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该先算20×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2)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

(4)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5)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3、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学生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四、反馈调节:

1、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

2、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

(42+35)×2=42× +35×

27×12+43×12=(27+)×

15×26+15×14= ()

72×(30+6)=

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2、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呈现。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64+36)×8 64×8+36×8

(28+32)×7 28×7+32

15×39+45×39 (15+45)×39

40×50+50×90 40×(50+90)

74×(20+1)74×20+74

25×(17+3) 25×17+25×3

再请学生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

学生选题计算。

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3、解决实际问题:

(1)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2)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

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3)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三步计算)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三步)的运算顺序,培养运算能力。 2.难点:提升四则混合运算正确率、准确性,形成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好!我是来自新乐镇中心小学,你们可以叫我邹老师。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大家都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25-15+18 100-15×6 27÷9×6 200÷8+10 (1)指名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2)这些题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板书没有括号) (3)左边一组的两个算是各有些什么运算符号?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运算顺序) (4)右边一组的两个算式又有些什么运算符号?按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运算顺序) 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大家知道吗?(元宵节)我们这里的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习俗呢?这不,在元宵节的前夕,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也参加了做灯笼的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一共要做200个灯笼,一天做了20个。 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引导学生写综合算式) (4)这道题含有几步运算?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的?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现在我们变一变:1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灯笼,照这样的速度做了7天。生提问: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这里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信息1天做20个灯笼变成了4天做了80个灯笼。问题没有变,都是求还剩下多少个灯笼没做)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默读题,完成以下任务: A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B 独立列式计算 C 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2)指名分步计算的学生板演,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80÷4=20(个) ②20×7=140(个) ③200-140=60(个) 小结:先算每天做的个数,再算7天已做的个数,最后算剩下的个数(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引导:有没有列出综合算式的同学?(或你能把解答过程列成综合算式吗?试试看。)你是怎样列式的? (板书综合算式)200-80÷4×7 结合做灯笼的这幅图的要求来看看这个算式,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得出: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师标出顺序) (3)学生计算,抽生板书。 200-80÷4×7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115 +92×511 (61+43-32)×12 2-136 ÷269-32 21÷85+41 ×53 43×52+41÷25 (85-41)÷83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淮安市王营镇中心小学张梅玲 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第8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1~5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营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 1、在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演: 7 8÷ 3 4 3 7×14 1÷ 11 4 2 11× 11 4 0÷ 2 312× 3 8 4 9÷ 3 5 5 8÷ 5 12 讨论说说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二、展开。 1、小组讨论并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分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1)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多少米彩绳。(2)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 2、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3、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三、总结。 1、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4 3565?+ ??? ??÷?329841-85 5 15361-21÷???? ?? ! ??? ?????? ??+?÷324317961 ?????????? ? ?5421-4332 5310341-1211÷+ % 6 7 838576÷+? 8883-117???? ?? ?? ? ??+?16112148-13 · 5432354?+÷ 103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

! 一个数的 109 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 4、 一根绳子,剪去 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3295165-87 136717138?+÷ 41 8341-1÷????????? ? ?+ < 11 5 9251197?+÷ 1232-4361??? ? ??+ 32-269136-2÷ 1009999? ) , 53418521?+÷ 25415243÷+? 41-652072110÷? 44 4345? !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1页例1 、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2、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能够同时计算,为什

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算式(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4、你能把他们改写成文字题的形式。 65-345÷23 56×(33-2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

分数四则混和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及分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是本课学习的基础。 教师准备:有关例题及相关练习的ppt。 预习设计 一、提纲: 1.回忆学过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并写出它的字母表示式。 2.自学例1,并尝试完成。如有不懂,做好记号。 3.尝试完成练一练。 二、学习体会。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 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4分钟) 1.小组讨论交流预习作业。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版块一】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3.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

二、自主尝试解答。(预设10分钟)1.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3.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4.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享提炼解答。(预设10分钟) 1.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4、揭示课题 【版块二】 1.板书: 2/5×18+3/5×18 (2/5+3/5)×18 2.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4.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5、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版块三】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淮安市实验小学万春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1—22页。 教材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对前阶段学习的各种混合运算的整理,总结运算顺序。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四则混合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这一课是计算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学生的概括与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对混合运算并不陌生,有学过的两步计算做基础,学起三步计算比较轻松,算理及运算顺序都很明确。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计算题训练缺乏兴趣,计算时马虎了事。因此,教师设计时应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设计理念: 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2、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时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则混合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照运算的顺序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我们计算的能力。(板书课题) 二、展开: 1、讲解四则运算。 出示三组题:(1)127+308-246 360÷18×200 (2)415-918÷17 68+350×14 (3)64×(76-426÷71)2480÷[(28+34)×5]请同学们说出这几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

