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学贯古今,见多识广,不仅齐家堪称典范,而且在教子育人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完整的理论。他集严父、慈父于一身,时时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爱之以其道,教之以其法”。那么,曾国藩有哪些成功的教子经验呢?他的一套教子经验,对于今天年轻的父母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我们把它归纳为:三句教子格言,五条教子原则。

一、三句教子格言

格言一: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所谓“成龙”,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做官或发财。但是,做官与发财是不可求的,不是你想做官就做官,你想发财就发财。做官与发财,首先靠本人的基本素质,即才智和能力;但是光靠才智和能力还不够,还要靠机遇,没有机遇,你才能再高也是枉然。用哲学原理说,就是“内因”加“外因”。“读书明理”的过程就是造就良好素质、增强才智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也就是改善“内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的;然而“外因”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它是客观存在,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所以说,曾国藩对子女“只求读书明理,而不求做官发财”的期望是明智的,恰当的。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进身入仕的阶梯。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把它看得相当重。他的儿子纪泽、纪鸿参加考试的时候,他总是去信说:“或中或不中,都无甚关系”。父亲的这个态度,无疑会给孩子减轻许多压力。

“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这也包含着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必过高、应当恰如其分的意思。这一点也很值得今天的家长们学习。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比较迫切,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管孩子的天资如何,也不管孩子的学习基础怎样,一心巴望孩子能考进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将来好出人头地,就不恰当地给孩子提出过高的目标,施加过重的压力。然而,物极必反,当孩子感到家长的要求过高,管束过于苛刻时,就会消极抵制,阳奉阴违,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事实上人的智力有高下,爱好有不同,特长有区别,未必上了重点大学才是人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具有各种专长、不同层次的形形色色的人才,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明智的家长,应当摸清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的个性特长及兴趣爱好,然后提出恰如其分的目标,激发其兴趣,培养其专长,促进其发展。至于孩子将来能否做官或发财,这是孩子将来的造化,你不必为他管得那么远。只有“读书明理”这才是眼前实实在在的事,它是将来从事一切工作的资本,也是造就栋梁之材的“奠基工程”。

所谓“读书明理”,也包含着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读书的目的并不光是学知识,求学问,还要懂道理,修德行。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与“智”的关系。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中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修身之道,以图无愧于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以图自进其才。”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一是进德,二是修业;两者之中,进德是第一位的。我们有的家长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和名次,对于孩子在道德表现方面却不甚重视,至于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处世,则考虑得更少了。其实,并不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成才,人才是由多种素质构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上某方面的专长才是人才,而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有人说,没有知识是“次品”,没有道德是“废品”,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曾国藩还认为,要读好书,首先要立志,要教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志向,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冲动,而是上升为一种理念上的行为控制。这样,读书才有不竭的动力源泉。他给儿子的信中说:“君子立志,应为大众谋幸福,做内圣外王的事业,然后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这里的所谓“内圣”,是指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即“立德”;所谓“外王”,可以理解为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即“立功”。教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曾国藩这观点确是真知灼见。我们现在有的家长只知道没完没了地唠叨和指责,却很少对子女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平时,我们应当多跟孩子沟通,可以给孩子谈谈自己创业奋斗的艰苦历程,谈谈家里祖祖辈辈的历经苦难的辛酸往事,还可讲一些古今名人树立远志、勤奋学习、艰苦奋斗、成就伟业的故事,从而让孩子懂得应当树立怎样的理想,并怎样为实现理想而不懈的努力,然后再进行不断的督促。这才是抓到了点子上,使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国藩不求子孙做官发财,还有另外一种想法。他说:“一般人多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我不愿子孙后代做大官,只想他们成为读书明理的正人君子”。一般人之所以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是因为做大官有权有势,有显赫的

门第,有丰厚的钱财。曾国藩之所以不希望子孙做大官,是因为他看到了荣华富贵只是暂时的,他阅尽了盛极而衰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他还作过这样精辟的分析,他说:“天下凡是官宦家族,往往至多一代人便享用殆尽,能延续一两代是很少见的;巨商富户,勤俭的能延续三四代;农耕读书的家族,谨慎朴实的能延续五六代;孝敬长辈、与人友善、读书明理的家族,则能延续十代八代。我今生赖祖宗积德,顺利得志,唯恐我一人享用殆尽,因此教育各位儿辈共同立志,发奋成为耕读、孝悌、与人友善的家族。”他认为,要使家族代代保持兴旺发达,最好是耕读传家。“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俗称“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可见,无论哪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曾国藩家里,祭祀祖宗的神龛两侧,张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拜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曾国藩生活在闭关自守的农业时代,他的“耕读传家”的观念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主张子女既要接受教育,又要不脱离生产劳动,不脱离社会实践,不改变勤劳朴实的本色。这个观点对于今天的时代来说,无疑也是正确的。

格言二:不给儿孙留下大笔遗产

给儿子留下尽可能多的遗产,这可以说是做父母的共同心愿。那些巨商富户自不必说,就是那些经济并不十分富裕的人家,也是省吃俭用,一生奋斗,不仅供子女读书,还把孩子将来的成家、建房、购车等等大事都安排妥贴,让他们坐享其成。而自己呢?一生都没有过一天宽余的日子。这是何苦呢?曾国藩的观点是不给儿孙留下大笔遗产。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

俗话说“穷则思变”。你不给儿孙留下大笔遗产,他们就只好自己去奋斗,去创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生活。通过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得的果实,才会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尝遍酸甜苦辣,经历风风雨雨的人生,才是多姿多彩的人生。如果父母把他们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要舒舒服服地享受就行,那么他就会躺在父母替他营造好的安乐窝里,悠哉游哉,过着“寄生虫”生活,就会丧失奋斗进取的动力。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在孩子成家立业之初,父母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一把也是应该的。但仅仅是“帮扶”,而不是包揽。孩子自己的人生之路让他自己去走,孩子自己的前程让他自己去闯。培养孩子艰苦创业、搏击风浪的意志和品格,这才是父母留给子女的价值万金、取之不尽的宝贵遗产!父母替他们包揽一切,只有坏处而无好处!

