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3232串口通信模块

MAX3232串口通信模块
MAX3232串口通信模块

PACKAGING INFORMATION

Orderable Device Status(1)Package

Type Package

Drawing

Pins Package

Qty

Eco Plan(2)Lead/Ball Finish MSL Peak Temp(3)

MAX3232CD ACTIVE SOIC D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B ACTIVE SSOP DB168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BE4ACTIVE SSOP DB168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BR ACTIVE SSOP DB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BRE4ACTIVE SSOP DB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E4ACTIVE SOIC D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R ACTIVE SOIC D1625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RE4ACTIVE SOIC D1625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W ACTIVE SOIC DW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WG4ACTIVE SOIC DW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WR ACTIVE SOIC D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DWRG4ACTIVE SOIC D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PW ACTIVE TSSOP PW169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PWE4ACTIVE TSSOP PW169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PWG4ACTIVE TSSOP PW169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PWR ACTIVE TSSOP P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PWRE4ACTIVE TSSOP P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CPWRG4ACTIVE TSSOP P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 ACTIVE SOIC D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B ACTIVE SSOP DB168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BE4ACTIVE SSOP DB168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BR ACTIVE SSOP DB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BRE4ACTIVE SSOP DB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E4ACTIVE SOIC D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R ACTIVE SOIC D1625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Orderable Device Status(1)Package

Type Package

Drawing

Pins Package

Qty

Eco Plan(2)Lead/Ball Finish MSL Peak Temp(3)

MAX3232IDRE4ACTIVE SOIC D1625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W ACTIVE SOIC DW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WE4ACTIVE SOIC DW164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WR ACTIVE SOIC D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DWRE4ACTIVE SOIC D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PW ACTIVE TSSOP PW169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PWE4ACTIVE TSSOP PW169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PWR ACTIVE TSSOP P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MAX3232IPWRE4ACTIVE TSSOP PW162000Green(RoHS&

no Sb/Br)

CU NIPDAU Level-1-260C-UNLIM

(1)The marketing status values are defined as follows:

ACTIVE:Product device recommended for new designs.

LIFEBUY:TI has announced that the device will be discontinued,and a lifetime-buy period is in effect.

NRND:Not recommended for new designs.Device is in production to support existing customers,but TI does not recommend using this part in a new design.

PREVIEW:Device has been announced but is not in production.Samples may or may not be available.

OBSOLETE:TI has discontinued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vice.

(2)Eco Plan-The planned eco-friendly classification:Pb-Free(RoHS),Pb-Free(RoHS Exempt),or Green(RoHS&no Sb/Br)-please check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productcontent for the latest availability information and additional product content details.

TBD:The Pb-Free/Green conversion plan has not been defined.

Pb-Free(RoHS):TI's terms"Lead-Free"or"Pb-Free"mean semiconductor product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current RoHS requirements for all6substances,including the requirement that lead not exceed0.1%by weight in homogeneous materials.Where designed to be soldered at high temperatures,TI Pb-Free products are suitable for use in specified lead-free processes.

Pb-Free(RoHS Exempt):This component has a RoHS exemption for either1)lead-based flip-chip solder bumps used between the die and package,or2)lead-based die adhesive used between the die and leadframe.The component is otherwise considered Pb-Free(RoHS compatible)as defined above.

Green(RoHS&no Sb/Br):TI defines"Green"to mean Pb-Free(RoHS compatible),and free of Bromine(Br)and Antimony(Sb)based flame retardants(Br or Sb do not exceed0.1%by weight in homogeneous material)

(3)MSL,Peak Temp.--The Moisture Sensitivity Level rating according to the JEDEC industry standard classifications,and peak solder temperatur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Disclaimer: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this page represents TI's knowledge and belief as of the date that it is provided.TI bases its knowledge and belief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ird parties,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such information.Efforts are underway to better integrate information from third parties.TI has taken and continues to take reasonable steps to provide representative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but may not have conducted destructive testing or chemical analysis on incoming materials and chemicals.TI and TI suppliers consider certain information to be proprietary,and thus CAS numbers and other limited information may not be available for release.

In no event shall TI's liability arising out of such information exceed the total purchase price of the TI part(s)at issue in this document sold by TI to Customer on an annual basis.

IMPORTANT NOTICE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nd its subsidiaries (TI) reserve the right to make corrections, modifications, enhancements, improvements, and other changes to its products and services at any time and to discontinue any product or service without notice. Customers should obtain the latest relevant information before placing orders and should verify that such information is current and complete. All products are sold subject to TI’s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sale supplied at the time of order acknowledgment.

TI warrants performance of its hardware products to the specifications applicable at the time of sale in accordance with TI’s standard warranty. T esting and other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the extent TI deems necessary to support this warranty. Except where mandated by government requirements, testing of all parameters of each product is not necessarily performed.

TI assumes no liability for applications assistance or customer product design. Custome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using TI components. T o minimiz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customer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customers should provide adequate design and operating safeguards.

TI does not warrant or represent that any license,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is granted under any TI patent right, copyright, mask work right, or other TI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relating to any combination, machine, or process in which TI products or services are used. Information published by TI regarding third-party products or services does not constitute a license from TI to use such products or services or a warranty or endorsement thereof. Use of such information may require a license from a third party under the patents or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third party, or a license from TI under the patents or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I.

