相应处理并报告方案。与CIO相比,IT支持专家需要不同的数据和聚合水平。为了满足所有的需求,SAP解决方案管理器

提供了丰富的报告技术,从静态的PDF文件、高度聚合及互动的仪表盘、直至

各级监测数据(技术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很多提供的报表已经通过SAP 最

佳实践的方式进行了预配置。

?组件集成的整体透明化

在当今IT世界,SAP和非SAP组件相互紧密协同的情况极为常见。核心生产部件之间的接口成为关键业务,比如接口的可用性,数据的一致性,生产量等等。关键是要不断监控SAP和非SAP接口和组件的集成。OCC的的中央显示器能够从多个角度提供状态和性能整合的完整的画面。具体例子如下:

o最终用户体验监控(EEM)展示终端用户视角

o PI监测展示跨系统信息流

o BI监测展示报表层面

o接口通道 (IC) 监测展示接口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SAP与非SAP组件都能够纳入这一画面。例如,CA Wily Introscope 完整版,及SAP IT基础架构管理能够作为关键业务处理的一部分,为非SAP组件提供相应的集成能力。

?持续改进业务及IT

作为OCC的第二个核心流程,SAP建议设立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启动,持续改进会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结构性的分析及归档。收集、优先化、测试并实施改进建议。不断测量改善活动的成功度。

持续的改进能够帮助解决主要运行难题及面临的挑战。根据改善项目,建议的修改可能影响业务流程或IT支持流程的设置。这可能会带来新的“工厂化运行SAP”项目的实施。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IT不能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商业在不断改变业务应用,业务流程及流程配置。这些变化会引入新的关键业务流程和相应的潜在的异常情况,因此需要OCC的检测控制。换句话说,对当前业务的分析并不是需求变化的唯一来源。为避免上述风险,也许除显示器之外,IT支持流程及业务流程也需进行变更。

持续改进是一个结构化的多步骤过程,市场上现已有几个改进流程定义。比如由戴明博士推广的PDCA循环,共包括4个步骤:计划(Plan),执行(Do),检查

(Check)和执行(Act):

图 5: PDCA 循环流程

o计划:规划改善先后次序

o执行:将第一时间的想法在现实中进行验证

o检查:检查结果,并定义新标准

o执行:实施新标准

流程步骤的数目和背后的改进理论并不重要。例如DMAIC改进理论或许能提供类似

的结果。然而,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持续改进IT的理念。此外,改进过程本身需要得到

高级管理层的关注,从而真正解决、纠正新发现的业务挑战及难题。

在建立OCC时,SAP需要考虑将持续改进无缝集成到现有的IT支持环境上。集成通

常是基于两个层面:IT支持工具,和IT支持流程,例如:

o数据取自现有的IT支持工具,以推动这一进程。例如第三方服务台工具的事件管理数据能够帮助识别最终用户经常体验到的痛苦。不断改进过程中所引发的

变更由现有变更请求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和跟踪。

o根据成熟水平,持续改进现有的事件、问题管理流程可以重复利用概念、角色、流程和程序。

因此,SAP运维作为一个整体将变得更具创新性。通过提高效率,不但可以释放出在

运维环境中需要的资源,同时也可以使IT运维团队在更短的时间段内处理更多的问题。

OCC与ICC和MCC深度集成。

ICC与OCC进行双重集成

一方面,不断改进的过程可能带来新的改进项目,这一项目将由ICC进行管理。另一

方面,ICC需要考虑客户需求,以保证当新的应用进入生产环境后的顺利运维。

o在开发过程中,ICC负责执行共同开发标准(例如:编程过程中,描述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产品相关的开发标准可能会定义性能方面的额外要求。

o通过用户测试 (UAT),ICC需要向OCC递交运维文档,描述包括新发展、系统架构、预期的数据量、重要的新批次处理作业、额外的性能要求在内的业务

流程和接口。

一旦启动传输至生产系统这一流程,通常一个由项目和生产支持环境专家组成的联合

小组将努力确保顺利运维。这是通过ICC“集成验证”(IV) 的方法来实现的。

新引进的应用程序通常包括:

o技术监控涉及所有的IT环境组件。技术监测覆盖技术组件的可用性、性能、技术异常和配置。

o对关键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步骤的监测——包括关键业务交易、接口、业务异常事件和后台作业。

o根据新应用程序的类型,基本监测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十分重要(例如:由于相同的业务数据存储在多个系统,新推出的ERP-CRM方案需要监测业务数据的

一致性)

o估计数据量、增长率、以及它们对硬件设备配置和技术能力的影响

o对特殊组成部分的监测,如SAP PI/BI(包括SAP HANA场景)

o通知所有IT运营人员及负责人注意警报

所有上述列出的项目需要记录到适当的文档。例如,IT架构和业务流程需要记录。必

须有文档记述IT运营人员在警报的情况下或在一个异常的情况下需做什么。如前所述,ICC负责提供基本的文档。这一基本文档由运维方面进行完善,并存储在SAP解决方案管理器中。然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文档应该尽可能存储在相关的行动中。这即