另一方面,曾国藩还认为,与其给儿子留下大笔遗产,还不如教子孙走入正道。他说:“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如果品行不正,你不留下大笔遗产还好,你留下的遗产越多,害他们就越深。那些官家富户的纨绔子弟,就是仗着父母留给他的财富而专横跋扈,盛气凌人,整日里东游西荡,惹是生非,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不仅无所作为,而且为害社会。究其根源,其实是父母所害。曾国藩看透了人世得失,认为儿女如有出息,也不在乎我的钱;儿女如无出息,钱多了反而变坏。你给他留下的财产愈多,他犯的错误会愈大。曾国藩给他儿子的信中说:“银钱财产,最易长骄气惰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至嘱。”

曾国藩虽然不是一个拥有大笔财产的人,但也绝不是没有财产。在他的生命进入晚期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财产作了安排,而不留给儿孙。其弟曾国荃看大哥两袖清风一生清贫,为了给侄儿留下点财产,购了五马冲一百亩水田赠给大哥。基于不留大笔遗产给儿孙的认识,曾国藩托付国潢将这一百亩田产设法出手,或捐作族内祭田,或转售他人,所得银钱全部供家中日用之需。也是基于这个认识,他为官几十年,所得薪俸大多用于公事,不曾为自己建过一栋私宅,购过一分田地。他留给子女的唯一财产就是引导他们好读书,明德行,做新人,办好事。他虽然长期在外做官,但始终不忘对子女的殷殷教诲。从咸丰二年到同治十二年的二十年之中,他给两个儿子写的信就有近二百封,信中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如何读书,如何明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字里行间,蕴含着慈父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格言三:官宦子弟不可沾染官家习气

曾国藩说官宦家族至多一代人便享用殆尽,这是为什么呢?他解释说:“官宦人家的子弟多骄横、多盛气凌人而不肯实干,因而很难有大的作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严格要求子女不能沾染官家习气。

他要求孩子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要做到“三贵”:第一贵勤劳,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秧、耕耘等事,亦时时学之;第二贵谦恭,不摆半点架子,无存半点官气;第三贵诚实,莫说半句荒唐之言,莫做半点架空之事。他还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个“奢”字,一个“傲”字。但任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以为常,此即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习于“傲”字。

为了使子女不染上官家习气,不搞特殊化,他要儿子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车马。对坐轿也作了详细规定:“曾纪泽(他的大儿子)亦坐四人轿,此断不可。篾结轿而行,四抬则不可。呢轿而四抬,则不可入县城,衡城、省城犹不可。”

他还告诫子侄不得拉关系,递条子。他的二儿子曾纪鸿中秀才之后,多次参加岁考、科考,都没有考中。同治三年七月初九,已是大学士的曾国藩写信嘱咐纪鸿说:“尔在外,当以‘谦谨’二字为重,世家子弟,万目所瞩,考前不可与州县来住,不得递条子,免致物议。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在任两江总督时,他把家属都带在了身边。他对女儿、儿媳等也作了严格要求:“纺织以事缝纫,下厨以事酒食,此二者,妇职之要者也。”那时,他的女儿们应该是贵为“千金”了,但曾国藩给他们规定了繁重的课单:早饭后,做点心、酒酱之类;午巳刻,纺花或织麻;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酉刻(二更前),做男鞋女鞋或缝衣。每月须做男鞋一双,女鞋不验。

在儿女的穿着方面,他也力求避免官家的贵族习气,始终保持寒士家风。有一次,他的学生李鸿章请他夫人和小姐吃饭,姐妹两人仅一条绸裤,相争至于哭泣。曾国藩安慰说:“明年吾若再任总督,必为尔添绸裤一条。”

为了避免官家子弟特殊化,他规定,男婚女嫁之费不得超过二百两。曾国藩的第四个女儿纪纯出嫁时,办嫁妆仍然只有二百两之费。纪纯的叔父曾国荃有点不相信,他打开纪纯的箱子一看,果然十分寒伧。这怎么成呢?于是他就自己偷偷贴出四百两,亲自又给侄女办了一份嫁妆。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爱自己的子女?只是爱的方式不同。像曾国藩那种独特的爱子女方式,或许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如今有一句家教名言很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好好琢磨,叫做“再富不能富孩子”。现在我们家庭生活条件好了,日子富裕了,袋子里有钱了,但是千万不让孩子做“富家子弟”。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爱得不得了,毫不吝啬地让孩子穿名牌、花大钱,活脱脱像个阔少爷、阔小姐。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钱多了,穿阔了,就会产生骄气、娇气和惰气。学校里,那些挥金如土的富家子弟,读书往往不肯用功,“不要数理化,只要好爸爸”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进取心。“后进生”中,这类子弟的比例相当高!这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吗?其实,让孩子吃点苦,经历点风雨,受点挫折,实在是终身受用的一笔财富。曾国藩官居一品,封侯拜相,位极人臣,尚且能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让子女沾染官家习气,不可丢掉寒士家风,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就更不应该让子女沾染富家习气。“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奋斗永远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各位做家长的可要切记莫忘!

二、五条教子原则

原则一:爱之以道,爱得其所

曾国藩认为,父母爱子女要“爱之以其道”,要“爱得有方,爱得其所”。意思就是说爱子女要爱得有方有法,不要无原则的“爱”。曾国藩还认为,人世间父母给子女的爱并不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必有收获,如果爱得不得法,不仅没有收获,还要受损害。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不必说人,就连动物也有这种本能。《报刊文摘》曾登载过一则来自西藏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数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的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转身回到帐篷里取出杈子枪,举枪瞄准。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没有立即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同时,只见两行眼泪流了出来,老猎人不由心头一软。但他毕竟是个猎手,两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藏羚羊栽倒在地……老猎人觉得十分蹊跷,为什么藏羚羊不立即逃走,还给他跪拜呢?第二天,他忐忑不安地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腹腔打开后,不由惊叫出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只见藏羚羊的子宫里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自然是已经死了。此刻,老猎人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弯下沉重的身体给自己下跪,它是在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命!

