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论文

物理力学论文
物理力学论文

物理力学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物理力学论文

古代人无法理解地球下面的人为什么不会掉下去,此困惑是由于以自己为参考系而产生的。今天的人们无法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及天体的公转运动也是惯性运动,此困惑是由于以牛顿惯性为"参考系"而产生的。惯性的实质就是:物体通过某种运动状态来保持或主动改变某种运动状态来达到其内部的熵状态的一种属性。整体科学体系是研究自然整体的整体性质与功能、有序内部结构及其起源与演化过程的科学理论系统。

惯性力学

严格说来:牛顿第三定律(互为作用力定律)应该是力学"体系"定律,是在各种作用方式力以及各种属性力之间建立关系的定律;去掉牛顿第三定律后的广义力学核心四定律(见[2]文),应该称为"惯性力学"核心三定律(以下简称"惯三律")。"广义"是相对牛顿力学及牛顿惯性而言的。之所以还保留"广义惯性"一词,也是因为只有惯三律被大多数人接受后,才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再改变为"惯性"一词。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以下简称牛二律)是惯三律的物体外部空间在ρ均匀空间情况下的定律,是其推论,不再是惯性力学的核心公设性质的命题。

(一)广义惯性使牛顿力学进化

爱因斯坦独具慧眼,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及自由落体运动与质量因素无关的经验事实,总结出了等效原理,且明确与准确地说:物体的同一性质按照不同的处境或表现为"惯性",或表现为"重性"([3]第55页)。这个同一性就是广义惯性,这个处境就是空间。牛顿第二定律实质是其第一定律涵义的数学表达式。所以,广义惯性的发现,其革命意义是指动摇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核心地位。广义惯性包含了牛顿惯性,所以,又是其进化。同时,也说明了需要建立一个取代牛二律的进化性质的核心命题系统的新力学理论。广义惯性又引出了两种空间及其区别的新问题。这个新问题困扰了爱因斯坦的一

生,走了一大圈"弯"路后,在他晚年时,才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曙光--物体具有空间的广延性([3]第十五版说明),由此"广延性"再往前走一步,就是[2]文说的ρ空间及其区别的标志是其梯度值的有否。这说明还需要一个新的涉及空间的基本概念及与其相对应的原来等效原理所没有涉及到的新的经验事实:物体质量部分的压强梯度现象(注:在固态的具体物体内部,此"压强梯度"表现为"胁强"),也就是爱因斯坦的物体的空间广延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引出了物体的非刚性及其具有内部空间结构的抽象性质([4]第六章)。于是,"万事俱备",只欠建立一个新的核心命题系统了。可以说,惯三律就是这个系统。广义惯性是由于把"重性"也归于同牛顿惯性一样的物体属性,所以,其革命意义也主要体现在"重力"方面。"引力"是对重力本质的错误认识。广义惯性与场概念把原来引力中的两个平权的物体分离开来:一个是仅表现广义惯性的一般(非整体)物体;另一个是具有产生重力场的特殊性的中心物体。一般物体与中心物体之间已经没有"力"的关系了。但通过重力场(原来引力场与自转惯性离心力合成的重力场涵义需要改变)有"能"的关系(见此文的"ρ空间与能"一节)。到此为止,广义惯性已经完成了其逻辑任务,即取消了引力及导出了中心物体的特殊性(当然也具有广义惯性的一般性)。这个特殊性的中心物体就是整体天体。于是,广义惯性与整体天体就构成了理论的内部逻辑性(也就是"自圆其说")。广义惯性取消了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区别。当然,更没有质量的第三个属性--产生引力场。说重力场是特殊的ρ空间,也有其对应的经验事实,即具有重力场的质量部分的天体,一般都具有密度及压强(也有温度及磁场因素)与中心距离近似反比分布(中聚度)的现象。同时,其现象也表明了这个天体(中心物体)的特殊性。中聚度现象已经是整体性的一种体现。

