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时间短,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微课教学内容少而精,主要是以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主。微课程的教学形式是以视频或者是音频的形式为主进行存储,所占内存也不大,可以使得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快捷。微课教学使得教学内容相对完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把握。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形成补充,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和成长。

标签: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对人物、动物以及各种微地理乃至这些物种共同生活的环境进行综合研究的自然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积极利用“微课”的便捷性和直观性进行地理知识的讲授,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当关键。本文主要阐述几点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心制作地理微课,发挥微课教学价值

制作地理微课过程中,对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需要进行分析,把握住初中地理的核心关键点,才能对初中地理微课进行科学的制作。老师需要全面的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微课制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微课设计中,老师需要提前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学习难度大或者是学习环节薄弱的地方,进行专门课题设计。在微课设计时,需要注意设计的内容更加直接形象,视频音频图文并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掌握核心知识点。微课制作要新颖有趣,画面清晰,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微课”运用教学视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应用,学生也可以在课外通过视频反复观看,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进行辅助性训练,因为它是短小的视频教学,老师的授课重点突出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够促进之后的课堂气氛调动,使学生愿意学习地理,更愿意跟老师探讨并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微课”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到研究成果并加以利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看“微课”视频内容,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可以进行反复研究并自主进行学习。这样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会更客观、更认真的对学生传播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地理更有信心。

二、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培养主观能动意识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先导程序,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少,理解力不成熟,再加上预习过程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往往对课前预习环节没有兴趣。“微课”可以解决学生课前预习的这一大难题。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讲解课本上学生从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初中地理是一门常识学科,教学内容较少,课时安排也少。因此,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的确尤为重要。 一、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尤其地形图,可以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率。翻看人教版世界地理课本,每一节都有地形图。例如:学习印度时,让学生看P34页图7.31“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可以看出印度位于印度半岛,南临印度洋。对于印度的海陆位置有个大致地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图中填大洲、大洋的名称。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把世界轮廓图装在脑中。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坚持利用地图教学,学生就会从图中分析地理环境的复杂要素及其联系,并从中揭示地理规律。教师也会感受到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与教学内容结合最为紧密的教学用具。这也是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二、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如果能同时联系生活生产中的一些事物、事件,学生就会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去年6月底,我们在复习亚洲印度,当时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水灾。就可以向学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我国东部水旱灾害也多,原因都是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关键是夏季风不稳定。联系实际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适当补充一些乡土地理。比如陕西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农作物等都是地理教学可涉及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三、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只要我们备课精细,课前工作做得充分,就可以做到精讲多练。在平时上课时,把表放在讲桌上,提醒自己选重点、难点讲解,留给学生充分的课堂练习时间(10-15分钟)。填写配发的《资源与学案》、《填充图册》。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对课本的知识点加深巩固。这样,也可以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课程标准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①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 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②学生需 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 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③学生要会分析不同 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课程分析:①通过图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分析、说明人口 增长不同时期的增长快慢是不一样的;②通过多则阅读材料分 别说明并且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即“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③本章节是关于人口问题的内容,和当前社会现 实比较接近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图表、阅读材料分析说明人口增长的三种基本模式;阅读部分通过说明不同地区的资料,以此来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形成因素以及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阅读部分也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阅读部分的分析,提高读图析图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会阅读各则材料来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以及理解