Re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in TI data books or data sheets is permissible only if reproduction is without alteration and is accompanied by all associated warranties, conditions, limitations, and notices. Reproduction of this information with alteration is an unfair and deceptive business practice. TI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such altered documentation.

Resale of TI products or services with statements different from or beyond the parameters stated by TI for that product or service voids all express and any implied warranties for the associated TI product or service and is an unfair and deceptive business practice. TI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any such statements. Following are URLs where you can obtain information on other Texas Instruments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 solutions:

Products Applications

Amplifi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Audio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audio

Data Convert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Automotive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automotive

DSP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Broadb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broadband

Interface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Digital Control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digitalcontrol

Logic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Military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military

Power Mgmt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Optical Network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opticalnetwork Microcontroll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Security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security

Low Power Wireless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lpw Telephony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telephony

Video & Imag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video

Wireless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wireless

Mailing Address:Texas Instruments

Post Office Box 655303 Dallas, Texas 75265

Copyright 20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串口通信的接线方法

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有9针串口(DB9)和25针串口(DB25),通信距离较近时(<12m),可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RS232端口(RS422、RS485较远),若距离较远,需附加调制解调器(MODEM)。最为简单且常用的是三线制接法,即地、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三脚相连,本文只涉及到最为基本的接法,且直接用RS232相连。 1、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明 2、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 首先,串口传输数据只要有接收数据针脚和发送针脚就能实现: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两个串口相连或一个串口和多个串口相连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对9针串口和25针串口,均是2与3直接相连; 两个不同串口(不论是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串口或分别是不同计算机的串口) 图2 上面表格是对微机标准串行口而言的,还有许多非标准设备,如接收GPS数据或电子罗盘数据,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接收数据针脚(或线)与发送数据针脚(或线)相连,彼些交叉,信号地对应相接,就能百战百胜。 3、串口调试中要注意的几点: 不同编码机制不能混接,如RS232C不能直接与RS422接口相连,市面上专门的各种转换器卖,必须通过转换器才能连接; 线路焊接要牢固,不然程序没问题,却因为接线问题误事;

串口调试时,准备一个好用的调试工具,如串口调试助手、串口精灵等,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强烈建议不要带电插拨串口,插拨时至少有一端是断电的,否则串口易损坏。 RS232C标准串口接线方法 (第二版) 检验仪器与微机的通讯主要是以RS232C标准接口为主,而串口的接线方法也有一定的标准,在此谈谈几种常用的串口接法,仅作参考: 一、标准接法 1、9对9(包括9针对9孔,9孔对9孔,9针对9针): 说明:以下的孔、针指串口线两端的串口,不过2、3有可能不交换 2-------------3 3-------------2 4-------------6 5-------------5 6-------------4 7-------------8 8-------------7 2、9对25(包括9孔对25孔,9孔对25针) 2-------------3 (备注:2、3有可能不交换) 3-------------2 4-------------6 5-------------7 6-------------20 7-------------5 8-------------4

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

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与源码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讯。进行串行通讯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的,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的,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我们采用了专用芯片MAX232进行转换,虽然也可以用几个三极管进行模拟转换,但是还是用专用芯片更简单可靠。我们采用了三线制连接串口,也就是说和电脑的9针串口只连接其中的3根线:第5脚的GND、第2脚的RXD、第3脚的TXD。这是最简单的连接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使用了,电路如下图所示,MAX232的第10脚和单片机的11脚连接,第9脚和单片机的10脚连接,第15脚和单片机的20脚连接。 串口通讯的硬件电路如上图所示 在制作电路前我们先来看看要用的MAX232,这里我们不去具体讨论它,只要知道它是TTL和RS232电平相互转换的芯片和基本的引脚接线功能就行了。通常我会用两个小功率晶体管加少量的电路去替换MAX232,可以省一点,效果也不错,下图就是MAX232的基本接线图。

按图7-3加上MAX232就可以了。这大热天的拿烙铁焊焊,还真的是热气迫人来呀:P串口座用DB9的母头,这样就可以用买来的PC串口延长线进行和电脑相连接,也可以直接接到电脑com口上。

为了能够在电脑端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利用一个免费的电脑串口调试软件。本串口软件在本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可以找到 软件界面如上图,我们先要设置一下串口通讯的参数,将波特率调整为4800,勾选十六进制显示。串口选择为COM1,当然将网站提供的51单片机实验板的串口也要和电脑的COM1连接,将烧写有以下程序的单片机插入单片机实验板的万能插座中,并接通51单片机实验板的电源。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通信是指不同的独立系统利用线路互相交换数据,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实现数据的交换。在现代工业控制中,通常采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与下层的实时控制与监测设备进行通讯。现场数据必须通过一个数据收集器传给上位机,同样上位机向现场设备发命令也必须通过数据收集器。串行通信因其结构简单、执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等领域。 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的通信方式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串行通信是指一条信息额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要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传送速度快,串行通信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单片微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单片机来对一些工业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能力,而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和的控制特点,通过PC 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是许多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而随着USB接口技术的成熟和使用的普及,由于USB 接口有着 RS-232(DB-9)串口无法比拟的优点,RS-232(DB-9)串口正在逐步地为USB 接口所替代。而在现在的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中,出于节省物理空间和用处不大等原因,RS-232(DB-9)串口已不再设置,这就约束了基于RS-232(DB-9)串口与PC 机联络的单片机设备的使用围。当前USB接口逐步取代RS-232(DB-9)串口已是大势所趋,单片机同计算机的USB通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围也将越来越广。本文所介