(二)再看牛顿力学

为什么人们回避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的惯性力的道理呢?就是因为把重力也当作外力(引力)时,物体本身没有反作用力--惯性力(重力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无关),这正是牛顿力学理论内部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这也正是爱因斯坦所注意的地方。为了回避这矛盾性(无意识的),不得不让其"外力"担当"广义"的力的重任。"力是物体加速运动的原因"这一没有条件限制的观念,是牛顿力学最主要的思维定势。不管是相对的加速运动还是"绝对"的加速运动,人们都在头脑中马上反映出来要乘上物体的质量,使力成为其运动的原因。于是,其直接错误后果就是把非牛顿惯性系内或重力场内的物体"自由"或有阻力的"不自由"的加速运动,也当作有外力(不包括阻力)正在作用之。之所以把非牛顿惯性系中的外力惯性力叫做虚构力,是说明牛顿力学中还有第二个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直接作用"--这是作用方式力,但有的教材除了摩擦力外,把作用方式力几乎都归结于弹性力则是错误的。又从这第二个观念来看其外力惯性力时,真的不存在另一个物体来表现之,只得权宜称为虚构力。当把重力也当作外力时,发现确实有另一个物体(中心物体)与之对应,这可是"真实"的外力了。麻烦又出现了,这个引力是超距作用性质的力,从作用方式力的观念角度来看时,又难理解了。为了让引力回复到可理解的直接作用性,又引起了从牛顿时代起至今的许多人去虚构在两个超距的物体之间飞来飞去的各种"微粒子",以此物来担当引力成为直接作用性的重任。引力本来也是虚构力,还要为这虚构的"东西"再虚构一些东西,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凡是具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广义惯性,也可以说是"万有"惯性。之所以惯性力学在力学体系中占有主要及重要的地位,而其他属性(如弹性与磁性等)力学占次要地位,且以"惯性力"作为力的物理单位,也是由于其"万有"的原因。但作为表现广义惯性力的重力的空间(重力场)及场源物体(整体天体)可不"万有"。这两个角度分不开,还会认为重力(引力)"万有",这又会回到为什么会超距作用的难理

解的怪圈。广义惯性使探索"引力作用机制"的研究方向成为毫无意义的方向,是徒劳无功的方向,因为引力本身是由牛二律的局限性而派生出来的虚构的力。

(三)再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特有的知识结构(马赫哲学、狭义相对论、四维时空、光、场及黎曼几何),决定了他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理论之路。马赫的功绩是看到了牛顿力学体系中有一个缺陷,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依参考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于是,作为判断牛顿惯性运动的前提也就成为不确定的了(相对性)。不得已,马赫把现象世界的远处的恒星当作其绝对参考系了。马赫的错误就是把牛顿惯性定律中的物体的属性(保持性)与其运动状态问题混在一起了。爱因斯坦受马赫哲学的启发,又发现了等效原理,但同时又继承了马赫的错误。被夸大为改变人们时空观念意义的四维时空,只不过是用"运动"(还是光运动)角度来规定空间的一种方法。规定有结构的空间可有各种方法,其各种方法是平权的。用什么方法来规定空间则取决于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如果去掉了"光速"的弯曲时空还有力学意义的话,与牛顿引力定律正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本体性的场的描述:一个是以广义惯性"运动"的角度的描述;一个是以广义惯性"力"的角度的描述。而牛顿引力势所包含的空间意义,正是中心结构的ρ非均匀空间(重力场)的经验性的描述。终究是"描述",都不能代替核心命题性质的"表述"。没有明确的命题表述,其描述也就没有明确的理解前提。惯三律与广义相对论都以等效原理为其经验基础。只不过爱因斯坦又走上了光速的等效原理之路。而光速的等效原理是由"思维"实验得来的,且唯一能验证其理论的星光在太阳附近偏转现象,爱因斯坦在具体计算其偏转角度时,实际上是"非常谨慎地用惠更斯原理"([5]第23页)。而惯三律所依据的"低速"等效原理,连幼儿园里的儿童都可以感觉到坐滑梯时的加速度与坐汽车时的汽车加速度的区别,因其身体内有胁强的有否或大小之区别。战斗机飞行员已经体验了低速等效原理的所有内涵。所以,任

