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经过这一学期的《中外经典音乐鉴赏》的课程,老师经过多娱体以及亲身教导的教学方式,使我可以在中外经典音乐名作品欣赏为内容的课程,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贯穿整个课程。通过老师循循善诱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中、西方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西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如中国的古乐,日本的能乐,西方的歌剧等。从而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培养我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丰富了我的音乐文化知识。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艺术作品。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在声乐作品赏析中,由于音乐是与歌词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形象的,我们能夠比较明确、具体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个学期令我最深刻的就非老师教我们唱的《阿里郎》莫属了。《阿里郎》是一首朝鲜民歌中的代表音乐作品,能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认识长鼓舞、伽倻琴弹唱的表演形式。《阿里郎》还翻译有了国语的版本。让我学习和了解

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懂得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合作创编与歌唱表现中培养自信、乐观的学习态度。

而且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

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朝鲜族民歌又称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主要伴奏乐器是恤椰琴、长鼓。

《阿里郎》是一首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直白又流露出委婉缠绵的朝鲜族民谣,蕴含朝鲜民族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歌词中的“阿里郎”相传是朝鲜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在起义失败以后,与妻子一起隐居深山。一天,其妻子被人调戏,阿里郎因怀疑妻子不忠,愤而离家出走,他的妻子追着用痛苦哀求的声音叫喊着:“阿

中外舞剧欣赏 论文

中外舞剧欣赏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传播学院14 播闽刘良龙学号:129042014129 剧情: 第1幕第1场舒塔尔巴姆家的正门前 19世纪初,德国纽伦堡市内的舒塔尔巴姆家要开圣诞晚会。女儿克拉拉、儿子弗里茨和他们全家人都在门口迎接客人。 第1幕第2场舒塔尔巴姆家的起居室 圣诞晚会开始了。克拉拉的教父德罗赛尔梅亚带来一个漂亮硕大的手摇八音匣,从中取出可爱的少女、滑稽的小丑、强悍的阿拉伯人三个木偶为孩子们表演。最后,德罗赛尔梅亚拿出了其貌不扬的胡桃夹子,克拉拉求德罗赛尔梅亚把这个木偶送给她。她怀抱着胡桃夹子,静静地进入了梦乡。 第1幕第3场舒塔尔巴姆家的起居室 熟睡的克拉拉被惊醒了,正看到七头鼠王带着一大群老鼠,要带走胡桃夹子。胡桃夹子突然变大了,指挥着木偶和老鼠军展开大战。克拉拉被这场面吓得昏了过去。当她醒来的时候,胡桃夹子解决了老鼠魔法变成一个英俊的王子,王子邀请克拉拉到自己统治的糖果王国去作客。两个人乘上了木马,踏上了旅途。 第1幕第4场雪国

王子和克拉拉来到了雪国,这里是一片晶莹的世界。冰雪女王和国王带领着雪的精灵们变成随风飘落的雪花,跳着舞蹈欢迎他们。克拉拉从女王和国王那里得到了一块美丽的披肩和王子一起又上路了。 第2幕第1场雪国 水的妖精们看到克拉拉和王子乘坐的木船,喧嚷起来。一阵阴风吹过,还没有被消灭掉的老鼠门又来反扑,但最后都在王子的宝剑下丧了命。 第2幕第2场糖果王国的首都 消灭了老鼠,克拉拉和王子来到糖果王国,这是用各种点心建成的豪华宫殿。巧克力、糖豆、奶油等各种各样的精灵们跳起华丽的舞蹈欢迎他们。克拉拉和王子跳起了在糖果王国作为结婚仪式跳的双人舞。克拉拉不知不觉地已经深深爱上了王子,但也隐约感到了王子将会离开她远去。怀着这种不安,克拉拉静静地入睡了。 第2幕第3场舒塔尔巴姆家的正门前 圣诞晚会结束了。教父把洁白的披肩轻轻地在克拉拉肩上,然后坐着雪橇远去了。克拉拉追忆着和王子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怀抱着胡桃夹子,久久地伫立在纷纷飘舞的大雪里。圣诞节的夜越来越深了。背景: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 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

