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完整pkpm使用技巧及问题归纳

合集下载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

P K P 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P K P 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技巧一、人机交互方式本章执行PMCAD的主菜单A、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数据1. 特点本程序采用屏幕交互式进行数据输入,具有直观、易学,不易出错和修改方便等特点。

PMCAD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几何数据,对于斜交平面或不规则平面,描述几何数据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为此本程序提供了一套可以精确定位的做图工具和多种直观便捷的布置方法;其二是数字信息,本程序大量采用提供常用参考值隐含列表方式,允许用户进行选择、修改,使数值输入的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各种信息的输入结果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并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现出来。

使用户不必填写一个字符的数据文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十分友好的界面。

由于该程序采用本专题自行开发的图形支持系统,具有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目前最流行的界面风格,图形快捷清晰、色彩鲜明悦目、中文提示一目了然、支持各类显示屏。

2. 如何开始交互输入数据在运行程序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 熟知各功能键的定义(2) 为交互输入程序准备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各为WORK.CFG,在PM程序所在子目录中可以找到该文件的样本,用户需将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并根据工程的规模修改其中的“Width”值和“Height”值,它们的含意是屏幕显示区域所代表的工程的实际距离。

其它项目一般不必修改。

(3) 从PMCAD主菜单进入交互式数据输入程序,程序将显示出下列菜单:对于新建文件,用户应依次执行各菜单项;对于旧文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项菜(4) 程序所输的尺寸单位全部为毫米(mm)。

3. 各结构标准层的描述过程本程序对于建筑物的描述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的整体描述。

PKPM操纵步骤自己归纳

PKPM操纵步骤自己归纳

PKPM操作流程(以砌体结构为例,版本PKPM2010 )目录第一部分1、选择工作目录2、建模3、荷载输入4、板厚5、换标准层6、楼层组装7、设计参数8、存盘退出第二部分9、结构平面图10、计算参数11、绘图参数12、楼板计算13、绘制配筋图第三部分14、图形完善15、其他技巧1、选择工作目录选择pkpm砌体结构一一砌体结构辅助设计一一1砌体结构建模与荷载输入2、建模【1】选择轴线输入一一矩形轴网一一输入上/下开间、左/右进深数据(具体数据由建施平面图轴网取得,轴线要完整。

)轴线不需要命名,最后粘贴建施轴网。

【2】我们建立轴网,其实就是一个网格。

然后我们对照建施平面图删除不需要的线(使用删除按钮或者图素编辑),增加部分线(使用偏移功能,包括阳台雨篷线),然后要删除多余的节点。

【3】在修改后的网格上布置墙体,注意墙宽与是否需要偏移。

【4】柱布置,按照设置要求(抗震规范84页)布置不同的构造柱,构造柱应符合构造要求(抗震规范85页)。

【5】梁布置。

一般设置在卫生间、阳台处,以及可以将板分隔成规则状位置。

【6】洞口设置。

由建施门窗表设置洞口尺寸,注意设置窗的窗底标高。

【7】构件删除。

使用构件删除选项,选择若干种构件,然后选定目标删除。

【8】构件检查。

使用本层修改选项,查改或者替换相关构件。

【9】本层信息填写。

注意底层一般为水泥砂浆,选择 1.3、荷载输入恒活设置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选项前打勾,楼面恒载自己计算,计算条件查找建施楼面做法(例如最后计算为1.5 )。

活载查找荷载规范(第10、11页)按条件确定。

【2】楼面荷载一一楼面恒载,需要修改的输入相关数据,然后点击相应楼面。

【3】楼面荷载一一楼面活载,修改相应荷载。

如阳台。

【4】梁间荷载A梁荷定义:添加模型中各种类型的荷载。

B恒载输入:依次选择不同的荷载类型设置到相对应的梁上。

4、板厚【1】生成楼板。

选择楼层定义一一楼板生成一一生成楼板。

【2】修改板厚。

史上最完整pkpm使用技巧及问题归纳

史上最完整pkpm使用技巧及问题归纳

史上最完整pkpm使用技巧及问题归纳PKPM技巧及问题总结目录1.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3)2.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5)3.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6)4.参加pkpm学习班的笔记 (14)5.PKPM公司论坛精华帖 (17)6.PK/PM 问答 (32)7. 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笔记 (42)8.运用PKPM软件进行无梁楼盖结构的设计 (48)9.TAT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49)10.pkpm新天地三期咨询台答问摘编 (51)11.多层框架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 (54)12.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55)13. PKPM参数问题 (60)一.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次梁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也可在PMCAD主菜2的“次梁布置”菜单中输入,此时不论在矩形或非矩形房间内均可输入次梁,但只能以房间为单元输入,输入方式不如在PMCAD主菜单1中方便。