是SAP引导程序:一个向导类型的应用程序,其能够提供一定的分析或校对功能(本地在SAP解决方案管理器中,远程在被管理系统中)。 IT操作人员可以安全地执行

操作。经验丰富的二级支持专家却可以直接调用专家工具。

引导程序可以用来分析警报,并处理定期和临时的管理流程(如定期的数据库备份)。因此,集成验证还需要确保新的或变更的管理流程能被妥善记录。

ICC和OCC的成员的联合努力对此定义工作很关键。这一阶段的文档和监控设置通常

不会在上线之后就结束。尤其对于最大关怀客户,监测空白区变的显而易见。针对最

大关怀,故障诊断例程的文档需要基于真实情况中的问题来完成。当最大关怀接近尾

声,新引入应用程序的运维负责方已经完全转移到OCC。这意味着:

o.如上所述对新应用程序的监控已被记载和设置。

o配置警报,分析过程被记录及配置为引导程序。

o IT运营人员已就如何合理使用中央监控和警报的收件箱进行了培训。

?当客户需要在故障排除生产环境下获取SAP帮助时,需要SAP MCC与OCC的深层集成。比如在持续改进循环流程的计划阶段,客户想要SAP分析某个对业务或者IT

有巨大影响的问题。如果客户无法找到根本原因,或不能提出改进建议,即可直接与

SAP MCC取得联系,即刻启动相应的分析服务,并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远程视频连接。

当然,对于SAP MAXATTENTION客户,与MCC的连接更为直接,因为其可直接访

问SAP个人资源(例如,通过按需专家)。

OCC由什么构成?

?一套中央显示器,能够持久报告业务流程和相关IT架构的状态,包括重要的业务和技术异常事件。

OCC的中央监视器始终以客户的具体需求为重。然而,与SAP的支持标准相对应,

一组标准显示器能在许多情况下进行使用,如图6所示。此标准显示器能够提供业务

流程状态,IT架构组件的状态,以及最终用户角度下的性能和警示收件箱的状态。

图6:OCC标准显示器

客户特定的扩展能够显示系统之间数据不一致的数量,或者关键接口错误信息。根据监控实体,SAP能够区分三个层次:

o业务流程层,由业务流程运维处理

o应用层,由应用运维处理

o IT基础架构层,由 IT架构运维处理

图 7: 监控的三个层面

基础架构运维用来管理IT基础架构层上的(SAP和非SAP)项目(例如:打印机和

网络交换机),通过从SAP基础架构管理(需要额外的许可证)获得强大的集成功能。

主存储库是一个配置管理数据库 (CMDB)。

应用运维能够基于SAP的RCA工具套件,CA Wily Introscope,处理详细的技术监

测、预警和异常数据(如响应时间,数据库的大小和增长率)。同样可以覆盖SAP和

非SAP组件。

业务流程运维能够处理监控、警报和业务流程的异常数据,以及各个业务流程步骤

(例如,创建销售订单的数量)。

作为SAP解决方案管理器的一部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SAP BW中。其可用于监视,

警报和报告。

?警报监测基础架构,无需人工操作,全天候7x24积极监控解决方案,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触发警报和关联问题。警报附带在警示收件箱中。

?一组小的IT运营团队(“2个运营人员一班制”;技术和功能范围,取决于集中监控),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警报(事件管理流程)工作:

o执行初步分析(文档化/引导操作)

o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将警报上升至事件/服务请求,假如警报无法得到解决,则需要下一级的支持。

?持续改进流程,能够明确运营痛点。这通常是通过基于SAP Solution Manager的监控数据的趋势分析来支持的。一旦过程启动,将是不断优化的过程:

o明确根本原因

o采取必要的行动,减轻风险

o跟踪和报告成功案例

为什么客户需要OCC?

提高业务连续性

客户需要OCC,因为其能够提供透明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主动化的服务。业务连续性能够

通过主动化运营(警示驱动)模式进行提高:在问题对业务造成影响之前,能够理想化的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提醒。例如,OCC能够自动检测到一个SAP文件系统的溢出。当SAP系统

受到影响之前,可以启动纠正措施(清理或延长)。集中控制能够提供IT运营人员与支持专家所需的信息,以确保业务流程和IT组件的可用性。

提高业务满意度

持续提高改进业务满意度表现在两个层面。集中支持层面,这一过程重点为防止再次发生单一重大事故和循环发生的微小事故。由于每个事件代表业务的机会成本,减少事故的发生能够带来更好的业务满意度。

此外,持续改进流程使用解决方案中的所有信息,助力IT提高企业用户的业务流程。例如,系统读取指标有助于识别不必要和非生产性的手动操作,这些手动操作可以被自动化所替代。除此之外,可以发现业务流程中隐藏的积压工作及瓶颈。使用这些和其他手段,IT能够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业务客户的创新伙伴。

提高IT支持效率

与根本原因分析工具集的紧密集成有助于更迅速的找到发展瓶颈。运维支持中心的集中监控能够提供额外的信息,有助于重新建立最佳性能(技术和业务流程相关)。

降低运营成本

系统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将伴随运营成本的显著降低,例如:

?系统管理可以通过创建引导程序进行标准化。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治理和控制水平,降低了经营风险。

?每日手动健康检查可以完全由新的警报监测概念所取代。基于警报的发生、技术和业务流程的性能数据,系统报告状态能够进行自动报告。

IT运营人员提供的额外支持,能够使二级支持专注于复杂及关键项目。总体而言,客户能够投入更少的成本实现更多的价值。

OCC是如何工作的?

