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模板)

考试大纲(模板)
考试大纲(模板)

《机械制图》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平面图形真形的方法。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初步掌握徒手画草图的技巧。

(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般的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图和读图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能严格遵守《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查阅本课程所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零件以及《极限与配合》等的国家标准。

(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及图形输入偷出设备的主要功能,并会初步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

此外,在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有金工实践的知识,同时本课程与中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有一定的衔接关系。本课程涉及到的有关结构、工艺等专业知识,应在有关的后续课程中获得解决。

本课程只能为考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能力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本课程计算机绘图部分的教学要求,也仅限于二维的范围,为能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还须在有关后续课程中补充三维的计算机绘图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除绪论外,包括:

I.投影基础部分

Ⅱ.制图基础部分

Ⅲ.机械图部分

Ⅳ.计算机绘图基础部分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在具体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中,还要求理解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正投影图的主要特点及优点,为以后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为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第三节为机械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图示方法。第四节为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的建议。

(三)考核知识点

(1)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机械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图示法:正投影法(主要的);轴测投影法(辅助用的)。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平行投影法和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正投影图与轴测投影图的区别。

2.领会

(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在图示法中正投影图的主要优点。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教学内容

(1)制图的国家标准简介。

(2)绘图工具及使用。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

难点: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树立国标的法典意识,严格遵守国标的有关规定。

(2)了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4)掌握平面图形画法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

第二章投影作图基础

1.教学内容

(1)投影法的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难点: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应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三视图的等量关系和方位关系。

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教学内容

(1)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投影变换。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及应用,投影变换。

难点: 换面法的应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充分理解点、线、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并会应用投影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2)掌握换面法的原理和应用换面法解决关于直线、平面的一次换面问题。

4.考核要求

1.有关点的投影和作图

(1)识记:①两投影面及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及其有关规定。②第一角中点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画法。③点的投影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④重影点的概念。

(2)领会:①在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②根据点的三面投影判定该点的空间位置(即点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方法。③根据点的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④根据两点的投影图判定该两点的相对位置(即左右、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的方法。⑤根据重影点的投影图判别其重合投影的可见性的方法。

(3)简单应用:①根据点的空间位置(已知点的空间坐标,或给出点的轴测投影)绘制该点的三面投影图。②根据点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③已知两点间的相对位置绘制该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本节知识点的重点是在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以及由点的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难点是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别及作图。

2.有关直线的投影和作图

(1)识记:①直线的投影长度与该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关系。②直线的三面投影(无轴)的作图方法。③各种特殊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特性。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⑤两直线平行、相交和交叉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

(2)领会:①直线的无轴投影图的投影规律。②在交叉两直线的投影图中,以判别其重影点的可见性来明确交叉两直线的空间状况。③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

(3)简单应用:①根据一直线或平行、相交两直线的已知两投影,想象其空间位置及求作其第三投影。②在特殊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中,判定该直线的长度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大小。③在直线的投影图上,按题设条件在该直线上取点。④应用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求解两直线平行、相交、垂直的作图问题。

本节知识点的重点是各种位置直线、直线上的点和各种相对位置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难点是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及其作图。

3.有关平面的投影和作图

(1)识记:①用一组几何元素的投影表示平面的五种形式(是投影图上表示平面的主要方法)。②迹线的概念以及在投影图上用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特点。③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的作图。④平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原理。

(2)领会:①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②在平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③平面上投影面平行线的特性及其作图。

(3)简单应用:①根据题设条件和平面的给出投影求作其他投影。②根据投影图判定给出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③判别和绘制平面内点、线(包括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

本节知识点的重点是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在平面内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

第四章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1.教学内容

(1)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2)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投影特点和尺寸标注。

难点: 常见切割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

(2)熟练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

(3)掌握几何体尺寸标注方法。

4. 考核要求

1.识记

(1)棱柱体和棱锥体的形成规律。

(2)回转体的形成规律。

(3)形成回转面的母线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纬圆)的性质和作图。

2.领会

(1)底面平行于投影面的棱柱体和棱锥体的三面投影的特点。

(2)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常见回转体(圆柱、圆锥、圆球、圆环和圆弧回转体)的三面投影的特点。

(3)已知回转体表面上点、线的一个投影求其他投影的作图方法。

(4)立体表面上点、线的可见性判别方法。

(5)标注平面立体和回转体尺寸的要领。

3.简单应用

(1)按正确的画图步骤绘制各种底面(主要为凸正多边形)的棱柱和常见的棱锥、棱台的三面投影。

(2)按正确的画图步骤绘制完整和不完整(1/2或1/4个)回转体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点、线的作图。

