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100道)

1、矿井供电中的“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2、两闭锁是指(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3、井下供电应做到:“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保)、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4、《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的电流为(30mA)。

5、《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的电压为(36V)。

6、我矿井下供电常用的电压等级有(12V)、(24V)、(36V)、(48V)、(127V)、(660V)、(1140V)、(10KV)。

7、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高压不超过(10KV);低压不超过(1140)伏;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伏;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伏。

8、“MA”代表的含义是(煤矿矿用产品标志)。

9、失爆”是指电器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10、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出口底板的标高米)。

11、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12、永久性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他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护。

13、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14、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15、变电硐室入口处应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16、变电硐室要安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

17、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值班人员巡回检查。

18、检修时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字样的警示牌。

19、煤矿井下用电缆的种类有三种,即(铠装电缆)、(橡套电缆)和塑料电缆。

20、遇火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能自行熄灭的电缆称为阻燃电缆。

21、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22、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中,电缆应由(吊钩悬挂 )。

23、井下电缆悬挂高度,从轨面算起,不能低于()。

24、井巷和巷道内电话和信号的电缆,应同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

25、高、低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相互的间距应大于(100m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26、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27、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型)。

28、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通信、监控、信号和控制等小功率电气设备)。

29、通信线路必须在下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30、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矿井地面变电所和地面机房的电话,应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

31、倒闸操作时操作人要填写(操作票)。

32、倒闸操作必须执行(监护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3、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及以上的矿井应具有双回路供电。

34、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35、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安装时,应可靠接地,辅助接地应在主接地(5m)以外处。

36、(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37、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38、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

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任何时候都不得大于(2欧)。

39、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厚度不得小于(5mm)。

40、检修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

41、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选择性的单向(接地保护装置)。

42、高压接线盒必须安设(局部接地极)。

43、局极接地极如用钢管埋于地下,则钢管长应≥,直径≥35mm,管上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孔。

44、由接地网或辅助接地母线引向电气设备的导线称(连接导线)。

45、井下电气设备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或其它就近(潮湿处)。

46、为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叫(接地保护)。

47、(漏电)会导致人身触电。

48、井下漏电有(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两种。

49、(单相触电)是指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

50、(检漏装置)是指当电力网路中漏电电流达到危险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51、井下低压馈电线路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52、检漏装置应(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

53、综合采掘工作面的照明间距不得超过(15米)。

54、机电硐室照明灯间距一般为(3米)一盏。

55、主要运输巷道照明灯间距一般为(30米)一盏。

56、660V电压等级的漏电继电器的动作电阻值为(11)千欧,闭锁电阻值为(22)千欧。

57、凡有可能反送电的开关必须加锁,开关上悬挂(小心反电)警示牌。

58、在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59、检修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用品)。

60、井下电气设备的停送电,必须执行谁停电(谁送电),不准他人送电。

61、电气设备维修前,必须将前一级开关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

62、电气设备着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63、电气设备运行时端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95%)。

64、矿井常见的电气类型有:(短路)、(过载)、(断相)、(漏电)、(接地)、(过电压)、(欠电压)等。

65、QBZ120-1140(660)真空电磁启动器保护器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闭锁)

66、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漏电、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67、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68、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合格证)、(防爆证)和(MA标志)。

69、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使用专用(橡套电缆)。

70、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71、隔爆结合面须有防锈,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

72、隔爆结合面的隔爆“三要素”是(结合面的长度)、(结合面的间隙)、(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

73、煤电钻综保(每班)必须试跳一次,检漏继电器(每天)试跳一次。

74、低压隔爆开关进线接线嘴紧固程度压叠式线嘴用单手(晃不动)为合格。

75、《》规定,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76、井下低压电网各个电压等级漏电保护单相动作值为:1140V(20kΩ)、660V(11k Ω)、380V(Ω)、127V(Ω)。

77、检修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放电)、(验电)、(装设接地线),并悬挂标志牌,严禁带电(检修)和(移动电气设备)。

78、矿井安全用电作业主要有(工作票)、(工作许可)、(倒闸、试验操作票)和(工作监护)、(停送电)等。

79、《》规定: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

80、在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要(检查瓦斯)。

81、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82、(4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83、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A)。

84、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85、矿用橡套软电缆线芯的长时允许工作温度为(65℃)。

8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度,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度。

87、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电气设备和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以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或场所,都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

88、电缆护套穿入接线装置器壁的长度为(5-15mm)。

89、不同电位两个导体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称为(爬电距离)。

90、电气设备的两个裸露导体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称为(电气间隙)。

91、井下一旦发生电气火灾,首先应(切断电源灭火)。

92、矿用橡套软电缆在常温下,50mm2电缆的最大允许电流是(173A)。

93、主芯线截面为352mm的矿用橡套铜芯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为(138A)。