藏羚羊的下跪和流泪,折射着伟大的母爱!然而动物的母爱仅仅是一种本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母爱”不应仅仅停留于“本能”的层面,人类的母爱应当受理智支配。所谓“爱之有道”,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过分的爱就是溺爱。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容易产生骄气和霸气,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高傲等不良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所谓“爱得其所”就是爱在应该爱的地方。真正的爱,应该为孩子将来的成人着想。不要把孩子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忧、不劳而食的“寄生虫”,也不要把孩子培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曾国藩的儿子应该说是“高干子弟”了,他们完全有条件过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曾国藩还要求他们“拾柴收粪之事,须时时为之;插秧耕耘等事,亦时时学之”;还严格规定儿子“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水添茶等事”。难道曾国藩不爱自己的子女吗?非也!从他给儿子的几百封家信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严父

加慈父对孩子的殷殷之心。可以说他比一般的父亲更关心,更挚爱,只不过他爱的方式与别人不同罢了。

原则二:爱而有教,教之有常

曾国藩说,“切忌无教而有爱”。这就是说必须把“爱”与“教”结合起来。爱而无教,那是动物的爱,是最低层次的爱。有理智的爱,就是要把“爱”体现在“教”之中,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独立生活,怎样与人相处;还要教孩子从小树立是非观,懂得怎样的事应该做,怎样的事可以做,怎样的事不能做。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我们通常把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品行端正的孩子称作有教养的孩子。所谓“教养”,就是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教之有常”,就是坚持教育的经常性。曾国藩说:“不重在求速效,而在于教之有常,学之有心。教之有常,自然有效;学之有心,业必有成。”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可能经过一次两次的教育就会马上变好。年幼的孩子既有可塑性,又有反复性。正因为有可塑性,做父母的就应该及早抓紧对孩子的教育,幼时不教好,到大时教育,难度就大了。正因为有反复性,就应该反复抓,抓反复,时时教育,不能放松。尤其在培养良好的习惯方面,应当从幼儿抓起,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必须常教不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容易使孩子滋生懒惰的习惯,平时应当督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要以为孩子学习那么忙,就什么事都不让干。其实做家务与学习并不矛盾。曾国藩给他弟弟的信中说:“子侄除读书之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可见,曾国藩不仅以情教子,更以智慧教子,他不愧为见多识广的智者。他的教子经验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成为我们的典范。

原则三:威而有慈,严而有格

曾国藩说:“父母威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威与慈应当相辅相成,只有慈而没有威,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没有威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只有威而没有慈,孩子就体会不到父母的爱,整日战战兢兢,对父母畏之如虎,就容易形成孤僻、封闭、沉默的性格。一般来说,母亲的爱爱得细腻,在儿女的心目中,母亲多是慈爱的形象;而父亲的爱爱得深沉,他们往往把爱深藏于心,而外表上则多是威严的形象。母亲与父亲一慈一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该慈时则慈,该威时则威。这样,父母在儿女的心目中才有威信,父母的意志才能得到顺利贯彻。平时,父母提出要孩子做什么,或者要怎样做,要么不提,一旦提出来就必须坚决做到。孩子如果没做到或做不到,就要给他批评、说理甚至惩罚,这样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权威。慈而无威,放任自流,这实际上是对子女不负责任,这不是真正的“爱”!

慈而有威,才能做到对孩子严格要求。但是“严格”不等于严厉,要“严而有格”,就是说“严”必须有个限度。有的父亲在孩子面前老是板着副威严冷峻的面孔,让孩子望而生畏,有的甚至动不动就打骂,这样,父子之间就难以沟通。尤其在孩子懂事之后,应当以说服教育为主,应当做到以理服人。否则,一旦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父母的教育就很难奏效了。总之,爱也好,慈也好,威也好,严也好,都要把握好一个“度”。所谓家教艺术,就是体现在这个“度”字上。

曾国藩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所谓“明理”,就是要明辨是非、美丑的道理。这道理孩子不可能生来就懂,必须靠父母时时灌输。用曾国藩的话说,则是“用浅近的语言讲朴实的道理”。从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希望儿子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绝不简单的命令,而是苦口婆心的说理,让儿子真心接受。比如他要儿子纪泽尊敬家里的长辈,与兄弟姐妹亲密相处,他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你应当体会我的心意,在叔祖及各位叔父、叔母前多尽些敬爱之心。要心存全家同为一体的概念,不怀彼此歧视的想法,那么老辈内外亲长,必然器重喜爱你,后辈兄弟姐妹以你为榜样,越来越亲密。如果能使宗族、乡党都说,纪泽的气量大于他父亲的气量,我就非常高兴了。

你看,这话说得多么亲切!话语虽不多,道理却讲得非常透彻,教育效果自然就不会差。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若不用道理来说服,而是用家长式的权威来压服,往往会压而不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情感障碍,或产生反抗心理。到那时,父母所有的话他都会听不进去。如果造成了这种情况,无疑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所谓“以规范之”,就是要以家规规范孩子的行为。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应当简明扼要地拟出几条来,作为家规。为便于时时检查督促,还可以打印、装裱,挂到醒目的位置上。订了家规,不要让它成为一纸空文,还要时时对照,条条落实,如若违反就给予处罚,使之逐渐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原则五:言传身教,推已及人

曾国藩说:“长辈的风范对后辈影响甚大。夫风化者,上行而下效者也。”这话的意思是父母的以身作则非常重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天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起榜样和示范作用。曾国藩就是这样,他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注意言传身教,并且还非常讲究教育方法,做到以平等的态度,推已及人,态度中肯,避免高高在上,夸夸其谈。例如他教儿子学习、做事贵在有恒,他给儿子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余平生有三耻:学问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闻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此三耻。……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两字下手。

人生惟“有恒”为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习字,亦尝苦思力索,然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种人生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对儿子的这段教诲并没有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参验自己的平生得失,讲述自己确有心得且深信不疑的经验,并推己及人,以商量的口吻、研究的态度,中肯地指出儿子在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然后提出希望,指出方法,因此收效十分显著。

