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专题之二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一.政策的本质属性: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凭借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和政府部门的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也包括在政策范畴之中。

1.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政策是统治集团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政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2.政策是社会各利益体共同作用,以政府活动为主体的协调行为的规范准则。

3.政策的导向性

政策主要是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

二.政策的逻辑体系与分类

1.逻辑体系:

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政策的起点,是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

政策目标是终点,是作用对象后希望(预期)的理想状况;

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改变现状到理想状态的措施。

2.政策背景与政策目标的同向性

全世界各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政策干预趋向全面化。随着经济化的全球化,人类面的资源、环境问题随全球化加深;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都日益具有全球性质。因此,政府和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换活

动也逐渐超越国界,一些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必须放在全球的背景之上,

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相互协调。

由此,政策目标的确定是依据背景而定。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考虑全球范围、地区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三.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拉斯韦尔(H.Lsswell)最早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恩(D.Lerner)合著《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府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等腰三角形的一系

列行为。

四.农业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农业是农业政策作用的对象。

1.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具有其显著的特点。而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2)其他特点:

(1)土地不可替代;(2)自然环境对农业的较强影响力;(3)农业生产周期长;

(4)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5)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难储运、

易腐烂;(6)农业生产单位以农户为多数,规模小。

2.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同时也是最古老、最基础的部门。

[农业的发展,其他部门才得以发展。如果没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的增加,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生产和发展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最终实现,有耐于农业问题的彻底解决。这是全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1)国民经济现代化早期(一期):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发展。这一阶段,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资金,提供原始积

累。

例如:1949—1979年的30年中,建国以来国有资产积累(79)为7900亿元,全部来自于农业积累(产品之剪刀差)。

2)保护农业发展(二期)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速度变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比重)不断下降,国家开始实行保护农业发展,经策、财政、社会财富再

分配实行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的方针。

3)我国的进程:

公元2000年以前,我国完全处在第一阶段。2001年后,以费改税、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为标志,开始全国范围内从第一期向第二阶段过渡。

3.农业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社会生存安全全靠农业。繁荣和经济发达程度依靠二、三产业。

1)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1)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2)农产品的充足、稳定供给是人们生活稳定的保证,也是国家安全的

保证。

2)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

在贫穷向富裕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的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3)为农业以外的经济部门提供市场。

4)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5)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业是国家的绿色资源,是自然景观、乐生环境的供给者。

五.农业政策的本质与涵义。

1.农业政策:

是政府为了实现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体部分从属于一般经济政策,属于部门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农业政策的目标:

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可持续发展)。通常在农业的生产结构,组织形式,资源配置以及生产要素和产品流通等领域制定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政策,引

导市场中各行为主体做出符合总体利益的决策,并且保障最终目标的实现。

3.涵义:

因为农业、农民、农村三个方面的问题的密切关系,广义的农业政策涉及“三农”和农村的其他领域。

例如:农业环境和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就超出农业生产和经济范畴。

4.特点:

1)农业的特点决定政策特点:

(1)农业是弱质产业,动植物自然生产的制约性,规模小,难以竞争,缺乏竞争力;

(2)农产品关系人们生存,供给量与价格不能出现大波动;农产品供给与价格变化可引起社会安定局面变化;政府确保农业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是确保社会

与经济稳定的一个必要工作。

2)农业生产关系决定政策特点:

(1)农业生产者精心投入脑、体力和时间、资金、自然资源等;

(2)农业生产的生物生产难以标准化;

(3)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多样化;

(4)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形式。

3)农民随经济发展,其收入递减趋势是政府必须解决的职责;

4)农村人口非农化(城镇化)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是政府调控中的一大艰巨

任务。

(1)人口转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2)人口非农化依赖农业的积累盈余,同时减少农村财富的衰减农业效应。

(3)非农化对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现负面影响。

5)农业经济比重下降与农村人口非农化带来的边缘化效应。

5.重要性:

1)农业政策是调控国民经济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2)农业政策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3)农业政策是确保农业、农民、农村繁荣发展的有力保证。

