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

《美丽的花》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花》一课是三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教材中引入了多幅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可加以适时引导和欣赏,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花的魅力。教材中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的学习方法和要点,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中年级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阶段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造型.表现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就本课来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方法来表现美丽的花,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感知花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美丽的花。

3、根据花的基本特征进行想像变化,创造性的地表现美丽的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花的基本特征来表现。

教学难点:感知花的形式美,运用各种媒材创造性的地表现美丽的花。(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范作、磁铁、学生作品展板

学生准备:A4图画纸、彩笔(油画棒)、勾线笔、铅笔、美术书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①搓手。②拍手,节奏x x xxx,匀速。

③点赞:为坐姿、听讲注意力用拍手律动给自己鼓励。

二、巧妙揭题,欣赏美丽的花。

1、导语:同学们,如果你有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大自然

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很美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教师放视频,学生欣赏。)

2、揭示课题:师:这段视频展现了各种花朵尽情绽放,真是五彩缤纷,

姹紫嫣红呀!它们美吗?(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花》一课。(教师板书课题)

三、启发引导,了解美丽的花。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见过哪些美丽的花。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见过很多美丽的花,谁来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生:荷花、牡丹、向日葵……教师适时鼓励)

2、创设情景,体验了解身边美丽的花。

师:大家见过那么多美丽的花啊!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花园游览一番,看一看我们身边都有哪些美丽的花。(生看解说图片,体会)3、描述美丽的花的特征。

师:多么美丽的花呀!这些花中,你最喜欢的什么花?说说它的颜色和样子?(教师出示花的PPT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上来说,也可

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适时鼓励)教师板书:形状颜色

师:出示花的组成部分PPT图片,教师讲解植物的组成,学生学习。

四、自主探究,设计美丽的花。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留住美丽的花。

师:既然花这么美,大家想不想把这些美丽的花留住啊!(生:想)

师:那我们可以用美术课中学过的什么方法把这些美丽的花留住?谁来说说看!(生:绘画、剪贴…教师适时鼓励)

2、从书本探究方法、材料。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8页、19页,看一看书中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创作的?谁来说一说?(生:国画、线描、剪贴、绘画和剪贴结合……

教师适时鼓励)

3、补充图片,学生探究图片中所用的方法。

师:出示PPT,大家请看这些作品,谁来说一说用了哪些方法?(生:国画、线描、印画剪贴、绘画和剪贴结合、捏塑……教师引导适时鼓励)4、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创作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棒,我想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创作方法了,同桌相互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方法来表现美丽的花?

(生:彩纸剪贴、用彩笔绘画、线描、印画结合、剪贴、剪和画相结合……教师适时鼓励)

五、大胆创作,表现美丽的花。

1、教师示范绘画。(不超过2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现在老师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幅美丽的花。

小学三年级书法课教案

第二课竖钩弯钩 教学内容: 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 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 (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第三课卧钩斜钩 教学内容: 毛笔字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卧钩、斜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卧钩、斜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 卧钩、斜钩的运笔方法及比画模仿练习。 教学难点: 描仿好以卧钩、斜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放轻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在轻松的音乐中,出示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 三、学习新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课件出示:谜面猜猜看,它是什么?〕你们了解风筝吗?(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自己放风筝很有趣,但是看别人放风筝也很有趣,刚才大家都说放过风筝,那么有谁做过风筝吗? 3、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件出示: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一起自学了的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词语虽然不多,但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垂头丧气)这个词语特别难读。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呀。你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吗?课文当中写道,同学们找风筝,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所以大家只能垂头丧气。 5、还有一个词语(磨坊),一起来读一读。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6、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坊图)。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7、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特别难读。 我觉得“飞筝越飞越高……”这一句也非常难读(课件出示:“飞筝越飞越高……”)。 8、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 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五自然段的“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其中有:“垂头丧气,田埂,半沉半浮,半圈儿”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 9、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10、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_古诗两首_教案

9. 古诗两首 第1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理解古诗中的重难点词及诗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古诗的内容,接受热爱秋天、热爱家乡的教育。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背诵并默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背诵已经学过或是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题目,理解课文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3、简介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诗句的内容 4、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二、合作交流 1、交流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4、让学生读的过程中圈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词。 5、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6、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三、品读体验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指出不懂的地方。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让学生体会古诗文朗读的特点,注意朗读的节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4、.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5、练习背诵 6、指导写字“促、深”。 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说出对应的诗句。 2、火车接力。老师说出某句诗的前一句,学生接出下半句。

