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教学建议

古诗欣赏教学建议
古诗欣赏教学建议

古诗欣赏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教学建议

第一讲绪论

一、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积累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初中必诵诗词分别是70首、35首

2.高中必修教材也学了22首

(二)考试的动力和压力

1.08年北京卷背诵7分(古诗5分),古诗鉴赏10分

2.07年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叹息一种恬淡的做人态度。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3.作文中引用古诗词并给予恰当地解读,往往被视为有文化品位而获加分。

(三)古典诗词教学的困境

1.只会死背

2.课堂上听老师赏析诗词,觉得太难,无法迁移到自己独立读诗上3.用考纲考点抽象教学

4.以高考题组织诗歌教学

5.不同版本的诗歌赏析的基本范畴有出入,同一首诗不同人赏析的角度、理解的程度有差异

结论:学生没有构建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图式

第二讲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图式

第一、诗歌的形式(体裁、语言)

一、诗体有别

中国古典诗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诗体。体裁形式对诗歌的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甚至不仅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因为诗人在面对或处理不同的体裁时,他们的创作心态也是不一样的。

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欧阳修《归田录》)

小词即宋词,可见最初的词因其风格轻艳,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读者如此对待不同诗体,作者亦复如是,欧阳修和李清照都是既写诗又写词的,但每人所作的诗与词都风味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分类很复杂,这里只择其要者讲三点:诗词有别、词曲有别、各种体裁的内部差别。

1.诗词之别

诗多言志,故庄;词多缘情,故媚。

试举李清照为例,作为著名的婉约词人,她在《论词》中说:“词别是一家。”她的诗词风格完全不同。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词曲之别

词生于歌楼酒肆,故媚;曲则本于里巷歌谣,故俗。词形成后有明显的文人化与豪放化倾向。而曲则基本上坚持了以俗为雅的风格,善噱。

《拨不断·长毛小狗》王和卿

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笤帚。

3.同一体裁的内部差别

以上是比较宏观地谈几种诗体的差别,事实上古代的诗体远不止

这几种,而每一种体裁内部的差别也非常值得关注。因涉及过细,不在这里展开,略示几点,以资启发。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歌行之畅,必由才气;近体之攻,务先法律;绝句之构,独主风神。(胡应麟《诗薮》)

这是讲不同诗体的区别。事实上对词来说,也有相同的情况。比如长调慢词近赋体,善铺排叙事;小令近绝句,只言片语,独主风神。

二、了解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诗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有人称为“诗家语”。鉴赏古代诗歌,首先是理解诗意,如果对诗歌的基本意思不甚了了,何谈鉴赏?因此,读诗的第一步应是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含义。这就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有:

(1)倒置。

由于受格律和平仄押韵等限制,或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或某些词语,诗歌常把句子的语序予以倒置。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颔联)要正确理解这首诗,就必须还原倒置的词序: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明乎此,在理解诗句时,如果按诗句现有的句序难以读通,就要考虑是否有语序倒置的现象存在。

(2)省略。

诗歌的语言凝练、集中,因此常常会有成分的省略。如戎昱的《移

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奈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写对故居的依恋难舍之情。第四句为省略句,完整的理解为:(在我)欲别(时),(黄莺)频啼四五声。

(3)列锦。

被称为诗中的“蒙太奇”。指不用实词和虚词,仅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排列组合构成诗句,如影片中的一组组画面的组接(即“蒙太奇”)。它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创作。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鸡声”、“茅店”、“人迹”、“板桥”等名词性短语和“月”“霜”等名词组合而成。

列锦这种修辞格,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它意象繁密,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纵深感。由于省略了起关联作用的词语,使诗句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艺术空白和想象空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4)互文。

即互文见义,本是两个词要合在一起说,但由于受字数、音节的限制,便在上下句分开说。理解时,要把两个词合在一起解释。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句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前面省略了“汉”,后面省略了“秦”,说成“秦时明月汉时关”,而理解时要合在一起,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可以加强情感的深度,避免平直之嫌。

(5)叠音。

具有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对所描写的内容起突出强调的作用。2007年高考天津卷就明代诗人高启的《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

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提问:“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解答这道题,就要明确叠音词的作用。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诗歌的形象