(3)根据给出立体的两投影进行投影分析,明确该立体的构成,并求作其第三投影。

(4)在给出立体的投影图上标注其尺寸。

4.综合应用

绘制组合回转体、由回转体与棱柱体(同轴线)组合的简单立体的三面投影。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各种常见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及其画图步骤。难点是在回转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第五章截交线与相贯线

1.教学内容

(1)截交线。

(2)相贯线。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立体截交线的求法,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画法。

难点: 立体截交线的求法,相贯线的画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立体截交线投影的求法。

(2)熟练掌握两立体正交时相贯线的基本求法。

(3)熟练掌握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画法。

4.考核要求

1.识记

(1)截交线的基本性质及其一般的作图步骤与方法。

(2)平面立体上截交线的形状特点。

(3)用垂直或平行或相交于回转体轴线的平面,截切圆柱、圆锥、球的相应截交线的形状特点。

(4)回转体上截交线的特殊点的求法。

(5)相贯线的基本性质及决定其形状的因素。

(6)相贯线上应作出的特殊点(主要是回转体转向轮廓线上的共有点)的确定方法。

(7)利用圆柱体的投影具有积聚性的特点,求相贯线上的点。

(8)两圆柱相交时有两圆柱外表面的相贯线,两内圆柱表面的相贯线和内、外圆柱表面的相贯线。

(9)轴线相交、直径相等的两圆柱体相贯线的特点及其作图方法。

(10)应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上的点。

2.领会

(1)特殊位置平面与棱柱、棱锥相交,其截交线形状的分析和作图方法。

(2)特殊位置平面与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圆锥、球、圆弧回转体相交,其截交线形状的分析和作图方法。

(3)平行于回转体轴线的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其截交线形状的分析和作图方法。

(4)带有截交线的立体的尺寸注法要点。

(5)求作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一般作图步骤与方法,以及在其投影图上判别可见性。

(6)两同轴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7)圆柱体与组合回转体相交,求作其表面交线的分析与作图方法。

(8)带有相贯线的回转体的尺寸注法要点。

3.简单应用

用1或2个平面截切平面立体或回转体或组合回转体后,绘制其投影图,或由其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1)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求作其相贯线。

(2)一轴线垂直投影面的圆柱与圆锥或球或圆弧回转体相交,求作其相贯线,并判别可见性。

(3)两轴垂直于同一投影面的圆锥体与球相交,求作其相贯线,并判别可见性。

(4)画出两同轴回转体相交的相贯线。

(5)在相贯体的投影图上标注尺寸。

4.综合应用

用3或4个平面截切(主要是构成矩形切口或穿孔)平面立体或回转体或组合回转体后,绘制其投影图;或由给出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并标注截切后立体的尺寸。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平面与回转体相交求作截交线。难点是圆柱、圆锥和球具有切口截交线的画图。利用圆柱面投影的积聚性求作圆柱体与常见回转体的相贯线。难点是用辅助平面法求作两回转体的相贯线;圆柱体与组合柱体相交,求作其表面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第六章组合体

1.教学内容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识读与绘制组合体视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难点:根据组合体两个已知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2)熟练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

(3)熟练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4.考核要求

1.有关组合体的画法

(1)识记:①组合体构成的两种基本方式。、②形体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2)领会:①形体分析法是假想的,因而在画组合体上相邻基本体有关表面的投影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②运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步骤及方法要领。

(3)简单应用:由给出的组合体轴测图或模型及指明的正面投影方向绘制三面投影图。

2.有关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1)识记:0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基本要求。②组合体尺寸的分析。

(2)领会:①组合体的尺寸基准的选择。②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3)简单应用:在给出的投影图上正确地标注组合体的全部尺寸。

3.有关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方法

(1)识记:①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要求。②运用基本几何体(特别是柱体)的投影特点在组合体的投影图上进行形体分析的方法要领。③运用各种位置直线、平面和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各种回转面的投影特性,在组合体的投影图上进行线、面分析的方法要领。

(2)领会:①组合体的组成部分多数为柱体的特点。②应用形体分析法(必要时还辅之以线、面分析法)进行读图的步骤与要领。

(3)简单应用:由给出组合体的三面投影,通过读图画出它的轴测图。

(4)综合应用:①读懂组合体的给出投影,补全投影中所缺的图线。②读懂组合体的给出两投影,求作其第三投影,并标注全部尺寸。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组合体投影图的绘制、阅读和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应用和由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

第七章轴测图

1.教学内容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图的画法。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组合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难点:曲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轴测图的投影原理。

(2)熟练掌握组合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3)掌握组合体斜二测图的基本画法。

4.考核要求

1.识记

(1)常用轴测图: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2)两种常见轴测图的形成及其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正等测图的简化系数。