板书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师生一起说:四则运算就是指加、减、乘、除法。 继续板书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追问:第一级运算指什么?第二级运算指什么? 2、总结运算顺序。 请三个小组同学分别完成黑板上的三组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分小组汇报: (1)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核对。 请大家观察第一组题,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计算。 (2)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核对。 请大家观察第一组题,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核对。 请大家观察第一组题,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指板书:这就是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大家都记住了吗? 评:分组练习,减少了学生的计算量;比赛的方式,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及速度,降低了纯粹计算的枯燥与乏味。 2、练一练(课本21页)。 每人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比一比谁最快! 展示部分同学的计算过程,集体核对。 三、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这个闯关游戏就利用了今天的知识,顺利闯三关就是今天的胜利者,你有信心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2×(40+60÷20)72÷[2×(105-87)] = 12×(100÷20)= 72÷2×1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 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 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1×53+10 7 13—48×(121+161) 1213×73+74×1213+12 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 5 (85-4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再修多少千米,就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该先算20×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6÷330÷[(3+2)×3] 2.让学生说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 二、新授。 1.导语。 这一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例1。 出示例1。计算 (1)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让学生把算式用文字叙述出来。(2分之1加上5又3分之1除以1又3分之1的商,和是多少?) 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两级,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板书: = = = (5)让学生继续完成。 (6)学生把每一步认真检查,看是否都对。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1)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这个算式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2)问:第一步算什么?(小括号里的加法) 第二步算什么?(中括号里的乘法) 第三步算什么?(除法) (3)让一学生到黑板板演。 = = = =

学生计算时,教师巡视检查。 提醒学生: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公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4)让学生说一说每步运算是什么? (5)学生检查: ①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②每一步计算是否都对; ③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同时一起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9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共同研究了什么?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 案人教版 一、激发、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2、5+0、25)4 2、74+ 8、32+ 1、68 8、 40、2+ 1、 60、2 10、72- 3、5-0、722532 12、5 18、3- 9、3—0、7 学生口答计算结果,并讲每道题是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看一看下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 82、58+ 1、 81、42+0、 52、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回答:(1)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2)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生用简便算法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4、向学生说明: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哪一部分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算法。 三、应用。 1、“做一做”。 先由学生观察并讲这些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指出,有些题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可以用简便算法,而要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能用简便算法的,如果有,就要尽量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第5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 7、6 52、4+ 11、76 12、9[ 14、66-( 1、3+ 8、2)] 9、83( 3、8- 2、3)+ 1、 56、1 76、752-[ 4、7(0、54-0、38)+ 2、8] 15、4[8( 6、34- 4、5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

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87-165)×(95+32) 138÷7+71×136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1-(41+83)】÷41 97÷511+92×115 21÷85+41×53

(61+43-32)×12 2-136÷269 -32 99×10099 43×52+41÷25 2110×207 ÷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65×4-(87+32 ) 5-87 -0.125 48×( 712 +2)÷ 23 23- 89 × 34 ÷1 27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 25 ×67 (21-61)×53÷51 51÷(1-31×21) 109×【87÷(54+4 1)】 ( 41-41×21)÷41 65+89×95×98 9×65+65÷9 1

(83+271)×8+2719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4-(51+31)×4 3 52÷(52+52×43) 14÷(1-52) 14÷52 14×(21+5 2 ) 14÷(21-52) 187×97×6 5 97÷187×65 97 ÷187÷65 187×97÷65 43×32÷43×3 2 97×(1÷87+78÷1) 21×3+5×21 3×(152+121)-5 2 43×75×34-21 1615+(167-41)÷21 32+(74+2 1)×257

人教新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处理练习一第2~4题。 学习目标: 知识: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情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迅速打开课本第2页,齐读课题。(同时板书课题)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时。首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观察2~3页主题图, 提示: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要补充条件) 师:咱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要留到课下或以后解决,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俩个问题,请你大声地阅读课本4~5页的内容,看我们要解决哪两个问题?(生阅读) 1.解决例1。 ①独立解答: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②同桌交流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③汇报:(根据汇报板书) 2.(小黑板出示练习:) 图书室原有故事书98本,学校又买来25本,今天就借出46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过程同上) 3. 引导学生发现: 这两个算式都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计算时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解决例2。 ①(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 ,再修多少千米,就

