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及其科技、经济、政治及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当今区域活动由单一多金属结核资源向多种资源(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天然气水合物、生物基因资源等)发展和出现区域多种资源的第二轮竞争的严峻形势。

70 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采矿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四大财团研究开发的集矿机和管道提升采矿系统,于70 年代末在太平洋C-C 区首先进行了每小时30-40t 的海上中间性试验。该系统配套的设备是:拖曳式水力和机械式动力集矿机;气力和水力提升管道,以及2-4.5 万t 级宽体双底采矿船。

80 年代,法国研制成PKA2-6000 号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可从6000m 的深海底进行快速采矿,日产可达1500-2000t,然后按自控程序返回海面。英国也正在研制一种气力提升采矿系统,日产量可高达10000t。专家普遍认为日产千吨级以上的采矿系统将成为21 世纪最有前途的第一代深海商业开采系统。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深海开采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正在等待商业开采时机的到来。

我国自90 年代以来开展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现已研

制出两套集矿原理机-水力式集矿机和复合式集矿机的模型机,具有结构简单、作业可靠、采收率高的特点,其室内集矿效率达到85%以上;建成了一套高

30m、管径100cm 的实验室扬矿系统。研制单位较系统地进行了水力(矿浆泵、清水泵、射流泵)和气力扬矿方法的实验室研究,以及配套的遥测遥控技术。但是这套系统仅局限在试验室不足5m 水深的水池内,距离五、六千米水深采矿的技术要求相差甚远。大洋协会计划2000 年将对这套改进的采矿系统进行水

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及其科技、经济、政治及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当今区域活动由单一多金属结核资源向多种资源(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天然气水合物、生物基因资源等)发展和出现区域多种资源的第二轮竞争的严峻形势。 70 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采矿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四大财团研究开发的集矿机和管道提升采矿系统,于70 年代末在太平洋C-C 区首先进行了每小时30-40t 的海上中间性试验。该系统配套的设备是:拖曳式水力和机械式动力集矿机;气力和水力提升管道,以及2-4.5 万t 级宽体双底采矿船。 80 年代,法国研制成PKA2-6000 号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可从6000m 的深海底进行快速采矿,日产可达1500-2000t,然后按自控程序返回海面。英国也正在研制一种气力提升采矿系统,日产量可高达10000t。专家普遍认为日产千吨级以上的采矿系统将成为21 世纪最有前途的第一代深海商业开采系统。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深海开采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正在等待商业开采时机的到来。 我国自90 年代以来开展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现已研 制出两套集矿原理机-水力式集矿机和复合式集矿机的模型机,具有结构简单、作业可靠、采收率高的特点,其室内集矿效率达到85%以上;建成了一套高 30m、管径100cm 的实验室扬矿系统。研制单位较系统地进行了水力(矿浆泵、清水泵、射流泵)和气力扬矿方法的实验室研究,以及配套的遥测遥控技术。但是这套系统仅局限在试验室不足5m 水深的水池内,距离五、六千米水深采矿的技术要求相差甚远。大洋协会计划2000 年将对这套改进的采矿系统进行水

我国采矿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采矿狭义上指金属矿石开采,广义上应该包含采煤和石油开采) 采矿机器人:1,特殊煤层(薄煤层)采掘机器人。 2,凿岩机器人(即遥感自动控制的凿岩机)。3,井下喷浆机器人。4,瓦斯、地压检测机器人。 采煤机器人其实是智能型的采矿设备,主要是对三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协调运行的控制。我国已具备自主生产采矿机器人的能力。 目前采矿技术发展现状:国外的发展方向是“无人矿山”(包括具有无人井下设备维护的能力),国内主要向遥控自动化作业方向前进。目前国内不少矿山连全盘机械化还做不到,而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即可实现遥控自动化作业。“无人矿山”国内外都还未实现。(据2015年9月第十届采矿技术装备会议报告) 但是,国外采矿技术在许多方面远远领先我国的采矿技术现状,比如: 国外从凿岩装药到装运,井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配套作业,各道工序无手工体力操作,无繁重体力劳动。装备大型化、微型化、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以适应机械化成对配套。装备无轨化(车

轮型)、液压化、自动化程度高。国外目前先进的采矿装备已完全实现了无轨化、液压化。在自动化方面,已成功地引进了无人驾驶、机器人作业等新技术。 露天矿机车的遥控自动化运输早已应用。在国外,对于露天矿全部自动化,已具备可能的条件。 地下矿山的自动化难度较大,要完成全部自动化尚有一段距离。但是在瑞典、南非、加拿大、保加利亚、美国等国家的矿山已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调度汽车运输系统。在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里,矿井的提升、排水、通风、压气等工作环境参数控制早已实现了自动化。在地下凿岩作业已普遍采用一人操纵多机台车;开孔到凿岩结束和钎子退回原位、喷射混凝土等工序已使用遥控自动化控制。预计随着逐步实现连续采矿作业,自动化水平将越来越高。另外,在露天矿采矿生产作业中,如牙轮钻机和皮带运输机的自动控制。边坡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等,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是比较成功的。 美国克来麦格斯钼矿在使用阶段自然崩落法中,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处理矿石数量及质量,合理制订放矿制度,实现均匀持续放矿,以提高采矿回收率和降低贫化率。 信息化建设中,电子计算机已用于地质测探、测量、矿石储量计算、生产、基建、工程服务、供销、财务、计划等方面都有很大成绩。 在研究工作上,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在计算机上模拟地下采场,能分析应力集中,位移以及相互关系,有利于矿柱与矿层的设计。美国利用模拟计算机,在井巷设计中分析整个掘进过程各工序的成本和

