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指导书

过程检验指导书
过程检验指导书

0.1引用标准:

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

GB/T 1022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实验方法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1.0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的检测控制流程及检测人员对产品过程的符合性判定工作,同时加强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品质把控,以避免过程中不合格项造成的产品品质减低以及整改、检验成本提高,做到提前预防而编制此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电气系统产品的过程检验指导。

3.0定义:

工序检验:针对已识别的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需重点关注且在下道工序难以实现检验,或在后续检验执行过程中对前工序品质有影响时开展的定工序检验。

巡检:检验员在生产现场随机抽查在制产品质量以及作业资料、工具所开展的检验工作。

4.0职责:

品管部负责公司内在制产品的过程检验,按照检验标准及技术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判定,妥善处理品质异常情况,填报相应记录,并承担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及过程检验方法、标准改进建议的反馈工作。

5.0控制程序(即检验方法):

检验前,仔细阅读项目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

5.1线缆制作检查:

5.1.1 线缆的使用,线缆必须使用无任何破损,线径必须符合各项目工艺要求的导线。

5.1.2 导线线号的使用,线缆两端必须使用线号(除特殊要求外),线号字迹效果不得有歪斜、残缺、污垢、

管长不均匀、字体不统一、线号标示不居中、用笔涂改或添写等均不能使用,6 mm2以上线缆采用扎带辅助固定在线缆端头处。

特别注意:线号管不能做绝缘使用;黄绿接地线及电缆屏蔽线在电路图上无线号标注要求时,可以不标明线

号,如遇特殊情况以该项目工艺规定为准。

图1:线号穿在线缆上的方向及效果

图2: 图3 不合格线号示图 5.1.3 线鼻子的压接:

①、导线压接线鼻子的时候必须使用合理的压接工具如下:

图4:适用0.5mm 2

~6mm 2

管状欧标端子 图5: 适用0.5mm 2

~6mm 2

管状欧标端子

线号尾朝向线鼻子

线号方向从左到右

字迹不清,

后段管子未切线号管脏 线号管长不一

线号不居中

图6:适用压接以下冷压端子 图7: 适用OT 等线鼻子压接工具

图8: 适用0.5~10mm 2

端子 图9:重载专用压接工具

②、导线的线鼻子必须使用与导线截面积相对应的线鼻子且不能单双混用,因实际工艺有不同规格的线并在一起的情况,在选择双线鼻子时按下列方式进行。

a )16 mm 2

+10 mm 2

,16 mm 2

+6 mm 2

,16 mm 2

+4 mm 2

用双16绿色线鼻子。

b )10 mm 2

+6 mm 2

,10 mm 2

+4mm 2

,10 mm 2

+2.5 mm 2

,16 mm 2

+2.5 mm 2

及其以下用双10象牙白色线鼻子。

c )6 mm 2

+4mm 2

,6 mm 2

+2.5mm 2

,10 mm 2

+1.5 mm 2

及其以下 用双6黑色线鼻子。 d )4 mm 2

+2.5mm 2

,4mm 2

+1.5 mm 2

,6 mm 2

+1.5 mm 2

及其以下用双4灰色线鼻子。 e )2.5mm 2

+1.5mm 2

,2.5mm 2

+1.0 mm 2

及其以下用双2.5蓝色线鼻子。

图10: 端头错误使用 图11:端头正确使用

③、线缆压接的线鼻子应饱满,长度合适,无铜丝裸露、回铜、损坏(绝缘层、金属部分)等,串口线缆如无特殊要求均为串口端保留屏蔽层焊接串口外壳进行接地,重载线缆压接不能有断芯现象。以下是状态的对比。

单端头压接双线

双端头压接双线

无漏铜、回铜

漏铜、回铜

图12: 错误压接 图13:正确

图14: 压接不饱满 图15:正确

图16:压接错误 图17:正确压接

④、多芯线缆制作中内层绝缘层以及屏蔽层不能有破损,热缩管经处理后须平整、光滑;如下:

图18: 错误剥外层 图19:正确

图20: 错误处理 图21:正确

压接饱满

不饱满

屏蔽层、内层线缆绝缘损坏

焊点须可靠、光亮

截面须无毛刺

外绝缘层须压在外壳内

压痕方向压反、不平整、光滑,线鼻子压坏

压痕须在右边

热缩管鼓包、不平整

图22:串口焊接效果图 图23:成品效果图 5.1.4 对6mm 2

以下(除0.5 mm 2

外)的线缆采用抽检形式,每种类型抽检比例为20%,6mm 2

以上、0.5mm 2

线缆采用全检形式,若检验过程中判定不合格批次的该批次退操作人员整改并要求组长级以上人员签字确认,再次交检时加大抽检比例到50%,若仍存在不合格批次的,报生产管理人员并要求整改。所有线缆检验及整改,需由品管部检验人员判定合格后予以放行。批次判定不合格标准见下表。

检验量(端头个数)

判退不合格数(端头个数)

检验量≤10

1 检验量≤100 10 100<检验量≤300 30 300<检验量

50

表1:判定标准 5.2 槽轨、安装检查

5.2.1 槽轨加工,槽轨长度须符合该项目工艺文件要求,加工面须无毛刺(如无特别要求线槽加工须从出

厂时的两端面往中间加工,弃中间部分)。

图24:端面未处理 图25: 合格端面处理效果图

5.2.2 槽轨铆接;铆接前安装板上、安装孔内须无铁屑等杂物;无特殊规定外:线槽安装用加宽铝铆钉铆接;主控柜中开关电源和PLC 的导轨用加宽钢铆钉铆接,带支架的安装接线端子的导轨用螺钉加弹、平垫带止退螺帽固定,其余导轨用加宽铝铆钉铆接;变桨柜的导轨全部用加宽钢铆钉铆接;铆接检查采用塞尺检查,铆接后铆钉面与槽轨间隙不得大于0.15mm (包括0.15mm ),采用铆钉铆接支架与槽轨的,槽轨与支架间隙不得大于0.3mm (包括0.3mm )且无松动现象,采用螺钉紧固线槽、导轨及支架的,须紧固且无松动。不合格的在相应位置做出标示并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整改后判定合格予以放行。铆接对比图如下:

端面毛刺未处理

图26:铆接不合格 图27:铆接合格 5.2.3 线槽与线槽交汇出线槽处理须无毛刺、尖端,线槽侧面全部处理,处理效果图如下:

图28:线槽交汇处处理效果图

5.3 器件、非标件安装

5.3.1 非标件安装:根据该项目工艺文件安装牢固、美观、正确安装,无特殊规定时,钢镀锌座用圆头不锈钢“+”螺钉固定,固定座卡子固定钢镀锌条;铜镀锡条固定点超过2处时,铜条两端须加工?6的通孔,用沉头不锈钢“+”螺钉穿过通孔再与固定座一起固定,底板须攻丝或带止退螺帽固定,中间固定与钢镀锌的一致。文件袋安装须有钢镀锌固定。柜门加热器固定支架用钢铆钉铆接,导轨用3颗螺钉带自锁螺帽固定。不合格项标示

后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描述,整改后判定合格予以放行。安装效果如下图:

图29:钢镀锌固定方式 图30:铜镀锌两端固定方式 图31:铜镀锌中部固定方式

四周任一间隙大于0.15mm

四周任一间隙小于0.15mm

交汇处处理效果

“+”字圆头

“+”字沉头

“+”字圆头

图32:铜镀锌安装效果图

图33:钢镀锌安装效果图

图34:加热器固定效果图 图35:文件袋固定效果图

5.3.2 器件和标识安装,根据相应项目《××布局图》检查器件的安装位置、规格、型号、稳固性、品牌、方向、间距、标识、外观等(物料编码除外);采用螺钉固定的须按照力矩要求检查(见附录),所使用螺帽或螺钉不能有损坏现象(变压器采用加宽平垫);不合格的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或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并要求立即整改,合格后的用油漆笔做标记。重要部分安装及标示如下图(特殊或另有要求根据工艺文件规定安装):

钢铆钉铆接

螺钉固定

须做工艺处理

(折弯处理,不应有折痕及破坏镀层)

须做工艺处理(折弯处理,不应有折痕及破坏镀层)

图36:变压器标示位置 图37:变压器紧固检测合格后效果图

图38:开关电源标示位置

图39: ABB 断路器标示位置 图40:施耐德断路器标示位置 图41: 西门子断路器标示位置

器件标示位置

警示标示位置

油漆笔标记,使用加宽平垫

标示位置

标示位置

标示位置

标示位置

图42:时间继电器标示位置 图43:负荷开关标示位置 图44:端子型模块标示位置

图45:ABB 接触器标示位置 图46:有标示粘贴牌的标示粘在标示牌上 5.3.3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在元器件操作时,不应有受到空间的妨碍和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5.3.4変桨柜体的底板装回柜体后,进行力矩检验,力矩合格后用油漆笔标注,如果力矩合格但有槽轨变形的须更换,不合格项标示后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描述,整改后判定合格予以放行。 5.4 布线、接线检查

5.4.1 依据标准:《GB 2681-81》部分内容:黑色:装置和设备的内部布线;棕色:直流电路的正极;蓝色:

标示位置

警示标示位置

器件标示位置

模块型器件标示位置

器件标示位置

有器件标识牌标示位置

直流电路负极;淡蓝色: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黄和绿双色:安全用的接地线;交流三相电路的A 相:黄色、B 相:绿色、C 相:红色;

5.4.2 布线基本要求:整齐美观,信号线和电源线、动力线尽量不铺设在同一个线槽内,具有层次感(大线、器件下层线缆在下面,小线、器件上层线缆在上面),禁止拐直角,保证电缆“横平竖直”,控制线和动力线禁止平行且靠得很近布置(必要时须做相应工艺处理),走线顺序参照 GB/T3797-2005(见下图)。

图47: 错误 图48:正确(线缆弯曲有弧度)

图49: 正确布线 图50: 错误布线

图51: 走线顺序

线缆弯曲无

直角

不整齐,美观

布线交叉

间距不小于15mm

应从该处出线

5.4.3 主控柜安装板布线流程

a)、接地条上地线,开关电源地线,控制变压器地线,模块上地线的连接。

b)、10 mm2及其以上的线的连接。

c)、马达断路器出端与接触器入端线的连接。

d)、接触器出端和断路器入端、端子的连接。

e)、多段线(并线)、开关电源以及控制器等模块电源的连线。

f)、PLC上PTAI216,AIO288,CNT204/R上的线的连接及屏蔽层的处理;然后DI232,DO232上的线的连接及处理。

g)、串口线以及柜内线的绑扎处理。

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主要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按照该流程操作。

5.4.4 主控柜体布线流程

a)、柜体按钮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b)、将镀锌背板装回柜体。

c)、负荷开关处的接线,柜门加热器、插座接线、冷却风扇处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主要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按照该流程操作。

5.4.5 变桨柜布线流程

a)、安装板装回柜体内,接端子处的大线、柜内控制器、模块的地线、重载的电线

b)、端子、继电器、接触器、加热器等的接线。

c)、控制器(驱动器)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d)、重载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主要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按照该流程操作。

5.4.6 各元器件间接线检查

a)、导线与电器元器件间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符合力矩要求(力矩大小见附件),垫片使用须符合要求,当终端连接电缆时,须预留额外的电缆(10~20mm)且两连接终端之间不能有接头。螺丝连接时,弯线方向应与螺丝前进方向一致。如下图:

紧固螺钉旋紧方向

图52:接线方向

图53:两个端头接线效果图 图54:一个端头接线效果图

b) 终端接线: 安装须到位,线鼻子金属部分不得外露及压绝缘层,线槽出线须就近不得歪斜,线槽齿修

剪以合适线缆出线为宜(线缆外径小于线槽缝隙60%的不用修剪,需要修剪的修剪后间隙不得小于线缆或线束外径的1.5倍),修剪须从线槽齿根部修剪;线缆与锋利的棱边、螺杆的螺纹、活动的零件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或增加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绝缘层的磨损。如果不能避免,须根据工艺要求在锋利的棱边上安装绝缘护套或者给电线、电缆加装绝缘护套管。

