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的关系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的关系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的关系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的关系

普洱茶是原产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一带的一类历史悠久的特种茶,为历史名茶;由于它不同于其它茶类的工艺、品质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有后发酵的过程,所以很多学者把普洱茶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分类,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普洱茶品质成因、成分变化、微生物群落的消长规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普洱茶不应划在黑茶类,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和品质与黑茶有明显的差异。

一、普洱茶的产地与品种

为什么要强调产地、品种?这是正确认识普洱茶的关键。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普洱茶的研究,普洱茶的后发酵,实质是以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制成晒青毛茶的内含成分为基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酶促作用,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和茶叶水分的湿热协同下,发生茶多酚的氧化、缩合,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各产物之间的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品质

风格。而微生物不是原料自身就有的,它是特殊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自然着生于茶坯上产生胞外酶而引发的以茶多酚的

氧化、缩合为主体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和现代普洱茶加工工艺?传统普洱茶的后发酵和仓储陈化是自然的无人为意识的,而现代普洱茶加工工艺是人为发水、人为接种微生物等人为意识的工艺,无论传统普洱茶还是现代普洱茶工艺要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品质风格有一个内因就是制作晒青毛茶的品种,必须是分布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普洱茶种,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全省茶种质资源进行研究,结合历史上有史书记载生产普洱茶产地的茶树品种分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云南15个地(州)61个县(市)均有大面积普洱茶种分布,而以澜沧江中下游相对为集中(如以盛产普洱茶而闻名中外的“六大茶山”均为普洱茶种)。

二、普洱茶的产品分类

云南普洱茶产品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加工工

艺和品质特佂与黑茶类均有明显的差异)。

普洱散茶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后筛制分级的商品茶,现主要产品有:宫廷普洱茶、高级普洱茶、三七参普洱茶等;此外,还有云南普洱茶、陈香普洱茶等品名。

云南普洱紧压茶系由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散茶经高温蒸压塑形而成,外形端正,松紧适度,规格一致,有呈燕窝形的普洱沱茶、长方形的普洱砖茶、正方形的普洱方茶、圆饼形的七子饼茶、心脏形的紧茶和各种其它特异造形的普洱紧压茶,如云南贡茶、金瓜贡茶、梅花饼茶等。

三、普洱茶的品质要求

云南普洱散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褐红,陈香显著,叶底红褐的品质特点,并具有时间越久长、品质越佳和越陈越香的品质特征。

云南普洱紧压茶是一种后发酵的再制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具独特陈香的品质特点,云南普洱紧压茶的芽叶粘结成块,并耐久贮藏,时间愈久长,品质则越陈越好,故素以越陈越香而著称。

四、加工工艺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流程:

优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毛茶筛分(同规格茶)→渥堆→翻堆→干燥→分筛→拣剔→拼配→仓储陈化→(普洱散茶)→蒸压成形→仓储陈化(普洱紧压茶)

拣剔→拼配→蒸压成形→仓储陈化(普洱紧压茶)

五、人工速成普洱茶工艺过程与品质的关联分析

人工速成普洱茶(也称普洱散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制成的优质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后发酵和陈化工序加工而成的产品,其中渥堆、翻堆、干燥和仓储陈化工序对其品质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1、渥堆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核心。

云南普洱茶渥堆中,滋味由浓强变为醇厚,汤色由黄绿变为红褐,香气由清鲜变为陈醇,这一变化是渥堆过程中发水量、叶温及微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普洱茶的渥堆,实质是以晒青毛茶的内含成分为基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酶促作用,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和茶叶水分的湿热协同下,发生茶多酚的氧化、缩合,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各产物之间的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品质风格。

晒青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必须增加茶叶含水量才能较好发挥湿热作用,增加水分必须根据茶叶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渥堆场地等不同情况,掌握渥堆茶叶水分,潮水宜用冷水发水,因普洱茶渥堆是微生物和胞外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另用热水发水易使部分茶条索回松,严重影响外形,在大生产中,采用大堆渥堆,渥堆成堆后堆表面适

当压水,盖上湿布,增温保湿以利渥堆作用的进行。2、翻堆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关键。在云南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翻堆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关键,必须掌握好渥堆程度、渥堆堆温、湿度及渥堆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翻堆。翻堆的掌握主要由发酵班、组负责人会同质检人员进行监控,以保证翻堆技术的正确实施,新渥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再成堆,以使水分分布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水时进行补足至需潮水量,翻堆以使所有的茶叶均匀受到湿热、微生物和胞外酶类的共同作用,达到自然氧化发酵,根据茶叶嫩度的不同,翻堆间隔5-10天,视渥堆场地、堆温、湿度及后发酵程度而灵活掌握,要求翻堆使茶叶无团块,翻拌均匀,严格控制渥堆堆温40-60℃、堆温达不到40℃和堆温超过65℃均应进行翻堆,经过几个翻堆周期后,当茶叶呈现红褐时,即可通沟进行摊晾干燥。

3、干燥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保证。渥堆结束后,为避免渥堆过度,必须进行干燥。因云南普洱茶渥堆结束后,必须有一个后续发酵的过程,以增进其陈化,所以,云南普洱茶干燥切忌烘干、炒干。晒干也尽量少用,在万不得已时才用,因晒干可增加茶叶损耗达5%以上,且普洱茶品质也会有所下降。普洱茶干燥宜用室内渥堆成堆后的通沟法进行通风晾置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在20%以上时,必须每天通一次沟,茶叶水分含量14-20%,每隔3-5天通一次沟,第一