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世界采矿工业的现状 由于世界上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矿物的需要量逐年在增加,但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矿石的产量增加了,可是品位都在下降,例如:铁矿石平均品位,苏联在65年为40.8%,70年为37.3%,到76年为36.1%;美国51年为49.5%,71年为34%,到77年大部分为20-36%。美国在1900年只开采含铜6%以上的矿石,70年代平均开采品位则为0.7%,80年代开采的斑铜矿平均品位为0.53%,在本世纪(21世纪)预期要降到0.2%,至于边界品位以下的金属资源,回溶浸法生产的铜,已占其年产量的5%,75年美国用此法浸铜,占其年产量的20%,76年开采12,600吨铀,其中用溶浸法的有500吨。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回收矿石中的钼,镍,金和其他有色金属,能够取得很有希望的成果。 另一个增加矿石的来源,是加大开采深度。现在开采较深的一些矿床,主要是有色金属,其开采深度已超过2000米的地下矿山,有美国南达科塔州的铅矿区为2280米和爱达荷州的科马尔德,艾林铅矿区为2340米;加拿大镍矿有的达到2400米;印度科拉尔金矿已到3240米;南非西部底卜斯金矿开拓深度到达3800米,估计到5000米时,在经济上仍为合算,国外许多金属矿露天开采深度都在增大。最深的老矿—美国宾汉姆露天铜矿,深度已到800米。而我国的某些矿山的开采深度也在逐年增加,例如云锡公司的地下开采也将要达到2000米左右。 由于陆地上矿产资源日益枯竭,人类开发海底矿物的时代已经到来。海底矿产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初步探明深海中的锰结核矿石储量约为2-3万亿吨,其中以太平洋的含矿品位较高,约为150亿吨(含锰24%,镍1.06%,铜0.53%,钼0.9%,钴0.35%)磷结核约100亿吨,软泥为1000万亿吨。而且这些含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的矿产储量,均属于自生矿物,如锰结核在一年中的自生量,锰可供世界用三年,钴四年,镍一年。由此可见,海洋采矿的发展,前途是十分壮观的。 矿石的产量增加了,可是矿山数目的增加,远不及矿山规模加大来得快,国外已投产或正在建设中的年产矿石1000万吨以上或采剥总量超过2000万吨的大型露天矿山,至少有60-70座,仅美国和苏联,就各有20座,其中年产矿石4000万吨或采剥总量8000万吨左右的特大型露天矿,即有20多座,如美国明塔克铁矿为年产矿石6000万吨,矿岩采剥总量1亿2千万吨,美国宾汉姆铜矿年产矿石量为3780万吨,矿岩采剥总量1亿6千万吨。至少地下矿山也同样趋向大型化,西方地下开采的矿山,无论是金属矿山及一些主要非金属矿山,从69年到79年的10年内,虽然是产量增加了,但矿山个数却保持在590座左右,年产量大于1百万吨的有197座,其中有56个大于3百万吨。目前最大的地下矿山,有超过2000万吨的,如瑞典基律纳铁矿,有超过1000万吨的,如美国圣曼略耳铜矿和来麦格斯铜矿。 由于矿石开采量大和贫矿多,在开采方式上露天矿得到发展,以美国为例,过去20年来,地下开采平均每年只增加矿石量0.36%,而露天开采却每年平均递增采剥总量80%,按金属品种:铁铜,铝,钼等矿石开采,露天矿的比重较大。以铁为例,苏联为85%,美国94%,澳大利亚为100%,加拿大,巴西,利比里亚,南非,智利,委内瑞拉和印度也主要是露天开采,铜矿方面,美国和苏联也分别各占60%和65%。 二、世界采矿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发展趋势 世界采矿工业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发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 矿山规模的扩大,主要取决于贫矿开采和设备大型化,但大型设备的发展,基本趋向于稳定,现在主要是对已有设备进一步改进,特别是注意节能,适当提高效率,加强预防,维修来延长设备寿命,要求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耐用性,以及提高辅助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这是当前的奋斗目标。 1、露天矿技术装备水平,在穿孔上普遍采用铅头直径为200-380毫米的牙轮钻机,而最大直