可以修到这条路的中点 3、一个果园占地85公顷,其中苹果园占52,桃园占 103,其余的是葡萄园。 (1)苹果园和桃园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桃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多少公顷 (3)葡萄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解方程。 3χ+χ=94 χ-41χ=87 5341517 —x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2 ÷8+18 ×712 310 ×53 +310 ÷3 34 ×8÷34 ×8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3、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10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200个。每个 小盒 比大盒少装10个,每个小盒和大盒各装多少个

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吕叔湘中学 黄国才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法则. 2、会利用加法、减法、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3、了解复数中共轭复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会利用加法、减法、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景: 问题1: 由初中学习我们可以知道: (2+3x )+(1-4x)=3-x 猜想: (2+3i )+(1-4i)= ? 二、 建构数学 1、复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问题 2:用字母表示数,你可以表示复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吗? (1)运算法则:设复数z 1=a+bi,z 2=c+di,(a,b,c,d ∈R )那么: z 1+z 2=(a+bi)+(c+di)=(a+c)+(b+d)i; 显然,两个复数的和仍是一个复数,复数的加法法则类似于多项式的合并同类项法则。 (2)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即对任何z 1,z 2,z 3∈C,有: z 1+z 2=z 2+z 1, (z 1+z 2)+z 3=z 1+(z 2+z 3) 2、复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定义:把满足(c+di )+(x+yi) = a+bi 的复数x+yi (x,y ∈R ),叫做复数a+bi 减去复数c+di 的差,记作:x+yi =(a+bi )-(c+di) 由复数的加法法则和复数相等定义,有c+x=a , d+y=b 由此,x=a -c , y=b -d ∴ (a+bi )-(c+di) = (a -c) + (b -d)i 显然,两个复数的差仍然是一个复数 由此可见: 两个复数相加(减)就是把实部与实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 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重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律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中国结吗中国结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表示热烈浓郁 的美好祝福。很快,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就要到了,到时候,老师和大家一起动手,用中国结把教师布置的更加漂亮,过一个盛大的节日,好不好那老师这段时间挑选出了两种不同的中国结,第一种是小中国结,每个要用4分米的彩绳,第二种大中国结每个要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更做18个。具体的到时我们应该准备多少的彩绳,你们能根据老师刚才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帮帮老师吗 生:(1)做18个小中国结用彩绳多少分米(2)做18个小中国结用彩绳多少分米(3)做1个小中国结和一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4)做18个小中国结和18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师:课件出示问题问题(4)做18个小中国结和18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应该怎样列式 生:(1)18x4+18x6= (2) (4+6)x18= 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分米(2)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4、师:会算吗谁能说说运算顺序 生:(1)先算乘,再算加法(2)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乘师再请个同学,你觉得呢生再答 5、师:确定了运算顺序就请大家动手计算,巡视,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师点评,我们刚才说的算第一算式是先算乘,再算加,第二个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乘。请同学们观察下这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回想下,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谁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回答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二、自主探索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如果将分米改为以米为单位,4分米变成分数2/5米,6分米变成分数3/5米,让你们求做18个大小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课件出示例题。谁来说说看怎么列式 2、师板书其中的综合算式

【教育专用】小学数学精编教案: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 (1)

4 四则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设情境 三、四舍五入凑整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集体校对答案。 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名山吗?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登一登黄山。 出示题目: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万位。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亿位 板书: 独立口算。 指名交流。 指名回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四、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五、综合练习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集体交流反馈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200489 190489 5958760 6949987 2.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516895200 695823255 2643322541 7952146839 先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连一连 同桌配合反馈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数字抄正确。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号的写法:≈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类别:小学数学编号: 课题:整理与练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六(上)第87~88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顺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小组讨论: 1.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板书:没括号:同一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不同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先里后外

(由学生先在小组中自行说一说,然后与老师共同总结订正) 【设计说明:通过小讨论,明确并强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强学生认识程度,为下面的计算奠定基础。】工业 2.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师提示:四则计算里的运算律分别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并分别说一说.加以总结。(强调分数乘法分配律的正.逆两种用法) 3.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首先是解题的四个基本步骤对学生分析题目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其次点明,简单与稍复杂实际问题的主要区别是:所给的分率和要求的量是否一致。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脉络,明确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因此在整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基础计算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4143 =5 2-5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5121 =5 2-2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计算) 53×5= =?4 372……分数乘法(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