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探讨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业务流程是一系列通过可测量的方式针对达到一个或更多业务目标的相关业务行为,它是企业的动态管理的表现形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管理者、学者从战略、绩效、人力资源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进行描述、分析。塑造“理想企业管理模型”无疑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

什么是“理想的企业管理模型”?从业务流程角度,就不能回避企业流程“完备性”的问题:企业应具备哪些流程?流程的应该覆盖哪些范畴?流程的步骤应该怎样梳理?运用最新的流程分类框架(PCF)工具就能较好解决企业应有流程“完备性”问题。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在这一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框架模型。

从流程角度看企业所有业务,把需要作为管理对象纳入管理的流程造了一个花名册,即“流程清单”。企业要开展流程管理,就一定需要有“流程清单”并不断动态维护,如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花名册”一样,是一件很必要的基础工作。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通过整理全美各行业的业务,梳理了适用于各行业的流程清单模板,即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从中进一步归类、整合,形成了一份可用以各种类别企业业务流程清单的通用参考版本,为企业的流程梳理、管理和优化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框架也因此而得名: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即该组织的全称首字母简称。

流程分级框架(PCF)作为高级别的、一般的企业模型或者分类法,给众多的企业进行流程管理提供了指导,重点在企业流程“完备性”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框架模型,鼓励企业从跨越产业流程的视角而不是狭隘的功能的视角来审视他们的行为。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流程角度通览企业,从水平流程视角来理解各项业务和管理,而不是垂直职能视角。

(2)从通用参考版本出发,和企业实际比照,删删加加、有所取舍,快速形成一份企业自己的“流程花名册”。

(3)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了沟通流程的“通用语言”。流程清单可以把各行业、各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繁杂的专业术语冲破突围出来,清晰简洁地呈现不同企业的流程异同,为跨行业、跨企业的管理经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流程分类框架和开放标准标杆协作

流程分类框架是由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和一些成员(来自美国及全世界的八十多个组织)于1992年创立的。

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是一个国际公认的流程和绩效改进资源(机构)。它帮助组织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建立新的更好的工作方式,在竞争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创立于1977年的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是一个基于会员的非盈利的机构,它服务全世界企业、教育和政府等所有部门的组织。流程分类框架将业务流程有组织地分为12个截然不同的分类:5个运作流程分类和7个支持流程分类。每个分类包含流程群组和活动,见表2。

表2 APQC的业务流程分类

流程分类框架由开放标准标杆协作数据库支持,开放标准标杆协作研究是一个有计划的全球宣言,旨在开发一个共同地使用的流程、测量和标杆标准。所有参加研究的全球组织都可以利用它以改进绩效。

开放标准标杆协作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1、标准流程框架: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

2、标准测量为流程测量;

3、共同的数据库(OSBC数据库):利用测量收集的数据。对于会员和贡献者可以利用它绩效分析和绩效改进。

开放标准标杆协作建立了近两千个独立的计量单位、100多个业务流程和超过1200个测量的全球数据库。

OSBC供应链数据库模块包括:

?采购

?物流

?客户订单管理

?制造

?新产品开发

?供应链计划

也就是说,流程分类框架为开放标准标杆协作提出了一个框架,而开放标准标杆协作为流程分类框架数据库,二者为有机的整体。

流程分类框架和开放标准标杆协作并不是单纯的供应链模型和标准,但是,它覆盖了供应链以上内容。

APQC流程分类框架整理

关于APQC流程框架说明

在几个跨国公司的帮助下,在过去的三年里,通过与Arthur Andersen 有限公司的合作,APQC(美国生产质量中心)国际基准票据交换所开发出了这个流程分类框架。流程分类框架目的是创造一个高水平、普遍适用的组织模型,以便帮助商业和其他组织能够从跨行业的过程角度,而不是狭窄的职能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及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现有流程、跨行业交流与分享信息,以及将信息划分为各种形式,许多组织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已经运用了流程分类框架。

流程分类框架目的

流程分类框架作为一个高水平、普遍适用的企业模型,它能够帮助商业和其他组织能够从跨行业的角度而不是狭窄的职能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及活动。

许多组织经常由于害怕在“苹果还是桔子”基准比较这类问题上犯错误而陷入困境。由于确信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和约束,因此如何有效的与其他不同类型的组织流程做基准比较,对他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经验表明,基准带来巨大改进的可能性往往迷于“跳出盒子之外”进行比较或是寻找行业内的一般案例所无法得出的观点。

组织如何才能跨过行业的界限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克服自身业务流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呢?流程分类框架提供的是一个业务流程概括性的总结,它可以适用于多个行业——制造业、服务、卫生、政府、教育等等。

另外,很多企业现在寻求从偏平化流程的角度而不是垂直职能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内部运作。比如说他们怎么能够将销售流程和现有的销售部门区分开来?