阶段按顺序每隔50-80CM顺序通沟,顺序通沟结束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通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14%以下即可起堆进行分筛。4、仓储陈化是进一步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特色的必要手段。因云南普洱茶后发酵是微生物和胞外酶类等综合作用的过程,而渥堆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逐渐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着后期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根据此特点,云南普洱茶包装成件后,必须贮藏于干净、通风、阴凉的仓库内,让其自然陈化,以利酯化作用的缓慢进行。并注意成茶的温、湿度变化,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在保持茶叶品质稳定的同时,注意卫生,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防止云南普洱茶被污染。

六、讨论1、云南普洱茶生产的有机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环境,卫生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普洱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给云南普洱茶带来了机遇,但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对云南普洱茶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云南普洱茶的有机化势在必行,有机普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

构审查颁证,因此,有机普洱茶是属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云南普洱茶的“有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云南普洱茶生产的“有机化”必将成为云南茶业发展的一个重点。2、云南普洱茶加工机械化。云南普洱茶的加工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制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茶叶机械的发展,云南普洱茶加工过程如筛分、拣剔、翻堆时的解散团块都有了相应的机械。但是,云南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的翻堆、通沟等工序一直由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加之加工人员的技术差异大,操作不规范,产品质量波动大,难以标准化、稳定化,造成同一厂家不同日期出厂的同一级别,同一唛号的普洱茶产品,外形、内质很不一致,给市场营销管理和品牌的树立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云南普洱茶加工机械化是普洱茶生产、经营和研究者应重视的一个课题。云南普洱茶加工机械化,首先是工艺规范化,产品质量能够稳定,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其次是省工,成本低,既可大幅度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又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价廉质优的需求,促进云南普洱茶拓展。3、云南普洱茶渥堆“快速化”。目前,云南普洱茶的渥堆时间较长,资金周转较慢,效益较低,因此,深入研究微生物与普洱茶特殊品质形成的关系,发展有效微生物及其胞外酶类的提取,并运用于云南普洱茶渥堆工序中,缩短渥堆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据调查,现有部分生产经营者,在普洱茶的渥

堆工序中加入适量陈年普洱茶老梗,以加快渥堆进度和增进普洱茶的陈香,已初步取得良好效果,但云南普洱茶渥堆“快速化”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4、云南普洱茶的“贮藏陈化”。云南普洱茶品质最重要的是香气要有陈香且显著,同时滋味要浓厚耐泡,而云南普洱茶刚包装成件生产出来时,陈香往往不显著,特别是普洱茶嗜好者们对普洱茶陈香要求显著、高长,对刚出厂的普洱茶甚至出厂一、二年内的普洱茶产品不愿接受,因此部分生产厂家,销售商想尽多种方法加速云南普洱茶的陈化,但至今尚未见有很好的办法,而云南普洱茶在保存贮藏过程中,容易吸收异味及霉变等影响普洱茶的陈化品质,因此如何加快云南普洱茶的贮藏陈化进程也是云南普洱茶生产、经营和研究者们应重视的一个课题,据刘勤晋等研究,普洱茶在贮藏中辛二烯酮,庚二烯酮、戊烯醇等成分的增加是产生独特陈香的主要原因。尽管上述理论研究尚未达到应用程度,但对进一步探明普洱茶陈化的化学机制是有帮助的。缩短云南普洱茶贮藏陈化期,云南普洱茶就能早面市,既加速了生产者、经营者和销售商的资金周转,又能尽快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云南普洱茶的拓展。

普洱茶除内销云南、四川、广东、西藏等省(区),主销港、澳、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外,近年来在日本、

德、美等国也有极大的销量,且有逐年增加趋势。普洱茶的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也为国内外医学试验所证明,市场潜力非常广阔。现在的普洱茶是将晒青毛茶经过自然仓储陈化(干仓)、后发酵(渥堆)加工工艺处理后,精制而成的产品,是介乎于红、绿茶之间的一种特种茶类。当前的人工速成后发酵普洱茶加工工艺是得到消费者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肯定的,但仍有不足之处,人工潮水发酵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成茶的色、香、味与自然后发酵的普洱茶还有某些差距,这些差距由于生物工程和加工工艺的进步和发展正在被消除。因此,保持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在保证云南普洱茶特有的品质风格和促进品质提高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制茶技术,使两者有机地结合,不断改革加工机具,完善制造工艺,进一步提升云南普洱茶是云南茶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044

六堡茶营销策划书

六堡茶营销策划书 院校: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专业班级: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策划人:朱柳清黄春妮农凯婷 学号:110210211021271102134 任课教师:官锡强教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目录 一、什么是六堡茶………………………………………(一)六堡茶的概念………………………………………(二)六堡茶的作用……………………………………… 二、六堡茶的发展历程……………………………………(一)六堡名茶历史悠久………………………………(二)茶排古道西江船帮……………………………… 三、茶叶环境分析—同行业内竞争环境……………… 四、六堡茶的SWOT分析…………………………………(一)优势…………………………………………………(二)劣势…………………………………………………(三)机会…………………………………………………(四)威胁………………………………………………… 五、六堡茶的营销策略……………………………………(一)分销…………………………………………………(二)促销………………………………………………… 六、六堡茶的营销行动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一)营销行动方案…………………………………………(二)营销风险控制措施…………………………………… 七、六堡茶的营销预算费用……………………………… 八、发展方向……………………………………………… 九、总结……………………………………………………

