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反应器设计说明书(河南城建)

乙酸乙酯反应器设计说明书(河南城建)
乙酸乙酯反应器设计说明书(河南城建)

乙酸乙酯反应器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xxx

学号:1014111

指导教师:赵海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4年5月

主要符号一览表V——反应釜的体积

t——反应时间

c——反应物A的起始浓度

A

f——反应器的填充系数

D——反应釜的内径

i

H——反应器筒体的高度

P——操作压力

P c——设计压力

φ——取焊缝系数

[σ]t——钢板的许用应力

C1——钢板的负偏差

C2——钢板的腐蚀裕量

S——筒壁的计算厚度

S——筒壁的设计厚度

d

S——筒壁的名义厚度

n

H——反应器夹套筒体的高度

j

v——封头的体积

P——水压试验压力

T

D——夹套的内径

j

目 录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 设计方案 ....................................................................................................................... 3 第二章 物料计算及方案选择 (3)

2.1间歇进料的计算 ................................................................................................................. 3 2.2连续性进料的计算 ............................................................................................................. 4 2.3方案选择 ............................................................................................................................. 6 第3章 热量核算 .. (7)

3.1热量衡算总式 (7)

3.2每摩尔各种物值在不同条件下的

,p m

c 值 (8)

3.3各种气象物质的参数如下表 ............................................................................................. 9 3.4每摩尔物质在100℃下的焓值 .......................................................................................... 9 3.5总能量衡算 ....................................................................................................................... 10 3.6换热设计 ........................................................................................................................... 11 第4章 反应釜釜体设计 (15)

4.1反应器的直径和高度 ....................................................................................................... 15 4.2筒体壁厚的设计 ............................................................................................................... 16 4.3釜体封头厚 ....................................................................................................................... 16 第5章 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 (18)

5.1夹套DN 、PN 的确定 ...................................................................................................... 18 5.2夹套筒体的壁厚 ............................................................................................................... 18 5.3夹套筒体的高度 ............................................................................................................... 19 5.4夹套的封头 ....................................................................................................................... 19 5.5传热面积校核 ................................................................................................................... 19 第6章 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20)

6.1釜体的水压试验 ............................................................................................................... 20 6.2夹套的液压试验 ............................................................................................................... 21 第7章 搅拌器的选型 . (22)

7.1搅拌桨的尺寸及安装位置 ............................................................................................... 22 7.2搅拌功率的计算 ............................................................................................................... 22 7.3搅拌轴的的初步计算 ....................................................................................................... 21 7.4夹套式反应釜附属装置的确定 ....................................................................................... 21 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书目 26

绪论

反应工程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和《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反应釜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反应工程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1、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

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2、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

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4、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

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酯化反应是有机工业中较成熟的一个工艺。尽管现在研制出不同的催化剂合

成新工艺,但设计以硫酸作为催化剂的传统工艺是很有必要的。酯化反应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传质和传热要求。因此需要设计搅拌器。另外,反应器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结构要合理,便于制造、安装和检修;经济上要合理,设备全寿命期的总投资要少。

夹套式反应釜具有以下特点:1、温度容易控制。2、浓度容易控制。3、传质和传热良好。4、设备使用寿命长。

产品乙酸乙酯简介:无色澄清液体,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

香的酒香,易扩散,不持久。分子量 88.11,沸点:77.2℃,微溶于水,溶于

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通过给定设计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条件,综合系统地应用

化工理论及化工计算知识,完成对反应釜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

摘要:本选题为年产量为年产4000吨的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设计。通过物料衡

5.3m。设备设计结果表明,反应器的特征尺寸为算、热量衡算,反应器体积为3

高1820mm,直径1400mm;还对塔体等进行了辅助设备设计,换热则是通过夹套与内冷管共同作用完成。搅拌器的形式为圆盘式搅拌器,搅拌轴直径50mm。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设备条件图。本设计为间歇釜式反应器的工业设计提供较为详尽的数据与图纸。

关键字:间歇釜式反应器;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壁厚设计;

第1章

设计方案

对于乙酸乙酯的生产既可以采用间歇式生产,也可以采用连续式生产。本次设计将根据自己的生产规模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工艺设计流程。

第2章 物料计算及方案选择

2.1 间歇进料的计算 2.1.1 流量的计算

乙酸乙酯的产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

O H CH COOCH CH OH CH CH COOH CH 2323233+??→←+浓硫酸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所以要求的生产流量为

F 酯=68.58000

881040003

=??h kmol /

乙酸的流量

乙酸采用工业二级品(含量98%),乙酸与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1,乙酸的转化率x=0.50,物料损失以3%计, 则乙酸的进料量

F A0=95.1198

.097.050.068

.5=??h kmol /

乙醇的流量

乙醇与乙酸的摩尔配比为5:1,则乙醇的进料量为 F 乙醇=5×11.95=59.75kmol/h

总物料量流量:F= F A0+F 乙醇=11.95+59.75=71.7 kmol/h 硫酸的流量:总物料的质量流量如下计算,

W 总=

h kg /5.350099

.046

75.596095.11=?+? 因硫酸为总流量的1%,则

W 硫酸=3500.5?0.01=35.0h kg /,即可算其物质的量流量

F 硫酸=35.0/98=0.357h kmol

/

表1 物料进料量表 .

