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小论文——中国房价对经济的影响

星光小论文——中国房价对经济的影响
星光小论文——中国房价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中国房价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9013班万雪吟

摘要: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房地产业是暴利产业,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现象:如透支中国未来购买力,贫富差距拉大而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巨大财产的重新分配,改变居民消费意识,改变物价水平等,也将在现在和不远的未来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由中国的高房价引发的种种问题以及现象,观察其目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中国房价在未来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宏观影响,最终提出一些浅显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运用商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对当前房价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价虚高中国经济通货膨胀负面影响

(以下斜体下划线为引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化开发的逐渐深入,住房需求的增多和购买力的加强,使得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房价居高不下,尽管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在户型,配套,环境规划,物业管理,卫生等方面相较于以前有不少的提高,但这并不是房价能够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的理由,高房价的出现,是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的。而在这个非理性现状出现之后,也必然会导致更多严重的后果。

1.虚假购买力,透支未来中国经济

中国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住房市场化一开始马上就引进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居民的购买力和需求被人为的多倍放大,虽然在最初对房地产业的兴盛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但时间一长,其弊端也逐渐显现,过早的引用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供需矛盾被快速的激化,而在暴利的刺激下,许多房地产商捂盘销售,控制房源,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房价也随之直线上升,住房需求大是肯定的,大学生毕业,婚龄青年结婚,这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多数都无法接受如此高的房价,承受如此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按揭购房就成了必然的付款方式。虽然这样能够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些人每个月都要用收入的很大部分来还款,必然会使其在未来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都要依赖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也就是透支了未来的中国经济。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房地产的暴利是房地产业持续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巨大的财富向房地产商集中,而这巨大的财富,是从无数普通人身上得

来的,财富的过分集中,必然导致贫者更贫,富者更富。也会使贫富差距拉大,贫富矛盾激化,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各种犯罪行为也会逐渐猖獗,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拉高物价水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

房地产市场过热,使得钢铁,水泥,涂料,建材等基础材料价格上涨,进而拉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成本上涨。基础材料的上涨即意味着生产资料如各种机械的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创造生活资料,最终无可避免的是各种日用品等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一个人生存的成本提高了,这个人本身的劳动力也就变高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又会使得各种基础材料的劳动成本升高,最终导致基础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最终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4.晚婚情况会更加严重。

从软性的角度来看,由于房价过高,使许多适婚青年买不起房,有的甚至连按揭的首付都付不起,这样必然导致晚婚的情况进一步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重。

5.境外资本炒做房产掏空国民财富

外资投资房地产炒做房价是对中国经济的最大破坏,随着人民币的看涨,很多境外游资热钱,纷纷通过正当或非法的渠道进入中国,但不建厂也不投资,只投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外资并没有住房需求,他也不会搬到中国来住,炒做房产只是为了让国内真正需要住房的人来接手,来为他们的利润买单,最终导致无形中大量的国民财富涌向国外。

解决办法:

1.解决供需矛盾。适当扩大住房供应量。打击囤而不建,建而不售的投机倒

把行为。

2.分散需求优先供应,对经济适用房加大供应量,分流对商品房的需求。加

大对中小城市的建设力度,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中小城市建设好了,涌向大城市的人口也逐渐减少了,大城市新增人口减少后,对新住房的需求自然也大大减少,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需求减少,供应量在随之减少的同时,其价格也自然会降低。大城市的房价也就能逐步回落。而经济适用房的的增多,也会使那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生活问题能得到解决。

3.加大社会宣传,改变结婚买房的观念。

加大社会宣传,改变结婚买房的观念,在现在的社会,随着医疗,住宿,保健等方面的发展,人们的寿命早已经比以前要延长很多,不需要急着买房安顿下来,而政府同时在经济适用房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个结婚适用房的概念,优先供应晚婚青年。

4.严控房产业利润,挤掉虚高房价。

虚高的利润可能会造就一小部分巨富,但是却牺牲了普通大众利益,社会财富不应该以这种不合理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这种现象,不仅是道德水平上的不公平,更加会在未来埋下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隐患。从历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每一次的贫富差距过大,最终无疑都会导致社会动乱的出现。