参考文献…………………………………………………… 梧州六堡茶营销策划方案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委市政府近几年的大力扶持与宣传,六堡茶已成为了梧州一张崭新的名片,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和认可。但与云南普洱茶相比,六堡茶的知名度及销售状况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也制约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营销策略建议成为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简单介绍六堡茶,然后概括总结六堡茶的销售现状,其次分析总结制约六堡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接着对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总结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六堡茶销售现状问题营销策略 一、六堡茶的概念及作用 (一)六堡茶的概念 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远在唐代已有生产,因其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六堡茶属黑茶类发酵茶,其外形色泽黑褐光润,叶底红褐色,间有金黄花,汤色红浓,香气陈醇,滋味甘醇爽滑,具有独特的类槟榔香,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 (二)六堡茶的作用

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范标准实施细则

《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X》标准实施细则 XX市茶叶协会 二00四年十二月 说明 1·本细则适用于XX市普洱茶加工企业的生产条件评价。 2·本细则具体按一、质量管理职责;二、原料要求;三、加工场地与设施要求;四、人员素质;五、加工过 1 / 7

程要求;六、加工工艺要求;七、普洱茶品质要求;八、技术文件要求;九、包装、贮存、运输;十、标志要求共十章18条34款进行评价。每一款的评价内容按“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种结论进行评定,其中:“一般不合格”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 3·评价组依据本细则对普洱茶生产企业评价后填写《企业现场评价情况汇总表》,评价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其中二、原料要求;五、加工过程要求;六、加工工艺要求;七、普洱茶品质要求为否决项目。 评价结论的确定原则是: 合格条件:二、五、六、七(*)否决项全合格,其它允许有一项不合格: 不合格条件:若二、五、六、七(*)否决项中有一项不合格则为不合格,二、五、六、七(*)否决项全合 格,其它有二项不合格则为不合格。. 4·本细则为XX市普洱茶生产企业评价通用。 5·本细则试行期一年,自二00五年一月一日至二00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6·本细则解释由XX市茶叶协会。 《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X》标准实施细则 2 / 7

《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X》标准实施细则 3 / 7

《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X》标准实施细则 4 / 7

《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X》标准实施细则 5 / 7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刊登了本文的主要媒体】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和讯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东南网等众多国内著名网络媒体。 记者获悉,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14日在广州揭晓。这是中国普洱茶行业第一次诞生此类排名。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按得分高低排名,前十名分别是大益、七彩云南、合和昌、澜沧古茶、龙润、中茶、龙生、下关、陈升号、老同志。 除了排名以外,发布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所公布的两组数据较为引人注目。2012年关于普洱茶品牌的媒体报道总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5倍之多,普洱茶的媒体曝光率大幅提升;另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与2011年相比,前十名名单和排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业界解读为市场品牌新格局正在形成。该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洱茶日益普及的大势,显示出茶企品牌化进程开始迈入了新阶段。 据介绍,最受媒体关注的普洱茶品牌排名源于魔豆品牌实验室品牌监测数据库,该库收

录了在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50家普洱茶品牌。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是采用科学的监测技术,在海量的媒体报道中,经过采集、统计、计算,最后人工确认而成,榜单和排序完全依据客观数据。数据抓取来源于主要搜索引擎认可的主流报纸、杂志、网站,并按照媒体的影响力大小进行权重分级。 --------------------------------------------------------------------------- 评选来源:品牌专业研究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 ---------------------------------------------------------------------------- 中国普洱茶网转载,并补充了该十家品牌的介绍: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一【大益】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中著名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是普洱茶标杆和经典代表,在注册成立近20年的历史中,大益品牌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拥有众多忠实茶友。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同时2012年出了龙印、龙腾盛世等经典产品。

漫画图解普洱茶制作工艺全过程

普洱茶,制作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的天性,主要体现在采用纯手工杀青、揉捻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没有任何提前催发茶叶潜力而影响后期转化的非普洱茶加工方法。最大程度的遵循传统,最小程度的人为干预。

制作工艺复杂、工序多而且非常讲究,主要生产环节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毛茶分级、渥堆、灭菌、拼配、蒸压与干燥、压制等过程。下面喝茶去网小编用漫画形式逐一介绍。 采茶——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新梢的芽尖或一二片嫩叶,小心用力掐下来。 萎凋——刚刚从古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古茶新鲜茶叶,像现在的这个时候的叶子由于含水量高还不能马上杀青,要将鲜叶摊晾一下,专业术语是指自然失水过程意即萎凋,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除去喝新茶朋友所说的“青臭味”。这样的话,茶青就会变得有些柔软,在以后的杀青过程中,茶叶就不容易折断,大家在茶泡开后才能看到了茶青的完整。同时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但这个失水过程的多少也是有个标准。

杀青——现在杀青的锅是专用了,但这样杀青容易吸入最让人头疼的那股“烟味”。杀青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坏霉的活性,使得茶本身的芳香物质得以很好的发挥出来。坚持采用传统锅炒杀青,因鲜叶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快、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晒青——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称重——按照自己要求来。

云南普洱茶市场分析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普洱茶也是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普洱茶生产有利于云南茶叶结构调整 和茶农收入增加。2007年至今,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中国茶叶种植 面积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提高,内销和外销市场同步上扬,社会产业和 金融资本持续流入茶叶行业。其间,普洱茶市场却与中国茶产业整体走势相左。自2007年中价格泡沫破裂后,普洱茶产业经过为期两年的探底与整理,在部分生产企业和渠道商家不懈推广的努力下,尤其是通过品饮的推广与正确的消费 引导,普洱茶市场培育成效显现,普洱茶生产开始稳步回升,自2009年起逐渐复苏。而2010年春夏的大旱使得普洱茶春季原料减少,又再次引发市场对普洱茶的密切关注。 201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加纷纭复杂,CPI指数不断攀升,同时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胀压力加大。值此2011年普洱春茶上市之际,面对整个行业的稳步复苏,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市场、树立消费信心、促进市场稳步前行,已经成为当前普洱茶产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重大命题。以此为契机,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正确引导今后全国普洱茶生产、流通与消费走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普洱茶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行业社团组织,认真分析当前的局势,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一、普洱茶产销现状 (一)生产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2010年,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560万亩,比2009年的534万亩增加26万亩,增幅为4.87%;投产面积达到403万亩,同比增加45万亩,增幅为12.57%;茶叶总产量为20.73万吨,同比增加2.43万吨,增幅为13.29%。普洱茶产量为5.08万吨,增幅为12.9%。分析表明,2010年虽然云南茶园总面积在连年增加后放缓,但投产茶园的增幅却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2010年云南省投产茶园占茶园总种植面积的71.97%。近几年,新增的茶园陆续进入投产期,使得云南省茶叶总产量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但云南茶叶单产不高,按投产面积计算,2010年云南省的单产是51.4公斤/亩,全国平均单产是62.5公斤/亩,总体效益还有待于提高。