一、诗歌的意象(略)

杨柳、长亭、月亮、大雁、梧桐秋雨、雨打芭蕉、斜阳、杜鹃、鹧鸪、蟋蟀、啼猿、乌鸦、蝉、菊、梅、松柏、竹、莲、琴瑟、羌笛、关山、登楼、寒砧、后庭花、霓裳羽衣曲、黍离、……

二、诗人形象

细节、人称

三、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讲解这类诗要关注意象的色彩,注意画面的冷暖、色彩、疏密、动静,这些景物特征与人物的心情有潜在的对应关系。

1.是疏阔还是细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是明朗还是阴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是静还是动: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4.是视觉还是听觉、嗅觉、触觉:

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晚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的意境: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温暖的色调近距离亲切微微的欣喜有着落)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清冷的色调远距离寂寞声音的缭绕无着落)

第三、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主旨、情趣、理趣: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

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纪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因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样《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拭《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

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

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笑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爱《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宫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川·明月别枝惊鹊》

二、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一)送别诗

关于送别诗的做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例: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解说: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尾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二)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沈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院女归来了。莲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

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

(三)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

或理想。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例: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四)怀古咏史诗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则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的杰作。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五)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这类诗往往闲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因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六)边塞征战诗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七)思乡诗

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子

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八)闺怨诗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四、表达技巧

一、关于形象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渲染烘托。在鉴赏诗歌时,渲染与烘托常常并提,两者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但是,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着眼于侧面。

渲染——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严妆”的描写,作者不惜笔墨,精雕细绘,由足至头、至腰、至指、至口、至步态,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了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这是对刘兰芝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礼教的谴责。又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诸句,通过对木兰行色匆匆的描绘,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木兰返回故乡之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护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可谓极尽渲染,全家老少喜不自胜、其乐融融的景象如在眼前;“开我东阁门”以下一段通过渲染,使木兰“重著女儿装”的欣喜之

情跃然纸上。在古体诗中,诸如《春江花月夜》、《长很歌》、《琵琶行》、《兵车行》;《葬花吟》等,由于大量的渲染笔法的使用,读来每每给人一种笔酣墨畅、淋漓尽致之快。这就是渲染的艺术效果。

烘托——画家画画,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供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如李白《听蜀僧弹琴》的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句,就是通过对美的对象给人造成的强烈心理感受的描写来烘托美的主体。再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犁,耘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些诗句尽管没正面写罗敷的长相,但这种侧面烘托却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致。

2.对比衬托。对比也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法。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兵士之间的尖锐矛盾。又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山中却灼灼桃花绽春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造中,为了使主要事

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叫做衬托(也叫做“映衬”、“陪衬”、“铺垫”等),也就是绿叶衬红花。

衬托又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即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从而使主体更为突出的一种技巧,也叫陪衬。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始终用皇宫中所有的美女作为陪衬来衬托杨贵纪的吴。这是以美衬美的正衬手法。

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诸如以美衬丑、以丑衬美、以乐衬苦、以苦衬乐等。如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地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更显得诗人心中的乱离之苦的深重。这是以乐衬苦的反衬手法。其他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王维的《渭城曲》,也是以乐衬苦的反衬手法。

3.动与静。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它可以是动静相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蝉的鸣噪与鸟的啼唱来衬托山谷的幽静;也可以是化静为动,如李白《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出”一“送”,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这是化静为动;还可以是动静结合,如社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

鱼拔刺声。”两句诗中,视觉之动与听觉之动巧妙地融为一体。

4.虚与实。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去写它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去写它的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体部分用奇特的想象来“虚写”梦境中的天姥山,从而创造了一种奇妙的意境。杜甫《月夜》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推想异地亲人的景况来虚写自己的思念,手法巧妙,历来为人所称道;林逋《山园小梅》中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当然也是虚写的妙笔。如果在诗歌创作中将虚实巧妙地兼用,虚与实就可以互相补充映村,相得益彰,也就是“虚实相生