2.1.2 反应体积及反应时间计算

当乙醇过量时,可视为对乙酸浓度为二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

2

A

A kc r =-(A 为乙酸) 当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为硫酸时,反应速率常数

k=20.00

()min

/?kmol L =1.2m 3/(kmol.h) 因为乙醇大大过量,反应混合物密度视为恒定,等于900kg/ m 3,则乙酸的初始浓度为:

3

A /1.360

465900m km ol c =+?=,

当乙酸转化率x=0.50,由间歇釜反应有:

h 27.0)1.31

50.01.31(2.11)11(11)(02=-?=-=-=--=??A A cA cAo A A cA

cAo A

A c c k c dc k r dc t

取非生产时间 t ’=1h ,则反应体积 3,0090.4)127.0(1

.395

.11)(m t t c F V A A R =+?=+=

因装料系数为0.8,故实际体积 313.68

.09.4m V R == 要求每釜体积小于5m 3

则间歇釜需2个,每釜体积V=3.06 m 3圆整,取实际体积V=3.5 m 3 。

2.2 连续性进料的计算 2.2.1 流量的计算

乙酸乙酯的产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

O

H CH COOCH CH OH CH CH COOH CH 2323233+??→←+浓硫酸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所以要求的生产流量为

F 酯=

h kmol /31.67200

881040003

=?? 乙酸的流量

乙酸采用工业二级品(含量98%),乙酸与乙酸丁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1,乙酸的转化率x=0.50,物料损失以3%计, 则乙酸的进料量

F A0 =28.1398.097.050.031

.6=??h kmol /

乙醇的流量

乙醇与乙酸的摩尔配比为5:1,则丁醇的进料量为

F=13.28 ?5=66.4 h kmol /

总物料量流量:F=h kmol F F A /68.794.6628.130=+=+乙醇

硫酸的流量:总物料的质量流量如下计算,

W 总=

h kg /1.389099

.046

4.666028.13=?+? 因硫酸为总流量的1%,则

W 硫酸=3890.1?0.01=38.9h kg /,即可算其物质的量流量

F 硫酸=38.9/98=0.397h kmol /

表2 物料进料量表 .

2.2.2 反应体积及反应时间计算

当乙醇过量时,可视为对乙酸浓度为二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

2

A

A kc r =-(A 为乙酸) 当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为硫酸时,反应速率常数k=20()min /?kmol L

因为乙醇大大过量,反应混合物密度视为恒定,等于900kg/ m 3。因硫酸少量,忽略其影响,

1.360

46510009.00

,=+??=A c 对于连续式生产,若采用两釜串联,系统为定态流动,且对恒容系统,0

ν

不变,

ντi

i V =

不变 2

2

121101)()(A A A A A A r c c V r c c V --=

=--=νν 2

2

22

121110A A A A A A c k c c c k c c -=- 若采用两釜等温操作,则21k k =

代数解得 31kmol/m 21.1=A c 所以 3

2

2101001

R 14.621

.19.01.3)21.11.3(28.13)(m kc c c c F V A A A A A =??-?=-=

‘ 装料系数为0.8,故实际体积V=6.14÷0.8=7.6753m 。故采用一条的生产线生产即可,两釜串联, 每个反应器的体积V<53m ,取V =4 m 3

2.2.3 反应时间:连续性反应时间 h r c c v V A A A 4

3.1121.9.021

.11.3)(2

10=?-=--==τ 2.3 设计方案的选择

经上述计算可知,间歇釜进料需要2个3.5m 3反应釜,而连续性进料需2个4m 3反应釜。根据间歇性和连续性反应特征比较,间歇进料需2条生产线,连续性需1条生产线。虽然,间歇生产的检测控制等装备就比连续性生产成本高,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大于连续生产,但该课题年产量少,因而选择间歇生产比连续生产要优越许多。故而,本次设计将根据两釜并联的的间歇性生产线进行,并以此设计其设备和工艺流程图。

[1]

表4[1]

第3章 热量核算

3.1热量衡算总式

1234Q Q Q Q ++=

式中:1Q 进入反应器物料的能量,KJ

2Q :化学反应热,KJ

3Q :供给或移走的热量,有外界向系统供热为正,有系统向外界移去热量

为负,KJ

4Q :离开反应器物料的热量,KJ

3.2每摩尔各种物值在不同条件下的

,p m

c 值

对于气,液象物质,它的气相热容与温度的函数由下面这个公式计算:

23,p m c A BT CT DT =+++[2]

各种液相物质的热容参数如下表[3]:

(1) 乙醇的,p m c 值

()23,,351.5p m l K c A BT CT DT =+++

1

1

36-24-2-15.1155.351108030.15.35110164.12-5.35110358.36342.59--??=??+????+=K mol J

同理:

(2) 乙酸乙酯的,p m c 值

()23,,350.2p m l K c A BT CT DT =+++

1136-24-2-46.1592.350104592.02.350109976.1-2.350103697.294.155--??=??+????+=K mol J

(3) 水的,p m c 值

()223,,,373p m H O l K c A BT CT DT =+++

1136-24-2-54.753731053469.0373101103.2-373109953.3-053.92--??=??+????=K mol J

(3) 乙酸的,p m c 值

()23,,373p m l K c A BT CT DT =+++

1

136-24-2-82.139373109275.237310921.28-3731071.109944.18---??=??+????+=K mol J

3.3各种气象物质的参数如下表

[4]

(1) 乙醇的,p m c 值

()23,,g,373p m K c A BT CT DT =+++

1

1

38-25-3-69.837310024.7-37310546.537310628.0396.4--??=????+??+=K

mol J

(2) 乙酸乙酯的,p m c 值

()23,g,373p m K c A BT CT DT =+++

1

1

38-25-3-62.1437310736.15-37310033.1337310948.14-228.10--??=????+??=K

mol J

3.4每摩尔物质在100℃下的焓值

(1) 每摩尔水的焓值

1

1373298)l,373K o H (,o)m(H r 688.40666.5)298373(54.75H 22--?=?