六.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

1.政府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从农业政策的重要性,我们可基本了解政府的重要作用范围。但政府介入市场、干预市场机制为基础,协调局部与整体利益的矛盾,遏制或限制市场自发运行产生的经济波动和农业这一脆弱的经济部门的损害,确保以农产品为主的公共产品的持续稳定供应。

但是,政策干预也有显见缺陷。

1)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目标不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

完全一致;其措施不能完全与市场机制相容;

2)政策是由人制定与实施的,因此政策制定与实施者的思想理论素养、方法有可能造成政策的局限或失败

3)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与修正过程与市场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和局部地区具体情况不一定完全相符合;超前、滞后及片面性均影响实际执行效果,导致制定政策目标不能实现。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因此,市场机制与运行中不足的方面(负面)影响,需要政府政策调控,补救市场失灵或局限性。

3.市场的缺陷

1)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1)市场经济中,各决策主体追求自身效率,追求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和

利益最大化;

(2)市场调节可能造成对社会公正的严重损害,或激化社会矛盾。

2)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

(1)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决定私人产品,生产部门不愿生产、提供或

不能生产、提供。

(2)公共产品需要政府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提供。

3)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盲目性

市场机制是自发运行的,难以避免盲目性,甚至出现无政府状态,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4.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通常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农业实行(“三农”)干预,主要有:1)为农民直接提供补贴:

2)提供农业信贷服务;

3)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4)提供农业教育的科技服务;

5)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保护;

6)对水利建设的投资、维护和保护;

7)减实、抗实和救济扶贫等;

8)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

9)实行食物分配计划。

5.干预应达到的目标

1)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增加和稳定农民收入;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专题之二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一.政策的本质属性: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凭借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和政府部门的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也包括在政策范畴之中。 1.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政策是统治集团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政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2.政策是社会各利益体共同作用,以政府活动为主体的协调行为的规范准则。 3.政策的导向性 政策主要是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 二.政策的逻辑体系与分类 1.逻辑体系: 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政策的起点,是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 政策目标是终点,是作用对象后希望(预期)的理想状况; 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改变现状到理想状态的措施。 2.政策背景与政策目标的同向性 全世界各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政策干预趋向全面化。随着经济化的全球化,人类面的资源、环境问题随全球化加深;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都日益具有全球性质。因此,政府和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换活 动也逐渐超越国界,一些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必须放在全球的背景之上, 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相互协调。 由此,政策目标的确定是依据背景而定。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考虑全球范围、地区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三.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拉斯韦尔(H.Lsswell)最早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恩(D.Lerner)合著《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府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等腰三角形的一系

(同步精品课堂)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讲)(提升版)(含解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重难点“精讲”】 一、三民主义的内涵、关系及评价 1、三民主义内涵: (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把反清王朝统治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_,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是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3、评价: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3)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温馨提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满洲贵族。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新”的体现 1.内容新。(1)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

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它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及其具体体现 1.关系 (1)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大革命阶级的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革命统一战线占主导地位时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的,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担负的新责任;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 总之,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四、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破题归纳) 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内容民 族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 确的反帝纲领 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 权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为目标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发展为建立各阶级的联合政府 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 公共政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 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孤立的解 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 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 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1)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 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 而长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 通过‘公民持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 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 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 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实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过,因 为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持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实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有问题和对 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 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 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 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 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 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 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 公共政策。