每种模式的意义;了解多个地区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从而对人口增长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口增长模式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联想到现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既不能过快也不能停滞不前;应该保持在自然环境能承载的范围内。 三、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对人口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以及了解,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无形中让学生形成对人口问题的一些基本认识,为接下来几章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章节“人口增长模式”有三部分内容:一是“高-高-低”模式;二是“高-低-高”模式;三是“低-低-低”模式。通过三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 3.图表分析法、比较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9-11-25T11:41:50.19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作者:李翠华[导读] 新课程提出教育要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要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使其逐渐建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 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大槐树中学李翠华 摘要:新课程提出教育要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要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使其逐渐建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开始采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初中地理趣味化教学指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有趣的教学模式,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学生们能够发现的地理问题,并且认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应用地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学习有趣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研究地理有趣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初中地理; 教学应用; 一、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应用的价值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目的组织,带领学生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地理和生活的关联,选择趣味性较高的模式让学生们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现实问题中去,感悟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和应用能力把学生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融入到地理教学中,作为一个地理教学的切入点,有助于学生握住地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地理教学素材,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进行真实性练习,更能够引起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效率和态度。学生还可以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展地理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利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地理知识。 (二)让学生感悟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地理是离我们最近的知识,我们随处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地理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深入体会地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的作用,指引学生们建立地理学习目标,最终达到让学生们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形成客观的地理思维,从而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育人目标。 二、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的设计新导课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有趣味的导课能有效的使教学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导课阶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比如,通过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地理地貌时,可引用著名的风景名胜导入课题,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世界各地的地理地貌,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涉及到很多科目的知识。如果仅以课本知识为全部教学内容,则无法使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教学中教师应将分割的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生态环保建设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文明理念,初中物理、生物及化学课等学科都有涉及到环保内容的知识。地理教学中可利用生态环保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地理知识分析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球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的应用初中时期是学生们建立正确三观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将地理教育向有趣性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之外还有利于初中生们培养优良的地理学习习惯。(一)设计地理课堂游戏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纪仍处在较小的时期,天性爱动,因此在地理教学当中可利用地理游戏来引起学生们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理类型的游戏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多种地理游戏,比如,中国地图拼图大赛等,可以是初中生们熟知的游戏或新型的游戏活动,通过组织游戏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使学生增加对地理知识的了解。通过参与地理游戏让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总结游戏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把生活情景应用在地理课堂中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例子都要利用地理解决。比如,某个学生要和家人一起去美国旅游,那么在这之前他们就要先了解美国和中国的时差,环境的差别,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安排时间和准备物品衣物等。这些例子都和初中生息息相关,也就可以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地理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们观察的能力,比如,让初中生们观察地球仪,设计出某两个地点间最短的行程。地理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实用的问题,使其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1.构建初中地理教育类网站 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也逐渐成为各类教育的新平台,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网络成为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建立一些地理主题的网站,丰富教学内容。但建立地理主题网站应融入初中地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展现初中地理与生活的关联性。网站内容主要包括初中地理校园文化类、教育类等,加大初中地理教育的影响范围,用多种不同形式方法将初中地理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网络学习中。 2.丰富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 网络教育平台要求地理网站内容要健康丰富,具有宽阔的知识面等,先进的网路技术为网站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要以学生的需求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丰富网站地理知识教学内容,加大引导初中生们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地理学习,给初中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引起初中生的学习共鸣,将地理知识带入到生活中,加大初中地理教育的有效性。(四)提升初中生的参与积极性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建议1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建议1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建议 濉溪县南坪中心学校薛加民 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地理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在教育落后的农村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通过笔者的调查,就当前农村地理教学的实际浅谈几点: 一、师资奇缺,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今农村,地理教师队员怎样呢?一句话而之:鱼目混珠、杂而不精。其表现一:大学地理专业者甚少,据笔者统计:在我所在的一个比较好一点中心学校七八年级共40个班级,而专业地理老师也就2个人,其中一个还是以前教了几年语文改回来的,像周边差一点的学校基本没有地理老师。其余的地理老师基本上都是在本学科难以胜任的,教学能力较差或者年纪较大临近退休的老师。这些老师根本就不懂地理知识,他们认为教地理把一本书念完了就了事,故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值是强人所难。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地理教师,在期末考试时班主任监考学生抄抄答案就行了。在农村教师严重缺编的情况下,专任地理老师更是奇缺,偶尔有个专业的也被改为其他的任课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学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二、地理教师地位低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地理近多年来不是中考科目,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领导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而开设地理课。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地理的1节课只能算0.8课时,同样要准备1节课,可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大大的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就现在来看,待遇任然是不公平,同样是不做作业因为政治历史参加中考14课时课算满工作量,而地理要16节课才算满工作量。地理没有专门的教研组,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自毕业以来地理曾和生物化学分到一个组,也和政治历史分过一个组,到现在觉得和物理有一个字相同吧又被分到物理组参加业务学习,简直是无稽之谈。领导们在排课时,总是把地理排到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的第1节和第2节,地理老师每天可谓是倍受饥饿和困倦的煎熬。主管部门在地理学科的考试也是不予过问,就每年的地理会考,发的通知挺严肃,但至此笔者很少见到领导到校巡查考试情况,考试的结果也是无人过问,主管部门不予严格统计,以至于地理老师在参加职称评定时没有教学成绩,无法和其他老师一样参加职称评定,只能望而兴叹,后悔自己当初选错了专业。 三、教学教研活动较少,教师水平难以提高。