5.打击投机炒作,特别是外资炒作。

和粮食一样,住房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一出现囤积炒作的行为,将对社会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更加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但是由于国家在房地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全,远没有国外房地产业流程化,产业化的正规,使得不少炒作行为得不到遏止,反有更加猖獗的势头,在这之中,尤以外来资本投机炒作所产生的问题最多,也最严重。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未来也应当出台相应规定,如对于购入居住未满3年而出售者,对比其购销差价,扣除同期物价水平和银行利率,对获利部分征收高额投机税,甚至全额征收,让投机无利可图。像打击炒作粮食一样,打击炒作房价。

6.调整按揭方式,提高首付率,提高按揭门槛。

对于由按揭贷款买房而产生的虚高购买力现象,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调整按揭方式,如提高按揭的门槛,使许多的人在买第二套,甚至是第三套房子的时候能够多做考虑,大幅提高买房的首付比率,对购房需求稍加抑制,甚至是取消按揭购房,转为大幅提供经济适用房。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虚高购买力的问题。

【形式与政策】关于【中国房价】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论“中国房价” -房价走势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房价就逐渐的开始了增长的步伐,究其原因,我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纵观房价的增长趋势、以及当时的情况,倒是可以看出点什么! 一、目前的房价走势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此之间,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仍然属于是健康的增长水平,在这前后,我搜集了一些数据:2001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房均价为478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为4633元/平方米。广州商品房价格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深圳、北京、广州形成了商品房价格超过4000元/平方米的三个极点。上海商品房价格2001年11月上升到354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价格3413元/平方米,成为唯一商品房平均价格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城市。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天津、哈尔滨、昆明、福州、海口等地商品房价格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他有21个城市商品房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从这些数据看来,加入了WTO正是房价上涨的起始点。 自2001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涨价,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人口结构失调,住房闲置,而城市住房问题却变得迫在眉睫。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在人们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赚钱的捷径,目前,囤房、炒房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住房被抓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而占人口最大比例的的普通居民手中,却是几乎没有可以居住的房产,一些为富

不仁的富商,利用手中的资产,大肆囤房,炒价增值,这是房价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原因,国家整顿房地产的措施迟迟不能出台,在2008年左右我国经济好转,正是整顿房地产的大好时机,可是此时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这次危机以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正式拉开序幕,相继着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接著美国最大保险集团的AIG也面临流动性危机,不过被美国联准会解救。这些危机才是真正的拉开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一些小国已经宣布破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自然不能幸免,虽然这次危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带给我国致命的危机,却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导致了经济的链式影响严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却又一次成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尖头兵,一房价的高涨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了房价再一次高涨的罪魁祸首。二、将来房价走势之我见 2010年,我国的房价继续走着增长的路线,为此,大量的廉价二手房和出租房被强制拆迁重建,却建起了大批次的商品房和居民小区,而且房价却也是原来的5-6倍,大量的居民无处居住,流离失所,给社会的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在北京曾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一家三代积蓄只够买一套房。 房价持续上升,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居民工资不见涨不要紧,却还有下降的趋势,如此恶性循环,房价上升,工资下降,只会让居民越来越买不起房,而被囤积起来的住房却被闲置,如此下去,