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

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图) (一)生产总量再创新高。 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502.6万吨,比2013年增长0.6%。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7%,非洲占13%,与2013年基本持平。从国家看,中国茶叶产量209.2万吨,比2013年增长10.33%,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1.6%,比2013年略有增长。茶叶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是: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2014年全球茶叶总生产量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二)出口总量略有减少。

2014年,全球茶叶出口量182.5万吨,比2013年减少3.5万吨,下降2%。其中,肯尼亚茶叶出口4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033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斯里兰卡出口31.8万吨,比2013年增加8686吨,位居第二;我国出口30.1吨,比2013年减少3万吨,名列第三。排在第6-10位的茶叶出口国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 2014年全球茶叶总出口量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三)进口总量小幅下降。 2014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6.3万吨,比2013年减少4.4万吨,下降2.6%。其中俄罗斯进口15.4万吨,是最大茶叶进口国;巴基斯坦进口茶叶13.8万吨,比2013年增加1.1万吨,位居第二;美国进口茶叶12.9万吨,位居第三。世界其他主要茶叶进口国包括:英国、埃及、独联体国家(除俄)、迪拜、伊朗、阿富汗、摩洛哥。 2014全球茶叶总进口量

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回顾2004-2013年的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81%的速度增长。但在2014年,由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同时遭遇干旱,使国际供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情况甚至延续到了2015年的第一季度,供不应求似乎为生产国提供了机遇;但从贸易的角度看,由于供求失衡,国际茶叶价格在去年已经上涨近35%,且2015年夏季的茶叶价格进一步上升,因此导致一些国际买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买家)放缓购买。 》

各种茶的制作工艺

各种茶的制作工艺 一、绿茶的加工工艺 绿茶为不发酵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9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有卷曲形、直条形、圆珠形、螺形、针形、单芽形、片形、舒展形、扁平形、颗粒形、花形等。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是主要出口绿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方式有锅炒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蒸汽杀青的绿茶称“蒸青”。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炒干的称“炒青”,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晒青”。细嫩的名优绿茶,千姿百态的外形,都是制造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造型方式(手法)而形成的,有压扁的,有搓条成针的,有团揉成球的,有抓拍成片的,有搓揉卷曲的,有结扎成花的等等。 二、红茶的加工工艺 红茶属全发酵茶,揉捻后发酵使叶子变红是工艺关键。中国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 1、小种红茶制造过程中最后干燥时用松柴烟熏烘干,因此有明显的松烟香味,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烟熏烘干 2、工夫红茶制造中讲究发酵适度、文火慢烤烘干,如祁门工夫红茶,具有特殊的高香,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毛火烘焙→足火→烘干 3、红碎茶制造中采用揉切设备,切成颗粒形小碎片,讲究发酵适度及时烘干。红碎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切→发酵→烘干 三、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茶)和红茶( 全发酵茶 )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乌龙茶有条形茶与半球形茶两类,半球形茶需经包揉。福建的武夷岩茶、广东的凤凰水仙、台湾的文山包种茶属条形乌龙茶。 1、基本工艺流程(武夷岩茶): 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 2、福建的安溪铁观音、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属半球形(卷螺形)乌龙茶,基本

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 晒青毛茶经过发酵陈化,就演变成普洱熟茶。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渥堆,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湿,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必须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的多。 具体的说,普洱熟茶制作工艺要经过原料的采购、毛茶的付制、发酵、翻堆、干燥、分筛、拣剔、拼配,和压制、包装与贮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技术因素: 1、原料采购: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因此,晒青毛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普洱茶的品质。 2、毛茶付制:毛茶入厂以后,按级归堆、付制,要求老嫩基本一致,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前,要进行分筛,这样能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有利于增进发酵的匀度。 3、发酵: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因为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在工厂化的生产中,一般采用大堆发酵,潮水后堆高1.0-1.5米,每堆不低于10吨。潮水堆成堆后,盖上湿麻布袋,这样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作用,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4、翻堆: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发酵温度、堆温,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适时翻堆。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由专人负责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新发酵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再成发酵堆,以便水分分布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时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一般来说,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当然,可根据毛茶的嫩度、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翻推的次数。翻堆时要求茶叶无团块,而且得掌握好温度。温度低于40°C,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而高于65°C,则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因此,掌握好温度、湿度是生产普洱茶的关键。经过几次翻堆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即可开沟进行摊凉。 5、干燥: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为避免发酵过度,必须进行干燥,有机普洱茶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以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6、分筛:分筛可以使茶叶达到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的要求,并依次确定茶叶的号头。一般圆筛、抖筛以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即我们常说的“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剔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成碎茶和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7、拣剔: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要求,对各级各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物质,拣净茶果、茶梗和其它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等待拼配。 8、拼配: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9、包装和贮运:普洱茶的包装和贮运要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必须用