串口通讯模块的信息与使用

串口通讯模块的信息与使用 朱震忠 SIEMENS A&D CS 2004-3-25 首先我们建议您访问siemens A&D公司的技术支持网站: www4.ad.siemens.de 在检索窗口中键入相关产品或问题的关键字,获取关于产品或问题的详细信息和手册。 图1 串口通讯模块基本信息介绍 CP340/CP341/CP440/CP441-1/CP441-2模块是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中的串行通讯模块,这些模块具有1个(CP441-2有2个)串行通讯口(RS232C或TTY或RS485/422)。您可

以使用这种通讯模块实现S7300/400与其他串行通讯设备的数据交换,例如打印机、扫描仪、仪 表、Modbus主从站、Data Highway站、变频器,USS站等; 如下给出串口通讯模块以及相关产品的订货信息: 订货号产品名称支持的协议注释 S7-300系列 6ES7 340-1AH00-0AE0 S7300 RS232C 串行通讯模板ASCII, 3964R,USS 9针D型针接头6ES7 340-1AH01-0AE0 S7300 RS232C 串行通讯模板ASCII, 3964R, printer,USS 9针D型针接头6ES7 340-1BH00-0AE0 S7300 20mA TTY串行通讯模板ASCII, 3964R, printer,USS 9针D型针接头6ES7 340-1CH00-0AE0 S7300 RS422/485串行通讯模板ASCII, 3964R, printer,USS 9针D型针接头6ES7 341-1AH0x-0AE0 S7300 RS232C 串行通讯模板RK512, ASCII, 3964(R), Modbus Master/Slave(RTU格式), Data Highway(DF1协议) ,USS 9针D型针接头 6ES7 341-1BH0x-0AE0 S7300 20mA TTY串行通讯模板RK512, ASCII, 3964(R), Modbus Master/Slave(RTU格式), Data Highway(DF1协议) ,USS 9针D型孔接头 6ES7 341-1CH0x-0AE0 S7300 RS422/485串行通讯模板ASCII, Modbus Master/Slave(RTU格 式), Data Highway(DF1协议) ,USS 15针D型孔接头S7-400系列 6ES7 440-1CS00-0YE0 S7400 RS422/485串行通讯模板ASCII,3964(R),USS 9针D型孔接头 6ES7 441-1AA03-0AE0 + 6ES7 963-1AA00-0AA0 6ES7 963-2AA00-0AA0 6ES7 963-3AA00-0AA0 S7400串行通讯模板 RS232C 接口块 20mA TTY 接口块 RS422/485接口块 ASCII, 3964R, printer,USS 441-1加1个963模块才能组 成有一个接口的串行通讯模块 9针D型孔接头 9针D型针接头 15针D型针接头 6ES7 441-2AA03-0AE0 + 6ES7 963-1AA00-0AA0 6ES7 963-2AA00-0AA0 6ES7 963-3AA00-0AA0S7400串行通讯模板 RS232C 接口块 20mA TTY 接口块 RS422/485接口块 ASCII, Modbus Master/Slave(RTU格 式), Data Highway(DF1协议) ,USS 441-2加2个963模块可以组 成有两个接口的串行通讯模块 9针D型孔接头 9针D型针接头 15针D型针接头 连接电缆系列 6ES7 902-1AB00-0AA0 6ES7 902-1AC00-0AA0 6ES7 902-1AD00-0AA0 RS232C与RS232C连接电缆 5米 10米 15米 双头为9针D型孔接头 6ES7 902-2AB00-0AA0 6ES7 902-2AC00-0AA0 6ES7 902-2AG00-0AA0 20mA TTY与TTY连接电缆 5米 10米 50米 双头为9针D型针接头 6ES7 902-3AB00-0AA0 6ES7 902-3AC00-0AA0 6ES7 902-3AG00-0AA0 RS422与RS422连接电缆 5米 10米 50米 双头为15针D型针接头 协议驱动系列 6ES7 870-1AA01-0YA0 MODBUS主站硬件狗Dongle 包括软件、手册光盘 6ES7 870-1AA01-0YA1 MODBUS主站硬件狗Dongle Copy License,不包括软件、

众智Smartgen CMM366-ET云监控通讯模块用户手册

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GEN (ZHE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CMM366-ET 云监控通信模块 用户手册

目次 前言 (3) 1 概述 (4) 2 性能特点 (4) 3 规格 (5) 4 面板和接线端子描述 (6) 4.1 面板指示灯和内部按键 (6) 4.2 以太网接口 (7) 4.3 RS485接口 (7) 4.4 RS232接口 (7) 4.5 LINK接口 (8) 4.6 USB Host接口 (8) 4.7 USB Device接口 (8) 4.8 接线端子 (9) 5 编程参数 (10) 5.1 参数范围及定义 (10) 5.2 PC参数设置界面 (14) 6 系统应用图 (16) 7 外形及安装尺寸 (17) 8 故障排除 (18)