94、各种磁力起动器安装时,与水平面应垂直放置,有困难时,其倾斜度不应超过(150)。

95、低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封堵压紧。

96、过电流是指电气设备或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值。

97、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以上的距离。

98、对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检查周期为(每月)1次。

99、矿井硐室外严禁使用(油浸式)低压电气设备:

100、瓦斯电闭锁是当瓦斯超限时,切断(掘进工作面动力)电源并闭锁。

二、简答题:(共20道)

1、井下操作电气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哪些规定

答:1)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必须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3)操作千伏级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或穿电工绝缘靴;4)127V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

2、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三无”无“鸡爪子”,无“明接头”,无“羊尾巴”。“四有”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栓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两齐”电缆吊挂整齐,设备洞室清洁整齐。“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资料全。“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和照明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3、什么是过流保护

答:电气设备运行时的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即为过电流。过电流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保护。

4、矿井供电系统分为哪三级、并举例

答:分为三级。一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会造成人身伤亡或重要设备损坏,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均是一级用户,要求双回路供电。如主机、主泵、副井提升机等。二级用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较大数量的减产或较大经济损失者,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如地面空压机、采区变电所。三级用户:凡不属于一、二级用户的,均为三级用户,这类用户突然停电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

5、《》规定井下供电电压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高压不超过10KV;2)低压不超过1140V;3)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4)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若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

6、井下安全用电十不准的内容

答:1、不准带电检修;2、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器、过电流保护装置;3、不准甩掉漏电断

路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和局部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4、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5、不准用铜、铝、铁等代替丝;6、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瓦斯检验,不准送电。7、有故障的线路不准强行送电;8、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9、失爆电器、失爆设备、不准使用;10、不准在井下拆卸矿灯。

7、煤矿井下对管状局部接地极规格怎样要求的如何安装

答:可用直径不小35mm,长度不小于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并垂直埋入地下。

8、判断井下电气设备完好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案:1)零部件齐全完整;2)性能良好;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4)设备环境整洁;5)与设备完好有直接关系的记录和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9、防爆电气入井前应检查哪些内容

答: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下井。

10、什么是隔爆型电气设备

答:具有隔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该外壳既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爆产生的爆炸压力,又防止爆炸产物穿出隔爆间隙点燃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

11、起动器QBZ—80/660(380)型号的含义是什么

答:Q—起动器 B—隔爆型 Z—真空 80—额定电流(A) 660(380)—额定电压(V)

12、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装设哪几种保护装置

答: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13、矿用电缆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用途

答:井下常用电缆分为三大类,即铠装电缆、塑料电缆和矿用橡套软电缆。铠装电缆和塑料电缆主要用于井下干线式供电或向固定、半固定设备供电,矿用橡套软电缆主要用于移动设备供电。井下必须选用取得煤矿矿用新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14、用螺栓固定的防爆接合面在什么情况下为失爆

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失爆:1、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3、螺栓或螺孔滑扣,未采取规定措施;4)螺栓欠扣。

15、如何防止井下电气火灾

答案:1、井下电缆要选用矿用型(具有不延燃护套)橡套电缆。2、按《》的规定做好电缆的连接悬挂。3、坚持使用好过负荷、短路漏电保护装置,并加强日常维修保养工作。4、及时清除电气设备周围的可燃物质,按规定配备足够灭火器材。

16、井下哪些设施必须有保护接地

答: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17、什么叫隔爆什么叫失爆

答:隔爆:当电气设备外壳内导电部件产生的电火花使外壳内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时,决不能引起设备外壳外部周围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和燃烧,这种性能称为隔爆。失爆:隔爆电气设备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18、电缆常见的故障类型有哪些

答:电缆常见的故障类型有:单相接地故障、断相故障、短路故障、电缆的绝缘主芯线之间或芯线对地绝缘电阻降低。

19、井下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应注意什么

答: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必须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并送电。

20、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1)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严禁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3)操作千伏级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4)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最新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试题春季高考模拟考试

