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1、起势 19、回身双峰贯耳 37、收势

2、揽雀尾 20、进步栽捶

3、单鞭 21、翻身百蛇吐信

4、提手上势 22、左右野马分鬃

5、白鹤亮翅 23、左右玉女穿棱

6、左右左搂膝拗步 24、上步穿掌

7、手挥琵琶 25、单摆莲

8、抱虎归山 26、进步指裆锤

9、肘底看捶 27、上步揽雀尾

10、倒撵猴 28、单鞭下势

11、海底针 29、左右金鸡独立

12、扇通背 30、退步七星

13、斜飞势 31、退步跨虎

14、云手 32、转身摆莲

15、单鞭 33、弯弓射虎

16、高探马 34、进步搬拦捶

17、右分左蹬脚 35、如封似闭

18、转身左打虎 36、十字手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01、预备式30、高探马59、左右倒辇猴

02、起势31、左右分脚60、斜飞式

03、揽雀尾32、转身左蹬脚61、提手上势

04、单鞭33、左右搂膝拗步62、白鹤亮翅

05、提手上势34、进步栽捶63、左搂膝拗步

06、白鹤亮翅35、翻身撇身捶64、海底针

07、左搂膝拗步36、进步搬拦捶65、扇通背

08、手挥琵琶37、右蹬脚66、转身白蛇吐信

09、左右搂膝拗步38、左打虎式67、搬拦捶

10、手挥琵琶39、右打虎式68、揽雀尾

11、一左搂膝拗步40、回身右蹬脚69、单鞭

12、二进步搬拦捶41、双峰贯耳70、云手

13、如封似闭42、左蹬脚71、单鞭

14、十字手43、转身右蹬脚72、高探马带左穿掌

15、抱虎归山44、进步搬拦捶73、十字腿

16、肘底看捶45、如封似闭74、进步指档捶

17、左右倒辇猴46、十字手75、上步揽雀尾

18、斜飞式47、抱虎归山76、单鞭

19、提手上势48、斜单鞭77、下势

20、白鹤亮翅49、野马分鬃78、上步七星

21、左搂膝拗步50、揽雀尾79、退步跨虎

22、海底针51、单鞭80、转身摆莲

23、扇通背52、玉女穿梭81、弯弓射虎

24、撇身捶53、揽雀尾82、进步搬拦捶

25、进步搬拦捶54、单鞭83、如封似闭

26、上步揽雀尾55、云手84、十字手

27、单鞭56、单鞭85、收势

28、云手57、下势

29、单鞭58、金鸡独立

传统杨氏太极拳103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103式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晾翅 7.左搂膝坳步 8.肘底捶 9.左搂膝坳步 10.右搂膝坳步 11.左搂膝坳步 12.手挥琵琶 13.左搂膝坳步 14.进步搬拦捶 15.如封似闭16.十字手 17.抱虎归山 18.肘底看捶 19.右倒撵猴 20.左倒撵猴 21.右倒撵猴 22.斜飞势 23.提手上势 24.白鹤晾翅 25.左搂膝坳步 26.海底针 27.扇通臂 28.转身撇身捶 29.进步搬拦捶

30.上步揽雀尾 31.单鞭 32.左右云手(之一) 33.左右云手(之二) 34.左右云手(之三) 35.单鞭 36.高探马 37.右分脚 38.左分脚 39.转身左蹬脚 40.左搂膝坳步 41.右搂膝坳步 42.进步栽捶 43.转身撇身捶 44.进步搬拦捶 45.右蹬脚 46.左打虎势47.右打虎势 48.回身右蹬脚 49.双峰贯耳 50.左蹬脚 51.转身右蹬脚 52.进步搬拦捶 53.如封似闭 54.十字手 55.抱虎归山 56.斜单鞭 57.右野马分鬃 58.左野马分鬃 59.右野马分鬃 60.揽雀尾 61.单鞭 62.玉女穿梭