2.领会

(1)轴测图的投影特性:平行性和定比性。

(2)轴测图和正投影图(通过坐标轴)的投影对应关系。

(3)与三坐标面平行的圆的正等测图:三个相同椭圆的长短轴的方向和大小。

(4)斜二测图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3.简单应用

(1)绘制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 -

(2)用四心近似法作平行于坐标面圆的正等测图(菱形法)。

(3)绘制圆柱体、圆角、圆锥体和球体的正等测图。

(4)绘制简单组合体的斜二测图。

4.综合应用

用坐标法和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正等测图。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利用坐标法和形体分析法绘制基本几何体和组合体的正等测图。难点是建立轴测图和正投影图(通过坐标轴)的投影对应关系;平行于三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三个相同椭圆的长短轴方向。

第八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1.教学内容

(1)基本视图。

(2)剖视图和断面图。

(3)其他表达方法。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难点:各种形式的剖视表达。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及应用场合。

(2)熟练掌握全剖、半剖、旋转剖、阶梯剖等剖切形式的画法及应用场合。

(3)掌握局部放大及简化画法。

4.考核要求

1.识记

(1)各种视图的形成(包括第三角法基本视图的形成)。

(2)各种剖视图的形成。

(3)两种断面图的形成。

2.领会

(1)各种视图的画法、标注和应用场合,熟悉各视图间的投影规律。理解必要时用虚线画出机件不可见轮廓。

(2)各种剖视图(包括全剖、半剖、局部剖和用单一、或几个平行、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形成的剖视图)的画法、标注和应用场合。熟悉剖面送域的表示法。理解剖视图中必要时才画出机件不可见轮廓的含义。熟悉剖视图省略标注的具体条件和省略内容(包括全部或局部省略)。

(3)两种断面图的画法、标注和应用场合。熟悉两种断面图在图形配置上和图形线型上的区别。熟悉在何种条件下,断面图画成剖视图的形式。熟悉省略断面标注的具体条件和省略内容(包括全部或局部省略)。

(4)剖视中常用的简化画法,如肋、轮辐、薄板以及圆盘上均布小孔等的画法。

(5)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标注。折断画法及其尺寸注法的规定。

3.简单应用

根据给出机件的视图,通过形体分析画出:

(1)其他指定的视图。

(2)指定的剖视图。

(3)指定的断面图。

4.综合应用

根据给出机件的视图,通过形体分析,画出适当的剖视图和断面图。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后形成的三种剖视图(全剖、半剖和局部剖)的画法、标注和应用场合。难点是剖视图、断面图的标注。

第九章标准件与常用件

1.教学内容

(1)螺纹基础知识。

(2)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

(3)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4)键、销连接、滚动轴承、弹簧。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和查表方法。

难点: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

(2)熟练掌握齿轮几何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定画法。

(3)熟练掌握键、销、滚动轴承、弹簧的规定画法。

(4)熟练掌握标准件、常用件的查表方法。

4.考核要求

1.识记

(1)螺纹的形成,螺纹五要素,螺纹导程、线数和螺距间的关系。

(2)螺纹种类,标准螺纹、特殊螺纹和非标准螺纹。常见标准螺纹的牙型代号。

(3)管螺纹的公称直径及其标注特点。

2.领会

(1)螺纹的规定画法:外螺纹、内螺纹和内外螺纹旋合的画法。常见标准螺纹完整标记的内容及其注法。

(2)内螺纹和外螺纹的工艺结构及其画法、查表方法和尺寸注法。

(3)常用螺纹紧固件的标记、查表方法及其连接装配图画法。

(4)平键、半圆键的标记和查表方法;轴上、孔上键槽的剖视、断面画法和尺寸注法;键联结装配图画法。

(5)圆柱销、圆锥销的标记和查表方法;销孔尺寸注法;销连接装配图画法。

3.简单应用

(1)在给出上、下被连接板条件下,绘制螺栓或螺钉连接装配图。

(2)在给出轮、轴的视图条件下,绘制平键联结装配图。

(3)在给出被连接件的视图条件下,绘制销连接装配图。

(4)直齿圆柱齿轮轮酱部分分度硼、模数等定义。分度圆直径与模数、齿数的关系,以及轮齿部分其他尺寸与模数的关系

(5)直齿圆柱齿轮轮齿部分的画法、尺寸注法及其啮合画法(剖视图、外形图)。

(6)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各部分名称如弹簧材料直径、弹簧中径、自由高度等及其相互尺寸关系。

(7)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尺寸注法及其在装配图中的画法。

3.简单应用

(1)给出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绘制单个齿轮的视图并标注尺寸,以及一对齿轮的啮合图。

(2)给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基本参数,绘制该弹簧的视图并标注尺寸。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螺纹规定画法和标注;常用螺纹紧固件的标记、查表方法及其连接装配图画法。难点是常用螺纹紧固件的查表方法及其连接装配图画法。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尺寸注法及其啮合画法。

