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市区各类污染源是造成污染物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落后的煤炭利用方式是造成石家庄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SO2

的87%、NOX的67%、烟尘的60%来自煤的燃烧,在各产业的煤炭消费构成中,工业消费的煤炭占煤炭消耗总量的90%。;市区工业布局不合理,造成局部区域污染严重;裸露土地及建筑施工场地、垃圾堆、煤堆、储灰场等产生的扬尘;机动车排放尾气。近年来,石家庄市区内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和尾气不达标排放,加剧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尘的污染程度。研究成果表明,机动车尾气尘在市区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的分担率分别达到7%和10%。可见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已日益突出。[11]

(2)市区周边环境污染较重,大气污染物本底较高。

(3)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东麓,风速低(静风和小风频率高)、逆温天气频率高、年降水量偏少、熱岛效应等均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摘要: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如何防止大气污染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中国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剧,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已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因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一、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环境质量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减少,污染仍然很严重。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生产用煤,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SO2。颗粒物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SO2污染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老问题还远没解决,新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来。随着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中国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正在由烟煤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NOx、CO呈加重趋势,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②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③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④造成酸性降雨,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酸雨的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我国主要分布贵阳、重庆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植物叶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质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减弱。人类长期生活在酸雨中,饮用酸性的水质,都会造成呼吸器官、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据估计,酸雨每年要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⑤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燃煤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燃煤污染,促进大气环境的改善,只能不使用燃煤,利用不含硫和碳元素的资源和燃料,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充分的能量保障,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能源结构以及能及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现实情况,在尽可能减少使用燃煤的基础下,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更好的保护大气环境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出。 对于燃煤烟气中的烟尘、微粒等微小型的污染物,应使用除尘设备,利用各种除尘仪器和方法,使其从烟气中脱离出来。而对于气态污染物,则有相对较多的处理方法,比如冷凝、吸收、吸附、燃烧、催化、转化等方法,下面我们总结集中产检有毒物质的控制方法: 1.1、含SO2烟气的控制方法 1.1.1 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含硫成分较低的煤炭,但由于其价格较高,所以成本过高。 1.1.2 在现有条件下,烟气脱硫方法是防止SO2污染的最行之有效方法之一,常见得脱硫方法有三种: ①氨硫氨法,要求焦化厂的烟气与氨量中SO2反应时氨量保持平衡的所需的条件下,用焦化煤气与烧结烟气脱硫脱氨相结合在一起的工艺和技术。②钢渣石膏法,利用钢渣制

成的乳液作为吸收剂,含大量杂质的石膏(纯度47%)副产品,因常无使用价值废弃。③石灰石膏法,利用石灰石或石灰,配制成乳液作为吸收剂并对石膏进行回收。 1.2 含NOx烟气的控制方法 1.2.1 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段燃烧、乳化燃烧、沸腾燃烧、烟气再循环等。 1.2.2 用对催化还原、液体吸收和吸附烟气进行烟气净化处理:①在高温(200~400℃)和催化剂(V2O5-Al2O3或Fo2O3-Al2O3)作用下,用氨将NOx还原为N2;②用盐或碱、酸、水的水溶液来净化烟气中的NOx,存在燃煤烟气量大的问题;③吸附法有脱氮的效果,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但运转费用高,投资大。 1.3 控制含CO2和CO的具体办法 1.3.1 控制CO2的根本方法是燃烧不含碳的煤或其他能源,更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有效方法,但按照我国现在的发展现状只能尽量少烧煤。 1.3.2 控制CO的方法,根本在于改善燃烧环境和燃烧过程,使CO完全燃烧氧化成CO2。最后,并利用高烟囱进行排放处理。

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前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大气污染治理 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0 年 12 月 17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I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中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中的通用技术规范。 对于已有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同时执行本标准和相应的工艺技术规 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对于没有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可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387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138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347 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阻火性能和试验方法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2010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 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大气环境污染与治理

