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1 / 21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最新资料推荐------------------------------------------------------ 最常用的方法有白细胞计数板法、试管法和微量培养法。

2.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是目前前列腺癌普查、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常用指标,也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PSA 是一种分子量为 34 000 的大分子糖蛋白,存在于前列腺的内质网和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物中。

在已知的肿瘤标记物中属于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肿瘤标记物。

血液中 PSA 大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当 PSA 过高时,才会出现游离 PSA。

PSA 的正常值因试剂和检测方法不同而各异。

据报道当 PSA 水平超过 10ug/L 预示有前列腺外的扩散。

但大部分病人的 PSA 在 4~10ug/L,单用 PSA 进行分期并不太准确。

因此有学者提出用游离 PSA与结合 PSA 之比来衡量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并作为是否需要进行穿刺活检的依据。

尽管前列腺癌的分期与 PSA 水平关系密切,但术前 PSA 值不能单独用来证实或否定病变是否向前列腺外扩散,确切的分期还需要结合全身检查。

3.酸性磷酸酶(PAP)测定酸性磷酸酶的细胞来源较多,正常前列腺细胞、前列腺癌细胞、红细胞、肝、肾及骨骼等均可产生

3 / 21

酸性磷酸酶。

因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患的血清总酸性磷酸酶也升高。

人体不同组织中含有不同的酸性磷酸酶。

有学者报道 80%的转移性前列腺癌前列腺血清酸性磷酸酶(PSAP)升高。

阳性检出率在 A 期为 5%,B 期为 5%一 30%,C 期为 50%一55%,D 期为 85%。

但应注意不要在直肠指诊、尿道检查操作后 24h 内进行;另外前列腺内有新梗塞时血清总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血清酸性磷酸酶也可暂时性升高。

4.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来自骨骼。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与存在骨转移有关,如果临床无转移性症状,需行全身骨扫描加以排除。

对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动态观察,可作为骨转移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5.精浆蛋白测定精浆蛋白也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比 PAP 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较大。

6.血清肌酸激酶(CKBB)测定正常血清中几乎不含 CKBB。

前列腺增生时仅 8%阳性,前列腺癌阳性率为 89%。

前列腺癌治疗后血清 CKBB 可降低或消失。

---------------------------------------------------------------最新资料推荐------------------------------------------------------ 因此有人认为该项指标优于血清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超声波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常规的盆腔超声;另外还可借助特制的超声探头插入直肠内进行检查。

直肠内超声可明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范围及盆腔转移情况,诊断符合率可达 91.2%,较经腹超声高。

但若肿块向直肠内突出或侵及直肠,可造成检查困难;另外直肠内超声可引起强烈的不适感,病人不易接受。

2.X 线检查 (1)精囊造影:

可了解肿瘤局部侵犯精囊的程度,前列腺癌的征象是精囊狭窄、延长、僵硬或被切断。

目前很少用于临床。

(2)淋巴造影:

可了解前列腺癌淋巴转移的情况,但淋巴转移的第一站多为闭孔肌髂内淋巴结,而淋巴造影常不能显示这几组淋巴结,加上造影所显示的充盈缺损直径达 lcm 以上才有诊断意义,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3)静脉肾盂造影:

可了解前列腺癌对上尿路的影响及膀胱颈部的受累情况。

若显示肾盂和输尿管积水,则提示肿瘤已影响到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的尿液引流。

5 / 21

(4)CT 与 MRI 检查:

CT 扫描对于估计晚期病人的病情非常重要。

在当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时,CT 显示前列腺形态不对称。 CT 扫描还能显示精囊和膀胱后壁之间的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间隙,此间隙消失可能是肿瘤向包膜外浸润的早期特征。

CT 扫描虽能反映淋巴结的受累情况,但敏感性较差。

另外 CT 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前列腺癌的浸润范围。

螺旋 MRI 可随意检查前列腺的冠状面和矢状面,显示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的病变程度。