流程分类框架目的在于通过框架和词汇表现主要流程和子流程,而不是职能。该框架并不是罗列出某个特定组织内的所有流程;同样的,并不是该框架下的每个流程都会在组织中出现。

(完整word版)某公司流程管理制度

***号 流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建立公司级统一的流程管理方针,保障公司流程体系的建立、维护、优化、E化、日常运作由合适的组织在合适的时间和程序下做合适的事情,兼顾效率和风险,使流程体系具备自我完善的机制,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业务发展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涵盖**集团(下称“公司”)所有业务系统和部门,适用于所有业务流程。“**集团”是指**控股有限公司、其附属公司、及为会计而综合入账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有限公司。 3、定义和缩略语 3.1 流程管理制度 指公司规定的关于流程管理需遵守的统一的原则,管理模式、职责和规范,是流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2 高阶流程 指公司层面比较宏观的流程,实际是具体流程的集合,一般指一级流程和二级流程。 3.3 低阶流程 低阶流程指具体的操作性流程,活动流向性明显,一般指三级以下(包含3级)的流程。 3.4域

从企业整体视角形成的最高层的流程框架称为企业系统级流程,域是构成这个框架的宏观要素,一般对应为一级流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个业务或职能领域,比如,研发管理作为一级流程,是一个域。 3.5 域过程 域过程是构成域的主要过程,一般对应为二级流程。比如,产品或服务开发作为研发管理域中的二级流程,是一个域过程。 3.6 子流程 流程具备层次性,组成流程的某些活动本身(或活动的集合)也可以是一个流程,它将继续分解为更具体的活动,这样的流程叫子流程。子流程因其层级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级别,如一级子流程、二级子流程等。 3.7 流程owner 指流程的主人,是作为某流程主要执行或控制主体的业务部门或岗位。 3.8 流程责任矩阵 是表达流程主要责任者和其他参与者角色的矩阵,它反映了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一般一个流程有一个主要责任者,其他的属于参与者。 3.9 PMO 是Process management office的缩写,即流程管理委员会,为公司级流程管理部门。 3.10 E化 指流程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和支持日常运作,与手工执行方式相对应。4、流程管理原则 4.1 业务流程 流程作为贯穿组织架构的工作流转过程,应有公司级统一的业务流程体系。流程体系中应对流程进行分类分级,且需要保持高阶流程在公司层面的统一。 公司级统一制定发布的低阶流程在其适用范围内各业务系统必需遵守,不允许另行制定和执行本系统个性化的流程;对于公司级暂不统一规定的流程,需要建立和维护时由流程的owner发起,按照附录2《流程建立、维护流程》中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确定使用范围,并由流程管理部门根据流程建设计划考虑是否在

APQC流程分类框架整理

探讨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业务流程是一系列通过可测量的方式针对达到一个或更多业务目标的相关业务行为,它是企业的动态管理的表现形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管理者、学者从战略、绩效、人力资源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进行描述、分析。塑造“理想企业管理模型”无疑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 什么是“理想的企业管理模型”?从业务流程角度,就不能回避企业流程“完备性”的问题:企业应具备哪些流程?流程的应该覆盖哪些范畴?流程的步骤应该怎样梳理?运用最新的流程分类 框架(PCF)工具就能较好解决企业应有流程“完备性”问题。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在这一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框架模型。 从流程角度看企业所有业务,把需要作为管理对象纳入管理的流程造了一个花名册,即“流程清单”。企业要开展流程管理,就一定需要有“流程清单”并不断动态维护,如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花名册”一样,是一件很必要的基础工作。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通过整理全美各行业的业务,梳理了适用于各行业的流程清单模板,即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从中进一步归类、整合,形成了一份可用以各种类别企业业务流程清单的通用参考版本,为企业的流程梳理、管理和优化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框架也因此而得名: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即该组织的全称首字母简称。 流程分级框架(PCF)作为高级别的、一般的企业模型或者分类法,给众多的企业进行流程管理提供了指导,重点在企业流程“完备性”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框架模型,鼓励企业从跨越产业流程的视角而不是狭隘的功能的视角来审视他们的行为。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流程角度通览企业,从水平流程视角来理解各项业务和管理,而不是垂直职能视角。 (2)从通用参考版本出发,和企业实际比照,删删加加、有所取舍,快速形成一份企业自己的“流程花名册”。 (3)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了沟通流程的“通用语言”。流程清单可以把各行业、各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繁杂的专业术语冲破突围出来,清晰简洁地呈现不同企业的流程异同,为跨行业、跨企业的管理经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APQC流程分类框架

E A P Q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E N C H M A R K I N G C L E A R I N G H O U S Process Classi?cation Framework Developed By APQC’s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Clearinghouse In Partnership With Arthur Andersen & Co., SC