大气环境污染与治理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据政府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推进,到2015年GDP将增长37.52%,煤炭消费量将增长30%以上,汽车保有量将是10 年的2 倍。按目前污染控制力度,将新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分别达759万吨、400 万吨、103 万吨,占2010 年排放量的40%、22%、23%。一方面,随着除尘、脱硫事业的不断深入,脱硝事业的逐渐发展,减排空间日益缩减;同时,对细颗粒物贡献较大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污染控制力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迫切需求。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包括火力发电厂、工业和采暖锅炉及千家万户的小煤炉;其次则是分散在各地的一些工业污染源,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水泥厂、化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汽车行驶数量之多,交通污染已成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原因。 在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还有与当地工业污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此外,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大量乡镇企业,它们经常排放一些特殊污染物,污染周围大气,这也是我国当前大气污染的一个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199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46万吨,比1995年增加114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比1995年减少111万吨。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仍在不停的快速增长着。长期以来,我们为了摆脱贫困,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尤其是在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因急于过上现代化生活甚至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地向大自然索取种种资源,供自己受用,其结果是使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一系列严重恶果,并使人类本身的健康受到直接危害。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20世纪70年代期间,煤烟型污染排放成为中国工业城市的特点;80年代,许多南方城市遭受严重的酸雨危害;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原有的环保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方式全由排污者承担的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目前,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其追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很多企业想方设法地降低防治成本,无暇顾及外部效益,总是为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减少对环保的各种投入,难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

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检测方案

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检测方案 施工便道 便道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下列环保措施执行: (1)首先选择施工便道具体走向,尽量避免大挖大填,便道要少占耕地、少砍伐树木。 (2)所有新修和改建的便道必须设计边沟排水设施并设置错车台,水流排向附近自然沟道。排水沟与施工便道同步施工。 (3)在大挖方或大填方地段,如边坡较高且地质情况较差,必须砌筑挡土墙,防止边坡塌方,并在边坡一定的位置做好截水沟。 (4)在临时用地之外未经批准不得破坏树木、耕地、水渠等。 (5)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车辆不得在设计便道外天然草地上随意行驶,避免对地表植被的无序破坏。 (6)便道通车路段应加强日常养护,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槽路拱适度、不积水;泥泞路段应及时换填材料或采取其他根治措施。 (7)便道施工区域附件有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点时,大风及晴朗天气,应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粉状材料如石灰、水泥等运输过程中应袋装或灌装,禁止散装运输。在便道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进入施工场地,并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此外严禁夜间施工。对于便道施工中需要架设施工便桥或跨越水体的,严禁向水体抛洒垃圾,避免水体污染。 (8)加强对便道的防护,确保边坡稳定,减轻施工便道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便道边种草防护。施工便道使用结束后,根据先期设计的恢复利用计划进行处置。

项目部住房 (1)项目部及各施工队生活房屋周围要进行适当绿化,垃圾集中处理、化粪池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减少蚊蝇滋生,控制传染性疾病; (2)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等临时房屋及生活区按排专人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所有垃圾必须倒到指定垃圾集中处理站;因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垃圾桶,并在竣工后及时拆除或清理; (3)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应有一定的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集中清理外运;或请当地农民清理积肥和饭菜渣等垃圾; (4)控制白色垃圾污染; (5)试验室废渣、废水、废油应集中处理,远离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废气控制 (1)水泥扬尘 ①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水泥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②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③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2)施工扬尘 ①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②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案)

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成分以及初步学习了化学的一些知识后,进 一步学习大气的污染及其保护。教学中要收集一些生活资料,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空气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自主意识到保护大气的重要性。2、平时,学生对空气污染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毕竟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教 学中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使其形成体系。 3、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 讨,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空气污染的几种典型现象,了解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酸雨等的污染及其危害,学会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探讨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对科学的评价,学习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材料引入: 出示图片一(她怎么了?)还有一些大气污染的照片。 问:这些图片共同反应了一个什么问题? 引入:第七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二)情景教学: 情景一: [招聘启事一]由于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案件频频发生。有人把某四起环保案件画成四幅漫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环保局为了尽快制止此类案件的发生,特向社会招聘侦破人员对四起案件进行侦破,请能力较强的

人员抱着对全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 1、出示四幅漫画。分别是“伞破难遮”、“明天我们去哪里”、“雨中垂钓”、“天 下乌鸦一般黑吗?” 2、要求学生结合资料和课本内容,分别对以上的四个漫画进行分析,完成以 下问题: ①给四个案件起个名(即是什么大气污染现象)。 ②分别说出它们的污染物是什么? ③分别说出它们的来源、有什么危害? ④对这些现象分别谈谈如何防治。 3、学生反馈后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和课文实验) 大气污染现象:臭氧层空洞——氟氯烃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酸雨——二氧化硫、氮的化合物(视频播放) 粉尘——可吸入颗粒物 主要来源:工厂废气和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视频播放)、居民炉灶、建筑材料排放有毒有害气体、自然因素 防治方法: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污染源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加强空气质量的检测 过渡:环境检测之后,你将如何公布于众呢? 情景二: [招聘启事二]为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报告,敲起环境保护的警钟,环保局特向社会征集空气污染的报道方案和招聘本工作的人才,谨请大家积极参与,为环保献谋献策。 1.请大家动动脑筋,你将如何做好这份工作? 2.学生反馈。(教师给予鼓励) 3.看看报纸上是如何对大气质量进行预报的,出示表格。