中外音乐名作赏析

浅析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的魅力 从以前开始我就非常喜欢Vitas,喜欢他的唱功,喜欢他的帅气,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海豚音。在这学期的中外音乐名作赏析课上,张老师给我们看了Vitas 的演唱会CD,我终于有机会全面地听了他的歌,我对他更加喜爱,更加崇拜了,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知道了Vitas的歌融合了现代与古典的双重元素,所以就决定以他来写这篇论文。 从艺术史上来看,自“古典”一词出现,迄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期间几经起落,内涵也几经变迁,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个人,往往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行文之前,有必要对这个概念做一个小小的定义。 “古典”特指这样一种艺术风格:形成于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深邃的思想、朴素的形式、理性的内涵等特征,借用德国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的评价,就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曾有人说,艺术创作中惟有“变化”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回顾Vitas历年的作品,风格多样也是不争的事实,令他在喧嚣的流行音乐界卓尔不群。在此基础上,观察其艺术中的“古典因素”,则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风韵越来越明显,然而又并不是一味复古,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个性的发挥。 在某些场合,“古典音乐”概念另有一层含义,可视为“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代名词,并以此区别于纯粹消闲娱乐的“流行音乐”。 在此意义上,必须承认,Vitas从来就不是纯粹的流行歌手,即使在乍出道时,虽不乏时尚另类的包装、性感妩媚的身段、迷离魅惑的眼神、诡谲奇幻的舞台,然而这一切之外,古典艺术严谨理性的风范依然处处闪现。 同样地,目前,他显而易见地日趋成熟稳重,然而,并没有直接演绎古典歌剧的倾向。 假如以如此眼光审视Vitas的艺术,则可发现,他既具有古典艺术强调的扎实底蕴:声乐功底、舞蹈基础等,又不一味拘泥于程式化的规范。而是将“古典因素”拿来为自己所用,进而扩大与丰富已有的艺术语言,令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在他作品中的“古典因素”,是几百甚至上千年积淀的艺术形式,在一位现代艺术家那里映射出的“印象”。 以“古典”而论,Vitas的假声技巧,无疑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因素。几年来,代表作品数不胜数:《歌剧2》中的经典华彩、《奉献》中的极限高音、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经过这一学期的《中外经典音乐鉴赏》的课程,老师经过多娱体以及亲身教导的教学方式,使我可以在中外经典音乐名作品欣赏为内容的课程,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贯穿整个课程。通过老师循循善诱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中、西方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西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如中国的古乐,日本的能乐,西方的歌剧等。从而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培养我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丰富了我的音乐文化知识。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艺术作品。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在声乐作品赏析中,由于音乐是与歌词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形象的,我们能夠比较明确、具体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个学期令我最深刻的就非老师教我们唱的《阿里郎》莫属了。《阿里郎》是一首朝鲜民歌中的代表音乐作品,能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认识长鼓舞、伽倻琴弹唱的表演形式。《阿里郎》还翻译有了国语的版本。让我学习和了解

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懂得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合作创编与歌唱表现中培养自信、乐观的学习态度。 而且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 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朝鲜族民歌又称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主要伴奏乐器是恤椰琴、长鼓。 《阿里郎》是一首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直白又流露出委婉缠绵的朝鲜族民谣,蕴含朝鲜民族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歌词中的“阿里郎”相传是朝鲜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在起义失败以后,与妻子一起隐居深山。一天,其妻子被人调戏,阿里郎因怀疑妻子不忠,愤而离家出走,他的妻子追着用痛苦哀求的声音叫喊着:“阿

电大考试-中外音乐赏析试题(答案)

电大中外音乐赏析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弦乐家族中音最高的乐器是(小提琴)。 2.肖邦的许多作品带有充满(浪漫性)。 3.《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青年时期的代表作品。4.肖邦是钢琴诗人(浪漫主义乐派)作曲家。 5.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 6.肖邦是波兰民族乐派的伟大(开拓)者。 7.李斯特一生所创作的13首(标题)交响诗。 8.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的代表作品(前奏曲)。 9.李斯特的前奏曲采用传统(奏鸣曲式)写成。 10·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又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1.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 2.民歌用朴实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3 4.民歌的体裁形式一般以为(山歌和小调)为主。 5.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称(劳动号子)。 6.号子的歌词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编写出来的)。 7.号子歌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 8.山歌是人们在(山野、田间)抒发思想感情。 9.《脚夫调》属于山歌类的(“信天游”)。 10.山歌的唱法一般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 1.音乐是一种(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2.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3.对音乐音响的(辨别力)。 4.欣赏音乐通常可分为(三个) 阶段。