次梁在主菜单1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整个平面的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

因为划分房间单元是按梁进行的,因此整个平面的房间碎小,数量众多。

次梁在主菜单2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次梁的单元是房间两支承点之间的梁段,次梁与次梁之间也不形成节点,这时可避免形成过多的无柱节点,整个平面的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大减少,房间数量也大大减少。

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把次梁放在主菜2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和房间的数量。

在主菜单1中输入次梁(简称当主梁输)和在主菜单2中输入的次梁(简称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

1、导荷方式的不同作用于楼板上的恒活荷是以房间为单元传导的,次梁当主梁输时,楼板荷载直接传导到同边的梁上。

pkpm的一些设置技巧

pkpm的一些设置技巧

pkpm的一些设置技巧PKPM问题1:楼梯间荷载建模过程中如何输入?答案:方法1 在楼梯间板厚度定义为0,恒活载大小按楼梯间取,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快速方法2 楼梯间直接全房间开洞,楼梯梁上算一半梯板荷载,注意在平台梁位置不要漏了集中荷载。

问题2[设计]坡屋面如何建模?答案:1.关于坡屋面的层高,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的位置,也有说应该算到坡屋面屋檐和屋脊的1/2位置.2.建坡屋面的时候可以使用"上节点高"命令设置节点的高度,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整个结构的形状,但要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设置了节点高度,从立体模型看是坡屋面的效果,这样建的模和按平屋面建的模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荷载计算清楚,不要掉了荷载!!问: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答案:TAT SATWE PMSAP 的OUT文本控制的参数基本差不多,不过在软件的实现操作输出上有些区别,我觉的高层建筑可以几个软件都计算一边,对结果做一个比较,取最合理的结果。

问题:框架结构计算时,梁柱箍筋间距如何考虑?答案:框架梁存在集中荷载,宜取为100;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不存在集中荷载,宜为200,但当框架柱计算长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时,还是应该区别考虑的!因为程序中考虑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这样就带来了这个问题!但是取100和200所计算出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应该这样采用。

问题:独立基础变阶要演算抗剪,配筋按照抗弯计算,但是配筋有没有最小配筋率的问题??答案:我觉得既然是抗弯构建,应该满足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否则配筋没有意思(我自己认为的答案,资料上没有找到,请高手点拨)问题3:长宽比大于2小于3的板宜按双向板计算,请问怎么计算,查表没有系数,我是说的手算,高手赐教,我等待回答问题4: 如何确定柱截面,梁截面和楼板厚度回答: 梁截面估算:梁高与跨度的关系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 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梁宽主梁200,250,300……次梁200……跨度较小的厨房和厕所可以取到120,150……楼板厚度估算:单向板:短边的1/35 双向板:短边的1/40 悬臂板:悬臂长的1/10 同时要遵守混凝土规范10.1.1中对板的最小厚度规定一般的估柱截面的方法:A=(受荷面积*层数*12~15)/(fc*轴压比)轴压比一般取0.8(框架) 0.5(异框)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A--------柱的截面面积用tat计算小高层,需要控制哪些参数?是和satwe控制一样吗?求答案中...(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

PKPM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PKPM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建模的注意事项:1、当发生节点过密情况,特别是各结构标准层合并后的总网格中节点过密时,可点网格生成菜单下的节点距离菜单,加大合并的节点距离从而把相距过近的多个节点合并为一。