春季高考模拟考试 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应做的是 A 、打120急救 B 、打110报警 C 、切断电源 D 、做人工呼吸 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工频交流电是由发电厂的发电机生产的,发电机中形成电流的是 A 、自由电子 B 、正电荷 C 、正、负离子 D 、电子-空穴对 3、如图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路有4个结点,5条支路,6个回路,4个网孔 B .该电路有3个结点。4条支路,5个回路,4个网孔 c .该电路有3个结点,5条支路,6个回路,3个网孔 D .该电路有3个结点,4条支路,5个回路,3个网孔 4、如图所示,当R=6Ω时,a 、b 两端的等效电阻是 A 、1Ω B 、3Ω C 、1.5Ω D 、6Ω 5、如图所示,a 点的点位Va 是 A 、2V B 、1V C 、-1V D 、-2V 6、给一电容器充电,电压从2V 充到4V ,则 A 、电容量增加一倍 B 、电容量减少一半 C 、电荷量增加一倍 D 、电荷量减少一半 7、下列电器中利用涡流工作的是 A 、热继电器 B 、白炽灯 C 、电烙铁 D 、电磁炉 8、电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总是与线圈的电流 A 、方向相同 B 、变化趋势相反 C 、方向相反 D 、变化趋势相同 9、R-L 串联电路中若频率增加,则阻抗角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D 、先小后大 10、某电路两端的电压u=220√2sin (100πt+45°)V ,i=2√2sin100πtA ,则该电路的有功功率是 A 、880W B 、220W C 、311W D 、440W 1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A 、频率、最大值、初相 B 、频率、平均值、相位 C 、周期、有效值、平均值 D 、周期、频率、时间常数 12、感性负载并联适当的电容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功率因数角增大 B 、有功功率不变 C 、功率因数提高 D 、总电流减小 13、下列不是高压输电等级的是 A 、500KV B 、10KV C 、220KV D 、110KV 14、对于变压器而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铜损耗随负载变化而变化 B 、有无负载都有铁损耗 C 、单相变压器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 D 、输入功率小于输出功率 15、关于自耦变压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降压 B 、可升压 C 、原副绕组有电的联系 D 、可作为安全电源 16、下列电器中不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A 、空调 B 、冰箱 C 、数码相机 D 、热水器 17、具有失压欠压保护的电器是 A 、交流接触器 B 、热继电器 C 、熔断器 D 、闸刀开关 18、单相电容起动式异步电动机,电容的作用是 A 、耦合 B 、产生振荡 C 、分相 D 、提高功率因数 19、电路如图所示,导通的二极管是( )。 20、适用于电子焊接的电烙铁功率是( )。 A 、25W B 、50W C 、75W D 、100W 21、YB1605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倍数为()。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答案.docx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适用类别:电大成人脱产、成人业余 一、选择题: 1.作为控制系统,一般() A A .开环不振荡 B. 闭环不振荡 C. 开环一定振荡 D. 闭环一定振荡 2.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 B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辩识 C. 系统校正 D. 自适应控制 3.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B A. 惯性环节 B. 反馈回路 C. 积分环节 D. PID 调节器 4.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是() A A.开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B.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C.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 D.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5. 若 f = sin5( t-2) ,则 L [ f (t) ]= ()A 5e 2s B.se 2 s C. se2 s D. 5e2s A .2 252 25 2 25 2 25 s s s s 6.L [ t 2e-2t ] = () C A. 1 B. 1 C. 22 2)3(s2) 3 D. (s a(s a)s3 7. 4 ,则 Lim f ( t) =() B 若 F(s)= 2s 1t 0 A. 4 B. 2 C. 0 D. ∞ 8.下列函数既可用初值定理求其初始值又可用终值定理求其终值的为()D A. 5 B.s C.1 D.1 251622 s2s2s s 9.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C A.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而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变函数 B.线性系统只有一个外加输入,而非线性系统有多个外加输入 C.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2s ?3S+5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5(32+-s s B.) 5(32-+s s C.)5(32+- s D.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电大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形考任务精选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 1 题干 频率特性是线性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选择一项: 对 错? 2 题干 二阶振荡环节低频渐近线为0分贝线,高频渐近线为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选择一项: 对 错? 3 题干 一阶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为1/T。 选择一项: 对? 错 4 题干 积分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为+90°的直线。 选择一项: 对 错? 5 题干 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与精确曲线相比,最大误差发生在转折频率处。 选择一项: 对? 错

6 题干 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均在s平面左半平面的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选择一项: 对? 错 7 题干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参数及外输入有关。 选择一项: 对 错? 8 题干 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是一一对应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9 题干 比例环节的幅相特性是平面实轴上的一个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10 题干 (,和填空题60互斥)比例环节稳态正弦响应的振幅是输入信号的K倍,且响应与输入同相位。选择一项: 对? 错 11 题干 积分环节的幅值与ω成正比,相角恒为90°。

选择一项: 对 错? 12 题干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是一条-20dB/dec的直线,高频段渐近线是一条斜率为-40dB/dec的直线。选择一项: 对 错? 13 题干 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段具有较大的斜率,可增强系统的抗高频干扰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14 题干 时滞环节不影响系统的幅频特性,但会影响系统的相频特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15 题干 二阶振荡环节的输出信号相位始终是滞后输入,滞后的极限为90°。 选择一项: 对 错? 16 题干 (与单选第22小题互斥,)PI校正是相位超前校正。 选择一项: 对