?=-?=?=?m ol kJ H

m ol kJ dT c m

vap

m p ,

同理:

(2)每摩尔的乙醇的焓值

1

33373

5.351)l,351.5K OH H C (,vap 5.351298)l,351.5K OH H C (,OH)H m(C r 09.45)15.351373(1069.8744.38)2985.351(1015.115H 525252---?=-??++-??=?+?+?=?m ol kJ dT

c H dT c m p m m p ,,

(3) 每摩尔乙酸的焓值

1373298)l,373K (,CO O H )m(CH r 49.10H 3-?=?=?mol

kJ dT c m p 乙酸

(4) 每摩尔乙酸乙酯的焓值

1

1373

2.350)l,373K (,vap 2.350298)l,350.2K (,)H COOC m(CH r 17.38)2.350373(62.14539.30)2982.350(82.139H 523--?=?-?++-?=?+?+?=?m ol kJ m ol kJ dT

c H dT c m p m m p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

3.5总能量衡算

(1)1Q 的计算

物质

进料/kmol h

出料/kmol h

乙酸 11.95 5.975 乙醇 59.75 54.07 乙酸乙酯 0 5.68 水 0

5.68

1

333OH)H m(C r COOH)m(CH r COOH CH 1104.281909

.451075.5949.101095.11H n H n Q 525233-??=??+??=??+??=h kJ OH H C

(2)2Q 的计算

1

313COOH)m(CH r OH)H m(C r )H COOC m(CH r O)m(H r 32104.164)49.1009.4517.38688.40666.5(1068.5)H H -H 688.40H (1068.5Q 3525232--??=?--++??=?-??++???=h kJ h kJ

(3)4Q 的计算

1

33333)

H COOC m(CH r 1

OH)H m(C r 1)m(r 1O)m(H r 141079.298017.381068.509.451007.5449.1010975.5354.461068.5H n H n H H n Q 5235222-??=??+??+??+??=?+??+??+??=h kJ n O H 乙酸乙酯乙醇乙酸乙酸

因为: 1234Q Q Q Q ++= 即:

h

j /01.3104.164104.28191079.2980Q -Q -Q Q 3332143κ-=?-?-?==

求得:1331001.3Q -??-=h kJ 3Q < 0,故应是系统向外界散热。

3.4换热设计

换热采用夹套加热,设夹套内的冷水由25℃升到35 ℃,温差为10℃。

3.4.1水的用量

忽略热损失,则水的用量为

()12o po Q m c T T =-

3

20DT CT BT A c p +++=

K T T T 3032)308

298(2)(21=÷+=÷+= 1

136242p0mol J 447.753031053469.0303101103.2303109953.3053.92c -----??=??+??-??-=K

h

Kg h

mol T T c Q p /72/100.4)308298(447.753010

)(m 321030=?=-?-=-=

第4章 反应釜釜体设计

4.1反应器的直径和高度

在已知搅拌器的操作容积后,首先要选择罐体适宜的高径比(H/D i ),以确定罐体的直径和高度。选择罐体高径比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数:

1、高径比对搅拌功率的影响: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3i D p α(其中D —搅拌器直径,P —搅拌功率),P 随釜体直径的增大,而增加很多,减小高径比只能无谓地消耗一些搅拌功率。因此一般情况下,高径比应选择大一些。

2、高径比对传热的影响:当容积一定时,H/D i 越高,越有利于传热。

[6]i m

D H V D D H D H D V i

i i i

i 35.18.114.35

.34444333

=??==???

?

??≈≈ππ

π即:[7]

取标准mm m D i 14004.1==

[8]查得椭圆形封头的容积为 V 封 =0.421 m 3

筒体的高度

m 82.169

.1421

.05.3V 1=-=

-=

封V V H

釜体高径比的复核

3.11400

1820===i i D H D H 满足要求

4.2筒体壁厚的设计 4.2.1设计参数的确定

[9]

P=0.4MPa ,该反应器的设计压力

P c =1.1P=1.1×0.4MPa=0.44MPa

该反应釜的操作温度为100℃,设计温度为110℃。 由此选用16MnR 卷制

16MnR 材料在110℃是的许用应力[σ]t =170MPa 焊缝系数的确定

取焊缝系数φ=1.0(双面对接焊,100%无损探伤) 腐蚀裕量C 2=2mm

4.2.2筒体的壁厚

计算厚度 []mm P D P S c t

i c 81.144

.011702140044.02=-???=-Φ=

σ[10]

钢板负偏差 mm C 8.01= 设计厚度 mm C S S d 81.3281.12=+=+= 名义厚度

mm C S S d n 6.48.081.31=+=+=

按钢制容器的制造取壁厚

mm S n 5=

4.3釜体封头厚

计算厚度

[]mm P D P S c

t

i c 81.144.05.0117021400

44.05.02=?-???=-Φ=

σ 钢板负偏差 mm C 6.01= 设计厚度

mm C S S d 81.3281.12=+=+=

名义厚度

mm C S S d n 6.46.081.31=+=+= 圆整取mm S n 5=

按钢制容器的制造取壁厚

mm S n 6=

考虑到封头的大端与筒体对焊,小端与釜体筒体角焊,因此取筒体壁厚与封头的壁厚一致,即S 筒=mm S n 6=

第5章 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5.1夹套DN 、PN 的确定 5.1.1夹套的DN

由夹套的筒体内径与釜体筒体内径之间的关系可知:

1500

100=+=i j D D

5.1.2夹套的PN

由设备设计条件可知,夹套内介质的工作压力为常压,取PN=0.25MPa ,由于压力不高所以夹套的材料选用Q235—B 卷制 Q235—B 材料在110℃是的许用应力[σ]t =113MPa 焊缝系数的确定

