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推动中国发展的因素

2011 年刚刚过去。过去的一年,中国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力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扩大自主创新,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1 年也是中国加入WTO 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自己的经济体系,纳入国际经济体制的轨道。彼时还是国际贸易体制里的一个新手,要转变自己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转眼间,中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二,GDP 总量亦跃居世界第二。然而,2011 年并不风平浪静。内有通货膨胀、房地产行业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失控的压力;外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阴影,经济持续经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冲击。在这承前启后、关键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对内遏制通货膨胀,保适度增长,避免经济硬着陆;对外积极应对市场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出口需求下降。使这艘全球第二大经济巨轮,不至于偏离航道,且保持稳健的速度前行。展望2012 年,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十二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仍是中国经济所应走的道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在于如何保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如何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全球增长的驱动力;以及如何应对那些影响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并据此调整发展的模式。要完成这些任务,达到这些目标,不是沿着过去三十年道路的惯性走下去所能奏效的。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之所以要有新思维,新战略和新举措,是因为经济和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驱动力,新的趋势正在形成。2008 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我们旧的模式难以为继。对国家,应重思经济增长模式;对企业,应重思商业模式。如果企业对此认识不到,准备不足,还沿着以前的路子走,就很有可能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我们认为,有四大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或将改变企业的运营环境,或将改变企业的商业和运营模式;有些因素将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些因

素会导致企业的经营产生暂时的困难;其中有些因素具有全球共通性,有些因素是中国独有的。(一)中国如何走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经济发展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的问题,因此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因素。说到底,这是一个平衡

经济增长模式,或曰经济增长模式再平衡的问题。这是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不正视它,不对它做出反应,不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会失去重塑商业前景和未来的机会。(二)在国内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中国经济也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企业发现自己被巨大的力量推动,不管愿意不愿意,已经直接面向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推动了多极世界的形成;多极世界的形成又反过来推动了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的崛起。全球化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另一个侧面。对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的意义尤为重大。金融危机的冲击亦使得中国经济的决策者和企业反思自身经济增长的模式。认识到必须跳出旧有路径的窠臼,实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型。转型的需要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可以说,全球化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自然的选择。(三)人类共同面对的保护生存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问题,也摆在中国企业的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企业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不但因为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碳排放大国,面临严重的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而且中国经济总量还在快速增加,产生更大的环境压力。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例如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板的制造和使用方面,居世

界前列。在清洁煤,核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也将显出强的竞争力。正因为环境问题为害之烈,程度之深,改善环境才能切实增加人民的福祉,也才有足够大的改进空间,才能创造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还有一层含义,除了环境和资源可持续以外,还要在制度建设,文化底蕴,企业公民,社会责任等方面有所建树,才能做到企业之树常青,枝繁叶茂,延绵长存。(四)中国企业是全球经济的新军,其先天不足之处,在理念,在人才,在管理,在流程,更在创新和技术。经济发展的初期,仿制抄袭在所难免,低成本制造亦属无奈之举。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就不能再依靠模仿和低端制造。而应该在创新和原创技术上有所建树。许多新技

术的突破和推广,使所有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给后发的中国企业带来赶超的机会。如移动互联网,Web 2.0,云计算,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蕴藏着无限的机会。要抓住这些机会,与传统技术领先者并驾齐驱,需要中国企业在研究开发上下功夫,建立中国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提高生产率。通过平衡经济增长模式走上正确稳健的发展