浅论当前房价波动原因及趋势分析

浅论当前房价波动原因及趋势分析 摘要: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房价进入了一轮井喷式的高增长,随着2008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上涨幅度得到了遏制,但是在步入2009年之后房价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期,09年商品房成交量,交易额,房价涨幅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今虽然政府一直在控制,但是房价还是稳中有升。本文就中国的房价波动问题展开论述,在通过了解国家政策和未来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后得出结论,长期来看中国房价仍然会继续增长,但增长趋势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属于缓慢上升。 关键词:房价上涨;经济增长;限购;民生 绪论 我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控制,但是仍然在缓慢的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问题也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生活水平在提升,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造价也越来越高。中国人有着一种传统——每个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每天工作结束后,都可以回到这个避风港湾。然而房价疯狂的上涨这一残酷的现实已经严重的冲击了这一思想。很多年轻人开始放弃立马买房的想发,选择更为实际的租房。也有一些人成为了房奴,二十几年为银行忙碌。虽然中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人均拥有的却十分的低。本文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对我国的房价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后得出应对高房价的措施以及如何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一、中国房价问题的总体的概述 (一)就近年来中国房价的总体情况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过热的状态,尽管政府不断将强宏观调控,而后出台了“国11条”等措施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但是都收效甚微。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房价还是处在上升期。拿我的家乡来说,在03年1平米的价格大概是1000左右,到现在1平米已经是8000多。(大概)我那也只是个小县城,算不上城市。就这种情况就有这种水平,更别提一线二线的城市。那儿现在已经是寸土是金。 对于目前的高房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专家坚信房价仍然会继续上涨,而有人则坚信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存在30%—50%的泡沫,未来房价必然下跌。(然而09年的次贷危机并没有使中国的房价成为了泡沫,在那之后房价似乎又有了缓慢的提高,这说明了什么呢?是中国中国的房价只是个正常水平,还是……总之这一切都是只是人们的猜想) (二)房价上涨的原因 1.住房供应结构矛盾突出 07年上半年,全国四十个重点城市上市预售的套均建筑面积一百一十五平方米,十五个城市套均建筑面积高于一百二十平方米,适合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 2.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发展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对GDP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是近期以来房地产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房价也有所回落,这到底是福是祸,对中国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通过分析房价下跌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标签:房价下跌;影响;对策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例为23%左右,对总投资的拉动约为25%,在GDP中占比约10%,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但是2011年12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回落13.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7704亿元,全年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7.5%,比上年水平低9.4个百分点。无独有偶,2012年1月以来,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连续第5个月环比下跌,环比跌幅为0.18%。2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67元/平方米,环比1月下跌0.30%。至此,百城房价已经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同时跌幅创2011年9月开始下跌以来最高水平。房地产投资明显下降,房价也出现回落,中国房地产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2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价下跌无疑为那些天天因购房难而苦恼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春风,低收入群体可以买到心仪的房子,也可以使一些购房者改善居住条件。有数据显示,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中国城镇中等收入居民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只能购买3平方米上下的住宅面积,这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我国居民的收入不足以承担如此高的房价,房价下跌无疑让房奴看到了希望,让老百姓能够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房价仍然有下调的空间,房价的合理回归应该是涨幅介于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之间,2012年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下跌10%是可以接受的。房价的合理下跌对于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人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住房消费的增加无疑加重了人们的负担,房价下跌,让中国人能够有更大的支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但是房价暴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所回落。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旦房价出现暴跌,就会拖累其它行业,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欧债危机仍在延续,国际大宗商品仍在高位,美元面临升值周期,诸多因素都对中国的外需很不利。中国2011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2010年3月 第47卷第2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ar.2010 V01.47NO.2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张振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主张,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而应该经济对策和政治对策并举。 [关键词]高房价;利益集团}房地产市场}政治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2—0086—05 一、高房价的三种经济解释视角 (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一 苗天青的《我国房地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和李伯含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是这种研究的代表。这种分析视角主张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SCP)模式出发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房地产商的市场行为和房地产产业的经济绩效。 苗天青和李伯含都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房地产产品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国性市场,而是区域市场。而区域市场中的竞争体现为相邻的房地产产品之间的竞争,在构成竞争关系的临近区域或临近地段,房地产企业及其房地产产品的数量是很少的,区域内少数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就是寡头竞争。由此在一定区域市场范围内形成的市场结构就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蚍13(P63) 由于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对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厂商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因为其他厂商的反应又决定了厂商行动对其自身所带来的后果。[2](PP.88—89)因而,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下,市场存在着普遍的合谋。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策略是房地产企业的占优策略。[1】(P1)苗天青还认为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存在隐瞒盈利的情况,其目的是偷逃税款,房地产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不仅远远高于现有的统计数据,而且普遍存在着暴利。 然而,该理论在推导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时,遭遇了困难。[33市场结构有三个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很低。且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进入壁垒方面,土地的协议出让曾是最大的壁垒,然而随着土地“招拍挂”的普遍实施,此种壁垒逐渐消减。经济学者显然回避了这一问题:“这种统计和计算在中国房地产业目前所处的初级阶段显然意义不大”。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结构来自于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位置的固定性。[11(P52)然而如果仅从这一点就能够推导出房地产市场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的话,我们便可认定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时期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因为不仅中国的房子不能动。美国的房子也不能动I不仅现在的房子不能动,过去的房子也不能动。如果再深究一步的话,还会发现,这种研究办法是“借”来的。SCP范式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分析,这样在对房地产业进行研究时,就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二)供求关系与高房价: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二这种理论倾向于从供求关系失衡、供小于求的角度来解释高房价。典型的计算办法是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为潜在需求、真实需求、被动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其他需求。 [收稿日期]2009—09-14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NKQ09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振华(1979一),男,山西繁峙人,法学博士,南开大学讲师,从事政府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研究86 万方数据