5.音乐是一种善于 (激发感情) 的艺术。 6.音乐是(表情)的艺术。 7.音乐的艺术表现主要是通过(旋律)进行。 8.音乐的实践活动是(创作)基本环节。 9.音乐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10· 音乐实践活动中没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就不会有(音乐实践活动)。 1.施特劳斯是(世纪末)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 2.交响诗《唐. 璜》是(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品。 3.李斯特开创的标题交响诗是(印象乐派)继承和发展。 4.德彪西是(八十年代)音乐的代表者。 5.德沃夏克创作上的高峰时期是在19世纪的(十二部)。 6.德沃夏克有(十一部)歌剧。 7.德沃夏克是(捷克)的作曲家。 8.《水仙女》作品的作者是(德沃夏克)。 9.格里格的全部作品中,(钢琴曲)和(歌曲)有特殊的魅力。 二、单选题 1.格里格从5岁在钢琴上发现( A ) A.九和弦 B.12岁 C.30岁 2.交响曲在创作上越来越( A ) A.自由化 B.表现风格 C.情绪化 3.奥大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创作多少音乐作品( A ) A.40多部 B.80多部 C.60多部 4.音乐的表现上有浪漫主义乐派音乐形式比较( B ) A.表现 B.自由性 C. D.感觉 5.舒曼在18世纪是30年代音乐创作的( A ) A.3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中外音乐鉴赏心得

中外音乐赏析心得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许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往往都表现了音乐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影响下而产生的不同感情体验。音乐鉴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我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不少作曲家在乐曲中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音响加以艺术模拟,可以引导我们加以想象。音乐鉴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听觉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美育教育方式。音乐鉴赏的过程,是一个包含感知、理解、想象、情感、鉴别、分析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的动态审美过程。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中外音乐赏析这门课程。 如今各高校纷纷开展音乐鉴赏课,通过这学期学习这一课程,我感受到音乐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审美观。同时也使我们学会了如何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利用音乐来治愈我们的心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赏析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体验和感受不同的音乐流派。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流中,存在着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音乐风格与流派。每一种都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或者表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它们平 等地共存于人类音乐文化的宝库中。在电子科技、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

村”中。因此我们不能只欣赏中国的传统音乐,,而且还要更加开放的视界体验并鉴赏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练就“多元文化的音乐耳朵”,不断扩大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 第二,把握音乐的情绪与情感。音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感情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形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体验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单地表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我们有了更多的情感体验。? 第三,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我们区别不同音乐作品的体裁和形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的相互不同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正 是这些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因其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思想情感,才使人类的音乐宝库绚烂多姿、异彩纷呈。音乐教学中,老师不断引导我们倾听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我们的感性体验,发展 我们敏锐的音乐感觉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音乐鉴赏教学,使我们感受并体验到不同的音乐表 现要素、把握不同的音乐情感与情绪、区分不同的音乐体裁与形式、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流派,并在大量积累音乐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培养并发展了我们敏锐的审美感觉力。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综述

《中外经典名曲赏析》课程教学综述 《中外经典名曲赏析》是一门针对成人脱产本科学生的层次特点,进行新的课程整合之后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由于该层次学生的特点是:一部分由本分院培养的音乐教育专科学生升本构成,一部分是来自全疆的需要再深造的音乐专科人才构成,因此,将《中国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教学中以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为主,相关时期的音乐文化知识讲授为辅。针对学生未来就业需要,通过该门课程的开设,教授学生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注重方法掌握,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下面就对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做详细论述。 一、教材分析 该门课程开设学期是在第一学期,开课总学时为36课时,每周两课时,除去最后两周的复习及考试的4课时,中外音乐史理论知识与经典名曲的赏析内容要压缩在16周完成。针对有限的课时数,及庞杂的课程内容,在教材方面,选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田明俊主编的《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该本教材是适合于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选修音乐方向的学生、参加职后继续教育(音乐方向)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以及高职、高专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就教材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适合目前培养的学生层次特点。该本教材内容包括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两大部分。贯穿以中外史学教授为主线,以中外经典作品赏析为主体,做到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的特点。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欣赏导引”、“信息点击”、“拓展与探讨”三大板块

的框架,凸显理论知识与审美实践相结合,作品分析与人文内涵相联系,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相融合的特点。 二、教学目的 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具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需要重点讲述的理论内容,包括了解包括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各历史时期的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部分;包括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各历史时期的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部分;包括世界各地域各历史时期的歌曲、器乐等的世界音乐文化部分。第二,通过对中外各历史时期的音乐文化内容的掌握,通过相关经典作品的赏析,提高对中外音乐鉴赏风格演唱的能力;从理论层面进行作品曲式及音乐美学角度的分析,进而达到具备写作思辨性文章的能力。第三,通过以上两层面的学习,在熟练掌握中外音乐史基础知识、经典作品鉴赏方法的同时,指导学生在未来从事音乐教学及音乐鉴赏方面的研究工作。 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音乐审美实践教学,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音像资料的视听入手,加强音乐审美感受,多唱、多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作理论分析、总结和归纳。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为目标,注意知识掌握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相关知识的同时,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音乐审美价值观。提倡学科知识的综合讲授,注意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在对中外各时期、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分析中,贯穿“文化中的