2、上、下层位置应对齐的网格节点应确保对齐,以免形成总网格后的节点过多过密。

3、多使用偏心布置构件以减少过近过密网格节点产生,但不应把杆件偏心至另一相邻节点上。

4、为减少荷载导荷出错机会,布置墙处的各层上下节点尽量对应一致,即该部位各层网格节点不宜不同。

5、墙悬空时其下层的相应部位一定要布置梁。

6、洞口跨越墙的两个节点上下层之外,对跨越节点的洞口应作为两个洞口输入。

但是,如果按先输入大洞口,再输入洞口上的节点网格的次序,则程序会自动切割垮越新增节点的洞口为两个洞口。

另一方面,如果节点之间输入了两个洞口,则程序会在形成后面菜单数据后,在两洞口中间自动增加一个节点。

7、当在后面主菜单1中与与本章菜单中模型不一致,或发生错误时;可把各层重新生一下网点。

(可利用节点对齐功能,则各层可自动形成网点)8、两节点之间只能有一个杆件相连,对于两节点之间有弧梁、又有直梁的情况时,应在弧梁上设置一节点。

9、劲性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属性应定义为混凝土,结构主材应为钢和混凝土。

10、平面拼接,要使当前工程和拼接工程的层信息保持一致,低层往高层拼接。

11、斜杆端点应在楼层处,不应在层间,否则计算不予考虑。

12、除顶层外,用上节点高、梁顶标高、错层斜梁形成的斜梁,不能跨越本标准层。

13、层间梁不能用来做错层处理,层间梁可以传到SATWE软件和PK二维框架软件进行计算,但TAT软件还不能处理层间梁结构,只把其上的荷载分担到上下楼层。

14、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三维结构计算程序默认为不调幅梁。

15、对于柱的布置,当柱截面跨越两个或多个节点时,要柱只是布置在了其中的一个节点上。

它与非布置节点处之间如果没有布置构件,则该柱将孤立地不和其他构件共同工作,一般应把柱截面内各节点间布置上梁。

PKPM软件技巧十一问

PKPM软件技巧十一问

1钢结构部分1、支撑与梁柱连接节点节点板与支撑连接焊缝计算剪力是如何计算的?答:无论是在支撑节点程序默认按照等强连接设计,节点验算最大轴力设计值N为截面轴向承载力设计值,即fA,计算得到N后,如下图中的情况,在与该轴力平行的方向的焊缝为两对共四条,所以每条焊缝的设计剪力为N/4。

2、按照《钢结构设计手册》檩条计算例题相关条件采用STS简支檩条工具箱进行檩条验算,发现工具箱结果在内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与手册结果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答:《钢结构设计手册》例题中采用的是[10的槽钢截面,槽钢截面对于y轴是不对称的,因此其相对于y轴抵抗矩W左,W右是不同的,考虑强度应力时,相对于y轴,一侧受压,一侧受拉,两者都需要考虑,最终强度应力控制值,应取二者较大值考虑,《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具体设计内力和截面数据如下: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檩条拉压应力,结果取大值,与STS工具箱计算结果一致。

3、门式刚架中需要部分柱间进行抽柱,三维门式刚架建模时是直接将托梁在三维建模中程序会自动识别吗?可以考虑该托梁作为支座进的竖向变形,以及将被支承的这一榀的竖向、水平荷载都传给相邻榀吗?被托的这一榀是梁端直接支承在托梁上还是需要必带短柱呢?答:如下图:门式刚架三维设计中的托梁是需要定义的,只有定义了之后程序才会对托梁上承托的竖向荷载、纵向山墙风荷载和吊车纵向刹车力,进行导算。

需要注意的是门式三维模块是二维单榀模型的集合,程序并不会形成用于分析和计算完整的三维模型,而是和二维pk 一样,生成若干单榀模型,以横向为主分析,同时生成纵向榀数据,横向榀和纵向榀的分析和计算是完全独立的,并不存在双向受力分析和设计过程,托梁两端与柱铰接,所以托梁的竖向荷载产生的竖向力传到横向榀,纵向山墙风荷载和吊车纵向刹车力只对纵向榀(主要是柱间支撑)有影响。