(完整)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第一课:书写用具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 用利器刻在甲骨上, 用树枝写在沙上, 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 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 ( 1)、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 圆:指笔头周围丰满; 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 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 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提示: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我们学习时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 (1)、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2)、墨锭(dìng):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研磨时要重按缓推,保持墨锭平正。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 (3)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 (1)、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 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 (2)、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 (1)砚的选择:最好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2)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 四、布置作业 1、准备笔、墨、纸、砚 2、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文房四宝” 五、收拾整理

标日旧版初级上册单词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第1课 词汇Ⅰ わたし (0) [代] 我 会社員 (かいしゃいん) (3) [名] 公司职员 学生 (がくせい) (0) [名] 学生 (多指高等院校的学生) 留学生 (りゅがくせい) (4) [名] 留学生 初めまして (はじめまして) (4) [寒暄] 初次见面 (寒暄语) はい (1) [感] 是,是的 (应筓声或用于回筓) そう (1) [副] 那样 旅行社 (りょこうしゃ) (2) [名] 旅行社 社員 (しゃいん) (1) [名] 职员 あなた (2) [代] 你 いいえ (3) [感] 不,不是 (用于回筓) 田中 (たなか) (0) [专] 田中 (姓氏) 日本 (にほん) (2) [专] 日本 王 (おう) (1) [专] 王 中国 (ちゅうごく) (1) [专] 中国 東京大学 (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 (5) [专] 东京大学 ~は~です~さん~人 (じん) ~ではありません~の~か 词汇Ⅱ 彼 (かれ) (1) [代] 他 彼女 (かのじょ) (1) [代] 她 山下 (やました) (2) [专] 山下 (姓氏) スミス (1) [专] 史密斯 (姓氏) アメリカ (0) [专] 美国 第2课 词汇Ⅰ これ (0) [代] 这,这个 本 (ほん) (1) [名] 书,书籍 雑誌 (ざっし) (0) [名] 杂志 それ (0) [代] 那,那个 万年筆 (もんねんひつ) (3) [名] 自来水笔 あれ (0) [代] 那,那个 辞書 (じしょ) (1) [名] 词典 この (0) [连体] 这,这个 (人或事物) 新聞 (しんぶん) (0) [名] 报纸 その (0) [连体] 那,那个 (人或事物) 科学 (かがく) (1) [名] 科学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质教案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茎”等7个生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体会这棵树对生活充满希望,不断追求,并默默奉献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体会这棵树对生活充满希望,不断追求,并默默奉献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在森林里,在道路两旁,在公园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树。你知道一棵树能用来干什么吗?它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画画、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它不断地想拥有很好的状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现实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提示:根据画出的关于“那一定会很好”这条线索来寻找相关内容、归纳。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在一次次的变化中,为什么会说“那一定会很好”呢?每一次愿望实现后,心情怎样? 提示:(1)第一次还是种子的时候,向往外面的空气,觉得出来了一定会很好。 (2)第二次是高大的树,希望自己做一棵会跑的树。 成为手推车后,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觉得真舒服。 (3)第三次是手推车变老了,跑起来费力了,希望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 (4)第四次是作为椅子,已经老了,吱呀摇晃了,觉得躺下来会很好。 4.你喜欢文中的这棵树吗?为什么? 5.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提示:一棵树的一生,心里都充满着希望,不断追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无私地、默默地奉献着。 6.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这棵树的乐观与追求。 四、对比阅读,感悟主题 1.师出示短文《去年的树》。 2.同学们对比阅读,你能说出《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吗? (相同:都是童话,都以课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不同:前文侧重从心理变化去塑造人物形象,后文侧重从语言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五、拓展延伸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事物,想一想,它会经过一段怎样的历程?仿照着课文的手法,自己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三年级上册毛笔书法教案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2)笔头尖; (3)有弹性;(4)笔根牢; (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 (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 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板书:书法——毛笔 文房四宝五笔执笔法 教学反思:

第1课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情感目标: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横”的写法。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书写的愿望。 二、形象感知 认识横的形态: 1、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横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2、出示长横的例字。 3、仔细观察,长横和短横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4、思考:为什么既要将横画写得平直,又要稍稍有点左低右高? 学生讨论 小组交流 教师先提出任务,让学生先自由讨论,思考横的书写特点,然后合作交流,归纳长横的书写要点, 三、横的写法 长横的写法:教师示范 1、怎样才能把横画写得既平正又生动呢?我们先来学习长横的写法?(运笔七个步骤) 2、思考:写横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学生自由朗读书中注释 四、小结 横的特点:粗细均匀、左低右高、收笔略大形成点状。 学生谈体会 板书:1、横 ①逆锋起笔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④中锋行笔 ⑤提笔⑥顿笔⑦回锋收笔 教学反思:

2014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案设计

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复习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1、四边形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习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P120 1、2 P124 1、2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P120-121 3、4 P124 3、4 第3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P121 5、6 P125 5、6 第4课时:四边形P121-122 7、8 P125 7 第5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P122 9、1 P125 8 第一课时: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P120 1、2 P124 1、2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掎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日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义变成了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流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先学后教】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4、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板题、示标。 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4、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老师板书课题。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朗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朗读课文,自学生字。2分钟后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1.指名朗读课文,检测生字词语(开火车,小老师领读) 旅行咱们偷偷答应卷起可怜救命拼命打扫牙齿吞咽胃部管理悲哀刚才几乎流泪眯着算是一骨碌嚼东西 教师过渡语:朗读完课文,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 1.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2.阅读课文第7-20自然段,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3.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青头的什么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1.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青头和红头正在捉迷藏,红头躲进草堆里,一头大黄牛低下头吃草,红头没来得及跳开,便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2.阅读课文第7-20自然段,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牛嘴里--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被喷出 3.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青头的什么特点? 对待朋友真诚、遇事沉着冷静 教师过渡语: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说话 请大家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下去以后先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自行修改,然后交给小组长。接下来请大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五、课堂小结 本文写青头在好朋友红头被牛吞掉以后,做出各种努力救出红头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青头不仅懂得的知识多,而且珍惜友情,勇敢无畏。 教师过渡语: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学完了,接下来老师要对大家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检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六、当堂检测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青头又____牛身上,____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____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______,前三个胃是______ __的,只有________才是管____的!” 二、组词。 蟋()消()哀() 齿()旅()泪() 板书: 在牛肚子里旅行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心中的“110”》教案

9、心中的“11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知道“心中的110”,认识到心中没有110的危险。 2、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提醒自己心中有个110,不上当受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 3、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点:识破生活中潜藏的危险,拨打心中的110。 教学难点: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学生课前了解身旁的人曾经上当受骗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 播放视频“我绝对不跟陌生人走”,学生看完谈感受。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有点警惕性 教师: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自由讨论。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被骗的小学生”,学生观看,视频中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你也有过独自在家的经历吧?与大家分享经验哦! 学生交流:千万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学生交流:有人敲门,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学生交流:让陌生人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确认; 学生交流:…… 教师:打开电子教材P63页,阅读“智捉小偷”绘本故事。 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小心陌生人”,信陌生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被拐骗? 学生交流: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讨论。 活动二:不要上当受骗 教师:打开电子教材P64页,阅读“不要轻信陌生人”绘本故事。 吴华失去了哪些识破骗局、避免被骗的机会?假如吴华上车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替吴华想一想,这时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下面的同学做得合适吗?

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坐姿和执笔姿势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 2、知道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标日初级上册 第5课