提供透明化

OCC中央监视器提供透明化的生产环境(SAP和非SAP)运行状态。集中监控可以在OCC 办公室的壁挂电视屏幕中采用自动刷新模式,或按IT运营和IT支持专家的需求进行调整(参见图2)。

显示器显示的部分为标准化(包含“必须”的监测信息)信息,部分基于运行要求,而每一位客户的运行要求各不相同(例如:一个大型SAP银行系统与一个大型SAP企业仓库管理环境的运行需求有所不同)。集中监控的标准部件或常用部件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即“四大屏幕”:技术状态视图,功能及业务流程中的状态视图,最终用户的角度,和警报收件箱(参见图6):

技术状态视图使用红绿灯来显示所有被纳入监控范围内的生产系统的可用性、性能、配置和异常事件。IT运维人员或者技术支持专家可以从这里直接深入单个系统,并查找到详细的技术指标及这些指标的历史记录。

图8:技术状态视图(系统列表)

专家中心 (COE) 团队负责人和SAP基础管理员希望不断了解核心生产系统的状态。

OCC能够提供在对方的智能手机上安置移动应用程序视图。

?业务流程概述显示每个业务流程,或每个接口步骤的红绿灯。从这里开始,IT运营人员或功能支持专家可以直接深入查看各个警报的细节、历史和分析意见。

图9:业务流程视图

?此外,通常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讲,特别是对于连接不同区域间的对话用户。如果监控进程的总响应时间(包括网络时间)超过接受范围,最终用户方面的监控将立即显示。从总体视图角度,IT运营人员与支持专家可以深入到单个模拟活动步骤,历史视

图或仪表板。

图10:最终用户的角度下的性能视图

?第四常见的视图为自动刷新模式下的警报收件箱。下一的章节将详细描述的警报收件箱的使用情况。

然而,除了公认标准,客户定制的额外显示视图也可作为OCC的一部分。

?一位拥有复杂集成场景的用户除使用SAP PI之外或许还使用了其他非SAP的中间件组件。非SAP组件可通过CA Wily集成到SAP解决方案管理器。对于SAP PI,额外的监控视图可以显示不同层面的PI具体信息,如PI的基础架构组件的可用性、PI数

据加载及PI特定警报。未来,还将提供信息流相关的内容。

图11:消息流监控

许多客户已经拥有了先进的BW场景。同时,他们希望SAP BW,SAP BO,以及数据源系统能够显示在一个视图。其中有些客户已经拥有了基于SAP HANA的BW系统,并希望也将其融入进来。OCC能够提供专门的BW视图显示所有组件,IT运营人员可以向下钻取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进行详细分析。

图12:在一个视图中监控BW/ BI架构(包括SAP HANA)

解决警报

第一个OCC流程被称为事件管理,并定义了SAP解决方案管理器发生警报时的所有活动,直到警报关闭。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向您提供一个示例。

IT运营人员负责集中监控和警报收件箱。他们将于定期或总览监视器的指标变红时检查警报收件箱。假如警报监控基础架构检测到一处关键后台作业的故障,警报收件箱会出现一个红色警报,并在运行时自动更新。 IT运营人员打开警报,并指派自己为处理者。包括排除故障的描述,重新启动选项及联系人在内的详细工作文件,都会包含在指导流程中,并连接到警报。通过这些信息,IT运营人员能够立即跳转到被管理系统中进行正确的分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为事务SM37)。 IT操作人员检查作业日志,在特定误差场景下,他应该重新启动该工作。当工作成功重新启动后,IT运营人员将关闭SAP解决方案管理器的警报。

假如无法重新启动工作,IT运营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将警报转变为一个事件,并将其转发至工作文档中所任命的负责人进行下一步处理。事件管理流程将通知该负责人。他/她只需一击鼠标就可以及时从事件跳进警报。

图13:SAP解决方案管理器中央警报收件箱的视图

当警报的原因解决后,IT运营人员需要添加注释,并关闭警报。随后警报将从收件箱消失,但如果需要其仍然可以从历史列表中检索到。正常处理过程中,IT运营人员的任务是保证警报收件箱里没有严重警报。

持续改进

第二个OCC流程称为持续改进,旨在明确并优化对业务或IT造成重大运维难题的领域。

我们用以下两例加以说明。

示例1:

第一个示例中,SAP解决方案管理器的中央监控器显示,SAP ERP以及CRM系统中皆存在持续几高频率的ABAP dump。此外,还发现相当数量的失败的更新记录。

SAP事件的结构化分析表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事件举报是关于业务部门用户抱怨客户和生产主数据的丢失或不一致。

为分析现状并探索问题的根源,客户端OCC联络了SAP MCC,请求在业务数据维护流程中联合进行解决方案管理评估(SMA)。除了重要的维护流程问题,SMA还发现了CRM与ERP之间一个核心接口存在的问题。SMA为该接口提供了了接口分析服务(IFM)。

SMA与IFM推荐了一系列软件及设置的调整,来避免业务数据不一致问题。但是这

里缺少的是数据一致性监控:客户不了解当前状态,也不清楚拟议的改进建议是否能解决问题。

鉴于业务已经受到影响,客户决定遵循SMA的建议,将相关变更项目的重要性列为

“非常高”,以避免此领域中再次出现任何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为了使当前和逾期状态的信息具有透明度,OCC中还设立了其他监控器:

o第一台监控器定期检查ERP和CRM中客户及产品主数据的数据一致性。

o第二台监控器自动汇报ERP与CRM之间核心接口中出现的错误。

o第三台监控器汇报dump及中止更新。

现有的记录值可以继续做为基准的衡量标准来参考。

维护交易以及核心接口上的变更项目由ICC进行移交、启动并管理。

此外,数据一致性管理流程最近在IT中实施,业务同行也参与其中。如果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被汇报,该流程将分析状况、清理不一致数据并预防新问题产生。负责团队可以就这两个系统中原有的不一致数据立即采取行动。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就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起以下重要目标: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也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分析和关注。 一、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共可分成5类: (1) 机房环境基础设施部分。这里主要指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电力资源、环境资源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因为大多数用户基本并不会关注到数据中心的风火水电。但是,这类设备如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却是致命的。 (2) 在提供IT服务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这类设备在向用户提供IT服务过程中提供了计算、存储与通信等功能,是IT服务最直接的物理载体。 (3) 系统与数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软件