v3系列后期版本可不建立短柱即可完成导算。

具体导算情况可在显示设置中勾选显示导荷节点,选择需要显示的工况可以看到导荷结果。

pkpm的技巧心得

pkpm的技巧心得

pkpm的技巧心得——学结构的兄弟们不要错过来源:臧青的日志《PKPM软件在应用中的问题解析》讲义(1)目录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五)工程算例(六)关于三种刚度比性质的探讨第三章: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倾覆力矩的计算(二)带框支结构短肢剪力墙的计算第四章:多塔结构的计算(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第五章: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一)多塔定义不对(二)悬空构件(三)铰接构件定义不对第六章:错层结构的计算(一)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二)错层结构的计算第七章:PKPM软件关于砼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一)规范要求(二)工程算例(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四)注意事项(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第八章:梁上架柱结构的荷载导算(一)工程概况(二)内力分析第九章:如何选择剪力墙连梁的两种刚度模型(一)剪力墙连梁变形的相对位移(二)结论第十章:板带截面法计算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一)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二)有限元法计算的问题(三)板带截面法的特点第十一章: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一)什么是弹性楼板(二)弹性楼板的选择与判断(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五)工程实例第十二章:斜屋面结构的计算(一)斜屋面的建模(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四)工程实例第十三章:次梁按主梁输和按次梁输的区别(一)导荷方式相同(二)空间作用不同(三)内力计算不同(四)工程实例第十四章: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一)工程算例1(二)工程算例2第十五章: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为什么其计算结果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一)计算假定不同(二)计算假定不同的结果(三)工程算例(四)砖混结构,井字梁楼盖,如何计算?第十六章:JCCAD软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一)地质资料的输入(二)荷载的输入(三)筏板基础的输入(四)弹性地基梁基础第十七章:基础的计算(一)联合基础的计算(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基础的计算(三)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四)基础重心校核(五)弹性地基梁5种计算模式该如何选择?(六)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筏板基础时,倒楼盖和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为什么?(七)为什么同一个梁式筏板基础,采用梁元法计算和采用板元法计算二者之间会相差较大?(八)基础沉降计算时,为什么会出现沉降计算值为0?(九)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十)单桩刚度的计算第十八章:钢结构(一)Mu<1.2Mp何意?如何解决?(二)节点域不满足要求何意?如何解决?(三)门式刚架结构,柱子的截面很大,应力比也很小,为什么柱长细比总不能满足要求?第十九章:其它问题(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二)为什么SATWE软件在调整0.2Q0系数时要默认最大值为2.0?如果想突破最大默认值该怎么办?(三)为什么有时候弹性板下的位移值小于刚性板下的位移值?(四)模拟施工1、模拟施工2和一次性加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五)如果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规范规定中的值该怎么办?(六)砼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七)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八)结构振型数的选取(九)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十)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十一)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十二)一根砼柱托两根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梁该如何实现?(十三)砼剪力墙暗柱为什么会超筋?(十四)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配筋面积太大怎么办?(十五)如何解决人防地下室工程梁延性比超限问题?(十六)斜支撑输入中的常见问题(十七)SATWE软件中“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是何意?该如何选择?(十八)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十九)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⑴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

PKPM操作流程自己总结

PKPM操作流程自己总结

PKPM操作流程自己总结PKPM(Pushover-Knee Point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强度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PKPM操作流程主要分为输入数据准备、计算模型建立、荷载计算、强度验算和结果评定五个步骤。

以下是对PKPM操作流程的详细总结:第一步:输入数据准备在进行PKPM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各种输入数据,包括结构的基本信息、材料力学性质、荷载信息以及边界条件等。

其中结构的基本信息包括结构的类型、梁柱的尺寸、板的厚度等;材料力学性质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荷载信息包括活载、恒载、风载、地震荷载等;边界条件包括支座、铰接等信息。

第二步:计算模型建立PKPM建立计算模型的过程需要绘制结构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

通常将结构分解为杆件和节点进行离散化,节点为梁柱交叉处,杆件为连续的结构单元。

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利用有限元方法或者杈杆模型等建立结构分析模型。

第三步:荷载计算在对结构进行荷载计算之前,首先需要根据荷载的作用方向确定结构的永久荷载和活载;然后按照荷载标准计算各个加载情况下的荷载大小,并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荷载作用方式进行分析。

荷载计算包括结构的重量计算、满载计算和特殊荷载计算,其中满载计算是指在结构受到最大荷载作用时,进行的荷载计算。

第四步:强度验算强度验算是根据结构的受力性质和荷载作用情况,对结构中各个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和强度判断的过程。

根据力学原理和材料力学性质,计算结构构件在各个设计工况下的安全储备系数,以决定结构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五步:结果评定在完成结构强度计算后,根据强度验算的结果进行评定。

如果结构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则可以通过验收,并进行相关的施工工作。

如果结构的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需重新设计或者修改结构,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总结起来,PKPM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输入数据准备、计算模型建立、荷载计算、强度验算和结果评定五个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PM技巧及问题总结目录1.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3)2.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5)3.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6)4.参加pkpm学习班的笔记 (14)5.PKPM公司论坛精华帖 (17)6.PK/PM 问答 (32)7. 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笔记 (42)8.运用PKPM软件进行无梁楼盖结构的设计 (48)9.TAT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49)10.pkpm新天地三期咨询台答问摘编 (51)11.多层框架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 (54)12.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55)13. PKPM参数问题 (60)一.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次梁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也可在PMCAD主菜2的“次梁布置”菜单中输入,此时不论在矩形或非矩形房间内均可输入次梁,但只能以房间为单元输入,输入方式不如在PMCAD主菜单1中方便。