图53:正确修剪效果图 图54:修剪不到位

当此处只接一个端头时,端头放在螺纹旋向相反的方向,即上在左边;当有2个端头时,一边一个。同一器件脚号上最多连接2个端头。对没有连接端头的脚号的紧固螺钉应旋紧。

接两个端头时左右各一个

接一个端头时

接一个端头时

修剪无尖端、齿数适当

(刚好适合线缆出线)

修剪不彻底,留有半齿

图55: 正确接线 图56:压接线鼻子外露和压绝缘层

c) 线缆固定与捆扎检查: 固定应首选机械固定,除非特别的要求,否则不允许使用粘贴固定,10 mm 2

以下的线缆捆扎用100mm 长的扎带,每间距100mm 捆扎;10 mm 2

以上的线缆捆扎用280mm 长的扎带,每间距200mm 捆扎;多股线缆大小不一致时,须分类捆扎再合扎,捆扎不能损伤线缆绝缘层,扎带剪裁须平齐,不能有“斜口”,低压线缆与高压线缆禁止捆扎在一起。

图57:扎带均匀使用 图58:捆扎不合格

d )汇流条上每个压线片接线检验标准:每个压线片只能接1根线,压线片齿向左。

图59:压线片接线效果图 图60:压线片安装效果图

5.4.7 用于连接柜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

线鼻子金属部分刚好接入终端

线鼻子金属部分外露

压线鼻子绝缘层

屏蔽层未处理好

动力线与信号

线捆扎在一起 只接一根线

压线片齿向左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在可动部位两端用用卡子固定。

图61: 正确

5.4.8 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应使用镀锌制品,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须打磨平整。将其紧固时,应选择适当的工具,施加工艺规定的力矩,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螺钉和螺帽等。力矩规范见附表。

5.4.9 工艺处理合格图例:

图62:器件太高处理方式 图63:大线自然弯曲与线槽齿正确修剪

图64:单个器件处理方式 图65: 多个器件处理方式

柜门连线线缆弯曲须不小于线缆最小弯曲半径

图66:PLC处理效果图图67:柜门处理效果图

图68:地线大、小线捆扎处理效果图

长度40---50mm

图69:汇流排接地端处理方式

5.5 机柜底板安装检查

电气底板安装,螺钉须加弹垫、平垫、螺纹紧固剂,符合力矩要求;合格后用油漆笔标记,不合格的要求立即更换;力矩规范见附表。

特别注意:力矩合格后弹平垫是否有变型。

5.6 产品交接

5.6.1 要求通电交接的产品;

a)检查随工单签字是否完整,问题记录单上问题是否已经处理完并复查,柜内外器件、标示是否完整,柜内外是否清洁,器件整定值是否正确,监督进行吊环紧固;

b)待生产交接人员初步通电结束后上传测试程序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c)完成以上两步后在《巡检单》上签字确认完成产品交接;

5.6.2 不要求通电交接的产品,只需完成5.6.1的a,c两项。

6.0 相关文件:

《XXX走线工艺》;《电气产品通用作业指导书》;《XXX布局图》;

7.0 相关记录:

《问题记录单》;

《巡检单》;

8.0 附表:

附图一:螺栓拧紧力矩参考标准JB/T 5994-1992

附图二:螺钉拧紧力矩参考国家标准 GB 6829-1995

注:第Ⅰ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根部直径的螺刀拧紧的其他螺钉;

第Ⅱ列:适用于用螺丝刀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第Ⅲ列:适用于比螺丝刀更好的工具来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附图三:对端子接线施加轴向拉力参考力矩。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深圳市家佳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ShenZhen Alite Co., LTD.文件编号:SCP-QC-00 版本 A/0 第 1 页共 3页 题目 :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受控制文件之首页 文件阶级 III级文件 更改记录 有无补充页跟着..................... □有■无 版次更改通知编号生效日期更改简要 A/0 首次发布文控印章 审核 部门签名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ShenZhen Alite Co., LTD. 版本A/0 第2页共3页 题目: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此文件指导IPQC对制程检验、产品功能、外观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制程中品质处於受控状态。 二、使用范围 此文件适用於公司内所有生产、组装半成品、成品的制程检验。 三、区域等级分类: ●重要表面:零件外表面或零件组装后检验者可直视到的表面;(A面) ●次要表面:零件内表面或零件组装后检验者不能直视到的表面;(B面) ●检测面:不转动零件可看到的表面。 四、缺陷定义 4.1 严重缺陷:不良缺陷可能带来人身、财产、环境等安全隐患的缺陷 4.2主要缺陷:不良缺陷促使产品失去规定功能,或者相对严重的结构及外观不良,从而明显降 低产品使用性的缺陷。 4.3次要缺陷:不良缺陷可以造成产品部分性能偏差,或者一般外观缺陷,虽不影响产品性能, 但会使产品价值降低的缺陷。 五、职责 5.1品质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5.2 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5.2.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能够解决,刚与生产拉长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并 执行,IPQC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於订单量20%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5.2.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品质工程师或品质主管。 5.2.3品质工程师或品质主管根据不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程与生产等部门相关工程 师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必须到达现场,组成异常处理小组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 5.2.3.1不良原因后,相关责任部门应在四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两工作日内给 出预防措施。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100PCS(若批量小於100PCS刚需跟进同型号 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措施有效,对此不良问题结案,必要 是将措施纳入相关作业文件;如改善措施无效,责任部门重新制定改善措施,直到跟踪 验证有效为止。 5.2.3.2若半小时内不能分析出异常原因,刚品质工程师立即要求生产停止,对已生产 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按5.4进行处理 5.3品质异常停线的处理 5.3.1生产线停线的时机 A、当制程异常的不良率达到或超过已生产数20%时; B、当品质异常超出品质管制界限,而相关部门在半小时内无法改善时; C、出现其它重大品质事故,可以影响到产品特性功能的重大不良; 5.3.2品质工程师按要求在《品质异常联络单》上注明停线,经副总确认后,通知生产停止, 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工程师、主管,按5.2.3执行;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经过对成品的检验,确保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出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制的成品检验。 3、检测方式 a.目测 b.精度为1mm的直尺 c.比较