前言 是众智的中文商标 是众智的英文商标 SmartG en ―Smart的意思是灵巧的、智能的、聪明的,Gen是generator(发电机组)的缩写,两个单词合起来的意思是让发电机组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不经过本公司的允许,本文档的任何部分不能被复制(包括图片及图标)。 本公司保留更改本文档内容的权利,而不通知用户。 公司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梭路28号 电话:+86-371-67988888 +86-371-67981888 +86-371-67991553 +86-371-67992951 +86-371-67981000(外贸) 全国免费电话:400-0318-139 传真: +86-371-67992952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邮箱:sales@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 表1 版本发展历史

串行和并行通信的区别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图文解释: 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位通过 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 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 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 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 从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串行传输方式大有彻底取代并行传输方式的势头,USB 取代IEEE 1284,SATA取代PATA,PCI Express取代PCI……从原理来看,并行传输方式其实优于串行传输方式。通俗地讲,并行传输的通路犹如一条多车道的宽阔大道,而串行传输则是仅能允 许一辆汽车通过的乡间公路。以古老而又典型的标准并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称COM口)为例,并行接口有8根数据线,数据传输率高;而串行接口只有1根数据线,数据传输速度低。在串行口传送1位的时间内, 并行口可以传送一个字节。当并行口完成单词“advanced”的传送任务时,串行口中仅传送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a”。 根据组成字符的各个二进制位是否同时传输,字符编码在信源/信宿之间的传输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方式。 1、并行传输: 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 特点: (1)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 (2)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因此如果一个字符包含8个二进制位,则并行传输要求8个独立的信道的支持; (3)不支持长距离传输:由于信道之间的电容感应,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较低。 2、串行传输: 将组成字符的各位串行地发往线路。 特点: (1)传输速度较低,一次一位; (2)通信成本也较低,只需一个信道。 (3)支持长距离传输,目前计算机网络中所用的传输方式均为串行传输。 方式: 串行传输有两种传输方式: 1、同步传输 2、异步传输 硬盘接口模式的区别,SATA的优点 PATA(IDE), SATA接口的区别以及SATA的优势

串行通讯的基本概念

串行通讯的基本概念: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讯。基本的通讯方式有并行通讯和串行通讯两种。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同时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并行通讯。并行通讯的特点是:各数据位同时传送,传送速度快、效率高,但有多少数据位就需多少根数据线,因此传送成本高,且只适用于近距离(相距数米)的通讯。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送速度慢。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串行通讯又分为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两种方式。在单片机中,主要使用异步通讯方式。 MCS_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串行口。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只需要一根输出线和一根输入线。数据的输出又称发送数据(TXD),数据的输入又称接收数据(RXD)。串行通讯中主要有两个技术问题,一个是数据传送、另一个是数据转换。数据传送主要解决传送中的标准、格式及工作方式等问题。数据转换是指数据的串并行转换。具体说,在发送端,要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而在接收端,却要把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定义 如果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只能由一方A传到另一方B,则称为单工。 如果在任意时刻,信息既可由A传到B,又能由B传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称为半双工传输。 如果在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则称为全双工。 电话线就是二线全双工信道。由于采用了回波抵消技术,双向的传输信号不致混淆不清。双工信道有时也将收、发信道分开,采用分离的线路或频带传输相反方向的信号,如回线传输。 --------> <--------> --------> A---------B A----------B A---------B <--------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串口通讯—全双工和半双工方式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常是在两个站(如终端和微机)之间进行传送,按照数据流的方向可分成三种基本的传送方式: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但单工目前已很少采用,下面仅介绍前两种方式。 1、全双工方式(full duplex)

串口通信模块的信息与使用

串口通信模块的信息与使用 1. 串行通讯模块基本信息介绍 CP340/CP341/CP440/CP441-1/CP441-2模块是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中的串行通讯模块,这些模块具有1个或2个(CP441-2)串行通讯接口(RS232C、20mA-TTY或RS485/422)。您可以使用这些通讯模块实现S7-300/400系统与其他串行通讯设备的数据交换,例如打印机、扫描仪、智能仪表、第三方MODBUS主从站、Data Highway、变频器,USS站等。 1.1 产品订货信息 下表给出了常用串行通讯模块以及相关产品的订货信息:

表1 串口通讯模块以及相关产品的订货信息 说明:1、当您要实现MODBUS或Data Highway通讯时,需要在CP341/CP441-2模块上插入相应协议的硬件狗,这里我们所提到的硬件狗、Dongle、协议驱动或Loadable driver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如下图: 图1 2、MODBUS 是单主站结构的串行通信协议,系统中只能够有一个MODBUS主站,并且只能够实现主站和从站的数据交换,从站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 3、一般来讲,RS232C接口的通讯最大距离为15m,20mA-TTY接口的通讯最大距离为100m(主动模式)/ 1000m(被动模式),RS422/485接口的通讯最大距离位1200m。