所谓“推己及人”,就是说有时候还要能够换位思考,揣摩一下孩子的心理,设身处地替孩子想一想。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需求。做父母的应当摸清孩子的想法,掌握孩子的个性,了解孩子的需求,尽量做到因势利导。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父母应当予以保护;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父母应当予以尊重;孩子还希望自己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支配权,父母不要管得太死;孩子也往往有自主、自立的愿望,父母也不要把孩子永远裹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关在由自己设计好的“笼子”之中。有时候,做父母的也应该想想自己在童年时代是怎么过来的,那时候自己最讨厌的是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最向往的是什么,然后推己及人,替孩子想一想。这样,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才不会过分,才会知道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该怎样管。有时候,还应当同孩子交流交流,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对父母有些什么要求。多沟通,才能消除代沟,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最后,请做父母的记住这样三句话:“孩子是人,不是器物。孩子是一个有个性、能思考的人。孩子是一个终将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人。”如果明白了这三句话的真正内涵,我们就会去琢磨科学的教子方法了。

论《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

在中国,有两本家书最为畅销。一是《曾国藩家书》,一是《傅雷家书》。前者被许多逐鹿商场、官场者奉为经典,成为案头必备书;后者却是很多人的床头必备书,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 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懈怠。 《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发行量累计已超过110万册,上世纪80年代更是风靡大学校园。一部家书,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不仅因为它教你怎样做人,也不仅因为书中有着浓浓的亲情,更因为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下面是傅雷教育傅聪时所注重的几点 一、生活细节 1、西洋礼仪。围巾个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的腿上或膝盖上。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 2、会生活。会生活不是指发财、剥削人或是吝刻,做守财奴,而是指生活有条理,收支相抵而略有剩余。 3、理财。把用掉的每一分钱记在账簿上,每天晚上或者第二天的早晨,核查出与用剩的余款,与收支不符又想不起的列为忘记项目。每个月底把全部用途加起来,跟预算比较并分析每一项不同的支出:衣、食、住、书籍费、应酬费、零用钱等。每年年终,把全部收支相加后,再提出新的预算。 二、人际交往

1、用行动表现对朋友的感激关心:“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之人,在行动上做的跟薄情一样,是冤枉的,犯不着的。 2、懂得感恩。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镜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3、真诚。真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4、轻许诺。事前未经考虑,千万不要轻率允诺任何事,不论是约会或是茶会,否则很容易会为践诺而烦恼。 三、读书求学 1、读《世说新语》,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青年们读的太少,肚子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 2、《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写的不坏;你可仔细看,各写日子温温。 3、冷静、客观、谦虚。你对音乐的理解,十之八九是凭你的审美直觉;虽则靠了你的天赋与民族传统,这直觉大半是准确的,但究竟那是西洋的东西,除了直觉之外,仍需要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来充实;即使是你的直觉,也还要哪些学士来加以证实,自己才能放心。所以便是以口味二轮觉得格格不入的说法,也得采取保留态度,治一切学问都要有这个态度。 4、“毛选”中的《实践论》及《矛盾论》,可多看看,这是一切理论的根底。 5、提供修养: 《恋爱与牺牲》《人生的五大问题》《两个新嫁娘的回忆》《奥诺丽娜》《艺术哲学》

曾国藩之为官之道

曾国藩之为官之道 政法系2010171116 陈凯旋曾国藩,一个在历史上倍受争议的人物。他少年得志,仕途亨通,初登官场,又与众不同,后来创建湘军,又平步青云,在洋务运动中也创下了不少功绩,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又有才华的人,但同时他也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历史上的曾国藩,有功亦有过,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为官之道有很多闪光点,虽历经百余年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曾国藩曾说过:“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意思即为安守本分,认真办事,淡泊宁静,不去刻意追逐名利,那么不超过两年,则必定会受到上司同僚的钦佩推重。曾国藩认为做官者,必须安分守己,泊然如一无所求,必须耐得了“烦”。为官者,每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麻烦事要处理,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训练自己处事不急不躁,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事务,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还应该泊然无所求,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名利的牵绊,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得到上司的赏识。但在当今社会,却有很多为官者因为追逐所谓的名利不能做到安分竭力,处事急躁,更有甚者贪污受贿,鱼肉百姓,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所谓的为官之道。当今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官,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我想在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须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耐冷,耐苦,耐劳,耐闲,拥有此“四耐”,方可把官做稳、做好、做出名堂,以不负百姓厚望。他虽然讲的是旧时为官之道,但对今日如何做官仍有借鉴意义。做官这玩意,若得到重用,大权在握,一呼百应,;但若不得上司赏识,则会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这时就更要冷官热做,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群众要一片热心肠,对人民负责,认认真真做好份内的事,以心热抗外冷,那么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一个“热官”,受到人民爱戴。而耐苦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更为重要,若一个官员耐不了苦,那么就必定会滋生腐败,贪污受贿,因此耐苦是一个好官员的必要前提和必备条件。纵观现在的官场,很多官员就是因为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耐不了苦,才逐渐迷失了自我,走上了腐败贪污的路。 曾国藩做了几十年的官,从来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而且立誓不靠做官来发财;曾国藩贵为将相,每食只蔬菜一品,绝不多设,极其节俭,因此被誉为“一品宰相”,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廉”和“俭”的思想作风,曾国藩生平也极其痛恨贪污受贿者,主张要严厉打击这些人,以正社会风气。曾国藩的这种为官之道,在当今这种日趋追逐名利的社会里更需具备,为官者只有清廉了,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向前发展,百姓才会有好日子过。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导读: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一曰身勤 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二曰眼勤 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三曰手勤 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