63.揽雀尾 64.单鞭 65.左右云手(之一) 66.左右云手(之二) 67.左右云手(之三) 68.单鞭 69.下势 70.右金鸡独立 71.左金鸡独立 72.右倒撵猴 73.左倒撵猴 74.右倒撵猴 75.斜飞势 76.提手上势 77.白鹤晾翅 78.左搂膝拗步 79.海底针80.扇通臂 81.白蛇吐信 82.进步搬拦捶 83.上步揽雀尾 84.单鞭 85.左右云手(之一) 86.左右云手(之二) 87.左右云手(之三) 88.单鞭 89.高探马穿掌 90.十字腿 91.进步指裆捶 92.上步揽雀尾 93.单鞭 94.下势 95.上步七星 96.退步跨虎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1、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撑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踩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日:“八门五步”。 2、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接及神明矣! 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於我也。 3、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

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苦难,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劲然也。 4、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运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5、顶偏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 偏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大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明粘黏连随,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下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6、对待无病 顶偏丢杭,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偏丢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 6、白鹤亮翅 7、左搂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十字手 14、抱虎归山 15、斜揽雀尾 16、肘底看捶 17、左后倒卷肱 18、斜飞式 19、提手 20、白鹤亮翅 21、左搂搂膝拗步 22、海底探针23、闪通背 24、转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5)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右分脚 32、左分脚 33、转身左蹬脚 34、左右搂膝拗步 35、楼膝栽捶 36、翻身白蛇吐信 37、进步搬拦捶 38、右蹬脚 39、左披身伏虎 40、右披身伏虎 41、回身右蹬脚 42、双封掼耳 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 47、十字手 48、抱虎归山 49、斜揽雀尾 50 横单鞭 51、左右野马分鬃 52、进步揽雀尾 53、单鞭 54、左右穿梭(四角) 55、进步揽雀尾 56、单鞭 57云手(5 ) 58、单鞭 59、下势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左后倒卷肱 62、斜飞式 63、提手 64、白鹤亮翅 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探针 67、闪通臂 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72、云手(3) 73、单鞭 74、高探马 75、左穿掌 76、转身十字蹬脚 77、搂膝打锤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势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摆莲 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 87、十字手 88、收势

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拳谱

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拳谱 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拳谱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第二十四式转身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第二十七式单鞭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第四十式回身右蹬

脚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四十九式左右野马分鬃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第五十七式下势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芯 第六十七式进步搬拦捶第六十八式上步揽雀尾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图文详解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图文详解 2009-01-2717:47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简介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 第一式预备式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二式起势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三式揽雀尾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四式单鞭第十八式斜飞式 第五式提手上势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十式手挥琵琶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六十式斜飞式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七十式云手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式揽雀尾第七十七式下势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精编版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入封似闭 《二段》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肘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三段》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四段》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挡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一段 1、起势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蹚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肱捶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二段》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三段》 28、指挡捶 29、白猿献果 30、双退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分鬃 35、左野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四段》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85式杨氏太极拳图解及各动作要领

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虚实(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随(8)内外结合(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 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式预备式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斜飞式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飞式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

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招式名称与动作详解

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招式名称与动作详解 杨式40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一、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 01、起势02、右揽雀尾03、左单鞭 04、右提手上势05、右白鹤亮翅06、左右搂膝拗步(三次) 07、手挥琵琶08、进步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 13、左右玉女穿梭14、左右野马分中 15、左行云手(三次)16、左单鞭17、高挥马 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臂 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打虎 27、右下势28、右左金鸡独立29、指裆捶 30、右揽雀尾31、左单鞭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37、进步搬拦捶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40、收势还原

二、杨式40式太极拳分动作详解 预备式的时候,身体自然直立,心静体松。 0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前平举,沉肩垂肘,落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前。 02、揽雀尾:撇脚抱手,向前上步(正南),弓步前棚(上体转向偏西),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正西),棚(左手附于右前臂的下方)、捋、挤、按。 03、单鞭:座腿转腰,向左平抹,向右平抹,勾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正东)。 04、提手上势:座腿扣脚,移动右脚,向正前方,两手相合与体前。 05、白鹤亮翅:转腰撤脚,抱手坐腿,分开两手成虚步(上手手心朝前)。 06、搂膝拗步:转腰摆手收脚(转腰撇脚时重心不做大的移动),上步弓步搂手推掌,做第二个、第三个。 07、手挥琵琶:跟步坐腿,措手合手成虚步。 08、搬拦捶:转腰撇脚握拳,上步搬拳(前脚尖外撇),上步拦掌(左手从胸前向前神探,右拳收到腰间),弓步打捶。09、如封似闭:插手(左手从右拳下面伸出去,手心向下),屈收翻掌,弓步推按。 10、斜飞势:坐腿转身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西北),弓步分手(上手手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左手按在跨旁。)

