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符合新课标及课改的要求,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结论和答案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称为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设问较为宽泛,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常见题型

1.试题的开放性

首先,地理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问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

例1.(2013年文综卷第26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近年来,在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解题思路】本题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

【参考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的不确定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II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

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题思路】本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持续不断提供的方向考虑。除考虑自然原因外,还需考虑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若选择观点B, 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在M处有沙源提供的基础上,考察存在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人为因素从沙源区水土保持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3.问题背景的实践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即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容改革的核心。高考试题只有加强应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例3.“”其义为“圣地”“佛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不胜枚举的文化古迹,赋予了旅游独特的地位,吸引了无数海外旅游爱好者。请设计一条自驾游路线,在夏季从周边省级行政中心到。写明起点终点;沿途能看到什么自然景观?遇到哪些自然困难?(10分)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设计自驾游路线自主选择视角,进行分析、推理论证。

【参考答案】①到(川藏线)(2分)。高山河谷,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

②到(滇藏线)(2分)。高山河谷,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

③到(青藏线)(2分)。辽阔草原,雪山(4分)。高寒缺氧高原反应(4分)。

④乌鲁木齐到(新藏线)(2分)。高山河谷,雪山(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

4.评价的灵活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封闭试题一样有非常严密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给分。

例4.(2013年地理卷第二十题节选)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

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干旱灾害的防治。可从预测、种植面积、节水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加强旱灾(西南季风活动强度变化的)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适当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答两点即可)

三、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通过分析近年高考地理试卷发现,开放性地理试题所占分值越来越高,但得分率较低。常见的错误主要如下:审题不当;方法不当,表达失误;不能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知识点遗漏。因此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提高开放性试题得分率的有效手段。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解答

开放性试题并非无原则的开放,所以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题中关键词语和限定词,最大限度地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答题。同时,还要准确把握题目所给的隐性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往往包含答题的要点。如有这样一幅图:沿海地区,一条河流入海,仅边角有一条100米等高线,河流入海处有点A。问A处建港口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结果很多同学没注意到边角等高线的暗示,因而漏答“平坦的陆域地形条件”。

2.规使用地理术语

规使用地理名词术语答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近两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看,答案的文字要求均不多,如果考生仅从大意角度答题,说了一大串的文字,可能该题的中心还未说清。所以,在高考答题时,要尽量使用规的地理名词术语,力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答案要全面、适当少而精

适当少而精,意思是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则不如多答,要全面。例:如果你是市长,如何解决市能源供应紧的问题?答:①北煤南运;

②西气东输;③西电东送;④建造核电站;⑤发展潮汐能;⑥从海水中分离出氢作燃料;⑦提倡节约能源;

⑧加强宣传教育;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当然,答案要点要围绕“解决市能源供应紧”这个中心,不能漫无目的乱答。

例5.(2013年全国大纲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轮台(位置见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

(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解题思路】该题以中国区域地理作为背景,以轮台的小白杏作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和工业区位。材料中的信息十分丰富,主要有:、杏核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方向等。农产品加工属于工业的畴。工业中的人文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工业协作等。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需要保存和运输。材料中“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说明义乌与市场之间的产业协作密切。从“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可推测其劳动力有经验、有技术。东部优势条件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通达度、科技水平、交通运输、市场等方面。

【参考答案】(1)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

制杏核)的质量。(2)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4.具体与模糊的技巧

表达方面要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足够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如:为什么多地震?如果不清楚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模糊答法如下“在板块边缘,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千万不要答成“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5.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答案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因为高考开放性试题所留出的答题空间是十分充足的,所以建议在高考答题中尽量采用数字序号,分不同的段落,这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但要注意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

如评价发展经济的条件,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式:

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市。②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③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④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

6.观点明确,切忌似是而非

若问“是否赞同”“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的题目,应首先回答“赞成”或“不赞成”(不能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然后再回答理由。

例6.(2013年地理卷第27题节选)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题思路】试题通过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气温、降水量示意图考查中国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的主干知识,种植水稻是否可行是对考生思维能力开放性的考查。若答不可行,主要考虑水稻种植需要高温多雨、地形平坦的条件,地形和水源条件可以改造,但气候条件改造较难。若答可行,主要从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有河流水源灌溉,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四、跟踪训练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至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3分)

(2)P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预测该城市等级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3分)

2.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该城市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某规划院为该城市未来发展作规划,要求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作为隔离带,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城市道路系统、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工业区,如图所示。请指出两项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1)接近煤铁产地;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答三项即可)