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知识试题(带答案)

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知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根据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2.已知点A(5,6,4)、B(3,6,7)和C(7,6,5),面ABC是()A.水平面B.铅垂面C.侧平面D.正平面 3.选择正确的全剖左视图() 6.已知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7.正确的内外螺纹旋合画法是() 8.四组视图中,主视图均为全剖视图,其中主视图有缺漏线的是()

9.带轮轮毂长度为46mm,轴上安转带轮的轴头部分普通平键的长度为()A.40 B.36 C .50 D.45 10.以下放松方法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对顶螺母B.弹簧垫圈C.金属锁紧螺母 D .止动垫片11.属于传导螺旋机构的是() A.工作台进给机构B.螺旋压力机C.张紧装置 D .镗刀杆 12.实际生产中,常用于连接启动及换向频繁、转矩较大的中低速两轴的是()A.摩擦式离合器B.凸缘联轴器C.嵌合式离合器D.弹性柱销联轴器13.摄影平台升降机构应用了()铰链四杆机构 14.当曲柄的极位夹角为(),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 A .θ= 0 B.θ< 0 C .θ≠0 D.θ> 0 15.关于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不合理的是() A.两链轮的回转平面应在同一期铅垂面内; B.链转动时应使紧边在上,松边在下; C.两链轮的轴心连线最好是垂直或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 D.凡离地面高度不足2m的链传动,必须安装防护罩。 16.已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距P=12.56mm,齿数Z=80mm,该齿轮应做成() A .齿轮轴 B .实心式C.腹板式 D .轮辐式 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液压传动可实现无级调速,功率大; B .液压元件已实现系列化、标准化,易于调节; C .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为液压泵,控制元件可调节压力、流量或流向; D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 18.液压系统中,油液在无分支管道流动,若该管道两横截面积的内径比为5:3,则该油液经过该两截面处的流量之比为() A.5:3 B.3:5 C.1:1 D.25:9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和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和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等。 4.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炉温控制系统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 l(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l(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图3

六、图4示机械系统由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和外力)(t f 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图4(a)中)(t x o 是输出位移。当外力)(t f 施加3牛顿阶跃力后(恒速信号),记录仪上记录质量m 物体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4(b )所示。试求: 1)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5分) 2)该系统的自由频率n ω、阻尼比ξ;(2分) 3)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3分) 4)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s t 、调整时间r t 、稳态误差ss e (5分)。 1.0 x 0 图4(a) 机械系统 图4(b )响应曲线 图4

最新煤矿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堆”持”。 2.井下供电“三无”指,无鸡爪子、羊尾巴、无明接头。3.井下供电“四有”指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4.井下供电“二齐”指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5.井下供电“三全”指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6.井下供电“三坚持”指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点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装置。 7.“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 8 .直径为90mm的轴瓦和曲轴的配合间隙为0.07? 0.18,最大磨损间隙不得大于 0.3。 9.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

10 .某防爆电气产品上标有Exe H,其中“”表示增安型 工厂用电气产品,“ Ex”表示总的防爆标志,“H ”表示口类。 1 1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电缆和电线。12.电火花产生往往是因机电设备人员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善造成的。 1 3 .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是电流保护、漏电保护、保护接地。 14 .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 V 。 15 .井下供电“三无原则”是指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6 .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是 Ex,矿用安全标志是 MA 。 17.年产 60000 吨以上的矿井,应采取双回路进行供电,一路主供,一路带电备用。 二、判断题(判列断下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每小题后边的括号中划“/或“X”号): 1 .电钻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工作面就地拆卸、检修。 (X) 2 .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叫杂散电流。(“) 3.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是:过流、接地、断相保护。(X) 4 .采区变电所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5 .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叫杂散电流。(“) 6 .瞬间流量是流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辅导-2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辅导 [ 学习目标 ] 熟练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掌握:利用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来求取传递函数的方法; 了解:建立动态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一. 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直线运动系统和旋转运动系统,其基本组成器件是质量、弹簧和阻尼器等,支配机械系统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和力、力矩平衡定律。 如图2-1所示为一具有弹簧、阻尼器的机械平移系统。当外力作用于系统时,系统产生位移为x o 。求该系统以x i (t)为输入量,x o (t)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 解 取A 、B 两点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得 02B 0A A A i 1x k )x x f()x x (k =-=- 由 A 1A i 1x k )x x (k =- 解出01 2 i A x k k x x - = 代入B 等式,得 02001 2 i x k )x x k k x f(=-- 得 ()i 1021021x fk x k k x k k f =++ 式中:k1——弹簧1的弹性系数; k2——弹簧2的弹性系数;