杨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杨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式①预备势 第二式太极拳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绷、捋、挤、按)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搂膝拗步(左、右、左)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②抱虎归山(捋、挤、按)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倒撵猴(左、右、左)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转身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捋、挤、按)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1、2、3) 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左分脚 第三十三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五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六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七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八式右蹬脚 第三十九式左、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③抱虎归山(捋、挤、按)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右、左、右) 第五十式揽雀尾(绷、捋、挤、按)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四角)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绷、捋、挤、按)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1、2、3)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左、右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倒撵猴(左、右、左)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进步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上步揽雀尾(捋、挤、按)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1、2、3)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回身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捋、挤、按)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太极拳收势 太极拳要领: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3、松腰松胯4、虚实分清 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随 8、内外相合 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1、起势 19、回身双峰贯耳 37、收势 2、揽雀尾 20、进步栽捶 3、单鞭 21、翻身百蛇吐信 4、提手上势 22、左右野马分鬃 5、白鹤亮翅 23、左右玉女穿棱 6、左右左搂膝拗步 24、上步穿掌 7、手挥琵琶 25、单摆莲 8、抱虎归山 26、进步指裆锤 9、肘底看捶 27、上步揽雀尾 10、倒撵猴 28、单鞭下势 11、海底针 29、左右金鸡独立 12、扇通背 30、退步七星 13、斜飞势 31、退步跨虎 14、云手 32、转身摆莲 15、单鞭 33、弯弓射虎 16、高探马 34、进步搬拦捶 17、右分左蹬脚 35、如封似闭 18、转身左打虎 36、十字手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01、预备式30、高探马59、左右倒辇猴 02、起势31、左右分脚60、斜飞式 03、揽雀尾32、转身左蹬脚61、提手上势 04、单鞭33、左右搂膝拗步62、白鹤亮翅 05、提手上势34、进步栽捶63、左搂膝拗步 06、白鹤亮翅35、翻身撇身捶64、海底针 07、左搂膝拗步36、进步搬拦捶65、扇通背 08、手挥琵琶37、右蹬脚66、转身白蛇吐信 09、左右搂膝拗步38、左打虎式67、搬拦捶 10、手挥琵琶39、右打虎式68、揽雀尾 11、一左搂膝拗步40、回身右蹬脚69、单鞭 12、二进步搬拦捶41、双峰贯耳70、云手 13、如封似闭42、左蹬脚71、单鞭 14、十字手43、转身右蹬脚72、高探马带左穿掌 15、抱虎归山44、进步搬拦捶73、十字腿 16、肘底看捶45、如封似闭74、进步指档捶 17、左右倒辇猴46、十字手75、上步揽雀尾 18、斜飞式47、抱虎归山76、单鞭 19、提手上势48、斜单鞭77、下势 20、白鹤亮翅49、野马分鬃78、上步七星 21、左搂膝拗步50、揽雀尾79、退步跨虎 22、海底针51、单鞭80、转身摆莲 23、扇通背52、玉女穿梭81、弯弓射虎 24、撇身捶53、揽雀尾82、进步搬拦捶 25、进步搬拦捶54、单鞭83、如封似闭 26、上步揽雀尾55、云手84、十字手 27、单鞭56、单鞭85、收势 28、云手57、下势 29、单鞭58、金鸡独立

杨式太极拳85式视频

杨式太极拳85式视频 杨式太极拳85式视频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左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翻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右左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式 39、右打虎式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翻身白蛇吐信

67、进步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势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翻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势 39.右打虎势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 .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杨氏太极拳103式拳谱Word版带空白

杨氏太极拳103式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搅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搂膝拗步 10.右搂膝拗步 11.左搂膝拗步 12.手挥琵琶 13.左搂膝拗步 14.进步搬拦捶 15.如封似闭 16.十字手 17.抱虎归山 18.肘底捶 19.倒撵猴右式