(2)城市等级提升 P港位于河口附近,可通过河海联运、外贸等扩大该城市服务围;地形平坦为城市发展提供拓展空间;水源充足为该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该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为乙城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等。(任答三项即可)

2.不合理之处:①E只有一条城市干道与A相连。理由:交通联系不方便。

②在C处规划建材和水泥厂。理由:处在城市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③水厂3。理由:3位于C城下游,水源被污染。(任答两项即可)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知识技术 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 B、寒流 C、冷锋活动 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向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地理的答题技巧以及思路

地理的答题技巧以及思路 有正确的答题技巧能让大家在考试中成绩提升很多,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地理的答题技巧以及思路,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 学地理要:1.多记图(图是要死记的,经纬,具体在哪,旁边有哪个国家……当然小技巧也可以用点)2. 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举一反三。3.就是记答题模式,以应对主观题。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作者: ————————————————————————————————日期: ?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符合新课标及课改的要求,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结论和答案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称为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设问较为宽泛,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常见题型 1.试题的开放性 首先,地理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问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 例1.(2013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解题思路】本题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 【参考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的不确定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II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攻略 一、选择题特征 选择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呈现方式,造成学生对问题的审题错位,而不能很好的选出正确的选项。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最佳答案类型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的选项都有道理,或者说都是正确的,主要是看那个选项最好,最合理,由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同,因此出错率很高。 2、组合类型的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增加了题型的难度,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必须要全面,才能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3、因果类型的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是考查地理现象成因的,学生必须掌握其基本的地理规律原理。 4、正误类型的选择题:这类题型,直接判断正确与不正确,特别是题干中要求选不正确或错误的是,很容易被学生忽视了题干的要求,因此这类选择题必须要让学生看清题干,且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类型的选择题:由于学生的时空概念模糊,所以很难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来选择。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是存储在头脑中的规律总结,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已有经验的质和量,都影响着问题的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实际教学中发现,优生头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显著的多于差生,优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差生,如果个别优生的已有经验杂乱无章地存储在头脑中,没有很好的在头脑中合理的组织安排,在解答问题时,就不能快速提取正确的信息。学生在做这类选择题时,往往不去认真读取图文材料,或者对题干的要求没有认真分析,凭借经验,扫一眼就确定了选项,问题的出错率就会很高。 三、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影响学生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往往是通过知识迁移来实现的,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知识后,就很难看出相似或相同问题的后面隐含的信息,从而阻碍了对问题的判断,因此在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 (1)认真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 (2)统览给出的一组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高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发表时间:2019-07-05T16:52:46.027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1期作者:裴爱珍 [导读] 在高考中,文综地理常成为拉分的科目,而地理图表的阅读,成为重要的制胜点。重点阐述十一类常见地理图表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清流县第一中学福建清流 365300 【摘要】在高考中,文综地理常成为拉分的科目,而地理图表的阅读,成为重要的制胜点。重点阐述十一类常见地理图表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关键词】地理图表;解题思路;技巧 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图表种类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等值线图、光照图、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事物分布图、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区域地图、地形和地质剖面图等。 等值线图,等值线是考查某一知识的载体,在对等值线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动和应用相关知识,联系题目的设问,细致推敲,在非选择题中,注重答题角度,学会用归范的地理语言组织答案。等值线的判读须注意以下几点:1、看数值大小及分布规律,要观察等值线差值、最大值、最小值、递变及分布特征等;2、看疏密程度,若等值线较密,说明单位距离内要素变化大,反之,变化小;3、看弯曲方向,若等值线向高值突,说明该处数值较小,即“凸高为低”,反之,说明该处数值较大,即“凸低为高”;4、看闭合,在图中等值线出现局部闭合,说明该区域数值高于或低于周边地区,表示数值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光照图,光照图是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的载体,在对光照图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相关规律,联系题目的设问,细至推敲,注意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光照图的判读必需抓住几点:1、判断经纬度,度数向南増大为南纬,反之为北纬,顺着地球运动方向,度数向东递增为东经,反之为西经;2、判断半球,自转方向判断半球,南顺北逆;3、判断晨昏线和时间;4、判断日期,晨昏线与经线平行,为春秋分,与极圈相切,则为冬至日或夏至日;5、判断直射点的坐标。 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是考查某一知识的载体,在对地理过程示意图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动和应用相关知识,联系题目的设问,细致推敲。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图例及标注,明确图示包含的地理要素;2、看箭头指向、曲线变化,静态分析看地理要素在某一阶段中的数值特征,动态分析对比不同阶段数值的变化及差异;3、分析原因,理清顺序,分析导致地理环境事物前后变化的地理要素,注意地理要素发展过程的顺序判断。 地理事物分布图,地理事物分布图考查某一事物分布状况的载体,在对地理事物分布图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动和应用相关知识,联系题目的设问,细致推敲,在非选择题中,注重答题角度,学会用归范的地理语言组织答案。地理事物分布图的判读抓住以下几点:1、看分布特征、注意答题角度,点状地理事物分布应从“方位”(位置)、“叠加”(沿什么分布)、“疏密”(数量)等方面分析,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可从“走向”“弯曲”“疏密”“数值变化规律”(由哪里向哪里递减/増)等方面去分析,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应从分布“位置”“范围”(轮廓形状、延伸方向、面积大小)去分析;2、看变化特征,注意四个方面的变化(轮廓的变化、面积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空间格局的变化);3、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其分布及变化的因素。 