4、Serial CPs模块可以同时与多台串行通讯设备进行通讯,如同时连接多个变频器、多个智能仪表等,如果您采用ASCII 通讯方式,需要人为地定义数据帧格式,可以在发送的数据包中包括站号、数据区、读写指令等信息,供Serial CPs 模块所连接的从站设备鉴别数据包是发给哪个站的,以及该数据包是对那个数据区进行的读或写。 5、串行通讯模板只有RS232C、20mA-TTY或RS485/422 三种电气接口类型,如果您想实现串口的光纤通讯,只能在电子市场上购买第三方制造的电气与光缆的转换设备,西门子不提供该类设备。 1.2 常用文档的下载链接 您可通过以下步骤获取您所需的文档: -请登陆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Service/ -在页面左侧列表中点击链接:产品支持 -在新窗口右上角的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并搜索 -搜索结束后在窗口右侧列表中点击“只搜索手册/操作指南、只搜索证书、只搜索证 书、只搜索FAQ常问问题只搜索更新信息” -最后列表中名为“<文档名称>”的条目即为您所需的文档。 常用文档的下载链接如下,您可以直接登陆如下网址下载相关资料: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1109582 SIMATIC S7-300 CPU 31xC 和CPU 31x:技术规格:12996906 CP340 使用手册:1137332 CP341使用手册:1117397 CP440使用手册:2042641 CP441使用手册:1137419 ET200S串行接口模块手册:9260793 MODBUS RTU主站手册:1220184 MODBUS RTU从站手册:1218007 CP 340 PtP 打印功能手册:16527390 CP341 Loadable Modbus ASCII driver (Master) 25362836 Manual for CP341 Loadable Modbus ASCII Slave Driver 25380100 SIMATIC Data Highway (DF1) 参考手册: 1218110 关于西门子串行通信应用的文档可以参考相关产品手册,或登录下载中心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download/ ,搜索下载如下文档:

PLC通信方式

PLC通信方式 默认分类2009-06-08 09:26:38 阅读45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当任意两台设备之间有信息交换时,它们之间就产生了通信。PLC通信是指PLC 与PLC、PLC与计算机、PLC与现场设备或远程I/O之间的信息交换。 PLC通信的任务就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PLC、计算机、各种现场设备等,通过通信介质连接起来,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以某种特定的通信方式高效率地完成数据的传送、交换和处理。 1.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数据通信主要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方式。 并行通信是以字节或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方式,除了8根或16根数据线、一根公共线外,还需要数据通信联络用的控制线。并行通信的传送速度快,但是传输线的根数多,成本高,一般用于近距离的数据传送。并行通信一般用于PLC的内部,如PLC内部元件之间、PLC主机与扩展模块之间或近距离智能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 串行通信是以二进制的位(bit)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方式,每次只传送一位,除了地线外,在一个数据传输方向上只需要一根数据线,这根线既作为数据线又作为通信联络控制线,数据和联络信号在这根线上按位进行传送。串行通信需要的信号线少,最少的只需要两三根线,适用于距离较远的场合。计算机和PLC都备有通用的串行通信接口,工业控制中一般使用串行通信。串行通信多用于PLC 与计算机之间、多台PLC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串行通信中,传输速率常用比特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来表示,其单位是比特/秒(bit/s)或bps。传输速率是评价通信速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标准传输速率有300、600、1200、2400、4800、9600和19200bps等。不同的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差别极大,有的只有数百bps,有的可达100Mbps。 2.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 串行通信按信息在设备间的传送方向又分为单工、双工两种方式。 单工通信方式只能沿单一方向发送或接收数据。双工通信方式的信息可沿两个方向传送,每一个站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 双工方式又分为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两根或两组不同的数据线传送,通信的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接收和发送信息,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全双工方式;用同一根线或同一组线接收和发送数据,通信的双方在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半双工方式。在PLC通信中常采用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3.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 在串行通信中,通信的速率与时钟脉冲有关,接收方和发送方的传送速率应相同,但是实际的发送速率与接收速率之间总是有一些微小的差别,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在连续传送大量的信息时,将会因积累误差造成错位,使接收方收到错误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使发送和接收同步。按同步方式的不同,可将串行通信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的信息格式是发送的数据字符由一个起始位、7~8个数据位、l个奇偶校验位(可以没有)和停止位(1位、1.5或2位)组成。通信双方需要对所采用的信息格式和数据的传输速率作相同的约定。接收方检测到停止位和起始位之间的下降沿后,将它作为接收的起始点,在每一位的中点接收信息。由于一个字符中包含的位数不多,即使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收发频率略有不同,也不会因两台

PC机之间串口通信的实现-Read

PC机之间串口通信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微机接口实验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通信接口芯片8251和8250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学会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基本要求 主机接收开关量输入的数据(二进制或十六进制),从键盘上按“传输”键(可自行定义),就将该数据通过8251A传输出去。终端接收后在显示器上显示数据。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1)出现提示信息“start with R in the board!”,通过调整乒乓开关的状态,设置8位数据; (2)在小键盘上按“R”键,系统将此时乒乓开关的状态读入计算机I中,并显示出来,同时显示经串行通讯后,计算机II接收到的数据; (3)完成后,系统提示“do you want to send another data? Y/N”,根据用户需要,在键盘按下“Y”键,则重复步骤(1),进行另一数据的通讯;在键盘按除“Y”键外的任意键,将退出本程序。 2.提高要求 能够进行出错处理,例如采用奇偶校验,出错重传或者采用接收方回传和发送方确认来保证发送和接收正确。 三、设计报告要求 1.设计目的和内容 2.总体设计 3.硬件设计:原理图(接线图)及简要说明 4.软件设计框图及程序清单 5.设计结果和体会(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8251A通用串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由于CPU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接收移位寄存器”(串→并)和“发送移位寄存器”(并→串)。能够完成上述“串←→并”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Universal