高房价及其危害

高房价的危害 高房价产生的原因1供求关系的影响人口多, 耕地不足.2分税制3宏观经济的影响稳定增长的宏观预期4金融因素5长期的货币流动性过剩、资金不够6低利率7进出口顺差、银行存贷差8人民币升值,资产重新定价9腐败10产权不清, 一个项目地块集中了多产权单位的居民拆迁难度相当高。11投资渠道少12与户口的关系笼统解决方法用和平方式合并(吸纳)一个人少耕地多的国家,就可以降低房价,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 十大危害 一、家庭负担,包袱沉重 “鸟有鸟巢,鸡有鸡棚”,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得有个窝,房价最高,也得咬紧牙关,收紧裤带去买。这是当前许多工薪阶层买房的现状。房是买了,包袱也就由此背上了,使原来一个或两个,甚至更多的轻轻松松的自由人,从此变成了仅有”死资产”,没有消费力,身负重担的“房奴”。要到什么时候能够轻装上阵,少则十年、二十年,多则这就难说了,有的可能从此翻不了身。可见高房价,害人之苦。 二、消费结构,严重扭曲 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说衣、食、住、行、文、教、医,每个家庭的消费,需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使每个家庭成员过上幸福的生后,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一旦全家竭全部之积蓄,统统投到房屋这一件上,其他什么衣食行……,或说文教医……只能少顾,甚至无法顾上了。据有关部门分析,一个家庭合理的财产结构,房产一般只占其中三分之一,最多不能超过二分之一。而我国在高房价面前,一个工薪家庭的房产,一般要占全部财产的80%、甚至90%以上,而且这不是真的家产,是背负沉重包袱的债产,至使家庭消费结构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而且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由消费结构失衡,影响到心理素质失衡,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事来。 三、银行信贷,千钧一发 在房产市场中,银行起着双重的作用:一边贷丶款给房产开发商,使他们能租地建房;另一边贷丶款给购房者,使他们能有条件购房。开发商卖掉了房,把钱还给银行,使银行再有钱贷给购房者,这样就完成了由钱到房、再由房到钱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能否顺利和可持续地不断进行下去,关键是两条:一是购房者能否按期还款,如果购房者不能按期还款,银行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二是开发商建了房,能否按预期卖掉,如卖不掉,开发商就无法按期向银行还贷,银行资金链也会随之断裂。两种情况,一个焦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消费者是否有钱购房,己购房者是否能桉期还贷。在正常房价情况下,这是没有问题的。何谓正常房价?据国际上有关权威部门测算:住房价格与家庭年收入比例比较合理,如美国的比例为4倍,日丶本为8倍,新加坡为5-8倍,我国香港为8倍左右。这种比例,表明购房者具有还贷能力,银行就不会有风险,房产市场也能持续进行。我国现在的情况如何?据《上海证券报》2009年12月18日一文《高房价危害性己远超想像》中揭示: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己超过20倍。其实,这还是算低了的。这就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只要广大工薪劳动者无力买房,房产开发商就会卖不掉房;己购房者无力按时还贷,两股危机全向银行袭来,银行就会难以抵挡。这不是抽象理论分析,而是银行面临千钧一发的现实反映。 四、储蓄资金,由活变死 城乡人民的银行储蓄,本应是具有充分活力的资金。城乡人民根据生活需要,可以随时取用。工商企业需要资金,随时可以向银行贷丶款。资金活的标志,就是流得快,转得动。但如果把大量储蓄资金投入房产市场以后(适量投入是可以的和必要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房产不是即时消费商品,而是耐用中特殊商品,一般使用寿命至少在五十年、甚至上百年左右。因而房贷还款时间特长,十年、二十年、甚至在三十年左右。如果房贷资金适度,

