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
001.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

SOP/QC(09)001-01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文件类别:标准操作规程审批表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有限公司1.目的规范纯化水微生物检查的操作方法,确保药品检验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
3.责任人QC:负责按此规程执行。
4.程序4.1 概述本规程是以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细菌培养基,采用平板表面涂布法测定纯化水菌落总数。
其操作环境和全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4.2 仪器与用具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超净工作台无菌双碟移液管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器抽滤泵4.3 试药与试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培养基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4.4 纯化水的取样4.4.1取样时,须先开启取样阀门,用工艺用水本身冲冼取样口,约冲水1升以上,而后以无菌具塞10ml试管取水,取水量约为试管高度的1/2~2/3。
4.4.2检测周期:见“工艺用水监测规程(SMP-ZL-016-)”规定。
4.4.3取样后的水样应立即检验。
4.5 检查方法量取9ml纯化水置盛有9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锥形瓶中混匀,作为供试液;量取供试液10 ml供试液置安装好的无菌抽滤装置,进行过滤。
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及玫瑰红钠培养基平板上,盖好,倒置培养皿,分别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及玫瑰红钠培养基平板置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及霉菌培养箱(23~28℃)中培养。
细菌培养3天后进行菌落计数,霉菌培养5天后进行菌落计数。
计数结果即为每ml水中含细菌及霉菌的菌落数。
4.6 结果判定每1ml纯化水中的细菌数及霉菌数之和应不得过100个。
5 相关记录6变更履历表。
001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

001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操作规程:001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操作流程。
检查目的是为了评估纯化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二、设备和试剂1.无菌工作台2.显微镜3.火焰消毒器4.纯化水样品5.温度控制设备6.无菌试剂瓶7.营养基培养物8.细菌计数板三、操作步骤1.检查前准备1.1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1.2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1.3校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样品取样2.1使用无菌容器取样纯化水样品。
2.2尽量避免样品接触到空气。
2.3快速将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
3.样品处理3.1使用无菌器具将样品分配到多个无菌试剂瓶中。
3.2确保样品的稀释比例符合标准要求。
4.培养试验4.1取一定量的样品,将其滴入细菌计数板的每个孔中。
4.2使用无菌移液器将细菌计数板放入孔内的细菌培养基中。
4.3将细菌计数板密封,并标注好样品信息。
4.4将细菌计数板放置于设定好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4.5培养时间根据实验要求确定。
5.计数和分析5.1培养结束后,取出细菌计数板,使用显微镜在指定区域进行微生物计数。
5.2统计每个孔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5.3分析结果,与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
5.4如结果符合要求,则纯化水样品通过检查;如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进行进一步处理。
6.结果记录和报告6.1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测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日期、微生物数量等。
6.2将报告存档,并按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四、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必须保持无菌状态,避免样品的污染。
2.使用的设备和试剂必须保持干净和完整。
3.细菌计数板的培养条件必须按标准要求进行控制。
4.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流程和相关法规和标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操作记录1.操作人员应按要求记录操作流程、设备校验、样品信息等重要数据。
2.操作记录应包括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步骤和结果等信息。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一、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用于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微生物水平要求的一种分析方法。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步骤,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产品,包括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室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取样:按照产品的取样标准,从不同批次或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并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3. 样品制备:将取样的产品进行样品制备,包括稀释、搅拌和过滤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微生物检查。
4. 培养:将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要求进行培养,并进行恒温培养一定时间。
5. 计数: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结果的记录和确认。
6. 结果判定:将检查结果与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进行比对,根据结果作出是否合格的判定。
7. 结果记录:将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操作步骤、检查结果和判定等信息,并将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或供应商。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并进行定期消毒和验证。
3.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所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应符合相关标准,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5. 检查结果应及时报告,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上就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 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 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 适用性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 10104]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102])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CMCC(B) 50094]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
薄膜过滤法采用的滤膜孔径不大于。滤膜直径一般为50mm。滤器及滤膜使用 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性供 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 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 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1;以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和“接种和 稀释”制备的供试液适量(一般取相当于1g、1ml、10cm2的供试品,若供试品 中所含菌数校对,供试液可酌情减量),加至适量的稀释液总,混匀,过滤,用 适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测定需氧菌总数,转移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 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转移滤膜菌面朝上贴于沙氏葡萄糖 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按规定条件培养、技术。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1张滤膜。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和菌液对照组菌数。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成品、原辅料、包材及纯化水的检验。
3、职责质检部负责制定本规程,质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4.1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标准时,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
另外,本方法不适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本试验应在洁净工作台高效层流保护下进行。
4.1.1计数方法计数方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供试品检查时,应根据供试品理化特性和微生物限度标准等因素选择计数方法,检测的样品量应能保证所获得的试验结果能够判断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
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
4.1.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菌种及菌液制备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用菌株见表1。
菌液制备按表1 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 (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 9%无菌氣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纯化水的检验流程