之路,借助全球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公民的福祉,利用新技术赶超领先者,是中国企业在今后的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成长壮大的机会,也是它们的历史使命和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责任。任何一家企业,在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的时候,都应该从这四个方面思考。看哪些方面是企业的优先战略,可以利用哪些方面的优势,与这些因素相联系将有哪些趋势,如何预判和利用这些趋势。对于这些影响经济发展和塑造商业环境的因素,企业管理者也许会认为它们太遥远,而且作为单个企业的管理人员,他们的影响力微不足道,不能施加任何影响改变事物发展的轨道。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对这些力量做出评估和反应,企业可能丧失先机,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处于下风,遭受不必要的损失。I. 平衡经济增长模式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由对“失衡”的反思,引出的“平衡”或“再平衡”/“重新平衡” 概念,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界,管理学界,政府和企业界人士所探讨和谈论。确实,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由来已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它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失衡有两个层次,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失衡;在中国国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衡。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失衡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高储蓄,低消费,高出口;以低成本制造为优势,支撑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发达市场国家,低储蓄,高消费,高进口;以“寅吃卯粮”的方式消费新兴市场的出口产品。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市场国家积累了大量外汇盈余,而进口大于出口的发达国家却累积贸易赤字;于是松开口袋的富国向捂紧口袋的穷国通过发行债券借钱,造成发达国家市场流动性泛滥。过多的货币使人们不再认真对待信用,大家都想从资产交易中赚一把,全不管交易本身是否存在风险;只要能把球传给下家,天塌下来也不再是我的事;信用体系因此失灵,造成了贻害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是消费,

储蓄,投资,货币流动和信用体系的失衡。其二,长期以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单极世界之中,经济力量集中于发达市场的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主导和控制商业规则,创新,技术,资金和品牌,是全球经济的中心。源于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驰骋世界,把触角伸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位于非发达市场的经济体,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被动地接受既有规则的约束和

他人力量的支配。此为经济力量分布的不平衡。

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表现在微观上长期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缺乏自有品牌,自主技术和创新的支撑,价值增加有限。宏观上过分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而国内消费不足。经济结构上,还是东南沿海强,中西部内陆弱;国有企业仍然掌握大部分资源,民营企业受资源和体制之限,无法染指众多行业。中国经济规模大则大矣,但仔细检查其身体,可以发现它还是一个体格不匀称的巨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已为人所关注。大规模重新平衡的进程已经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力量对比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增长的中心开始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新的塑造商业环境的力量正在形成。世界从单极转向多极,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从单向依赖转向互相依赖;创新,资本,资源,人才从单向流动转向互相交流。新兴市场的国家与旧有体制处在某种“脱钩”的过程中,在旧的不平衡的体制下依赖和被依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自变量和它变量的分野,不再明显和清晰。例如,2009 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巴西的直接投资2009 年仅为9,200 万美元,巴西官方预测2010 年将剧增到100 亿美元。这两个分别位于地球两端的发展中大国,正在向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天平上增加制衡的砝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经济再平衡的过程。再平衡包括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向注重自主创新,研发设计,高端技术,精细制造;从低端贴牌生产转向创建自有品牌,建立营销渠道,取得消费者和客户的认同,向价值链高端扩张;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并重;从粗放,高能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向绿色,低能耗,低排放的模式转变。

无论是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新平衡,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再平衡,都将催生新的商业环境,呼唤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重塑未来的力量。未来的十年,将很可能是全球经济实现新的平衡的转折点。尘埃落定之后,对这些变化和新的力量做出反应,因势利导,抓住先机的企业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反之,如果认为经济发展再平衡只是经济学家或政治家应关注的事情,是学院和书斋里清议的话题,而对其不与理会,

则会面临风险。II. 全球化从上世纪70 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转型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1978 年到2010 年,GDP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为世界同期之最。经过30 余年的发展,中国从一个计划体制下濒临崩溃的短缺经济体,一跃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创造了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30 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从封闭隔绝向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演变的历史。中国经济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遵循市场规则,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结果。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运营不断全球化的历史;从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就与全球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30 余年的努力,中国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GDP 总量和进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力量的长足增长,要求中国具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全球经济事务负起更大的责任,并重新确定自己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只局限于从中国自身的范围出发看问题,已经无法找到下一阶段所面临问题的答案。视野向外,迈步“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力量增长的自然延伸,也是必然的选择。全球化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来支撑,是对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在当前发达市场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力不从心的时候,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中国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商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给中国带来进一步全球化的机会。加快全球化的步伐,目前的形势十分有利。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之际,中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发展之路,思考两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第一、金融危机是否意味着全球化过程将会放缓?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及其企业所暴露出的问题是否意味着西方管理思想的终结?发达市场和企业的经验是否对中国企业不再有借鉴意