第5课田中( たなか) さんは会社( かいしゃ) へ行( い) きます 第一节重点及单词 重点: 1、~へ(に)行きます 2、~で行きます 3、~から来ます 4、~と行きます 1、行く(いく)◎[动1自] 去 2、電車(でんしゃ)◎指有轨电车 [名] 电车(指电气化列车) 3、家(いえ)②[名] 家,房子 4、帰る(かえる)①[动1自] 回来,回去 5、去年(きょねん)①[名] 去年 6、来る(くる)①[动3自] 来,来到 7、美術館(びじゅつかん)③[名] 美术馆 8、かかる②[动1自] 用(~小时) 9、着く(つく)①[动1自] 到,到达 10、来週(らいしゅう)◎[名] 下星期 11、あさって②[名] 后天 12、客(きゃく)◎[名] 客,客人 13、東京(とうきょう)◎[专] 东京(地名) 14、北京(ペキン)①[专] 北京 15、上野(うえの)◎[专] 上野(地名) 16、毎日(まいにち)①[名]每天,天天 17、今週(こんしゅう)◎[名]这星期,本星期 18、先月(せんげつ)①[名]上月 19、今月(こんげつ)◎[名]这个月,本月 20、来月(らいげつ)①[名]下月 21、今年(ことし)◎[名]今年 22、来年(らいねん)◎[名]明年 23、飛行機(ひこうき)②[名]飞机 24、タクシ一①[名]出租汽车 25、工場(こうじょう)③[名]工厂 26、家族(かぞく)①[名]家族 27、地下鉄(ちかてつ)◎[名]地铁 28、うち◎[名]家 29、自転車(じてんしゃ)②[名]自行车 30、シャンハイ①[专]上海 第二节词语与用法说明(top) 词语与用法说明1、[ 来( く) る]是一个三类动词,又称为カ行变格活用动词,简称“カ变动词”。它在接 “ます”时,是把“くる”变成“き”然后接“ます”,即为“ 来( き) ま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 《美丽的花》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花》一课是三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教材中引入了多幅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可加以适时引导和欣赏,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花的魅力。教材中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的学习方法和要点,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中年级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阶段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造型.表现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就本课来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方法来表现美丽的花,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感知花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美丽的花。 3、根据花的基本特征进行想像变化,创造性的地表现美丽的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花的基本特征来表现。 教学难点:感知花的形式美,运用各种媒材创造性的地表现美丽的花。(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范作、磁铁、学生作品展板 学生准备:A4图画纸、彩笔(油画棒)、勾线笔、铅笔、美术书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①搓手。②拍手,节奏x x xxx,匀速。 ③点赞:为坐姿、听讲注意力用拍手律动给自己鼓励。 二、巧妙揭题,欣赏美丽的花。 1、导语:同学们,如果你有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大自然 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很美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教师放视频,学生欣赏。) 2、揭示课题:师:这段视频展现了各种花朵尽情绽放,真是五彩缤纷, 姹紫嫣红呀!它们美吗?(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花》一课。(教师板书课题) 三、启发引导,了解美丽的花。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见过哪些美丽的花。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见过很多美丽的花,谁来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生:荷花、牡丹、向日葵……教师适时鼓励) 2、创设情景,体验了解身边美丽的花。 师:大家见过那么多美丽的花啊!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花园游览一番,看一看我们身边都有哪些美丽的花。(生看解说图片,体会)3、描述美丽的花的特征。 师:多么美丽的花呀!这些花中,你最喜欢的什么花?说说它的颜色和样子?(教师出示花的PPT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上来说,也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元日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

“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屠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

标日初级上册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第8課 で的用法:①交通工具②动作进行的场所③手段工具。 1.李さん日本語で手紙を書きます。 AはBにCをあげます。(曾送者:A,接受者:B)(A给了B, C这个东西) 2.私は小野さんにお土産をあげます。 AはBにCをもらいます。(曾送者:B,接受者:A)(A从B那儿得到了C) 3.私は小野さんに辞書をもらいました。 所见到的动向用助词”に”表示。 4.李さんは明日中島さんに会います。 第9課 1.四川料理はからいです。 2.このスープはあまり熱くないです。 3.旅行はとても楽しかったです。 4.中国は広い国です。 一类形容词,就是“い”结尾的形容词,也叫“い”形容词。 否定形式:い变成く+ない。例え:寒い→寒くない。 过去形式:い变成かった+です。例え:楽しい→楽しかった。 过去的否定式:い变成く+なかったです。例え:寒い→寒くなかった い形容词可以直接连接名词。 第10課 1.京都の紅葉は有名です。 2.この通りはにぎやかではありません。 3.奈良は静かな町です。 4.昨日は日曜日でした。 二类形容词,也叫な形容词。 否定形式:后面+ではありません。 过去形式:后面+でした。 过去的否定式:后面+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な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中间“な”。 第12課 两种事物比较的三种方法: 1.李さんは森さんより若いです。/ 小李比森年轻。 2.日本より中国のほうが広いです。/与日本相比中国更辽阔。 3.神戸は大阪ほどにぎやかではありません(必须否定式)。/神户没有东京那么繁华。 在某些物或事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时用: 4.スポツの中でサッカーが一番面白いです。/在各类体育活动中足球最有意思。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0课哪吒闹海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0课哪吒闹海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3、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读《哪吒闹海》(这是我班这学期形成的习惯)(幻灯片1) 一、导入: 听大家的读,我知道大家上节课是认真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哪吒闹海》(幻灯片2) 二、读析“闹”: 1、本课是一则神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呀?(哪吒闹海) 板书:哪吒闹龙王(引导:海的主人是龙王) 哪吒还是个(娃娃)小龙王是大海之王大 一个娃娃敢和大海之王斗争,这已经充分说明哪吒怎样?(勇敢)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小哪吒是怎么斗大龙王的呢? 出示(幻灯片3) 2、学生默读课文。 3、讲读“怎么闹”。 (1)明确:课文第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写哪吒怎么闹海。