音乐欣赏结课论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很有幸,借着继续教育的机会我能和老师们一起欣赏了这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个学监和一群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后真的让我好感动!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单,干净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使观众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很多人,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但人倒是不坏。他服从制度,但能在制度下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干点事情。他喜欢音乐,于是他便开始用音乐来教化那些问题少年们,艺术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b17926571.html,,请保留此标记。)确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呢?而马修老师以其温和的作风改变着什么,让整座学校师生之间的对立缓缓消散,除了那个刻板的校长,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尝没有松动过呢?这就是尊重的魅力、温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爱的魅力!用爱心可以试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马修不是圣人,他无力坚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当他矮小的背影转身离去,我们何尝没有一份无奈的苍凉。 让我很受感动的是合唱团表演的那一刻,那个最具有音乐天赋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心情沮丧,神情显得格外落寞。而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伟大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伯乐的,可虽然如此,每一位孩子都渴望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b17926571.html,,请保留此标记。)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而做这种教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像马修,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新大学音乐欣赏论文完整篇 摘要:音乐欣赏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有感,音乐欣赏的素养以及欣赏时的心理活动。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不同,中国民歌的特点,乐器在音乐发展上的作用不可磨灭,对此课的建议。关键词:音乐欣赏、古典音乐、乐器、民歌、西方音乐、现代音乐 正文:经过上音乐知识欣赏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因为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思想中总以为上音乐知识欣赏的选修课是一种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也许是我不太了解音乐的缘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这样惧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选修课程都是一些诸如音乐美术影视等等一类的课程。在我记忆中,从高中开始就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久而久之也就将它们淡忘了。而如今,感觉又回到小时候上音乐课,因为唱歌的时候总跑调,我因此一度对音乐灰心丧气。但是在看电视搜台的时候听到有好听的歌曲总要停下来去听,也许是对音乐的“另类”喜欢,我选择了音乐知识欣赏作为我的选修科目。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这也使得我在课程结束以后觉得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来谈一下这学期所听音乐给我的一点感受。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来说,音乐欣赏对自己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会了如何欣赏音乐就意味着学会了如何欣赏生活中一些和音乐一样美的东西。 一、音乐欣赏的素养 欣赏音乐不仅仅是从感官上觉得好听就行了,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去欣赏音乐。要欣赏一首曲子,我们应该了解写这首曲子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他当时的生活社会环境是怎样过的,他为什么会写这首曲子,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一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政治、文化上的意义,对当时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对现在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作为大学生要上这门课,我们最起码要知道一些最基础的音乐知识才能对音乐进行更深层次和有意义的欣赏。 二、音乐欣赏的心理活动

中外流行音乐鉴赏(论文设计)