地理教学模式

xxx中学地理“图文结合”教学模式 教学课堂改革是对教师加强充一思想,增强责任感的改革。使我们每一位教师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模式。让教师理解“复习检测--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指导自学;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点拨释疑--拓展延伸;达标检测--总结整理”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教师认真研学教学模式,组织备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同时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之后再分工备课就比较顺手了。 1.复习检测,情境导入。导入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复习已有知识或地理故事,生活情景、谜语、古诗、视频等激趣因素,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情绪准备。 2.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板书或多媒体展示的形式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哪那些知识是重点与难点,针对重难点多加练习,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也更喜欢学习。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3.小组合作,针对疑问共同探讨交流。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地理教材大量的文字、图表、照片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共同学习、探究、归纳知识点,获取学习乐趣。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点,自主学会取长补短。学生

在边阅读边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学生在阅读图文资料时注意地理学科中图文结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有机的图文转换,和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做法:组长带领,有问题同学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点拨。 4.教师点拨释疑,针对知识点适当拓展延伸。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针对难以解决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解析、点拨,为学生解惑。面对知识点适当延伸。比如我们地理讲某一地方的纬度位置时可以适当的延伸,这样的维度位置使这个地方的气候是什么类型。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 做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代表说出本组在学习中遇到的有疑惑的知识点,教师解析。 5.达标检测,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重视课堂的检测反馈练习,提高训练质量。练习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突出变式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此,可应用“读图分析”练习题多加训练。 做法: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畅谈知识收获,其他同学对比自己整理的知识点,最后共同优化。 总而言之,我们在地理的改革实践中,深入研究,不断学习、不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16T11:43:40.23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作者:陶小中[导读] 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一、备好课,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前,首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新课的备课工作,熟读教材,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去引入新课,这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锻炼。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不但能够很好地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给地球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会认为高中地理知识点过多,而且许多知识记忆性较强,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较远,产生了知识与应用的脱节。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不强,常常出现记不清、记不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高中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将高中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资料,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主动理解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资料是一个不错的选取。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地球形状”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用心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前用纸折一个帆船,准备一个球,模拟船在球体上航行,平视球面上远航归来和去远航时船的桅杆、船身先后看见的顺序,然后再作一个比较,平视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纸船,看看二者的区别。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好认真记录,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状况得出地球是球体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分析潜力、思维潜力以及沟通潜力,还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快速地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够加深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生的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动”的资料,将这部分资料作为教学素材,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高效地完成了课后练习任务。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教授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潜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为核心。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人口增长对资源有哪些影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五、发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是学生,然而学生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标性,导致探究式学习过于盲目,效率过低,这一问题也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梯度设问的方式去逐步引导学生,例如,“什么叫做湿地?”“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将湿地分为哪几类?”“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其分布与哪个气候要素密切相关?”“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开心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730699)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更新教学观念,将知识学习要求的程度降低,是开展悟性教育的前提条件。 初中地理作为次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地理科要求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虽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于掌握,遗忘率非常高,如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等,如果硬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上使学生通过“悟”来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放下包袱,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地理科的好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是“悟”的要决。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实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4、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5、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