曾国藩教子名言

曾国藩教子名言 1、“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侍亲以得欢为本”。 3、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7、“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8、“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9、“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10、“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2、“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3、“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5、“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6、“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8、“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20、“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2、“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27、“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2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0、“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3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学贯古今,见多识广,不仅齐家堪称典范,而且在教子育人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完整的理论。他集严父、慈父于一身,时时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爱之以其道,教之以其法”。那么,曾国藩有哪些成功的教子经验呢?他的一套教子经验,对于今天年轻的父母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我们把它归纳为:三句教子格言,五条教子原则。 一、三句教子格言 格言一: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所谓“成龙”,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做官或发财。但是,做官与发财是不可求的,不是你想做官就做官,你想发财就发财。做官与发财,首先靠本人的基本素质,即才智和能力;但是光靠才智和能力还不够,还要靠机遇,没有机遇,你才能再高也是枉然。用哲学原理说,就是“内因”加“外因”。“读书明理”的过程就是造就良好素质、增强才智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也就是改善“内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的;然而“外因”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它是客观存在,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所以说,曾国藩对子女“只求读书明理,而不求做官发财”的期望是明智的,恰当的。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进身入仕的阶梯。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把它看得相当重。他的儿子纪泽、纪鸿参加考试的时候,他总是去信说:“或中或不中,都无甚关系”。父亲的这个态度,无疑会给孩子减轻许多压力。 “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这也包含着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必过高、应当恰如其分的意思。这一点也很值得今天的家长们学习。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比较迫切,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管孩子的天资如何,也不管孩子的学习基础怎样,一心巴望孩子能考进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将来好出人头地,就不恰当地给孩子提出过高的目标,施加过重的压力。然而,物极必反,当孩子感到家长的要求过高,管束过于苛刻时,就会消极抵制,阳奉阴违,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事实上人的智力有高下,爱好有不同,特长有区别,未必上了重点大学才是人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具有各种专长、不同层次的形形色色的人才,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明智的家长,应当摸清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的个性特长及兴趣爱好,然后提出恰如其分的目标,激发其兴趣,培养其专长,促进其发展。至于孩子将来能否做官或发财,这是孩子将来的造化,你不必为他管得那么远。只有“读书明理”这才是眼前实实在在的事,它是将来从事一切工作的资本,也是造就栋梁之材的“奠基工程”。 所谓“读书明理”,也包含着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读书的目的并不光是学知识,求学问,还要懂道理,修德行。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与“智”的关系。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中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修身之道,以图无愧于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以图自进其才。”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一是进德,二是修业;两者之中,进德是第一位的。我们有的家长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和名次,对于孩子在道德表现方面却不甚重视,至于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处世,则考虑得更少了。其实,并不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成才,人才是由多种素质构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上某方面的专长才是人才,而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有人说,没有知识是“次品”,没有道德是“废品”,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曾国藩还认为,要读好书,首先要立志,要教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志向,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冲动,而是上升为一种理念上的行为控制。这样,读书才有不竭的动力源泉。他给儿子的信中说:“君子立志,应为大众谋幸福,做内圣外王的事业,然后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这里的所谓“内圣”,是指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即“立德”;所谓“外王”,可以理解为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即“立功”。教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曾国藩这观点确是真知灼见。我们现在有的家长只知道没完没了地唠叨和指责,却很少对子女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平时,我们应当多跟孩子沟通,可以给孩子谈谈自己创业奋斗的艰苦历程,谈谈家里祖祖辈辈的历经苦难的辛酸往事,还可讲一些古今名人树立远志、勤奋学习、艰苦奋斗、成就伟业的故事,从而让孩子懂得应当树立怎样的理想,并怎样为实现理想而不懈的努力,然后再进行不断的督促。这才是抓到了点子上,使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国藩不求子孙做官发财,还有另外一种想法。他说:“一般人多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我不愿子孙后代做大官,只想他们成为读书明理的正人君子”。一般人之所以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是因为做大官有权有势,有显赫的

曾国藩的中庸哲学思想

□景国际 曾国藩的中庸哲学思 想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是清代中兴名臣之一。他显赫人生功绩的取得,就其思想原因来说,要归结到他为人处世的中庸哲学思想。 一、为官之道———隐忍克制,适度谦退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 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毛泽东直到晚年,仍称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 曾国藩一直以隐忍克制的心态在官场中立 足,他的为官之道正可谓是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短,恰到好处。 他事事谨慎,处处谦卑,称自己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7个字,因为月盈则亏,日中则昃,鲜花完全开放了,便是凋落的征候。因此,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以为惜福之道、 保泰之法。此外,他“常存冰渊惴惴之心”,认为为人处世,必须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 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召来大祸。他非常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他31岁时,从十月初一那天起,坚持从灵魂深处检醒自己,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集》,天天在上面写。他始终认为: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他深刻指出:“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遥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 程序。在与一些议员的频繁往来中,崔国因还了解到议员们要备纸笔记录、参众两院议员年俸、美国各省总督(州长)年俸及各州举众议员人数等细节问题;日记中,崔国因特别介绍了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的原则,他指出,议院“有立例之权,则大事为议院主之,总统不过奉行焉耳”。崔国因还指出,美国总统4年一换,但总统更替,政府各部门也在替换,然而美国的政局则不会乱,关键就在于议院和最高法律对稳定美国政局的作用。 除了介绍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外,崔国因还具体分析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并将民主制与君民共 主制的议会制度做了一番对比,但无论“各国君政、民政虽异,而设议院则无异”。 对于西方议院制度的远见卓识,让崔国因成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史上不可被忽视的关键人物。 (责编霍语)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廉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药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飨帝。” 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能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评析