何脱离与回避"低速"等效原理的力学理论,肯定是不会成功的理论,因为其现象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且与力学密切相关。爱因斯坦之所以对"光"情有独钟,也许是无意识的回避其理论中的一个内在矛盾:"产生"引力场的中心质量(中心物体)必须很大,而体现弯曲时空(引力场)作用的物体必须很小且产生与不产生引力场无关紧要,这与引力中的两个平权的物体涵义是矛盾的。而"光子"正好是最小的物体,也就回避了这个矛盾。只有"整体天体才产生重力场"的结论,才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引力波、黑洞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统一的课题,来源于爱因斯坦。引力已经不存在了,当然"引力"波也不存在了;如果重力场有边界,重力场就与电磁场不同,当然引力"波"也不存在了。如果以光线在重力场中弯曲的角度而导出的"黑洞",黑洞不存在,因为光线在重力场中弯曲的原理不是由于"引力";如果是由于"弯曲时空"原理而导出的"黑洞",黑洞也不存在,因为本来弯曲时空是由光线的弯曲(光子的广义惯性运动)而规定出来的,反过来又认为光线的弯曲是由弯曲时空所造成的,这是什么逻辑?如果光线在重力场中有红移效应,那么,由此原理而导出的黑洞,黑洞有可能存在。引力都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统一的问题。目前的"大统一理论"仅剩下"引力"没有被统一进去,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经归纳的现象)再变为抽象层次的基本概念的过程,是人们最不习惯的过程,总不容易摆脱"具象"。之所以不习惯,其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人们先有了原来理论的抽象及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即使有了"具象"也看不到其抽象意义。而由抽象变为"具象"的过程,那可容易多了,但也往往"具象"出来客观世界不存在的东西。

从逻辑学角度,基本概念是不能被其它概念来定义的概念,其内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ρ空间也是如此,只能用"感觉"到的物体质量部分的压强梯度现象来说明之,但又不是压强梯度本身。"真空"是具象空间,真空里照样存在"重力场"的ρ梯度值的有否,可用具

象的压强梯度来检验之。但不能认为真空是ρ均匀空间。ρ空间与压强梯度的关系可类比铁粉末直观表现磁场结构的关系。摆脱不了具象,不能变为一个基本概念,也是爱因斯坦的"一无所有"的空间怎能分出两种空间的困惑原因之一,而用"运动"规定出来的弯曲时空又不能区分出是表述了物体的广义惯性还是表述了场的属性。特别强调的是:物体内部空间只能指物体质量部分所占据的空间,也是爱因斯坦晚年醒悟的"物体具有空间广延性"的涵义;而重力场空间不仅包含质量部分(整体天体)的空间,也包含没有质量部分的空间。这样就避免了变为"一无所有"的无边界的抽象参考系而带来的"相对"不清的问题。总的说来,ρ空间仅在数学形式上是标量场(其梯度为矢量场),但在物理意义上,则包含了表述广义惯性、可变为物体内部空间及重力场的本体性场、势、能、熵与质量部分的压强梯度等涵义。

高中物理与生活结合的途径论文

高中物理与生活结合的途径论文 : 一、关注导入环节的生活化 导入环节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导入环节的成功,可以大大提高高中物理力学课堂的教学实效。力学与生活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与许多力学相关的实例有过联系,只是没有发现其力学原理。教师可以将高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力学生 活实例作为课堂的导入,使学生擦亮自己的双眼,发现力学的生活妙处。利用生活实例进行高中物理力学课堂的导入,有多种方法。教师 可以利用口头陈述,引学生入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 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为生动形象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力学相关实例。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讲解支撑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力 学生活实例进行课堂的开始。“同学们思考过我们日常的走路与跑步 中的物理原理吗?”,首次接触到力学的学生一定会感到一头雾水。 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导入“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之时中蕴含着深刻的 力学原理,在走或者跑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身体会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自身的重力,以及地面对于我们脚的一股起支撑作用的力。这里 地面对于人体的起支撑作用的反力就是支撑力,它由竖直向上的压力 以及水平方面的摩擦力所组成的合力。”学生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产生好奇,而教师恰恰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入到精讲环节。在这 样的生活导入当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之下, 慢慢进入到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讲解环节。教师加强利用生活化的实 例作为导入,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关注练习环节的生活化 练习是提高高中学生对于物理力学知识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练 习环节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对于学生物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物理课堂中练习环节的存在,是服务于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加 强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最根本目标。因此,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结构方案 (4) 1.1 结构方案的选择 (1) 1.2 主要设计依据和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构件尺寸确定 (2) 第二章荷载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恒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活荷载 (8) 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地震作用 (15) 第3章水平侧移验算 (18) 第4章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结构荷载效应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2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D值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内力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非抗震设计时的组合 (41) 5.2 抗震设计时的组合 (45) 第6章框架梁柱的配筋计算 (46) 6.1 横向框架梁的配筋 (53) 6.2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56) 6.3 楼板计算 (59) 第7章基础设计 (62) 7.1 地质条件 (62) 7.2 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62) 7.3 柱底荷载的计算 (62) 7.4 确定基底尺寸 (62) 7.5 承载力验算 (63) 7.6 抗冲切验算 (64)