中外流行音乐文化论文 现在我们所听的歌曲,像是周杰伦、蔡依林、喆等歌手,他们的歌都属于流行音乐。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 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音乐才子喆推出了全新大碟《太美丽》。喆说,这专辑是他在音乐上的一个突破,同时也感觉到现在亚洲流行音乐正在退步,所以他特别想生活在音乐发展最快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忧虑亚洲流行音乐的退步对于喆来说,音乐是他现阶段的全部生命,所以在专访中,喆一再表示了对当前亚洲乐坛流行音乐质量下滑的忧虑。“我觉得现在的音乐圈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一些有品质的歌曲却不能流行,歌迷们越来越不注重音乐本身,这样会造成整体水平下降。”喆说,他现在平时听的音乐都不是音乐排行榜(图片-新闻-网页)上占据高位的歌曲,反而是甲壳虫乐队时期的经典作品。“我觉得那时候的歌儿特别耐听,可以从中回味很多东西,一点儿不肤浅。”喆笑着说,他着实羡慕那个时代的人,生活在一个音乐极速发展的时代里,“我特别想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或者再早一些,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喆认为,那个时候资讯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用心去听音乐。“我觉得其实资讯量过大不见得是好事情,现在人们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筛选资讯上,看什么、听什么都是走马观花!”喆说,对于在音乐上很有洁癖的他来讲,他为现在的乐坛而忧虑。到了用平和心态看社会的年龄喆的这《太美丽》推出后,各界的评价不一。有些听众还表示,《太美丽》专辑没有什么突破,对乐坛不再有指导作用。对此,喆坦然受之,“没有任何一个艺人能够永远领导市场,不管是麦当娜(图片-新闻-网页)还是谁,都不可能做到这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喆说,他永远也不会去揣摩时下流行什么,听众愿意接受什么,“在音乐这方面,我很坚持我自己,我也不期待我的音乐都能让受众接受!”至于有人批评《太美丽》没有创意,喆的音乐已经到了瓶颈期,喆回应,实际上,《太美丽》是有突破的,和过去相比不管是音乐本身还是包装都更加自然、质朴,“我现在做音乐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了,《太美丽》这唱片让音乐整体都宽泛了起来,虽然我可以接受大家对这唱片看法的不同声音,但是我不能认同瓶颈期的说法。”喆还表示,以前他的音乐比较有批判性,比如《太平盛世》等,但是《太美丽》是温和、平静的,“我都过了35岁了,这是一个可以用平和心态看社会的年龄,我希望我的音乐可以反映我的心态!”在喆以往的专辑发行记录中,两三年才推出一唱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不到两年就创作出来的这《太美丽》则创造了喆自己最快的发片纪录。“因为这一年多我没有回美国,”喆这样解释,“我觉得美国和亚洲的生活方式挺不一样的,我在美国就会特别想休息,想放松,但是亚洲的工作节奏就很快,这一年多以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亚洲各地做演唱会,所以亚洲的工作节奏让我比较快地做出了这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第一题: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谈到音乐,有人曾经说过:“建筑是音乐的凝固,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得艺术,也是是声音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声音,它不可能想造型艺术那样塑造和描绘出形态逼真的物象与人象,也不可能像语言艺术那样表达明确的思想,叙速具体的情节。但它可以激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与共鸣。 而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当数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由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的,以及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的我国少数民族或国外外族的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按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着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一是器乐音乐、二是戏曲音乐、三是说唱音乐、四是民歌、五是民间舞蹈音乐。这些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情趣所在。在器乐上:中国传统器乐共有8类包括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戏曲类就有很多了,其中发展成曲种最出名的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还有“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的秦腔。说唱音乐早期都是农民艺术。由于曲种的流行地域不同、流传的阶层的审美观念不同 ,以及南北文化差异 ,就形成了南北说唱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关于民歌文化,那就真丰富多彩了,而且是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而萌生的,每一个民族又各以多样化的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主要有五种形式:劳动号子、舞歌、山歌、小调、长歌。 徐中玉说过:“大学生需要吸取全人类文化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则更应有广泛的理解,并加以发扬光大。具有宽厚

音乐鉴赏课结课论文(选修课)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鉴赏课的感想 摘要: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学习完音乐鉴赏这门课程后,学到很多东西,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对于音乐有些想法想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课堂。 关键词:音乐赏析感受 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老师主要讲了两大部分,前面一部分主要将一些乐器以及一些有名的音乐家。后期讲古典音乐,分时期介绍,并介绍一些时期的代表人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我对音乐的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我比较喜欢的几个人物。 一喜欢的音乐家 说两个喜欢的三个音乐家,一个是阿黛尔(Adele Adkins)最喜欢她的老师讲的时候放的她的这首歌,在格莱美颁奖的舞台上,这个格莱美奖的宠儿,喜欢她身上奔放自然地味道,现在还记得那几句歌词让整个班都沉浸在其中“There's a fire starting in my heart,Reaching a fever pitch and it's

bringing me out the dark,The scars of your love, remind me of keep me thinking that we almost had it all The scars of your love, they leave me breathless”。 第二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汪峰,感觉他特别有才,那次去KTV唱他的《北京北京》,以及老师上课放的音乐《我爱你中国》,他编曲、歌词、唱功都很好,喜欢他身上的特有的色彩,汪峰是一个伤感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敏感的诗人,是一个用歌唱来关注和面对现实的知识分子,但是,依然在路上。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歌手诗人,他的音乐,有抗争而不颓废,有呐喊而不尖叫,有挣扎而不自虐。在迷茫的人生意义路上,像一个孤儿,像一只麋鹿,却依然能够伴随着你走出困窘的天地。 第三个是日本的编曲家久石让,以前不太了解他。老师讲完课后又继续了解了一下。他与宫崎骏合作,他为《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片尾曲太好听了,与故事情节配合的完美无缺。他的音乐注入了灵魂,集所有的美妙于一体,我觉得这是作曲家与听众的沟通桥梁,通过他的音乐,表达他此刻的心情。或抑郁,或欣喜,或深沉,这些牢牢地将听众与作曲家联系起来,产生共鸣。 音乐鉴赏让我知道了以前好多不知道的作曲家,这只是其中的几个,以后也会继续关注。 二对音乐认识的改变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外,我们还学习一了些简单的乐器知识,如:古筝,笙,笛子等等,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也经常组织一些打拍子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