取焊缝系数φ=1.0(双面对接焊,100%无损探伤) 腐蚀裕量C 2=2mm

5.2夹套筒体的壁厚

计算厚度 []mm P D P S c t

i c 66.125

.0111321500

25.02=-???=-Φ=

σ

钢板负偏差 mm C 6.01= 设计厚度 mm C S S d 66.3266.12=+=+=

名义厚度

mm C S S d n 26.46.066.31=+=+=

圆整取mm S n 5=

按钢制容中DN=1500mm 的壁厚最小不的小于6mm 所以取

mm S n 6=

5.3夹套筒体的高度

m D v

fV H i j 43.14.14

421

.05.375.04

2

2

=?-?=

-=

π

π

圆整取mm 1500

H j =

5.4夹套的封头 5.4.1封头的厚度

夹套的下封头选标准椭球封头,内径与筒体(mm D j 1500=)相同。夹套的上封头选带折边形的封头,且半锥角?=45α。 计算厚度[]mm P D P S c t

i c 66.125

.05.0111321500

25.05.02=?-???=-Φ=σ

钢板负偏差 mm C 8.01= 设计厚度 mm C S S d 66.3266.12=+=+=

名义厚度

mm C S S d n 46.48.066.31=+=+=

按钢制容中DN=1500mm 的壁厚最小不的小于6mm 所以取

mm S n 8=

带折边锥形封头的壁厚

考虑到封头的大端与夹套筒体对焊,小端与釜体筒体角焊,因此取夹套筒体壁厚与封头的壁厚一致,即S 筒=mm S n 8=

5.5传热面积校核

由于反应釜内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维持反应的不短进行,且会引起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为防止反应釜内温度过高,在反应釜的上方设置了冷凝器进行换热,因此不需要进行传热面积的校核。如果反应釜内进行的是吸热反应,则需进行传热面积的校核。

第6章 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6.1釜体的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MPa P P t

c

T 55.0144.025.125.1=??==σσ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MPa C S C S D P n n i T T 6.120)

8.26(2)

8.261400(55.0)(2)(=-?-+?=--+=

σ

16MnR 的屈服极限MPa s 345=σ

MPa s 5.31013459.09.0=??=Φσ 由MPa MPa s T 5.3109.06.120=Φ<=σσ 所以水压强度足够

压力表的量程、水温

压力表的最大量程:P 表=2T p =2×0.55=1.1MPa 或1.5P T ≤ P 表≤4P T 即0.825MPa ≤ P 表≤2.2MPa

水温≥5℃

水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在保持釜体表面干燥的条件下,首先用水将釜体内的空气排空,再将水的压力缓慢升至0.55MPa ,保压不低于30min ,然后将压力缓慢降至0.44MPa ,保压足够长时间,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有无泄露和明显的残留变形。若质量合格,缓慢降压将釜体内的水排净,用压缩空气吹干釜体。若质量不合格,修补后重新试压直至合格为止。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做气压试验。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DOCX 30页)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DOCX 30页)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耿绍辉 化工设备基础 Nefu.20121228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1.1反应釜的基本结构 1.2反应釜的机械设计依据 第二章反应釜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第三章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3.1 罐体和夹套计算 3.2厚度的选择 3.3设备支座 3.4手孔 3.5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 第四章搅拌转动系统设计 4.1转动系统设计方案 4.2转动设计计算:定出带型、带轮相关计算 4.3选择轴承 4.4选择联轴器 4.5罐体搅拌轴的结构设计、搅拌器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设计4.6电动机选择 第五章绘制装配图 第六章绘制大V带轮零件图 第七章本设计的评价及心得体会 第八章参考文献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搅拌设备在石油、化工、食品等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化学工艺过程的种种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往往要采用搅拌操作才能得到好的效果。搅拌设备在许多场合时作为反应器来应用的,而带搅拌的反应器则以液相物料为特征,有液-液、液-固、液-气等相反应。 搅拌的目的是:1、使互不相溶液体混合均匀,制备均匀混合液、乳化液、强化传质过程;2、使气体在液体中充分分散,强化传质或化学反应;3、制备均匀悬浮液,促使固体加速溶解、浸取或发生液-固化学反应;4、强化传热,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所以根据搅拌的不同目的,搅拌效果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搅拌操作分为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或使气泡群以密集状态上升借所谓气升作用促进液体产生对流循环。与机械搅拌相比,仅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时比较弱的,所以在工业生产,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是机械搅拌。本设计实验要求的就是机械搅拌搅拌器设备的设计遵循以下三个过程:1根据搅拌目的和物理性质进行搅拌设备的选型。2在选型的基础进行工艺设计与计算。3进行搅拌设备的机械设计与费用评价。在工艺与计算中最重要的是搅拌功率的计算和传热计算。 1.1反应釜的基本结构