资源;还有业务数据、配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这类管理对象虽然不像前两类管理对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IT服务的逻辑载体。 (4) 管理工具,包括了基础设施监控软件、监控软件、工作流管理平台、报表平台、短信平台等。这类管理对象是帮助管理主体更高效地管理数据中心内各种管理对象,并在管理活动中承担起部分管理功能的软硬件设施。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直观感受并考证到数据中心如何管理好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从而间接地提升的可用性与可靠性。(5) 人员,包括了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厂商人员。人员一方面作为管理的主体负责管理数据中心运维对象,另一方面也作为管理的对象,支持IT的运行。这类对象与其他运维对象不同,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运维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运维对象本身。 二、定义各运维对象的运维内容 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存储介质管理、防病毒管理、应用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用户密码管理和员工管理等。要对每一个管理对象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定义操作内容、维护频度、对应的责任人,要做到有章可循,责任人可追踪。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追踪管理。 三、建立信息化的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应从数据中心的日常监控入手,事件管理、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及信息化终端设备维护方案 一、概况 xxx客户数据中心机房于XX年投入使用,目前即将过保和需要续保运维的设备清单如下:

另外,全院网络交换机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已全部过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维保的意义 通过机房设备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设备故障时,可提供快速的备件供应,技术支持,故障处理等服务。 通过系统的维护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做到为客户排忧解难,减少客户人力、物力投入的成本。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可延迟客户设备的淘汰时间,使可用价值最大化。 通过引入专业的维护公司,可以将客户管理人员从日常需要完成专业性很强的维护保养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信息或科技部门的自身职能。 通过专业的维护,将机房内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给客户的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投入提供依据。

三、维护范围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2、数据中心信息化系统 3、全院信息化终端设备 4、数据库及虚拟化系统 四、提供的服务 为更好的服务好客户,确实按质按量的对设备进行维护;我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厂商维护标准,结合自身多年经验积累和客户需求,制定了一套自有的服务内容: 1、我公司在本地储备相应设备的备品备件,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 免费更换新的器件,保障设备使用安全。 2.我公司和客户建立24小时联络机制,同时指定一名负责人与使用方保持沟 通,确保7*24小时都可靠联系到工程技术人员,所有节日都照此标准执行。 3.快速进行故障抢修:故障服务响应时间不多于30分钟,2小时内至少2人以 上携带相关工具、仪器到达故障现场,直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4.我公司对维修维护的设施设备的使用性能负责,在维修维护过程中严格执 行技术规范,保证设施设备的性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在维修维护间,我方应对设施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做出评估,并进行恰当的预防性处理,以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若故障隐患超出维修维护范围的,及时书面通知客户,并提出消除隐患建议。 5.维护巡检中我公司提供设备系统图或使用说明书:将机房内设备的整个系 统等汇编成资料,由维护人员进行统一放置,便于应急查询。 6.巡检次数每年不少于四次,每次巡检后,由维修维护方提供巡检报告,并 由使用方签字确认。每月由我公司客户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回访,听取客户意见反馈,搭建起双方的沟通渠道。

运维控制中心白皮书

运维控制中心 白皮书 2013年9月1日

目录 运维控制中心 (1) 运维控制中心——概况 (3) 什么是OCC? (3) OCC由什么构成? (11) 为什么客户需要OCC? (13) 提高业务连续性 (13) 提高业务满意度 (14) 提高IT支持效率 (14) 降低运营成本 (14) OCC是如何工作的? (15) 提供透明化 (15) 解决警报 (18) 持续改进 (20) OCC前提条件 (21) SAP在客户端OCC中的作用 (21) OCC中的关键角色 (22) OCC 团队负责人 (22) IT运维人员 (技术 /功能) (22) 负责业务连续性的质量经理 (23) 负责业务流程优化的质量经理 (23)

运维控制中心——概况 运维控制中心(OCC)是“工厂化运行SAP”的具体体现。OCC能够确保高度自动化及主动的操作,此举能够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IT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满意度。此外,OCC 能够不断推动业务流程的改进和IT支持。运营控制中心与创新控制中心 (ICC) 和SAP任务控制中心 (MCC) 的紧密联系旨在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图1: OCC,ICC及MCC ICC旨在助力SAP客户实现“工厂化建立SAP”。ICC能够最大程度地使用SAP标准功能,通过端到端的集成验证保护和优化投资,并能够保证上线后平稳无中断的运行。MCC基于SAP在全球各地的办事处,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关键支持。图1展示了上述三个控制中心。 在OCC,一组IT运营人员负责SAP生产环境的维护。根据环境和业务流程复杂性的差异,两个运营人员一班制(全职雇员)能够理想地进行环境的维护,通过SLA(服务等级协议)达到4小时内解决业务问题的目标。 什么是OCC? OCC是位于客户现场的IT支持团队,能够积极主动地监控SAP的生产环境(及重要的非SAP应用)。我们建议客户在IT支持部门内设立OCC办公室。图2显示了OCC的外观和整体布局。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 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

服务管理平台产品白皮书

服务管理平台 1产品综述 1.1产品定义 服务管理平台,是将基于服务技术、组件式开发的、独立运行的服务进行统一的接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异构服务间集成与管理,最终实现所有运行中的服务可以有序、正常、持续的运转。 1.2产品定位 服务管理平台是针对系统庞大、需求持续增加、需求变化较为频繁、接口数目庞大、接口调用频繁,并倾向于使用服务架构系统管理,而提供一体化的服务管理平台。服务管理平台通过集成支撑服务、行业服务、工具服务、中间件服务,对所有的服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对上层应用的服务调用提供基础支撑。 2产品核心价值 2.1快捷部署 现有平台,针对单一系统,功能的增加或者原有功能的修改,都需要开发人员重新梳理原有系统接口,并针对每个接口进行调整然后重新测试部署,对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都带来不小的负担,开发实施时间长。