音乐鉴赏 听中外民歌之感想

听中外民歌之感想 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一类别人类自娱、文化流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名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外的民歌各有什么特色,为何到现在还处处传唱。 中国民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民歌的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因此在中国民歌的演唱上,我们应该掌握它的风格特点及民歌演唱中的地方色彩,才能唱出味道来。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大部分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演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述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到了南宋讽刺性的歌谣多了起来······ 中国民歌的体裁形式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它们犹如绚丽的百花遍地盛开,美不胜收。 (1)陕北民歌 相信大家熟知《信天游》吧,《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2)江南民歌 江南民歌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这些地区的民歌。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人民勤劳心细,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和北方的豪爽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说《采红菱》、《杨柳青》、《茉莉花》等。尤其是《茉莉花》被引用,发展,成为世界音乐经典。 (3)四川、湖南民歌 这一代的民歌许多是以劳动号子为形式的,因为那里有一条长江从他们的土地上流过,湖南民歌的特色是音调嘹亮悠长,演唱时真假声运用自如,高声区音高所以多用假声,高腔发挥淋漓尽致。所以要唱好湖南民歌,一定的嗓音条件和演唱技巧是不可少的。

中外名曲鉴赏论文

音乐,可以说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从这种意义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由于滋生土壤(错综复杂的文化)的差异,它显然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主要是交响乐)。一曲《高山流水》旋律古朴、典雅、优美、深沉;节奏平稳、舒展;音调缠绵、柔婉秀娟;体现出阴柔美。一曲《命运交响乐》节奏明快、急促、音域宽广,曲调明朗、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体现出阳刚美。可以看出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不只是两首乐曲风格的差异,更是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在音乐审美观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体现。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两个相同的故事,只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一个源于美国,当它们都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其音乐表现方式的不同正体现了中西方音乐的差距。《梁祝》是中国音乐家创造的一首交响乐,以小提琴的演奏为主线索,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在显示部尾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来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展开部中的“哭灵投坟”则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某些演奏技法和效果,听来别有风味。《罗密欧与朱丽叶》曾被改编过多次,这里就以柏辽兹的所作的戏剧交响曲来说。其实采用声乐二重的形式,以声乐的叙述来提示器乐的表达,再以器乐的表达来深化声乐的叙述,二者相辅相成。

《梁祝》由引子开始,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及草桥结拜,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情趣。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下,长笛以其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接着,由双簧管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之后,在清淡的竖琴伴奏和木管乐器呼应下,独奏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纯朴、优美、极富诗意的爱情主题。大提琴潇洒浑厚的音调随后加入,与独奏小提琴进行着交流对答,描写梁祝二人在草桥亭畔相互结拜、心心相印的情景。乐队全奏,重复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起而应和,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最后,乐队将副部主题再次重复一遍,音乐进入结束部。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成。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生动地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柔情和动人场面。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一部分是整部作品的序曲,短小的“引子”以乐队来演奏,一个急促的骚动主题依次在中提琴、大提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上先后演奏出,构成赋格的形式,随着这一主题不断反复,乐队的演奏不断地加强,音响的层次不断地扩展,突然之间,长号和低音大号威严地吹响,打断了不断升级的骚动,弦乐演奏出骚动主题的零星碎片。——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凯普莱特与蒙泰古两个家族的械斗场面,以及公爵出面制止争斗的过程。在弦乐演奏的一个长长的引子之后,以小提琴、木管乐器、弦乐多次演奏出叹息一般的旋律,这是戴着面具潜入凯普莱特家的罗密欧的形象。隐约之中,定音鼓轻轻敲响,朦胧的舞蹈节奏将他的思绪带到了舞会现场,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赏析 xxx 仪器仪表工程 P1602085236 摘要: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技法,合理应用于乐曲中可以使乐曲更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帕海贝尔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舞曲》是一首被大家广泛传颂的音乐作品,是世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之一,被大量引用于影视、歌曲、舞蹈等艺术作品中。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丰富多彩,在不同人看来有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 帕海贝尔;卡农;吉格舞曲 一.卡农简介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卡农》可能仅仅指的是帕海贝尔那个版本的卡农。的确,这首世界名曲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于在它被创作伊始就被广泛传颂。它穿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至今仍然回荡在人们心中,不管是在音乐厅还是在大街小巷,甚至在人们的手机里,都能听到它。帕海贝尔的《卡农》是流传最广、传世最长的西方经典名曲之一。现如今,它似乎成为了卡农的代名词,人们一提到卡农,脑海里就会响起优美而熟悉的旋律。然而,广义上卡农指的其实并不是某一首曲子,而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 卡农canon是复调音乐的一种,从字面讲即“轮唱”之意,最早源自希腊文,意为“规则”。即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轮唱”,而使得整首乐曲富有层次感、立体感[1]。用这种手法而创作的乐曲就被称为卡农曲。 二.帕海贝尔简介