串口通讯方法的三种实现

串口基本信息 用一台电脑实验串口自发自收,实验前要将串口(以9针为例)的发送引脚(2脚)和接受引脚(3脚)短接。 三线连接:适用于计算机之间尤其是PC机和单片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其连接信号对为(TxD,RxD)、(RxD,TxD)、(SG,SG)。即发送数据TxD端和接受数据RxD端交叉连接,信号地SG对应连接。 七线交叉连接:适用于同型号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如PC机间的数据通信。其连接信号对为:(TxD,RxD)、(RxD,TxD)、(SG,SG)、(RTS,CTS)、(CTS,RTS)、(DSR.DTR)、(DTR,DSR)。其中,TxD、RxD、SG与前面信号的含义相同,RTS为请求发送,CTS为准许发送,DSR为数据装置准备好,DTR为数据终端准备好。在本地连接的微机系统中,RTS、CTS、DTR、DSR用作硬件联络控制信号。 目前使用的串口连接线有DB9和DB25两种连接器,用户可以国家使用的具体机器选择相应的连接器。 一个串口通讯类在https://www.360docs.net/doc/1e5924572.html,/network/serialport.shtml。 PC机的RS-232接口的电平标准是-12V标示“1”,和+12V表示“0”,有些单片机的信号电平时TTL 型,即大于2.4v表示“1”,小于0.5v表示“0”,因此采用RS-232总线进行异步通信是,发送端和接受端要有一个电平转换接口。 串口通讯方法的三种实现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的设备通信协议。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一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通过数据信号线、地线、控制线等,按位进行传输数据的一种通讯方式。串口通信方便易行,应用广泛。在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我们常常需要面临与外围数据源设备通信的问题。计算机和单片机(如MSC—51)都具有串行通信口,可以设计相应的串El通信程序,完成二者之间的数据通信任务。 1串口通讯原理 串口通信的原理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它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2串口通讯实现 在.net平台下使用C#语言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采用VB6.0中提供的MSComm控件,这种方法编程简单.但MSComm控件在使用前需要在系统中注册;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微软在.net2.0及其以后版本提供的内置的串口操作类--System.IO.SerialPort,使用简单,但欠灵活;第三种方法是Windows的API函数,虽然编程难度高,但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掌握串口通信的机制,并且高效、自由、灵活。 无论那种采用方式实现串口通讯,都需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 1)打开串口 MSComm控件是通过设置PortOpen属性值来打开和关闭串口.具体语法为:MSComm. PortOpen=True/False. SerialPort类则是调用类的Open()和Close()方法来实现串口的打开和关闭。 API函数是通过CreateFile来打开串口.因为在Win32系统中,串口被看作一个文件,使用与文件相同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 2)配置串口

串行通信模块常见问题集

串行通信模块常见问题集 FAQ Collection for Serial Communication Module

摘要本文收集归纳了SIMATIC S7系列串行通信模块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供用户在产品选型、订货,系统设计、调试及维护过程中参考。 关键词串行通信,常见问题,PtP,ASCII,MODBUS Key Words Serial Communication,FAQ,PtP,ASCII,MODBUS IA&DT Service & Support Page 2-24

目录 问题1:SIMATIC S7系列有哪些用于串行通信的模块? (5) 问题2:SIMATIC S7系列串行通信模块的订货信息? (5) 问题3:在哪里可以找到串行通信模块的手册和相关文档? (6) 问题4:在哪里可以找到串行通信模块的驱动软件包? (8) 问题5:RS232C、RS422和RS485通信接口的属性和特点? (8) 问题6:RS232C接口都有什么针脚及针脚定义? (9) 问题7:各种通信接口的设备连接时需要注意哪些? (9) 问题8:CP340与CP341有哪些区别? (10) 问题9:CP441-1和CP441-2的区别在哪里? (10) 问题10: CP441与CP340/CP341的应用中有哪些区别? (10) 问题11:在一个 S7-300 CPU 上最多可以挂多少个 CP 340模块? (11) 问题12:为什么在 CP342-5 作为主站的 ET200M 中不可以使用 CP340 或CP341 ? (11) 问题13:CP340/CP341能否挂在IM365的扩展机架上? (11) 问题14:两个对象之间进行串行通信,需要满足哪些前提条件? (11) 问题15:串行通信的字符帧格式是如何定义的? (12) 问题16:ASCII/3964(R)/RK512/MODBUS/DF1协议有什么属性,各自有什么优点和性能? (12) 问题17:ASCII协议接收数据时,怎么选择接收结束标准? (12) 问题18:传输控制功能在串行通信中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 (13) 问题19:为什么安装了PtP 驱动程序后不能配置CP340-1CH02 和CP441-2AA04? (13) 问题20:最新版本CP341增加了哪些新功能? (13) 问题21:怎么更新 CP340/CP341 的固件版本? (14) 问题22:CP340/CP341通信模块的接收缓冲区大小,最多可以缓存多少数据? (14) 问题23:在CP340/CP341的诊断缓冲区中怎么显示诊断信息条目的时钟信息? (14) 问题24:有哪些用于串行通信功能块? (15) 问题25:CP340/CP341通信功能块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 (15) 问题26: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诊断通信模块? (15) 问题27:CP341的SF灯亮说明什么? (16) 问题28:为什么使用RS485通讯不正常,有哪些原因? (16) 问题29:在使用CP340/CP341进行通信时,怎么判断接线是否正确? (17) 问题30: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接收缓冲区不溢出? (17) 问题31:如何接收较大长度数据帧(大于接收缓冲区)的数据? (17) 问题32:MODBUS RTU与MODBUS ASCII的区别? (17) 问题33:S7-300作MODBUS RTU通信时,需要选择哪些硬件和软件? (18) 问题34:什么时候需要下载MODBUS RTU装载协议? (18) 问题35:CP341/CP441-2的加载驱动程序存储在哪里? (18) 问题36:如何给在S7-400H系统中的CP341装载MODBUS驱动程序? (19) 问题37:CP341-RS485作MODBUS主站时,可以连接多少个从站设备? (19) 问题38:怎么构建一个RS422/485的多点网络? (19) 问题39:如何计算MODBUS地址? (20) 问题40: CP341/CP441-2作MODBUS通信时的功能码与地址对应关系? (20) 问题41:CP341/CP441作MODBUS主站通信的传输时间怎么计算? (20) 问题42:CP341的FB8(P_SND_RK)功能块DONE位什么时候为“1”? (21) IA&DT Service & Support Page 3-24