课程设计概念设计

课程设计概念设计 荆楚理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3000吨/年乙酸乙酯项目概念设计。 教研室主任:许维秀指导教师:危想平 2019年11月 乙酸乙酯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乙酸乙酯项目概念设计 2.产品名称:乙酸乙酯 3、设计规模:3000吨/年乙酸乙酯 4、开工时间:7000小时/年 3、原料组成:冰醋酸100%、乙醇95%、硫酸93% 4、全装置总收率,损耗分配和设备类型自定 5.产品用途:作为制造乙酰胺、乙酰乙酸酯、甲基庚烯酮、其他有机化合物、合成香料、合成药物等的原料;用于乙醇脱水、乙酸浓缩、萃取有机酸;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各 种工业中;食品工业中作为芳香剂等。 二、概述 1.乙酸乙酯性质及用途 乙酸乙酯又名乙酸乙酯,乙酸醚,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或 Acetic Ether Vinegar naphtha.乙酸乙酯是具有水果及果酒芳香的无色透明液体,其沸点为77℃,熔点为-83.6℃,密度为0.901g/cm3,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乙酸乙酯的重要用途是工业溶剂,它是许多树脂的高效溶剂,广泛应用于油墨、人造革、胶粘剂的生产中,也是清漆的组份。它还用于乙基纤维素、人造革、油毡、着色纸、 人造珍珠的粘合剂、医用药品、有机酸的提取剂以及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料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此外,还用于木材纸浆加工等产业部门。对于用很多天然有机物的加工,例如樟脑、脂肪、抗生素、某些树脂等,常使用乙酸乙酯和乙醚配制成共萃取剂,它还可 用作纺织工业和金属清洗剂。 2.乙酸乙酯发展状况

(1)国内发展状况 为了改进硫酸法的缺点,国内陆续开展了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如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全氟磺酸树脂﹑HZSM-5等各种分子筛﹑铌酸﹑ZrO2-SO42-等各种超强酸,但均未用于 工业生产。 国内还开展了乙醇一步法制取乙酸乙酯的新工艺研究,其中有清华大学开发的乙醇脱 氢歧化酯化法,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乙醇脱氢法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 研究所的乙醇氧化酯化法。 中国科学研究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对乙醇氧化酯化反应催化剂进行了研究,认为采 用Sb2O4-MoO3复合催化剂可提高活性和选择性。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等联合开发 的乙醇脱氢一步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已通过单管试验连续运行1000小时,取得了满 意的结果。现正在进行工业开发工作。 近来关于磷改性HZSM-5沸石分子筛上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研究表明,用HZSM-5及 磷改性HZSM-5作为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乙醇转化率变化不大,但酯化反应选 择性明显提高。 使用H3PMo12O40?19H2O代替乙醇-乙酸酯化反应中的硫酸催化剂,可获得的产率为 91.48%,但是关于催化剂的剂量、反应时间和乙醇/乙酸的质量比对产品产量的研究 还在进行之中。 (2)国外发展状况 由于使用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存在硫酸腐蚀性强、副反应多等缺点,近年各国 均在致力于固体酸酯化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但这些催化剂由于价格较贵、活性下降快等 原因,至今工业应用不多。据报道,美Davy Vekee公司和UCC公司联合开发的乙醇脱氢 制乙酸乙酯新工艺已工业化。 据报道,国外开发了一种使用Pd/silicoturgstic双效催化剂使用乙烯和氧气一步生 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低于180℃和在25%的乙烯转化率的条件下,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46%。催化剂中的Pd为氧化中心silicoturgstic酸提供酸性中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法不断被开发,我国应不断吸收借鉴 国外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乙酸乙酯的生产状况。 三. 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案及流程 1.酯化法 酯化工艺是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脱水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工艺。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连续流反应器工艺设计

微反应器因为具有良好的混合于传热学近年来在聚合反应中表现出非常大的潜力。本文对微反应的相关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得其在聚合反应中成为化工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 (1)微通道反应器微通道的比表面积一般为5000—50000m2m-3,而在常规反应容器内,比表面积约为100m2m-3,少数为1000m2m-3。微通道的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大的热交换效率,即使是激烈的放热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反应热也能及时移出,维持反应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由于反应物总量少,传热快,特别适用于研究异常激烈的合成反应而避免爆炸的危险。 (2)可以将各种催化剂固定在芯片微通道中得到高比表面积的微催化床,提高催化效率。 (3)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合成反应时,反应物配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和流速等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反应物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反应,浓度不断降低,生成物浓度不断提高,副反应较少。 (4)微通道反应器采用连续流动的方式进行反应,对于反应速度很快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流速和微通道的长度,控制它们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反应时间。 (5)由于微通道反应器中微通道宽度和深度比较小,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米,使反应物间的扩散距离大大缩短,传质速度快,反应物在流动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即可充分混合 (6)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合成反应时,需要反应物用量甚微,

不但能减少昂贵、有毒、有害反应物的用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也极少,实验室基本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合成研究新物质的技术平台。 (7)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得到产物的量与近代分析仪器,如GC、GC2MS、HPLC及NMR的进样量相匹配,使近代分析仪器可用于直接在线监测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大提高了研究合成路线的速度。 (8)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由微传感器、微热交换器、微混合器、微分离器、微反应单元、微流动装置等组成的集成系统,在合成反应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9)微通道反应器微流控芯片高通量、大规模、平行性等特点使多个或大量微反应器的集成化与平行操作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合成新物质、筛选新药物的效率,大幅度地降低了研究成本。 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反应器连续工艺开发及工业化的创新性高科技公司。公司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成立,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于2019年10月整体搬迁至上海化学工业园内。公司上海本部实验室配备十余套微反应器,并与梅特勒托利多共建化学过程联合实验室、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共建过程安全联合体、与南大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共建特殊反应实验室等。公司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精细化工企业,帮助客户进行微反应器连续流工艺咨询与评估、工艺开发、工业化项目投资和管理等。公司立足于客户具体项目,以“以终为始”的项目开发思路为指导,着眼于“双赢”和共同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完成