可用于前列腺癌的分期。

3.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常被用来诊断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阳性发现早于骨骼的 x 线片。

放射性核素明99 Tc m 扫描是检查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准确方法,对隐性骨转移特别敏感。

因前列腺癌骨转移非常常见,即使是局部病灶较小也可能已有骨转移,所以骨扫描应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另外骨扫描还可用于骨转移治疗的疗效观察。

【五】活检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能提供细胞学诊断依据,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方法有:

穿刺活检、抽吸、经直肠或经会阴切开活检等。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穿刺为最常用方法,其诊断准确率可达

---------------------------------------------------------------最新资料推荐------------------------------------------------------ 80%一 95%。

在超声波导引下对前列腺可疑病灶进行穿刺,准确率可大为提高。

综合症状、体征各项检查,前列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在无前列腺局部症状时考虑到前列腺癌的可能及对确诊患者做出正确的分期。

在筛选病人时应从简到繁,先考虑无创伤检查,后考虑创伤检查。

对可疑的病例应以前列腺活组织检查为确诊依据二.病理分型与组织形态学分级前列腺癌绝大多数为发生在腺体外周腺泡腺管上的腺癌,约占 97%、。

97%的前列腺瘤发生于外周或外周、中心均有。

最多发生于后叶,偶尔发生在两侧叶。

鳞状上皮细胞癌仅占 3%。

前列腺癌一般可分为三个类型:

①潜伏型:

小而无症状,不转移,常见于尸检;②临床型:

有局部症状,侵犯明显,而转移较晚;③隐蔽型:

原发病灶小,不易被发现,但常有早期广泛转移。

根据前列腺癌细胞核的分化和细胞固有的特性可分为四级: I 级:

腺体分化良好,大或中等,由稀疏结缔组织分开。

细胞相同,大小正常,有核仁但不清,染色质黑且致密。

7 / 21

Ⅱ级:

腺体较小或中等大小,有中等量散射和穿插的基质。

细胞多形性,核仁显习且小。

.Ⅲ级:

腺体小,不规则,腺泡形成差,腺体结构逐渐丧失。

腺体呈筛状或硬癌样。

细胞明显多形性,核通常为束状,核仁大、嗜酸性。

Ⅳ级:

腺体呈硬块或膨胀的瘤细胞团块,或为弥散浸润的小细胞癌块。

无腺体形成。

细胞大小不等,多形性,核有丝分裂明显。

三.治疗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激素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

因为大多数病人为无症状性前列腺癌,所以对于过激治疗是否对病人有利,仍存在较大分歧。

在给那些有明显病态的病人选择治疗方案时,对于该病自然病期的了解非常重要。

在对一组未行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的多项观察中,发现最后的结局各种各样。

大多数研究显示30%-50%的前列腺癌病人,最终死于癌症。

基于这些发现,对于那些低分级组织学改变、年龄大、预期生存时间少于15年的病人,应该避免过激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具体选用何种方法,应该视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肿瘤局部范围以及转移情况而定。

(一)治疗方案国内根据前列腺癌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时总的原则如下:

A期、B1期前列腺癌:

治疗意见比较统一,采用:

①前列腺癌根治手术;②睾丸切除术;③内分泌治疗。

B2期:

①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②睾丸切除术;③内分泌治疗;④放射治疗;⑤组织内放疗。

c期: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①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适用扩大范围的体外放疗;

②对于 C期患者而无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全身情况较好者用组织内放疗及体外放疗;③内分泌治疗,包括双侧睾丸切除、扩大范围体外放疗以及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联合应用。

{ D期:

①Do:

年轻而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施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如无淋巴结转移或转移轻微,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9 / 21

②D1期:

仅有轻微淋巴结转移(1-3个)者,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及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范围的放疗对部分D1期患者可延迟远处转移的发生。

早期应用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延长无肿瘤复发的存活时间。

③D2期:

可酌用内分泌治疗、化疗、冷冻治疗或免疫治疗。

{ (二)局限性疾病的治疗(T 1-3 、N 0 0 、M 0 0 ) 局限性前列腺癌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手术或放疗(体外照射或近距放射治疗)的危险和益处。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放射治疗的5年无病生存率均在60%-70%。 1.前列腺癌根治术对于大多数病人,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仍是手术。

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是近年来最常用的术式,该术式增加了保留术后性生活能力的机会和总的控制能力。

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范围包括前列腺腺体及前列腺的包膜、盆腔淋巴结清扫;髂外淋巴结不做常规清扫,以免将来引起下肢水肿;如果血管神经束未受肿瘤侵犯应保留;只有在前列腺的后外侧边缘有可触及的硬结,或血管神经束固定于前列腺才予以切除。

手术的途径多采取耻骨后或下腹切口,以便同时检查膀胱底部的后方和精囊附近的浸徊程度以及盆腔区域有无淋巴结转移。

一般认为适合于根治性手术者,仅占全部病例的5%~10%,手

---------------------------------------------------------------最新资料推荐------------------------------------------------------ 术死亡率为1%-3%。

虽然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切除仍是前列腺切除的标准术式,但近年来,利用腹腔镜行前列腺切除的早期研究获得很大成功,不仅技术上更加稳定,而且取得了与开放手术相似的效果。

i (1)前列腺癌手术切除的指征有:

①高度恶性的前列腺癌;②肛门直肠指检前列腺肿要块局限于前列腺内,肿瘤与直肠黏膜并无浸润而能推动者;③无转移症状者;④一般情况良好,能胜任手术者。

. I (2)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

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而定。

①A期前列腺癌,活组织检查阳性,肿瘤局限于包膜内,前列腺边缘可清楚摸到,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

②B1期前列腺癌,肿瘤局限于前列腺的一侧叶,腺体并不固定,两侧精囊正常,膜部尿道柔软,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

i (3)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相对适应证:

①B2期前列腺癌是否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存在争议。

②对C期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手术,如患者全身情况较好,可与体外放疗一起进行联合治疗。

一般是先做双侧睾丸切除术,待局部病灶缩小后再做放疗,放疗结束后立即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11 / 21

也可在病灶缩小后先做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再行体外放疗。

③对年龄较轻、全身情况较好的Do期前列腺癌患者,可先做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如无淋巴结转移或转移较轻微者,可再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2.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虽不能提高治愈率,但可以提供与预后有关的信息。

尤其适用于那些高危或局部晚期将来要接受激素治疗的病人。

该术式不适用于低危病人。

大多数泌尿外科医师应用腹腔镜实施此术式。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局限于前列腺的前列腺癌可达到治愈性效果,而对于侵出前列腺包膜或高Gleason评分的病人达不到,对于淋巴结阳性或有转移者则不可能治愈。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切除前列腺后,清扫双侧髂总血管远端、髂内外血管主干及闭孑L淋巴结,扩大清扫术还包括髂总血管周围、骶骨前方和两侧的淋巴结。

3.尿道电切术主要用于解除膀胱颈部梗阻。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对A1期分化良好的局灶性前列腺癌行彻底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在活检肯定没有肿瘤残存的情况下,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可与同龄非前列腺癌患者相同。

4.睾丸切除术双侧睾丸切除术后12h内即可达到去势水平,但可继发肾上腺雄激素分泌亢进,因此,应与其他抗雄激素药物

---------------------------------------------------------------最新资料推荐------------------------------------------------------ 联合应用。

5.放射治疗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不断推陈出新,总的趋势向着局部靶位放射剂量增加并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放疗毒性的方向发展。

(1)体外放疗:

主要用直线加速器,针对盆腔淋巴结阴性者,可行前列腺局部及盆腔淋巴结放疗,而对盆腔淋巴结阳性者,需加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分次照射剂量1.8~2.OGy,总剂量达6570Gy。