f ——阻尼器的阻尼系数。 二.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的基本元件是电阻、电容、电感以及电动机等,支配电气系统的基本定律是基尔霍夫电路定律。 图2-3为一具有电阻-电感-电容的无源网络,求以电压u 为输入,u c 为输出的系统微分方程式。 解 根据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有 C u R i dt di L t u +?+? =)( 而 dt du C i c =,则上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2 2 u dt du RC dt u d LC C c c =++ 上式表示了RLC 电路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编写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l) 首先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2) 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环节,确定每一环节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确定输入量和输出量时,应使前一环节的输出量是后一环节的输入量。 (3) 写出每一环节(或元件)描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相互关系的运动方程式;找出联系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内部关系,并确定反映这种内在联系的物理规律。而这些物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就是环节(或元件)的原始方程式。在此同时再做一些数学上的处理,如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考虑忽略一些次要因素。使方程简化的可能性和容许程度。 (4) 消去中间变量,列出各变量间的关系式。设法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到只包含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方程式。于是,就得到所要建立的元件或系统的数学模型了。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线性化问题的提出 但实际上,自然界中真正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即使对所谓的线性系统来说,也只是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才保持真正的线性关系。许多机电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在变量之间都包含着非线性关系。例如:元件的死区、传动的间隙和摩擦,在大输入信号作用下元件的输出量的饱和以及元件存在的非线性函数关系等等。因此,精确地反映各种因素对系统或元件的动态影响就变得很复杂,以致难于获得解析解。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首先略去某些对控制过程的进行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以便使方程简化。此外,有时系统中所发生的过程是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的。这样,为了用线性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就必

机电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压器在运行中,绕组中电流的热效应所引起的损耗通常称为铜耗;交变磁场在铁心中所引起的损耗可分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 耗,合称为铁耗。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取决于磁场极对数P 、转差率S 和电源频率 f 。 3、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时,启动电流值可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 4、变压器并列运行应满足变比相等、连接组别相同、短路电压相同三个条件。 5、变压器的冷却方式有油浸自冷、油浸风冷和强油风冷。 6、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是指与、或、非三种运算。 7、在RLC 串联电路中感抗和阻抗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8、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旋转磁场的转向是由电源的相序决定的,运行中若旋转磁场的转向改变了,转子的转向随之改变。 9、三相负载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的原则是:若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时,负载应作Δ联结;若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相电压时,负载应 作Y 联结。 10、测量绝缘电阻时,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和绝缘表面的脏污程度。 11、对修理后的直流电机进行空载试验,其目的在于检查各机械运转部分是否正常,有无过热、声音、振动现象。 12、直流测速发电机接励磁方式可分为他励式永励与式。 13、 14、同步电机的转速与交流电频率之间保持严格不变的关系,这是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基本差别之一。 15、凸极式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由转轴、磁轭和磁极组成。 16、对电焊变压器内电抗中的气隙进行调节,可以获得不同的焊接电流。当气隙增大时,电抗器的电抗减小,电焊工作电流增大,当气隙减小时,电器的电抗增大,电焊工作电流减小。

17、异步电动机做空载试验时,时间不小于1min 。试验时应测量绕组是否过热或发热不均匀,并要检查轴承温升是否正常。 18、控制电机的特点是功率小、体积小、重量轻和精度要求高。 19、变压器的线圈绕好后,一、二次绕组的同名端点是确定,而联结组别却是不确定的。 20 、所谓三相对称绕组,是指各相绕组结构参数都相同,且在空间互有120 °相位差的三相绕组。 21 、对电机进行绝缘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滴浸工艺适用于自动生产线;真空压力浸漆质量很好,但设备较贵;沉浸设备较简单,是目前生产,修理时常用的一种浸漆方法。 22 、异步电动机修理后的试验项目包括:绕组对机壳及其相间绝缘电 阻、绕组在冷却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空载试验、绕组对机壳及其相互间绝缘的电机强度试验。 23 、笼型转子断笼人修理方法有如下几种:焊接法、冷接法、换条法。 24 、绕线转子电动机的转子修复后一般应做机械平衡试验,以免电机运行时产生振动。 25 、接触器触点超程的主要作用是触点磨损以后,仍能可靠接触,超程的大小与触点寿命有关。对于单断点的铜触点一般取动静触点厚度之和 的1/3~1/2 ;对于银或银基触点一般取动静触点厚度之和的1/2~1 。 26 、电磁式断电器的释放电压(电流)值,取决于衔铁吸上后的最终间 隙和弹簧压力。若增加非磁性垫片的厚度或增加弹簧压力,可以提高释放值,从而提高返回系数。 27 、灭弧罩的作用是:(1) 引导电弧纵向吹出,借此防止发生相间短路;(2) 使电弧与灭弧室的绝缘壁接触,从而迅速冷却,增加去游离作用,提高弧柱电压降,迫使电弧熄灭。 28 、桥式起重机在下放轻载或空钩时,电动机电磁矩和负载矩方向相同,当电动机串入电阻越多时,负载下降速度越慢。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作业1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 A. 稳定性和快速性 B. 准确性和快速性 C. 稳定性和准确性 D. 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满分:6 分 2. 反馈控制系统一般是指什么反馈? A. 正反馈 B. 负反馈 C. 复合反馈 D. 正反馈和负反馈 满分:6 分 3. 以下控制系统按结构分类正确的是? A.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B.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高阶控制系统 C. 一阶控制系统、二阶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D. 一阶控制系统、二阶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满分:6 分 4. 以下不属于随动系统的是。 A. 雷达跟踪系统 B. 火炮瞄准系统 C. 电信号笔记录仪 D. 恒温控制系统 满分:6 分 5. 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以下。