基于 ADDIE 模型的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制作 ——以“我国土地资源的

基于 ADDIE 模型的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制作 ——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例 发表时间:2019-12-27T09:24:58.3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李新征 [导读] 本文采用适用于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以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有限的耕地资源”一节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为例 摘要:本文采用适用于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以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有限的耕地资源”一节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为例,阐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希望能给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带来启发和帮助。 关键字:微课;ADDIE模型;案例分析 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互联网+教育”是在该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微课等知识传播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以ADDIE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案例,希望能为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一、ADDIE模型介绍 ADDIE模型是一款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为美国陆军设计和开发的培训模型,主要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部分。随后,Hannum和Hansen两位学者将该模型应用于教学设计方面,他们在分析了许多教学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设计核心的五个过程,即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目前ADDIE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课程教学设计和微课设计中。形成了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模型。本文采用的微课设计模型包括前期分析、微课设计、视频开发、微课实施、阶段评价五个部分,具体操作流程如表所示。 二、基于ADDIE模型的微课设计应用 本文选取晋教版(山西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有限的耕地资源一节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运用适用于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设计制作了一节微课。希望能借此案例,给初中地理教师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带来一定的启发。让初中地理教学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设计与制作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是微课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学情分析。主要目的是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1)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状况、基本特点及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理解“什么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学生进行有关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树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珍惜土地、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 ]]。因此,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运用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增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在学校教学中长期处于较低地位,仅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周两课时,一方面,与其他科目相比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另一方面,学生对新开设的地理课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反应较为敏捷这一心理特征。从知识储备方面来看,对城市的初中生来说,接触土地方面的知识较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狭隘。大部分学生把土地和耕地混为一谈,意识不到建设用地也属于土地资源。因此,在微课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图片、图表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土地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设计 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微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确定讲解和演示步骤,力求用趣味性的演示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递相关知识点。 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制作 (1)编写微课视频脚本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材料、图表等教学资料。并用PowerPoint2007制作微课课件。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29T10:35:54.1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作者:张集臣 [导读] 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帮助学生回顾了已有的地理知识,同时又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到新知上来,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泰光中学266604 如何设计出精彩、富有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导入,对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值得广大地理教师进行不懈的实践与探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笔者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又叫“温故导新法”,它是通过复习已经学习掌握的地理知识,承上启下,根据与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既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又有助于学生明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起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学习《民族》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了解各民族特点的意识与愿望,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那么,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每个民族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帮助学生回顾了已有的地理知识,同时又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到新知上来,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二、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知识,不仅可以化枯燥为精彩,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动态画面中真正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快乐,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内容时,运用数字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企图利用大雾作掩护轰炸伦敦,他们认为,由于大雾笼罩使英国飞机无法起飞参加空战无法起飞参加空战,而大雾之上的楼房,烟囱正好可以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但是德国空军却打错了算盘,他们每次利用大雾空袭伦敦,总是在中途就遭到了英国飞机的拦截而以失败告终。有一次,德国得知伦敦被大雾笼罩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飞机起飞,可是飞机好不容易飞出了雾区,就被尾随其后的英国飞机击落了。德军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利用大雾偷袭伦敦的企图总是不能得逞呢?(同学们猜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气环流,一起来揭开谜底。 三、悬念导入法 学贵有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通过设置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我提出:“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日月星辰在动还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在动?”如此简单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使学生在问题与已有的知识间产生了认知冲突。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的导入实现了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转变,使得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与积极的学习行为参与到主动探究活动中来。 四、图片导入法 地理图片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各种错综复杂的交通图,还包括一些风景宜人的景观图等。这些图片视觉冲击力强,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知识。因此,在地理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教学《地球与地球仪》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新知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学好地理对我们的学习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宇航员在空中拍摄到的地球表面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这一节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当教师借助图片来导入新课的时候,学生觉得既形象又直观,从而为教学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联系生活导入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对学生来说,这些生活常识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财富。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如能结合所学内容采取联系生活的导入方法,必将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而使学生获得学习地理的无限快乐。如教学《人口》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关于人口,你们都有哪些了解与认识?”有学生可能会说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人口众多,交通不便等。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又把我国面积与人口比例以及其他国家面积与人口比例方面的资料数据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此一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六、诗歌导入法 地理中有着优美的山川河流,这些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为此他们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利用这些思想文化的结晶来导入新课,既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以顺利地过渡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同时实现了多学科间的整合,这符合新课改下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时再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地理知识,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重在用得“巧、准、新”,力求因课而异,有所创新。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秉着创新的信念,在素质教育路线上继续探索,让学生在地理这一门功课上,学得更乐意、更起劲。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模板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又需要一定的模式,这正如“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为了真正使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探索、归纳总结出符合师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提供的几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不是静态的条条框框,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模式,其间完善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教师们可以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模式,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最终总结出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切合本校实际,又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来。 