地理结构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是考察某地理事物数量、比例关系的载体。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需注意以下几方面:1、看坐表、找图例,观察横纵坐标所反应内容之间的关系,结合图例,明确图示中反应的主要地理要素,看纵坐表是绝对数值,还是百分比,看图示柱状(扇形等)体是并列式还是衔接式;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象的数值大小、比例,特别注意每种地理事物的范围; 3、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曲线、扇形等数据的变化特征,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 区域地图,区域地图是考察某区域的载体。区域地图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区域定位——在哪里,经纬度位置—结合图中经纬度准确定位,海陆位置—结合周围的陆地、海洋等进行定位,相对位置—借助熟悉的地理事物;2、区域特征——有什么,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差异比较—对比两区域,分析比较其自然和人文特征方面的差异;3、区域问题——为什么,主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成因、危害进行分析;4、区域发展——怎么办,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优秀进行开发利用、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地形和地质剖面图,地形和地质剖面图是考察地形和地质作用的载体。地形和地质剖面图的分析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岩层先后顺序的判断,岩浆岩地层——被侵入的岩层应早于侵入岩,岩浆岩晚于经过地层,沉积岩——沉积岩地层一般下早上晚,变质岩——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被断裂岩层形成于断裂之前;2、地质构造与成因判断,据岩层弯曲方向或新老关系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看是否出现断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是内力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主要是外力侵蚀作用而成;3、地形剖面图的判断,看形状——粗略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致,找关键点——观察剖面线上的一些关键点,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以上是高考中几中常见图表问题的解题思路,请读者能举一反三,对号入座,这样有利于理清答题思路加快答题速度。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符合新课标及课改的要求,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结论和答案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称为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设问较为宽泛,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常见题型 1.试题的开放性 首先,地理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问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 例1.(2013年文综卷第26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近年来,在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解题思路】本题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 【参考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的不确定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II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 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 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 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 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 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 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 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 2.海拔高度:海拔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2.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3.热量(即阳坡、阴坡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 3.农业因素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解析探索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解析探索(一) 为考查初中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规范地理教育教学行为,真正促进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地践行新课程理念,为学生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更为今后的地理教学进行导航,我市在每年八年级的地理会考试题中设置了大量的富有地理教育意义的开放性试题,而且分值也较高.由此,我们深深感触到加强重视对这类试题的研究分析,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和答题水平、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着积极意义。那么,什么是开放性的试题呢?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规律又如何呢?我们在指导学生答题时应作些什么准备呢?笔者试带着这些问题对此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一.何谓开放性试题 一般来说,开放性试题相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灵活的一类题型.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也是比较难的题型,也是很能考察出学生综合性地理素养、创新能力的题目.这类题目最明显的特点是新情景、新视点,往往是突破了学生的常规视野和固有心理认知状态;同时,另一方面又基本上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人们最关切的时事,来源于具有地理探究价值的问题.比如今春会考试题中的最后一题关于青藏铁路的时事问题就是明证.我们纵观了近几年的具有开放性质的会考题,就其题目的开放性程度而言,我们发现从其题目的结构类型来看,不外乎以下两种;半开放型和完全开放型。 1.半开放型 所谓半开放型,就是题目的条件或者是结论是开放的,据此又可把它分为条件开放型和结论开放型两种。这两种题型一般对于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技能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不算很难.原因是即然这类题目是半开放的,肯定是题目的另一半答题指向是比较的明白的,要么条件明确,要么结论清楚,好比是对对子一般,有好的思维线索.下面细作说明: 1)条件开放型 顾名思义,这类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是开放的,即呈现的地理信息是比较宽泛的,给应试者以较广阔的理解视界。但其结论的得出是比较确定的,即题目所需要的合理答案是有一定条件要求的: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去展开,必须是符合一定的具体要求才行.一句话,这类题目是限定了它的答题主题范围的.. 例1.读下面一则材料,分析: 今年"五·一"黄金周,宜昌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8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宜昌的一大产业.两坝一峡已经成为我市精品名牌,其中"三峡人家"与车溪民俗村已经成为国家A4级景区,千年古刹玉泉寺、"小桂林"当阳百宝寨、秀丽的清江风光等无一不让游客流连忘返.(1)(2)略,(3)暑假就要到了,一个新的旅游热潮即将到来.请你为自己设计出一个旅游方案(内容包括:时间线路交通工具个人用具的准备等).(2005年考题)显然这个题目的条件是比较开放的,要求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据题目的基本要求,就可以答好本题. 2)结论开放型 其类型的题目主要特点是呈现出的条件是比较明确的,但是没有确定的结论,答案只要是反应或丰富或解释主题的相关意义等都是合理的答案.因而,这种题目的答案是多元的,不确定的,也是比较灵活的一类. 例2.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 七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水适宜,黄河两岸水草肥美,森林茂密.而如今位于黄河中游总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面积达53万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2.分析解题条件。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4.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 别注意。 二)运用科学方法?