A. 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B. 提高产品的质量 C. 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D. 原子能生产,深水作业以及火箭或导弹的制导 满分:6 分 6.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的某一物理量准确地 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A. 生产过程 B. 被控对象 C. 输入 D. 干扰 满分:6 分 7. 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A. 1型反馈 B. 2型反馈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满分:6 分 8. 系统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端,此类系统是。 A. 反馈控制系统 B. 闭环控制系统 C. 开环系统 D. 2型系统 满分:6 分 9. 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组成。 A. 控制装置和被控制对象 B. 被控制对象和反馈装置

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A

* ********* 学 院 20**至20**学年度第*学期 ---班 控制工程基础 试 卷 一、判断题 (10分) 1、系统的误差是以系统的输入端为基准来定义的,而系统的偏差是以系统的输出端为基准来定义的。 ( ) 2、系统的时间响应按振动性质分为自由响应和零 输入响应。 ( ) 3、最大超调量Mp 即与阻尼比有关,又与无阻尼 固有频率有关。 ( ) 4、对于单位反馈系统,稳态偏差等于稳态误差。 ( ) 5、谐振带越宽,反应速度越快。 ( ) 一、填空题(10分) 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是能用____________描述的系统就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特性就是它满足_____________。 3、一阶系统在理想的单位脉冲函数在作用下,其响应函数为_____________ 4、系统的误差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5、最大超调量和振荡次数反应了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6、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5分) 1什么是时间响应?时间响应由哪两部分组成?? 2什么是频率特性? 3什么是相位裕度?什么幅值裕度? 四、计算题(计65分) 1已知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式如下(10分) ()t y ..+3()()()()t r dt t y t y t y 446. =++? 求出它的传递函数Y(s)/R(s)。 2求出图1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X o (s )/ X i (s )。 (10分) 3由试图所示()t f 施加一个3N 的阶跃力,求出质 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进度系数k 。(15分) 4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 ()10532234++++=s s s s s B =0,判断系统的 稳定性。(15分) 5、已知开环频率特性 10 ()()(1)(12)(13) G j H j j j j ωωωωω= +++,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15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的快速性,响应的准确 性。 2、线性微分方程 3、()T t e T t -=1ω 4、瞬态误差和稳定误差 5、稳定性。 6、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有负实部 。 二、判断题(10分) 1、(×)2(×)3、 (√) 4、 (√)5、 (√) 三、简答题(15分) 1 答:时间响应是指系统的响应在时域上的表现形式,或系统地动力学方程在一定初始条件下的解。 按响应的来源分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按响应的性质分为:强迫响应,自由响应。 2、线性系统在谐波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输入与输出的幅值比是输入信号的频率ω的函数,称其为系统的幅频特性 稳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ω(或称相移)也是ω的函数,称 其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试 卷 纸 出卷:_ ***_ 试卷:__ ___ 审批:_____ 人数:______卷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册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习题答案 1.什么是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系统的数学模型。正确2.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哪些?建立控制 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解析法和实验法。 3.什么是系统的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 4.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则其闭环传递函数是什么? G(s)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1?G(s) 5.二阶闭环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型是什么?其中的变量有什么含义? 二阶闭环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型为?n2/(s2?2??n s??n2),其中称?为系统的阻尼比,?n为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6.微分环节和积分环节 的传递函数表达式各是什么? 微分环节:G?s??s。积分环节G?s? ?1 s 7.振荡环节包含两种形式的储能元件,并且所储存的能量相互转换,输出量具有振荡的性质。设振荡环节的输出量为x c,输入量为x r,其运动方程式和传递函数是什么? 运动方程式为 T 2d 2 x c ? T dx c ? x? Kx dt 2k dt c 其传递函数为 G(s)? K T 2 s2? T s ?1 k 一、判断 1.传递函数只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与输出量、输入量无关。正确 2.对于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忽略非线性因素。另一种方法就是切线法,或称微小偏差法。正确