工业工程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英文翻译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好孩子推车事业部总装线生产线优化设计指导教师:

The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Balancing an Assembly Line Currently, along with the market changing, some forerunners production mode got an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ow raise a whole efficiency of assembling the production line, reduce a work preface in the ware, and pursue to synchronize production is valu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 produc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ost likely after carrying on subdividing to turn of have another a work preface flowing water to turn a continuous homework production line, at this time because of division of homework, the time of each work preface operates can't completely the same in theoretically and physically, this phenomenon that certainly will lead to a work preface homework burden unbalance. In addition to losing, result in the meaningless man-hour also result in a great deal of work preface pile up, sometimes will result in the abeyance of production line. Assembly line balance is a kind of means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an above-mentioned problem, it is to make all work carry on equally, carrying on a research to the homework, carrying on a measurement to time, making the Assembly line moving smoothly. The assemble is the last link of production, assembling process mainly with the gearing of parts, tightly solid in lord; secondly allied connect, press to pack and add to note various work to lie quality and quality examination of work preface, sometimes still want to choose to pack according to the customer intention. The whole assemble homework is complicated, belonging to a labor an intensive type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balance of exaltation assembly line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to exaltation's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car assembly line. The assembly line equilibrium problem is the long-lost type of a type of typical model the combination is excellent to turn a problem, particularly is for random, many the assembly line equilibrium problem of target, solve to the satisfaction seldom more on a certain degree. Mainly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3 aspects to the research of assembly line equilibrium problem currently: Give the rhythm of the assembly line certainly beg minimum work station number, usually in the assembly line of design and install the stage carry on; The minimum work station given to settle assembly line number, make the rhythm of assembly line minimum, to already exist of the production line carry on adjust excellent turn; Get in work station number and rhythm of assembly line excellent tur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 all sparse assemble the burden of on-line work station, give the staff member a kind of fair feeling. Because the balance of

工程力学概论论文:浅谈对工程力学的认识

浅谈对工程力学的认识 0.引言 刚进入大学时,我对工程力学一无所知,只知道它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和物理有关。经过了一个月地学习,我对工程力学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我对工程力学的认识。 1.力学发展史 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人们在建筑、灌溉等劳动中使用杠杆、斜面、汲水等器具逐渐积累起对平衡物体受力情况的认识。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对杠杆平衡、物体重心位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统研究,确定它们的基本规律,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 古代人还从对日、月运行的观察和弓箭、车轮等的使用中,了解一些简单的运动规律,如匀速的移动和转动。但是对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只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才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 伽利略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最早阐明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牛顿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牛顿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标志着力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此后,力学的研究对象由单个的自由质点,转向受约束的质点和受约束的质点系。这方面的标志是达朗贝尔提出的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建立的分析力学。其后,欧拉又进一步把牛顿运动定律用于刚体和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 这看作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开端。 运动定律和物性定律这两者的结合,促使弹性固体力学基本理论和粘性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孪生于世,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是纳维、柯西、泊松、斯托克斯等人。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得力学逐渐脱离物理学而成为独立学科。从牛顿到汉密尔顿的理论体系组成了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在弹性和流体基本方程建立后,所给出的方程一时难于求解,工程技术中许多应用力学问题还须依靠经验或半经验的方法解决。这使得19世纪后半叶,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同弹性力学之间,水力学和水动力学之间一直存在着风格上的显著差