4、骑马订说明书成品检验作业书指导书 4.1成品检验内容质量要求 4.2检验规范 1.检查外观有无残缺,破损,如有立即剔除并用白纸在问题处标识。 2.检查页码,根据书的厚薄每次取5-10本,均匀推开切口边页码色标标识,如发现色标呈规律性排布 即无多页、少页、空白页、错页现象。(对照样品)如果色标有无规律现象即为异常必须翻开仔细检查,并立即即剔除并在问题处用白纸法标识。

5、无线胶装说明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5.1成品检验内容及质量要求 5.2检验程序规范 1.检查外观有无残缺,破损,如有立即剔除并用白纸片在问题处标识。 2.检查页码,取4本,均匀推开,切口边页码色标标识,如发现色标呈规律性排布即无多页、少页、空白 页、错页现象(对照样品)。如果色标有无规律现象,即为异常必须翻开仔细检查,并立即剔除并在问题处用白纸片标识。

6、单张多折说明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6.1成品检验内容及质量要求 6.2检验程序规范 1.检查外观有无残缺,破损,如有立即剔除并用白纸片在问题处标识。 2.检验有无白页,取折页时皮筋所扎好的一扎,均匀推开,检查折位边,印刷时有粗线挑,或文字是否规律性排布,如果是即无白页,如果有不规律排布现象,即为异常,必须抽出翻开仔细检查,核实为白页,立即剔除,作废品处理。(另一边同按以上程序从复检验) 3.手折要洁净手,不能有汗渍,手印留在产品上。

7、单张说明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7.1成品检验内容及质量要求 7.2检查程序规范 1.检查外观有无残缺、破损、发现立即剔除作废品。 2.取一手均100pcs推开,均匀翻动检查有无漏印,及明显污迹。 3.齐好已检品与执出废品分置放好。

制程控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制程控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程检验的控制。 3.职责: 品质部: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质量的监控及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并跟踪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效果。 4.检验流程: 4.1定义: 新产品首样检验:新开发试制产品的首样检验。 首样检验:常规产品在开机后或模具、工装、设备调整后的首件检验。 4.3检验工具: 检验员根据相关《检验作业指导书》选择便于准确测量的检验工具。 注:所有检测工具精度必须等于或高于被检测产品的要求精度。 4.4首样检验: 4.4.1操作者参照图纸、工艺文件对产品进行自检,并在流程卡自检栏上签名确认,检验合格后,送IPQC检验。并在生产过程中不定期的抽检。当发现不良品时,对其标识隔离后,立即报告检验员与现场主管。 4.4.2新产品首次制作、新模具首次生产及工艺更改后的首样产品,检验员将检验的结果填写于《首件检验报表》中,提交技术部跟单人员及QE确认。 4..4.3常规产品开机后的首样或模具、工装、设备调整后的首件产品,检验员根据图纸、工艺文件及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要求对产品进行首样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首件检验报表》中,在备注栏中注明“首样”及首样状态(新开机、模具维修、工装调整、设备调整)。只有首样加工合格后的产品才能进行批量性生产。首样加工不合格时通知操作人员进行调整,重新送样。直至首样加工合格后才能批量性生产。

4.5巡回检验: 4.5.1首件检验合格后的批量生产,IPQC对生产的各个工位进行巡检,巡检的频率为1次/小时。抽检2-3个加工尺寸或其他项目, 并记录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巡检结果记录于《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巡检过程中,对产品的性能及尺寸、外观进行检验。NC冲工序在巡检时加工尺寸可用“首件样板”比对检验。巡检的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符合客户要求的状态下批量生产。 4.5.2当某一工序加工完毕后转序时,IPQC检验人员对该批产品的重要尺寸、性能、外观按照GB2828-87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Ⅱ进行检验,并从样品中任意提取3-5PCS产品检测数椐做为记录.严重缺陷:AQL值为0.65, 轻微缺陷:AQL值为2.5。各工序的的转序检验均盖上质检员的“合格”或“不合格”盖章。抽检中发现该工序批不合格时,在《半成品工序转移单》中注明,通知操作人员筛选、返修。 4.5.3巡检过程中,检验员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包括材料、工装模具、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加工的方法、设备精度与稳定性、现场环境、物料摆放、产品的标识等)。发现有对质量构成隐患的因素时,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记录,并报告现场生产主管、部门主管。 4.5.4巡检过程中发现不良品时,用红色不良品标签在不合格品外表面或外包装的醒目位置进行标识,必要时用红色箭头标签指明缺陷位置。并将不良品放置于不良品区内。对正在加工的产品仍存在有不合格的隐患时,通知操作者停止生产,并与操作者、现场主管对不良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生产部门及时的对不良品进行返修,并采取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当产品材料错误或不良率高于公司规定允许的不良率时,检验人员依照检验结果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交品质部。由品质部根据描述的缺陷分析不良品产生的原因与责任部门。 4.5.5品质部检验人员在《不合格品处理单》效果确认栏中对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与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加以记录。 4.5.6 不合格品返修后必须重新报检确认,若确认不合格必须重新再返修,直至返修合格为止。 5.检验记录 5.1《首件检验报告》《制程巡检、终检报告》 5.1.1检验员在巡检中要及时把巡检结果记录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能从《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能真实的反映检验员的工作情况及当时产品的质量情况。 5.2日\夜班交接记录

(完整word版)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指导检验员正确操作程序,控制好产品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白胎检验员的选瓷工序。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正确执行本作业指导。 四、工作程序及作业内容: 1、由车间办公室开具生产计划加工单,班长按计划单要求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2、班长负责产品的器型、材质等信息和内容的核对,并填写交接单(即领料单)。 3、班长应按规划好指定的地方,带领检验员按要求堆放未检验、已检验、次品、废品,并按要求挂标识牌,要列明订单号、品名、数量、材质,对次品要在每盒上贴上《次品明细表》,并按要求集中到指定的地点。 4、要爱护产品,轻拿轻放,禁止人为的破坏现象。 5、检验程序 1)在检验前,每一个检验员必须先对样品(样品由班长提供,分别画列出可接受及不可接受参对样)并要告知检验员相关注意事项、质量等级。 2)A俯视杯口及杯内 B双手拿杯从杯把部位开始转动检验、目测、变形、针孔、落渣、黑点、刺手等外观质量、按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如有指定要求的则按