第十章零件图

1.教学内容

(1)常见零件图的表达分析。

(2)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3)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4)工艺简介。

(5)识读和绘制零件图。

(6)零件测绘。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阅读和绘制零件图。

难点: 正确、完整、合理地绘出常见零件的零件图。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常见四大类零件(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

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及其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熟练掌握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

(3)熟练掌握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和识读方法。

(4)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与步骤,并能正确绘制零件草图。

(5)熟练掌握零件图的阅读方法与步骤。

4.考核要求

1.识记

(1)零件图在设计、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应具有的四项内容。

(2)零件上各种槽、孔、倒角等和铸造结构(如铸造圆角)的作用、画法和尺寸注法(查阅标准手册)。

(3)零件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的注法(符号大小、线宽、方向以及Rn的字高、方向)

和识别。

(4)根据实物或零件轴测图绘制零件草图的步骤和方法。

2.领会

(1)零件图视图选择的基本要求:在便于看图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等表达方法,将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力求制图简便。

(2)主视图要求反映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和工作或加工位置。

(3)其他视图的选择要根据视图选择的基本要求和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配合主视图,优先考虑选用基本视图并作适当剖视和断面,使各视图有明确表达重点,视图数目恰当。

(4)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完整、清晰、符合国标。尺寸标注要有尺寸基准的初步概念,会按形体结构分析标注尺寸,主要尺寸直接注出。

3.简单应用

根据零件(实物或零件轴测图)的作用和形状结构区分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在参考资料或作业说明帮助下,已知各加工表面的R值,在给出的视图上,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

4.综合应用

(1)根据零件(实物或零件轴测图)形状结构,绘制零件草图和零件图。草图图形各部分比例大体符合实物情况;视图配置恰当,标注正确;图线粗细分明,字体工整清楚;尺寸标注完整清晰,符合国标;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正确;标题栏各项内容填写齐全,在给出尺寸公差带或上下偏差数值条件下,正确注入尺寸公差;根据所画零件草图能绘制出正规零件图。

(2)会按照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各视图的对应关系,对零件图所表达的零件进行形状结构分析,尺寸分析,读懂给出的零件图,并正确回答作业说明中提出的读图问题。

(3)在读懂给出的零件视图基础上,会根据作业说明中提示,标注尺寸和注出各表面粗糙度代号。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注法。难点是零件图的尺寸注法和读零件图。

第十一章装配图

1.教学内容

(1)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装配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3)装配图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4)绘制装配图。

(5)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阅读和绘制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难点: 阅读和绘制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掌握装配图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

(3)掌握装配图零部件的序号编制、明细表填写的方法。

(4)熟练掌握装配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5)熟练掌握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4.考核要求

1.识记

(1)装配图在设计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应具有的四项内容。

(2)装配图视图、剖视、断面表达方法以及简化画法和其他画法(包括两零件接触表面表示法,各零件剖切后剖面线蕊法,实心轴、杆等在剖视中画法以及拆卸、假想画法等)。

(3)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的编制规则和编排方法;明细栏、标题栏的格式和内容。

(4)两零件同一方向接触面的画法、转角处的画法;常见防松、密封装置画法。

2.领会

(1)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要求:表明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

(2)主视图要求表示部件的结构特征和工作位置。

(3)对主视图尚未表示清楚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结构形状,选用其他视图表达。

(4)分析清楚部件各部分装配轴线,按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匀称地布置视图,会自内向外和自外向内相结合的方法绘制装配图底稿。

(5)装配图要求标注部件的规格、装配(包括配合尺寸)、安装、外形和其他重要尺寸。

3.综合应用

读懂给出的中等复杂部件的装配图。按读装配图的方法,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和工作原理(参见相应的作业说明);弄清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连接关系及拆装顺序;弄清各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和作用;弄清装配图中标注的各个尺寸。拆画出指定的零件的零

件图,会按零件图要求选择视图,补画出在装配图简化了的工艺结构(圆角、倒角、槽等),会用各种方法确定零件各部分的尺寸。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是画装配图、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第十二章计算机绘图

1.教学内容

(1)AutoCAD绘图软件简介。

(2)绘图与编辑基本操作。

(3)绘图环境的初步设定。

(4)文字标注与修改。

(5)尺寸标注与修改。

(6)块操作。

(7)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方法。

难点: 绘图、编辑命令应用的举一反三。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熟练地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简单零件图、装配图。