服务管理平台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出现的,灵活的服务配置改变原有单模式,将服务按功能或行为划分为响度独立的功能服务,每个服务都可独立部署运行,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快速应对用户需求的变化。 2.2强大的服务管理支撑 服务管理平台可接入依照服务模式和灵活的调度策略开发出来的产品模块,实现服务的注册、服务依赖关系的管理、服务的资源目录、服务路由等功能,并可实现服务的计量功能,提供全面化的服务统一管理功能。 2.3一致的服务调用 服务管理平台对接入的服务的运行进行统一的管理,根据服务的调用关系,实现服务运行过程中的降级、熔断等调度功能,最终达到服务能有序、高效、正常的运行。 3产品架构 服务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网关来接受外部系统的服务调用,并实现服务路由、均衡负载、权限控制等功能。 服务管理平台中的Adapter模块,主要实现第三方服务的接入、具体业务需求的定制和配置管理,以满足不同项目的特定业务和技术需求。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这类设备在向用户提供IT 服务过程中提供了计算、存传输和通信等功能,是IT服务最核心的部分。 ③系统与数据 这部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环节和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还有业务数据、配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这类管理对象虽然不像前两类管理对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IT服务的逻辑载体。 ④管理工具 这部分包括基础设施监控软件、IT监控软件、工作流管理平台、报表平台和短信平台等。 这类管理对象是帮助管理主体更高效地管理数据中心内各种管理对象的工作情况,并在管理活动中承担起部分管理功能的软硬件设施。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直观感受并考证数据中心如何管理好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从而间接地提升了可用性与可靠性。 ⑤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厂商人员的管理。 人员一方面作为管理的主体负责管理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另一方面也作为管理的对象,支持IT的运行。这类对象与其他运维对象不同,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运维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运维对象本身。 (2)定义各运维对象的运维内容 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存储介质管理、防病毒管理、应用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用户密码管理和员工管理等。这就需要对每一个管理对象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定义操作内容、维护频度、对应的责任人,要做到有章可循,责任人可追踪。实现对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地追踪管理。 (3)建立信息化的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和IT服务管理系统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应从数据中心的日常监控入手,事件管理、变更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数据中心的日常监控。实现提前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首先要有完整的、全方位实时有效的监控系统,并着重监控数据的记录和技术分析。 数据中心的业务可以概括为:通过运行系统来向客户提供服务。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来运行

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方案的经济性的分析

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方案的经济性的分析 摘要:伴随着全球金融业的迅猛扩张,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建设投入、改建扩建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无效投入对银行决策造成的沉重压力。笔者从生产中心、同城灾备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的选址,基础设施在容量密度、电力供应与机房制冷等角度的规划,以及在绿色 IT 理念下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数据中心建设;运维方案;经济性;选址规划;绿色 IT

目录 1 选址的经济性分析 (3) 2 基础设施规划的经济性分析 (4) 3 “绿色IT”理念的经济性分析 (5) 4 结语 (5) 5 参考文献 (5)

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银行的业务量急剧增加,因此,需要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规模以满足工作需要。但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维对于银行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倘若扩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而扩建规模过大又会造成巨额的成本浪费,如何确保其经济性值得探讨。 1选址的经济性分析 选址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中发挥着基础作用,选址的科学性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还能够节约投资成本。在数据中心选址的过程中一般由银行 IT 部门主导,依据“两地三中心”的方案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同城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位于同一城市,而异地灾备中心则位于另一个不同城市,以满足容灾体系的建设需要。 1.1同城灾备中心选址及经济性分析 一方面,同城灾备中心按规定要求应与生产中心在同一城市内,但在衡量一般灾难事件的前提下,应保持二者间的物理距离大于 20 km。同城灾备中心地理位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的灾难与风险,综合考量诸如城市功能区、供电局与运营商分布状况、城市交通情况等环境因素,确保两个中心由不同供电局提供电力、在不同节点进行通信接入,同时,要严格杜绝同城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在市政配套设施上产生重合现象,确保其通信线路、消防排水等设施保持完全的独立、分离。另一方面,虽然同城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要保持彼此独立,但应在二者之间建立快速交通通道供人员与物品的转移,保证治安环境状况良好。当生产中心出现问题时,同城灾备中心可及时迅速响应,并通过专用通道为运行管理提供便利条件。此外,在选址时要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与环境因素,尽量避开较低的地理位置,将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纳入考量范围,务必将地理位置选择在所在区域内海拔较高点,保证排水通畅。 1.2异地灾备中心选址 1.2.1考虑因素 异地灾备中心的选址与同城灾备中心和生产中心位于不同城市,在进行数据中心的筹备建设前,应着重针对生产中心进行系统分析与风险评估,将生产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状况进行系统总结。具体选址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上文提到的供电系统、通信运营商、消防状况与排水情况等要素,也应综合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灾害分布状况、有无潜在的战争风险隐患、该地人力资源系统状况以及服务环境等因素。灾备中心选址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还需要衡量当地的高科技人才资源与社会经济人文等总体环境。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培训课件