1.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 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 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 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100%的把握。运用 此法最后要复查。 3.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 优法进行取舍。 4.转换法。 主要用于“借用条件”的选择题。将命题条件转换成与该条件意义相同的另一种说法(与选项的关系更明确、更直接)。 5.图解法。 利用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 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 或将条件具体化。 今年高考(课程)地理科目无论是考纲还是试题结构,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试卷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义务教育 部分和高中必修的3个模块,选考内容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 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考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即可。梁振锋老师认为,进 入二轮复习后,考生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在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程 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地理综合技能。 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高中地理答题套路和技巧讲义整理

题型一特征描述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此类题目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点的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和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特点描述。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地区植物“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或是聚落“分 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 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答题套路】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高频考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 1、地形类型(较大的区域一般描述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五大地形类型,而较小的区域则应细至山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地形)、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分布、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形(如欧洲多冰川地貌) 2、地势地表的起伏状况(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 3、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气温包括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 日较差等,降水包括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导致降水偏多或偏少的原因; 此外还要考虑光照情况、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如季风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4、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汛期(长短、次数)、是否会出现凌汛、结冰期(有无、 长短)、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水系特征:源地、流向与所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 水系形状等。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1

2011年漳州市初中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讲评 将军山学校方伟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初中地理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以中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特别是帮助学生提高其地理解题能力。 这份试卷是2011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试题由由全市统一命题。这节课把试题进行重组,重点讲解了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几个选择题和综合题。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一.试卷分析: 1.题型结构分析:试卷分两大题,31小题,严格按照中考的题量,其中选择题25题,占50分;非选择题 6 题,占50分;题型和题量设计合理。 2.知识结构分析:①地球与地图约占13%;②世界地理占约30%;③中国地理约占53%;④乡土地理约占4%。本试卷对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查相对偏多。 3.难易度分析:本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系数按照中考的要求8:1:1。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情况:得分相对较高,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7.10.14.19.23.24.25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分不清主次而丢分。 2.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得分率较低,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26题,由于审题不细致,答案不规范而失分;第27.29.30题,主要是表述不够严密,出现表述不全面,不切合题意。 三.存在问题分析: 从试卷反馈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乱,有的表现为在答题卷上乱写乱画,把试卷当草稿纸等。 B.错别字较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如俄罗斯-俄罗期,脊少一点等。 C.审题不清,未按要求答题。 D.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用词不恰当,没有用学科术语回答,而用非书面语言代之;在开放性题中,思路不够清晰。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应对策略-2019年教育文档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被引入地理教学之中。由于检验这种探究能力的试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而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开放性试题。因此,研究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探究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有利于提高考生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一、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地理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它是能力立意命题背景下的产物,意在打破知识界线,考查考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1.问题紧密联系现实。 为了提高开放性,拓展考生思维,开放性试题一般会通过材料提出探究问题。开放性试题的取材范围越来越广,且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问题指向具有可选择性。 不同开放性试题的开放程度是有差异的,但无论设问形式怎么变化,它都会给考生留下选择余地。从目前的命题形式来看,类似“赞同与不赞同”的设问形式比较普遍,这种形式着眼于理由的表达,提高了试题的开放性,可以引导考生的思维,使其学以致用。 3.试题答案多元化。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多元化特点,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的提示,这说明只要答案合乎道理,便可得到一部分分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阐述论据之前,一定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能既赞同又不赞同。在阐述论据时,要提供全面的证据,写清要点,以方便阅卷教师依据要点酌情给分。 二、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形式 1.通过设置限定条件降低试题的开放性。 有些开放性试题立意鲜明,常通过限定条件降低试题的开放性。 例.(2014年高考重庆卷文综地理)右图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 某企业拟将右图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研究:商业区位因素分析属于开放性试题,也就是说影响某种商业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消费人口和水平、地价、环境、知名度、政策等。本题设置了限定条件“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旨在突出主要区位因素,体现两地发展的优势差异。这种方式能使考生答题受到限制,从而达到考查考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答案:A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B处:租