4.考核要求

1.识记

(1)微机绘图系统的组成。

(2) AutoCAD图形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2.领会

(1)能设置层、线型和图线颜色,选择字体,及标注尺寸前的有关参数设置。

(2)正确设置图幅(线型比例)。

(3)块的建立与插入方法。

3.简单应用

(1)会使用绘图工具条中主要绘图命令——直线、多义线、弧、圆、多边形、样条曲线、文本及图案填充等。

(2)会修改工具条中主要命令——擦除、复制、镜象、平移、旋转、比例、倒圆及

ZOOM,U,Redo等命令。

(3)会标注水平、垂直、平行、坐标、直径、半径等尺寸。

4.综合应用

运用绘图及修改功能来绘制一幅简单的二维图形。

本章知识点的重点是初步应用Auto CAD绘图软件的绘图与修改功能绘制一幅二维图形。难点是掌握视屏图形界面上各菜单条、工具条所对应的命令功能,及其相应的信息和要求输入的数据间的关系。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模板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地球与太阳系、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约30% 地貌、土壤约50% 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自然地理区划约20%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解答题约70% 二、其他

自然地理学 一、地球及太阳系 考试内容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及太阳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理坐标系统、地球构造及表面特征、地壳的组成物质,岩石的形成及构造,以及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相应形成的地貌特征。 本部分难点在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掌握矿物的鉴定、三种岩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火山和地震的概念和理论; 重点在于掌握时区、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质构造; 考试要求 1、太阳系及主要行星的特点 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3、经纬度的划分 4、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布 5、三大岩性的转换模式 二、大气和气候 考试内容 本部分包括大气的层结结构,以及各层的特,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类、气候带的划分方法、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难点是对大气环流的理解; 考试要求 1、大气的组成、热能来源及循环; 2、掌握基本概念(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冰晶效应、降 水量等)以及水汽的凝结现象、降水的形成过程; 3、大气环流的地理意义及形成的天气现象; 4、气候带的形成; 三、海洋和陆地水 考试内容 本部分包括地球上水资源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世界大洋及其区分、海水的组成及理化性质、海水的运动;河流、水系和流域的区分、河流的补给及流域的水量平衡、河流的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湖泊与沼泽的特点、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及地下水分类、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重点是河流的分类、补给,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和运动;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是理解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 考试要求 1、水资源分布特点 2、河流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影响 3、水量平衡理论及计算 四、地貌 考试内容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格式

附件一: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课程标准写作指南 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如: “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经验及知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

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支撑体系作业指导书 模板工程是砼结构外观质量好坏的重要保证,在地下结构施工中也是投入较大的一部分,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和考虑的出发点是工程的质量及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经济成本分析,为达到满足工程需要,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从六个方面阐述并附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1)剪力墙模板 1)筒体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墙体400~600厚的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纵向间距为300mm,横楞采用?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00mm。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4mm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对拉螺杆外套?16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纵向间距500mm,水横向间距450mm。 详见塔楼筒体剪力墙模板支模示意图(一) 筒体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墙体200~300厚的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纵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50mm。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2mm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对拉螺杆外套?14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纵向间距550mm,横向间距500mm。 详见塔楼筒体剪力墙模板支模示意图(一)中圆括号内的数值2)塔楼区内筒体剪力墙模板配备一套,从地下室开始使用,然后周转到主体结构筒体剪力墙。

3)模板支设前,所有剪力墙的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通过,安装工程在墙体内的预埋管线埋设完毕,且验收通过。 4)裙楼区内墙剪力墙模板 内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横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48?3.5钢管,纵向间距为500mm。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2mm@500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除人防部分不能用塑料管直接用对拉螺杆外,其它对拉螺杆外套?14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双向间距500mm。 详见下图内墙支模示意图 (2)地下室楼层梁板模板及其支撑 1)梁板模板均采用1900×915×18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与日前建筑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普通胶合板相比,具有防水性能好,拆模后砼构件外表光洁,能有效提高梁板构件外观质量的突出特点。 2)梁板模板支设时先测定标高,搭设满堂脚手架,然后铺设梁底模,根据楼层上弹出的梁线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固定。较浅的梁支好侧模,而较深的梁先绑扎梁钢筋,再支侧模,然后支平台模板和柱、梁、板交接处的节点模。最后交工序验收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3)若梁高H<600时,梁侧模仅设斜撑,不设对拉螺杆;若梁高600

大三课程设计模板

编号: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物联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行走过程中的加速度测试节点设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张三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0000 学号:0000 指导教师:李四 填表时间:2015 年11 月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

一、题目:行走过程中的加速度测试节点设计 二、设计任务: 运用所学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节点,获取行走过程中的手臂或小腿加速度,完成数字量输入或模拟量输入的硬件设计和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软件设计等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三、设计要求: 1.画出加速度测试节点的结构图。 2.选择低功耗无线通信芯片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硬件电路。 3.开发完成zigbee协议,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 4.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调试代码。 四、参考资料: 1.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胡向东.《传感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摘要 一级标题使用三号宋体、二级标题使用四号宋体,正文使用小四宋体。正文用小四字体,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行距要求统一,推荐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n