纯化水的检验流程1.微生物限度检测实验前准备:实验所用的仪器(培养皿和玻璃杯薄膜过滤器所用的三角瓶、各种试管、镊子过滤用的薄膜用纯化水浸泡)高压蒸汽器121℃灭菌15分。
转移到生物实验室放在试验台后打开风机和紫外灯二次灭菌30分。
培养基的准备:玫瑰红钠(用于霉菌和酵母菌培养时间3—5天、23—28℃)、营养琼脂(用于细菌的培养,培养时间18—24小时、温度30—35℃)实验流程:首先取样。
在车间、实验室、每个用水点按序取样250ml每个取样点取样三次、微生物检测应在取样1小时内进行。
或者冷藏4小时内进行。
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纯化水(屈臣氏的蒸馏水)中后灭菌)然后把过滤后的薄膜、分别放入有培养基的平皿中铺平中间不能有气泡,一支放于玫瑰红钠培养基内(用于霉菌和酵母菌培养时间3—5天、23—28℃)一支放于营养琼脂(用于细菌的培养,培养时间18—24小时、温度30—35℃)检测结果判定!以1ml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供试品菌落数1ml、不得超过100cfu 霉菌和酵母菌1ml不得超过100cfu参照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及(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标准和GB/T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纯化水微生物检测报告2.酸碱度:取本品1ml加甲基红2滴不得显示红色,另取本品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5滴不得显示蓝色。
3.硝酸盐:取本品5ml放冰浴中冷却,加入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的加入(用直管加优级纯硫酸)5ml摇匀(反复颠倒几次)将试管放入50度水浴中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种方法(指的是摇匀后放入50℃水浴中15分钟)处理后的颜色对照不得更深(0.000006%)4.亚硝酸盐:取本品10ml放置纳试比色管加对氨基本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与盐酸萘乙二胺产生的粉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规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围成品、辅料、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
责任微生物限度检验人员容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一、计数方法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2、计数方法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4.1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4.2菌液制备按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使用。
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使用。
4.3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4.4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照表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标准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查。
三、检查设备和试剂1. 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指标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大肠培养基、Mannitol盐琼脂、Sabouraud葡萄糖琼脂等。
2. 培养皿:使用符合规定的试验培养皿。
3. 培养箱:保证培养条件的恒温培养箱。
4. 其他常用实验用具:包括无菌采样容器、吸管、移液器、无菌培养皿等。
四、操作流程1. 样品采集:从产品中采集适量样品,保持无菌状态。
2. 制备稀释液: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稀释液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
3. 接种培养:将稀释后的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符合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 观察和统计: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统计出微生物的数量。
5. 结果判定:根据标准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规定。
五、质量控制1. 实验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训练,并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具。
2. 培养基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避免培养基带有细菌污染。
3. 检查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查和校准,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4. 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和运送必须符合规定,避免外界的污染和干扰。
六、结果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和规定的限度标准,出具检测报告,标明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具体的检测结果数据。
七、总结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也需严格遵守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检查方法量取9ml纯化水置盛有9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锥形瓶中混匀,作为供试液;量取供试液10ml供试液置安装好的无菌抽滤装置,进行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及玫瑰红钠培养基平板上,盖好,倒置培养皿,分别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及玫瑰红钠培养基平板置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及霉菌培养箱(23~28℃)中培养。细菌培养3天后进行菌落计数,霉菌培养5天后进行菌落计数。计数结果即为每ml水中含细菌及霉菌的菌落数。
SOP/QC(09)001-01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
文件类别: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分发部门份数分发来自门份数质量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人事行政部
生产部
工程部
物料部
销售部
审批表
签名
部门
日期
制订人
年月日
审核人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1.
规范纯化水微生物检查的操作方法,确保药品检验的准确性。
4.6结果判定每1ml纯化水中的细菌数及霉菌数之和应不得过100个。
4.3试药与试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培养基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4.4纯化水的取样
4.4.1取样时,须先开启取样阀门,用工艺用水本身冲冼取样口,约冲水1升以上,而后以无菌具塞10ml试管取水,取水量约为试管高度的1/2~2/3。
4.4.2检测周期:见“工艺用水监测规程(SMP-ZL-016-)”规定。
2.
适用于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
3.
QC:负责按此规程执行。
4.
4.1概述
本规程是以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细菌培养基,采用平板表面涂布法测定纯化水菌落总数。其操作环境和全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4.2仪器与用具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超净工作台无菌双碟移液管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器抽滤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