人教版高中物理力学综合测验题

A C D B 力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1、2两小题为多选题,其余的为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木块a 与b 叠放在水平面上,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 ,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 2.如图1-67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C .大小可能等于零 D .大小可能等于F 3.对于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若都在A 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球所受合力都为零 B .甲、乙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 C .只有甲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D .只有乙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4.如图1-61p 速下滑,则( ) A .Q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水平面运动的趋势 B .Q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 .Q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 D .因未给出所需要的数据,无法对Q 是否运动 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5.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两个光滑轨道AB 和ACD 的总长度相同。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同时从A 由静止释放,分别沿两个轨道向下滑行,不计拐角C 处的动能损失,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沿AB 轨道下滑的小球先到达水平面 B.沿ACD 轨道下滑的小球先到达水平面 C.沿两个轨道下滑的小球同时到达水平面 D.不知道每个斜面的具体倾角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6.有些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还有一个行星,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因此人类一直没有能发现它。按照这个推测这颗行星应该具有以下哪个性质( ) A.其自转周期应该和地球一样 B.其到太阳的距离应该和地球一样 C.其质量应该和地球一样 D.其密度应该和地球一样 7.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20m/s ,则在t =0.17s 时刻,关于图中P 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 A .等于零 B .不为零,方向向右 C .不为零,方向向左 D .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处落下,从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B .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 .速度大小不断增大 D .速度大小不断减小 3.如图所示,三根横截面完全相同的圆木材A 、B 、C 按图示方法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所受的合力大于A 受的合力 B .B 、 C 对A 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B 与C 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D .如果水平面光滑,则它们仍有可能保持图示的平衡 4.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则 A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 B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 .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 D .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 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和2k ,上面C B A

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 .11k g m B .12k g m C .2 1k g m D .22k g m 6.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 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用F 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F 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倾斜前相比( ) A .F 不变,F 1变小 B .F 不变,F 1变大 C .F 变小,F 1变小 D .F 变大,F 1变大 7.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始终保持静止,当力F 逐渐减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 D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8.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 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 .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物理相对论论文

摘要: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关键词: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意义 正文: (一)狭义相对论的概念 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牛顿时空观认为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的三维空间——绝对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因而也是绝对的),即绝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全局惯性系”的理想状况。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 物理学家马赫和休谟的哲学对爱因斯坦影响很大。马赫认为时间和空间的量度与物质运动有关。时空的观念是通过经验形成的。绝对时空无论依据什么经验也不能把握。休谟更具体的说:空间和广延不是别的,而是按一定次序分布的可见的对象充满空间。而时间总是又能够变化的对象的可觉察的变化而发现的。1905年爱因斯坦指出,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实际上说明关于“以太”的整个概念是多余的,光速是不变的。而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是错误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参照物,时间测量也是随参照系不同而不同的。他用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提出了洛仑兹变换。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因此要弄清相对论的内容,要先对相对论的时空观有个大体了解。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但目前为止,我们认识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维,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现代微观物理学提到的高维空间是另一层意思,只有数学意义,在此不做讨论。

【完整版】理论与应用力学毕业设计

理论与应用力学 学科:理学 门类:力学 专业名称:理论与应用力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力学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力学基础理论及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力学应用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方法、程序设计、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理论与应用力学复旦大学637637河南理科2009本科一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山大学626627河南理科2009本科一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622622河南理科2009本科一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吉林大学619623河南理科2009本科提前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西北工业大学601610河南理科2009本科一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兰州大学599604河南理科2009本科一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586603河南理科2009本科一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兰州理工大学552552河南理科2009本科二批 理论与应用力学内蒙古工业大学543567河南理科2009本科二批 10理论与应用力学河南理工大学539553河南理科2009本科二批