目录 1 系统方案 (1) 1.1 传感器网络概述 (1) 1.2 系统结构 (1) 参考文献 (2)

本科计算机考试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2010年修订版]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所有专业的高中起点与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考试目标 针对全国高校网络教育本科层次所有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基本特点,要求参试者从使用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网络与Internet 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 考试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围及特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2010年修订版)·358·

(3)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4)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5)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考试内容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数据存储的概念。 2. 考试要求 (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了解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 (3)理解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4)了解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 (三)信息编码 1. 考试内容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2. 考试要求 (1)了解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及数制转换; (2)了解字符编码。 (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 考试内容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2. 考试要求 (1)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2)了解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3)理解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 (4)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一)Windows基本知识 1. 考试内容 Windows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相关知识。 2. 考试要求 (1)了解Windows运行环境; (2)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 (3)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路径的概念;“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XXXX》课程标准 (黑体,三号,居中,1.5倍行距) 一、课程概述(黑体,四号,加粗, 1.5倍行距。下同) (一)制定依据(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下同) 本标准依据《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xxx》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20磅。下同)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XX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XXX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是校企(院)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 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医院”、“课堂与车间合一”等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等)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分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从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方面入手。要深化对职业

2019高考考试大纲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 教育部考试中心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微信搜索:爱尚政治课(aszzk888),了解更多)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容。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容。 选考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试容及题型示例 思想政治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

ps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由企业电商课程组开发制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启发性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通过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为着眼点,以淘宝网店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 一、学习领域定位 (一)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工作任 务领域) 1、Photoshop 基础知识 ①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菜单栏、工具箱、工具属性栏、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状态栏的组成和功能。 ②图像与色彩: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色彩模式、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③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显示与控制、图像与画布的调整、颜色的选取。 ④重点: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色彩模式的概念;常用图像文件格式的概念及转换;图像与画布的调整。 2、图像的编辑 ①选择区域: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创建选择区域;选区的修正、变换、存储和调出;选区的移动、复制、增加、减少等操作技巧。 ②绘画工具:建新笔刷、编辑修改笔刷、定义笔刷、装载笔刷等操作技巧。 ③图像的填充与描边:描边命令、填充命令、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 ④编辑工具:历史记录控制面板的应用、橡皮擦、图章工具、修复工具、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减淡、加深和海绵组工具的应用。 ⑤重点:选区的建立与编辑;各种编辑工具的属性设置、命令面板的设置与应用。 3、图层 ①图层的基本操作: 图层控制面板的应用;新图层的建立;图层的编辑;图层蒙版的应用。 ②图层样式: 图层混合选项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图层样式的应用。 ③图层中蒙板的使用;图层的效果控制与编辑;文本层的概念及操作。 ④重点: 图层的编辑与图层蒙板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 4、路径 ①路径的基本操作: 路径工具的应用;创建路径的方法;编辑路径的方法。 ②路径控制面板: 创建路径;复制路径;显示和隐藏路径;删除路径;路径与选区互换; 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③形状工具组: 几何图形工具;直线工具;自定义形状工具。 ④重点:路径的编辑、路径与选区互换;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5、文字的编辑

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

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质量,避免出现错台、胀模等质量通病,保证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禁止使用门式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建议使用扣件式钢管架、平插式钢管架、碗扣式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 一、模板选型 基础工程模板:基础承台及筏板模板宜采用砖模;地下室墙柱、梁底模及侧模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人防区域内剪力墙采用一次性螺杆,地下室外墙设止水螺杆;地下室顶板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 主体工程模板:主体墙、梁、板模板均采用18厚胶合板,50*100mm木方作背楞,φ48钢管主楞,墙模设φ12对拉螺杆,梁板模板设钢管排架及钢顶撑支撑系统。 二、梁、板模板 (一)梁模 1、具体做法 (1)梁底模及侧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200-300mm宽梁底纵向设两楞木枋, 400mm宽梁底设三根木枋,木枋尺寸为50mm*100mm。 (2)当高≤600mm,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水平木枋背楞间距250mm,采用梁夹固定。

(3)当梁高≥600mm时,采用对拉螺杆紧固,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高度每增加300mm再增设一道Φ12对拉螺杆,以保证梁断面的稳固。 (4)梁底水平钢管排架支撑间距900mm,可调式钢管顶撑间距1100mm,底部排架离梁端250mm开排。 梁高≤600梁侧模示意图 梁高≤600梁模板照片