20.倒撵猴左式 21.倒撵猴右式 22.斜飞势 23.提手上势 24.白鹤亮翅 25.左搂膝拗步 26.海底针 27.扇通背 28.转身撇身捶 29.进步搬拦捶 30.上步搅雀尾 31.单鞭 32.云手一 33.云手二 34.云手三 35.单鞭 36.高探马 37.右分脚 38.左分脚 39.转身左蹬脚 40.左搂膝拗步 41.右搂膝拗步

42.进步栽捶 43.转身撇身捶 44.进步搬拦捶 45.右蹬脚 46.左打虎势 47.右打虎势 48.转身右蹬脚 49.双峰贯耳 50.左蹬脚 51.转身右蹬脚 52.进步搬拦捶 53.如封似闭 54.十字手 55.抱虎归山 56.斜单鞭 57.野马分鬃右式 58.野马分鬃左式 59.野马分鬃右式 60.揽雀尾 61.单鞭 62.玉女穿梭(4个) 63.揽雀尾

64.单鞭 65.云手一 66.云手二 67.云手三 68.单鞭 69.下势 70.金鸡独立右式 71.金鸡独立左式 72.倒撵猴右式 73.倒撵猴左式 74.倒撵猴右式 75.斜飞势 76.提手上势. 77.白鹤亮翅 78.左搂膝拗步 79.海底针 80.扇通臂 81.转身白蛇吐信 82.进步搬拦捶 83.上步搅雀尾 84.单鞭 85.云手一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口诀

老架一路是陈氏太极拳的其中一种,老架一路是有拳谱口诀的,为了便于教练教学,也方便太极拳练习者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动作要领。不同的太极拳招式,对应不同的口诀。 1、金刚捣碓: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2、揽擦衣: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3、六封四闭: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4、单鞭:单鞭一势较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 5、左转身金刚捣碓: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 6、白鹅亮翅: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 7、搂膝拗步: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 8、初收: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9、斜行拗步: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 10、再收:此势转圈皆倒转,太极拳法贵善变。进挤退捋着中法,左脚收回腰下塌。 11、前堂拗步:前堂先引双挤胸,再进平挒三肘封。踏雪无痕前堂进,先左后右步分清。 12、演手红拳:演手红拳练手捶,左引右击见红拳。前发后塌劲要松,发劲都在手捶中。 13、右转身金刚捣碓:右转捣碓右转掤,转身右采小而灵。右手右脚同收转,挒中带

扫着法精。 14、庇身捶:庇身捶势右下挤,手合步开右靠成。因敌变化连环肘,左引右拨腰裆功。 15、背折靠:左转掤法松要圆,右转变法腰中缠。左引松沉发背靠,惊抖一拳丧敌胆。 16、下演手红拳:演练手捶方向变,手转互变有高见。右转肘挤铁门拴,突转一捶裆中现。 17、双推手:转身左捋上步掤,以身双推步要轻。掤采捋按双推手,松圆旋转如蛟龙。 18、三换掌:掌法三换活桩功,拴手擒拿变换中。静如秋月三味掌,动若蛟龙似旋风。

太极拳拳谱大全

八式太极拳拳谱 01 卷肱势 02 搂膝拗步 03 野马分鬃 04 云手 05 金鸡独立 06 蹬脚 07 揽雀尾 08 十字手 十六式太极拳拳谱 01起势 02 左右野马分鬃 03 白鹤亮翅 04 左右搂膝拗步 05 进步搬拦捶 06 如封似闭 07 单鞭 08 手挥琵琶 09 倒卷肱 10 左右穿梭 11 海底针 12 闪通背 13 云手 14 左右揽雀尾 15 十字手 16 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01 起式 02 左右野马分鬃 03 白鹤亮翅 04 左右搂膝拗步 05 手挥琵琶 06 左右倒卷肱 07 左揽雀尾 08 右揽雀尾 09 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 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预备式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左琵琶势 5、进步搬拦捶 6、如封似闭 7、搂膝拗步 第二段 8、右单鞭 9、右云手10、野马分鬃 11、海底针12、闪通背 13、右揽雀尾第三段 14、转体撇身捶 15、捋挤势 16、右拍脚 17、左分脚 18、右蹬脚 19、进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 第四段 22、倒卷肱 23、右下势 24、金鸡独立 25、左下势 26、上步七星27、退步跨虎 28、转身摆莲 29、弯弓射虎 30、左揽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势