义?第二、现存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否需要改变?企业是否需要重塑自我,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发达经济及其企业存在着严重缺陷,但并不代表源于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不再有指导意义。西方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仍然在许多方面代表着领先实践。即便是它们在危机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可作为中国企业应该汲取的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肯定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但国家要从宏观上调整

经济发展的模式,企业也要重新思考增长的模式。以往熟悉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将不一定再有效,寻找新的模式势在必行,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时代。什么是全球化?首先,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原材料和技术来源,以及企业的业务和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海外。其次,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过程。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全球市场,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演进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全球化形态。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制定,受到企业全球化目的、企业自身能力与行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行业的特点、所具的优势与需求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的全球战略也不同。迫于生存压力而谋求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将战略的重点放在如何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如何在海外投资建厂来拓展海外市场,或怎样利用当地低成本优势来整合全球资源等层面上。对于那些想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企业来说,全球化战略的制定将着眼于如何抢占海外市场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是通过兼并收购还是自建来扩大其规模和获取当地市场和渠道的能力。对于那些把优化运营环节和延伸价值链作为全球化主要目标的企业来说,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价值链扩张的层面上。很多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把打造全球化企业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企业可以从全球注册品牌、全球运营本地化、信息化,结合自建和并购交叉的扩张方式等层面来制定其全球化战略,从而实现打造全球化企业的目标。依据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制定的战略为企业明晰了定位和方向,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去执行。而在执行层面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我们提出的全球运营模式,探讨企业如何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能力,以及全球化的路径,

来高效地运作全球业务。其包括五大要素,即领导能力、人员素质、组织架构、流程和技术,以及卓越绩效标准。一个成功的全球运营模式需要五大要素彼此协同运作,取得平衡,并与本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当地市场环境相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具有应对市场变化和调整竞争战略的变革能力,当企业需要重组或发生重大改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重构全球运营模式。许多中国企业,雄心勃勃地进行了海外并购。但是往往发现整合并不容易,甚至铩羽而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团队习惯于管理国内的业务,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

驭从习以为常的国内业务到陌生复杂的全球运营的转变。花大力气建设全球运营模式是全球化成功的前提。

当今世界正在变得愈小愈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由单极变多极,单向变多向,各种经济体互相依存,利害关系纠结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国家和组织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如果企业在思考自身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的时候,还囿于一国一地,不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就很有可能准备不足,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对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的意义尤为重大。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变增长方式的历史任务,而中国企业也必须跳出旧有路径的窠臼,实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型。转型呼唤自主创新,呼唤品牌建设,呼唤客户价值,呼唤资源整合,呼唤文化交融。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和转型的需要,都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III. 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碳排放,全球性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为各国政界,学术界和产业界所反复议论和探讨。特别是1997 年12 月签订《京都议定书》,2009 年12 月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2010 年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直至2011 年12 月联合国德班气候峰会以后,由于环境质量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它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在寻求解决之道。正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本来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但发展的结果却是破坏了生存环境。愈发展,人类受害愈重,发展就愈不可持续。但是,因为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而停止发展经济,又无异因噎废食。所以,走出这种两难的境地,就是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持

经济发展。于是,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核心和焦点,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道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之所以不可持续,是因为,其一,环境质量的恶化直接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实质性的危害,食不可咽,气不可吸,水不可饮,因而不可持续。其二,对资源的过度攫取,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石油、煤、矿藏、水、土地、森林、草场,生物多样性,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和缩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耗尽不再重生,因而不能持续。中国作为人口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因而对资源的需求,对环境的造成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经济发展所消