Process Classi?cation Framework: Overview The Process Classi?cation Framework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by the APQC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Clearinghouse,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everal majo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n close partnership with Arthur Andersen &Co. The intent has been to create a high-level, generic enterprise model that will encourage business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to see their activities from a cross-industry process viewpoint instead of a narrow functional viewpoint. Many organizations now have used the 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in practical way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processes, to reach out across industry boundaries to communicate and share information, and to classify information in various forms. About the Framework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 2012-06-25 14:47作者admin 【本文导读】你说:不管是什么流程,只要追求高效顺畅,是不是有一些共性的原则可以遵循?我说: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是回归流程管理本质。 你说:不管是什么流程,只要追求高效顺畅,是不是有一些共性的原则可以遵循? 我说: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是回归流程管理本质。 所谓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是指人们对流程管理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基本看法,是可以应用于各类流程的共性原则。 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则: 原则一,组织结构应该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 这条原则是说应该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来完成流程中的所有步骤。员工的工作应该是围绕着目标或产出,而不是围绕着单个任务。对于这一原则,有些人把它和目标管理相混淆,这里不妨稍加比较。 目标管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为基础的。它改变了在以往管理中所出现的“人治”问题,强调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明晰责任,以便执行和考核。但是,由于目标管理一般都是在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中完成的,所以目标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部门分割的色彩,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性,从而影响了组织的效率。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里要关注“目标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如果目标是根据任务制定的,那么我们说它是与流程管理的原则相违背的;如果是根据流程来制定的,那么这种目标管理是有积极意义的。虽然流程管理强调一切以流程为中心,根据流程而不是任务来开展工作,但是实际上,这些原则在具体实施时还是要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这就是它与目标管理的联系所在。 流程管理强调打破原有的职能界限和任务划分,尽可能将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单一任务,由单个人来完成。 原则二,让那些需要得到流程产出的人自己执行流程 过去由于专业化精密分工,企业的各个专业化部门只做一项工作,同时又是其他部门的顾客。例如会计部就只做会计工作,如果该部门需要一些新铅笔就只能求助于采购部,于是采购部需要寻找供货商,讨价还价,发出订单,验收货物,然后付款,最后会计部才能得到所需的铅笔。这一流程对于铅笔这类廉价的非战略性物品显得笨重而缓慢,并且用以采购的各项间接费用往往会超过所购产品的成本。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介绍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介绍 “企业到底要建立哪些流程”,我想这是每一个由职能管理转向 流程管理的企业首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 lity Center,简称APQC)给我们作出了回答。他们于1991年开 始研究开发流程分类框架(APQC称为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 amework,简称PCF),于1992年发布了该框架的第1.0版,目 前最新的版本是5.0版本。该流程分类框架在一开始是被想象设 计成为一种企业的流程分类法则,参与设计的80个组织机构希 望能创造出前瞻性的标杆并运用于全球各地的企业。 APQC起初提出的流程分类框架是一个跨行业的流程 分类框架,2008年APQC陆续提出了十个行业的流程分类框架,包 括跨行业、电力行业、消费品行业、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汽车行业、传媒 行业、医药行业、电信行业、石油行业、石化行业的流程分类框架。 F面以跨行业为例,来介绍流程分类框架。(以下内容为 本人翻译,仅供参考。由于本人英语水平有限,请以英文原版为准。)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APQC各一个企业的流程分成两大类十二个流程组。 一大类是运营流程:分为五个流程组, 1.0愿景与战略制定

2.0产品和服务开发与管理

3.0产品和服务市场营销与销售 4.0产品和服务交付 5.0客户服务管理 另一大块是管理和支持流程:分为七个流程组, 6.0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7.0信息技术管理 8.0财务管理 9.0资产的获取、建设与管 10.0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 11.0外部关系管理 12.0知识、改进与变革管理 以下详细列出跨行业的流程分类框架:(由于本人英语水平有限,翻译仅供参考,以英文原版为准。) 1.0愿景与战略制定(10002) 1.1确定经营理念和长期愿景(10014) 1.1.1评估外部环境(10017)

流程管理的原则

流程管理的原则 《牛津管理评论》https://www.360docs.net/doc/1d3500368.html, 不久前,笔者受远大总裁张跃先生的邀请到长沙“远大城”访问,源于张总最近提出了“学华为,抓流程,促发展”的口号,希望我这个当时华为流程重组的总负责人给他提出一点建议。这令笔者感到挺意外,因为大家知道远大的制度建设非常完善,对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分解和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是国内企业制度建设的典范。但是,张跃在7月份,通过对华为短短3个多小时的考察和交流,就意识到了远大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差距。 确实,流程管理远非设计一些流程,制定一些制度,然后贯彻执行这么简单,也不象哈默和钱皮提出的流程再造那么激进。记得95年底,笔者受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思想的影响,给任总提出在华为进行流程重组的报告,任总很快就批示同意。这样从96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流程设计、重组和优化工作。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华为终于建立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流程,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集成供应链(ISC)流程。回顾这段历程,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借鉴最佳实践,对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流程本身的目的,确定流程管理的指导原则,对流程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优化。

首先,流程是因客户而存在的,流程的真正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我们经常讲流程的起点是客户,终点也是客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的藩篱我们明显忽略了客户,甚至不知道客户是谁。从为客户服务出发,在流程管理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明确流程的客户是谁、流程的目的是什么 ◆在突发和例外的情况下,从客户的角度明确判断事情的原则 ◆关注结果,基于流程的产出制定绩效指标 ◆使流程中的每个人具有共同目标,对客户和结果达成共识 其次,流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来源。麦当劳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使得全球任何一家麦当劳餐厅做出来的汉堡包都具有独特的麦当劳风味。一个公司要在产品上取得持续的成功,光祈求先见之明是行不通的,偶然依靠好的构想(idea)领先于对手也只是暂时的,关键要建立一流的产品开发流程,使创新的产品通过这一流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了达成构筑竞争优势的目的,在流程管理中应该做到: ◆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设计独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模式λ ◆使经验和知识得到积累和继承λ ◆形成企业自身的最佳实践并持续提升λ ◆降低运作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λ