工程力学论文

Hefei University 论文题目:工程力学论文 年级专业: 13级化工卓越工程师之班姓名:王俊 学号:1303022043 老师姓名:胡淼

摘要:工程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涉及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种工程与力学结合的领域,分为六大研究方向:非线性力学与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动力学与工程爆破。学制一般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就业面相当广泛,可以继续读博、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公务员,或到国防单位工作,去外企等等。总的来说,工程力学专业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历史、研究方向、应用、学习心得 一、工程力学简介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 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 工程力学包括: 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粱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粱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

高中物理 力学专题 试题及其答案

(2)按下列要求画出弹力的方向: ①搁在光滑竖直墙与水平地面间的棒在A,B两处受到的弹力(图1); ②搁在光滑半球形槽内的棒在C,D两处受到的弹力(图2); ③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图3)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当水平力F逐渐增大时,物体m所受的静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1)一条盘在地上的长为l的铁链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2)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f1=f2 B. f1向下,f2向上,f1>f2 C. f1向上,f2向上,f1=f2 D. f1向上,f2向下,f1=f2 (3)当人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前进时,前轮和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G 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作匀速运 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 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

(2)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 ]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3)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均匀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图)正确的是[ ] (1)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F1、F2、F3、F4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 A. 0 B. F4 C. 2F4 D. F4 (2).有三个力,F1=2N,F2=5N,F3=6N,则 [ ] A.F1可能是F2和F3的合力 B.F2可能是F1和F3的合力 C.F3可能是F1和F2的合力 D.上述说法都不对(3)由图6所示,下列有关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两个分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F1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下滑分力,大小为Gsinθ; B.F2是物体斜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cosθ;

高中物理力学论文范文

高中物理力学论文范文 一、物理语言的准确使用 二、物理定律的精准理解 三、加强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 四、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 一、基础记忆是关键 二、积累知识是基础 在记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主动积累来自例题以及参考资料上的物理知识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插图,可能来 源于题目内容,可能来源于阅读资料。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学生 应该学会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相关的 整理,以便于记忆。记忆与遗忘是共同存在的,所以在日常的学习 过程中,学生应该反复地记忆知识点,使得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使 知识与定理的内容联系更加充分。 三、合理归纳是根本 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受力分析。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 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以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功。例如:如何受力分析。首先 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 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是作为一个质点还 是系统之类。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任何物体都有重力,真空情况除外。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

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 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然后,分析研究对象的力。 综上所述,在力学学习中,只有归纳整理,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成绩。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 一、目的 毕业论文是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与系统化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具体来讲,就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及土木、机械等工程知识,正确处理交通、能源、土建、水利、机械等工程领域涉及的有关力学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阶段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通过毕业论文,着重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正确建立力学模型,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胜任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毕业论文教学容及要求 (一)选题围要求 1. 从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选题应保证基本的工程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2. 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应尽量结合交通、能源、土建、水利、机械等工程领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力学问题,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 选题应注意有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要求具有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综合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题目不宜过大,难度要适中,其任务量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和基本要求,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鼓励优秀学生有所创新。毕业论文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个别须采用同一大题目,则应分列出小题,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专题,使每个学生都工作量饱满,有各自的独立完成部分。 (二)论文容及要求 1. 准备阶段 (1)熟悉与分析科研课题。 (2)收集、查阅、研读与课题相关的国外最近研究文献与相关资料。 (3)翻译一篇英文文献资料。 (4)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业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实习报告》 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 学号: 1001040111 姓名:杨栋 实习时间: 2014年2月25号——3月12号 指导老师:张红波、高贵兵 成绩: 2014年3月15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 二、实习要求 (1) 三、实习内容 (1) 四、实习进程安排 (2) 五、公司简