成绩:论文题目: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评析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 授课教师:王建敏 院(系):英语学院英语高级翻译专业 年级班:2011级03班 学号:110110305 姓名:张思雨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评析 摘要: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身上汇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补天者,他“承往古衰朽之续”,又“开近代风气之先”,他实现了从理学家到洋务派的转变,他是近代军阀的开山鼻祖是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他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其所作所为的背后是其独特的人生哲学。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虽笨,但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次皆不第,父设馆授徒。曾国藩幼从父学。道光十三年(1833)入县学为秀才。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明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咸丰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为政善于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妥善处理自己与朝廷、地方督抚及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使自己在仕途上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曾国藩虽然是一位封建的官僚大臣,但他的官宦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读书非官”的官宦思想。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进德、修业,并不一定单纯是为了做官。他一反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多次劝告自己的弟子不要汲汲于科名。第二,“尽忠直言”的官宦思想。曾国藩认为,做官应有为官之道,对上应当尽忠直言。他在朝廷做官期间,曾多次不顾个人的安危,冒着杀身之祸上奏朝廷。如他在《应诏陈言疏》中劝告皇上以身作则,广开言路;在《议汰兵疏》中提出裁减绿营的合理建议;在《备陈民间疾苦疏》中揭露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事实。从上可见,不管曾国藩上奏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他这种“尽忠直言”的精神在当时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第三,“不贪钱财”的官宦思想。曾国藩对贫官污吏历来是十分痛恨的,他曾多次提出要严厉惩治贪污腐败,他一生以“不要钱,不怕死”自诩;他还多次告诫家人千万不要受贿,不要贪财;在攻陷南京后,他针对其弟曾国荃贪恋钱财的表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奉劝他辞职告老还乡。第四,“严管家属”的官宦思想。曾国藩曾力劝家人不要干预公事,并多次写信劝其父亲不要参与地方事务,要遵守地方法规,照章纳税;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经常告诫他们力戒“奢”、“傲”之风气。第五,“居安思危”的官宦思想。曾国藩虽被封为一等侯、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地方总督等职,手掌大权,手握重兵,统治着清王朝的半壁江山,但却清醒地认识到清王朝已将他作为最大的威胁者。因此,他以“清、慎、勤”作为座右铭自勉,处处

曾国藩之“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曾国藩之“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恶,这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只有自己的心知道。所以《大学》的“诚意”一章,两次说到慎独。如果喜欢善能像喜欢色美那样,厌恶恶能像厌恶恶臭那样,尽力排除欲望,以存天理,那么《大学》的所谓自我反省,《中庸》的所谓戒除恐惧,都能够切实去做了。也就是曾子所说的自我反省而有收敛,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下,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会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主敬”一条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好还是坏,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敬这个字,孔门用来教育后人,春秋士大夫也经常提到。到了程、朱时就千言万语不离开这个宗旨。在内专一纯静,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恭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程子说上下统一在于恭敬,则天地自己运行,万物自己发育生长,气数没有不和的,四灵都来了。聪明睿(ruì)知,都由这些而产生。以这些侍奉天帝,那么敬就没有不完美的。我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尤其就在于能让肌肤得到锻炼,身体变得强健。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了?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求仁则人悦。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体,我和民间万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大本一源的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教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倘若只是自己知道,而不懂得教养百姓,这就等于辜负了天地的宽厚之心。 孔门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立志,自立毫不惧怕,像富人财富有余,不需向别人借一样;达者,四通八达,没有阻碍,像有权威的人站在高处大喊一声便群山四应一样。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推而广之使人自立自达,就可

教子之道

1.从“三迁”到“断织” ——孟子所受的家庭教育 2.种田?织布?当木匠? ——鲁班教子故事 3.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司马迁的成长历程 4.“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教子之道 5.十八口水缸的故事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教子 7.博览万卷书,探寻天地间 ——祖冲之所受的家庭教育 8.爱而有教,严而有慈 ——颜之推的家教经验 9.“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教子 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范仲淹教子的故事 11.正人必先正己 ——包拯教子故事 12.画荻教子 ——郑氏夫人对欧阳修的教导 13.言传身教,不喜华靡 ——司马光一家两代的教子之道1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苏轼教子法 15.精忠报国 ——岳母刺字教子 16.“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陆游教子 17.谨勤 ——朱熹教子之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19.修德,正心 ——朱元璋教子 20.小故事里的大乾坤 ——吴承恩受教于父母的故事 21.“志在四方,男子事也” ——徐霞客母亲劝子远游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时珍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23.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徐光启与他的父亲 24.严教与立志 ——威继光所受的家庭教育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受之于嗣母的爱国情操 26.立志之始,在脱习气 ——王夫之教子的故事 27.爱,也是需要方法的 ——郑板桥的教子之道 28.字字入心间 ——戴震族叔的教育方法 29.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 ——林则徐父亲教子方法 30.一个家族兴盛不衰的秘密 ——曾国藩的家教家风 31.两代人的留学故事 ——詹天佑的家庭教育 32.慈母爱子心 ——谭嗣同述说母亲的教子情 33.“教家立范,品行为先”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 3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教子 35.“毋为瓦全宁玉碎,须知拼死即求生”——冯玉祥教子的故事 36.“别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去幻想什么”——谢觉哉教子法 37.石榴花里孕育的大道理 ——董必武受教于父母的故事 38.持之以恒的力量 ——竺可桢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39.母爱滋养学术大师 ——胡适之母教子成才 40.“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郭沫若所受的家庭教育 41.要培养孩子诗人的浪漫、劳动者的朴实——李大钊的家教故事 42.“我要造一艘最快的战船” ——李四光父亲教子故事 43.观察、提问与音乐 ——陈鹤琴的教育理论 44.“不计毁誉,务必为先” ——宋庆龄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人物素材丨曾国藩: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

《道德经》有言:“大巧若拙,大成若缺”。曾国藩为人办事有两个特别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一是拙诚,二是求阙。 01 拙诚 恒能破拙 曾国藩考秀才,六次不中;随后又考进士,三次落榜。梁启超曾评价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明白自己天资不高,他说:“天资拙,唯有以恒破之。”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碰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坚决不睡觉。 因为钝拙,曾国藩比别人更能坚持,更肯付出。基础打得牢,才有了为官十年连升十级。 拙能破巧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 以拙破巧,是曾国藩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曾国藩认为,用兵贵在诡异和狡诈,这些他不擅长;用兵又贵在巧取和奇夺,这些他也不擅长。他所擅长的,唯有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策略。这种策略虽然笨,拼的却是硬实力,取得的胜利,也是绝对的胜利。用如今的话来说,就是“埋头苦干”,少说多做。这才是“以拙破巧”的关键所在。 02 求阙 花未全开月未圆,正是人间好时节

曾国藩曾写过一篇《求阙备记》,开头便说:“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花开到盛时便会凋谢,月亮圆满后随即亏缺,太阳升到中天便开始西斜。自然界尚且没有圆满的事