耗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和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和规模上也属全球首屈一指。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对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重大。如果我们的视野再开阔一些,对中国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还不仅限于绿色,环保,低碳,新能源等。除了资源和环境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在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企业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网络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事关绿色,但又超越绿色。它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与我们常说的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做“百年老店”,基业常青,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中,有四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污染国之一,但同时又是多种新能源产品的制造大国,如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和使用居世界前列,在清洁煤,核能,电动汽车等方面,亦有望居于领先的地位。这里包含着一个明显的悖论,最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国同时也有可能是最大的清洁能源制造国。如何从这个矛盾的动态关系中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应该深入探讨的议题。例如,目前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企业大都与能源

消耗和污染的企业无关,各行其是,污染者自污染,清洁者自清洁。如果新能源和清洁技术能发端于传统的能源消耗和污染行业,或可帮助这些行业转型,或可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另外一条途径是新能源行业与传统行业联合,共同寻找新的绿色的增长点。如此,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同时,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二、我们发现,在应对资源和环境危机方面,中国企业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依靠制造能力,例如在风能、太阳能以及车用电池等领域。而且多是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初级制造。在生物燃料,垃圾燃料,合成生物

(synthetic biology,运用工程学原理设计新的生物系统和有机物的技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可将甘蔗中的糖份转化为柴油)等非制造领域,还比较滞后。而且,在对高附加值,低材料消耗,低污染的创新产品(如iPad,iPhone,电纸书,移动互联网等)的研发方面,更是没有足够的重视。环保的作为并不是只发生在能源行业,同样也发生在非能源领域。三、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社会和企业都要改变思维方式,重新设定自己的轻重缓急,孰先孰后,优先、次优先、一般目标的排序。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一切围绕发展的“发展型”思维,不惟GDP 是看,而要看增长的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中央政府要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

制,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做到发展可持续,而非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整个社会要绝奢华,尚节俭。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前提;发展和向自然的索取是有限度的,生态平衡乃是比无节制的发展更为重要的目标。四、对企业来说,为了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注意调整发展的思路,平衡增长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关注新的绿色技术,而且还要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首先从自身内部做起,建立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制定领导人接班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并注重企业公民建设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外广泛发展企业的社会网络,做到与相关利益者协同发展。如此,才能实现基业常青,绵延不断,做“百年老店”的愿望,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定要付诸实践,否则人类将最终被自己的行为所毁灭。我们相信人类是理性的,能找到自我拯救的道路。但是,人类集体的理性并不能保证单个行为个体的理性与之一致。单个的个体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变得扑朔迷离,再加上博奕者众,覆盖面广,技术复杂,发展方向难以预测,因此便充满不确定性。存在数种模式,有众多的情景,多种不同的结果;不知道哪种模式会占主导地位,哪种情景会常见,哪种结果会频频出现。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针对各种不同的模式、情景和结果,早做规划,找到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做新技术的开拓者,或做跟随者;或投入新能源,或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或组建联盟,或独力开发。只有这样,才不会由于准备不足,处于被动的地位。IV. 新技术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每一刻都有新的突破,涌现出新的技术,颠覆旧有的结构,改变我们的工

作和生活方式。作为个人,作为消费者,我们往往对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并不能清晰和确切地感受。不经意间,影响巨大、不可逆转的变革已经发生。回过头去,我们才发现确实今非昔比,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大不一样的世界里。企业也象个人一样,在很多时候对新技术的发端和冲击并不能准确和及时地把握。当一项新技术酝酿和发展的时候,它所带来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可能不为企业所感知。当巨变已经酿成,新技术实现突破,一夜之间,颠覆了既有的秩序。这时候才看到变化的轨迹是如此的清晰,影响是如此之巨大,新旧之差是如此之明显。消费者到此时明白新技术的魅力,尚不为晚。但如果企业到此时才醒悟,已不可追矣。