指定要求来操作。 3)底部严禁单手拿杯。 4)原则上检验是原包装来,原包装回,如有要求按托盒或木板,则应按要求更换。 5)检验过的产品要按要求堆放,并做好记录。 6)班长要统计好每天每单挑选报表,并在第二天上午10:00前交办公室审核。 7)检验员发现质量超出正常范围,应告知班长,班长应告知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做出最终认定。 8)班长要对检验员检验过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率是不能低于10%,发现检验员检验的产品超出内控指定的范围2%以上的,班长要通知其进行复核。 9)要求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 10)坚持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应按要求来加班。11)保持工作场地及岗位的清洁、整齐,做到随时干净,养成下班前及时整理的习惯。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 4.1.物料入场检验 1.1人员及职责 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 1.2.1从仓库领取装配所需的物料。 1.2.2清点物料数量,分配物料给各个工位。 1.2.3检查物料的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 2.1自检 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

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 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 4巡检是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单独存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调查原因,改进装配流程、方法。 6.出现以下情况,检验员可以拒检 6.1 使用未按周期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检验基准书检验指导书

上海华龙玩具制品有限公司 物流进料检验基准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A1 页码1/1 发行日期2011年04月23日 本文件修订状态记录 序号版本号原内容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更改通知单号 1?目 的 确保物流进料检验按本规范执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流进料检验 3.职责 物流部进料检验质量专员按本规范执行产品检验 采购产品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序号工序检验项目检验基准检验方法、工具备注确认包装外包装及标识符合采购订单要求核对采购订单 核对采购订单,与检查产品型号、规格符合采购订单要求 标准样品比对 检查外 形、 外形符合产品加工及订单要求,无核对订单,与标准

批准/日期:王静 审核/日期:陈好 编制/日期:孙亮东 j.iNj "削 Kt r 上海华龙玩具制品有限公司 搪胶制程检验基准书

本文件修订状态记录 1?目的 确保搪胶车间制程检验按本规范执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搪胶车间制程检验 3.职责 搪胶车间质量专员按本规范执行产品检验 搪胶车间产品生产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序号工序检验项目检验基准检验方法、工具备注 1 搪胶 外观 无生胶、不熟开裂、过火、白 点、钳印、水印、变形、油污 等不良现象 目测、与标准样品 比对 重量符合标准样品及订单要求电子秤测量 颜色符合标准样品及订单要求与标准样品比对 2 削边外观 削边光滑,边角无残留、削破、 漏气等不良现象 目测、手感 3 装BB叫心发声BB叫心无漏装,使用规格正手动、听感测试 序号版本号原内容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更改通知单号

本文件修订状态记录 更改通知单号 序号 II RJI ■无 FT I 上海华龙玩具制品有限公司 喷绘制程检验基准书

过程检验指导书

0.1引用标准: 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 GB/T 1022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实验方法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1.0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的检测控制流程及检测人员对产品过程的符合性判定工作,同时加强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品质把控,以避免过程中不合格项造成的产品品质减低以及整改、检验成本提高,做到提前预防而编制此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电气系统产品的过程检验指导。 3.0定义: 工序检验:针对已识别的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需重点关注且在下道工序难以实现检验,或在后续检验执行过程中对前工序品质有影响时开展的定工序检验。 巡检:检验员在生产现场随机抽查在制产品质量以及作业资料、工具所开展的检验工作。 4.0职责: 品管部负责公司内在制产品的过程检验,按照检验标准及技术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判定,妥善处理品质异常情况,填报相应记录,并承担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及过程检验方法、标准改进建议的反馈工作。 5.0控制程序(即检验方法): 检验前,仔细阅读项目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 5.1线缆制作检查: 5.1.1 线缆的使用,线缆必须使用无任何破损,线径必须符合各项目工艺要求的导线。 5.1.2 导线线号的使用,线缆两端必须使用线号(除特殊要求外),线号字迹效果不得有歪斜、残缺、污垢、 管长不均匀、字体不统一、线号标示不居中、用笔涂改或添写等均不能使用,6 mm2以上线缆采用扎带辅助固定在线缆端头处。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 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 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 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 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 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 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 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 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

一、车辆检验目的 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保证产品和个性。规范检验程序,特制定本规范来保证整车美观性、安生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让顾客更加满意。 二、原则 严格按照技术设计标准要求对每辆车严格检验,不得遗漏。 1.车架检验 1.1车架总成宽度按设计、尺寸要求误差应≤3mm。 1.2纵梁上翼面,纵向水平弯度全长误差应≤5mm。 1.3纵梁侧弯全长误差应≤15mm。 1.4两纵梁左右翘曲误差应≤10mm。 1.5前后悬挂支点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应≤2mm 车轴与纵梁垂直度误差应≤2mm。 1.6带传动轴吊架横梁与车架翼面垂直度允许误差≤2mm,吊架与车架中心点允许误差 ≤3mm,各横梁间距与车架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mm。 1.7各动力支架座孔位中心点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5mm,对角线长度允许误差≤3mm。1.8车架单个铆钉头是钉杆1.4。并遮盖铆钉全孔。铆钉应铆紧,铆接部位要贴合不能虚铆、