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

2011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论文写作试卷 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 ——房价是高还是低? 提要:随着经济形势的紧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几年来,我国国内的房价不断上涨,虽有小幅度回落,但回升势头强劲。一级城市量价齐升,幅度较大,二、三、四线城市微升,幅度较小。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通过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来论证我国未来几年房价是上涨的,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涨趋势明显。总的来说,在政策没有大的调整情况下,2011年及今后房地产市场继续上涨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房价上涨下跌 一、引言 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长显著,一级城市量价齐升,幅度较大,二、三、四线城市微升,幅度较小。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楼王频频面世。房地产市场下半年明显放慢速度,发展商和消费者都在疑惑中国的房地产何去何从,2007年的疯涨,2008年的低迷还会不会重现。那么2007年疯涨、2008年低迷背后的玄机又在哪里呢。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走向何方?是涨还是跌? 二.正文 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人们认为安家才能定天下,有了房,下半辈子就有了保障,因而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再者,由于“丈母娘现象”,房子是男女结婚的必备物品,没房就别想结婚。最重要的是,房地产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GDP逐年持续稳定上涨,除非有大的政策调整我国的房价将会继续上涨,是不会下跌的,即使有回落,也会那上回升的。 (1)目前人们对房价上升的心理预期普遍一致。虽然希望下跌的人很多,但专家、舆论、媒体普遍看法是认为今年房价还会稳定上涨,而且以后也不会跌。

2020年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摘要:房价关系着和影响着每个家庭,房价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从供需、消费者和博弈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关键词:房价供需消费者博弈机制 一、供需影响着房价 1.住房供给影响房价。这里主要从供给结构来谈。我国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绝对住房供给水平并不高,供给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空置。这里引入空置这一概念。①空置一词来源于西方,指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未得到使用,处于等待出租状态或者出售状态。由此可见,空置一方面表明房屋未被使用,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所有权人准备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只有两方面都满足的房屋才是空置房屋。否则,不能称其为空置。空置也是一种供给,且:供给=需求+空置率。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当市场交易以买卖为主且购买者就是房屋将来的实际使用者时,使用者注重的是房屋的服务功能,价格直接体现了使用者对房屋的支付意愿。从卖方角度看,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将房屋销售出去,因为销售时间越长,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价格风险不断增加;同时,空置期越长,管理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在预计销售时间较长时,卖方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降低销售价格;相反,空置面积减少,购买者增加时,卖方就有可能提高价格。 2.土地的供给影响房价。土地的供给总量影响着房地产产品供应总 量。土地供给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就是指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经过开发,可为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数量。 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供给总量为有效供给总量。土地供给总量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是影响生产和预期。但影响力的时效不同,对房地产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原因,要在1~2年之内才能显现出来,但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却是当期的。由于房、地的紧密关系,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供给量是房地产增量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容积率来反映。 设房地产增量为QR,土地供给量为QL,容积率为F,则有QR=F×QL。 则当容积率不变时,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台州房价问题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房价问题 摘要:房价关系着和影响着每个家庭,房价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从供需、消费者和垄断理论三个方面来分析房价问题。 关键词:房价供需消费者垄断理论 一、供需影响着房价 1.住房供给影响房价。这里主要从供给结构来谈。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与其它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 在很大的差距,绝对住房供给水平并不高,供给方面存在结构 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空置。空置一方面表明房屋未被使用,另 一方面还意味着所有权人准备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只有两方 面都满足的房屋才是空置房屋。否则,不能称其为空置。空置 也是一种供给,且:供给=需求+空置率。空置率是指某一时 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当市场交易以买卖为主 且购买者就是房屋将来的实际使用者时,使用者注重的是房屋 的服务功能,价格直接体现了使用者对房屋的支付意愿。从卖 方角度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将房屋销售出去,因为 销售时间越长,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价格风险不断增 加;同时,空置期越长,管理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在预计销 售时间较长时,卖方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降低销售价格;相反,