四十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 2.上步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转身白鹤亮翅 6.左右楼膝拗步(3次) 7.手挥琵琶 8.进步搬拦锤 9.如封似闭 10.斜飞式 11.转身肘底看锤 12.左右倒卷肱(2次)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3次) 16.单鞭 17.高探马 18. 右蹬脚 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退步海底针 23.闪通臂 24.转身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披身伏虎 27.右下势 28.左右独立式 29.进步指裆锤 30.上步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 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 弯弓射虎 37. 进步搬拦锤 38. 如封似闭 39. 十字手 40. 收势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42式太极拳拳谱(国际竞赛套路): 四十二式太极拳融合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太极拳等动作精华,并且以杨式太极拳为主线,动作严谨规范,气势舒展宏大,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独具综合性的特点。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撇身捶 8、捋挤势 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第二段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 15、玉女穿梭 16、左右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第三段 19、云手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口诀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 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 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

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 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

四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四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四十八式太极拳套路 第一段 1,白鹤亮翅2,左搂膝拗步3,左单鞭4,左琵琶势5,捋挤势(三)6,左搬拦捶7,左棚捋挤按 第二段 8,斜身靠9,肘底捶10,倒卷胧(四)11,转身推掌12,右琵琶势13,搂膝栽捶 第三段 14,白蛇吐信15,拍脚伏虎16,左撇身捶17,穿拳下势18,独立撑掌19,右单鞭 第四段 20,右云手21,右左分鬃22,高探马23,右蹬脚24,双风贯耳25,左蹬脚26,掩手撩拳27,海底针28,闪通背 第五段 29,右左分脚30搂膝拗步(二)31,上步擒打32,如风似闭33,左云手(三)34,右撇身捶35,左右穿梭36,退步穿掌 第六段 37,虚步压掌38,独立托掌39,马步靠40,转身大捋41,撩掌下势42,上步七星43,独立跨虎44,转身摆莲45,弯弓射虎46,右搬拦捶47,右棚捋挤按48,十字手收势 杨式四十八太极拳分解教学 第一段 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 起势:一,向左分脚,二,两手前平举,三,屈蹲按掌。 01,白鹤亮翅:抱手提脚,退步,坐腿分手,虚步分掌。 讲解:与起势的方向相同,是向后退步,转腰恢复成向南的虚步亮掌。 02,左搂膝拗步:落手,转腰,摆手,收脚,上步屈臂,弓步搂推。 讲解:也是向南落手转腰,摆掌收脚,摆手方向西北,然后出脚屈臂,面向正南上步,弓步搂推。 03,左单鞭:坐腿带手扣脚、转腰,收脚穿手,转身上步,弓腿平云,坐腿平云后云转腰,移动重心坐腿勾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 讲解:先把手带回来,坐腿扣脚,向右转,然后重心再向前送过去,把后脚收起来,右手从左手下边穿出去,转身向西平圆云手,划了一个平弧,坐腿转腰,再勾手,转向正东,勾手出脚推掌。简化太极拳在这里是做了个立圆的云手,而四十八式太极拳是做了个平圆的云手,动作过程不同了。

杨氏太极拳老架85式拳谱+动作分解

传统杨式85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1.预备式→2.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步→12. 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第二段: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撵猴→18.斜飞式→19.提手上势→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闪通背→24.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 →28.云手→29.单鞭 第三段:30.高探马→31.左右分→32.转身左蹬→33.左右搂→34.进步栽→35.翻身撇身→36.进步搬拦→37.右蹬→38.39. 左右打→40.回身右蹬→41.双峰贯→42.左蹬→43.转身右蹬→44.进步搬拦→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 第四段: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49.左右野马分鬃→50.揽雀尾→51.单鞭→52.玉女穿梭→53.揽雀尾→54.单鞭→55.云手→56.单鞭 第五段:57.下势→58.左右金鸡独立→59.左右倒撵猴→60.斜飞式→61.提手上式→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64.海底针→65.闪通背→66.转身白蛇吐信→67.进步搬拦捶→68.上步揽雀尾→69.单鞭→70.云手→71.单鞭 第六段:72.高探马带穿掌→73.十字腿→74.进步指档捶→75.上步揽雀尾→76.单鞭 第七段:77.下势→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摆莲脚→81.弯弓射虎→82.进步搬拦捶→83.如封似闭→84.十字手→85.收势 5左右左右左 3左右左 2左右 5左右 5左右 5左右 5左右左右左 5右左右左右