偏铆。 1.9车架各孔位殷实设计要求对应齐全。位置差允许≤0.3mm。车架总成毛刺刃连清除干净, 不能有刺扎手现象,禁止高温切割车架。 1.10车架无裂痕,明显的划伤、凹凸、麻点及要除锈、涂装、喷腊防锈。 2. 车轿检验 2.1 前轿部分 2.1.1 前轿转向角左转43°,右转37°,前束钢丝胎0至2mm,普通胎3至5mm+1mm。双前轿 转向轮必须转向同步,转化为调整工装刻度线二线平行,不得误差1mm。 2.1.2 检查球销螺母包箍锁紧情况及开口销安装情况,要求有点检标记。 2.1.3 前轮轴承调整应转动自如,旋转无跳动感,轴向无窜动现象,轮毂不与刹车底板,防 尘摩擦。 2.1.4 检查分泵装配情况及前刹车调整情况,有点检标记。 2.1.5 检查各润滑点油脂加注情况,前轿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2.1.6 不能有碰伤、划伤、裂痕、锈蚀并有防锈处理。 2.2 后轿部分 2.2.1 检查中轿、浮轿、后轿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2.2.2 中后轿润滑油加注油面不低于检视孔下沿10mm且无渗漏油现象要有加油标记。 2.2.3 检查浮轿工作情况,当气压为490kpa(5kg)时,操作升降开关,浮轿升降自如,无异 响现象,倒车锁工作正常,连接板簧要有自检标记。 2.2.4 检查平衡悬架及反作用杆(推力杆)和支架连接装配情况。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介绍

XXXXX公司作业文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的进货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产品完工质量检验和成衣出厂质量检验、外协产品的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外检的项目。本规定适用于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检验工作。 2 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已得到满足。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1 GB / T2660—1999 衬衫 3. 2 GB / T2666—2001 男、女西裤 3. 3 GB / T13661—1992 一般防护服 3. 4 GB/12014---2009 防静电工作服 3. 5 GB/8965---2009 阻燃工作服 3. 6 FZ / T80004—1998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3. 7 FZ / T81008—2004 茄克衫 4 职责 4. 1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检验规程的制定。 4. 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本检验规程的贯彻实施。 4. 3 质量检验员负责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实施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5 检验的方法和内容 5.1 进货质量检验 5.1.1 采购物资按对服装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分类 A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采购产品。如面料、特殊服装的里料、有纺粘合衬、缝纫线、拉链、绣花、印花等。 B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其它部分,一般不会影响服装的使用效果,即使略有影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采购产品。如一般里料、钮扣、四合扣、无纺粘合衬、口袋布、垫肩、松紧、商标等。 C类:指不直接用于服装产品本身,但又起到服装保护作用的采购产品。如包装纸箱、塑

生产过程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适用本厂木工产品的品质检验。 检验内容: 一)备料: 1.材质:备料材质是否符合订单生产要求; 2.材料品质:依油漆颜色决定蓝斑/节疤/虫孔等材料的使用,油漆颜色越深或白色要求越松,反之加严; 3.弯曲:材料弯曲不超过3MM; 4.刮伤:深度不超过0.5MM; 5.毛料尺寸:宽度+3MM、长度+10MM,白色产品尺寸要求加严; 6.其它品质情况依产品的实际状况而定。 二)加工: 1.尺寸:组件经过处理后尺寸宽+.5MM,长+1MM(参图纸); 2.孔径:偏差不超过0.2MM; 3.孔距:偏差不超过0.5MM; 4.孔深:偏差不超过+2.5MM; 5.遗漏操作:不可有任何遗漏操作; 6.粗糙:组件表面须经过处理不可粗糙; 7.刮伤:深度不超过0.2MM 8.材料:材料不良或前工段备料不良一律另行处理; 9.其它品质情况依产品的实际状况而定。 三)砂光: 1.材料/配料:凡节疤太大/腐朽/开裂/大面积蓝斑/尺寸不符/拼缝过大/脱胶等砂光无法处理的组件,须另处理再定; 2.水渍/胶水/污渍:组件表面不可有水渍/胶水/污渍; 3.砂痕:所有组件砂光须顺木纹进行,不可逆木纹砂光且要光滑; 4.刮/压伤:组件表面的刮/压伤须砂光除掉或另处理; 5.刀具烧伤:组件表面不可有刀具烧伤; 6.砂穿/凹陷:不可有严重的砂穿/凹陷; 枪钉:所有组件表面不可有出钉情况; 7.锐点/锐角/锐边:所有组件不可有锐点/锐角/锐边; 8.遗漏操作:不可有任何遗漏操作; 10.它品质情况依产品的实际状况而定。 四)油漆: 1.污染:漆面不可有污染; 2.粘漆:组件不可有粘漆情况; 3.流油:组件正面不允许有流油,背面允许有轻微流油; 4.涂膜不均或不足:组件不允许有涂膜不均或不足情况; 5.粗糙:漆面光滑不可粗糙; 6.色差:组件不可有严重色差(参色板相差不超过15%); 7.起泡:组件不允许有起泡现象;

机动车检测站作业指导书

大庆市鲲鸿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KHJC/ZYZD-2020 作业指导书 编制:杨凯 审核:邹致远 批准:周洪艳 2020年6月1日颁布2020年6月1日实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RB/T214-2017和RB/T 218-2017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汽车性能检测的检测行为,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制定本汽车性能检测的作业指导书,以供检测人员使用。 本实验室的各项检测操作,均应该遵守本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以下相关标准的现行最新有效版本和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 法》 ●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 速法)》 第三章参考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4.1车辆外观检测 4.1.1车辆外观检测目的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各零部件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等现象:其结果不但使汽车动力性下降、可靠性降低、经济性变差、排放污染加大,而且影响了车容市容,甚至影响了行车安全。因此,对车辆两外观进行检测的目的是:控制车辆外观技术状况、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汽车综合性能良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 4.1.2检测(检视)判定标准规范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4.1.3外观检测(检视)方法 4.1.3.1车辆唯一性识别 核对车身及牌照颜色、车辆类型、厂牌车型、牌照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车辆识 别号等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与行车证记载是否相符。经核对,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相符后,方可进行该车其它项目检测:唯一性标识系统不符,则终止该车检测。 4.1.3.2直观定性检视: 检查车辆各部件损伤、渗漏、松旷、卡滞、脱落、失效、漏装、脏污、润渭等情况,作定性判断。 A.车架车身驾驶室表面:一二级车无锈迹、脱掉漆;三级车无明显锈蚀或变形。 B.车门车窗玻璃:一级车应完好无损;二三级车不得缺损。 4.1.3.3仪具定量检测一-先目测、手感,必要时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1)用钢卷尺测量:整车外形长度尺寸和前后轮距应符合原厂规定,左右侧轴距差应≤轴距的1.5/1000(一级车应≤轴距的1.2/1000)。并判断能否适应检测线。 (2)用钢直尺、高度尺检测:车体周正度;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应≤40mm(一级车应≤20 mm (3)用钢直(卷)尺测量:制动及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原厂规定。 (4)用钢直尺、深度尺检测轮胎磨损:胎冠花纹深度,微型车应≥3. 2mm,其它车转