T1/T2期病人的放射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同,lO年局部无复发率为87%;对高危病人在确定放疗范围前应对盆腔淋巴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2)组织内放疗:

前列腺癌的组织内放疗,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放射性同位素了解的深入,粒子植入治疗取得重大发展。

在欧美国家,粒子植入已经取代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和睾丸切除术,使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100%。

三维立体粒子植入内放疗系统集计算机TPS计划系统、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和超声引导定位系统于一身,使组织内植人放射源与三维成像技术完美结合,为前列腺癌的微创治疗创造了很好的开端。

对于局部晚期病人内外结合放疗效果更好。

副作用主要有:

13 / 21

①膀胱毒性,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24h后消失;②直肠炎;

③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有尿路梗阻、尿路刺激症状、腹膜后血肿、尿失禁、直肠溃疡、阳痿等,但发生率都较低。

(3)三维适形放疗:

是放射治疗的又一重大进展,它可使肿瘤部位放射剂量增大,而周围正常组织辐射量减少。

由于设备昂贵、技术复杂,限制了该技术的普及。

近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IMRT)技术的应用,能更准确地对放射剂量及放疗靶点进行控制。

(三)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治疗(T 2 2 ~T 3 3 N N 0 0 ) 对于局部进展期(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和放射治疗仍为第一线的治疗方法。

虽然激素阻断新辅助治疗可降低该组病人手术切缘的阳性率,但对总的生存期无影响。

当发现盆腔内前列腺外有浸润或转移时,放射治疗或手术后给予激素阻断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此时医师必须对激素治疗的毒副作用和可能的疗效加以衡量。

关于局部进展期病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后是立即给予激素阻断还是延迟阻断(待有疾病进展的证据时再给予激素阻断),其疗效存在较大争议。

近来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一小部分研究显示立

---------------------------------------------------------------最新资料推荐------------------------------------------------------ 即给予激素阻断治疗可提高该组病人的生存率,而大部分研究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在一项随机性回顾性研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镜下淋巴结阳性病人立即给予手术去势或化学药物去势,其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治疗组。

但该项研究不仅样本较少,而且对于疾病进展的判断仅以影像检查发现到可测量的病灶为依据,忽视了 PSA 升高的意义,因此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指出虽然两组生存期无明显差异,但立即给予激素阻断可减少脊髓压迫、输尿管梗阻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1.激素加放射治疗对于局部进展期病人,激素加放射治疗能否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仍存在分歧。

有学者认为激素加放疗与单纯放疗相比,生存率可明显提高,但这些资料能否适用于目前常用的大剂量适形放疗还不清楚。

类似的研究虽未显示生存率的提高,但至少联合治疗可改善无病生存期,减少局部治疗的失败率。

近距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能否提高该期病人的生存率,目前也无充足的证据。

2.前列腺切除术后或放疗后 PSA 升高的处理前列腺癌病人术后或放疗后 PSA 无症状性进行性升高比较常见。

15 / 21

这种情况下,PSA 升高 2 倍以上、最后治疗到 PSA 升高的时间、病人的年龄等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大多数学者认为精囊受侵、Gleason 评分6、PSA10 预后不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进行放疗,虽可加强对局部病变的控制,但不能提高生存期,而且与放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很高。

近期的研究显示冷冻治疗、近距放射治疗也只有负面作用。

(四)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处理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手术或化学药物去势仍为第一线治疗,去势治疗常可使 PSA降到很低的水平,转移性前列腺癌对雄激素阻断剂的治疗敏感性平均保持1218个月。

部分病人的疾病控制可达 5 年以上。

(五)内分泌治疗前列腺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器官。

而雄激素是睾丸和肾上腺产生的,并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睾丸分泌睾酮,约占雄激素的 95%,睾酮与白蛋白及特异性睾酮结合蛋白紧密结合,仅 3%的睾酮呈游离状态,可进入前列腺细胞质被 5a 一还原酶还原成双氢睾酮。