杨式太极拳103式拳谱

. '. 杨式太极拳103式拳谱 01、预备式;02、起势;03、揽雀尾;04、单鞭;05、提手上式;06、白鹤亮翅; 07、左搂膝拗步;08、手挥琵琶;09、左搂膝拗步;10、右搂膝拗步;11、左搂膝拗步;12、手挥琵琶;13、左搂膝拗步;14、进步搬拦捶;15、如封似闭;16、十字手;17、抱虎归山;18、肘底捶;19、倒撵猴右式;20、倒撵猴左式;21、倒撵猴右式;22、斜飞式;23、提手上式;24、白鹤亮翅;25、左搂膝拗步;26、海底针;27、扇通臂;28、转身撇身捶;29、进步搬拦捶;30、上步揽雀尾;31、单鞭; 32、云手一;33、云手二;34、云手三;35、单鞭;36、高探马;37、右分脚;38、左分脚;39、转身左蹬脚;40、左搂膝拗步;41、右搂膝拗步;42、进步栽捶;43、转身撇身捶;44、进步搬拦捶;45、右蹬脚;46、左打虎式;47、右打虎式;48、转身右蹬脚;49、双风贯耳;50、左蹬脚;51、转身右蹬脚;52、进步搬拦捶;53、如封似闭;54、十字手;55、抱虎归山;56、斜单鞭;57、野马分鬃右式;58、野马分鬃左式;59、野马分鬃右式;60、揽雀尾;61、单鞭;62、玉女穿梭(4个); 63、揽雀尾;64、单鞭;65、云手一;66、云手二;67、云手三;68、单鞭;69、下势;70、金鸡独立右式;71、金鸡独立左式;72、倒撵猴右式;73、倒撵猴左式; 74、倒撵猴右式;75、斜飞式;76、提手上式;77、白鹤亮翅;78、左搂膝拗步; 79、海底针;80、扇通臂;81、转身白蛇吐信;82、进步搬拦捶;83、上步揽雀尾; 84、单鞭;85、云手一;86、云手二;87、云手三;88、单鞭;89、高探马穿掌;90、转身十字腿;91、进步指裆捶;92、上步揽雀尾;93、单鞭;94、下势; 95、上步七星;96、退步跨虎;97、转身摆莲;98、弯弓射虎;99、进步搬拦捶;100、如封似闭;101、十字手;102、收势;103、还原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第一段 1、预备式 2、太极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搂膝拗步 10、右搂膝拗步 11、左搂膝拗步 12、手挥琵琶 13、左搂膝拗步 14、进步搬拦捶 15、如封似闭 16、十字手 第二段 17、抱虎归山 18、斜揽雀尾

19、肘底看捶 20、右倒撵猴 21、左倒撵猴 22、右倒撵猴 23、斜飞式 24、提手上式 25、白鹤亮翅 26、左搂膝拗步 27、海底针 28、扇通背 29、转身撇身捶 30、进步搬拦捶第三段 31、上步揽雀尾 32、单鞭 33、云手 34、云手 35、云手 36、单鞭 37、高探马 38、右分脚 39、左分脚 40、转身左蹬脚 41、左搂膝拗步

42、右搂膝拗步 43、进步栽捶 44、翻身撇身捶 45、进步搬拦捶 46、右蹬脚 47、左打虎式 48、右打虎式 49、回身右蹬脚 50、双风贯耳 51、左蹬脚 52、转身右蹬脚 53、进步搬拦捶 54、如封似闭 55、十字手 第四段 56、抱虎归山 57、斜揽雀尾 58、斜单鞭 59、右野马分鬃 60、左野马分鬃 61、右野马分鬃第五段 62、揽雀尾 63、单鞭

64、左玉女穿梭 65、右玉女穿梭 66、左玉女穿梭 67、右玉女穿梭第六段 68、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云手 72、云手 73、单鞭 74、下势 75、左金鸡独立 76、右金鸡独立 77、右倒撵猴 78、左倒撵猴 79、右倒撵猴 80、斜飞式 81、提手上势 82、白鹤亮翅 83、左搂膝拗步 84、海底针 85、扇通背 86、转身白蛇吐信