最新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pdf

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规范公司产品外观检验方法及允收标准。 二、适用范围:所有产品的外观处理检验 三、外观检视条件: 1)视力:校正视力 1.0以上。 2)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B、C距眼睛一臂远。 3)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4)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B、C面10秒/面。 四、术语和定义 A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 B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品。 C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D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被客户看到部分(如:产品的内部件表面)。此表面的缺陷合理,不能影响零件使用性能。 金属表面:包括电镀、氧化、钝化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非喷涂表面。 拉丝:是一种砂带磨削加工,通过砂带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去除表面缺陷,并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纹路均匀的装饰表面。 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材料中的杂质、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 镀前划痕:指材料划痕、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深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 痕迹。 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 有不平感觉。 烧伤: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留下的烧蚀痕迹。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去除,露出新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钝化膜 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雾状:镀铬、镀镍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 致的凸起现象。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 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图文损伤:印刷图文因局部脱落或擦伤、附着不良、污染等所造成的图形、字迹不完 整不清晰的现象。 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焊液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 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焊渣。 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焊缝外未熔化的母材上形成的金属瘤。 五、外观检验标准: 使用材料应符合有效版本图纸的要求,材料本身应无变形、划伤、氧化变色; 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变形、锈蚀、裂纹、压折、夹渣、气孔等;预埋件、铆件 应牢靠、无松动,螺纹无缺损、无腐蚀等;不允许有加工遗留物; 零件的喷塑、喷漆层应均匀、连续,无缩孔、起泡、开裂、剥落、粉化、流挂、露底 (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指印等缺陷;

检验试车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检验试车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检验试车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路试起步前,首先检查保修项目完成情况及车轮周围 情况,检查油、水,拉紧驻车制动器,挂人空档并踏下离 合器踏板后方可发动,待发动后慢慢松离合器踏板,注意 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2.起步前必须关好车门、检试制动系时,气压制动系的 气压不得低于294~392Da(3-4kg/cm2)。 3.倒车时必须前后看清楚通道情况,并与指挥倒车人员 取得联系,按手示进行。 4.试车车辆必须前后挂试车牌,并在指定地点进行路 试,参加路试随车人员不得超过3人。 5.试踏制动踏板时应先与车上人员示意后再进行试验。 6.试车完好后,应按规定检查有关部位,待全部及格

后,由检验人员签名批准出场,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将电源总开关关闭,挂低档,拉紧驻车制动器。并通知车主前来接车。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电器类产品检验指导书

WORK INSTRUCTION (工作指导书) Ref. No. 编 号发布日期 10-Nov-2010 Page Revision No. 页版本 01 Page No. 页 次 1 Title 标 题 Reliability Test Standard 可靠性试验标准 0.1 目錄 試驗項目 第 页 1 . 高溫負荷試驗 P1 2 . 低溫負荷試驗 P1,2 3 . 高溫貯存試驗 P2 4 . 低溫貯存試驗 P3,4 5. 常溫耐久試驗 P4 6. 低電源電壓試驗 P4 7. 高電源電壓試驗 P5 8. 振动试验 P5,6 9. 跌落试验 P7,8 10. 附著力測試 P8 11. 開關及按鈕使用壽命測試 P8,9 12. 卡通箱堆码试验 P9 13. 电源线的拉力试验 P9 可选试验项目( V ) 的项目是需测试项目) 14. 充电可靠性试验 ( ) P9 15. 充电电池寿命测试 ( ) P10 16. 盐雾试验 ( ) P10 17. 胶脚痕迹试验 ( ) P10 Rev 01 卡通箱堆码测试高度,由3米改成6米。 ??ó?óú?à1à?£ °?è¨?ùóD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óé Foxit PDF Editor ±à?-

Page Revision No. 页版本01 Page No. 页次 2 Title 标题Reliability Test Standard 可靠性试验标准 1.《高溫負荷試驗》 1.1 『目的』 確定產品在高溫狀態中的操作功能。 1.2 『試驗條件』 表1 溫度 40℃ + 2℃ 濕度 60% + 2% 電源電壓 AC:額定電壓 + 10% DC:額定電壓 + 10% / -30% ※ DC:額定電壓 + 20% 產品狀態满负荷工作状态 試驗時間 2h不通電, 停止工作, 12h通電,正常工作。 ※:此條件是在可充電電源時 1.3 『試驗方法』 1.3.1樣品在不包裝﹐不通電和正常工作位置的狀態下.(電源開關置於接通位置,但電源插頭不接入電網), 放入試驗箱內. 1.3.2樣品擱置2h﹐然後接通電源在表1的工作狀態下持續工作12h. 1.4 『檢查項目』 回溫後檢查樣品的外觀,結構和功能,應符合規定要求。 1.5 『判定』 表 2 条件標准 1. 高溫狀態 .樣品應連續工作,產品應能正常工作。 2. 回溫後 . 樣品外表應無銹蝕、黴斑、鍍塗層剝落、劃痕、毛刺、塑膠 件起泡、開裂、變形、灌注物溢出等現象。文字元號標志應 清晰,結構件與控制件應完整,無機械損傷,功能應正常。 ?高溫負荷試驗結束? 2. 《低溫負荷試驗》 2.1 『目的』 確定產品在低溫狀態中的操作功能。 2.2 『試驗條件』 表3 溫度 In door: 10℃ + 2℃ .;Outdoor: 0℃ + 2℃ 電源電壓 AC:額定電壓 + 10% DC:額定電壓+ 10% / -30% ※ DC:額定電壓+ 20% 產品狀態 與高溫負荷試驗相同。(參考項目1.3) 試驗時間 2h不通電, 停止工作 12h通電,按产品特性,正常工作 ※:此條件是在可充電電源時