空置面积减少,购买者增加时,卖方就有可能提高价格。 2.土地的供给影响房价。土地的供给总量影响着房地产产品供 应总量。土地供给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就是指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经过开发,可为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数量。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供给总量为有效供给总量。土地供给总量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是影响生产和预期。 但影响力的时效不同,对房地产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原因,要在1~2年之才能显现出来,但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却是当期的。由于房、地的紧密关系,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供给量是房地产增量的基 础,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容积率来反映。设房地产增量为QR,土地供给量为QL,容积率为F,则有QR=F×QL。则当容积率不变时,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容积率越大,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建筑容量,即建筑面积就越大。综上所述,土地的供给直接影响着住房的供给,从而间接影响着住房的价格。 3.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房价。一方面,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旧城改造的加速,形成了对住房市场的巨大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房价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房价 刘英英 1102204112 淮阴工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中国房价一路走高,可谓是风光无限。但也让无数的潜在购房者望而却步,造就了无数的“房奴”为房梦而奔波。许多到了已婚年龄的80后青年一房难求,导致“蜗居”“蚁族”“裸婚”等现象的产生,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本文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浅析其原因和影响,以及其给人的思考。 关键词:供给与需求,生产成本,经济学,危害,措施 正文: 一)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在经济学家的眼中,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的变动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而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必然会对住房产生大量需求,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在城市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买房、扎根、建立自己的家庭,导致了城市住房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更优越的居住环境静,这也促进了房产的需求。另外,投机炒房减少供给。受前几年房价涨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投机炒房的行列,低价买入然后弃之不用或出租出去,从而影响了市场的供给,导致了房产价格的增长。因此,近些年中国房价一路飙升。 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可知,商品价格是指有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价格。由于房地产供给的有限性和房地产商的极力宣传,大家错把需要曲线(需要是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因素)看做需求曲线(需求是指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形成需求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手中的收入。),需要曲线的需求量大于需求曲线,同等供应曲线条件下,商品房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形成了高房价。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房的需要量不断加大,而需要住房的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商品房的高价位一次次被刷新。 按照常理推断,既然我国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市场需要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市场需求量被高估了,那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会冲低商品房的价格并形成商品房滞销的局面。但现实为什么常常出现商品房热销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利润的趋势,大家认为商品房的价格会持续走高。因为按照现实中参照的市场需要量,商品房市场的供应量还较小,商品房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存在升值的空间。而且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随价格变动不敏感。同时,由于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商品房不可能实现无限的供给,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对商品房升值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商品房极度热销的场面。 二)生产成本的增加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土地,甚至可以说地理区位因素可以决定房地产的价格及档次。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一区位的土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见,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房价过高原因分析论文

我国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国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本文调查了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过程,着重分析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从多个角度探讨,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措施。 关键词:房价地价需求动机投机外资调控 引言 1998年以来中国房价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房价持续上涨,每年的涨幅都在5%-10%左右,过快的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对国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房价地价的互动上升,愈演愈烈的房产开发以及逐步出现的房产泡沫,其原因究竟是什么?一时间众说纷纭。 本文从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阐释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提出解决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方法,对理顺房价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 1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理论 1.1房地产价格的构成 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关系到房地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房地产价格是房产价格和地产价格的统一,是房地产商品价值和地租资本化价格的货币表现。 1.2地租理论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美国现代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在他所著《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地租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各类土地上的地租额取决于产品价格水平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2房价走势 2.1过去及现在的房价 2013年2月24日,独立经济学家、现任中企资本主席杜猛在微博表示,中企资本周刊“盘点十年房价”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5791元。2007年为3445元,五年上涨68%,年均递增10.9%;2003年平均房价为2381元,十年上涨143%,年均递增10.3%。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房价的计量经济分析 引言: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业每年都是“第一名”。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状况。房地产的问题,在开发商,政府,购房者三者来看,就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焦点则是房价问题。如果说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围绕“土地”这个关键词,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则在价格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对峙。先是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价涨跌上僵持不下;再有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土地成本论;最后则是关于房地产是否归为暴利行业的争执,“价格”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房价的构成因素,至今仍然是不透明的。公布房价成本成为另政府极为头疼的一件事。房价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并且项目间差异性较大,同时还有软资产、品牌等组成部分,特别是现在的商品房,追求品质、功能完善以及个性化成本构成越来越难衡量。 写作目的:通过对一系列影响房价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在一定层面上分析房地产如此暴利的因素。当然笔者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全面的分析这一问题。仅仅就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写作方法:理论分析及计量分析方法,将会用到Eviews软件进行帮助分析。 关键词:房价成本计量假设检验最小二乘法拟合优度 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0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在Eviews软件中选择建立截面数据。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1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令Y=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万元)X1=各地区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X2=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人)X3=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元/人)X4=各地区人均住宅面积。(平方米)X5=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如下: Y X1 X3 X2 X4 X5 12698521 4254.800 569767.0 129961.0 24.77140 13882.62 5208402. 1465.800 238957.0 147063.0 23.09570 10312.91 7799313. 4748.300 989317.0 70048.00 23.16710 7239.060 5401279. 1313.300 591276.0 89151.00 22.99680 7005.030 2576575. 1450.700 265953.0 61074.00 20.05310 7012.900 10170794 3957.100 966790.0 82496.00 20.23510 7240.580 3469281. 1626.800 303837.0 77486.00 20.70590 7005.170 4401878. 2181.300 441518.0 68033.00 20.49200 6678.900 11958034 3609.200 505185.0 153910.0 29.34530 14867.49