3.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来描述系统内在规律的数学模型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在以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为研究目标的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频率特性等。正确 4.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大小取决于系统结构参数和外输入。正确5.传递函数是复变量 s 的有理真分式,分母多项式的次数 n 高于分子多项式的次数 m,而 且其所有系数均为实数。正确 6.在复数平面内,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相对应。正确 7.传递函数是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但不能反映物理系统的性质,因而不同的物理系统不能有相同的传递函数。(错误)8.自然界中真正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许多机电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在变量 之间都包含着非线性关系。正确9.实际的物理系统都是线性的系统。(错误)10.某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为y?t??Kx?t?,K是一个常数,则称其为惯性环节。 错误11.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越大,则系统的快速性越好。(错误) 12.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母中的最高阶若为 n,则称系统为 n 阶系统 13.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入 x(t),输出 y(t),传递函数 G(s),则Y(s)?G(s)?X(s)。正确14.线性化是相对某一额定工作点进行的。工作点不同,得到线性化微分方程的系数也不同。正确 15.若使线性化具有足够精度,调节过程中变量偏离工作点的偏差信号必须足够小。正确三、 设某系统可用下列一阶微分方程 T c&(t )? c (t )??r&(t )? r (t ) 近似描述,在零初始条件下,试确定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C(s) ??s ?1 R(s) Ts ?1 四、如图所示为一具有弹簧、阻尼器的机械平移系统。当外力作用于系统时,系统产生位移为x。求该系统以x(t)为输入量,x(t)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100道) 1、矿井供电中的“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2、两闭锁是指(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3、井下供电应做到:“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保)、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4、《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的电流为(30mA)。 5、《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的电压为(36V)。 6、我矿井下供电常用的电压等级有(12V)、(24V)、(36V)、(48V)、(127V)、(660V)、(1140V)、(10KV)。 7、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高压不超过(10KV);低压不超过(1140)伏;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伏;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伏。 8、“MA”代表的含义是(煤矿矿用产品标志)。 9、失爆”是指电器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10、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出口底板的标高米)。 11、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12、永久性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他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护。 13、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14、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15、变电硐室入口处应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16、变电硐室要安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 17、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值班人员巡回检查。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作业-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1次作业 第1章 一、简答 1.什么是自动控制? 是相对于人工控制而言的,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被控对象的某一物理量(输出量)准确地按照给定的规律(输入量)运行或变化。2.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态精度),即稳、快、准 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 指能够对被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它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制对象组成。 4.反馈控制系统是指什么反馈? 反馈控制系统是负反馈 5.什么是反馈?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 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正反馈。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负反馈。 6.什么叫做反馈控制系统? 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样的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7.控制系统按其结构可分为哪3类?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8.举例说明什么是随动系统。 如雷达自动跟踪系统,火炮自动瞄准系统,各种电信号笔记录仪等 9.自动控制技术具有什么优点? ⑴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效的劳动;⑷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生产过程依靠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直接操作是难以实现的,还有许多生产过程因人的生理所限而不能由人工操作,如原子能生产,深水作业以及火箭或导弹的制导

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自动控制更加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 10.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当给定量或扰动量突然增加某一给定值时,输出量的暂态过程可能有几种情况? 单调过程、衰减振荡过程、持续振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 二、判断 1.自动控制中的基本的控制方式有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正确 2.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有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稳态性能指标为稳态误差。 正确 3.如果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时,这样的系统就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正确 4.凡是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端间存在反馈回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叫做闭环系统。 正确 5.无静差系统的特点是当被控制量与给定值不相等时,系统才能稳定。 错误 6.对于一个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其暂态过程不稳定,系统可以工作。 错误 7.叠加性和齐次性是鉴别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的根据。 正确 8.线性微分方程的各项系数为常数时,称为定常系统。 正确 第2章 一、简答 1.什么是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系统内部各变量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2.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哪些?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解析法和实验法 3.什么是系统的传递函数? 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或元件)输出的拉氏变换X c (s)和输入的拉氏变换X r (s)之比称为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 4.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传递函数是什么? ) (1)()(s G s G s +=Φ 5.二阶闭环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型是什么?其中的变量有什么含义?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试 卷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A 卷.闭卷)适用年级或专业)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3、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4、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用G 1(s)与G 2(s)表示)。 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Z 是指 ,R 指 。 6、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7、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1) (1) K s s Ts τ++,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s 的真分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 (2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50 B 、25 C 、10 D 、5 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100道) 1、矿井供电中的“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2、两闭锁是指(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3、井下供电应做到:“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保)、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4、《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的电流为(30mA)。 5、《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的电压为(36V)。 6、我矿井下供电常用的电压等级有(12V)、(24V)、(36V)、(48V)、(127V)、(660V)、(1140V)、(10KV)。 7、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高压不超过(10KV);低压不超过(1140)伏;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伏;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伏。 8、“MA”代表的含义是(煤矿矿用产品标志)。 9、失爆”是指电器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10、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出口底板的标高米)。 11、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12、永久性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他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护。 13、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14、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15、变电硐室入口处应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16、变电硐室要安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 17、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值班人员巡回检查。 18、检修时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字样的警示牌。 19、煤矿井下用电缆的种类有三种,即(铠装电缆)、(橡套电缆)和塑料电缆。