5.象征。所谓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简言之,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事理叫做象征。如火炬象征光明,乌云象征黑暗,松相象征高洁,雄鹰象征勇敢等等。然而,由于诗人的思想情趣及经历遭遇有所不同,同一象征物也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同是咏蝉,我们从骆宾王那里看到的是悲愤,从虞世南那里看到的是清高,从李商隐那里看到的是抱怨。又如,同是咏梅,我们从陆游那里看到的是“更著风和雨”,从毛泽东那里看到的是“她在丛中笑”,从瞿秋白那里看到的是“正我逍遥处”。即使是同一诗人咏同一事物,也会因为时过境迁致使象征意义前后迥乎不同,如黄巢的两

首《题菊》,前一首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怀才不遇之愤,后一首则如同义军揭竿而起的宣言了。

6.用典。在诗词中用典,一是便于以极俭省的文字表达复杂而深厚的感情;二是有暗示、启发作用,便于表达不便明说的内容和情感,使作品含蓄蕴藉。诗词中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有暗用,有直用也有反用。谢枋得的《庆庵寺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是明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自己“避元”的隐衷;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是暗用典故,表面写梅花,实际指乐曲《梅花落》。另外,诗人用典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在阅读诗词时,遇到用典,首先应弄清典故内容,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借以宛转传达的感情。如苏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典目的在于抒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则是寄托忧国之思。

7.赋、比、兴。“赋比兴”手法诞生于《诗经》,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敷陈,包括铺叙和陈述,都是指叙事而言;直言,就照直说的意思。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绅的《悯农诗二首》,梅尧臣的《陶者》,张俞的《蚕妇》等。赋还包括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木兰诗》中“昨夜见军帖……从此替爷征”诸句。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通常的比喻。朱庆余与张籍的酬唱赠答以及朱熹的《观书有感》都是因“比”中寓理而脍炙人口。二、关于情感的表达技巧(抒情方式)

从抒情方式角度考虑,一般可将诗歌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称之为“直抒胸臆”,如李白的《将近酒》、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绅的《悯农诗二首》等。

间接抒情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借景抒情”,一是“怀古抒情”,三使“托物言志”。

三、修辞手法可突出形象,可用于抒情

从修辞手法对古诗语言的积极作用来看,一般说来,比喻、比拟有助于形象性,夸张、移就有助于生动性,对偶、排比有助于整齐性,借代、诘问有助于变化性,反复、对比有助于抒情性,双关、反语有助于含蓄性,摹拟、叠词有助于音乐性……

第三讲《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教学策略

一、知人论世法

如:李白、杜甫其人其事其文,或苏轼、李清照其人其事其文下面以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例说明知人论世的具体要求。主要讲三点,关注诗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关注诗人的相关作品,关注时人与后人的评价。(张学军提供)

1关注诗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关于诗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可以参考史书与传记的记载。如今

古诗词的教学建议方案

古诗词的教学建议方案 《古诗词三首》 1.“词”这种体裁在教材第1 课已经出现,教师应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会背诵一些词,对“词”有哪些了解。 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课前,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阅作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以便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准备挂图。 2.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应当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教师可重点点拨《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可对词的知识再稍作介绍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第一步,可让学生自读古诗词,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然后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再要求学生把诗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使学生对诗词的意思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比如有的小组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画好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重点说说画了什么景物,他们的色彩、形状、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画。本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看是否把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了出来。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只要可以激发想象,能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师都应鼓励,并给以必要的指导。 第三步,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有条件的可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渲染气氛,达到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在朗读中自然成诵。 3.注意诗的语言的丰富意蕴。如《乡村四月》中的“才” “又”二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也” 、“学”二字使用都简洁传神。《乡村四月》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色彩明丽,其中写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课后,可以动员学生从课外书中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练习朗诵、背诵,为后面的“展示台”做准备。 5.关于识字写字,“蚕”、“桑”、“蓑”、“塞”的声母是平舌音,“昼”、“箬”的声母要读准翘舌音。识记字形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教师重在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摘要】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就从明确古诗词教学的作用、教学体现以读为本、抓住诗眼是关键、巧妙提问、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几方面来谈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及做法。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 目前,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主要是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让学生死记名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词就感到枯燥。没有学习的欲望,更别谈体会古诗词的美。那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篇目,又能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的丰富内蕴,获得审美体验,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呢?我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对古诗词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明确古诗词教学的作用 优秀的诗歌作品,蕴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精练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对初中学生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1、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字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应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千年之后,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 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一个字表达出无数意境,无数情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可见作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 【内容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讲,古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为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偏重教师的传授,学生机械的接受和记忆;存在着偏重背诵和默写,忽视对内容的感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情感培养方法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灿若星河,千百年来,滋润了多少代中国人。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呈现的古诗更是其中的精髓,它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诸多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又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足。本文试着对古诗词的分析,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古诗词教学问题 1、枯燥单一的“演讲式”,课堂缺少活跃 “演讲式”俗称“填鸭式”,也就是满堂灌。这种教学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分为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过程机械化,使原本内容丰富,意味深远的营养大餐被做成毫无新意的小菜。同时这种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无情的摧残殆尽,课堂上缺乏美感,缺少情感的迸发。 2、学诗方法单一,破坏诗歌的整体性 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老是紧盯着课文,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采取一问一答,学生们只知道回答,并未理解问题到底与诗词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性,进而无法很好的领悟诗歌的意境。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反思_1