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多元互动”探究式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的设计,其主要教学程序为“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环节。各环节中渗透着“学”和“教”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以形式多样、学生和教师“多元互动”为特色。 一、基本程序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教学环节,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组织下,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过程,并领悟如何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1.呈现展示环节 即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通常在开学初的绪论课上做总体部署,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形成的地理资料,呈现的形式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班展示。 2.引入角色环节 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分析教材、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并向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教学媒体等,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并向学习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高二地理课题组执笔人:郭爱萍 【摘要】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人文地理教学中严重存在学生问题意识淡漠,常规教学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这使得地理教学只是流于表层和形式,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高。鉴于此,我们认为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已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从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通过激发问题、激励提问、相互解疑、合作学习、合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引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是说思维的培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创造始于问题。目前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2011年3月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2%学生对地理感兴趣;问题意识淡薄,只有19%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至于说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少之又少(9.2%)。实际调查中发现教师的问题设计意识也不容乐观:45%的教师不注重教学问题设计,33.8%的老师提倡学生主动生成问题。究其原因:首先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是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和讨论,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再次教学过程已变成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教案剧,课堂上很少见到学生主动、大胆地对教材或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疑问,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问题牵着走的学习状态。 (二)研究问题 课题组提出《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突破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查询大量资料,我们发现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曾进行过“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他的“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和实施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和实施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初中地理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的地理课 堂活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的学习当中,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何去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成为教师需要认真思 考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结合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情况,对如何进 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定的 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课堂;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实施 事实证明,有效的课堂活动的创设,对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着不可 或缺的作用,中小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体现学生学习 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真正地学到知识。灵活有效的课堂活动的 开展,不仅满足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要求,还很好地适应了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初 中生所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开始以抽 象思维为主,对很多东西都存在片面的的态度,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初中地 理教学的实效。但是想要把课堂活动真正有效地运用到每一堂课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 把每一节课都设计得形象生动。下面是对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实施问题提出的一些 方法: 一、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初中地理科目的重视度不够。许多家长认为地理科目在中学阶段只是一门副科 的存在,而且它在中考中的占分比例也不大,因此家长往往倾向于让他们的孩子花更多的精 力在语文数学等主课上面,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将地理当成不起眼的副科看待,导致目前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效果不佳。 2.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学校初中地理教师其实都是由一些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兼任的,他们并没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对待地理教学也是抱着完成任 务的态度,术业无专攻,他们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常常感觉到教师 无所谓的态度,长此以往,致使地理教学质量止步不前。 课堂教学方式亟待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是制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只注重于完成他们的教,而没有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学,一味地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地 理活动教学效果不佳。 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入手 初中生所处年龄阶段,对所学的东西都会存在片面的认识,这个时候他们的抽象思维开 始走向成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喜欢动手操作。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的这种 心理特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例如:在 学习“地球和地图仪”这一章节时,为了方便学生后期的地理学习,熟悉地图上地区分布和位 置是特别重要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熟悉书本上的地图,然后自己亲手制作一张地图,可以 用不同的颜色或标志来区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地图的掌握及熟悉程度,对后面的地理学习 有极大的帮助。让学生亲自动手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得 到的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知识点,还积累了学习经验和动手能力,主动发现知识远比被动接受 知识有意义的多。 2.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增加地理课堂趣味有着很大的作用。很多复杂的地理知识以及地理活动情景如果通过简单的口头或者板书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借助多媒体的直观体现,能够让学生得到更为真实的信息,使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更浓。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次第一章中“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将地球自转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时间短,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微课教学内容少而精,主要是以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主。微课程的教学形式是以视频或者是音频的形式为主进行存储,所占内存也不大,可以使得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快捷。微课教学使得教学内容相对完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把握。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形成补充,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和成长。 标签: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对人物、动物以及各种微地理乃至这些物种共同生活的环境进行综合研究的自然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积极利用“微课”的便捷性和直观性进行地理知识的讲授,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当关键。本文主要阐述几点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心制作地理微课,发挥微课教学价值 制作地理微课过程中,对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需要进行分析,把握住初中地理的核心关键点,才能对初中地理微课进行科学的制作。老师需要全面的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微课制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微课设计中,老师需要提前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学习难度大或者是学习环节薄弱的地方,进行专门课题设计。在微课设计时,需要注意设计的内容更加直接形象,视频音频图文并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掌握核心知识点。微课制作要新颖有趣,画面清晰,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微课”运用教学视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应用,学生也可以在课外通过视频反复观看,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进行辅助性训练,因为它是短小的视频教学,老师的授课重点突出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够促进之后的课堂气氛调动,使学生愿意学习地理,更愿意跟老师探讨并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微课”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到研究成果并加以利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看“微课”视频内容,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可以进行反复研究并自主进行学习。这样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会更客观、更认真的对学生传播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地理更有信心。 二、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培养主观能动意识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先导程序,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少,理解力不成熟,再加上预习过程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往往对课前预习环节没有兴趣。“微课”可以解决学生课前预习的这一大难题。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讲解课本上学生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