大气环境污染情况报告

大气环境污染情况报告 K071041508 张君 一.大气的分层及组成 1.大气层大致可分为(1)对流层,(2)平流层,(3)中气层, (1) 对流层:最接近地面的一层称为对流层,平均高约10公里。对流层是对流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最旺盛的区域,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大气中的水汽, 约有80%存在於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分布成随高度递减的。大气则经由热传导及对流传送热量,弥补辐射冷却所损失的能量。 (2) 平流层:对流层之上,10km至50km之间,为平流层。平流层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因此空气特别稳定,不易产生对流,大气运动多是水平。 3) 中气层:在这层没有特殊的加热过程,越高处越冷。大气层最冷的地方。 2.大气的组成在120公里以下的高空中,大气的主要组成为:氮分子占78.00%(N2)和氧分子占(O2)20.25%的均匀混合体,其次为0.93%的氩(Ar)与0.03%的二氧化碳(CO2)。再其次的组成元素(按含量的递减而排列)为氖、氦、氪、氙、氢、氯、氧化亚氮、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一氧化氮及碘。二氧化碳及臭氧是大气中的重要成分,因为二氧化碳可保持环境温度,臭氧则可防止太阳的某种有害人类之短波辐射至地面。大气中的水蒸汽及微尘之含量,则是随高度之增加而降低,它们对于大气之变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使天气有雨、云、雾等的变化。大气组成元素的分布,在120公里以上的高空,随原子量的不同而异。在120公里以下的高空,大气组成为氮分子及氧分子的混合气体;由120公里至1000公里,氧原子占主要位置;1000至2500公里为氮层,25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中为氢气,而且氢气由此一直延伸至星际太空中。 二.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生命呼吸用氧气;光和作用二氧化碳;吸收热量,维持地表温度;搬运工,搬运水,形成水循环;形成风发电等等。人类离不开大气环境,所以我们就要去保护我们的大气环境。 三.大气环境问题 随着世界人口爆炸式的增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也在日益增加,生活和生产排放出的种种化学物,给自然净化作用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这不仅使区域环境问题的范围明显的扩大而且由于氟利昂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气温上升以及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四.大气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A.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大气环境污染与保护