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 理论周刊:提到辛亥革命,人们一般想到的是1911年10月武昌首义,但事实上孙中山当时并没有参加领导这场起义,那么,为什么还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呢? 金冲及:“辛亥”,按中国传统的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在这里就是指武昌首义发生的1911年。所以,外文中把“辛亥革命”译为“1911年的革命”。对辛亥革命,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是指1911年的武昌首义和各省响应。广义的可以包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那19年间的革命。人们比较多使用的是后一种说法。 武昌首义发生时,孙中山因为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确实身处海外,没有直接领导这次起义。但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同盟会的巨大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政府前,孙中山已在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先驱。他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又开展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并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的广州“三·二九起义”震动了全国,大大激励了人们的斗志。因此,人们把孙中山看作革命的象征。他一回国,立刻被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吗? 理论周刊:在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上一直存有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那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金冲及: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实际上是对胡绳提出的一个观点的误读。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这样说的:“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这里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从“中国近代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就会清楚地看到“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又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长期压迫,要扫除内外种种障碍,从濒临灭亡到挺身站立起来,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进步,实在是太不容易的事情。它只能是长期奋斗的结果,跨上了一个台阶后才能再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中间还会经历不少曲折,不可能一步达到,毕其功于一役。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辛亥革命在这漫长的征途上跨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从政治上讲,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的严密网络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再也建立不起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 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4、政治行动的基本类型? (1)权力与控制。它认为,政治活动经常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武力作为依托。 (2)交易 (3)博弈。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彼此冲突与合作的行为模式。 5、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史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6、有哪些价值标准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 a政治价值观——决策者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受其所在政党或政治团体及其服务对象的影响; b组织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都试图运用奖惩手段使成员接受其确定的价值观并照此行事; c个人价值观——保护个人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利益,维护个人的社会声望和历史地位,这些考虑也可能起到决策准则的作用; d公众价值观——决策者在很多时候是从公众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 e意识形态价值观——一整套逻辑上的相联系的价值观和信念。 7、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术渊源是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现代(经济)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是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这一学派认为,市场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因而极端崇信自由市场经济、反对任

三民主义教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司家龙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 2、理解:三民主义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3、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观点分析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再现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运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观点分析重点难点。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是由于其无法突破自身 的局限性,它不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感知孙中山为民主共和奋斗一生的高贵精神和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及课时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知识比较法,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相结合,板书形成体系化,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在这一过程中,把先进的理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一步步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而指导这些实践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看看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能够使中国人民觉醒? 资料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docx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 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 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 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 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 调整。 (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 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超前性 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 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 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 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

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

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①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②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③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④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⑤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⑥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 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 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 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念: 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制定得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 二者得相互联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上相同,都就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2)实施过程得环节相同,都要经过确认问题、制定方案、计划实施到结果评估得程序。 (3)公共管理要在公共政策得指导下进行。 (4)在实现目标上,公共政策得目标要通过公共管理来实现。 (1)两者得范围不完全一致。 公共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得职能 公共政策主要体现在解决公共问题上。 (2)两者得实施方式不完全一样, 公共管理则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来改善大众得生活质量 公共政策通过规范人们得行为来对利益关系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得本质 ①公共政策得本质就是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得增进与分配问题。 ②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过程就是动态过程4个环节。 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③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即服从于政府对利益得追求。 ④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与增进过程,就是有时间与空间限制得。 公共政策得基本特征: 1、阶级性:政策得指导思想就是统治阶级思想得集中体现,其理论基础就是统治阶级倡导并支持得理论等、 2、整体性:政策得内容与形式具有完整性;政策得过程具有完整性等、 3、超前性:政策就是对未来得一种安排与指南,所以必须具有一定得超前性、 4、层次性:不同得主体制定得不同政策就是有主次之分得、 5、多样性:由于政府职能管理内容得扩大,而引发得政策问题页涉及到诸多领域,从而变得多元化与复杂化 6、合法性:政策体现着政府得行为,在法治国家,政府得行为必须依法而行、 元政策:元政策(即总路线、总方针),就是关于政策得政策。 就是政策体系中管总得或具有统摄性得政策,对其她各项政策起指导与规范作用,就是其她各项政策得出发点与基本依据,就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得高度原则行得指针。 基本政策:就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得、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得政策。又被称作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等。 具体政策:又称部门政策或方面政策,就是为在某一个特定得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得具体行动方案与行为准则。就是针对特定而具体得政策问题作出得政策规定。 (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A、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得研究。 B、政策分析分为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析。 C、政策内容政策过程与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相互交叉,构成四种不同类型得政策分析。 2)沃尔夫得分析模式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制定公共政策,侧重于实施前得政策方案确定过程 (3)邓恩得分析模式