流程管理的九大原则简析

流程管理的九大原则简析 不管是什么流程,只要追求高效顺畅,是不是有一些共性的原则可以遵循? 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是回归流程管理本质。 所谓流程管理的思想原则,是指人们对流程管理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基本看法,是可以应用于各类流程的共性原则。 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则: 原则一,组织结构应该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 这条原则是说应该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来完成流程中的所有步骤。员工的工作应该是围绕着目标或产出,而不是围绕着单个任务。对于这一原则,有些人把它和目标管理相混淆,这里不妨稍加比较。 目标管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为基础的。它改变了在以往管理中所出现的“人治”问题,强调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明晰责任,以便执行和考核。但是,由于目标管理一般都是在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中完成的,所以目标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部门分割的色彩,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性,从而影响了组织的效率。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里要关注“目标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如果目标是根据任务制定的,那么我们说它是与流程管理的原则相违背的;如果是根据流程来制定的,那么这种目标管理是有积极意义的。虽然流程管理强调一切以流程为中心,根据流程而不是任务来

开展工作,但是实际上,这些原则在具体实施时还是要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这就是它与目标管理的联系所在。 流程管理强调打破原有的职能界限和任务划分,尽可能将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单一任务,由单个人来完成。 原则二,让那些需要得到流程产出的人自己执行流程 过去由于专业化精密分工,企业的各个专业化部门只做一项工作,同时又是其他部门的顾客。例如会计部就只做会计工作,如果该部门需要一些新铅笔就只能求助于采购部,于是采购部需要寻找供货商,讨价还价,发出订单,验收货物,然后付款,最后会计部才能得到所需的铅笔。这一流程对于铅笔这类廉价的非战略性物品显得笨重而缓慢,并且用以采购的各项间接费用往往会超过所购产品的成本。 在有了信息系统以后,一切就有可能变得容易了。通过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会计部可以自己采购。当与流程关系最密切的人自己可以完成流程时,就大大消除了原有各工作界面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管理费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所有的专业部门的专业职能。例如对于企业的主要设备和原材料,则仍由采购部门来完成。具体如何安排,还是要以全局最优为标准。 原则三,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

制度流程管理制度(CA)资料讲解

1 总述 1.1 制度/流程管理流程树 : 1.2 目的 为使公司颁布的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服务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等)、管理制度、业务及管理流程、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等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得以正确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不断完善公司的制度体系,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3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1.4 职责 1.4.1 企管部:统一负责公司各类体系文件、管理制度、流程、规范、标准、临 时规定等的协调管理。

1.4.2 各部门:明确本部门制度/流程建设要求和计划,并负责具体制度/流程的制 定,涉及到跨部门的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讨,涉及到部门内部的企管部仅 备案及审核是否与公司规定冲突。 1.4.3 关联部门:提出修改和会签意见,并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1.4.4 技术中心/企管部:负责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的管理。 1.4.5 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标准(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课程表等)的管理。 1.4.6 总裁办:负责行政公文的管理。 1.5 定义、分类及编号规则 1.5.1 体系文件:在ISO9000系列、20000系列、27000系列内的一、二、三级受 控文件;分为一级文件、二级文件、三级文件; 按相关体系文件编号规则编号。 1.5.2 受控管理制度、流程:在公司范围内执行的具有较大稳定性的管理规章; 按职能分类,分为品质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行政管理类、财务管理 类、营销管理类、技术管理类、安全管理类、其它类 1.5.3 临时规定:带有明显时间性的临时管理规章; 按时间分类。 1.5.4 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自己制订或修订的仅在部门内部执行的管理规 章。 按部门分类。 1.5.5 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 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按属性分类,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5.6 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 意义的标准。例如术语标准,符号,代号,代码标准,量与单位标准等。 1.5.7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1.5.8 管理标准:对需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如与实施及保障开发、生产、质量、 能源、计量、工艺、设备、安全、卫生、环保、物流等技术标准有关的重 复性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流程管理办法

流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流程管理是现代化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必备的管理工具,是实现战略目标落地,打造企业竞争优势软实力,构建新机制和强化执行力的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须构建一整套科学的业务流程管理体制,建立运营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依据《中国石化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总体方案》方案的要求,在未来十二五计划中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体系与全面实施业务流程化管理特制订本流程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流程体系建设中所有流程的建立、发布、维护、变更、优化和监控的职责和程序。 第三条本流程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是:中国石化总部职能部门、事业部/管理部、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业务流程管理。 第二章建立流程管理办法原则 第四条流程的建立、发布、维护、变更、优化和监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服务于战略、核心业务的原则,保证流程与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的一致性; (二)坚持流程与组织、岗位匹配原则,保证流程的完整性和畅通性; (三)坚持流程体系与制度体系相匹配,流程体系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制度体系是流程体系运行的保障; (四)坚持从简、有效原则,保证流程的可操作性; (五)坚持集中管理的原则,保证流程体系的完整性、流程间的匹配性和流程描述的规范性。

具体流程管理操作过程,详见附件一:流程管理操作流程。 第二章流程体系建设与分层分类 第五条建立业务流程体系的主要原则: 1)全面系统的原则。导入先进流程管理理念,涵盖所有业务领域,按行业 价值链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科学分类和流程层级设定,自上而下建设业 务流程体系。总体规划、科学实施,统筹协调制度标准化、内控制度修 订、管理信息化工作。 2)统一规范的原则。统一架构、统一模板、统一方法、统一步调,确保业 务流程重要度、颗粒度一致,形成标准、规范的业务流程体系。 3)实用效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体现中国石化管理特点,满足经营管理 需求。突出重点,明确关键要素,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积极稳健的原则。流程“谁所有、谁主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 化措施,努力推进流程体系建设。“先试点、再推广”,总结经验,逐 步推开,不断提升,稳健有序推进。 第六条业务流程的分层: 企业业务流程架构是对企业全部业务流程有机联系的结构化反映,包括流程的分类以及流程的层级。下图是企业业务流程架构示意图。可以根据该流程架构制定中国石化业务流程架构。其中红色圆圈部分与中国石化业务总体框架相对应。