浅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 辛海亭

浅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辛海亭 发表时间:2017-11-01T13:31:00.3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作者:辛海亭钟宇辉 [导读] 本文就井下采矿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鲁西煤矿山东省 272053 摘要:井下采矿工作一般都较为复杂,所以说,现代矿产企业需要充分结合不同采矿技术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升自身井下采矿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不断的引进新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以此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社会效益,进而促使我国可持续化的发展。本文就井下采矿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井下采矿;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现今矿产资源还是国际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能源,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致使地表矿产资源的枯竭。因为地表资源的缺乏,人们便把开采目标放在了地表下的矿产资源上面。我国的矿产资源急剧缺乏,但是我国工业发展现在还离不开矿产资源,所以井下采矿技术是目前我国矿产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各个矿产企业也不断的在引进新的采矿技术,提高矿产的开采效率以及质量,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 井下采矿技术的特点 井下采矿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某种意义上是保证了矿产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它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采矿技术的应用是符合矿产资源的应用形式的。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部与矿产开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这些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我国创设了良好的矿业市场环境,并且为我国矿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井下开采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采矿技术的种类多 在不同的矿产开采中不同的采矿技术的应用方式以及适用方式也是不同的,就以在井下开采技术中经常被运用的长壁开采技术为例子,这项既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井下采矿中,就一定有其优势。但是这项技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对于金属矿的开采的适用性较差。所以对于不同的矿产就应该采取不同的采矿技术,这样才能提高采矿效率,减少矿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2 井下采矿工艺复杂 井下采矿相较于露天采矿,井下采矿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都与露天采矿的差异很大,而且应用井下的采矿技术还需要相对较多的投资来保障矿产开采安全,同时因为井下采矿的场地更小,所以它的工作效率远远不如露天采矿。这就要求矿产企业在进行井下采矿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在能够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改善采矿技术和加强科学的采矿管理等方面来提高井下采矿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 1.3 井下采矿技术的更新速度快 因为井下采矿技术的更新速度,作为企业如果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站位脚跟,就必须要结合井下开采技术的特点来加大资金投资力度,积极地引进新型的技术和专业的技术人才,从技术、设备以及人才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跟上时代的脚步。 2 井下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2.1 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矿产的需求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加,这就导致我国的矿产储量急剧减少。井下的深部开采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它还能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升级和转型。但是,目前我国的井下深部开采技术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开采技术还不太熟练,相关的专业人才不多。而且因为井下伸不开才具有特殊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到诸多印度的影响,从而产生许多问题。就比如说在深井开采中会出现的矿震、地压冲击甚至爆炸等灾害事故。这就要求我国的矿产企业要对深部矿井的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深部开采技术的研究理论科学的运用于开采工作的实践当中,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以此来适应我国矿产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的完美转型和升级。 2.2 井下充填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的井下采矿工程中,先后应用的井下充填采矿技术包括有分级尾砂胶结技术、干式填充技术、碎石水泥浆胶结技术、全尾砂胶结技术等采矿技术。但是这些井下开采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井下矿产开采的需要,许多新型的井下开采技术相继出现并替代了原来的开采技术,比如说有:高浓度全尾砂自流输送技术、膏体泵送充填技术、泵压输送充填采矿技术、高水全尾砂速凝固化胶结充填技术以及粗粒级水砂充填等充填采矿技术。这就使充填技术成为我国现在拥有的较为先进的井下开采技术,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井下开采之中。 2.3 井下支护技术发展趋势 因为井下采矿工作十分的危险,所以井下支护也成为了井下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井下开采时,为了确保井下采矿的安全,开采活动都应该是有计划、按照顺序来进行的。他因为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井下支护技术也叨叨了不断地革新,就比如说当前的锚杆桁架就是全新的井下支护技术。主要由高强度钢杆和两个涨壳式锚杆结合形成的结构就是锚杆桁架,这种支护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井下的采矿作业之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应用新型的井下支护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井下采矿作业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提高矿产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 井下采矿发展趋势分析 3.1 采矿设备大型化。从井下采矿设备支持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满足当前在矿井下工作面资源开采中的规模化需求,就应当重点关注对采矿设备大型化的发展。当前所应用的井下工作面穿孔爆破设备应当向着高效率方向发展,钻进机械设备应当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凿岩机具同样应当向着液压、中孔~深孔方向发展。确保通过对以上设备、器械的综合应用,满足井下工作面采矿对于设备无轨化、高效化、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可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引入激光测位工作中,通过此种方式,对车厢中的粘结物进行及时清除,完成运输车辆的连续化装载与自动化卸载,并逐步促进铲运机与微机控制技术的全面融合。 3.2 采矿工作面智能化。在当前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推进作用之下,井下工作面的信息通讯技术、井下定位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需要更进一步的与智能化技术相互融合。采矿调度系统有待更加良好的与当前主流的工作面调度优化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充分