星光小论文——中国房价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中国房价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9013班万雪吟 摘要: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房地产业是暴利产业,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现象:如透支中国未来购买力,贫富差距拉大而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巨大财产的重新分配,改变居民消费意识,改变物价水平等,也将在现在和不远的未来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由中国的高房价引发的种种问题以及现象,观察其目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中国房价在未来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宏观影响,最终提出一些浅显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运用商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对当前房价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价虚高中国经济通货膨胀负面影响 (以下斜体下划线为引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化开发的逐渐深入,住房需求的增多和购买力的加强,使得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房价居高不下,尽管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在户型,配套,环境规划,物业管理,卫生等方面相较于以前有不少的提高,但这并不是房价能够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的理由,高房价的出现,是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的。而在这个非理性现状出现之后,也必然会导致更多严重的后果。 1.虚假购买力,透支未来中国经济 中国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住房市场化一开始马上就引进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居民的购买力和需求被人为的多倍放大,虽然在最初对房地产业的兴盛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但时间一长,其弊端也逐渐显现,过早的引用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供需矛盾被快速的激化,而在暴利的刺激下,许多房地产商捂盘销售,控制房源,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房价也随之直线上升,住房需求大是肯定的,大学生毕业,婚龄青年结婚,这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多数都无法接受如此高的房价,承受如此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按揭购房就成了必然的付款方式。虽然这样能够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些人每个月都要用收入的很大部分来还款,必然会使其在未来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都要依赖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也就是透支了未来的中国经济。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房地产的暴利是房地产业持续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巨大的财富向房地产商集中,而这巨大的财富,是从无数普通人身上得

论房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论房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居者有其屋”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房价是否合理,关系到居民住房消费和居住权的落实。当前高房价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 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不仅连接着上下游产业的投资与生产,还关乎着居民的需求和消费。快速上涨的房价,损害的是需要买房的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从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实际看,高房价是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房价易滋生资产泡沫。而且,高房价至少会在两个方面抑制消费,一是高房价让许多人沦为房奴,经常是“三代”甚至“四代”人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在沉重的房贷压力下,人们不敢消费,不敢换工作,甚至不敢结婚,不敢生育子女;而是高房价改变了人们的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人们不敢消费。高房价还会带来盲目和过度投资,使得人们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资金减少,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形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总体需求强劲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影响住房总体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正常住房需求、超前住房需求、被动住房需求和投机型住房需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总体需求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2)人口的高速增长、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人口的阶段性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阶段性积累,使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房价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在促进了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较大的住房压力。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在这些城市中,房地产市场不再仅仅是本地人的市场,城市住房价格与当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背离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是导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3)住房供应结构的不合理 ,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表明,商品住房投资、供应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适用房的比重不断下降,住房空置不断增加,成为近几年来房价上涨持续加剧的原因之一。随着商品住房供应量的增加,由于不少地方政府执行住房供应保障政策不力,部分开发商热衷于大户型、高档房的建设,使得经济适用房的竣工面积所占比重下降。商品住房中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的所占比重总体下降非常明显,别墅、高档公寓空置面积比重逐年增加,从而影响了商品住房的供应结构。 (4)土地资源严格控制且价格上升,推动房价和地价互动上涨。近年来,城市土地供应紧缩,住宅产品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导致供求关系紧张,致使地价快速走高。地价不断创出新高是缘于土地偏紧,而且这种土地偏紧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持续。从地理上看,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适于房地产开发的平地面积仅占