因此,就象善于观察,对新技术敏感的有心人可以从纷

纭复杂的现象中捕捉到“酷” 的技术,企业也可通过对行业,技术趋势的分析,预判将会出现的颠覆性的技术,以便调整战略,应对将会因此出现的变化。我们看见有多少企业,由于对新技术的出现反应迟钝,没有适时地采取应对措施,而陷入了困难的境地,或被边缘化,或一蹶不振,黯然退场。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对中国企业尤其有意义。中国企业是全球经济的新军,在技术上处于追赶者的地位。起步低,无奈只能从容易的做起,以仿制和购买技术,再加上低成本的制造,来打开局面。但是,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就不能再依靠模仿和低端制造。而应该在创新和原创技术上有所建树。新技术的突破和推广,使所有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给后发的中国企业带来赶超的机会。要抓住这些机会,与传统技术领先者并驾齐驱,需要中国企业在研究开发上下功夫,建立中国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提高生产率。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如高速列车,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清洁煤,核能,燃料电池等方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对未来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主要有三类。其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具有了新的功能。在Web 2.0 时代,移动互联网使得网络无处不在,人人都随时在线,扩大和延长了网络覆盖的空间和时间;再者,社交网络给予了人们交往和合作的新模式(Facebook,YouTube,企业间协同网络,博客,微博等)使人们能以以往不存在的方式互相交往和合作;同时,人们具有更加便利的生产和传播内容的手段。再加上有了基于网络的云计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硬件和软件,无需升级维

护,只需按用量付费,就可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IT 服务。如此,企业的主营业务,客户关系维护,销售和市场营销,都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如美国礼来公司创立了全球首家虚拟医药网络平台Innocentive。公司通过这个平台向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征求创意。征集到的50%以上的解决方案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一些公司在员工中通过博客和视频展开培训;通过社交网址做培训和顾客市场调研,例如Facebook; 在大众分享网站上推广新策划以及传播视频,例如YouTube;鼓励员工以软性广告的方式设立直接面对客户的博客,以及创建交流区,实现顾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助。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采用,如今,很多经济活动实际上已经发生在人类所看不间的领域之中,发生在互联网、物联网、手机、服务器之间。当我们在网上查找一条信息的时候,短短几秒钟,可能数据已经在无以计数

的服务器之间交换了不知多少个来回。当我们通过网络订购一本书,通过快递公司寄一份快件,购买一张机票的时候,在这个数字的世界里,信息已经以光的速度,为我们奔驰了成千上万公里的路程。我们再也不需要从旅行社取到那张有几联、用红的蓝的复写纸印就的机票,才能乘上飞机。就像我们能看见一个人的躯干、胳膊和腿,看到他搬运一件货物,却看不到他的大脑在怎样指挥和协调他的手和腿,我们同样能看到厂房和机器,看到操作机器的人,但我们却看不到信息技术怎样把厂房、机器和人连接起来,使它们能有效率地运转。数字技术构成了经济的神经系统,使商业活动的效率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信息技术的进步还催生了重塑市场的新兴力量。以下六种新力量在崭露头角。(1)企业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生产,使企业价值链中传统分工的界限进一步模糊。(2)利用信息技术,在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的新型企业正在出现。(3)信息技术的能力、影响范围以及成本方面发生的变化,产生新的B2B 形式。(4)当趣味相投的人们不是出于获取商业利润,而是增加相互的知识和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在公开的全球论坛上分享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信息的时候,技术手段把这些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内容广而传播之。(5)信息技术使得消费者能参与“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市场,推进与其他消费者携手