(2)摇晃水晶宫。 a点名读第2自然段; b评读:动词,着重读好“连”“也”。法宝,关键动作。 c你能读明白什么?(“滔天巨狼”水晶宫摇晃说明哪吒武艺高强,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最雄伟最牢固的水晶宫都摇晃了。) d齐读课文。 (3)大战夜叉。 a观察图片:哪吒--机灵;夜叉--凶恶。(难对付) b指导读。(自由练读)法宝,关键动作。 c战夜叉让我们看到了哪吒的机灵。 (4)制服三太子。 a夜叉被打死,龙王受过这等气吗?什么反应?(嗷嗷叫)演。 b男学生读第4自然段。 c比较三太子和夜叉,感悟三太子更凶恶,更凶残,更难对付。 d难得倒哪吒吗?法宝,关键动作。 e练习使用破折号。 4、讲读“为什么闹”。 过渡:你们喜欢哪吒吗?为什么?(加深理解) 置疑:我不喜欢,小小的娃娃就这么爱打架到学校,还怎么得了。他不是好孩子。 他是为了老百姓。(为民着想,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 5、讲读“闹的结果”。 哪吒闹海结果如何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使用的叙事手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板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 长成大树 手推车 椅子木地板

小学三年级上册写字教案共20个课时

小学三年级写字教案 | 第一课时 结构(一) 教学内容:学习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的正确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1、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间周上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 2、上学期的钢笔字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字的正确写法,这学期我们将着重学习左中右和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正确写法。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结构(一)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第一页,指名读“看看” 2、(出示课件“蝴” )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基本相等的字,是指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的宽度是大致相等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空间也大致相等。大约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但在搭配上还是有区别的,像这个“蝴”字右偏旁起笔就要低于左中部分。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4)指名说书写“柳”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 3、(出示课件“撒” )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撒”字,左中右结构。左边和右边较中间部分略窄,中间部分大多在左半格。右边“捺”笔要写得舒展大方。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4)指名说书写“蝌” 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 4、左中右结构的字除了“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这两种之外,还有其他的三种,请各学习小组看书讨论剩下的三类字。 5、出示课件“倾”“假”“狱” (1)指名说每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相机指导 “倾”:左中部分写在田字格左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右偏旁则独占右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 “假”:在田字格中书写时,中间部分大多占左半格,只是稍微超过竖中线。 “狱”:左边旁要写在左半格的中间位置:中间部分较矮小,位于竖中线偏左一点,右边部分应写得宽大一些。 四、学生练习 1、学生描描、临写。 2、请学生上黑板写。 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我们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标日初级上册练习1答案1-4课

沪江网校标日初级上册练习1答案1 第1课练习1 1、仿照例句替换画线部分进行练习。 答案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キムさんは韓国人です。 森さんは会社員です。林さんは学生です。 スミスさんはアメリカ人です。小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森さんは課長です。わたしは田中です。 李さんは留学生です。スミスさんはフランス人です。 2、听录音,仿照例句反复练习。(录音题暂不设答案) 3、仿照例句替换画线部分进行练习。 答案(1)甲:森さんですか。 乙1:はい、森です。 乙2:いいえ、森ではありません。 (2)甲:小野さんですか。 乙1:はい、小野です。 乙2:いいえ、小野ではありません。 (3)甲:デュポンさんですか。 乙1:はい、デュポンです。 乙2:いいえ、デュポンではありません。

(4)甲:ジョンソンさんですか。 乙1:はい、ジョンソンです。 乙2:いいえ、ジョンソンではありません。 (5)甲:王さんは中国人ですか。 乙1:はい、中国人です。 乙2:いいえ、中国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6)甲:王さんは韓国人ですか。 乙1:はい、韓国人です。 乙2:いいえ、韓国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7)甲:王さんは留学生ですか。 乙1:はい、留学生です。 乙2:いいえ、留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8)甲:王さんはJC企画の社員ですか。 乙1:はい、JC企画の社員です。 乙2:いいえJC企画の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 4、看图,仿照例句替换画线部分练习会话。 答案(1)甲:小野さんは日本人ですか。 乙:はい、日本人です。 甲:小野さんは学生ですか。 乙:いいえ、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JC企画の社員です。 (2)甲:デュポンさんはフランス人ですか。 乙:はい、フランス人で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