物,人生在世更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君子存有警惕自省的意识,懂得留有一丝缺憾,而不敢去强求圆满。小人则常常追求圆满,却不知圆满一旦到来,危机也便随之而来了。 因此,曾国藩最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这是惜福之道、保全之 法。他说:“我们家中父母健在,兄弟姊妹平安,即便是大富之家也难以比美, 可以算得上万全之家了。故而我只求缺陷,以‘求阙斋’来作为寓所之名。目的 在于以其他方面的欠缺,来求取家中亲人的齐全。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愿望 了。” 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 苏东坡曾说:“守骏莫如跛。”意思是,假使你有一匹骏马,也应该象对待跛马一样珍惜它、呵护它。倘若放任骏马恣意奔跑,难保没有摔跤的时候。 人也一样,一味追求登高圆满,未免没有跌落的一天。曾国藩对这五个字非常赞同,他说:“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自然悠久矣,自有深固之基矣。” 我们都一样,羡慕别人穿着一双新鞋,却忘了世间还有只能拄拐的人。既然是 人皆有缺陷,那么我们就满足于“缺”的状态。正是因为有缺失,才令我们更加 完整。 不求聪明,但求顺遂;不求圆满,但求平安。 03 成事 君子慎独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他每天坚持做“日课”。就是每天写日记,反思一天 的行为得失。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 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他认为:自修之道, 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 神。认为“此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一个人越

曾国藩的修身艺术

【重点提示】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 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性格决定命运,抱负决定成就,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在优秀的领导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优秀的特质。但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领导。这些特质无一不是从修养中来的。自我修养,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起点。早年的曾国藩同平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缺点,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修身工夫,确立了良好的品格。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身艺术。那么,曾国藩在修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曾国藩修身艺术,其实无非三条:第一,倔强;第二,进取;第三,有恒。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性格,受他的祖父曾玉屏和他的母亲江氏的影响很大。曾玉屏常对家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这句话对曾国藩影响很大,做了两江总督之后,他还以祖父的这句话教自己的弟弟,并认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他说: “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教需要有这两个字贯注于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都是从“倔强”两个字中做出。我们兄弟受母亲的性格影响,好处也正在于倔强。 【忠告】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倔强性格,在他最初出来带兵的时候表现得最为突出。他是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出来带兵的,没有地盘,无粮饷,事事仰给于人。偏偏曾国藩又是勇于任事之人,因而与地方官员势同水火,屡屡发生冲突。加上初期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更是使他的处境雪上加霜。然而在与官场政敌和与太平天国的双重博斗中,他却养成了一种咬牙立志、不肯认输的脾气。他自己将之称之为“打脱牙,和血吞”的“挺”字功夫。他曾经夫子自道说: 李申夫曾经说我与人怄气从来不说出,而是特别能忍耐,一步步寻求自强之道,因而引用俗话说:好汉打掉了牙,和血吞下去。这正是我咬牙立志的诀窍。我曾经被京城中的权贵所唾骂,被长沙官场所唾骂,被江西官场所唾骂,也经历过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被打掉牙的时候多了,没有一次不是连血一块吞下去的。 又说: 我办理湘军水师,一败于靖港,再败于湖口,将士们都愿意离开水师而做陆军。但我咬紧牙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93他们改变中国 我们生活在不确定的年代,内心焦虑不安,快乐难以持久,如何能够安定内心世界? 栗强:独立学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长期从事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核心:把心放在心上,就是让心做心该干的事,别让心做这些念头该干的事情。 人的心是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蛋白质,肉身,过去叫色法;另外一部分叫心,但心又分成两层,一层是心上起的功能,比如心的感受,心的想法,心的念头,第二是能产生概念,能产生想法的这才叫心。但我们的麻烦是,各种资讯非常发达,我们的心被抓着去放到了想法和资讯上,没有把心放在心上。 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如果要用四个字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尚书》里的四个字:念兹在兹。念,就是你的注意力;兹,我们可以今天翻译成这个“It”。 念在这,心就在,注意力在这,作用力就在这,你的成长中所有的一切,从初发心即成正果。如果一开始就向着要去解放全人类去,最后才能够永无止境的热情;一上来就向着满足私我去,最后只能一身疲惫。 凡是对历史产生巨大作用的人,他都是在把心放在心上的,都符合了,暗合道妙。 从历史角度来看,秦始皇李斯,横扫六合统一中国 王莽刘歆,复古改制昙花一现 唐太宗玄奘,光大禅宗 朱熹宋明理学,占林文人精神世界 清末名臣曾国藩独树一帜,弃圆求阙 他们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又将如何改变历史文化格局? 从五位文化人,五位帝王或者掌权者,五篇文章这样开阔的角度对比中,才会更能理解曾国

藩的贡献和心法更履行了此道之妙,知道他在大变革不确定的年代,保持心中的禅定与信念是什么。 1.帝王秦始皇和文化人李斯,与文化大一统 出现的文章是《谏逐客书》,李斯提出要发展,要提高效率,咱必须得用天下之客卿。 天下事凡经此人必为之一变,这个人是秦始皇,而李斯作为辅佐的宰相是协助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将在此之后的这两千年,中国才能有一个巨大的大一统的江山局面出现,而不是会变得像欧洲那些统治者,一个大统治者结束了,欧洲的历史就是文化上断裂的历史,而中国的文化上是一个连续的历史,一个连续的文明,这个原因就是在于秦始皇和李斯做了大量发展型眼光的历史建设。我们老是说站在公元1500年以前的月亮上看地球,在一小块一小块的小区域里边,欧洲人、中国人、印第安人、澳洲土著人都分块活动,大体上,就是文化上的交流和物理上的交流,中间有一些连线,连线很微乎其微,到这些连线的通讯越往后越密集,包括南极的科考,外太空所有的资讯的发达变成现在我们来讲叫做全球化。那么对应来看,秦始皇和李斯叫全中国化,我们想象到全球化对我们今天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明白,当年全中国化对当时的中国影响有多大了。 2.帝王王莽和文化人刘歆,刘歆给汉哀帝写的《移让太常博士书》,而王莽利用这个思想建立 一个王朝,新(公元9年-公元23年),这是王朝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很短,但他的文化流传到了对东汉是有影响,真正从中国文化制度上确认沉淀上古的思想与精华所在。西方人尤其是犹太、希腊、罗马文明,一切都是明天更好,我们东方人有个上古的黄金时代,尧舜禹汤的时代,一切都是过去更好,主要是推崇要寻找中国文化上古的根源,让经典历史的精神不失,来教化我们今天的民众, 哪怕革新都是以复古为其目的和精神下创造新事物,不是物质文明倒退到具体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精神复古过一种安乐,不为发展,不为纷纷扰扰的东西所扰动,为之内心保持