介 (2) 六、实习具体情况 (3) 七、实习心得总结 (16)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锻炼我们能力与工作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实习,再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本专业在工业生产与工程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增强对工作研究、物流工程、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感性认识,巩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本专业在工作场所操作环节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另外还能促进社交能力,学习如何正确与公司员工及企业上司交流,为即将面临的正式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要求 1、安全:安全是实习最关键的问题,生产车间内机床林立,实习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及培养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2、遵守规章制度:实习前签订实习协议与实习承诺书,服从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必须听从相关人员以及实习老师的安排。 3、学习:实习期间认真观察流水线的流程和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从中学习相关知识。并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去发现车间内的各种问题因素,根据所学的知识予以解决。 4、搜集资料与数据:此次实习为学习经验与知识的同时,也是为毕业论文做好前期准备。实习期间每人要找准自己的论文方向,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相关的数据信息。 5、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对这次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座谈,根据实习期间所了解到的一系列知识与问题,整理出一份实习报告交给公司。 三、实习内容 要求学生考察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设施规划、生产组织及控制、物料搬运、业务流程等情况,并利用工业工程及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这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利用空间,保证企业协调生产或组织物流活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以按时保质保量、高效率地完成生产或物流任务。其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将已学的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如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基础、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管理等得以综合应用。 2、熟悉生产或物流企业基本情况、组织机构、规模、管理现状等。 3、了解生产或物流企业工艺现状、设施布置的方式及生产现场物料组织和流通的具体

工程力学概论论文

工程力学概论论文 关键字概论历史发展 本专业毕业能干什么? 力学是基础科学,又是技术科学,其发展横跨理工,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密切的。与力学相关的基础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及生命科学等,与力学相关的工程学科有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材料、环境、船舶与海洋等等。 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力学在其中多项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从事力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又可以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等工程专业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还可以从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或生命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力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对口是非常宽的,社会对力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多的。 随着力学学科的发展,在本世纪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结合点,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资源、数字化信息等。经典力学与纳米科技一起孕育了微纳米力学将力学知识应用于生物领域产生了生物力学和仿生力学;这些都是近年来力学学科发展的亮点。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学科与环境和人居工程等专业的学科交叉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结论宽口径前途无量 工程力学简介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粱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粱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高一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精选)

受力分析练习: 1.画出静止物体A 受到的弹力:(并指出弹力的施力物) 2.画出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并写出施力物:(表面不光滑) B A A 静止不动 A 向右匀速 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 A 相对斜面静止 A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 A 匀速下滑

3:对下面物体受力分析: 1)重新对1、2两题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图的右侧画)2)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各力的施力物) 3)对水平面上物体A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施力物(水平面粗糙) 4)分析A和B物体受的力分析A和C受力(并写出施力物) A沿着水平面向左运动A沿着墙向上运动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A与皮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木块A沿斜面匀速上滑 A、B相对地面静止A、 B、C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物体静止不动 A 在水平力F作用下A、B沿桌面匀速运动,

思路点拨 1、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80N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弹力大小为________N 。(g=10N/kg )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物体与水平面间1.0=μ,在运动过程中,物体还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 =10N 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_。(g=10N/kg ) 3、如图,A 和B 在水平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A 、B 物体 所受的力,并指出B 所受的每一力的反作用力。 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的物体A ,放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A 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标出个力的名称。 2、重G =5N 的木块在水平压力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则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f = N ;若木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则当压力F N = N 时木块可沿墙面匀速下滑。 3、如图(1)人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不计滑轮质量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保持系统静止 时,求人对绳子的拉力T 2=? 4、如图所示,物体A 沿倾角为θ 的斜面匀速下滑.求摩擦力及动摩擦因数。 5、如图所示,重G 1=600N 的人,站在重G 2=200N 的吊篮中,吊篮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软绳悬挂,绳绕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一端拉于人的手中。当人用力拉绳,使吊篮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T 及人对吊篮底部的压力N ’多大? 6、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小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 1=400N 和F 2=320N ,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在河流中间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的力。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 的作用下物体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力系数。 F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小论浅埋暗挖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穿越永定河中堤全长116m暗挖隧洞和施工竖井两座。 施工竖井内尺寸5m×7m,井壁厚35cm,竖井深度分别为10.078m和11.85m;隧洞初衬厚度30cm,内径2.2m。初衬外圈上半部分打设Φ3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外插脚25度。钢格栅榀距50cm,内外设置双层钢网片。见下图。前 小导管(双液浆), 隧道结构断面图 地质情况:地层土质描述由上而下依次为:

①素填土(卵砾石):卵石粒径一般为2~6cm,最大粒径12cm,局部含漂石; ②卵石(暗挖断面所在地层):分布稳定,厚度大。卵石含量一42~74%,粒径一般3~15cm,含漂石,漂径20~30cm,最大可达50cm,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砂含量12~28%。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小论浅埋暗挖 ③泥岩:紫红色,半胶结,层顶高程39.32~40.03m。 水文情况:勘探期间地下水位高程37.76m~39.56m,勘察报告提供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45m。设计隧洞开挖轮廓线底高程为45.15m,隧道施工期间应不存在排水降水问题。 二、施工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暗挖隧道段穿永定河中堤,长116m,位于卢沟新桥以北约22m处。两座竖井分别在小清河和永定河内,永定河内1#竖井上游为已铺设完毕输水管线,小清河内1#竖井下游为本工程明挖铺设管线。 见下平面布置图。 永定河主河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小论浅埋暗挖道 井竖工 施# 2月接中堤晓相沟管 卢水况补 0现06与ND井竖工施#1 小清河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小论浅埋暗挖 三、施工方案 (一)暗挖段竖井施工 本工程两座竖井施工方法基本相同,竖井内尺寸均为5m×7m,井壁厚35cm,竖井深度分别为10.078m和11.85m。 锁口圈梁:竖井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宽800mm高500mm,圈梁上设一圈挡水捻; 格栅支护:竖井支护格栅采用直径25mm主筋,直径14mm架立筋;竖井深度6.5m以上格栅间距50cm,6.5m深度以下格栅间距30cm; 喷射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20砼,墙体喷射厚度为35cm。 八字撑加固:竖井四角均焊2根20a型槽钢八字撑加固,与竖井格栅焊接,竖井深度6.5m以上支撑间距2m,6.5m深度以下支撑间距0.9m; ①竖井开挖及支护 锁口梁施工完毕后,采用草帘以及塑料薄膜保温苫盖养护,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进行下部竖井开挖支护。 本工程竖井位于河道内,开挖地层为砂砾料地层,施工时遵循“分层、对称、随挖随支”的原则。井口较浅部位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井身采用人工风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及论文结构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 一、选题要求: 1)研究对象:具体到实习企业某车间、某生产线、某产品等的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组成的综合体系进行研究,小题目,大文章 2)规划和设计 评价和改进 创新 3)目标:P Q C S D F 二、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 1.基础IE与现场管理 基本要求: 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等基础IE手法,首先对工作现场进行分析(包括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等)、进行改善,制定标准、规范的作业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时间研究方法(秒表测时,预定时间标准、工作抽样等)制定产品或工序的时间定额;在规范企业标准作业方法和标准工时的基础上,对企业流水生产线进行建模和仿真,进行生产线平衡;实现人力资源与生产效率的优化,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研究内容: (1)企业生产流程和作业方法改善与优化:运用方法研究的各种分析技术,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等工具,结合人因工程的知识,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规范生产流程,设计作业方法,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企业工时测定与产能规划:运用作业测定的方法,秒表测时、预定时间标准、工作抽样等方法,精确测定操作者完成工序及其各个作业要素的工时消耗量,制定生产作业的标准时间,分析工时利用情况,挖掘工时利用方面的潜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工时测定为基础,进行生产线平衡,根据生产流程和作业工时,结合企业人员、设备、工具等资源情况进行产能规划。 (3)企业生产率提高研究:运用生产率测定的方法明确企业生产率,明确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提出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的途径与方法。 (4)企业5S管理的应用分析研究: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各个方面考察企业目前5S应用现状,明确企业在5S的管理与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2.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基本要求:设施规划是为新建或改建的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分析、规划和设计,使资源合理配置、系统建成后能有效运营达到各种预期的目标。 研究内容: (1)设施选址 设施选址基本包括地区选择和具体地点选择两方面内容。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明确选址任务,构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盈亏点平衡法、中心法、线性规划、启发式算法、分级加权评分法、因次分析法等算法建立评价模型,决定最优选址方案。 (2)设施布置 设施布置是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在企业实际情况的限制下,通过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采用SLP、SSLP等方法对企业各生产要素作出合理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