我国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地区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采矿技术则是推动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故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采矿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标签:采矿技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能源损耗,推动矿产资源事业的飞速、高效发展,无疑成了许多地区以及国家研究的重要内容[1]。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采矿技术无疑是未来采矿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各个国家采矿行业研究的重要内容[2]。我国是典型的人口大国,加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3]。为了维稳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就当前国内采矿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4]。 1.国内采矿技术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且效果最佳的菜款技术主要包含三类,依次为空场采矿技术、崩落采矿技术以及充填采矿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采矿设备也取得了十足的进步。 1.1空场采矿技术 即自然支撑采矿技术,实际采矿期间基于周边岩石等的支持以及部分矿柱等的作用实现对采矿空间的支持。相较于其它采矿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最早。不但可以实现高效的采矿作业,此外可以很好的规避传统采矿技术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常见的包括采矿过程中的坑过大或者矿场规模过大等问题。但该技术的实施通常需要大量的设备辅助才能实现,此外对回采的流程等也有一定的要求,确保采矿的安全性。故而,空场采矿技术在确保开采效率以及成本的同时,对于操作流程有着严格的管控。 1.2崩落式采矿技术 该技术主要指代在采矿的深孔内利用爆破技术形式实现对采空区域的崩落,最终完成对采空区域的有效填充。该技术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安全且高效的技术形式之一。就当前许多地下矿山的采矿期间,大多采用崩落的方式完成开采,该技术的普及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同时该办法也较早的应用于我国的采矿事业中。自以往的基于小参数为考量依据,至当前的矿场崩落,实际采矿的规模以及效率等均有了显著的提升。当前,采矿参数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确保采矿面的同时也很好的实现的采矿时间以及效率等的降低。崩落技术对于采矿事业而言

浅谈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金属非金属矿石丰富,但是长年来,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开采缺乏系统性的管理,使得我国的矿石开采利用率低。因此,了解金属非金属矿山目前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的新技术,探讨了当今世界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金属非金属矿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引入和吸收国外优秀的采矿新技术和新工艺,对传统的矿业进行全新的改造,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采矿技术已不断与国际接轨。这对于促进我国的采矿业,提高我国矿产石的利用率具有深远的意义。 1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现状 1.1露天矿 1.1.1充填采矿法 所谓充填采矿法是指运用充填材料来填补采空区,从而控制周围岩石的崩落以及地表的下沉,对地压进行管理,进而保证回采工作的安全性和简便性的一种采矿方法。它是伴随着采工作面而不断推进的,具体有三组方法:干式充填法,即充填料主要为露天碎石或者地下矿挖掘的废石等。这类充填材料的输送方式通常是通过人工、机械或者风力来完成的;水力充填法,即以砂、炉渣或者选厂尾砂等为主要充填材料,在管道内借助水的力量运至采场胶;结充填法,即通过管道借助水或者机械的力量将凝固后的胶凝材料与浆状胶结物料运至采场的一种采矿方法。由于干式充填法所需要的劳动力多且强度大,采矿成本高,因此逐渐被后两种所取代。盘区高分层、分段充填以及高阶段大直径的深孔嗣后填充技术的出现和在采矿技术中的广泛普及,大大的推广了充填采矿法的使用。 1.1.2陡帮开采 陡帮开采是通过加陡剥岩工作帮,将挖掘机布置于某些台阶上,将台阶分为工作台阶和暂不工作台阶两种,通过控制不工作台阶,并相应的减少不工作台阶的宽度来使露天矿的工作帮坡角与台阶高度以及平盘宽度相协调。它有利于缩短边帮的暴露时间,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陡帮开采有组合台阶、倾斜条带式、并段穿爆以及工作台阶追尾式四种主要的开采作业方式。由于陡帮开采具有投资少,周转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在新建的矿山和扩建改造后的矿山中应用十分的广泛。

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一定时期内采矿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机械化大规模采矿、深井采矿、 溶浸采矿和充填采矿等工艺和技术。数字化矿山与智能开采将成为未来矿山开采的自然趋势。全面实现采矿的自动化,目前尚有较大的困难。但局部装备实现遥控系统,进行遥控开采,将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关键词:采矿技术自动化趋势 前言 近些年来,全世界开采有用矿物总量约计200亿t,年递增率为4%~5%,其中硬岩约50亿t,由地下开采的矿量为10多亿t,主要是富矿和价值较高的有用矿物。从布局上看,有的矿山公司和钢铁联合企业的矿山几乎全是地下开采。总之,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在近期的矿山开采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性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内外地下采矿技术也发展很快,很多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地下矿山得到了应用。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采矿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用各种采矿方法的比重和回采工艺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均沿着高效率、高回采率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采场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损失、贫化指标大幅度降低。笔者就近几年来金属矿山地下采矿开采在采矿方法、深井开采、采矿装备三个方面现状作一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点想法。 一、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 现阶段采矿方法仍以充填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为主。对18个重点铁矿山统计, 崩落采矿法占94.1%,空场采矿法占5.9%。黄金矿山充填采矿法占31%,空场采矿法占65%,其它占4%。有色金属矿山空场采矿法占46.1%,充填采矿法占19.6%,崩落采矿法占34.3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铁矿地下开采仍以崩落采矿法为主,有色及黄金矿山地下开采仍以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为主。地下采矿技术是取得科技成果最多的一个技术领域,近十多年来,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和充填工艺技术发展迅速,崩落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在工艺技术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因而促进金属矿地下采矿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使部分 矿山的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充填采矿法 我国先后采用干式、分级尾砂胶结、全尾砂胶结、碎石水泥浆胶结等新工艺

