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维持中高速发展水平,中国GDP在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15位提升到现在的世界第2位。这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

②通过改革开放确立了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

③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④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说的依据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餐饮讲营养,保健为健康;穿衣棉和毛,名牌又时尚;出行多便利,道路真宽敞;电视数字化,电脑上网忙。”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说明()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我国目前已不存在任何贫困问题

C.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近在咫尺

4.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已经40年,党和国家仍不忘初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打好改革攻坚战。这是因为()

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D.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8年中国的扶贫目标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会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以下说法与这一内容相符的有()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唯一指标就是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织牢社会保障网”,从“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到“多谋民生之利”……共享发展理念随处可见,这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梦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2018年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集中展示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船舶、无人机以及即将竣工的港珠澳大桥、《单车问答》中的共享单车等,无不让国人振奋鼓舞。这说明()

①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③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④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9.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奉行对外开放政策,继续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③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赶上发达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0.郑尚勤与父亲郑鸿浩一起研究,为当书法老师的妈妈“私人定制”了一款书法教学演示平台。“我想让妈妈在上书法课时轻松无忧。”这是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获得者余姚市三年级学生郑尚勤的创意初衷。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②创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③创新与个人息息相关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够解决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障碍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8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此我们必须要实施()

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广东省省长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8年“两会”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政府工作建议第二位,仅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因为()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17年7月27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此()

①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赚钱就行

③企业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提升创新能力

④我们要不断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2018年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B.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C.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核心技术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D.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简答题(共8分)

17.国家有梦想,城市也有梦想。“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700万济南人的愿景汇聚成这座城市的梦想,700万济南人的奋斗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事业。5年来,济南以共享理念引领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座城市的梦想正在一天天变为现实,城市中每个人也收获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拥有了更多梦想成真的机会。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怎样的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共34分)

18.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于2017年7月1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片以写实、平叙、讲故事的方式,全面、系统、形象地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光辉历程;坚定地表达了党中央矢志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与勇气;理性说明了解决中国当今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将改革进行到底。

(1)材料中的三个“就是……”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道理?(6分)

(2)现实不容许我们停下改革的脚步,请列举这里的“现实”包括哪些内容。(6分)

(3)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也不能等闲视之,请问我们应该怎样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4分)

19.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报告指出,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000多户增加到16000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1)请根据材料分析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距离建成创新型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应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8分)

(3)时代需要创新精神。要弘扬创新精神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4分)

四、实践探究题(共10分)

20.2017年春节期间,一个名为《微信红包先抢和后抢差距居然这么大》的网帖走红网络,清华博士毕啸天在文中用数学理论推导抢红包攻略,用统计学进行一系列抢红包实验,赢得了数以千计网友点赞。一年多来,毕啸天以“毕导”之名乐此不疲地在微博、微信上传播各种奇思妙想,如:用热力学原理论证秋衣秋裤怎么穿才更保暖;用数据对比分析和物理实验教人们DIY“防霾利器”抗击雾霾;因为不愿意洗袜子而发明了机械式半自动洗袜机……

(1)生活中你有哪些奇思妙想?请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2分)

(2)从这些奇思妙想中,你能感受到创新与生活存在怎样的关系?(4分)

(3)我们怎样才能像“毕导”一样,让这些奇思妙想变成现实?(4分)

第一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作用。②说法错误,通过改革开放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

①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A项说法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B项显然不符合事实;D项说法错误,实现中国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C项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A项说法错误,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项说法错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框架之下进行的;D项明显夸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①说法错误,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④说法错误,夸大了改革开放的作用;②③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D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创新作用的认识。②说法太绝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①③

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D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②说法错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①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C。

14.【答案】D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②说法错误,“只要赚钱就行”这种职业观念是错误的;①

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B。

16.【答案】C

二、

17.【答案】①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②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⑤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

18.【答案】(1)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③我国过去四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2)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3)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19.【答案】(1)①创新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和速度。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必须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不断掌握核心技术。⑤个人要不断弘扬创新精神,提高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⑥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3)弘扬创新精神我们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要善于想象、培养求异思维,要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四、

20.【答案】(1)略

(2)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②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都需要创新。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3)如:我们要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要善于思考,注意观察,不断提高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提高动手能力,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品味创新的喜悦和劳动的成果。

【解析】(1)本题答案较为灵活,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