大气环境污染与保护 知识讲座发言稿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即阳关、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社会环境的质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对社会的进步都有极大的影响。 地球表面覆盖着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称为大气层。一般是将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由于大气圈中空气质量的分布不均匀,通常将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千米的气层称为大气圈的厚度。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组成与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圈分为五个气层:(一)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它具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和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两个特点;(二)平流层:对流层层顶之上的大气为平流层,其上界伸展到约55千米处。(三)中间层:由平流层顶至85千米高处范围内的大气称为中间层。(四)暖层:暖层位于85-800千米的高度之间。(五)散逸层:暖层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为散逸层。如果按空气组成成分划分大气圈层结构,又可将大气层分为均质层及非均质层。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它们在空气中的总容积约占99.96%。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成分,如二氧化碳、氖、氦、臭氧等。干洁空气是大气中的不变组成。(二)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低,但它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在干旱地区可低到0.02%,而在温湿地带可达6%。水汽对天气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悬浮微粒:悬浮微粒是指由于自然因素而生成的颗粒物,如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无论是它的含量、种类,还是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环境的现象。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和全球性大气污染。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大规模的发展也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农业方面,由于各种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公认的综合性大气污染现象有:(一)汽车尾气:汽车是近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HC,颗粒物和臭氧等。CO存在于所有燃烧器的尾气之中,它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CO浓度低时会使人慢性中毒,浓度高时则会导致窒息死亡。(二)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大气中的HC和NO等为一次污染物,他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出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NOX是这种烟雾的主要成分.(三)酸雨:酸雨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建议 朱赟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建议朱赟 发表时间:2019-07-03T11:27:57.7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朱赟 [导读] 所以,我们必须将大气污染治理放在第一位,从而减少大气的污染。 北京市 100074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飞速上升的阶段已经逐步缓慢下来。在我们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同时,亲手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掉,我们现在认识到大气污染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危害,我们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治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治理是非常艰难的,不仅我们要处理自身发展产生的污染,还要处理大量城市车辆排除的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所以,我们必须将大气污染治理放在第一位,从而减少大气的污染。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治理措施 1 导言 大气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且治理难度较大。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会产生酸雨,破坏生物,还会破坏臭氧层,使得全球气温变暖,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国内来看,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燃料排放出的废气未能有效得到控制,致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几个大气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政府为此出台过相关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但成效微弱,污染问题并役有收到完全的控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2 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不大,总体上来说,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还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并且,不少城市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据相关调查统计,国内有101个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其次,机动车尾气排放量逐年增长,二氧化碳污染严重,部分城市_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另外,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多个酸雨区,如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酸雨污染程度也较为严重,占国士面积的30%。 3 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和问题分析 3.1 资金不足的情况 大气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所以它必须具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作为防治的根本保证依据。而当前环境下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主要表现出的问题就是投入资金的明显不足。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没有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相关规范制度加以构建,它会导致这项工作无据可依。另外,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时候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也无法使其购置这项工作的相关设备和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作用产生了弱化; 3.2 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 当前环境下我国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所表现的不合理的问题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因为能源利用率方面不足我国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煤炭消费方面存在有极度浪费的情况,因为煤炭消费的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使得煤炭消费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会导致大气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产生一定的困难和影响。 3.3 经管管理力度不足 为了保证大气防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但是现在情况下,我国大气防治工作却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就是监督管理手段十分单一,相关技术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实例,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污染纠纷和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在处理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薄弱情况,对于相关的决策也无法做到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处理。 3.4 质量监测能力和管理效率比较低 我国对大气污染的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当一些有害气体排入到空气中时没有严格的监控指标。导致这些有害气体过量的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例如:缺乏臭氧和细微颗粒等指标,这些指标的缺失会造成空气管理质量的低下同时还对空气质量数据的监测起到反作用,使我们不能及时的觉察大气污染,采取不了有效的措施解决。 我国对大气污染管理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的,而且在我国有很强的区域性的空气污染。例如: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廊坊、邯郸等地空气污染就非常严重,这不仅会影响当地的发展,也会影响地区之间的合作。同时政府也没有完善的法律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大气污染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4 治理空气污染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严格的大气污染法律体系,加强治理力度 近几年政府重视地方经济的建设而忽略对环境污染的监督检查,也导致很多企业在工业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所排放的工业废气严重超过国家制定的标准。或者是对废气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排放时并没有意识到超过规格。因此,国家的环境监督监测立法部门在管理监测时,应针对气体排放标准的具体依据量做有效规定(建议结合发达国家排放标准制定,因国内的大气污染愈加严重),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并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对未按规定标准进行工业废气排放的企业予以严重的惩罚,如停业整顿、减少银行贷款信誉度等,提高空气质量。对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或采用环保材料或革新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的企业,政府要予以支持,减少税收或提高优惠政策等,并对城市中的工业区域进行划分,严禁污染严重工业生产企业建立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区域。即使建立在郊县也要对其废气排放标准进行严格管控。 4.2提升治理技术能力 提升治理技术能力是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对空气治理检测技术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引入和学习国外成熟的检测技术和管理体制,落实好监管空气质量的责任。在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下,企业应树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应认识到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重视技术的研发,主动降低污染和能耗,树立长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要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制定污染气体的排放标准及其相应的法规和监测手段。但是对污染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国的环境政策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排放标准的制定上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原则是制定一个减少污染气体总排放量的总目标,以此为基准制定排放标准,在技术上则必须去寻找、采用和发展符合排放标准的方法,这是技术强制法,是高标准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典采用这个原则;另一种原则是选择现有的、合适的降低污染气体的技术,根据现有技术能达到的水平来制定排放标准,英国就是采取这个原则。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方案是,根据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