釜式反应器设计说明书123

一概述1.1醋酸乙酯生产工艺的现状和特点 醋酸乙酯分子式C 4H 8 O 2 ,又名:乙酸乙酯,英文名称:acetic ester;ethyl acetate, 简称EA。醋酸乙酯是醋酸工业重要的下游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有机溶剂,溶解能力及快干性能均属上乘,主要用做涂料(油漆和瓷漆)、油墨和粘合剂配方中的活性溶剂,也可用做制药和有机化学合成的工艺溶剂。 EA可用于制造乙酰胺、乙酰醋酸酯、甲基庚烯酮等,并在香料、油漆、医药、火胶棉、硝化纤维、人造革、染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还可用作萃取剂和脱水剂,亦可用于食品工业。还可用于硝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和乙烯树脂、乙酸纤维素脂、纤维素乙酸丁酯和合成橡胶等的生产过程;也可用于复印机的液体硝基纤维墨水。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清洗剂;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特殊改性酒精的香味萃取剂;在香料工业中是重要的香料添加剂,可作为调香剂的组份。同时醋酸乙酯本身也是制造染料、香料和药物的原料。在高级油墨、油漆及制鞋用胶生产过程中,对醋酸乙酯的质量要求较高。 当前全球醋酸乙酯的市场状况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醋酸乙酯的市场发展比较成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都比较缓慢,亚洲尤其是中国成为醋酸乙酯生产和消费增长最为快速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建筑、汽车等行业的强劲发展,推动国内醋酸乙酯的需求,但是同时,醋酸乙酯生产能力的增长也非常快速,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醋酸乙酯消费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它取代了污染空气环境的用于表面涂层和油墨配方的甲乙酮和甲基异丁基酮。醋酸乙酯作为优良溶剂,正逐步替代一些低档溶剂,发展潜力较大。 受消费拉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醋酸乙酯生产发展迅速。“八五”期间,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3.0%;1995-200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0.5%;2000-2002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0.5%。目前我国有醋酸乙酯生产企业30多家,年产能力为57.2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规模的企业有14家,年产能力为47万吨。2001年5月,山东金沂蒙集团将醋酸乙酯产能增至8万吨/年,2003年6月又扩能至16万吨/年;2001年,上海石化采用黑龙江省石化研究院技术,建成2万吨/年乙醛缩合法生产醋酸乙酯装置;2002年5月,中英合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醛缩合法制乙酸乙酯 学生姓名胡曦班级、学号化工091017 指导教师姓名任晓乾 课程设计时间2012年5月12日-2012年6月1日 课程设计成绩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质量,70% 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及设计过程表现,30% 设计最终成绩(五级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一、设计任务3 二、概述4 2.1乙酸乙酯性质及用途4 2.2乙酸乙酯发展状况4 三. 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案及流程5 3.1酯化法5 3.2乙醇脱氢歧化法7 3.3乙醛缩合法7 3.4乙烯、乙酸直接加成法9 3.5各生产方法比较9 3.5确定工艺方案及流程9 四.工艺说明10 4.1. 工艺原理及特点10 4.2 主要工艺操作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工艺流程说明10 4.4 工艺流程图(PFD)错误!未定义书签。4.5物流数据表10 4.6物料平衡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工艺总物料平衡10 4.6.2 公共物料平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消耗量19 5.1 原料消耗量19 5.2 催化剂化学品消耗量19 5.3 公共物料及能量消耗21 六. 工艺设备19 6.1工艺设备说明19 6.2 工艺设备表19 6.3主要仪表数据表19 6.4工艺设备数据表19 6.5精馏塔Ⅱ的设计19 6.6最小回流比的估算21 6.7逐板计算23 6.8逐板计算的结果及讨论23 七. 热量衡算24 7.1热力学数据收集24

7.2热量计算,水汽消耗,热交换面积26 7.3校正热量计算、水汽消耗、热交换面积(对塔Ⅱ)29 八.管道规格表24 8.1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及特殊储运要求24 8.2 主要卫生、安全、环保说明26 8.3 安全泄放系统说明24 8.4 三废排放说明26 九.卫生安全及环保说明24 9.1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及特殊储运要求24 9.2 主要卫生、安全、环保说明26 9.3 安全泄放系统说明24 9.4 三废排放说明26 表10校正后的热量计算汇总表34 十有关专业文件目录34 乙酸乙酯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乙酸乙酯车间 2.产品名称:乙酸乙酯 3.产品规格:纯度99.5% 4.年生产能力:折算为100%乙酸乙酯10000吨/年 5.产品用途:作为制造乙酰胺、乙酰醋酸酯、甲基庚烯酮、其他有机化合物、合成香料、合成药物等的原料;用于乙醇脱水、醋酸浓缩、萃取有机酸;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中;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进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三、规划设计 (一)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 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当前2#、3#楼