检 验 作 业 指 导 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木工、喷胶、硬皮巡检 1、熟悉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及要求. 2、按照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案,对敲好抓钉的木板孔位进行抽检(要求用大货螺丝旋),并核对样板防止孔位偏移现象。整体试装:常规产品每款至少2张以上;新产品3张以上;之前出现问题较多的产品3张以上;来料无法判定的木板3张以上、特殊情况加大试装比例或进行全组。其余按照检验标准要求。 3、海绵、树脂喷胶棉、硬皮等必须按照订单要求,防止裁错、用错、拿错。 4、所有硬皮产品经抽检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硬皮其他要求按照检验标准。 二、现场待装配、包装的配件检验 1、根据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案,对生产领用的软件外观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允收范围内时, 不良品剔出,返工或更换。超出允收范围时,退回上道工序重检或通知责任部门及时处理。 2、本批领用的配套软件少于抽样基数时,采用全检方案,不良品剔出。 3、对现场不需组装的产品各配件进行随机抽样试装,常规产品每款至少2张以上;新产品3张以上;之前出现问题较多的产品3张以上;特殊情况加大试装比例或进行全组。其余按照检验标准要求。 3、试装产品检验内容: 5.1安装后整体外形是否有歪斜不正现象,尺寸是否控制在公关范围内; 5.2安装螺丝配置是否正确; 5.3升降机构是否灵活; 5.4脚垫、脚轮有无异常,转椅移动是否灵活; 5.5产品功能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声响; 5.6产品着地平整度及安全性能。 三、现场安装半成品检验 1、对现场员工安装的半成品或成品,采用全检方案。 2、检验内容 2.1安装后整体外形是否有歪斜不正现象,尺寸是否控制在公关范围内; 2.2安装螺丝是否到位,螺丝端部是否有毛刺; 2.3脚垫、脚轮有无异常,转动是否灵活; 2.4产品着地平整度及安全性能。 3、存在不良的装配产品或半成品剔出,并监督责任人返修。 4、半成品安装后随机抽样试装,每批次不得少于2只,试装产品检验内容同上述现场待装 配、包装的配件检验中的第5条。 四、包装入库检验 1、纸箱唛头的名称、规格内容是否正确,各标识、标记及其位置是否正确。 2、产品各配件内包装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根据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案两倍基数,对箱内各配件数量、摆放方式要求进行检验。抽样 过程中出现一箱有存在不符合项的,即通知责任人全部自检返工。 4、属散装出货的产品,对照“产品领料单”对各相关配件的包装分别进行抽样检验,检验 操作方式同上述包装入库检验中的第3条。 5、产品包装检验内容: 5.1包装袋规格、印刷是否正确;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 编号:IPQC-JYZD-7-2009 批准:宋宗强 机械加工产品 检验作业指导书 2008年12月31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发布

前言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汽车标准及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技术文件制定。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之一。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相一致。 从实施之日起,原《IPQC-JYZD-7-2008机械加工产品验作业指导书》同时废止。各相关部门检验机械加工产品质量时,都需要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起草。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起草人:林桂升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审核人:石建通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方式及质量记录。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机加工车间。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CA/CBG-1-82 切削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 CA/CBG-9-91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3 检验及质量记录规定 3.1所有机加工产品必须按产品标准、技术要求等进行自检控制。 3.2检验零件时,按控制计划合理选用量检具,并正确操作。 3.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3.3.2 两孔的中心距和孔与零件边缘距离的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按下表执行。(以孔径为基本尺寸查选。当两孔径不相等时,其轴心距的公差按两孔直径的算术平均值确定。)如 3.3.4 L查选。

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焊接人员作业和自检,以及检验员检验提供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生产、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对本作业指导书未规定的要求,应在图纸和相关工艺资料中规定。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合气(二氧化碳+氩气)保护焊的焊接操作和检验。 3.焊前准备 焊接工件的合格与否决定于焊接的三要素:合格的焊接材料,一流的焊接设备和优秀的操作人员。 3.1焊接材料 3.1.1焊接前,应将焊接位置的毛刺、飞边、尖角等打磨干净。 3.1.2焊接前,应将焊接面的水、锈、油污及其它杂质清除干净。 3.1.3根据焊接母材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焊丝。 3.2焊接设备 3.2.1焊接设备应该有接地装置,并可靠接地。 3.2.2焊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各仪表显示正常。 3.2.3供气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气体。并根据焊接母材调整二氧化碳比例到合适范围。 3.3焊接人员 3.3.1焊接主管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3.3.2焊接主管必须能够熟练操作焊接设备,对设备的一般性故障能够进行

排查和维修,并承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3.3.3焊接主管必须读懂图纸及焊接工艺,能够明确焊接工艺中所规定的焊接要求。 3.3.4焊接主管必须熟悉常见的焊接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予以避免。(常见焊接缺陷见附件一) 3.3.5 焊工经过焊接主管培训,并经焊接主管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指定项目的焊接工作。 3.3.6 焊工作为焊接生产的直接执行者,经主管培训后,必须掌握3.3.1~3.3.4中的相关技能,具备判定焊接件是否合格的能力。并对所焊接的产品质量负责。 4.焊接生产 正式的焊接生产过程中,焊接工装、夹具的可靠,焊接设备的正确使用以及焊接过程中对工件的检验是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4.1工装、夹具 4.4.1焊接工装必须保证各零件的正确装配,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必须符合图纸及相关焊接工艺等技术文件的要求,重要位置可留出焊缝收缩余量或制定预变形工艺。 4.4.2各零件通过焊接工装正确装配后,必须通过夹具可靠固定,在焊接过程中,各零件不得有相对移动。 4.4.3施焊前,焊接工装必须固定在焊接实验台上,牢靠无松动。 4.2焊接作业及自检 4.2.1组装焊接前检查各零部件形状、尺寸是否符合图纸或工艺要求。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