深海采矿系统的运动响应研究

深海采矿系统的运动响应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世界对各种金属矿产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其中锰、钴等矿产的需求量更是快速增长。然而,陆地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有限,仅能满足人类在未来几十年的有限时间内的需求,且矿产开采成本随着密度下降而升高,因此寻求新的矿产来源是迫在眉睫的。在人类尚未进行开发的大洋深处,却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其中锰结核与钴结壳是非常引人瞩目的,这两种资源中富含锰、钴、铜、镍等各种金属元素,其成分百分比与总储量都比陆地要大几个数量级。深海矿产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深海采矿成为多国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从深海采矿的发展入手,介绍了国际上以提升方式划分的几种开采方案,并选取集矿车和水力提升相结合的采矿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采集、提升、水面母船三个子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功能分析与研究。对采集系统做了主要功能的分析,对提升系统的尺寸、布置、连接方式以及材料做了较详细的设计,并根据对水面母船的功能分析,提出了采矿船的总布置方案。以此为基础,根据势波理论与六自由度的动力学平衡方程,利用挪威船级社的HydroD软件,在频域内对工作母船在波浪上的运动性能进行了预报,其中的升沉响应传递函数可为升沉补偿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鉴于深海采矿提升管下端为悬垂状态,这与普通海洋平台立管有很大不同,因此其运动响应情况应予以关注,文章后续内容便锁定在对提升系统的运动响应分析上。本文选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根据莫里森方程与五阶斯托克斯波理论,以及提升管的动力方程,对

提升系统作了有限元建模计算与分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采 矿作业中的不同工况提升管在水中受到海流、海浪的作用而发生形变,现实中主要关注管末中间仓的水平偏移、以及管道强度相关的弯矩、最大轴向应力等情况。本文对提升管在定点作业状态下、不同速度的母船移位状态下以及布放时的响应做了建模计算,得到了在这些情况下上述主要响应变量的值,并总结了由环境载荷的变化和约束方式不同所带来的响应变化规律,整理了一些结论,并综合以上计算的结果,对提升管材料进行校核,提出了最优方案。2.提升系统设计参数的影响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假设提升管的尺寸不变,以中间仓的重量、浮体所提供的浮力以及球铰接的应用为变量,模拟了提升系统在以上变量影响下的响应情况,总结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球铰接的针 对性设置方法。该部分工作中所得结论对于提升系的参数设计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总体说来,本文较综合、系统地对水力提升式深海采矿系统进行了设计、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可以为深海采矿系统的设计、升沉补偿系统的研究以及实际的深海采矿作业提供有益参考。

浅谈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94262605.html, 浅谈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黄海滨 来源:《地球》2013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在工业化道路上也是渐行渐远。工业发展对金属矿有很强的依赖性,工业越发展那么对金属矿的需求量就越大,因此金属矿的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采矿技术的发展进步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寻找高效、安全、成本低的采矿方式和技术,并且让我们的采矿业向着标准化、专业化和大型机械化发展,让我们用最少的钱以最短的时间最彻底的开采出金属矿。 [关键字]采矿技术发展趋势采矿设备 [中图分类号] TD8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23-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矿开采所采用的设备在不断的更新中。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采矿设备的发展。 1 采矿设备 1.1 露天采矿设备 (1)开采设备大型化是优势资源集中化开采的必然要求,也是简化剥采工程并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采用大型开采设备可以明显提高矿山产量与经济效益。例如,单斗电铲与卡车的标志性配套规格,每隔15到20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 (2)液压设备将获得更广的应用。在设备大型化的同时,钻孔、铲装设备向着液压化方向发展,国外液压挖掘机使用率已占26%,液压电铲使用率已占 48%。 (3)运输设备的连续化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手段。采用连续或半连续开采工艺进行露天矿山剥离和采矿工程,是国际性发展趋势。陡坡铁路、大倾角运输机、矿用汽车整车提升运输系统等将在不同类型矿山获得开发、应用与完善;露天矿矿用汽车整车提升系统将是值得发展的方向之一。 1.2 地下采矿设备 (1)地下采矿无轨装备向着大型化、微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最大的电动铲运机载重量达25t,最大的井下载重汽车载重量达80t。在设备自动化方面,遥控铲运机已应用于采矿生产,为处理小空间和危险部位开采而研制的微型铲运机最小斗容仅0.38m3。今后井下设备将向着无人驾驶、机器人作业的方向发展。