蓝牙串口从机模块使用说明

性能概要完整的蓝牙解决方案 ?蓝牙2.0 带EDR,2Mbps-3Mbps 调制度 ?内置2.4GHz 天线, 用户无需调试天线 ?外置8Mbit FLASH ?低电压3.3V 工作 ?可选PIO 控制 ?标准HCI 端口(UART or USB) ?USB 协议: Full Speed USB1.1, Compliant With 2.0 ?模块可以作为SMD 贴片工艺 ?RoHS 制程 ?引脚半孔工艺 ?数字2.4GHz 无线收发射 ?CSR BC04 蓝牙芯片技术 ?自适应跳频技术 ?体积小,(27mm×13mm×2mm) ?简单的外围设计电路 ?蓝牙Class 2 功率级别 ?存储温度:-40至+85 度,工作温度:-25 至+75 度 ?协波干扰:2.4MHz,发射功率3 dBm ?误码率:0,但会在传输链路产生信号衰变,才有误码,如RS232 和TTL线路处理线路中 一、从机模块使用说明

在应用方面从机是用于单片机跟电脑或者手机配对通讯。使用方法是把模块的通信线RXD TXD连接到单片机,然后用手机或者电脑搜索蓝牙设备,并配对连接。如果是使用手机,我们提供安卓系统的测试程序,如果是wm系统,则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串口调试助手。使用电脑连接后会自动分配com口,一般会出现两个,分别试验一下,有一个口可以通信。如果是想利用电脑连接模块,我们推荐用IVT软件,因为微软自带的蓝牙驱动存在很多问题。详细内容请参照文档《使用蓝牙适配器连接模块说明.doc》。 如何进行A T指令操作? 模块的参数设置是需要通过A T指令进行的。比如设置设备名称,配对密码,修改波特率等。 如果您的设备使用中参数基本固定,可以在使用前修改完毕,以后就直接利用其通讯即可,参数设置只需设置一次,之后会保存住。这样我们可以采用电脑修改,用电脑进行A T 指令,需要用一根USB转TTL线连接到模块,USB的RXD、TXD直接连接到模块的TXD、RXD。在模块的指示灯闪烁的情况下进行。也可以通过连接到单片机设置,单片机的RXD、TXD直接连接到模块的TXD、RXD。然后再模块没有配对连接的情况下(即灯闪烁),直接通过串口发送A T指令对应的字符即可。 从机模块在没有配对连接的情况下(灯闪烁)可以进行A T指令。因为配对连接后进行数据传输,模块对于数据相当于透明处理,蓝牙接收到的数据直接从模块TXD发出,模块RXD接收到的数据也直接通过蓝牙发出了。模块进行A T指令必须连接模块的通信线RXD TXD。 二、未带转接板模块引脚说明

测试电脑的串口是否是好的 最完整最可靠的方法 就是 连接一个真实 的串口通信线路

测试电脑的串口是否是好的最完整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连接一个真实的串口通信线路,2 端用相应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之类的,相互发送发送数据,看另外一端是否能正常接收! 当然,也可以简单的单台机器测试,即短接串口的2、3 两针,用相应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数据,看能否回显发送的数据 串口测试工具使用说明之一——串口调试工具 回复 6 | 人气1387 | 收藏 | 打印 | 推荐给版主 分享文章到: ye_w 个人主页给TA发消息加TA为好友发表于:2010-09-30 19:52:48 楼主 使用串口实现网络通讯,不仅仅需要熟悉控制双方的指令和相关的协议,而且还需要善于使用串口测试工具。在串口测试工具中,最常用的就是串口调试工具。这个串口调试工具网络上一大把,大家百度一下就能下载到(包括我逐步发布的调试工具,都不会提供资源,请大家直接去网络上查找),常用的包括:串口调试助手,串口精灵,Comm等。我也一直使用串口调试助手,下面就是用图形并茂的方式来介绍,请大家指出不足,以便共同进步。 串口调试助手,网络上的版本也有不少,我截2个不同版本的图,但本质没有区别 版本一 怎样测试串口和串口线是否正常 一步:把串口线或者USB转串口线插到计算机上。 二步: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接着选择串口,串口线和USB转串口的端口号查看路径: 电脑上--右键--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端口(COM和LPT),点 开端口前面的+号查看即可。 注释:1、USB-SERIAL CH340(COM4)就是USB转串口的端口号 2、通讯端口(COM1)是计算机原来自带的端口号 第三步:设置串口调试助手(见下图) 1、串口:COM4是和串口线或者USB转串口线在上述路径中查看到的端口号。 2、发送的字符/数据:图片上输入的是59,你可以随便输入2位数字。 3、其余设置按照下图。