流程管理制度汇编

流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建立公司级统一的流程管理方针,保障公司流程体系的建立、维护、优化、E化、日常运作由合适的组织在合适的时间和程序下做合适的事情,兼顾效率和风险,使流程体系具备自我完善的机制,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业务发 展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涵盖**集团(下称“公司”)所有业务系统和部门,适用于所有业务流程。“**集团”是指**控股有限公司、其附属公司、及为会计而综合入账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有限公司。 3、定义和缩略语 3.1 流程管理制度 指公司规定的关于流程管理需遵守的统一的原则,管理模式、职责和规范,是流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2 高阶流程 指公司层面比较宏观的流程,实际是具体流程的集合,一般指一级流程和二 级流程。 3.3 低阶流程 低阶流程指具体的操作性流程,活动流向性明显,一般指三级以下(包含3级)的流程。 3.4域 从企业整体视角形成的最高层的流程框架称为企业系统级流程,域是构成这个框架的宏观要素,一般对应为一级流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个业务或职能领域,比如,研发管理作为一级流程,是一个域。 3.5 域过程 域过程是构成域的主要过程,一般对应为二级流程。比如,产品或服务开发 作为研发管理域中的二级流程,是一个域过程。 3.6 子流程 流程具备层次性,组成流程的某些活动本身(或活动的集合)也可以是一个 流程,它将继续分解为更具体的活动,这样的流程叫子流程。子流程因其层级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级别,如一级子流程、二级子流程等。

3.7 流程owner 指流程的主人,是作为某流程主要执行或控制主体的业务部门或岗位。 3.8 流程责任矩阵 是表达流程主要责任者和其他参与者角色的矩阵,它反映了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一般一个流程有一个主要责任者,其他的属于参与者。 3.9 PMO 是Process management office的缩写,即流程管理委员会,为公司级流程管理部门。 3.10 E化 指流程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和支持日常运作,与手工执行方式相对应。 4、流程管理原则 4.1 业务流程 流程作为贯穿组织架构的工作流转过程,应有公司级统一的业务流程体系。流程体系中应对流程进行分类分级,且需要保持高阶流程在公司层面的统一。 公司级统一制定发布的低阶流程在其适用范围内各业务系统必需遵守,不允许另行制定和执行本系统个性化的流程;对于公司级暂不统一规定的流程,需要建立和维护时由流程的owner发起,按照附录2《流程建立、维护流程》中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确定使用范围,并由流程管理部门根据流程建设计划考虑是否在其他系统试点或进行借鉴。对于统一的流程中,因业务性质不同而更详细的 操作说明可以“操作手册”形式来作为流程的补充和细化。 4.2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应以业务部门为主体,各级流程管理部门在流程建设过程中应起到 组织、统筹、方法指导和推动的作用,帮助业务部门发挥创新能力。 落实业务部门的主体作用,要求各级流程均明确相应的业务部门或岗位作为 流程的owner,对流程的制定和执行负责。按流程级别来分owner包括域的owner、域过程owner、流程owner和各级子流程的owner。域owner由PMO 与公司管理层确定,域下属的各级流程owner以域owner为主确定。 5、流程管理模式 根据流程管理原则,为确保流程建设的有效推行,对流程管理模式和组织明确如下: 5.1 流程管理模式

流程管理制度

流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为保证总公司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高效的开展,保障公司流程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 1.2.原则: 1.2.1.规范性原则:各项业务流程流转清晰、各项流程应充分发挥对工作任务方向性、顺序指针的作用;各项流程符合公司管控要求,节点应责权分明、易于查找责任人。 1.2.2. 效率原则:流程各节点任务描述简明扼要、清晰易懂、便于分解、监控、评价。流程节点设置精干,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流转线路设置要易操作,便于高效流转。 1.2.3.应变、持续改进原则:流程设置需配备特殊情况应变措施和特殊措施的适用条件,确保流程的持续有效运行;流程需定期评审,促使流程不断优化,使流程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载体之一。 1.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总公司所有流程的制定、运行和优化,以及流程运行中的各职能部门、各节点上的各工作人员。 1.4.组织管理 1.4.1.各职能部门流程制定、优化、废止的终审权由总经理负责,必要时报请总经理办公会核准。 1.4. 2.企业管理部负责流程的实施、指导、管理、监督和优化工作。包括:制定、优化流程管理相关实施细则;指导各职能部门流程的执行落实、提供咨询与培训;监督、检查流程的执行情况,对违反流程管理的行为进行纠正与处罚;及时收集流程执行反馈,适时组织评估、优化、完善公司流程。 1.4.3.流程评审领导小组是流程审核优化的临时组织机构,由企业管理部负责牵头组织,公司其他各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组成的跨部门工作小组,负责对各流程制定、运行、优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符合性、适应性和绩效状况进行审核,发现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

流程管理要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

流程管理要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 张宏江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博士现任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他于1999年加盟微软,曾先后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副院长,主要负责多媒体处理和管理,信息处理,数据挖掘,互联网搜索和分步式系统等研究小组的工作,以及研究院的日常管理事务。 中国软件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全球的软件产业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那么,如何抓住这样的机会,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又在哪里?这是所有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无缝计算是软件未来 回顾PC业的发展,可以知道一种趋势,那就是计算将会无所不在。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很少有人会相信PC业会走