关于中国房价上涨原因的探究及对策分析

关于中国房价上涨原因的探究及对策分析 (梅选仁0508101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为此基于对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房价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房价走势成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住房作为市民赖以生存的安居场所,住房价格又是房地产的一条生命线,贯穿于住房的销售与使用当中,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即低收入的困难家庭需要住房,但因房价之高而无力购买。有部分人能拥有几套房产,而有部分急需住房有些却是超前的需求,过高的房价有可能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 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则房价上升主要原因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住房需求旺盛、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土地资源约束且价格上升、资金可获得性高且成本低、供不应求(虽然市场透明度不高可能导致误判)下的投机炒作行为等。

一、目前房价走势及其持续上涨成因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此之间,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仍然属于是健康的增长水平,在这前后,我搜集了一些数据:2001年前11个月,北京商品房均价为478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为4633元/平方米。广州商品房价格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深圳、北京、广州形成了商品房价格超过4000元/平方米的三个极点。上海商品房价格2001年11月上升到3548元/平方米,商品住宅价格3413元/平方米,成为唯一商品房平均价格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城市。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天津、哈尔滨、昆明、福州、海口等地商品房价格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他有21个城市商品房价格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从这些数据看来,加入了WTO正是房价上涨的起始点。 自2001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涨价,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人口结构失调,住房闲置,而城市住房问题却变得迫在眉睫。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在人们眼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赚钱的捷径,目前,囤房、炒房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住房被抓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而占人口最大比例的的普通居民手中,却是几乎没有可以居住的房产,一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利用手中的资产,大肆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房价问题

形势与政策 浅谈当前中国的房价问题 院系:X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授课教师:XXX 姓名:XX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随波而起,扶摇直上。当前国内的高房价与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关,其实,住房本身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从而不能简单地放任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在此,我们只知道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房价增高的原因和本质所在,配合国家的相应有效策略的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民生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关键字:高房价,原因,本质,有效策略 近年来,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地稳定房价,但效果甚微。房价的急速上涨已经成为笼罩在社会大众心头的巨大阴影,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样认识它?让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 一、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房价非理性狂飙过程中,支持房价走高的有两种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机需求。由于在住房的供给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有关住房紧张之类虚假信息比较容易误导人们的房价预期,从而人为地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这是近来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现状【1】。但是,当房价上涨预期破除之后,在房价下跌过程中阻碍房价下跌的“抗跌”力量却只有一个:居民的自住性需求;这就是房地产中的所谓“不对称原理”:富人的投机行为产生房价的峰值,而穷人的购买力产生房价的“抗跌值”。显然,居民的自主性需求主要与其未来可支配收入变化有关,在一个收入不断拉大的社会里,理论上房价是应该很低的,或者说,当前国内的房价应该会迅速下降;但是迄今国内房价还没有形成快速下降的局面呢?这里从两方面加以剖析。 一方面,就住房的真实需求而言。任何商品的价格上涨都跟供求有关,而房地产中土地的有限性制约了住房的供给,因而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巨大需求,这是住房市场面临的真实需求。而这里就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何有如此大的住房需求,这就涉及到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住房需求为何集中在这段时期,这就涉及到前端时期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缺陷问题。 另一方面,就住房的需求结构而言。当前的房价剧涨并不是全面性的,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是就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其实,房屋本身存在明显的外部性,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家庭的外观,也会关心整个街区的观瞻,关心整个地区的地理人文;因此,如果整个地域的环境和设施很差,那么,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会下降。显然,当前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根源就在于,中国小城市或农郊地区的住居环境、交通设施与大中城市相差太远了【2】。正因如此,在城市土地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只要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解决,城乡之间就会呈现出反差极大的二元结构,城市住房也就必然会不断上涨,从而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住者有其房”。 二、认识房价问题的本质 当前,住房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住房问题的本质缺乏了解,住房问题被过度市场化。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是投机造成,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持,这种价格上涨会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造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虚假繁荣[3]。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梁云芳,高铁梅(2006)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只存在局部泡沫,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是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