肾上腺产生雄甾烯二酮和胱氢表雄甾酮,效力较低且与血清蛋白完全结合。

由于大多数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激素的刺激,因此内分泌治疗已成为目前前列腺癌特别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80%的患者行睾丸切除术或使用IJ-IRH类似物单纯去除睾丸雄激素就能够阻止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期 18 个月至 2 年,甚至晚期的患者亦是如此。

---------------------------------------------------------------最新资料推荐------------------------------------------------------ 但有学者认为作用于前列腺的睾酮有 10%~40%来源于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因此同时阻断肾上腺和睾丸来源的雄激素,即雄激素全阻断概念更合乎逻辑、更吸引人。

20 世纪 70 年代分子生物发展到能够在前列腺和其他器官阻断雄激素发生作用。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临床常用药物有:

①醋酸亮丙瑞林(利普安)是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药后常使血清睾酮水平短暂升高,4 周后下降。

皮下注射,每月 1 次,每次 7.5mg;②布斯瑞林:

皮下注射,每 8h 1 次,每次 500p,g,共 7d,以后每日 200p,g;

③醋酸性瑞林:

皮下注射,每月 1 次,每次 3.6mg,或每 3 个月 1 次,每次10.8mg;④醋酸 6一 D 一色氨酸高那瑞林:

皮下注射,每周 1 次,每次 0.5mg。

2.抗雄激素药物若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去势治疗失败,主要标志 PSA升高,可加用二线药物,即抗雄激素制剂。

即使这样,对晚期疾病的控制也只在23 个月。

3.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尼鲁胺和比卡鲁胺等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相对诸如醋酸氯羟甲烯孕酮和 WIN49596 等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更牢固一些。

17 / 21

尽管如此,没有一种合成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力能与自然生成的睾酮相当,即便结合力最强的也只有睾酮的 l /50。

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不仅在前列腺腺体而且在下丘脑、垂体轴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的结合。

这就阻断了血清睾酮的负反馈作用,导致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黄体生成激素(LH)以及其后的睾酮水平的升高。

另一方面,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的孕激素样结构能使垂体黄体酮激素(LH)下降,因此有一个额外的降低睾酮分泌与活性的作用。

由于不能阻断垂体生成 LH,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能够相反地影响前列腺癌的进程,因此在男性服用氟他胺后会使垂体生成的活性LH 增多。

甾体类与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都能用来防止最初使用LHRH 类似物引起的睾酮的增加。

尽管这样,药物或手术去势后的潮热现象只能由甾体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预防。

潮热是由于甾体类性激素去除后,脑干内生啡肽水平改变而导致儿茶酚胺的释放所引起的,而只有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能够逆转这一过程。

4.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可通过抑制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激素(LH)来消除睾丸产生雄激素对前列腺的刺激。

另外,雌激素还能直接抑制睾酮的产生。

---------------------------------------------------------------最新资料推荐------------------------------------------------------ 常用的药物:

①乙烯雌酚(乙蔗酚) 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来抑制睾丸产生睾酮。

用量每日 35mg,712d 后改为每日 1~3mg 维持量,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刺激症状、阳痿和血栓性静脉炎。

②聚磷酸雌二醇每次 80160rag,每月肌肉注射 1 次。

③炔雌醇(乙炔雌二醇) 每日 36 次,每次 0.05~0.5mg。

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等。

④3 一对甲氧苯基氯乙烯隔日 1 次,每次 12mg。

雌激素类药物主要的副作用为男性乳房女性化、性欲丧失、血栓形成。

(六)化疗一般认为前列腺癌是化疗耐受性肿瘤,在激素抗拒性转移性前列腺癌,化疗通常是作为其他方法如放疗、二线激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的。

但近来新药的出现及新的化疗方案的应用,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

1.几种新的化疗方案 (1)泰素、雌二醇氮芥(癌腺治)、碳铂:

泰素:

100mg 静脉注射,每周 1 次。

首次应用前分别于 12h 和 6h 口服地塞米松 20mg。

19 / 21

第二次用药前 12h 和 6h 口服地塞米松 8mg,,第三次及以后用药前 6h 口服地塞米松 8mg。

治疗前还应静脉应用苯海拉明 50mg、西咪替丁 300mg。

应用泰素后给予碳铂,最大单药剂量为 1 000mg。

雌二醇氮芥 10mg/(kgd),分 3 次口服,化疗第二天给药。

可每天给予华法林以减少血栓形成。

(2)雌二醇氮芥(癌腺治)、足叶乙苷:

雌二醇氮芥,15mg,每日 3 次。

足叶乙苷:

50mg/(m2 d),分 2 次给药。

口服 3 周,休息 l 周。

(3)雌二醇氮芥(癌腺治)、长春花碱:

雌二醇氮芥 10mg/kg.长春花碱 4mg/m2 静脉应用。

6 周后休息 2 周。

(4)二羟二蒽酮、泼尼松/氢化可的松:

二羟二蒽酮 12 一 14mg/m2 ,静脉应用,2ld为一周期。

泼尼松 10mg/ d,口服,或氢化可的松口服,早晨30mg,晚上 10mg。

(5)环磷酰胺、乙烯雌酚(DES)、泼尼松:

环磷酰胺每日 100mg 口服,每 30d口服 20d;乙烯雌酚每日 1mg 口服;泼尼松每日 20mg,每 30d口服 20 天。 2.其他化疗方案 ADM+CTX;CTX+5 一 Fu;CTX+ADM+5 一

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二位;在亚洲,其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呈迅速上升趋势。 疾病分类 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组织的腺癌,其发展通常遵循一定的顺序:局限于前列腺内—>侵犯前列腺包膜—>突破前列腺包膜— >侵犯精囊腺—>转移至邻近区域淋巴结—>转移至骨骼和其他脏器。另一种重要的前列腺癌类型是神经内分泌癌或称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可能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而非前列腺腺体。这种类型前列腺癌一般较早出现转移和播散,但并不分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且常规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对其作用不明显,反而对化疗较为敏感。此外,前列腺还可发生一些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恶性间质瘤,以及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前列腺。这些少见肿瘤患者的血清psa值一般无明显增高,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往往产生局部邻近脏器受压迫,大多数患者以排尿和(或)排便困难就诊。 发病原因 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的改变相关。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的改变会导致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高;具有brca1基因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是无brca1基因男性的3倍;而p53基因的异常与高级别、高侵袭性的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基因的改变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相关。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越大。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具有遗传性。 目前总结出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 1.绝对危险因素: (1)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 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陡增至70%。

前列腺癌NCCN解读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骞周利群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 2010-05-13 2010版《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内容与2009版相比有一定修改,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新的推荐意见。本文将按照原文的结构就修订内容进行叙述总结,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诊断、分级和复发危险分层(PROS-1) 在2009版《指南》中,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得到淋巴结组织,以求证是否存在肿瘤转移,而2010版《指南》则推荐以活组织切片检查替代FNA,从而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避免细针抽吸时取不到肿瘤细胞的情况。 新版《指南》扩充了一项前列腺癌的复发危险等级,即极低危前列腺癌(见表)。极低危是从2009版低危前列腺癌中划分出来的,这使得复发危险等级的划分更加细化。 初始治疗及辅助治疗 极低危和低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2) 在2010版《指南》中,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一般<20年。对此类患者,初始治疗推荐仅定期积极监测(2B类),目的是早期发现病变的进展。积极监测包括每半年1次血清PSA检测及每年1次直肠指检(DRE)。 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2010版《指南》主要有两项修订。