到今天这种规模,更不会有人会想到软件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走到今天,并成长为如此巨大的规模。 在PC架构出现之后,微软首先完成的就是DOS操作系统;之后微软推出办公软件、相关的商务软件和视窗操作系统,很快进入应用视窗系统和应用软件时代。正是办公软件和商务软件的应用,使人们意识到PC不再仅仅是科研的工具,也不仅仅是局限在大型科研中心和高校的运算工具,而是成了改善人们生产力的一种工具。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PC的发展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也使得软件远远超越了刚开始只有专业人士使用的阶段,使得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PC,桌面应用系统和企业应用系统真正成为了主流。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人们开始真正进入Inter应用突飞猛进发展阶段,因为XML/SOAP、/HTML、SMTP的出现,使得PC成为获取信息的平台,使得软件真正变成支撑于整个信息时代的平台。 当然,随着.泡沫的破灭,曾有一段时间大家怀疑软件的未来。但是,经过过去三年的恢复,信息产业今天不仅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软件不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发展势头比原来更迅猛。软件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生产力工具的范畴,而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流程管理的原则

流程管理的原则 不久前,笔者受远大总裁张跃先生的邀请到长沙“远大城”访问,源于张总最近提出了“学华为,抓流程,促发展”的口号,希望我这个当时华为流程重组的总负责人给他提出一点建议。这令笔者感到挺意外,因为大家知道远大的制度建设非常完善,对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分解和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是国内企业制度建设的典范。但是,张跃在7月份,通过对华为短短3个多小时的考察和交流,就意识到了远大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差距。 确实,流程管理远非设计一些流程,制定一些制度,然后贯彻执行这么简单,也不象哈默和钱皮提出的流程再造那么激进。记得95年底,笔者受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思想的影响,给任总提出在华为进行流程重组的报告,任总很快就批示同意。这样从96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流程设计、重组和优化工作。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华为终于建立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流程,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集成供应链(ISC)流程。回顾这段历程,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借鉴最佳实践,对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流程本身的目的,确定流程管理的指导原则,对流程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优化。 首先,流程是因客户而存在的,流程的真正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我们经常讲流程的起点是客户,终点也是客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的藩篱我们明显忽略了客户,甚至不知道客户是谁。从为客户服务出发,在流程管理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明确流程的客户是谁、流程的目的是什么 ◆在突发和例外的情况下,从客户的角度明确判断事情的原则 ◆关注结果,基于流程的产出制定绩效指标 ◆使流程中的每个人具有共同目标,对客户和结果达成共识 其次,流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来源。麦当劳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使得全球任何一家麦当劳餐厅做出来的汉堡包都具有独特的麦当劳风味。一个公司要在产品上取得持续的成功,光祈求先见之明是行不通的,偶然依靠好的构想(idea)领先于对手也只是暂时的,关键要建立一流的产品开发流程,使创新的产品通过这一流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了达成构筑竞争优势的目的,在流程管理中应该做到: ◆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设计独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模式  ◆使经验和知识得到积累和继承  ◆形成企业自身的最佳实践并持续提升

流程管理的原则

流程管理的原则 流程管理远非设计一些流程,制定一些制度,然后贯彻执行这么简单,也不象哈默和钱皮提出的流程再造那么激进。记得95 年底,笔者受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思想的影响,给任总提出在华为进行流程重组的报告,任总很快就批示同意。这样从96 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流程设计、重组和优化工作。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华为终于建立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流程,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 )流程、集成供应链(ISC)流程。回顾这段历 程,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借鉴最佳实践,对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流程本身的目的,确定流程管理的指导原则,对流程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优化。 首先,流程是因客户而存在的,流程的真正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我们经常讲流程的起点是客户,终点也是客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的藩篱我们明显忽略了客户,甚至不知道客户是谁。从为客户服务出发,在流程管理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明确流程的客户是谁、流程的目的是什么 ?在突发和例外的情况下,从客户的角度明确判断事情的原则 ?关注结果,基于流程的产出制定绩效指标 ?使流程中的每个人具有共同目标,对客户和结果达成共识 其次,流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来源。麦当劳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使得全球任何一家麦当劳餐厅做出来的汉堡包都具有独特的麦当劳风味。一个公司要在产品上取得 持续的成功,光祈求先见之明是行不通的,偶然依靠好的构想(idea)领先于对手也只是暂 时的,关键要建立一流的产品开发流程,使创新的产品通过这一流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了达成构筑竞争优势的目的,在流程管理中应该做到: ?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设计独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模式 ?使经验和知识得到积累和继承 ?形成企业自身的最佳实践并持续提升 ?降低运作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 第三,流程管理要不断提升内部运作效率。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效果和效率,没有效果的效率是没有价值的,是“洗煤炭”,甚至让企业死的更快,而没有效率的提高也不可能保障效果。所以我们要通过业务流程管理持续优化内部运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考虑:?让高层减压:从例外到例行;通过预算管理、事情分级处理等手段来减少审批环节,让制度和流程来保证公司业务的运作,使“人治”转向“法治”。 ?根据流程理顺结构,明确角色及职责,使业务有序运作。使流程中没有空白地带或重叠区域,真正做到职责明晰,分工明确,消除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 ?明确流程的责任人。在很多企业,我们看到的普遍现象是:部门有人管,而流程没有人管,或者部门内部的流程有人管,跨部门的流程没有人管。根据流程运作的要求,不仅要明确流程的责任人,而且应打破部门界限,赋予流程负责人对跨部门流程从头管到尾的权力?权力尽量下放,让最明白的人最有权。流程优化要求管理重心下移,即职责和权限要下放,真正让最明白的人最有权。流程优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一些主管觉得失去了权力,这是因为以往很多需要他们发号施令才能得以推动的环节,在流程梳理顺畅之后能够得到自动运行,很多需要他们审批才得以通行的事情现在不需要了,使他们失去了权力感。实际上,这 正是流程效率提高的表现。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们可以更多地,承担组织及流程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推动组织能力的提升。 ?从对人负责转变为对事负责。流程优化不仅要求主管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也要求员工的思想从传统的对上司负责,只要完成上司交待的任务就行的观念,转变到对流程和结果负责,满足