HC-06-蓝牙串口通信模块

HC-06 蓝牙串口通信模块 用户手册V2.0 新版模块带有蓝牙指示灯(靠近模块第 1 脚)。模块的22 脚LED_CON 是指示灯控制脚,该脚接地,蓝牙指示灯关闭;该脚悬空,蓝牙指示灯亮。如果要调整灯的亮度,可以在该脚接一个1K~47K 的电阻到模块的31 脚LED2,电阻越小,灯越亮。 贴片炉温参考

建议首次大批量贴片生产的厂家,先过炉20~30 片模块,检查炉温是否合适 建议贴片锅炉炉温不得超过参考图温度,二次贴片降低5 度左右,夏天可以再适当降低温度

注:蓝牙模块的PIN2:UART-RXD不带上拉,如果单片机TXD无上拉能力的话需要在模 块的UART-RXD脚上接个上拉电阻,这个很容易被用户忽略。 对于HC-06 主机而言,按键S1 按下后会放弃记忆,重新搜索新的从机。如果不放弃记忆,主机将一直搜索上一次配对过的从机,直到搜到并配对成功为止,HC-06 的主机有个特性就是记忆最后一次配对过的从机。按键S1对于从机而言没有意义。 进入AT 指令的方法: 给模块上电,不配对的情况下,就是AT 模式了。两条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1S 左右。

默认出厂参数: 波特率9600N81,蓝牙名HC-06,配对密码1234。 1、测试通讯 发送:AT(返回OK,一秒左右发一次) 返回:OK 2、改蓝牙串口通讯波特率 发送:AT+BAUD1 返回:OK1200 注:波特率设置超过115200 后用电脑无法使用,要用单片机编程,高于115200 的波特率才能使用。 用AT 指令设好波特率后,下次上电使用不需再设置,可以掉电保存波特率。 例:发送:AT+BAUD2 返回:OK2400 波特率代码如下: 1--------- 1200 2--------- 2400 3--------- 4800 4--------- 9600(默认就是这个设置) 5--------- 19200 6--------- 38400 7--------- 57600 8--------- 115200 9--------- 230400 A--------- 460800 B--------- 921600 C--------- 1382400 3、改蓝牙名称 发送:AT+NAMEname 返回:OKsetname 参数name:所要设置的当前名称,即蓝牙被搜索到的名称。20 个字符以内。 例:发送AT+NAMEbill_gates 返回OKsetname 这时蓝牙名称改为bill_gates 参数可以掉电保存,只需修改一次。PDA 端刷新服务可以看到更改后的蓝牙名称,名字不可超过20 个字符。 4、改蓝牙配对密码 发送:AT+PINxxxx 返回:OKsetPIN 参数xxxx:所要设置的配对密码,4 个数字,此命令可用于从机或主机。从机是适配器或手机弹出要求输入配对密码窗口时,手工输入此参数就可以连接从机。蓝牙模块主机搜索从机后如果密码正确,则会自动配对,主模块除了可以配对、连接从模块外,如果其他产品包含从模块的时候也可以配对、连接,比如含蓝牙的数码相机,蓝牙GPS,蓝牙串口打印机,等等。这时蓝牙配对密码可能要改为8888。 例: 发送:AT+PIN8888

51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实现串口通信的电路图

51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实现串口通信的电路图 串口通讯参考程序如下: 来源:深入浅出AVR单片机 #include unsigned char UART_RX; //定义串口接收数据变量 unsigned char RX_flag; //定义穿行接收标记 /**************************************************************************************** ***** 函数名:UART串口初始化函数 调用:UART_init(); 参数:无 返回值:无 结果:启动UART串口接收中断,允许串口接收,启动T/C1产生波特率(占用) 备注:振荡晶体为12MHz,PC串口端设置[ 4800,8,无,1,无] /**************************************************************************************** ******/ void UART_init (void){ EA = 1; //允许总中断(如不使用中断,可用//屏蔽) ES = 1; //允许UART串口的中断 TMOD = 0x20; //定时器T/C1工作方式2 SCON = 0x50; //串口工作方式1,允许串口接收(SCON = 0x40 时禁止串口接收) TH1 = 0xF3; //定时器初值高8位设置 TL1 = 0xF3; //定时器初值低8位设置 PCON = 0x80; //波特率倍频(屏蔽本句波特率为2400) TR1 = 1; //定时器启动 } /**************************************************************************************** ******/ /**************************************************************************************** ***** 函数名:UART串口接收中断处理函数 调用:[SBUF收到数据后中断处理] 参数:无 返回值:无 结果:UART串口接收到数据时产生中断,用户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回去)备注:过长的处理程序会影响后面数据的接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