课程设计—反应器的设计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是采用HSO工艺技术的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365kt·a -1, 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6.84%,生产装置分布在日本、西班牙和泰国。该工艺技术成熟,投资小,操作简单,催化剂价廉易得,安全性好。但主要缺点是:(1)原料液NH3·H2O和H2SO4消耗量大,在羟胺制备、环己酮肟化反应和贝克曼重排反应过程中均副产大量经济价值较低的(NH4)2SO4,每生产1t己内酰胺大约会副产4.5t(NH4)2SO4,副产(NH4)2SO4最多;(2)能耗(水、电、蒸汽)高,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量大。特别是(NH4)2SO4副产高限制了HSO工艺的发展。 1.3.2 SNIA工艺(甲苯法) 意大利SNIA公司开发的SNIA工艺是唯一以甲苯为主要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工艺。该工艺又称为甲苯法,是将甲苯氧化制得苯甲酸,加氢制得苯甲酸,接着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盐,己内酰胺硫酸盐再经水解得到己内酰胺。 在SNIA工艺制备己内酰胺中,含己内酰胺60%左右的酰胺油先经NH3·H2O苛化,然后经甲苯萃取、水萃取制成30%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己内酰胺水溶液经KMnO4氧化和过滤、三效蒸发、脱水浓缩、预蒸馏、NaOH处理和蒸馏、轻副产物蒸馏和精馏、重副产物蒸馏和精馏等精制过程,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级己内酰胺成品。 1999年,中国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SNIA公司甲苯法生产技术, 耗资35亿元,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50kt·a -1 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2002年与中国石化科 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并应用非晶态镍催化剂引入苯甲酸加氢反应系统部分取代Pd/C催化 剂以及己内酰胺水溶液加氢取代KMnO4工艺技术,将生产能力扩建到70kt·a -1。 尽管SNIA工艺为己内酰胺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采用甲苯为原料,不经过环己酮肟直接生产己内酰胺,但酰胺化反应过程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生成的副产物成分复杂,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3.8t(NH4)2SO4。而且工艺精制过程存在流程长、工艺控制复杂、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率低的问题,投资大,生产设备高度专业化,难以转换用途。基于生产成本高、(NH4)2SO4副产品量大、影响己内酰胺质量的副产物多的问题,加之受SNIA公司规模及发展战略影响,目前国外已无采用SNIA工艺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 1.3.3 BASF/Polimex-NO还原工艺(苯法) 德国BASF公司和波兰Polimex公司开发了BASF/Polimex-NO还原工艺,对硫酸羟胺制备进行了工艺改进:采用NH3与纯O2催化氧化制得NO,NO在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反应温度40℃、压力1.5MPa、H2SO4介质和Pt催化剂作用下被H2还原来制备硫酸羟胺。环己酮肟生产采用二段逆流肟化流程,进料环己酮萃取肟化硫铵中的有机物后再进入肟化反应系统。在肟化过程中每生产1t环己酮肟(中间产品)会副产0.64t(NH4)2SO4,(NH4)2SO4溶液中的环己酮用蒸汽气提回收后返回反应系统。反应生成的环己酮肟经过饱和浓度的硫铵母液干燥脱水。环己酮肟在发烟H2SO4催化作用下经两级串联贝克曼重排器制得己

夹套式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控制方案设计

目录 一.概述……………………………………………………………2-6页 1.1化学反应器的基本介绍………………………………… 2-3页 1.2夹套式反应器的控制要求…………………………………3 页 1.3夹套式反应器的扰动变量………………………………3-4页 1.4基本动态方程式…………………………………………4-6页二.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6-7页三.控制系统设计…………………………………………………7-18页 3.1被控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择………………………………7-8页 3.2主、副回路的设计…………………………………………8-9页 3.3现场仪表选型………………………………………………9-12页 3.4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12-13页 3.5控制系统方框图……………………………………………13页 3.6分析被控对象特性及控制算法的选择……………………13-14页 3.7控制系统整定及参数整定…………………………………14-18页四.课程设计总结……………………………………………………18页五.结束语……………………………………………………………18页六.参考文献…………………………………………………………19页

一概述 1.1 化学反应器的基本介绍 反应器(或称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典型设备,种类很多。化学反应器在结构、物料流程、反应机理、传热、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使自控的难易程度相差很大,自控方案差别也比较大。 化学反应器可以按进出物料状况、流程的进行方式、结构形式、传热情况四 个方面分类: 一、按反应器进出物料状况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反应器 通常将半连续和间歇生产方式称为间歇生产过程。间歇式反应器是将反应物 料分次获一次加入反应器中,经过一定反应时间后取出反应中所有的物料,然后重新加料在进行反应。间歇式反应器通常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多功能、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这类生产反应时间长活对反应过程的反应温度有严格程序要求。 连续反应器则是物料连续加入,化学反应连续不断地进行,产品不断的取出,是工业生产最常用的一种。一些大型的、基本化工产品的反应器都采用连续的形式。 二、从物料流程的进行方式可分为单程与循环两类 物料在通过反应器后不再进行循环的流程称为单程,当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率都较高时,可采用单程的排列。如果反应速度较慢,祸首化学平衡的限制,物料一次通过反应器转化不完全,则必须在产品进行分离后,把没有反应的物料与新鲜物料混合后,再送送入反应器进行反应。这种流程称为循环流程。 三、从反应器结构形式可分为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反应器等。 四、从传热情况可分为绝热式反应器和非绝热式反应器[1]。 绝热式反应器与外界不进行热量交换,非绝热式反应器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一般当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大时,必须对反应器进行换热,其换热方式有夹套式、蛇管式、列管式等。如今用的最广泛的是夹套传热方式,且采用最普通的夹套结构居多。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单套生产装置的产量越来越大,促使了反应设备的大型化。也大大促进了夹套反应器的反展。 夹套式反应器是一类重要的化工生产设备,由于化学反应过程伴有许多化学和物理现象以及能量、物料平衡和物料、动量、热量和物质传递等过程,因此夹套反应器操作一般都比较复杂,夹套反应器的自动控制就尤为重要,他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安全生产。