农业政策

名词解释 1、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一项 具体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构成都是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相互活动的结果,其中政府行为占据主导 地位。 2、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 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3、经济再生产: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经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 始,不断更新,包括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4、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自然力和外界 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 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5、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 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 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6、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 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7、社会福利:个人效用的加总 8、“个人主义”仍是社会福利函数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9、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 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致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 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10、消费者剩余(CS):个人为一物品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与他实际 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与他愿 意付出的价格之差。 11、生产者剩余(PS):是指生产者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市场实 际价格之差。 12、经济剩余(ES):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ES=CS+PS 13、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 结果。 14、农业政策的合法化:是指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的全过程必须符 合法律规范或者传统规范。 15、农业结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 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 (狭义的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构成及其所占的比例,种养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及其比例以及每一个品种的品质构成及比例。 广义的农业结构除包括狭义的农业结构外,还包括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中的种养业,农产品中的加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 16、农业部门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内农业生产部门及各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与所占比重。 17、农业土地(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林地、 草地、农用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三民主义(公开课)教案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八一聚高王冬梅 9月16日 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 1.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地位、作用; 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三、学习指导和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时,要将三民主义与相应的政治上民主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明确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线索。 2.对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进行比较,可用列表比较的方法,重点从提出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析,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从新三民主义内容的变化来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 四、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探究问题一: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 政治基础: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探究问题二: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探究问题三:如何充分认识三民主义?(理顺三个关系)1.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之间的关系 2.三民主义与三种革命之间的关系 3.三民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从理论上分析,这三种革命能否成功?三民主义是否可以救国? 力量对比: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 探究问题四:三民主义指导下有哪些革命实践活动?结果如何?为什么? 探究问题五: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是什么? 国际因素: 国内因素: 探究问题六:如何充分认识新三民主义? 1.新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后篇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1896年,孙中山在自述中说:“吾党于是抚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这表明他( ) A.决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B.对国家命运失去信心 C.坚定了革命救亡的理念 D.用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孙中山已经从早期改良思想转变为革命思想,“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A 项与材料不符;B项无法体现;1896年三民主义尚未提出,D项时间错误。故C项正确。 2.1901年,留日学生在《国民报》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欲立新国乎,则必自亡旧始。”“亡旧”是指( ) A.驱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改革 D.推行深刻的思想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在中国兴起。20世纪初,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已成为历史潮流,故选B项。 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 A.民族主义理念 B.民权主义价值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 解析五色旗表明了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这体现在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理念当中。故选A项。答案A 4.“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但它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反对主权在君、君权神授;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保障民主,凸显了其革命性和民主性,故A项正确。 答案A 5.孙中山曾说:“在这些日子里,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久,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而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唯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是苏俄。”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取决于( ) A.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 B.本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C.外来侵略的不断加深 D.苏俄对华提供大量援助 解析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在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中,仅有B项属于内因。孙中山本人对中国革命抱有异常坚定的信心,勇于接受教训,不断探求真理,这是其思想转变的根本因素。故选B项。 答案B 6.下图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应是(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0318公共政策复习重点资料参考(1)

公共政策复习题 1.什么是公共政策? 在本教材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2)什么事公共政策 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3)公共政策的作用 3.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①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 知识,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②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③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4.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②管制功能 为避免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职能。(1)积极性管制;(2)消极性管制。 ③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④分配功能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5.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①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一种权利的相互制约,有一定的规范。 ②公共物品③公共职能④公共问题 ⑤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⑥公