最新机电工程试题及答案详解汇总

2011年机电工程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机电工程测量竣工图的绘制包括安装()的绘制、安装过程及结果的测量图的绘制。 A.测量控制网 B.测量基准点 C.测量感测点 D.过程测量点 2.设备安装标高基准点一般埋设在()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A.基础中心 B.基础边缘 C.基础表面 D.基础外面 3.电焊机至焊钳的连线多采用()。 A.双绞线 B.麻花线 C.阻燃绝缘线 D.塑料绝缘铜芯软线 4.属于机电绝热保温材料的是()。 A.涂料 B.聚氨酯复合板 C.岩棉

D.钢板 5.采用电弧焊接的时候,当风速达到()时,需要做防护措施。 A.4m/s B.5m/s C.8m/s D.10m/s 6.增加或变更焊接方法的任何一个工艺评定的补加因素时,按增加或补加因素增焊()试件进行试验。 A.冲击 B.拉伸 C.弯曲 D.扭转 7.建筑管道配管的施工原则是()。 A.大管让小管 B.风管让水管 C.无压管让有压管 D.电管让水管 8.建筑电气装置施工中成套配电柜安装固定后的紧后工序是()。 A.开箱检查 B.母线安装 C.调整试验 D.送电运行 9.机械设备找平,用水平仪测量水平度,检测应选择在()。 A.设备精加工面上 B.设备外壳廓线上

C.设备机座底线上 D.设备基础平面上 10.位置误差和形状误差简称形位误差。下列选项中,属于位置误差的是()。 A.直线 B.平面 C.平行度 D.圆度 11.球罐的产品焊接试板应在(),由施焊该球形储罐的焊工采用相同条件和焊接工艺进行焊接。 A.焊接球形储罐之前 B.焊接球型储罐的同时 C.焊接球型储罐之后 D.水压试验结束前 12.立式设备保温块材料应该用()支持。 A.模板 B.支架 C.锚固钉 D.支撑件 13.属于按输送介质的性质划分的管道是()。 A.真空管道 B.金属管道 C.热力管道 D.压力管道

控制工程基础2010试题A卷标准答案

20120712 铁道学院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2008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 )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任课教师:希太、明军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 )缓考( )补考( )重修( )提前修读( ) 注:将所有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最后一页为草稿纸。 一、 填空题(每空1分,15题共20分) 1. 控制系统由 两部分组成。 2.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和 两种。 3. 按其数学模型是否满足 ,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4. 随动系统是指 。 5. 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 以为基础;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为 基础。 6. 工程上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 。 7. 广义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特点 。 8. 校正元件按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 和 等。 9. 系统频率特性指标中的谐振频率是指 。 10.系统传递函数与其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关系是 。 11.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 12.某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t e t t y 2)(-+=,0≥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13.在工程控制实践中,为使系统有满意的稳定性储备,一般其幅值裕度应满足 。 14.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1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9)(+=s s s G K ,则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单位斜坡输入所引起的稳态误差分别为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下面关于微分环节的控制作用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使相位滞后 (B)减小系统的阻尼 (C)抗高频干扰 (D)使相位超前 2.稳态误差除了与系统的型别、传递函数有关外,还与下述哪一项有关? ( ) (A) 阶次 (B) 振荡频率 (C) 阻尼比 (D) 输入信号类型 3.二阶振荡系统幅值衰减的快慢取决于: ( ) (A) d ω (B)n ξω (C) 特征根实部绝对值 (D) 特征根虚部的分布情况 4.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完全取决于: ( ) (A)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极点位置 (B)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及其传递函数 (C)系统的传递函数 (D)系统的固有特性 5.相位滞后校正环节相当于: ( )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 带阻滤波器 6.下图为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则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 (A) 系统的输出为0,2)(2≥=-t e t t ω (B) 系统的输出为0,)(≥=-t e t t ω (C) 系统传递函数为)12(1)(+=s s G (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调整时间为2s 7. PI 控制类似于: ( ) (A) 增益调整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8.某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1)(+=s s G ,则输入t t r 2sin 2)(=时稳态输出的幅值为: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