项目管理原则

一、项目管理原则 1、依据有关政府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委托建设合同,对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服务。 2、在本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制、招投标制及合同管理制。 3、接受委托人的指令、指导和监督,并对其负责,并积极配合使用单位;联络、沟通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协调好参建各方和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关系。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会同招标单位,依据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内容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预算编制。 2、在招标单位的协助下,办理项目消防、规划、人防、气象、环保、地震等有关手续报批工作。 3、选定合适的招标代理机构或自行招标,通过招标选择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单位。并将招投标情况报告和中标合同报委托人备案。 4、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按期向委托人汇报施工进度、质量、资金的使用情况并随时接受监督审查。 5、负责本项目所涉及的合同变更以及预算、决算的审核,负责工程合同的洽谈与签订工作。 6、按项目进度向委托人提出投资计划申请,报送项目进度用款报告。 7、负责本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8、负责办理开工前的相关手续及协调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内外关系。 9、组织工程中间验收,会同委托人、使用单位共同组织竣工验收,办理工程竣工前的有关手续。 10、编制工程决算报告,报委托人审批,负责将项目竣工及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汇编移交,并按批准的资产价值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三、项目管理目标 1、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 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工程验收合格标准。 2)进度目标:按合同规定工期完成工程项目

(完整word版)企业流程的分类分级

企业流程的分类分级 分类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广泛存在于管理实践中,如对管理领域的划分(采购、生产、财务)、对人群的分类(高、矮:胖、瘦)等。不同的人对于流程的类别和层级的划分有不同的见解,常见的做法是把企业的流程分为三类:战略流程、经营流程、保障流程。 战略流程:指组织规划和开拓未来的流程,如战略规划、新产品开发和新流程开发等。 经营流程:指组织实现其日常功能的流程,包括客户获取、满足客户和取得客户支持与认可的流程。 保障流程:是支持战略流程和经营流程顺利实施的流程,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如果把这几大类流程识别出来,画在一张图上,我们得到企业的流程总图(见图5—1)。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这不是和波特的价值链很相似吗?那么不同企业的流程总图是不是都差不多,都类似于波特的价值链呢?我们同时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企业抽掉具体业务后,的确在最根本的流程上有很强的同质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发掘个体的个性情况,把企业独特的业务模式反映进去,绘出一张有特色的流程总图;这个总图中可以提供一些更细化的流程的名称,体现企业所在B2B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见图5—2)。

对于流程的细化分级,即把流程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端到端的流程到具体指导操作的明细流程进行分解,我们常分为三四个级别(见图5—3),它们分别是: 一级流程:价值链图的构成部门,是高阶流程,也称为“域”(6eld),也往往是端到端的流程。 二级流程:在每个域内,是中阶流程,也称为“域过程”(6eldprocess)。 三级流程:对域过程进行细分,由子流程(也就是四级流程)和业务活动构成,是低阶流程,称为“流程”(即比较具体的流程)。 如果把流程做了这样的分类分级,形成一个清单(还可以对流程进行编号),也就是流程清单,我们就得到了一张流程的花名册。 当然,未必所有企业都引用了“域”、“域过程”、“流程”的术语,在下面的案例中,把流程的总图称为“企业模型”,表述了企业整体业务,然后是“业务模型”,表述了某一个业务领域的流程,对应于我们的“域”:再不断分级,形成各级更具体的流程,直至指导每个岗位、

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方案

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 项目建议书 悦华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部编制 目录 一、项目目标 (2) 二、项目成果 (2) 三、进行“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的目的 (2) 1、使得企业战略目标落地 (2) 2、避免管理断层 (3) 四、开展“标准化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4) 五、“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项目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6) 六、项目跟踪和延伸服务 (8)

一、项目目标 1、建立流程管理标准和流程管理制度,让流程管理落地生根,建立从战略向绩效转变的有效途径。 2、通过精细化流程管理,实现从岗位的行为管理向流程的目标及绩效管理的转变。 3、实现岗位工作标准化管理。 二、项目成果 1、建立流程管理标准,形成《流程管理手册》 2、建立岗位管理标准,形成《岗位工作标准化操作细则》 3、形成《流程文件》和流程绩效控制点以及必要的流程记录表单,制定流程管理制度 三、进行“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的目的 1、使得企业战略目标落地 我们悦华的企业战略目标是在3年内成为江西省有知名度有高度的企业,5年内达成集团产业化,成为上市公司。 这些目标能实现吗?怎样实现?实现的具体途径?也许高层领导知道,中层管理者、基层主管和员工了解吗?知道该怎样具体实现吗?具体标准和绩效指标明晰吗? 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系列基础的标准流程。