次梁在主菜单1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整个平面的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

因为划分房间单元是按梁进行的,因此整个平面的房间碎小,数量众多。

次梁在主菜单2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次梁的单元是房间两支承点之间的梁段,次梁与次梁之间也不形成节点,这时可避免形成过多的无柱节点,整个平面的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大减少,房间数量也大大减少。

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把次梁放在主菜2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和房间的数量。

在主菜单1中输入次梁(简称当主梁输)和在主菜单2中输入的次梁(简称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

1、导荷方式的不同作用于楼板上的恒活荷是以房间为单元传导的,次梁当主梁输时,楼板荷载直接传导到同边的梁上。

当次梁输时,该房间楼板荷载被次梁分隔成若干板块,楼板荷载先传导到次梁上,该房间上次梁如有互相交叉,再对次梁作交叉梁系分析(交叉梁系仅限于本房间范围),程序假定次梁简支于房间周边,最后得出每次梁的支座反力,房间周边梁将得到由次梁围成板块传来的线荷载和次梁集中力。

两种导荷方式的结构总荷载应相同,但平面局部会有差异。

2、结构计算模式的不同在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将由SATWE、TA T进行空间整体计算,次梁和主梁一起完成各层平面的交叉梁系计算分析,其它要特征是次梁交在主梁的支座是弹性支座,有竖向位移。

有时,主梁和次梁之间是互为支座的关系。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的二维计算模式计算。

计算时,次梁铰接于主梁支座,其端跨一定铰支,中间跨连续。

其各支座均无竖向位移。

3、梁的交点连接性质的不同按主梁输的次梁与主梁为刚接连接,之间不仅传递竖向力,还传递弯矩和扭矩。

特别是端跨处的次梁和主梁间这种固端连接的影响更大。

当然用户可对这种程序隐含的连接方式人工干预指定为铰接端。

PM主菜2输的次梁和主梁的连接方式是铰接于主梁支座,其节点只传递竖向力,不传递弯矩和扭矩。

对于其端跨计算支座弯距一定为0。

4、梁支座负弯矩调幅的不同在SATWE、TA T计算时对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均隐含设定为“不调幅梁”,此时用户指定的梁支座弯矩调整系数仅对主梁起作用,对不调幅梁不起作用。

如需对该梁调幅,则用户需在“特殊梁柱定义”菜单中将其改为“调幅梁”。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计算,均可读取用户设定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次梁也有不同的调幅值,如内力系数为1/11,1/14,1/16等,参考砼教材及其它资料)。

5、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1)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负弯矩区的为支座,为正弯矩区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支座时,施工图上的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锚固长度仅为15倍钢筋直径。

因处于负弯矩区而按非受拉锚固设计。

连通时,该节点两端的梁下钢筋必然在节点下连通,程序不会出现锚入支座节点,因为处于受拉区。

对处于端跨的次梁(支承在梁支座上),程序需将其判断为“悬挑梁”或是“端支承梁”。

当端跨梁下无正弯矩,全跨均作用负弯矩时,程序判定该端跨为挑梁,在该跨端部用园圈表示。

反之,程序认定该跨为端支承梁,在该跨端部用三角支座表示。

对如上程序自动判定的支座状况,一般人工应做干预修改。

在中间跨,把支座改为连通将合并梁跨,施工图设计偏于安全。

一般不应将连通改为支座。

对于交叉梁系,更应注意把有些支座改为连通,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施工图设计。

(2)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其跨度、跨数都已确定,与在PM主菜单1输入的主梁相交处,其本身是次梁的性质不能修改,其支座处的梁肯定当作主梁处理,也就是说,对这种次梁,一般没有修改支座的问题。

6、三维空间程序的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的不同按主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将在层平面上形成大量的房间。

SATWE、TAT的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是按每个房间逐个布置活载的过程,这时可能造成活荷不利计算过于繁琐费时。

按次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层平面上形成的房间均为不考虑次梁划分的大房间,其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更快捷。

7、楼板配筋的不同由于板底钢筋的配置是以房间为单元进行的,按主梁方式输入次梁的房间可能过多过密,此时作楼板配筋施工图时,一般不应采用“逐间布筋”或“自动布筋”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板底钢筋是细碎的小段筋。