望采纳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运维管理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运维管理 谁说高大上的机房不能炫!设备环境团队联合运营平台研发、网络、系统三、系统二等团队,历经一年的时间、7轮次需求细化讨论、11次版本更新,精雕细琢、倾尽洪荒之力打造了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平台!这是一个集才智美貌于一身,融合酷炫、可视等元素,高效、创新、高颜值的基础设施运维平台。平台包括两大功能模块: 一、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模块 为了整合基础设施运维大数据资源,设备环境团队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自主开发了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模块,将分散的、手工维护的硬件设备、应用部署、机房资源和综合布线等各项基础环境资源的运维信息进行整合,累计整理各类数据10万多条,近50万字段,初步建成了IT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二、基础设施可视化模块 在全面、准确的运维数据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可视化模块解决了以前需要多个系统、多张excel表格或者报表进行耗时耗力的分析和比对才能获取的信息,用三维的形式在一张视图内呈现,改变了传统运维信息展现的方式,其所带来的运维效率的大幅提升、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等,已经不是简单的炫所能表达的。(一)机房环境可视化 以黑山扈机房实际场景为原型,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机房内三百多种型号的设备设施逐一采集信息、模型建模,从细节入手,设备模型精确到端口级,实现了机房内三千多个机柜级设备和四千多个机架级设备的精确建模,构建了多视角、多维度分层呈现的虚拟现实环境。 (二)资产管理可视化 资产管理可视化可在机房三维场景中直接查询并精确定位设备设施,两万多条资产数据自动更新,点一下鼠标,位置、外观、型号、系统应用、容量、端口使用等设备信息即时呈现,精准、详细。 (三)容量管理可视化 机房资源的容量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往往需要兼顾空间、配电、硬件资源等多维度因素。现在可以在可视化场景中将环境、资源、配电、设备资源、PUE等信息多维度集中展现,两万五千余条实时采集数据,基础资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只对着excel纸上谈兵了。 (四)运维管理可视化 联动一体化监控,硬件高等级事件自动定位至相关设备并显着提示,点击即可快速获取设备资产、运维(IP、系统、维护变更信息等)、配线连接等信息,有效提升故障定位、预判及处理效率。

自动化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白皮书

自动化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目录 1IT运维管理面临挑战 (3) 2应运而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5) 3自动化应用场景 (7) 3.1灾备切换自动化 (7) 3.2故障现场快照 (8) 3.3批量设备操作处理 (8) 3.4周期性作业调度 (9) 3.5应急处理流程 (9) 3.6重要配置备份、基线比对 (10) 4产品简介 (12) 4.1运维脚本集中管理 (12) 4.2可视化流程配置引擎 (12) 4.3作业流程人工干预 (13) 4.4作业执行验证/持续监控 (13) 4.5作业操作手册自动生成 (13) 4.6作业执行结果展现 (14) 4.7配置备份/基线库管理 (14) 5产品优势 (16) 6运行环境 (17)

1 IT 运维管理面临挑战 24% 31%45% IT 运营费用比例 新系统开发维护开发运维管理 ? 分散于各服务器上的运维脚本,存在管理风险,且耗费大量管理成本; ? 日常操作消耗大量人力资源,误操作风险较大,操作执行效率低;

?操作过程可控度低,运维风险大: ?操作与执行方案匹配度无法保证,实际操作过程可控度较低; ?日常操作对人员水平要求高,人力资源风险大; ?运维操作透明度低: ?实际操作不便于监督,存在“黑盒”操作风险; ?日常工作与实际操作无法有效关联,不利于日后审计;

2应运而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面对IT运维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单靠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在技术、业务等方面的要求,那么标准化、自动化、架构优化、过程优化等降低IT服务成本的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中,IT运维自动化是指将IT运维中日常的、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自动化,把过去的手工执行转为自动化操作。自动化是IT运维工作的升华,IT运维自动化不单纯是一个维护过程,更是一个管理的提升过程,是IT运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IT运维自动化从诞生发展至今,其重要属性之一已经不仅仅只是代替人工操作,更重要的是深层探知和全局分析,关注的是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实现性能与服务最优化,同时保障投资收益最大化。自动化对IT运维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人与设备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面向客户服务驱动IT运维决策的层面。 融海咨询借鉴IT运维自动化发展趋势,结合多年IT服务经验中对用户需求的把控,自行研发自动化解决方案。 自动化方案概述: 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IT运维管理操作的自动化调度、“一键式”处理;通过异常处理的支持,对操作的结果进行验证,并持续监控作业执行结果;通过时间约束条件,对按照时间计划执行的运维作业进行管理;通过复杂的关系运算条件,处理复杂的作业流程的关系;通过UserTasks人工接口,方便运维人员对作业调度流程的参与;通过图形化的工作流定制平台,实现对业务活动进行整体规划;通过与其它平台的集成,实现了与报警、监控等运维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的作业调度自动化。 通过自动化解决方案,推动了企业IT运维管理操作的指令化、标准化、流程化进程。 自动化建设目标:

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为了建设和运营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通过分析当前基地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结合当前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从运维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组织架构、技术构架、组网结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式,从而实现智能化运维的管理目标,减少运维成本并提升运维效率。 【关键词】大型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一体化运维云化架构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4.014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14-0066-05 引用格式:邓颂清,程尧. 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式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14): 66-70. large data center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tegrat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数据中心的规模迅速扩张,如何建设和运营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管理人员的重大挑战[1]。 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是近年兴起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工具,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解读。本文在dcim的理念基础上,针对大型数据中心(即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基地的大型数据中心),就其一体化运维管理的建设模式提出探讨性方案。 2 基地运维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及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消耗和运维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以及数据中心的效率和效益[2]。 作为承载信息系统运行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关键是对it设备以及支撑it设备运行的风火水电等场地基础设施的管理,包括: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对这些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维业务管理的流程与规则;对数据中心内基础设施日常运行数据的分析、对比与挖掘。 对于大型数据中心产业基地,特征为辐射全国、规模分布、虚拟资源、弹性调度、安全防护、绿色节能。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功能需求越来越多,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系统间的数据交互越来越广,系统对接口的复杂度急剧上升。由于业务、维护复杂,对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更高。 现阶段大型数据中心运维面临的挑战如下: (1)经济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包括网络、空间、动环资源;如何缩减运行费用,包括能源、维护人员。 (2)灵活性:如何识别及降低过度部署和冗余;如何灵活扩展容量(空间、制冷和供电);如何更快响应业务。 (3)可用性: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如何及时排除隐患,处理复杂故障;如何实现动态资源管理和电子流管理。 (4)管理性:需要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撑决策和规划;如何实现系统一体化,统一协作、快速响应;如何满足大客户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和自服务管理。 面对以上挑战,数据中心应建设“集中化运维、一体化管理、智能化分析、流程化控制”的it支撑系统,才能实现智能化运维的管理目标,减少运维人员和维护成本,优化资源管理,提升运维效率。 3 平台系统架构、组织架构和技术架构 3.1 平台系统架构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T服务白皮书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运维服务概述 (4) 1、 (4) 2、 (4) 3、 (4) 第二章监控巡检服务 (4) 1、实时监控 (4) 2、日常监控 (4) 第三章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 (4) 1、服务器健康检查 (4) 2、服务器日常维护 (5) 3、服务器配置管理 (6) 4、服务器性能管理 (7) 第四章网络运维管理服务 (8) 1、网络拓扑规划和优化 (8) 2、网络设备安装、配置、调试 (8) 3、网络设备“高可用”配置和维护 (8) 4、网络设备性能管理 (8) 第五章存储运维管理服务 (8)

1、存储设备安装、配置、调试 (8) 2、存储容量空间管理 (8) 3、存储性能管理 (8) 第六章数据库管理服务 (8) 1、数据库安装、配置、调试 (8) 2、数据库性能管理 (8) 3、数据库容量空间管理 (8) 4、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管理 (8) 第七章安全管理 (8) 1、服务器安全管理 (9) 2、网络安全管理 (9) 第八章管理制度、流程 (9) 1、服务支持 (9) 2、服务交付 (9) 第九章应急管理 (9) 1、应急预案开发和维护 (9) 2、应急演练 (9)

第一章运维服务概述 1、 2、 3、 第二章监控巡检服务 1、实时监控 2、日常监控 第三章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 1、服务器健康检查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将故障排除在发生之前至关重要。健康检查服务是鹏博士提供的一项针对设备的非常有效的事故预防服务,是主动式服务的一种。通过健康巡检服务可以尽早发现系统的问题或潜在问题,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健康巡检将帮助客户从技术角度对正在运行的服务范围内系统的技术特征、故障隐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目前系统资源状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系统扩容、改造、维护计划,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服务内容如下: 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健康检查计划、方案、流程;

数据中心运维操作标准和流程

数据中心运维操作标准及流程 郑州向心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

1 机房运维管理前期准备 1.1 管理目标 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与业主管理层、IT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共同讨论确定运维管理目标。制定目标时,应综合考虑机房所支持的应用的可用性要求、机房基础设施设施的等级、容量等因素。目标宜包括可用性目标、能效目标、可以用服务等级协议(SLA)的形式呈现。不同应用的可用性目标的机房,可设定不同等级的机房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目标。 1.2 参与数据中心建设过程 机房运维团队应充分了解自己将要管理的场地基础设施。对于新建机房,应尽早参与机房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以便将运维阶段的需求在规划、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等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同时为后期做好运维工作打下基础。 1.2.1 应参与规划设计 机房的规划设计是一个谨慎和严谨的过程,需要所有参与机房建设的相关方共同完成,才能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性、实用性等要求。其中,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提出运维要求,从运维经验、实际运维难度、提高运维可易性等方面对规划和设计过程进行配合。 1.2.2 应参与相关供应商遴选 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参与机房基础设施设备供应商选择的全过程,及时地了解各种产品及服务的品牌、型号、规格等关键参数,使之更能满足运维的要求。并就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提

出建议,还需要对后续的设备保修等服务提出要求。 1.2.3 应参与建造管理 机房的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积极参与机房基础设施的建造工作,并协助做好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着重关注工程建造中如材料的使用、工序、建造过程等工作,重点关注隐蔽工程的安装工艺和质量。 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应充分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对于新建数据中心,从施工质量和日后运维方便性出发,尽早发现施工过程的问题,及时纠正,方便日后运维和节省日后整改成本。 1.3 测试验证 机房基础设施投产前的测试验证是确保机房基础设施满足设计要求和运行要求的关键环节。 1.3.1 时间和预算 机房的业主应设立测试验证专项预算,预算应包括外部测试验证服务提供商的相关费用,以及在测试验证阶段产生的电费、水费、油费等相关费用。应制定测试验证的工期规划,以更准确地预测机房基础设施交付投产的日期。 1.3.2 测试验证参与方 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可作为测试验证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运维管理部门可作为测试验证工作的主体审核单位;第三方测试服务商可作为测试验证的实施单位及整体组织工作的协调单位。但运维管理部门应要求测试服务商预先提供测试方案,在运维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进行。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团队可参与测试验证工作,在此过程中熟悉设

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协议-标准版

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协议 甲方:乙方: 电话:电话: 地址:地址: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合作在园区开展IDC数据中心快速部署及商业化运营,发掘潜在机会,在商务领域中实现各自的目标。 鉴于: 甲方具有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专业技术团队资源。 乙方拥有智慧服务外包平台、服务提供和市场开拓能力。 甲、乙双方就IDC数据中心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完善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于这些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制订详细的市场规划和未来发展计划。 据此: 甲乙双方共同建设IDC数据中心,整合甲乙双方各种产品、服务及技术,共同负责各园区IDC设备的管理、技术运维等,双方达成以下一致意见签署本协议以资认真履行。 一、合作宗旨 甲乙双方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共同建设,协同运营为合作内容,以形成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市场机制集聚项目及资金资源,实现各地政府资源和甲乙双方的自身优势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利用模块化数据