约翰·帕海贝尔(Pachelbel, Johann)这个名字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有点生疏,我知道他完全因为陶醉于他梦幻般的音乐,他是德国著名管风琴家、作曲家,一生辗转,在1678年他在爱尔福德担任管风琴师的时候收了一个叫约翰·克利斯多夫·巴赫的学生,而这个学生恰恰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哥哥。所以很容易大家会把他和巴赫的创作联系起来。不过这并非牵强附会,毕竟帕赫贝尔当时是管风琴师中的翘楚,中德学派的代表,非常有自己的风格,据说他是最早使用特定音阶和和声来代表特殊的情绪的人。他的众赞歌前奏曲是把北德宗教性较强的旋律和南德抒情性音乐的相互融合,自成一体。他最有名的曲子当属我们耳熟能详的《D大调卡农》了。关于这首世界名曲的创作背景,有很多种说法,一是这首曲子是帕赫贝尔为怀念患黑死病去世的妻子和女儿而作的,当时还年轻的帕赫贝尔,在忍受着失去爱妻和儿子的巨大痛苦下创作出了这组音乐,这组音乐可以说是不朽的,而后世所称的D大调卡农正是这一组音乐中的一首变奏曲。 帕海贝尔一生主要精力都用于创作适于教堂演奏的宗教音乐,而其中的大多数已几乎被遗忘殆尽了。反而是一首小巧的本来可能是为家庭娱乐而作的《D大调卡农》流传益广。在帕赫贝尔这个名字早已消黯的今天,它的旋律却变得耳熟能详,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吧。 三.《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简介与赏析 这首曲子的全称是《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Kanon und Gigue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 D-Dur),作曲年代一般猜测为1680年前后,起初是为三把小提琴和数字低音乐器(一般是大提琴)而作的一个小品。而现在能找到的版本则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正统的卡农包括倒置(相对前面音程的转位高音和低音变调的变化)、逆行(后面的音程是前面的音程逆向演奏)、增音(以通常音符两倍的时间来重复主旋律)、减音(把音符紧缩为原始时值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重复主题的方法)[2]。其实卡农作为一种技法是很常见的,比如《保卫黄河》中的那段轮唱,或是贝多芬的《第一乐章》. 而吉格则是一种民间舞蹈,大概如同快步舞。比较流行于爱尔兰和苏格兰,不过现在吉格那部分很少能听到了。 我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卡农这首曲子?可能已经记不清了吧,也许是在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现代中外音乐 今天挑了一个下午认真听了外国音乐与中国的音乐。感觉音乐上来说,都是通情达意的东西,中外音乐都是将生活的东西融入歌曲,也就像诗歌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首先通俗音乐主要是留意了外国的taylor swift跟adele,就个人而言更喜欢adele的歌唱,以Heartbroken Soul的歌曲为主,就歌曲而言,带出如此强烈的抒情感,是因为她继承了爵士乐的精髓,主要受到美国爵士、蓝调歌手埃塔·詹姆丝与“爵士乐第一夫人”艾拉·费兹洁拉的影响,她的独特的烟嗓配合耐人寻味的曲调,每一个字都直击心灵,散发出一种渗透到灵魂深处的震撼。她有让人听后不忘的嗓音,直击灵魂深处的最柔软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她用心灵之声打动了全世界体验过失恋的人们,也用自己的心灵与自己的感受无与伦比地加深这些感受。而taylor的歌词带有高度的自传性;她属于乡村流行音乐流派,她说过:“你听我的专辑,就像读我的日记一样。”更多是贝斯,吉他三和弦的声音,听上去情绪更加高涨,比较适合年轻人去听。

而外国的文化相对比较开放,以宣扬英雄主义为主,强调个人力量的强大,以至于音乐会偏明快激昂。如《梁祝》以小提琴演奏为主,运用了西洋协奏曲的奏鸣形式,很好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吸收了戏曲的表现形式,运用了京剧的倒版和越剧的嚣张。而《罗密欧与茱丽叶》是主要运用了声乐二重的形式,以声乐的叙述来提示乐器的表达,有中提琴,大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等等。可看出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八度叠置其次,整体是一种悠扬、舒畅的感觉。西方音乐多是和声,多声部的,乐器教复杂,机构精细繁杂,音乐宽广,表现力强,弦律性更强。 各国的音乐都在不停的发展之中,百花争鸣可体现在音乐上。中国现今为了音乐交流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作为“2012盛世音乐文化周”的组成部分,小提琴家盛中国将携手钢琴家濑田裕子,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梁祝—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名曲音乐会”。届时,盛中国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演《樱花变奏曲》,将动听的日本民谣增加了新意,在音乐殿堂中邀听众共赏樱花。在中央台等频道也有音乐的熏陶。相信对于中外音乐的理解会随着岁月而更加深入。