浅谈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形势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海洋工程基础改卷教师:朱克强 学号:1511084924 姓名:薛连金得分:浅谈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形势 摘要:本文介绍了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等几种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然后就相关采矿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陈述,提出了采矿技术要实现商业开采必须做好的工作。 关键词:海洋资源;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采矿技术;集矿技术; 1引言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在当前各国陆地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战略资源的国际竞争焦点逐步转向海洋。深海矿产资源作为人类尚未开发的宝地和高技术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陆地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海底矿产资源必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接替资源。 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最前沿,标志着一个国家开发海洋资源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海底矿产资源存在水深大都在几千米以上,因此通常也被称为深海矿产资源。显然,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依赖深海采矿装备进行。西方各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投资进行商业开采活动,抢先占最具商业远景如多矿产结核,富钴结壳和多矿产硫化物等矿产矿产资源。并且已形成了多金属结核等矿产资源商业开采前的技术储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所能到达的海洋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目前,海洋油气资源领域的海上工业平台最大开采深度已经突破了3000m,深海各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跟进和完善。照此趋势可以推测,人类将于2019年达到多金属结核的开采深度。世界著名的深海商业采矿公司Nautilus和Neptune正在作开采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积极准备[]1,拟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实现海底热液硫化物预期的商业开采。随着深海越来越多的富矿区进入人类的视野,深海采矿技术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商业开采的时代即将来临。 2深海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主要分布于水深4000~6000m海底表层,富含铜、钴、

海底采矿的研究与开发

海底采矿的研究与开发 王爱武,王和平 (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2) 摘要: 深海采矿是人类获取海底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机器人在深海采矿中的广泛应用是大洋开发的必然产物。文章介绍了海洋采矿的发展状况,采矿系统,机器人在采矿系统中的应用及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海洋采矿;集矿机器人;采矿系统; 控制;其他深海机器人; The Stat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a-bed Mining Robot WANG he-ping, WANG ai-wu (Changsha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hangsha, Hunan, 410012, China) Abstract:Deep-sea mining is a way to obtain resources for human being in which robot is used widely, which is inevitab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about deep-sea mining, the system of mining, the type of robot used in the system of mining and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ing robot. Key Words: Deep-sea mining; mining robot; mining system; control; other Deep-sea robot; 由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人们不断地在内陆上发现和发掘出了大量的资源,但是随着消耗的增加,陆地资源在不断地减少,人们越来越担心这样无休无止地发掘,将导致陆地资源的匮乏,那样将不仅仅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只好另找出路,期望能够既得到丰富的资源,又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大海就成了人们首选的目标。 地球的四分之三都被海水所覆盖,并且大部分都处于原始的、没有被开发的状态。在大海的深处,科学家已经论证了确实存在有大量的人类急需的资源。因此,如何开采这些资源就成了各个国家竞相研究的课题。目前海底世界已被人类认为是未来最大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近年来,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及其科技、经济、政治及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为未来的发展和获取、占有海底多种资源已出现相互竞争的形势。 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采矿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四大财团研究开发了集矿机器人和管道提升采矿系统。 80年代,法国研制成PKA2-6000号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可以从6000m的深海底进行快速采矿,日产量可达1500~2000t,然后按自控程序返回海面。英国也研制了一种

浅谈采矿技术发展现状及勘探技术措施

浅谈采矿技术发展现状及勘探技术措施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产高效矿井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必然趋势。本文对现在采矿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以及煤矿工作事业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煤矿地质;采矿技术;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根据多年以来,我国煤矿地质和矿井地质工作者在煤矿开采地质条件的综合评价、探测技术理论方法和探测仪器研制等方面进行了大景探索,并寻求为矿井生产提供地质保障的技术途径和措施,取得了长足进展。 1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技术现状 1)煤矿地质与勘探技术。坚持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针对煤矿地质勘探和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实际问题,开发研究出——批适应市场需要的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存煤矿勘探理论、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矿井开采地质条件预测评价、煤矿地测信息管理软件、煤层气测试技术、煤层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技术、瓦斯赋存地质规律研究方法及抽放技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水土保持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井下钻探设备与工艺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全液压坑道钻机和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煤炭系统第l台全液压动力头式坑道钻机。由此拉开我国煤矿坑道钻机更新换代的序幕。历经20余年发展,MK系列钻机已涵盖了勘深75~1000m的能力范围,成为国内规格品种最全、应用效果最好的坑道钻机,其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地质勘探扩展到煤矿安全和工程施工等方面。 3)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探测.提供超前地质异常体及灾害信息,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作业提供地质保障,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种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相结合,进行了井下槽波地震探奁技术、弹性波CT层析成像技术和瑞利波探查技术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槽波地震勘探主要用于综采工作面范围内落差大于1/2煤层厚度的小断层、直径不小于15m的冲刷区、陷落柱等,探测距离可达1000m以上:瑞利波勘探丰要用于掘进巷道超前探测小断层、陷落柱、采宅区、煤层厚度变化、项底板构造和瓦斯防突检测等,探测距离可达50~150m,在煤炭行业得到推广,近年来仪器和资料处理软件均进行了更新换代和升级,探测距离和精度逐步提高,其优点是仪器轻便、操作简单、探查效果较好:重庆院开发的无线电波CT (坑透)仪用于探查工作而内部的地质异常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采矿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展望 2.1存在问题