农业政策学

《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整理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正误性。③时效性。④表述性 政策的三要素: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科学: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政策背景:是政策作用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 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政府对农业实行干预的内容包括: 1、为农民提供直接补贴 2、提供农业信贷服务 3、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4、提供农业教育的科技服务 5、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 6、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 7、实行食物分配计划 制定农业政策相关的经济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 2.委托一代理理论 3.组织行为理论 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致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农业政策分析的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二、渐进决策模型 三、系统模型四、过程模型五、精英模型 农业政策的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 1、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3、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 4、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美国农业政策目标: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增加和稳定农场收人(农产品补贴)、 3、增进社会福利、 4、农村发展 欧盟农业政策目标: 1、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农业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特别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从业者的收入 3、稳定农产品市场 4、保证食品安全供应(转基因食品) 5、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农产品 农业政策手段体系:

农业推广复习题及答案

1.农业推广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内容: i.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 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 济收入的活动。 ii.广义农业推广涵义: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 织农民经营。 iii.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 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 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2)地位: 农业推广、农业研究、农业教育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同等重要! 3)作用: 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2.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1)性质:农业推广的性质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 是农村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单纯的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2)任务: (1)揭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过程中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研究总结各国农业推广产生与发展历史;

(3)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机构;(4)研究探讨有效的农业 3)研究对象: 农业推广学理论部分包括:农业创新的传播扩散原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民行为特点转变原理;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史;农业推广与外部环境关系;社区发展理论;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农业推广技能部分包括:推广的程序与方式、方法;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写作与讲演;计划的管理与评价;推广人员管理与培训;农业推广教育 3.不同时期农业推广的特点、特征? 4.国内外农业推广的著名人物和主要贡献? 5.现代农业推广---推什么、怎样推、谁来推? 6.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科学必须具有新的发现和学术价值;技术必须具备发明创新和应用价值 联系:科学的使命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揭示事物存在的本质形式及发展规律。技术的社会职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已知的科学知识,经过试验研究,开发出的能够支配、改造和利用自然客观事物的途径、方法和技能。 7.农业科技成果的内涵及属性? 内涵: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它既包含有认识自然的理论知识,又含有支配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方法。 属性:科技成果的社会属性;科技成果的自然属性;科技成果的商品属性;科技成果的阶级属性 8.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

浅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_公共性的涵义_黄维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N ov .,2005,V o.l 35,N o .6 Journal o fN o rt hwest U niversity(Phil osophy and 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 收稿日期:2005 04 0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2J K015) 作者简介:黄维民(1955 ),男,江西南昌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与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浅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性的涵义 黄维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依据多样化理念,诠释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性的涵义。公共性理念及其制度在传统国家体制内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对政府善治和公共政策的深层次了解对于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质量与执行效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本质属性;公共性;涵义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731(2005)06 0112 05 在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今社会,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已不是个别的、单一的、简单的和基本稳定或 者再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而是大量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交流性和发展性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公共问题。与此同时,广大的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和兴趣的焦点,也不再是抽象的理念或原则性问题,而是那些与现实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的公共政策问题。例如,犯罪与社会安全,公平与经济发展,种族与社会和谐,污染与环境保护,以及住房、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的、实际的公共问题。公共政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科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影响面最大、应用领域最广、实证性最强、社会效用最明显的学科之一。被人们誉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次 科学革命 ,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 最重大的突破 ,以及 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 [1] 。 公共政策之所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兴起和发展,既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相联系,也与公共政策自身的学科特点相关联。那么,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些根本性问题都是必须 要搞清楚的。本文就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性的涵义,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供大家探讨。 一 自从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 拉斯韦尔(H aro l d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966944.html,ss w e ll)和丹尼尔 勒纳(Dan i e l Le m er)于1951年发表 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 一文以来,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科学中的一个新的边缘性领域,正在逐步成为公共行政学界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回顾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几十年的发展成就之际,人们发现,虽然公共政策日益渗透到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中,对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共政策至今尚未在学理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在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科以及学术界和实务界之间构架起一座真正稳固、一致的桥梁。换句话说,公共政策这门新兴学科的科际整合任务并未完成,人们迄今尚未就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及其根本属性达成真正的共识。其主要原因是公共政策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学科简单的集合、发展或更新,而是一个几乎全新的学科研究领域。 公共政策明显的跨学科性特点,并被广泛地应 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