梁高≥600mm侧模示意图 梁高≥600mm梁模板照片 2、注意事项: (1)梁高≤600梁侧模加固时,要使用梁夹并保证其牢固。侧模背楞木方间距为250mm,剩余高度小于250mm,增加一道。(2)梁高≥600mm侧模加固时,要使用对拉螺杆加固,螺杆间距符合要求,侧模两边用木方立撑做背楞。 (3)在梁模板支设过程中,检查并保证梁上口和下口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板模 1、具体做法 (1)板厚小于160mm,板模采用18mm胶合板, 50×100木

考试大纲(模板)

《机械制图》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平面图形真形的方法。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初步掌握徒手画草图的技巧。 (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般的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图和读图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能严格遵守《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查阅本课程所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零件以及《极限与配合》等的国家标准。 (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及图形输入偷出设备的主要功能,并会初步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 此外,在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有金工实践的知识,同时本课程与中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有一定的衔接关系。本课程涉及到的有关结构、工艺等专业知识,应在有关的后续课程中获得解决。 本课程只能为考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能力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本课程计算机绘图部分的教学要求,也仅限于二维的范围,为能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还须在有关后续课程中补充三维的计算机绘图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除绪论外,包括: I.投影基础部分 Ⅱ.制图基础部分 Ⅲ.机械图部分 Ⅳ.计算机绘图基础部分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在具体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中,还要求理解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正投影图的主要特点及优点,为以后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为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第三节为机械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图示方法。第四节为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理财规划》课程标准修订(模板)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理财规划》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理财规划 课程编码:0831010 适用对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开课学时:36 理论学时:28 实验/训学时:8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拓展课 团队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团队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计理念 一、课程性质 《理财规划》是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金融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在系统介绍理财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理财实务也做了全面介绍,所以本课程既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应用类课程,同时也是银行从业资格考证、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证的必考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教学组织的实施、课程内容结构、培养方法和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标准,以学生金融机构投资分析和理财咨询、规划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二)本课程教学内容与银行从业资格证、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注重学生理财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财素质和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掌握正确的理财理念,了解理财策划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工具,引导学生将理财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具备从事理财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能力目标 (一)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 (二)了解理财策划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工具; (三)引导学生将理财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具备从事理财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知识目标 (一)能在前期接洽客户,独立与客户沟通、客户营销; (二)能在中期针对客户实况撰写个人财务报告; (三)能在后期撰写个人理财建议与策划,并进行理财产品推介; (四) 能够具备银行从业职业资格、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 三、素质目标 (一)具备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协作的能力; (二)具备自我营销、客户营销的能力; (三)具备搜寻信息、分析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标准

中南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实用模板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一多层房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构建及截面尺寸如图二所示。先张法施工时在工地临时台座上进行,在梁的受拉、受压区均采用直径10mm 的热处理45Si2Cr 直线预应力钢筋,分别在梁的受拉、受压区采用锥形锚具一端同时超张拉钢筋,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间温差为25℃,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采用C40,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现已知该梁 为 一般不允许出现裂缝构件,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为m KN g k 6.18=(含自重),均 布活载标准值m KN g k 12=,活载准永久值系数5.0=q ψ,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2002)》设计该梁。要求: (1)进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非 预应力钢筋。 (2)计算总预应力损失。 (3)验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 (4)进行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箍筋。 (5)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6)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7)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8)验算梁在施工阶段及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设计计算 1、计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预非应力钢筋。 1)设计计算条件 m l 75.80= m l n 5.8= C40混凝土:2/40mm N f cu = 2/1.19mm N f c = 2/76.1mm N f t = 2/8.26mm N f ck = 2/39.2mm N f tk = mm N E c /1025.34?= 0.11=α 45Si2Cr 热处理预应力钢筋:2/1470mm N f ptk = 2/1040mm N f py = 25/100.2mm N E p ?= 2/400mm N f py =' HPB235非预应力钢筋:2/210mm N f y = 2/210mm N f yv = 2/210mm N f y =' 25/101.2mm N E s ?= 2) 内力计算 ① 跨中最大弯矩: m KN l q g M k k ?=??+??=+=4.37475.8)124.16.182.1(8 1 )4.12.1(8 1 22

课程标准模板模板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级、三年制) 专业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教务处处长签印: 批准日期: 经济贸易学院 二○一四年二月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国际市场营销课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 同时也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 能够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二、学分与学时 34学时2学分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 专业课、素质拓展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国际市场营销课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 能够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经过学习和实践, 学生应了解国际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 学会识别和分析各国、各地区重要的, 具有环境独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提高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差异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掌握解决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拓展学生的视野, 活化学生的思维, 提