一般应采用“通长配筋”菜单将板底钢筋按不同范围拉通配置。

二.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以下为本人集多年PKPM使用心得所写,可能有不对之处,敬请原谅!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请告诉我。

要想PKPM没有错误,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用她。

如果做结构设计,不太可能不用PKPM,所以,最好不做这行,做“三陪”比这行轻松。

1.在PM中如果有定义错层梁的话,如果错层高差太大,会导致TAT检查出现“有多余节点,必须删除”的错误。

(若PM中定义错层梁,错层高差不能太大)2.如果斜杆高度大于层高,可能会导致TA T数据检查出现“有水平支撑,无法计算”的错误。

(斜杆高度不能大于层高)3.如果定义的工作目录名太长,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T文件无法转换为.dwg文件。

(工作目录名不能太长)4.PKPM生成的.dwg文件字体是两边对齐,在\PKPM的安装目录\cfg\中有ET.lsp程序,可以在AUTOCAD中调用,将文字改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格式。

5.在PKPM系统中,输入楼板厚度的唯一作用是计算楼板配筋,别无他用。

对于TAT或SATWE,因为已经假设了楼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楼板厚度对于刚度计算不起作用。

所以大家使用TA T或SATWE时,应考虑该假定的合理性。

6.在PKPM.ini文件中定义了斜杆竖向约束作用,如果斜杆变形或应力较大,大家应慎重取值考虑。

7.关于错层,PKPM中,如果楼板相错50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

错层时,应在PM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AT和SATW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

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T或SA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8.关于节点太近,如果在PKPM输入时,不进行轴线简化,在节点较多较密的情况下,程序会提示节点太密(小于150)。

此时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使上下节点尽量对齐。

哪怕相近节点不在同一层,也会对后面的计算产生影响。

(节点不能太密[小于150],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9.关于斜梁、斜杆及斜柱,PKPM中,斜柱、支撑均按斜杆考虑,斜梁和普通梁一样,承受弯矩而无剪力。

10、特殊梁、柱、支撑定义,采用异或方式,即原有属性再次定义则取消原属性。

举例:一下端铰接支撑要想定义为两端铰接,应该先再次定义下端铰接,此时上下端均为刚接,然后定义两端铰接。

11.TAT输出的构件内力正负号说明:TAT输出的构件内力,其正向的取值一般是遵循右手螺旋法则,但为了读取、识别的方便和需要,TAT在输出的内力作了如下处理:(1)梁的右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梁正负弯矩时,上表面受拉为负弯矩、下表面受拉为正弯矩;(2)柱、墙肢、支撑的下端轴力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轴力时,受拉为正轴力、受压为负轴力;(3)柱、墙肢、支撑的上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弯矩时,右边或上边受拉正弯矩、左边或下边受拉为负弯矩。

?????*****非常不错,使用pkpm之前,应该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简化,并非向建科院的人说得那样,完全按照实际情况输入,例如:目前坡屋面做的较多,斜梁如何输入这个问题就摆在面前,我的作法很简单,按照直梁输入。

这一点我在3月24号上海pkpm研讨班上同建科院的人讨论过,他们也同意我得看法。

程序毕竟是程序,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是用软件,而不是让软件牵着我们走,看法粗浅,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三.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学习时间:2003.2.25~2003.2.27一、PKPM的发展方向●一个方面就是计算,它的方向就是集成化、通用化。

集成化大家都能感觉到,PKPM程序都是以PM程序所建数据为条件,以空间计算为核心,基础、后期的CAD出图都能采用前面的数据。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程序集成化的雏形。

程序的通用化主要表现在计算上,PKPM程序的计算程序由以前的平面计算(PK)---->三维空间杆件(TAT)---->空间有限元(SATWE)---->整体通用有限元程序(PMSAP)。

能计算的结构类型有砖混、底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现在又在开发特种结构的计算程序:如高压塔架、巨型油罐等。

在PM程序中就可以建立起这些结构的空间模型。

当然现在的PKPM系列程序还不能计算。

●第二个方向就是开放计算参数的开关。

有很多参数以前都是放在程序的“黑匣子”里的,设计人员不能干预。

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

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责任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

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

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二、空间计算程序部分1、PKPM几个空间程序的不同(这是我们这次学习班一个学员提的问题)现在,PKPM程序拥有的空间计算程序有三个,即TAT、SATWE、PMSAP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