杨氏太极拳48式拳谱

48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预备: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 起势:1.左脚开立2.两手前平举3.屈腿下蹲 [1]一、白鹤亮翅:1.收脚抱手2.向后退步3.坐腿转腰分手4.虚步分掌 二、左搂膝拗步:1.右手前摆2.转腰摆臂收脚3.屈臂上步4.弓步搂手推掌 三、左单鞭:1.转腰坐腿带手2.收脚抱手3.转身上步穿手4.弓步平云手5.坐腿转腰平云6.勾手收脚7.转身上步8.弓步推掌 四、左琵琶势:1.跟步摆臂2.坐腿挫手摆臂3.虚步合手 五、捋挤势(3):(1)1.移脚活步穿掌2.弓腿抹掌3.收脚捋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挤 (2)1.坐腿扣脚穿手2.3.4.5.同上 (3)1.扣脚穿手2.3.4.5.同上 六、左搬拦捶:1.撇脚转腰分手2.收脚握拳3.摆步搬拳4.收脚转腰摆臂5.上步拦掌6.弓步打拳 七、左掤捋挤按:1.转腰撇脚分手2.收脚抱球3.转腰上步4.弓步掤手5.旋臂送手6.坐腿后捋7.转腰搭手8.弓步前挤9.坐腿引手后掤10.弓步前按 [2]八、斜身靠:1.转身扣脚分手2.收脚抱手(两手成十字交叉)3.上步握拳4.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1.转身摆掌2.抱手收脚3.摆步撑手4.跟步提手5.坐腿握拳 6.虚步劈打 十、倒卷肱(4):(1)1.撤手翻掌2.退步屈臂卷肱3.虚步推掌 (2)(3)(4) 同上 十一、转身推掌(4):(1)1.撤步碾脚转身2.屈臂上步3.丁步搂手推掌 (2)1.碾脚转身2.3.同上 (3)(4) 同上 十二、右琵琶势:1.向后撤步2.坐腿摆臂挫手3.虚步合手撅臂 十三、搂膝栽捶:1.撤步捋手2.上步搭手3.跟步平云手4.坐腿转腰摆臂5.屈臂握拳上步6.弓步搂膝栽捶 [3]十四、白蛇吐信(2):(1)1.转身提拳2.转身摆脚摆掌3.歇步推掌 (2)1.转腰摆臂2.屈臂上步3.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2):(1)1.转腰展臂2.上步抡臂3.抡臂拍脚4.盖步摆臂5.转身上步 6.弓步贯拳(2)1.扣脚穿手2.3.4.5.6.同上 十六、左撇身捶:1.坐腿扣脚翻手2.弓步分手3.收脚握拳4.上步举拳5.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1.撇脚转腰分手2.收脚握拳3.穿拳开步4.仆步穿拳 十八、独立撑掌(2):(1)1.弓腿挑拳2.收脚翻掌3.独立撑掌 (2)1.落脚上步收手2.3.同上 十九、右单鞭:1.退步伸掌2.坐腿后捋3.旋臂搭手4.弓步平云5.坐腿转腰平云6.勾手收脚7.转身上步8.弓步推掌 [4]二十、右云手(3):(1)1.坐腿转腰左云松勾2.右云翻掌收脚 (2)1.转腰左云翻掌出脚开步2.右云翻掌收脚并步 (3)1.左云翻掌出脚2.右云翻掌收脚 二一、右左分鬃:1.抱手提脚2.转腰出步3.弓步采靠4.转腰撇脚5.抱手收脚6.转腰上步7.弓步采靠二二、高探马:1.收脚展臂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1.带手起脚2.上步穿掌3.弓步分手4.抱手收脚5.蹬脚撑臂 二四、双峰贯耳:1.并手收脚2.落脚收拳3.弓步贯拳 二五、左蹬脚:1.转腰分手2.抱手起脚3.蹬脚撑臂 二六、掩手撩拳:1.并手落脚2.出脚握拳掩手3.弓步撩拳 二七、海底针:1.跟步摆臂2.坐腿提手3.虚步下插掌 二八、闪通背:1.提手收脚2.向前上步3.弓步推撑掌 [5]二九、右左分脚:1.转身扣脚分手2.收脚抱手3.分脚撑臂4.落脚穿手5.弓腿分手6.收脚抱手7.分脚撑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