绿茶、红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绿茶加工工艺 一、绿茶加工工序及品质要求 绿茶生产历史久,品种花色多。品质特点是绿叶绿汤或绿叶清汤,要求多酚类化合物基本上不氧化。其通用制作工序是: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按杀青热源的不同,分蒸汽杀气和锅炒杀青,因干燥方法的不同分为炒青、烘青和晒青。 1、炒青 又因制成的毛茶外形不同,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长炒青精制后叫眉茶,正身茶叫珍眉,分出来的团块形茶叫贡熙,细碎茶叫针眉;圆炒青精制后正身茶叫珠茶,分出来的长形茶叫雨茶。扁炒青有龙井、旗枪和大方,以内销为主,精制较简单,毛茶与精茶名称相同。 品质要求:长炒青外形要求条索紧直、匀整、浑圆、有锋苗,色泽翠绿或灰绿,有光泽,净度好,不含梗朴片。内质香高持久,纯正,最好有熟板栗香,味浓醇爽口,忌苦涩,汤色清澈、黄绿

明亮,叶底完整嫰匀,黄绿显翠,忌红梗红叶。 2、烘青 有条形,片形和尖形之分。条形茶比较普遍,片形的如瓜片,尖形的如太平猴魁,魁尖等。品质要求:外形要求条索紧细,匀整,芽尖白毫显露,色泽墨光润,内质香气清正,滋味醇和、不浓烈、汤色清,耐冲泡,忌红梗红叶。 3、晒青 毛茶都是条形散茶;细茶称细青。粗茶以加工紧压茶为主,成品茶有沱茶、饼茶和普洱茶等。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滋味高鲜,极具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 二、鲜叶的要求 1、嫩度: 要求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高档绿茶,要求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 2、叶色: 要求叶色绿和深绿,蛋白质、叶绿素含量高,对外形色泽和叶底较好。

3、叶型: 长炒青要求柳叶型,圆炒青要求椭球形。 4、品种: 以小野种最好,中叶种其次,大叶种较差,但经工艺处理后仍可做,外形较粗大。 因小叶种一般嫩茎短而细,芽叶要比大叶种小,制成绿茶外形条索较为紧细美观,而且中小叶种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相对较少,可减轻绿茶的苦涩味。叶质方面,要求鲜叶叶质柔软。 炒青绿茶初制 一、杀青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性工序,绿茶绿不绿,会不会产生红梗红叶,由杀青来决定,技术掌握好,品质就好。 杀青的目的: 1、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防治叶子红变,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2、蒸发业内一部分水分,从而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条创造条件。 3、随着叶内水分蒸发,使叶内具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会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的关系

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的关系 普洱茶是原产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一带的一类历史悠久的特种茶,为历史名茶;由于它不同于其它茶类的工艺、品质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有后发酵的过程,所以很多学者把普洱茶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分类,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普洱茶品质成因、成分变化、微生物群落的消长规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普洱茶不应划在黑茶类,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和品质与黑茶有明显的差异。 一、普洱茶的产地与品种 为什么要强调产地、品种?这是正确认识普洱茶的关键。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普洱茶的研究,普洱茶的后发酵,实质是以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制成晒青毛茶的内含成分为基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酶促作用,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和茶叶水分的湿热协同下,发生茶多酚的氧化、缩合,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各产物之间的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品质

风格。而微生物不是原料自身就有的,它是特殊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自然着生于茶坯上产生胞外酶而引发的以茶多酚的 氧化、缩合为主体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和现代普洱茶加工工艺?传统普洱茶的后发酵和仓储陈化是自然的无人为意识的,而现代普洱茶加工工艺是人为发水、人为接种微生物等人为意识的工艺,无论传统普洱茶还是现代普洱茶工艺要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品质风格有一个内因就是制作晒青毛茶的品种,必须是分布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普洱茶种,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全省茶种质资源进行研究,结合历史上有史书记载生产普洱茶产地的茶树品种分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云南15个地(州)61个县(市)均有大面积普洱茶种分布,而以澜沧江中下游相对为集中(如以盛产普洱茶而闻名中外的“六大茶山”均为普洱茶种)。 二、普洱茶的产品分类 云南普洱茶产品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加工工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一、集团简介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驰名中外的“普洱茶都”——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古普洱府原址)的普洱山下、龙潭池畔,是成立于1975年4月的原国营“普洱茶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29年成立的清贡茶厂)。 1975年4月,云南当地政府在清朝普洱贡茶厂的旧址上建立了“普洱茶厂”。建厂之际,就被指定为云南省计划经济年代普洱茶四大生产厂家之一,其出口唛号尾数为4。 目前是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一家历史悠久从事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推广、茶文化传播及茶叶营销的集团公司,现有五个子公司、四个分公司、六大生态茶园基地和九个茶叶初制所。集团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分别为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茶树均

生长于海拔1500米~1800米的高山,独享天地之精华。其中,板山基地为清代皇家贡茶园,原始森林内生长着大量古茶树和古茶树群落。 公司已经通过QS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及“ISO9001:2000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云南省农业产业经营优秀龙头企业”、“云南省优强民营企业”、“AAA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 二、普秀品牌 普秀,作为云南普洱茶集团的旗舰品牌,于1994年成功注册,秉承“本源、正宗、专业”的理念,以“兴天下普洱,立百饮之冠”为目标,传承发扬普洱茶历史文化为己任,创普洱业界经典,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银奖、名优茶、优质茶等称号,成功入选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拥有深厚历史与底蕴。

茶叶的生产制作工艺过程文件.