资源与环境 化 工 设 计 通 讯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216· 第44卷第8期 2018年8月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提升。但是纵观当前环境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很多居民仍然存在着环保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城市环境质量管理的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地区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需要注重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的分析,通过大气环境污染科学治理的方式,为居民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文章将基于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1 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多会受到工业布局、气象因素、植物因素、地形地物、人口因素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因素等影响。 1.1 工业布局的影响 城市中大气污染物多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且化工、冶金以及轻工业所排出的污染物质相对较多[1]。通常情况下,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其工业建设工地与城市中心区域距离较近,且在上风侧的情况下,会对城市大气产生较大影响,致使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1.2 气象因素的影响 风速、风向、气温以及湿度等均为影响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些气象因素会直接增加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2]。在工厂选址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城市风向、湿度等相关因素,科学布局产业结构。 1.3 植物因素的影响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过滤、净化大气的方式过滤有害气体,发挥空气净化的作用效果。但是近年来乱砍乱伐树木、破坏植物以及圈地建厂等问题频频发生,直接影响其大气环境污染的控制效果,城市空气质量受到影响。 1.4 地形地物的影响 城市发展期间高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对大气的对流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城市四周高,中间较低的地势地形下,运动中大气则会产生涡流,涡流区大气运动则会受到阻碍,大气污染物难以得到扩散,致使城市上空涡流区域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大气环境较差。 1.5 人口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在提升生产率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能源大量消耗的问题,排放污染物显著增加,对城市大气环境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6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机动车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 的趋势。机动车运行期间,尾气对空气层的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管控。2 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全面调查情况,科学规划布局;改善能源结构,优化利用资源及倡导绿色出行,实施生态保护等方式,展开优化治理工作。 2.1 全面调查情况,科学规划布局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期间,需要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全面了解城市污染物排放现状、类别以及具体位置等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方案,为各项大气环境污染治疗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基于工业区位置、城市地形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工业工地需要与城市生活区域保持较大距离,且规划处绿化建设用地,降低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所能够产生的不良影响。针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则需要进行迁移或者停运处理,提升每一个企业的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2.2 改善能源结构,优化利用资源 现代城市发展期间,需要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将更多科学的技术、先进的理念融入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 城市发展过程中可以重视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比如可以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融入其中,针对于锅炉实施创新与改造,应用低效锅炉,在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基础上,也能够降低锅炉燃煤期间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2.3 倡导绿色出行,实施生态保护 绿化造林为提升废气处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故而需要强化城市周边绿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展开绿化造林、绿化环境的工作,进而提升空气净化的能力,改善城市中的大气环境。 政府、媒体等还需要积极展开绿色出行的宣传教育活动,介 绍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对居民健康所能 够造成的影响等,提倡市民骑自行车、步行、搭乘公交车等上班。3 结束语 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需要全面提升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明确了解大气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全面调查情况,科学规划布局;改善能源结构,优化利用资源及倡导绿色出行,实施生态保护等方式,有效治理大气 环境污染问题,对现代居民良好生活环境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青,黄昌前,宫正宇,等.京津冀区域人口、经济、能耗与大气环境污染相关性分析[J].广州化工,2017,45(08):138-140.[2] 陈曦,黄林楠.基于回归模型的江苏省大气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5,23(05):47-49. 摘 要: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工业布局、气象因素、植物因素、地形地物、人口因素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因素等,且基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为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490(2018)08–0216–01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actors and Control Measures Lin Shi-jie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in ?uencing factors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mainly re ?ected in the industrial layout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lant factors ,topographical features ,population factors ,and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 factors ,etc.,and based on the needs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related Development proposals are expected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Key words :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actors ;urban construction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 林诗杰 (湖南省泽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郴州?423000) 收稿日期:2018–05–15作者简介: 林诗杰(1984—),男,湖南常德人,助理工程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土壤修复技术,污水处理工程。

(完整)初中化学保护空气环保教案

《保护空气》教案 晨光中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第三课时 《保护空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获取的信息中得到科学的结论。 2.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难点:空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准备好课件。 2.同学事先由班长分为四组,并选出每组的小组长。 3.学生在课前整理一些有关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雾霾

天气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1:展示一张优美的自然的风景的图片,并配上一曲优美的音乐。 教师:以前我们的世界是美丽的,空气是清新的,可是到了近代,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2:在第一张图片的旁边并列展示一张烟雾蒙蒙天空的图片。