升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 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章节) ⒈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 能够以”章”为单元, 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某一章内容较多时, 能够以”节”为单元, 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 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⒉”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 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 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 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 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 牢固记忆, 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 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 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 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 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 ⒊”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如果没有自学内容, 能够不写( 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 ⒋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 则在”章( 或节) ”后注明”自

最新课程标准模板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标 准 学院: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执笔人: 审核人: 年月日

一、课程性质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类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用 几句话概括。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 **** 课程,为专业 **** 的培养目标服务, 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 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 **** 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如行业分析、 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课程设计的思路。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依据“ **** 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 **** 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 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目标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总体要求,学生 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第二段恰当分解该课程所要完成的技能、知识、素质、等目标,并具体说明。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页边距:上: 2cm ,下: 2cm ,左: 2.5cm ,右: 2.0cm 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小标题:小四号,楷体,行距 正文: 23 磅 小四号,宋体,行距 23 磅 课程编号: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教学模式: 后继课程: 计划学时:

课程设计模板

__________ 大学课程设计 年月日

___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题目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选取一种方法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该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所组成,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课题实验。 基本要求: (1)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2)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强音时,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 (3)第三路按音量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电亮。 参考资料: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刘润华,刘立山.模拟电子技术[J].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3]苏成富.彩灯控制器[J].北京:电机电器技术,2000,(01). [4]祝富林.音乐彩灯电路CS9482[J].北京:电子世界,1995,(12). [5]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完成期限2014.6.30至2014.7.6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方案设计 (1) 2.1设计思路 (1)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 2.3基本原理 (2) 3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3.1简单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 (2) 3.2音乐彩灯控制器 (3) 4单元电路的设计 (3) 4.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4.2滤波电路的设计 (4) 4.3高通滤波器 (5) 4.4低通滤波器 (5) 4.5元件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6) 5总电路图 (7) 6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课程标准模版

注1: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注2:蓝色字体部分为填写样式或建议 ***********学院 《**************》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注:对于岗位能力、专业知识课程只能填写一个专业,不含方向;职业素质类课程,可填大类,如全院所有专业、工科类专业等)编者:××教研室(××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学院****系(部) 合作单位:(注:请填写单位全称,如无,则将此项删除) 编制日期:年月日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书写要求:表格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 (二)课程详细信息(书写要求:标题为黑体四号;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1.适用对象 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 2.适用专业 *******专业 3. 参考课时 *** 学分 *** 4. 课程简介 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课程的主要信息,让同行教师很直观了解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开发特色、教学特色、组织特色等信息。

②语言凝练,一般不超过200字。 5. 课程性质与定位 ①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如果是专业核心课程,请表述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②课程定位: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该课程预期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6. 课程设计思路 ①课程设计依据:包括相关文件、制度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求等。 ②具体设计思路: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设计思路 ③建议采取“主题句+详细阐述”的方式进行阐述。注意思路清晰,语言凝练。 7. 课程目标 ①应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 ②总体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③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证书目标四部分(如无证书目标,可删除)。归纳具体目标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细致区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目标的描述建议采用“(能够)+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 切勿照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 8.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列表。包括结构模块、课题(学习情境或实训项目或任务及子学习情境或子项目或子任务等,若非学习领域和项目化教学课程,可将2、3列合并,只保留学

模板支撑系统技术规范

模板 1一般规定 1.1 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1.2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1.3 各种材料模板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4 模板支架材料宜采用钢管、门型架、型钢、塔身标准节、木杆等。模板支架材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设计计算 2.1 模板荷载效应组合及其各项荷载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2.2 模板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n=5 。 2.3 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对扣件式钢管支架在符合有关构造要求后,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有关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 1 模板支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及弯矩设计值M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 = 1.2ΣNGk +1.4ΣNQk (7.2.3—1) M = 0.6×1.4Mwk = 0.6×1.4 W k Lah2/10 (7.2.3—2) 式中ΣN 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Σ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Mwk——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2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h+2a (7.2.3—3) 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 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距离。 2.4 模板支架底部的建筑物结构或地基,必须具有支撑上层荷载的能力。当底部支撑楼板的设计荷载不足时,可采取保留两层或多层支架立杆(经计算确定)加强;当支撑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的承载力。 3 构造要求

(整理)年江苏专转本考试大纲

一、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证明题、综合题 三、考试大纲 (一)函数、极限、连续与间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三)定积分 考试内容 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及物理意义,函数可积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2、掌握变上限的定积分及其求导定理(微积分基本定理).原函数存在定理,牛顿--莱布尼兹(Newton-Leibniz)公式。 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定积分。 5、掌握定积分的应用:定积分应用的微元分析法,几何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利用横断面计算立体的体积)与物理应用举例(变力作功,液体的静压力,直杆的引力等).平面曲线的弧长与计算,弧长微分公式。 6、掌握两种广义积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法。 (四)不定积分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