从《曾国藩教子书》看曾国藩的作文教育思想

从《曾国藩教子书》看曾国藩的作文教育思想 摘要:曾国藩是清湘乡派的代表人物,非常重视学习古文,十分推崇韩、柳、欧等人的创作风格。在指导弟弟和子侄的作文实践中有着一定的原则,反映了他的作文教育思想。他认为为文重在作出有雄奇之气的文章,初学者应该多积累多摹仿,通过看、读名家作品养精蓄气。此外行文要讲究词藻的丰富和语调的铿锵。 关键词:曾国藩;作文;教育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极至:“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称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竞者。”毛泽东对曾国藩也很钦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时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曾国藩作出不同的评价。其为政、治军的得失已随大江东去,但他的文章、学问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却依然流芳,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在繁忙的公务活动间隙,曾提笔写了千余封家书,事无巨细,均情真意切,流畅自如。阅读《曾国藩教子书》,你不仅可以体味其字里行间的拳拳之心、殷殷之爱,蕴藏在信中的作文教育思想,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通过积累丰富词汇 曾国藩深知,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词藻是文章的血肉,堆砌词藻,固然不可取,然词藻的匮乏,也是作文的一大忌。对此,曾国藩在信中做了专门的论述。 “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欲求词藻富丽,不可不分类摘抄体面话头。……尔去年乡试之文,太无词藻,几乎不能敷衍成篇。此时下手功夫,以分类手抄词藻为第一义。”[1](27)儿子词汇贫乏,当务之急就是分类摘抄词汇。又说:“二十日接二月二日来禀并祭稿。文尚条畅,唯意义太少。叔祖之德全未称道,亦非体制,词藻亦太寒俭。尔看《文选》,宜多抄典故藻汇,分类抄记,以为馈贫之粮。”[1](37)指出儿子信中词藻匮乏、平庸,分类摘抄《文选》作为解决词汇贫乏问题的良方。 作文章,立意自然是第一位的,但意要靠辞来表达,而好的辞则要富有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词藻是“文采”的一个重要内容。曾国藩所说的“体面话头”即词藻。词藻要靠平日的积累,而且要牢牢记住,用时方才得心应手;摘抄在一个本上,可以方便温习。 在信中,曾国藩还列举了许多文人的事例来说明摘抄词汇的好处。如“近世文人,如袁简斋、赵瓯北、吴谷人,皆有手抄词藻小本。此人所共知者。阮文达公为学政时,搜出生童夹带,必自家细阅。如系亲手所抄,略有条理者,即予进学;如请人所抄,概录陈文者,照例罪斥。阮公一代鸿儒,则知文人不可无手抄夹带小本矣。昌黎之计事提要、纂言钩玄,亦系分类手抄小册也。”[1](27)文人袁简斋、赵瓯北、吴谷人都有词藻的手抄本;阮文达是一代鸿儒,也知道文人不能没有词汇的手抄本。再有“班孟坚最好文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杨雄、刘向、匡衡、谷永诸传全录其著作;……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班固的做法从正面给我们以启示:分类摘抄好词好句,的确是积累、丰富词藻的好办法,同时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途径。 怎样分类,哪些文章值得摘抄,对此,曾国藩也在此次信中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分大纲子目,如伦纪类为大纲,则君臣、父子、兄弟为子目;王道类为大纲,则学校、井田为子目。此外各门可类推。尔曾看过《说文》、《经义述闻》,二书中可抄者多。此外如江慎修之《类腋》及《子史精华》、《渊鉴类函》,则可抄者尤多矣,尔试为之。此科名之要道,亦即学问之捷径也。”为了儿子,曾国藩可谓悉心指点,不厌其烦。 曾国藩指点儿子积累的功夫说:“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又在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重申了这一主张:“尔生平作文太少,即以此(分类抄《文选》词藻)代做字功夫,亦不可少者也。尔十余岁至二十岁虚度光阴,及今将看、读、写、作四字逐日无间,尚有可成”[1](8)。 看,即看书,看文,看名家名作,因为,“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然不同。……若非其貌其神回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所以通过看名家名作,领会其精神风貌,可以养浩然之气。读,即朗读。曾国藩认为不高声朗读就不能感觉其雄伟气概,不浅吟低唱就无法探究其幽幽神韵。他还说:“选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1](8-9)作诗如此,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与我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又是模仿的功效了。写,即写字。曾国藩的要求是又好又快,否则文思敏捷,然书写缓慢,总是作文之一大遗憾。作,即作文。曾国藩的“看、读、写、作”四字综合的观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写作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一、模仿是学写作文的一条捷径 有了丰富的辞藻,并不一定就能连缀成好文章,还要在作文时潜心模仿。这正是曾国藩在作文方面给儿子传授的另一条写作经验。“尔以后作文作赋,均宜心有模仿,而后间架可立,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 [1](22)指出模仿是学写作文的一条捷径。信中从儿子寄来的书法作品谈起,谈到写字的用笔与结体,又从字的间架谈到诗文的捷径。为增加说服力,信中一一指出杨雄的代表作均为模仿而来,又指出韩愈、欧阳修、曾巩、苏轼等文章大家皆善模仿。信中说:“不特写字宜模仿古人间架,即作文亦模仿古人间架。《诗经》造句之法,无一句无所本。《左传》之文,多现成句调。杨子云为汉代文宗,而其《太玄》摹《易》……几乎无篇不摹。即韩、欧、曾、苏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模拟,以成体段。”曾国藩又说手抄与模仿一样都不能少:“《说文》看过之后,可将《文选》细读一过。一面细读,一面抄记,一面作文,以仿效之。烦奇僻之字,雅古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不模仿则不惯用。……尔之天分,长于看书,短于作文……目下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