教师:我们的世界变得污浊,天空不再蔚蓝,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不再清新,人们出门要带上厚厚的口罩。同学们思考一下,造成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1:工厂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学生2:汽车的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学生3:燃煤取暖造成的空气污染。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在享受越来越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空气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副产物——空气污染。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探究活动1: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 课件展示3:展示某天长春市的空气质量实况数据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且组内讨论分析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4T15:32:27.0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纪敬 [导读] 大气环境保护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保护大气环境是每个人责任和义务,应将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己任,认识保护大气环境意义。 山东正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恶化的城市空气质量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在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我国政府积极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一方面,在工业废气总量减排(如二氧化硫排放量)上,我们投入大量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另一方面,空气重污染天气频繁出现,受雾霾困扰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本文首先探讨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接着分析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给出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因素;治理措施分析 引言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而每一项公共政策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为环境政策领域的一项专业分支,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本质属性,与经济、技术、财税等其他领域的政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交集。找准大气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特征与本质 1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的界定 大气与空气的区别仅在于所指范围大小的不同,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大气污染定义为,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浓度发生变化并持续一定的时间,质变为空气污染物,最终呈现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现象。事实表明,由于大气污染是一种流动性污染,污染一旦发生,即呈现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危害工农业生产和动植物生存并影响气候环境,最终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环境造成威胁。大气污染的成因,除少数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外,绝大多数为人为污染,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废弃物所引发,这些人为污染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城市化、工业化特别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急速发展,加剧了大气污染物生成与扩散,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恶化。20世纪3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就因空气污染而引发了一系列公害事件。近年来,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约700万人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各类疾病而死亡,其中600万是在南亚和中亚。印度每年至少约有50万人因空气污染而亡,空气污染重灾区目前集中在东亚、印度和东南亚。X2010年以来,中国接连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霆天气,尤其是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的城市频繁出现空气污染现象。以PM2.s为主的室外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中国公众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占2010年全部死亡人数的14.9%0④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是公共政策体系中的环境政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大气环境,目前许多国家都制定并实施各种各样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而无论是法律规制、经济引导,还是排放标准、治理技术等方面,其政策宗旨均致力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普遍从规制大气污染行为、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研发和运用污染治理新技术以及提升大众环保意识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属于环境污染防治的政策范畴,是“为防治大气污染而制定的有关的法规、标准、技术、经济和行政管理制度等所组成的政策措施体系”⑤。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2.1气象因素 (1)风和湍流。实际上,风可以冲淡稀释污染物,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情况下,风速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湍流则是不同尺度下流体不规则运动结果。湍流运动会使空气中气体混合,进入大气中污染物在湍流作用下分散稀释。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扩散稀释速度加快,污染物浓度就越小。(2)辐射与云的作用。当太阳辐射到地面上时,会增加地表温度,使得温度层结递减,大气中不稳定状态加剧,污染物扩散稀释速率加快。在地面辐射冷却过程中,近地层气温降低,进而出现逆温,在稳定大气状态下,大气对污染物扩散稀释能力减弱。空气中水气是云发生、发展的组成者,可以阻碍太阳辐射及地面向宇宙的辐射,有效抑制气温随高度变化,削弱了白天温度垂直递减率和夜间逆温作用。 2.2人口递增和人们环保意识弱 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能源消耗量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加剧大气环境污染。一部分社会民众环保意识差,如对环境保护工作艰难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不清楚政府现有环境保护政策,阻碍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2.3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对临近地面空气层的污染最为严重,再加上临近地面环境容量小,应科学有效掌控汽车尾气排放,严格根据大气环境治理规定进行防治,从根本上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2.4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布局不合理 在所有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中,电力和供热行业对煤炭使用量最多,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上也占据领先地位。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若不能对供热和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耗结构改变,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量会持续增加,大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3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节能降耗措施,利用节能结构促使能源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国的基本国策当中,资源节约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为此,支持进行能源开发及资源节约是非常重要的,需全方位增快能源节约进程。将节能减排作为改变陈旧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2)进行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降低工业污染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化结构计划,注重重污染企业的相关治理,一一制定具体的可行性规划,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疗,针对重污染企业则需要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着重做好重污染问的治理工作,采取有力学。a.燃煤锅炉拆并工作强度,以区为主、市为辅,先易后难为基本准则,制定切实可信的锅炉拆并具体方案,增加集中供热实际面积。b.加强煤炭管制,加强查处力度,以实现煤炭市场规范化管理,同时对于进入市内的高硫份及高灰份煤炭进行严格制约,全面推行优质低硫煤的使用,对于使用的原煤取暖实施限制,统一采用洁净煤取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二氧化硫排放量进行有效掌控。(3)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掌控,增进清洁环保公共交通建设。加大对汽车技术改造力度,以‘油改气’规划为依据,大力开展天然气改造,与此同时,进行加气站建设,以达到汽车加气方面的需求量,与此同时,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数量,这才是降低大气环境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