富马酸二甲酯合成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 1、基本数据 生产任务:年产200吨富马酸二甲酯 反应原料纯度:顺丁烯二酸 98% 甲醇 98% 硫酸 98% 生产要求:年工作日为300天,间歇生产 2、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1、对富马酸二甲酯反应系统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2、主体反应设备合成釜的选型计算以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3、绘制物料衡算的工艺流程图(一张); 4、绘制带控制节点的的工艺流程图(一张); 5、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 6、编制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具体要求 1、绘制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必须符合化工制图的规范,并且字体必须工整。 2、编制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对计算过程与工艺流程的选择以及控点的确定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二.产品简介 富马酸二甲酯为由甲醇与富马酸或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酯化而成,简称富马酯(DMF) ,学名反丁烯二甲酯、别名延胡索酸二甲酯,结构式 ( :CHCOOCH3) 2 ,分子式C6H8O4 ,是无色或白色鳞片晶体,熔点102~105 ℃, 常温会升华,无味,略具酯的香味,易溶于氯仿、醇、丙酮、乙酸乙酯,可溶于苯、甲苯、CCl4 ,微溶于水及热水中,对光稳定,在紫外线及阳光下72 h 基本无变化,110 ℃热 1 h 不分解,对热、碱、盐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水溶液对热的酸、碱稳定性较差,对氧化剂、还原剂、蛋白质、纤维、脂肪、糖等有好的稳定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其水溶液pH 值为 6. 7~7. 3 ,所以DMF 性质稳定。富马酸二甲酯(DMF)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防霉防腐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其应用pH 值范围较广(为3~8) ,可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能抑制30 多种霉菌。其综合抗菌防腐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及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乙酸乙酯反应器设计说明书(河南城建)

乙酸乙酯反应器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xxx 学号:1014111 指导教师:赵海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4年5月

主要符号一览表V——反应釜的体积 t——反应时间 c——反应物A的起始浓度 A f——反应器的填充系数 D——反应釜的内径 i H——反应器筒体的高度 P——操作压力 P c——设计压力 φ——取焊缝系数 [σ]t——钢板的许用应力 C1——钢板的负偏差 C2——钢板的腐蚀裕量 S——筒壁的计算厚度 S——筒壁的设计厚度 d S——筒壁的名义厚度 n H——反应器夹套筒体的高度 j v——封头的体积 P——水压试验压力 T D——夹套的内径 j

目 录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 设计方案 ....................................................................................................................... 3 第二章 物料计算及方案选择 (3) 2.1间歇进料的计算 ................................................................................................................. 3 2.2连续性进料的计算 ............................................................................................................. 4 2.3方案选择 ............................................................................................................................. 6 第3章 热量核算 .. (7) 3.1热量衡算总式 (7) 3.2每摩尔各种物值在不同条件下的 ,p m c 值 (8) 3.3各种气象物质的参数如下表 ............................................................................................. 9 3.4每摩尔物质在100℃下的焓值 .......................................................................................... 9 3.5总能量衡算 ....................................................................................................................... 10 3.6换热设计 ........................................................................................................................... 11 第4章 反应釜釜体设计 (15) 4.1反应器的直径和高度 ....................................................................................................... 15 4.2筒体壁厚的设计 ............................................................................................................... 16 4.3釜体封头厚 ....................................................................................................................... 16 第5章 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 (18) 5.1夹套DN 、PN 的确定 ...................................................................................................... 18 5.2夹套筒体的壁厚 ............................................................................................................... 18 5.3夹套筒体的高度 ............................................................................................................... 19 5.4夹套的封头 ....................................................................................................................... 19 5.5传热面积校核 ................................................................................................................... 19 第6章 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20) 6.1釜体的水压试验 ............................................................................................................... 20 6.2夹套的液压试验 ............................................................................................................... 21 第7章 搅拌器的选型 . (22) 7.1搅拌桨的尺寸及安装位置 ............................................................................................... 22 7.2搅拌功率的计算 ............................................................................................................... 22 7.3搅拌轴的的初步计算 ....................................................................................................... 21 7.4夹套式反应釜附属装置的确定 ....................................................................................... 21 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书目 26

乙酸乙酯的反应器设计流程

摘要 乙酸乙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溶剂和有机化工基本原料,其用途非常广泛,目前我国采用传统的方法制备即乙酸和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乙酸乙酯。所以通过对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社会用途与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调查以及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制法和工业生产各方面对比之后,为此对乙醇和乙酸的缩合进行了乙酸乙酯合成工艺的课程设计。本选题为年产量为年产5017吨乙酸乙酯的反应器的设计。对工业生产中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合成工艺的设备等方面为间歇釜式反应器的工业设计提供较为详尽的数据与图纸。本选题为年产量为年产5017吨乙酸乙酯的反应器的设计。 关键字: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合成工艺;间歇式反应器 Abstract Ethyl acetat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organic solvents and basic 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ts application is very broad, our country prepared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hat acetic acid and ethanol as raw material,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catalyzed direct synthesis of ethyl acetate. So through the social us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thyl status quo needs, and con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various aspects of ethyl acetate after comparing laborator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system of law, for the condensation of ethanol and acetic acid were synthesis of ethyl curriculum design. The topic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5,017 tons annual output of ethyl reactor desig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synthesis process equipment to provide more detailed data and drawings for the batch tank reactor industrial design. The topic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5,017 tons annual output of ethyl reactor design. Key words: Acetic acid; Ethanol; Ethyl acetate; Synthesis process; Batch reactor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前言 (4) 1.1 乙酸乙酯概述 (4)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三、规划设计 (一)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 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

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目前2#、3#楼已经落成。北侧1#楼现为空地。 规划要求及要点 退后红线要求: 高层退后西侧星江路道路红线10米,裙房退8米;北侧高层退用地边界线14米,裙房退用地边界线6米;东侧退用地边界线9米。南侧保证1#楼日照间距。 设计要点: 通过本地块建设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形象,形成城市景观亮点。带动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居住建筑形态提供新的探索。 总体布局 2)道路系统 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以建筑为中心,小区内道路绕建筑环通为一个系统。同时在用地西侧和南侧与城市道路相临处设小区出入口,强调小区道路系统和道路及城市道路系统要有机衔接的前提下,为小区内部能够和谐又相对独立的进行管理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块内依托小区出入口道路的布置,在小区内西侧、北侧为适应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布置生态停车位,以配合居住人员的使用。 四、建筑设计 (一)总图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