XXX公司XXX/-ZYZD -02-2011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持有部门: 持有人: 茶类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1-8-5发布 2011-8-15实施 XXX公司发布

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分装工艺流程图 注:标注“★”是本公司生产的关键工序,虚线后为生产设备及关键控制点控制数据。

一、绿茶分装作业指导书 1、拆包 1.1工作人员首先把原料绿茶从物流口搬入原料预处理间。将原料绿茶拆包放入原料容器中。 1.2进行原料茶预处理。 1.3工作人员在工作平台上首先对原料茶进行拣梗、挑杂操作。(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进行此操作) 1.4并手感检验绿茶水分指标。 1.4.1绿茶手感——折断松脆,为水分合格 绿茶手感——折弯不易断,为水分偏高 1.5如水分偏高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 1.6烘干温度80±10℃、烘干时间<10分钟。 2、内包装 2.1对预处理完的原料绿茶用容器经物流口进入内包装车间 2.2称重工作人员对已经灌入原料得小包装进行称重。 2.3把小包装用电子秤进行称重。达到本批规定包装计量要求。 2.4未达到规定计量要求货超过计量要求的包装,称重工作人员进行少量添加或减少,再用电子秤进行称重,直至达到规定本批包装计量要求。2.4计量准确完毕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封口。 3、封口 3.1上班前调试封口机,达到封口要求后,进行生产。 3.2封口工作人员,对计量准确的小包装,把小包装袋袋口折平、折齐以待封口。 3.3捏住小包装封口处两侧,平整摊再封口机—封口带入口处。小包装封口处随封口机封口带经过封口处封口。 3.4封口前几包,检查封口质量。如有缺陷须再调节封口机参数。 3.5封口完毕,经过物流口将内包装完毕的绿茶转入外包区,进行外包。 4、外包 4.1外包工作人员取出外包装纸箱,并折合称型,待用。 4.2外包工作人员也必须清楚本批产品种类、规格、净重对比纸箱种、容量、净重。以防净重差错及错放产品。 4.3从接料盆中取出小包装产品进行外包。 4.4小包装产品整齐放入纸箱内,达到纸箱重要要求。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 普洱茶是中国的传统名茶,由于其独特的内质风格、文化内涵及神奇的功效而闻名于国内外。现在云南普洱不管是其口感还是药理已经全国闻名,还有很多国外爱品茶者都慕名而来。云南普洱以景迈紫娟茶园的最为有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虽然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然是那么纯朴自然。下面就让“梦寻茶马古道,香恋茶马世家”的普洱世家给大家介绍普洱精湛的制茶工艺。 茶叶的采收,不仅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科学而严格的采摘标准,是“普洱茶”采收的前提。 茶”的采收,一般分春、夏、秋、冬四季。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花茶,茶质次于春、夏茶;冬茶很少采收,仅茶农适量采收自己饮用。 “普洱茶”采收的特点是:一次种植,多年采摘,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树龄分类采收。实行“集中采、集中留,春茶大采、夏茶中采、秋茶少采或蓬养;分批采、分批留,分批多次留叶采”的采收制度。对幼龄茶园的采收,以养为主、采养结合,注意培养宽阔浓密的丰产树冠,为高产优质奠定基础。成年茶园的采收,以采为主,采养结合,切实执行各个季节采收的留叶标准。 制作 在将茶叶进行人工或机械制作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程序,就是对采收的鲜叶进行评级分类,根据不同茶类的严格要求分类制作。 在历史的长河中,普洱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形成了“普洱茶”精湛的制艺和独特的品质。“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其制作方法详见下文。普洱紧茶,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其制作方法,就是将散茶经过蒸(炒)后,装入各种品类模具并经特定工艺压制成型。普洱紧茶,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此外,“普洱茶”按照其制作阶段的不同,分为初制茶和精制茶两种;按其制作工艺不同,又分功夫茶和机制茶两种。 其实普洱茶的制茶工艺与其他茶一样,只是多了一道发酵的工艺,也正因为其有生熟之分,才给普洱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生普洱制好了是“越陈越香“,而熟普洱才是后发酵型茶。两种茶的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 如今,由于普洱茶的名声享誉国内外,除了其加工工艺以外,也因为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等多种功效。因此,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之美称。 然而应引起注意的是,目前整个普洱茶市场假冒年限、假冒品牌等问题比较严重。在一些茶叶原产地,大厂、大公司的生产通常比较规范,生产日期、茶叶品质等都能够正确标注,而一些小厂甚至手工小作坊的卫生状况不理想;有的茶饼压制不成形,一碰就碎;有的茶饼中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doc

普洱茶十大产区的茶口感及特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座茶山培育万亩茶。普洱茶生 于云南,长于不同的茶山,自然口味也各不相同,今天就带 各位茶友领略一下各大茶山的风光,了解一下各座茶山的特 点吧! 1 老班章老班章茶的地位,在云南普洱茶中好 比大红袍在福建乌龙茶中的地位。老班章讲究所谓的茶气, 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 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 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 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 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 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 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 茶叶产地。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特点:茶气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里持久甘甜且 香气高远,袅袅不绝,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 终。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强大阳刚。但这种苦 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水路顺滑,回甘,喉 韵处处彰显个性。 2017 年普洱春茶老班章寨子出产的茶叶价 格达到 6000-1200 一公斤,茶王树的茶叶更是拍卖出