1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组成。该组教材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的。三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依托动词,表演感悟。 《稚子弄冰》一诗运用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把诗意弄明白,然后找出诗中孩子的动作“脱、穿、敲”,然后让学生模仿诗中的孩子进行表演,也来做一回无忧无虑的“稚子”,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表演后,我让学生进行自我和他人评价,通过评价,学生了解到:稚子弄冰也是小心翼翼,倍加珍惜的,一块普通的冰,在孩子眼里是“银钲”,是“玉磬”,是“玻璃(古代玉石)”,而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没有把孩子的这份珍惜之情表演出来,甚至还有的学生趁机闹腾,经过这样的“抓动词——表演——评价”,学生真正理解了“稚子”的天真可爱。 2.教学收获(思得) (1)读中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古诗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由画入境,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诗的第一、二句围绕耘田绩麻,我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学生会说出很多答案:插秧、收割、犁地、积肥等,想象诗人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然后同桌互相练习,互相表演,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艰辛,达到较好的效果。 (2)古诗所描写的什么季节,是我们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村晚》时,我并没有按照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句、诗意中进行推理。学生从“山衔落日”判断出是傍晚,从“草满池塘”可以推断出是夏天,再从“寒漪”推断出是秋天,最后综合起来,正是“夏末秋初”,这样让夏末秋初更加形象化。 3.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中,我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学生们对诗歌的第四句“也傍桑阴学种瓜”最易理解,也最容易感受孩子的勤劳,但对诗中体现的孩子的天真可爱,学生不容易感受。教学时,我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是不可取的。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教学策略的单一,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春雨》、《春晓》) 这一课的两首古诗都是作者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一篇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雨》,另一首古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古诗词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对于小学生来说,琅琅上口。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存在着理解和感悟的难题。虽然有的同学早就能够背诵下来,但他们理解诗意吗?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从学习《春晓》这首诗来说一说我的体会: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晓”,学生马上联系到我们班同学的名字来记住“晓”。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描写的季节?学生很快就明白诗名所包含的意思。这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有关春天的什么呢?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 《蚕姑娘》一文教学反思 说是巧用媒体,其实是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教学手法,在这里有点自吹自擂、班门弄斧了,见笑!下面我来谈谈我教学中的一些情况。 《蚕姑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应该来说,这篇文章条理是十分清晰的,但是课前我调查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他们很少见过蚕,更不用说接触、熟悉了。所以,在备课时,我就上网收藏好了有关蚕的一生的视频资料,以备课前用。很可惜,学校的功能室电脑坏了,不能播放,所以孩子们未能在课前欣赏到。没有了直观形象,就更加提醒我,一定要在课中好好地把握。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我想到了下面的几个办法: 一、用填空引导学习 1、如果借助视频,那么孩子们对于蚕的一生可能会更快更深地了解。所以,在印象不深的情况下,我采用了小黑板出示的形式,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学习第二小节,借助挂图,我让孩子们观察蚕从蚕卵里出来的形态,孩子们在预习和观察的