共同生产产品与服务。(6)人们通过电子方式相互协作,从而推动合作消费。企业要了解这些新的塑造市场的力量如何影响它们的商业模式,从而利用这些力

量来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它们所左右。其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不但能够创造极大的需求,而且消耗资源少,创造的价值高,如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iPad,亚马逊公司的Kindle,思科公司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TelePresence,生物制药,通用电器公司在印度和中国开发的便携式心电图仪和超声波仪,中国淘宝网公司的支付宝等。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流程创新,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中国走出低成本制造的老路,再加上适龄劳动力的供给减少,必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所以要走产品/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的道路。要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有原创的能力,不能满足于跟随和模仿。而且还要注重协同创新,其三,新能源和环保技术,是新技术中对人类有重大意义,具有极大潜力的技术,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足够重视。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目前的展开是蓬蓬勃勃,方兴未艾,从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到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再到智能电网,碳捕获和储存,变频节能,脱硫等,不一而足。这个领域,机会和突破口最多,潜力最大。每个企业,都要研究自身行业的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决定切入点。在有些行业,中国企业已有所作为,可继续突破,争取成为领先者。中国的企业,面对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必须做到两点。一、必须走在技术的前面,不能落于技术之后;对新技术施于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冲击,必须有预判,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二,要参与到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去,不能做旁观者。只有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突破口,才能在技术发展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企业,也为社会,创造价值。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迅速的中国经济增长已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在中国崛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中国无疑是冷战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之一,但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对全球化准备很不充分的世界大国。中国是全球化最大赢家之一这一说法,也许大家都能接受。最重要的理由是,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起飞创造了宝贵的机遇,使中国能够利用其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没有全球化,中国的经济起飞不可能会这么快。相比之下,中国对全球化准备很不充分这一论点可能会引起争论。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估中国适应全球化的能力。总的来说,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大国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具有竞争力,必须拥

有一套“与时俱进”的外交理念和价值观,有强有力的民营的跨国公司,并有高度国际观的高端人力资源。用这三个指标来衡量,中国适应全球化的能力显得明显不足。首先,中国没有一个适应全球化的新的外交理念与为其服务的战略和政策。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是“现实主义”。这一理念把世界看成一个大国为建立霸权和影响而竞争的战场,以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最高价值,视军事和经济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唯一保障。这一外交理念指导下的战略是所谓的“韬光养晦,”即中国将在其尚不具备和世界其它大国竞争的实力之前保持低调。在过去30 多年里,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战略。它避免了中国和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冲突,并免费利用西方提供的全球公益品(如自由贸易、海上航行安全和各种国际规则),中国的经济由此得以高速发展。现在,这一战略已过时。“韬光

养晦” 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尚未遍布全球时无可非议,现在

这一战略显然不能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更进一步说,由于全球化本身是国际自由主义(即体现自由贸易、国际主义、国际秩序等一系列概念的理念)的产物,以现实主义为外交宗旨的国家适应全球化都有很大困难(因为国际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都体现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这对美国并不是一个问题)。对中国来说,现实主义的外交战略使中国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扮演了一个日益尴尬的角色。在许多涉及全球事务的政策问题上(如气候变化,自由贸易,防核扩散等),中国关注的仅是其狭隘的国家利益。这一立场不仅使中国在许多国际场合被孤立,而且最终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由于西方国家提供国际公益品的能力衰退,现有国际秩序无法容纳中国这样一位超级“搭便车者”,若中国不为全球化提供公益品,全球化将不可持续。中国也会失去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巨大利益。因此,中国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培养新的国际观。另外,要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富有竞争力,中国必须拥有民营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先锋和主力。但是,中国最缺的是这类跨国公司。除了Lenovo 和华为之外,中国可以说没有一家大型的民营跨国公司,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国进民退”的经济政策。北京对民营企业的限制和歧视,使中国民营企业的规模得不到发展。而中国能走出去的大型国企都是资源型企业,它们的商业行为在国外一般不受欢迎。一是它们得到中国政府的各种补贴,因而

被认为是从事不正当竞争。二是它们投资的领域都涉及国家安全,因而被认为别有用心。在过去20 年中,中国并没有因为缺乏自己的民营跨国公司而错过全球化的机遇。这是因为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是一个相对低端的角色,仅从事外包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作业,附加值极低。最关键的角色,如研发、开拓市场、品牌等,都由美欧、日本和南韩的跨国公司扮演。简单地说,中国是在替国际跨国公司打工。最后,一个能驾驭全球化的大国必须拥有大批具有国际观的高端人才。目前,中国最缺的就是这类人才。除了语言障碍之外,中国缺乏高端人才的原因有多种。狭隘的民族情绪大大限制了中国精英的国际观。过时、腐败、无能和低效的高等教育体系缺乏培养这类人才的能力(目前,只有“海归”为中国弥补了一些高端人才的缺口)。中国共产党对高教和社会科学的严密控制又使中国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低端水平。如果现状继续下去,中国将没有能力培养足够的、在各种领域里能“拿得出去”的高端人才。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拖中国全球化后腿的基本因素是政治体制的封闭和专制。只要这一基本因素继续存在,中国适应全球化的能力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崔宝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之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抱有足够的信心和满心的期待。 下面浅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的个人见解。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依靠投资带动。而这种集中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参与全球贸易分工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现状,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因此我们不需过于担心世界经济放缓和外贸出口的下降会对中国GDP增长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约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5万亿,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主要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的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的缘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期,虽然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也只是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而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