2、避免管理断层 高层提出战略目标,基层也在加班忙碌,但就是实现不了;中间缺少了“精细化流程管理和岗位标准化”的可操作的制度体系。表现为: 1、“只有能人执行力,没有企业整体执行力”。 2、“管理和绩效两张皮”。 3、“自己犯过的错误还在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同样还在犯”。 4、“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开会互相抱怨,缺乏细化可衡量标准”。 5、“流程目标、价值不清,缺少优化和持续改进”。 6、“在一个人执行流程时,会出现很多流程分叉执行不下去,从流程和作业标准中找不到工作指导。缺少了流程管理原则”。 7、“流程执行人在执行时受到干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做了”。 8、“各种制度繁多、零散、不成体系。流程职责不清,也就很难做到职、权、利的统一”。 9、“老板抱怨员工不执行,员工抱怨老板不支持”。 10、“流程优化一次又会带来什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了,流程跟不上该怎么办?”不能建立完整管理循环体系带来的顾虑重重。 等等。很多很多…… 随着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的制定,将会有效避免管理断层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

“从战略到绩效”企业实施 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 项目建议书 中国******所 ***********************编制

目录 一、项目目标 (2) 二、项目成果 (2) 三、为什么要进行“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 (2) 1、企业战略价值如何落地的困惑 (2) 2、管理断层 (3) 四、开展“标准化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4) 五、“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项目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6) 六、项目跟踪和延伸服务 (8)

一、项目目标 1、建立流程管理标准和流程管理制度,让流程管理落地生根,建立从战略向绩效转变的有效途径。 2、通过精细化流程管理,实现从岗位的行为管理向流程的目标及绩效管理的转变。 3、实现岗位工作标准化管理。 二、项目成果 1、建立流程管理标准,形成《流程管理手册》 2、建立岗位管理标准,形成《岗位工作标准化操作细则》 3、形成《流程文件》和流程绩效控制点以及必要的流程记录表单,制定流程管理制度 三、为什么要进行“流程管理与岗位工作标准化” 1、企业战略价值如何落地的困惑 我们常听到企业一把手在大会上提出很好的战略目标,如:“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诚信、求实;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实现从财务控制型到绩效控制型的企业”等等。

这些目标能实现吗?怎样实现?实现的具体途径?也许高层领导知道,中层管理者、基层主管和员工了解吗?知道该怎样具体实现吗?具体标准和绩效指标明晰吗? 每个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的困惑。2、管理断层 高层提出战略目标,基层也在加班忙碌,但就是实现不了;中间缺少了“精细化流程管理和岗位标准化”的可操作的制度体系。表现为: 1、“只有能人执行力,没有企业整体执行力”。 2、“管理和绩效两张皮”。 3、“自己犯过的错误还在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同样还在犯”。 4、“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开会互相抱怨,缺乏细化可衡量标准”。 5、“流程目标、价值不清,缺少优化和持续改进”。 6、“在一个人执行流程时,会出现很多流程分叉执行不下去,从流程和作业标准中找不到工作指导。缺少了流程管理原则”。 7、“流程执行人在执行时受到干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做了”。

流程管理制度

Q/GY 北京光影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Y 1—2014北京光影有限公司 流程管理制度 (意见征求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北京光影有限公司 发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总则 3 流程分类 4 组织与职责 5 流程描述规范 6 流程设计规范 7 流程新增/变更规范 8 流程体系的优化与监控 9 附则 附录A 工作流程新增/变更审批表

前 言 为保证北京光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有序建立和实现流程优化目标,有效实施流程管理,根据公司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由北京光影有限公司提出。 本制度起草单位:北京光影有限公司。 本制度由北京光影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企管部归口管理。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王伟 本制度于2014年X月X日首次发布。

北京光影有限公司流程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所有工作流程(包括OA线上和线下的所有流程)的建立、发布、维护、变更、优化和监控的职责和程序,为公司工作流程管理提供了统一而一贯的方针。 本制度适用范围是北京光影有限公司。 2 总则 工作流程的建立、发布、维护、变更、优化和监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坚持流程与组织、岗位匹配原则,保证流程的完整性和畅通 性; b) 坚持流程体系与制度体系相匹配原则,流程体系是制度体系 建设的基础,制度体系是流程体系运行的保障; c) 坚持从简、有效原则,保证流程的可靠性; d) 坚持集中管理的原则,保证流程体系的完整性、流程间的匹 配性以及流程描述的规范性。 3 流程分类 3.1 公司工作流程的分类 按照作用范围分类可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支持流程三类。 a) 战略流程:包括与公司经营分析、战略规划定制、战略调 整、年度计划/预算、重大决策管理等相关的流程; b) 经营流程:包括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流程,如项目管理、 采购管理、设备/资料管理、技术管理相关的流程; c) 支持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纪检 监察管理、内部审计类流程。 按是否需要OA线上审批可区分为线上流程和线下流程。 4 组织与职责 4.1 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公司所有工作流程新增、变更的最终审批,流 程标准化管理小组成员的确定。 4.2 流程标准化管理小组由集团总经理任组长,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和财 务总监任副组长,战略发展中心总监、行政人事中心总监及工程事业部总经理为成员,推动公司流程持续优化工作,负责公司战略流程的优化,跨部门流程的总体规划和优化;负责对流程新增/变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