古诗词教学方法浅谈

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浅谈 丽山小学吴兰香 古诗词不仅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而且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农村的学生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希望小学生通过对古诗文诵读,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我们应走出死记硬背诗、诗意及表达思想感情,逐字逐句翻译诗句的误区。把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成欣赏课、审美课、上得有情有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审美体验,达到陶艺情操增强文化底蕴之功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多了解诗人及此诗的创作背景、或创作此诗的相关故事。 由于时间距离,学生和诗人之间往往导致情感距离,因此,教师如果不顾及这些就照本宣科开始讲诗,学生的情感就难以与作者相融,难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进而难以达到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可如果把搜集到的资料一股脑倒给学生,学生又会觉得索然无趣,被动接受.诗词的意义应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因此,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让学生走进诗词,潜心会文,涵泳体味,获得带有个性化的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次要组织好关于对文本感悟的交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关于文本的对话,完善对文本的解读,达成阅读主体对诗词意义的自我建构。因此,在教学时我会把与诗相关的资料尽量变成像人物传记一样的故事讲给学生,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在学习古诗时,就会联系前面讲过的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去理解诗表达的情感,效果较好。 二、抓住重点词句充分发挥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古诗的遣词造句精辟意深,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教学中如果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动画世界中,古诗的形、声、情、意直接让他们的直观领略,强于老师的语言输灌、机械记忆。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古诗的美妙与美丽.诗是语言的艺术,以含蓄、精炼的语言著称。许多经典名诗佳句都有“诗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的“弄”等。这些“诗眼”及重点词句是作者的经典之笔。是诗的传神之笔。如果抓得住,抓得准。即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画面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抓住了上阙中的“相媚好”和下阙中的"无赖”、“卧”让学生想象“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夫妻二人生活虽清贫,但拥有三个健康的儿女,满眼秀丽的田园风光,老人家知足常乐的和谐画面。”想象练习时抓住了两点:1、老夫妻二人聊天中会怎样相互讨好呢?老太太可能会说:“老头子,你勤劳善良,我老太婆和三个儿子在你的照顾下生活得很快乐!”;老头可能会说:“老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篇1 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这之前,我听过三年级两位老师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们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亮点是能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意的课堂。我个人也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

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在众多的借写家书的诗中,张籍的这一首《秋思》获得的评价最高。王安石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它语言精炼,蕴含丰富的内容。题目有“思”,而整首诗中却没有一个“思”字,那这个“思”究竟藏在哪呢?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在遗憾中憧憬未来 课后的集体评课中,许多老师也认同我这样处理所带来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山行》和《枫桥夜泊》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提供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对于古诗文的体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出示事先抄写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4)、背诗文,能默写。然后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牧,让学生自己解释了诗的题意。然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词语手册理解个别难字,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也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二、注重课堂生成,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四人小组学习完毕,我正想让学生交流小小组学习成果时,学生小张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诗中‘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写错了,应该是‘深浅’的‘深’。我一听紧皱眉头,心想这首诗我教过多次,有许多孩子曾经把生‘写成了深’,现在我还没有提醒,结果有孩子居然说认为诗中写错了呢?看到这样,我想一时回绝,告诉他应该写生活的生。但转念一想,这样不好,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反抛给学生,问道:学们你们觉得怎样呢?有没有其他的饿看法?没想到另一名学生小王又举手说:老师,用这个‘深’也可以,我在另一本书上看见过的。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大家各抒己见。赞同用'深'的学生说:有白云缭绕的地方,山一定很高,是深山老林,所以该用‘深’。有的还引用了另一句诗来说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与这里的‘白云生处’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说明山很高。赞同用生的学生有的说:用‘深’太死板了,白云缭绕,白云在升腾,在漂浮,好象有生命力一样。有的说:应该用‘生活’的‘生’。因为云很高,这表示产生白云的地方。有的说:‘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虽然是深山,但也充满着生机,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还有的说:作者看到深秋山林的景色那么美,霜叶比二月红花更美、更艳,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此时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也是生机勃勃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我想: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比我预期的还要大,因为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分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先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是难点,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要作如下点拨: 《独坐敬亭山》中的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子的意思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变通,如:我看着山,山也看着我,互相都看不够。《望洞庭》中的镜未磨。要让学生知道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忆江南》中的旧曾谙要交待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再引导学生查字词典帮助理解。 在理解词句意思时,应鼓励学生质疑,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对话的氛围。 3.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如用第一人称来说,用角色对话的形式说,根据提供的画面来说,形成宽松的、相互交流环境。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语言质量,看是否把诗意理解正确,语言是不是连贯等。 4.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把握每首诗的感情基调。如《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