经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 首先,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从目前来看,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效益,对此企业要引起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不可以盲目扩张的方式获取利益。 其次,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发展较为稳健。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而在制造业领域,装备制造业又好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1-5月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平均为55.7%,明显高于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PMI平均为48.9%-52%之间。这些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不断改善。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两组数据均显示出就业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基础尚需巩固。另一个方面是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小企业受政策利好带动,年初曾出现短暂回升,最近三月持续回落,反映小企业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彻底暴露

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彻底暴露,尽管有“小四万亿”投资计划之称的铁路大规模投资拉动,中国经济也仅在四季度有一个回光返照,经济下行仍难以阻止。 伴随经济调整,中国钢铁产业可能彻底结束了过去十几年的繁荣期,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2012年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利润仅有15.8亿元,较前一年的875亿元,大幅下滑98%。鞍钢、马钢、山东钢铁、华菱钢铁、安钢、韶钢……等等一大批钢企连续出现巨亏,反映出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困境极其严峻。 图一:大中型钢企利润变化 一、二次大战以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困境较当时的主要产钢国的境遇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那些国家的钢铁产业面貌或将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各个国家重建需求的带动下,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长达30年的繁荣期,在此期间,全球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到六十年

代各主要产钢国钢铁产量更是大幅跃升,日本钢铁工业异军突起,实现飞跃,并成为世界钢铁强国,到1973年欧美日等主要产钢国的钢产量均达到历史顶峰。 图二:主要产钢国粗钢产量变化 然而,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彻底结束了世界钢铁工业的繁荣。战争是短暂的,也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然而,阿拉伯国家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拿起石油武器,开始以经济手段来对付欧美等强国。在战争失败之际,欧佩克组织一致决定大幅缩减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由3美元/桶上涨到5美元/桶,到1974年初,又将石油价格暴涨到12美元/桶,引发严重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又进而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伴随能源供应的减少以及价格的狂飙,欧美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伤害,钢铁、汽车、化工等大量企业因缺乏能源而大幅减产、停产,失业率开始大幅攀升,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创出9%的历史高点,1982年再达到10.8%。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大幅肆虐,1974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12%,到1980年通胀率又攀升到14%,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由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上世纪继1929年“大萧条”之后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其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对经济的伤害之深都极为罕见。1973年美国的钢产量达到1.37亿吨,为其历史的顶峰,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钢铁工业彻底结束了其繁荣势头,产量持续向下调整,由于需求不振,到1982年美国的粗钢产量已降到6600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2012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推动中国发展的因素 2011 年刚刚过去。过去的一年,中国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力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扩大自主创新,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1 年也是中国加入WTO 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自己的经济体系,纳入国际经济体制的轨道。彼时还是国际贸易体制里的一个新手,要转变自己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转眼间,中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二,GDP 总量亦跃居世界第二。然而,2011 年并不风平浪静。内有通货膨胀、房地产行业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失控的压力;外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阴影,经济持续经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冲击。在这承前启后、关键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对内遏制通货膨胀,保适度增长,避免经济硬着陆;对外积极应对市场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出口需求下降。使这艘全球第二大经济巨轮,不至于偏离航道,且保持稳健的速度前行。展望2012 年,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十二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仍是中国经济所应走的道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在于如何保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如何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全球增长的驱动力;以及如何应对那些影响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并据此调整发展的模式。要完成这些任务,达到这些目标,不是沿着过去三十年道路的惯性走下去所能奏效的。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之所以要有新思维,新战略和新举措,是因为经济和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驱动力,新的趋势正在形成。2008 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我们旧的模式难以为继。对国家,应重思经济增长模式;对企业,应重思商业模式。如果企业对此认识不到,准备不足,还沿着以前的路子走,就很有可能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我们认为,有四大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或将改变企业的运营环境,或将改变企业的商业和运营模式;有些因素将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些因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同名42363)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21 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又全面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了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正在逐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全面展开。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基础薄弱,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不足;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效益不高;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矛盾还非常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医疗、社保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发现一般情况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教育水平、基础设施、信息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土地、资本、人口等因素,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总结发现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土地、人口、农村金融,本文作者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三大因素进行分别说明。 