32 万的天价。 2 那卡全寨有 600 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 在 300-500 年之间。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 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 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那卡的竹筒茶也很 有名气,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 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且更突出,汤 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3 冰岛云南临沧 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 3200 米,山顶终 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 布其间。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古老的傣族村 寨叫做“冰岛”,傣语“扁岛”或“丙岛”,意思是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特点:冰岛古茶茶气强而有力,气足 韵长。冰岛古茶入口苦涩度低到几乎没有感觉,但香气咄咄 逼人,经过喉咙会有丝丝凉气。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 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2017 年普洱春茶冰岛茶 叶价格均价达到35000-40000 一公斤。一公斤茶叶能在二线城 市好的地段买二平米房间了。 4 刮风寨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应有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 茶的高标准。刮风寨茶叶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 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新茶初品甜味当

2020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方向:针对淘宝、京东网络销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档多 种品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茶叶畅销品牌,消费者接受程度 较高的价格区间,以及购买率较高的包装规格等。 2、调查内容:调查了淘宝、京东多家综合、人气、销量排名靠 前的产品和店铺,针对品牌、价格、包装三个内容作重点调查,结 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过对多家店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平台畅销的 茶叶以花草茶和乌龙茶为主,在数家店铺中,花草茶和乌龙茶在店 铺里占据了极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铁观音、碧螺春两个品牌 的茶叶在网络平台销售情况较为突出。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次之。 (2)价格:对于价格,我们分别针对礼品茶、散茶进行调查。① 礼品茶:250g的铁观音88元与128元两种价格的包装销路较好,500g的铁观音250元与350元较为畅销,月销量达到5000多笔;对 于250g与500g两种包装,碧螺春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中较 为好卖的价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月 销量达到2000笔左右; ②散茶:散茶的销售,在网络上销量低下,主要是购买需求问题,网上消费者大多是用来送礼。 (3)包装规格:调查结果表明,包装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种规格,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其中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 3、调查结果分析: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畅销的茶叶价格大致都 集中在50~500之间,最为好卖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这两个 价格。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牌就是铁观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铁观音

普洱茶发酵生产工艺

普洱茶发酵生产工艺 摘要 以云南大叶种茶叶为原料,采用加入优势菌群的微生物渥堆发酵.初步研究了普洱茶发酵的基本条件,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温度、时间、水分、菌种用量为四因素,做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最终以感官评价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来判断茶叶发酵的好坏.结果表明:茶叶在温度45℃,水分25%,菌种用量6ml每150g干茶叶,时间在18天发酵效果较好,能够形成普洱茶特有的甘、滑、醇、厚的品质特点,茶多酚含量在10.57%. 前言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特产的大叶茶等大叶种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过程再加工的茶类.后发酵过程是在湿仓和渥堆条件下进行的人工快速自动氧化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陈化过程. 梁名志等在研究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时得出结论,茶坯经发水增湿归堆后,其含水量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茶坯含水率逐渐减少;堆温则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但不同的堆层其温度不同,中层温度较下层的高.李敏在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中分析,不同温度渥堆品质有差异,恒温处理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不利,渥堆结束后温度处理的茶样滋味呈苦味,香气也显霉味,没有形成普洱茶醇、甘、香的品质.不同干燥方式对普洱茶品质形成有影响,其中晾干较有利于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晒干滋味收敛性强,香气辛辣有日晒气;烘干的滋味稍苦涩,香气也不如晾干纯.因此,可以看出水分、温度和干燥方式对普洱茶的最终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此外,龚淑英等在探索普洱茶贮藏过程中的最佳条件:贮藏时茶叶含水量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最佳品质出现时间提前,55℃/12%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45d左右,37℃/9%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135d左右,处理后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常规发酵.茶多酚、可溶性糖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且茶叶含水量高者下降幅度大.氨基酸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但与茶叶含水量相关性不大.本实验利用自制的微生物优势菌种,对晒青毛茶进行微生物渥堆发酵以获得品质较好的普洱茶,并对发酵过程中影响其结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规范普洱茶加工工艺、稳定品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云南普洱晒青毛茶:从思茅市购买. 优势菌种: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实验室利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分离纯化而得. 1.2仪器与设备 DG-25OD型电热恒温水浴锅,80-2B型离心沉淀机,T2000Y型电子天平,PL202-S型电子天平,WS2-220-77型电热蒸馏水器,DHG-907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721-100型分光光度计,DHP-36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1.3实验方法 1.3.1发酵工艺 挑选毛茶→茶叶增湿→接种优势菌群发酵→观察发酵效果→确定发酵终点→干燥→对发酵茶进行检测→得出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实验设计见表1

普洱茶十大名茶排名 大益

普洱茶十大品牌侯选名单 1中茶、(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 2大益(云南勐海茶厂) 3土林、云南南涧县茶叶公司(云南土林茶业公司)4云南茶马司茶业有限公司 5普秀、(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6下关沱茶、(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8六大茶山、(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 9大渡岗’云南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 10易昌号(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11昌牌、(云南勐海黎明星火茶厂) 12老同志(云南安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 13云南峨山高香茶业有限公司 14八角亭(云南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 15嘉茗(云南云县嘉木茶业制品有限公司) 16龙圆号(西双版纳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 17郎河(云南勐海县郎河茶厂) 18茗星号(云南茗星号茶叶有限公司) 19云南昆明葳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云南勐卯茶叶有限公司 21牛洛河,云南思茅市江城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 22云南勐海博友茶厂

23云南思茅古普洱茶厂 24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公司 25云南双江勐库茶业有限公司 26云南易武同庆茶业有限公司 27云南潞西市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28云南澜沧县古茶有限责任公司 29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国艳茶厂 30昆明国辉神农茶业有限公司 31云南西双版纳黎明茶厂 32云南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33云南龙润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34云南西双版纳普文茶厂 35云南思茅市王霞茶业有限公司 36云南西双版纳皇贡茶厂 37紫玉(云南永德紫玉茶厂) 38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公司 39云南普洱永年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40云南思茅市江城牛洛河茶叶有限公司41云南勐海福海茶厂 42云南古道瑞贡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43云南大友茶业公司 44云南滇红集团有限公司 45普洱张(普洱张茶业公司) 46云南普洱特种茶加工厂