(完整版)初中地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地理会考答题技巧 考场答题要领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题,即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是5个题还是6个题?通观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2)要仔细、认真地看清楚试卷前对考生的要求,对答题的说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规定,减少或避免失误。尤其是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到试卷前面的答题卡上,而不是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3)开始答题时,要十分认真仔细地领会每一道大、小题目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才开始下笔。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4)答题前只要明确考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给的条件有哪些?抓住关键词,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题要点的先后顺序。 (5)要根据各种类型题型,有针对性地回答。如读图填充题要求简明、扼要;简答题和综合题则要求内容充实、要点精确。 (6)答题要先易后难。刚一进入考场,在开始答卷时的前几分钟,心情多数是比较紧张的。这样,思维、记忆都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如再遇上难题,心情就更易慌乱。因此,做题时先要从容易的入手,当你做过几道有把握的试题后,心情就会自然地稳定下来,这时再做较难的试题,思维也活跃多了,增加了自信心,以后的考试也将顺利得多了。 (7)书写要整洁、清晰。 答题的书写不能粗枝大叶,要按照试卷的要求,注意答题的格式。书写要清楚,特别是地名不能写错别字,整洁的卷面使阅卷教师能看清答题的内容,而不易遗漏。综合题答题切忌错位。 (8)答完综合题后要认真检查。 检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与题目是否一致,有无答非所问,有没有看错题,综合题该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无漏题现象,试题是否都已完成。选择题完成后直接填涂,准确无误,不建议检查。 答题四大对策 (一)、读懂题意: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一).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跟,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等。 (二).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 (三).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四).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解析

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 审题要求:此类问题常涉及行为动词有“提出、列举、简述、说明、采取”等,中心词一般为“措施”“意见”“建议”“理由”等。主要涉及措施类和观点类试题,高考中一般一个题,分值在6~8分。 Ⅰ措施类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选五选六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必修二的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①.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②.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区域发展 1.人口问题 归纳分析角度: 发达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老龄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我国虽然老龄化问题严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宜采用上述措施,仍然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发展中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就业压力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 2.区域经济(农业、工业)发展

【练习1】(12年山东潍坊3月)27.目前,东部地区已发现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练习2】(13年广东卷)(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2018届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素材

2019届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全国卷高考地理选择题总体特点: 1、11道选择题,通常包含4个主题材料,每个主题下配2-3道题目。 2、视角丰富、都取材于真实的区域真实的情景或事例,自然人文兼有,材料丰富有用 3、常见主题一般包括新的概念或理念、传统规律的新变化、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等,体现地理性、时代性。 4、问题设计为串题,题组内问题设置体现层次性、重视逻辑性。体现区分度、难度适宜(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5、考查学生思维深刻程度的选择题比例加大。 技巧1:基本方法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解题一般步骤: 第一步:读懂材料、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明确时间、区域、事件发生过程、概念定义、图片名称、图例和内容等); 第二步:准确审题干,明确问题指向,尤其是限定词(如时间、地区、问题落点等); 第三步:带着问题和材料信息,判读选项(注意:四个选项必须全部看完;做出判读应有依据支撑,尤其是材料中信息支持;选项纠结时务必回看材料和题干寻求突破,避免脱离情景想问题;做完后不要轻易更改答案,除非有十足把握;不要长时间纠缠难题。); 第四步:准确填涂。(绝不可轻视) 例题1:(2019年全国卷1)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 .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例题2:(2019年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技巧2:排除法 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例题3:(2019年全国卷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9年4月底,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6045° 50机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