中心设备的移动性、便捷性、整合性等综合优势,实现IDC运营设备快速部署到位并运营的商业目标。 甲乙双方均承诺:双方的合作遵循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它相关国家主管机关的相关规定,应在各自业务开展所需的许可资质内开展合作,并此资质在合作期内有效期。 二、合作内容 2.1 甲方确认:在适合园区组建项目公司,负责园区IDC维护及管理;现场管理及安保人员由甲方在当地聘用。 2.2 乙方确认:数据中心运营所需用电、带宽由乙方及所在园区统一接入,并争取园区的专项扶持。 2.3 甲乙双方确认:共同负责各园区项目公司及IDC设备的管理和技术运维。 2.4 甲乙双方确认:每个园区按2台一体化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设备标准配置,形成18个运营机架,共936个服务器位(U)托管的商业规模;每台箱体已集成IT 设备、UPS、制冷、照明、加湿、空气循环等设备,总设计功率为89.4KW; 2.5 甲乙双方确认:①每个园区设备购置投入516万元,主要由借贷资金或乙方负责;运维成本由项目自身营收及甲方承担;②甲方在各园区设立项目公司,并参照有限合伙模式对投资收益作出财务性安排。即每个园区项目按5年期设立项目运营周期,甲方每年向投资方进行收益分配;5年期满后,甲方一次性偿还资金方投入本金金额;③为确保投资方的利益,项目运营每年收益20%以内部分,将全额分配给投资方;超过20%部分的收益,由甲方与投资方按80%: 2

可视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白皮书

IT可视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SmartView产品 技术白皮书V1.61 目录

一、导论 1.1. 产品背景 IT行业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设备集成度不断提高,使各种网络设备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主设备、传输系统、支撑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已经逐步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迈进。 首先,机房内由设施数量众多,特别是当企业存在分支机构,由于分布范围广,机房内走线将非常复杂,尤其是老机房,如何理清楚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的拓扑关系,通常是机房维护人员的最为头疼的难题。 其次,对于办公区域,存在大量固定资产、移动办公类设备,这些设备资产的管理常常具有移动性,且各种人为情况较多。办公区域工位与网络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何找出工位与设备资产、工位与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并规范企业的IT水平。 此外,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在相同类型的设备中,如何能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如何真实的通过系统反应出设备环境及周边情况;如何通过系统以往解决过程和系统知识库,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思路,将能够显着提高运维的自动化程度。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监控系统,实现对企业IT资产实现远程集中监控,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通过标准的ITIL流程提升企业IT服务效率。 3D仿真是企业IT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全三维可视化资源管理与运维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通过3维场景能显着增强机房查看与监控,企业办公区域监控,提高设备、设施、资产与流程的直观可视性、可管理型,真正提高企业IT运维管理的效率,让IT真正服务于企业运营。 神州数码针对以上问题推出一套基于生产实景的全3D可视化IT资源管理与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用户在显示屏幕前即可查看到机房中的所有设备,对于日常维护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监控管理,资产审核人员对设备的盘点

云平台下的运维体系建设工作内容87904

云平台下的运维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一、系统运维 系统运维负责IDC、网络、CDN和基础服务的建设(LVS、NTP、DNS);负责资产管理,服务器选型、交付和维修。详细的工作职责如下: IDC数据中心建设 收集业务需求,预估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规模,从骨干网的分布,数据中心建筑,以及Internet接入、网络攻击防御能力、扩容能力、空间预留、外接专线能力、现场服务支撑能力等方面评估选型数据中心。负责数据中心的建设、现场维护工作。

网络建设 设计及规划生产网络架构,这里面包括: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传输网架构、CDN网络架构等,以及网络调优等日常运维工作。 LVS负载均衡和SNAT建设 LVS是整个站点架构中的流量入口,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构建负载均衡集群;完成网络与业务服务器的衔接,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负载调度能力,以及统一的网络层防攻击 能力;SNAT集中提供数据中心的公网访问服务,通过集群化部署,保证出网服务的高性能与高可用。 CDN规划和建设 CDN工作划分为第三方和自建两部分。建立第三方CDN的选型和调度控制;根据业务发展趋势,规划CDN新节点建设布局;完善CDN业务及监控,保障CDN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分析业务加速频道的文件特性和数量,制定最优的加速策略和资源匹配;负责用户劫持等CDN日常故障排查工作。 服务器选型、交付和维护 负责服务器的测试选型,包含服务器整机、部件的基础性测试

和业务测试,降低整机功率,提升机架部署密度等。结合对公司业务的了解,推广新硬件、新方案减少业务的服务器投入规模。负责服务器硬件故障的诊断定位,服务器硬件监控、健康检查工具的开发和维护。 OS、内核选型和OS相关维护工作 责整体平台的OS选型、定制和内核优化,以及Patch的更新和内部版本发布;建立基础的YUM包管理和分发中心,提供常用包版本库;跟进日常各类OS相关故障;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提供定向的优化支持。 资产管理 记录和管理运维相关的基础物理信息,包括数据中心、网络、机柜、服务器、ACL、IP等各种资源信息,制定有效的流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开放API接口,为自动化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基础服务建设 业务对DNS、NTP、SYSLOG等基础服务的依赖非常高,需要设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提供稳定的基础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