西双版纳普洱茶加工技术及管理规范

西双版纳普洱茶加工技术及管理规范 西双版纳是国内外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和驰 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境内有蜚声海内外的六大古茶山,盛产传统名茶“普洱茶”。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加工规范,各制茶企业因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技术要求等不同,加工生产的“普洱茶”产品品质差异很大。 为规范全州普洱茶生产,维护西双版纳传统普洱名茶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西双版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在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各制茶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西双版纳普洱茶原产地加工生产情况,特制定《西双版纳普洱茶加工技术及管理规范》。制定和实施《西双版纳普洱茶加工技术及管理规范》,旨在引导制茶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普洱茶生产,保证产品安全、优质,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重铸西双版纳普洱茶“金字”品牌。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西双版纳普洱茶原料、加工场地、加工设施、 加工人员卫生、加工过程、普洱茶品质及形状、包装、贮存、运输、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西双版纳州境内的普洱茶加工企业。 二、术语和定义 1、普洱茶 以云南省境内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传统工艺或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2、农户加工 茶农自采或收购鲜叶, 经过铁锅、坩锅等杀青、揉条、晒干制成晒青毛茶,在家庭中加工茶叶。 三、原料要求 1、原料采购。采购普洱茶原料必须是符合GB9679《茶叶卫生标准》的大叶种晒青毛茶。 2、原料运输。盛装原料包装物及运输工具等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不允许使用饲料、化肥、农药袋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3、原料贮藏。原料仓库必须通风、干燥、清洁,地面平整,排水良

云南普洱茶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5526703.html,/index.php 云南普洱茶介绍: 定义: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上述 有三个方面的界定:一是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二是阳光干燥方式;三是经过后发 酵加工。云南普洱茶的感官要求:其外型色泽褐红或略带灰白,呈猪肝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晒青毛茶 【产地】 晒青毛茶产地有云南省景谷、玉溪、文山、楚雄、江河等;贵州省镇远、都匀、婺川、遵义等;四川省邛崃、南江、城口、大竹、达县、铜梁等;广东省湛江、肇庆、佛山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临桂、罗城、岭溪、玉林等;湖南省郴州等;湖北省巴东等;陕西 省紫阳、安康、南皋、镇巴、平利、石泉、白河、西乡、兰田、岚泉、宁陕等;河南省固始、光山、罗山、横川、新县、商城等。 【品质特点】 滇青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 富有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 晒青茶中质量以云南大叶种所制的滇青最好。滇青生产已有千年历史,是制造沱茶和 普洱茶的优质原料。 【加工过程】 晒青毛茶,多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单片叶为采制原料。茶农

制作晒青,杀青多用2尺4的铁锅,一次投叶2千克左右,低温闷炒至叶质柔软透清香,随即出锅摊凉。用手工在簸箕、篾笆上揉捻搓条,揉成茶条后,抖散粘结的茶叶团块,薄摊在日光下晒至五成干;待茶条湿胚颜色由黄绿色转为黑绿色时,仍用手工进行第二次复揉,复揉后仍需抖散粘结的茶叶团块,抖直茶条,继续在日光下晒至足干。足千后的晒青毛茶即可储藏或销售,也可进行“渥堆发酵”而转变为普洱熟茶。 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机制晒青毛茶,滚筒杀青或锅炒杀青后,经揉捻机揉捻成条,再经日光干燥而成。 ?关于普洱茶的树种 ?日期:2006-07-26 普洱茶是用云南大叶种的制做的,大部分普洱茶爱好者都知道这一点。进而,也有很多茶友知道绿茶、乌龙茶等大部分中国茶都是属于小叶种的。 我因为专业背景的原因,一直想要关于茶树种的一个明确概念。虽然对于喝茶而言,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权当爱好,或者满足一下好奇心吧! 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事实上我国的茶树主要源于两个原种:Camellia sinensis 以及Camellia assamica 。在植物分类学中,每种植物都有一个唯一且全球通用的拉丁名,这是植物的学名,由“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组成。 Camellia 代表山茶属,sinensis 是中国的意思,Camellia sinensis 指中国种,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小叶种。除普洱茶之外的其他茶的栽培品种均由它演变而来。assamica 来源于印度的地名,阿萨姆邦,Camellia assamica 通常被称为阿萨姆种,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叶种。 茶的起源在中国,目前已是全球公认的。其原因之一是在中国滇西和滇西南的原始森林里有着大片的野生茶树,但这是后话。之前,英国人大约在1830年开始在印度种茶,使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红茶生产大国,每年的产量大约在75万吨。显而易见的商业目的使英国的植物分类学者将印度阿萨姆邦栽培了800年的古茶树当作该种茶树的野生模式标本,并将其命名为Camellia assamica 。 这两个种曾经被一些学者认为:C. assamica 是C. sinensis 的一个变种,因此有C. sinensis var. assamica 。 但我国的山茶科植物权威张宏达先生通过大量基于野外实践的研究考察认为,它们是两个平行进化的物种。进而,我国学者又进一步考证了茶树真正的原产地在中国,C. sinensis var. assamica在印度的所谓模式标本实际是从中国引种栽培了800年历史的过渡型野生茶树。由此,张宏达先生在编纂《中国植物志·山茶科》部分时,将C. sinensis var. assamica 更名为Camellia assamica,中文名为普洱茶。 云南大叶种茶 云南大叶种茶Yunnan Daye t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