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忆江南》,以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朗诵。 5.在理解诗意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通过画画等活动方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 6.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7.如采用三首诗词比较教学,可以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人不同时间所见景物和景物的特点,以及诗人当时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相互比较;对诗和词的形式上作些对比。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作配音朗诵,借以体会诗人当时的不同心境。 8.教学本组生字,要引导学生自学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然后教师在班上检查。注意谙读ān,不要读成yīn;亭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横要短。

古诗欣赏教学建议

古诗欣赏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教学建议 第一讲绪论 一、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积累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初中必诵诗词分别是70首、35首 2.高中必修教材也学了22首 (二)考试的动力和压力 1.08年北京卷背诵7分(古诗5分),古诗鉴赏10分 2.07年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叹息一种恬淡的做人态度。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3.作文中引用古诗词并给予恰当地解读,往往被视为有文化品位而获加分。 (三)古典诗词教学的困境 1.只会死背 2.课堂上听老师赏析诗词,觉得太难,无法迁移到自己独立读诗上3.用考纲考点抽象教学

4.以高考题组织诗歌教学 5.不同版本的诗歌赏析的基本范畴有出入,同一首诗不同人赏析的角度、理解的程度有差异 结论:学生没有构建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图式 第二讲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图式 第一、诗歌的形式(体裁、语言) 一、诗体有别 中国古典诗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诗体。体裁形式对诗歌的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甚至不仅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因为诗人在面对或处理不同的体裁时,他们的创作心态也是不一样的。 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欧阳修《归田录》) 小词即宋词,可见最初的词因其风格轻艳,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读者如此对待不同诗体,作者亦复如是,欧阳修和李清照都是既写诗又写词的,但每人所作的诗与词都风味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分类很复杂,这里只择其要者讲三点:诗词有别、词曲有别、各种体裁的内部差别。

最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三首古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绝句》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感受春天的宜人风光,抒发作者春日中的愉悦心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培养孩子们热爱诗歌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了。要让孩子们喜欢诗,就要让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因此,我将朗读作为落实所有目标的重点目标和前提。我采用教师泛读、听读录音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逐字逐句,有条不紊。为了激发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和认真,我采取了小组赛读个人风采读及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 2.对诗词的理解上,我采取了每首诗一节课的策略。这样的考虑是出于孩子们以前背古诗意思绝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考虑。这样的学违背了诗词教学,而且既不深刻,有没有乐趣。《绝句》我采取了详讲的教学方法,但是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发挥想象并结合诗意给这些景物加上形容词,然后再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通顺地表达诗句的意思。第二首《惠崇春江晚景》采取了半引导半自学的方式教学,第三首《三衢道中》更是要求学生模仿前两首古诗的教学方式自学,可以先找出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等。这样做大大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独立性。 3.读读写写: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改写成短文,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成功之处

9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读); 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 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

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2、识字。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只有4个。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如,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中识字;或者画出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重点识记;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识字。“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3、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4、这三首古诗千古传唱,家喻户晓。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 5、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如,《望天门山》这首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此外,诗中还有许多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的地方,像“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晴方好”“雨亦奇”,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6、课文中的三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例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7、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文字描绘的画面。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的画面,既可以是画诗的局部(某一句诗),也可以是画诗的整体,只要能大体符合诗意即可。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_案例_课文_课堂实录_教后感_教学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1.三首古诗词可以按先后顺序分别进行教学,也可以把三首诗词进行比较教学。教学的程序可按照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先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是难点,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要作如下点拨: 《独坐敬亭山》中的“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子的意思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变通,如:我看着山,山也看着我,互相都看不够。《望洞庭》中的“镜未磨”。要让学生知道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忆江南》中的“旧曾谙”要交待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再引导学生查字词典帮助理解。 在理解词句意思时,应鼓励学生质疑,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对话的氛围。