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10T16:28:07.5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作者:王鹰[导读]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采矿行业作为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性工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就我国目前而言,常用的采矿技术以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为主,采矿设备及工艺等的创新促使采矿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山煤矿161综采队 1581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普及和应用,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发展内容更加全面化、专业化、科技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采矿行业作为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性工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就我国目前而言,常用的采矿技术以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为主,采矿设备及工艺等的创新促使采矿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 关键词:采矿;技术;现状;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进步,我国各行业领域也进入了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工业发展尤为迅猛,并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与之有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离不开矿物资源的支撑,且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矿物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供应充足,采矿作业就必须要加大供应量,并在确保矿物资源充足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劳动力,加快采矿速度,这就要求采矿业要更加机械化、标准化、大型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矿物资源。采矿技术是保障采矿作业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高效、安全,以及低成本的采矿技术和方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此促进采矿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采矿技术的现状 在我国煤炭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采矿技术,而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矿技术体系。特别是国内的矿山企业、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在采矿技术的研究中投人了更大的精力,国内现阶段应用的很多采矿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效促进煤矿开采效率、质量与安全性的提高。综合分析国内现阶段应用的采矿技术,主要为以下几类成套技术为代表: 1.以充填采矿技术为主线的成套技术 填充采矿技术在国内的矿山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效率高、安全性强、经济性理想、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国内现阶段的采矿技术研究工作中,以充填采矿技术为主线,对于相关的采矿技术也展开了深人的研究与实践,并已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的采矿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2.矿山废弃空间、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相结合的采矿成套技术 在我国早期的煤矿开采中,多数地区采取粗放式的开采方式,导致矿山中留下了大面积的采空区,而且在地表堆积了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能对现象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国内现阶段的采矿技术应用中,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已经构建了矿山废弃空间、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相结合的采矿成套技术,在山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主要煤炭产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末,全球人口的总量增加了近三倍多,而经济发展却对矿产资源的总消耗需求增加了十倍,常见矿业资源的消耗量变化为:硬煤5倍,铅7倍,铁矿石11倍,锌17倍,铜28倍,尤其是一些稀有矿产资源的需求,更是达到了上百上千倍,乃至于达到了上万倍的增长。 但是,地球的矿产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加,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必将增加,我国也同样而临着难以供求平衡的困境。因此,要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合理开发,必将逐步加大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由现在的露天、浅地层逐步的向深地层开采发展,因此对目前地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进行汇总,将有益于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更加高效率、高安全性、高利用率的地下采矿技术。 三、金属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采矿工艺的发展,在全而发展采矿经济的同时,采矿工业也要从环境保护、人身安全、社会影响以及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综合性思考。对于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要进行适当的限制与约束。所以采矿技术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而入手。 3.1采矿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高效化 从整体水平上而言,我国的采矿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机械化施工所占有的比例,依旧十分的少。这样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限制了我国的采矿效率。因此,在采矿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孔穿爆设备、中深孔全液压凿岩机具,以及井巷钻进机械和铲运机等主体装运设备的提升,以及对振动出矿和连续采矿等一系列辅助机械设备的维护。从而实现无轨化、高效化和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的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3.2深井采矿技术 随着采矿工程的分秒必争,持续进行,我国浅部资源也随之锐减,只得从深部进行挖掘,对于深井的长度和深度,并无十分明确的概念,但是我国一般会将超过1000 m的矿山,命名为深井采矿。因为矿藏埋藏得较深,地压偏大、岩温也会随之增高。所以在开采矿物的过程中,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技术难题,例如矿山的提升、排水、支护、通风等一系列,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扭转这样的局而,只能从采矿工艺技术和机械设备入手,全而提高机械的适应力,提高采掘技术和矿山机械设备性能,从而才能有效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和采矿挖掘的效率。 3.3发展绿色矿山 在采矿的过程中,不但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遗留许多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物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环保专家都呼吁对矿山环境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寻找废物利用的方法,保证低环保费并强调建立无废料矿山和洁净矿山。最后就是将无废和少废采矿技术纳入国内外采矿技术发展规划,成为国内外金属采矿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4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矿山