土地因素,这里主要是说农业耕地。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不足,而且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 4。我国的耕地面积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计算,目前不足112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 / 4 ,即使与建国之初的水平相比,亦下降了3 / 5。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有1 / 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在016亩以下。目前,人口还在继续增加,耕地仍在不断减少,形势确实严峻,令人担忧。我国地形复杂,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山地约占3 3 %,高原约占26 %,丘陵约占1 0 %,盆地约占19 %,而平原只有1 2 %。由于山地较多和干旱缺雨地区的面积较大,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可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面积只占7 0 %多一点,可用于农耕的土地就更少,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 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却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堪忧虑的是,即使在这样一种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耕地面积仍然由于种种原因而日趋减少。有资料统计,从1 9 7 9年到1 9 8 9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耕地3 6 7万公顷,大体相当于一个山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的说来30 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 年年中以来扩大 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6 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 年之久。2004 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 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 世纪90 年代的财政政策。 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之和2008 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整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1、中国GDP分析 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图3.3 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中国CPI指数分析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3.4 2005-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3.5 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3、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2009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三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年至200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至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率的9.2%与8.5%还略高。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由于搞活了经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已是住房,汽车,电脑等;又如,由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人们就业方式也多样化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创业,个人择业等成了许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再如,个人财产性收入增多,投资理财成为热门话题,国债、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成为很多人的投资手段。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1979—2012年,我国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人均国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1978年人均国生产总值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2万元至20169元,2010年再次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2012年人均国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

浅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摘要】近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商品价格,还是股市价格,抑或楼市价格,均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在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剖析,试图从原因入手提出一些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股价房价消费价格指数 1.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概况。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且平稳,在2006和2007年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较快且平稳的发展速度,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加之近几年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人们的投资热情越来越高,股价和房价涨幅大增。与此同时,其它商品的价格也在提高,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类价格更是飞涨,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很多人士撰文评论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这也是政府、经济学界和社会各层所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针对上述股市和楼市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2.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及其成因。 2.1股票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形势逐渐好转,以上证指数为例,2005年在1100点左右,而到2007年,最高时竟达到6100点,短短两年时间,增长5000点。但从2007年11月份开始,股市开始出现下跌情况,至2008年9月已跌至2000点左右。人们也由2007年对股票市场的趋之若鹜,变为现今的想方设法如何从股市抽身。 本轮股市上涨的背景是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此次改革无疑是迈向市场化的里程碑,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2%,由原来的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调整到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此次人民币升值时机合适,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市场预期,同时也配合和促进了股改,两者一起推进了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然而短期内,当越来越多的资金大量涌入股市,而股票本身的价值并未得到大幅增加时,就会产生股市泡沫,而泡沫必然要破裂。另外,国家的紧缩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从2007年3月至8月,央行进行了四次加息,使得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分别由2.52%、6.12%提高到3.60%、7.02%。与以往“越紧缩,越上涨”的现象不同,此次紧缩政策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产生了方向性的变化。以上可称之为股市下跌的内因。另外,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也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也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到我国的股市,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股市下跌的外部原因。 2.2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房地产业作为与百姓生计密切相关的一个行业,房价的上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衡量房价上涨的指标很多,作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