3.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如用第一人称来说,用角色对话的形式说,根据提供的画面来说,形成宽松的、相互交流环境。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语言质量,看是否把诗意理解正确,语言是不是连贯等。 4.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把握每首诗的感情基调。如《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忆江南》,以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朗诵。 5.在理解诗意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通过画画等活动方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 6.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7.如采用三首诗词比较教学,可以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人不同时间所见景物和景物的特点,以及诗人当时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相互比较;对诗和词的形式上作些对比。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作配音朗诵,借以体会诗人当时的不同心境。

古诗词教学方法及案例分析

古诗词教学方法及案例分析 演丰镇中心小学冯祖全 古代诗歌,是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凝练含蓄,美不胜收,闪烁着伟大的人文精神之光,对提高人的语言素养、文化品位,塑造人的心灵有着重要作用。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既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神。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在新教材的选编上就十分注重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对古代诗歌的选编。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除了在阅读文中收录了大量诗歌以外,在每册课本后面的附录里也收录了不少诗歌。我们去年刚刚开始全面使用的长春版语文教材,诗歌的数量更多。这些都足以证明新教材对古代诗歌和古代文化的重视。 我个人认为古诗词教学其实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原因一是由于诗歌本身。诗歌并不是像说明文、记叙文一样明白晓畅,而是通过选取一些包含某种情感或特殊含义的“意象”,在有限的字数和特定的规范内表达特定的情感的。所以,需要通过挖掘“意象”的含义来体味意境美,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在小学已背诵了一些古诗词,但多数学生对诗词意境美的意识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其二是古今差异。古诗词的美学意蕴,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古代生活的基本范式。古代的生活是以循环为特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循环既是特征,也是结构。这种特定的结构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古诗词之美,只有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之内才成立。

而现代的学生的生活同古人的生活已大相径庭,要现在的学生进入古代的语言系统,来体验古人的生活感受,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更多在于背诵和考试应用,而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我们不妨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这句话入手:“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诵读。 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人有隔膜。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要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让一

17 古诗三首 教学反思(4篇)【六上部编】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篇)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浪淘沙》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体会黄河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2.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白居易的《浪淘沙》,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诗歌教学的常用方法,设计了四个环节:读节奏-读意思-读情景-读背。想在通过朗读的基础上,能明白诗的意思,进而配合插图想象诗的情景,然后简单赏析。考虑到我们的孩子起点比较低,手里也没有多的教辅资料,不可能对白居易以及他的作品有过多的了解,所以之前只是安排他们对诗进行了朗读。想经过老师的引导,通过学习这样的诗,在方法上再进行指导。然后用这种方法能自学第二首诗。本以为是一个很完美的设计,没想到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一开始意境的创设不到位,我的引导又出现了错误,在第二个环节——读意思时出了意外,接着便在第二个和第三个中纠缠不清。整堂课下来让我感觉是一个人死拖着六十六个人前行,很累,很累,更不要说体现诗歌的优美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又哪来好的结果呢?就如《浪淘沙》,我们班的孩子们在进行理解的时候,他们就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而当时我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及时的引导,而是让他们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所以就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偏离,太“个性化”反而还不好了。可见,老师的引导确实非常重要。当然除了老师的引导外,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与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与评课稿 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锄禾》、《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我分以下三步走: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农民劳动的情景,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第一首是写农民伯伯种粮食的劳动场面,从“日当午、汗滴、辛苦”等词看出,第二首诗也写了农民伯伯的劳动,从“春种、秋收”等词看出。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诗,然后

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还是照老规矩,六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总共也只有34个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不是难题。最后,又让同桌进行了过关,每个孩子都完整地将诗意说一遍。 光理解了诗意,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让他们体会到尽管农民们一年忙到头,但是换来的还是悲惨的命运。接着,我问孩子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农民伯伯太辛苦,太可怜了。我又问:我们平时该如何做呢?孩子们表达了要爱惜粮食的决心。最后,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两首古诗,再次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时都是五言绝句。诗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告诉人们应该懂得

古诗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古诗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有了见解: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这样每册课本的古诗词笔者都要求学生背诵,诗词的内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这样,学生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将会有一笔古诗词知识财富了。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些,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随时抽查。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

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