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

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世界资源开发的战略眼光开始聚集到 海洋上。对于正逐步崛起的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的中国来说,开发深 海矿产资源正成为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是深海采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升沉补偿装置、扬矿 硬管、中间仓、提升泵及软管。论文以大洋多金属结核开采及我国采矿系统技术方案为工程背景,针对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动力学问题,提出了扬矿管系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 套模拟试验研究系统,旨在完成升沉补偿模拟试验、扬矿管道力学行 为性能分析模拟试验、布放回收过程水动力学性能分析模拟试验等等,可对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提供仿真的边界条件以及水动力系数等等,为未来的采矿作业和海试提供理论分析与技术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系统的方案设计,提出一种便于在实验室开展的模拟试验系统方案,即采矿 船运动模拟器方案,用Stewart六自由度平台模拟采矿船在海面的运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模拟试验研究。2.提出了深海采矿扬矿管系 动力学分析模拟试验系统的功能要求,分别提出了升沉补偿模拟试验、扬矿管道力学行为性能分析模拟试验、布放回收过程水动力学性能分析模拟试验的方案设计,最后提出了可以进行这三种模拟试验的试验 平台的实验室建设方案。3.对海浪进行研究,并确定采矿船在随机海 浪中的响应。根据采矿船在随机海浪中的响应,依据相似原理,确定采矿船运动模拟器的参数,研制了一台采矿船运动模拟器,以实现采矿

船在海浪中横摇、纵摇、升沉运动以及试验时需要的任意运动姿态(油缸行程范围内)。采矿船运动模拟器采用PID控制,为了确定PID控制参数,建立了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用试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 合理性。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Simulink中参数的初步调整和试验中进一步调整,确定了PID控制器参数,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最后进行了采矿船运动模拟器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运动模拟器 可以在预定的轨迹下按照一定的幅度和周期运动,能够用于模拟采矿船在海面的随机运动。4.提出升沉补偿模拟试验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升沉补偿采用主动电液系统,纵横摇补偿采用万向架平台,并在此基 础上建立了升沉补偿模拟试验系统。采用PID控制方法,进行了Simulink中参数的初步调整和试验中进一步调整,确定了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不同海况下的采矿船运动模拟器简谐运动及随机运动的升沉补偿试验,升沉补偿的效果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对影响升沉补偿 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5.对采矿系统布放回收过程中水动力学的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具体的方案设计,在采矿船运动模拟器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布放过程入水工矿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 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为扬矿管系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验室模拟试验平台。提出并实现了深海采矿扬矿管系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研究系统,进行了升沉补偿模拟试验及布放回收过程水动力学性能分析模拟试验。论文为解决深海采矿扬矿管系动力学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现代采矿技术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动力分析

现代采矿技术理论的发展历史、发展动力分析及我国煤矿工业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 现代采矿技术的发展与采矿理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采矿理论与系统工程紧密相联,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渗透到采矿工程中的各种方面,使采矿理论有了新的进展,更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和决策。 一、采矿技术及发展过程 我国是世界产煤最多的国家,地域辽阔,煤炭赋存条件不一,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采矿方法以与技术,其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下面就我国的采矿技术进行论述。 1、始的采煤技术 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利用煤炭进行煤炭的矿业开采。在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煤矿采煤方法仍然非常落后,采用原始的穿峒式,残柱式、高落式等采煤方法,采掘等主要作业依靠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 1895年以后,日、英、德帝国主义相继在我国开矿,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国东北,?掠夺中国煤炭资源作为其穷兵黩武的重要政策。采煤方法更向富有掠夺性的方向发展,滥采滥挖,开采的煤炭资源损失率高达 70%~80%以上;矿工的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煤矿的安全状况极差,伤亡事故严重。 2、旧中国采煤方法的改造(1946~1957) 新中国成立后,即对旧中国的采煤方法进行改革。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在全国煤矿会议上作出了国营煤矿推行生产方式改革和安全生产的决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生产改革。首先从改革采煤方法开始,把落后的穿峒式,残柱式、高落式等旧采煤方法,改为新的长壁式采煤方法,已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保护国家资源。强调在安全的原则下进行生产,改善矿井通风,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通过了《关于全国煤炭全面推行新的采煤方法的决定》,强调指出“采煤方法的改革是煤炭工业的一次革命”。在缓倾斜薄及中厚煤层中,将穿峒式和残柱式改为单一长壁工作面采煤方法;在缓倾斜、倾斜厚煤层中,将高落式等采煤方法改为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少数特厚煤层改用走向长壁上行水砂充填采煤方法,对急倾斜厚煤层则改用了水平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到1957年,国营煤矿以长壁式为主的新采煤方法的产量比重达到了92.6%,采区回采率提高到70%左右,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3、长壁式采煤方法地巩固与发展(1957~1974年) 我国长壁式采煤方法的巩固与发展,是在不断改善顶板管理和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的过程中实现地。在顶板管理方面,改变了旧采煤方法无支护状况,采煤工作面从采用各种形式的木支架到推广应用金属摩擦支护和铰接顶梁。在缓倾斜、倾斜厚及特厚煤层,主要推行和完善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改进人工假顶铺设,采用竹笆假顶、荆条假顶、金属网假顶等以代替木板假顶,发展了以金属网为主要假顶材料铺网工艺;并推行黄泥灌浆等措施以形成稳定地顶板;同时,在缓倾斜特厚煤层中,推行了分层上行水砂充填采煤方法。对急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开采,先后推广应用了风镐落煤倒台阶采煤法及爆破落煤单一长壁采煤法。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