我的音乐故事 中外名曲欣赏选修课结课论文

我的音乐故事 《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可见音乐都是源自于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从而反映对生活的感悟。经过一学期的钢琴欣赏课程,我对音乐的认识从最初学校老师教的儿童歌曲、到后来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上升到了从内心出发来感悟音乐的魅力,把音乐融入到思想中、生活中这样的认识。音乐是有生命的,是会和我们谈心说话的,当我听到民间艺术家阿炳的《二泉映月》,那缓缓流淌过耳边的音符仿佛把我带回了他的世界,当我听到贝多芬最著名的那几部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或恢弘大气,或沉思低吟,或惊心动魄,仿佛这个曲子的主人正站在我面前,同我娓娓道来他酸甜苦辣的一生。 经常的我会陷入一首音乐中,或者迷上了它的曲调,或者喜欢它的节奏,或者爱上了听它时自己的美丽心情。总之,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士,唱歌也只能说不至于让人恐怖,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热爱音乐,并且它已经成为我灵魂和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了。其实我也不清楚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喜欢上音乐的。记得很小的时候,音乐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很神秘且遥远的东西,而且那时我的父母并没有发现我对音乐的兴趣。记得那是在十岁左右,父母当时那个年代比较流行去歌厅舞厅唱歌来休闲娱乐。经常是一些亲朋好友在一起聚餐聊天之后,就着聊天未尽的兴致,云涌似的去歌厅舞厅释放内心对生活的感受和对即将逝去的青春的怀念。还记得那个时候父母最喜欢唱的就是《涛声依旧》、《众人划桨开大船》等等到现在还很脍炙人口的歌曲。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小孩子,连字都认识的不多,更不会唱歌了,顶多跟着哼哼几句,我坐在角落里看着大人们各种或优雅或唯美的舞步,以及悠扬的余音绕梁的绵绵歌声,觉得大人的世界特别精彩与神奇。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的奕奕神采和灿烂笑容,我小小的心充满了神往,特别希望自己会长大,然后像父母那样在音乐的神奇世界里,或低吟或浅唱或高歌,尽情的抒发内心的情感。 渐渐长大后,自己经历的事情也多了起来,忽然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有听歌的习惯,也都有自己最爱的歌名和歌星,出于不甘落后的争强好胜心理,我也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歌曲。后来听的歌多了,也开始会挑选真正喜欢的歌曲了,也会跟着旋律慢慢的哼唱,沉浸在动听的旋律中,甚至忽略了周围的世界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而且听歌对于我来说也是个很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偶尔心里有不舒服的感觉,或者遇到不顺利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去安下心来去听听喜欢的歌,随着音乐声响起,原本躁动不安的心情会莫名的平静下来,就像大热天里口干舌燥的时候,吃了一根冰棍。虽然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想听什么歌都要去买CD或者磁带,而且正版的也比较贵,但是我经常偷偷的攒下零花钱,每次攒够了一盒磁带,心里都会喜悦好多天,然后爱不释手的反反复复的听。 音乐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美好,有了音乐,我们可以让自己由于一天劳累的工作而疲惫不堪的身体得到休息,可以让突然不安的情绪得到抚慰,可以让忧伤的心情变得灿烂明媚,更可以让开心快乐的时刻变得更有意义。记得高中的时候,当时学业是比较紧张的,一天没有多少自己的自由时间,不过学校每天下午都会有校园广播的时间,这也是一天中唯一的几段能得到休息的时间了,也是为数不多的心情轻松洋溢的时刻。负责校园广播的同学会从大家那里收集来许多好听的歌曲来选择播放。我们高中的时候有很多很流行的歌星,于是听他们的歌在校园里就慢慢成为了一种大家都追逐的时尚,比如孙燕姿、周杰伦等,还有一些轻音乐,很适合晚上入睡前听,静静的伴着悠长的调子进入梦乡,心情很好,熟睡的时候嘴角肯定也是带着笑容的吧。不过在听歌的时候我却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对于很多旋律我都特别熟悉,甚至刚开始几个音符我都可以哼出下面的调调,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歌的歌词是写的什么。每次听歌的时候,我都会跟着曲子哼哼,然后自己深深的陶醉在旋律中去,不知不觉时间就流淌过去了。可是到了后来,真正有一天我可以登台唱一首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