一项是对定期积极监测方法的调整。对于接受定期积极监测的患者,检测方法在原有血清PSA和DRE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年1次的前列腺活组织切片检查,这可早期发现前2种检查方法无法发现的病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另一项是对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指征进行了调整。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盆腔淋巴结的清扫取决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可能性。依据这个标准,2010版《指南》推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门槛有所降低,由原来预测可能性的7%降至2%。另外,《指南》还增加了“异常病理特点”这一概念,其定义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的单纯切缘阳性扩展到精囊受累、腺体外蔓延或腺体外组织可检测到PSA等,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可选择放疗或继续观察。 中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3) 对于接受放疗的中危前列腺癌患者,2009版《指南》明确了可采用的各种高精度放射治疗方法,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应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但并未强调IGRT应用的时间。 2010版《指南》重点强调了IGRT需配合3D-CRT或IMRT每天应用,无论患者预期寿命的长短,都须照此方案执行。 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和辅助治疗(PROS-4) 对于接受放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的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患者,2010版《指南》推荐ADT的治疗时间由相对较短的4~6个月延长至2~3年,虽然时间有所延长,但仍按照原方案与放疗联合应用。 补救检查方法(PROS-7) 对于放疗后PSA水平继续上升或DRE阳性的患者,除了2009版《指南》提到的进行活组织穿刺、腹部CT等检查外,2010版《指南》又新增了直肠内磁共振成像(MRI)及PSA倍增时间(PSADT)的检查指标,这些方法的增加有助于对病变的监测,相互弥补不足之处。 对于此类患者,如活组织穿刺结果为阴性且无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低温手术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如检查结果示有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单纯观察和ADT两种方式;如考虑患者为局部复发,新版《指南》推荐采用有创性检查方法,如活组织病理切片、直肠内MRI等进行检查。 系统治疗及系统补救治疗

肿瘤科前列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前列腺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高校教材《中医肿瘤学》(周岱翰主编,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年)。 主要症状:前列腺癌早期常无症状。当肿瘤增大至阻塞尿路时,会出现排尿困难,小便淋漓,进而有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潴留、尿失禁等。常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症相似的膀胱颈梗阻症状,见逐渐加重的尿频、尿急、尿流缓慢甚至中断、排尿不净甚至尿失禁等。此外,还可以出现会阴部疼痛以及前列腺硬结的症状。 次要症状:偶见血尿。晚期可出现腰痛、腿痛、贫血、下肢浮肿,骨痛、病理性骨折、截瘫、排便困难等。部分患者常以转移症状就诊。 发病年龄多在岁以上。 结合实验学、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那彦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 ()临床特点 ①男性>岁,并伴有排尿障碍;或男性>岁,前列腺癌家族史; ②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 ③超或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结节; ④>; ⑤或发现盆腔中的淋巴结; ⑥发现骨转移灶; ⑦前列腺穿刺活检或前列腺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直肠超;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直肠指检,雄激素(睾酮),雌激素,,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及

(二)分期诊断 .参考年版国际分期 临床分期() 期:大部分为潜伏型。临床无肿瘤发现,直肠指检前列腺无改变,仅在镜检中发现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分良好,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 期:肿瘤病变仅局限于前列腺内~个小区域。 期:肿瘤呈多发病灶仍局限于前列腺内。 期: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但直肠指检可触及。根据直肠指检又可分为以下两期。 期:肿瘤结节局限于前列腺一侧叶内,直径小于1.5cm。 期:肿瘤组织累及一叶以上或直径大于1.5cm,但未超过包膜。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 期:癌肿已侵犯大部分前列腺组织,穿透前列腺被膜,侵犯精囊、膀胱颈、盆腔两侧或盆腔其他器官,尚无转移。血清酸性磷酶正常或升高。 期:癌组织未侵及精囊。 期:已累及精囊或盆腔其他器官。 期:临床及病理均有转移。病例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 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在主动脉分叉以下。 期:主动脉分叉以上淋巴结和骨骼以及其他器官有转移。 组织分级 级:肿瘤由密集、单个、分离、圆形、均匀一致的腺体组成,边界规则。癌肿极为罕见。其边界很清楚,膨胀型生长,几乎不侵犯基质,癌腺泡很简单,多为圆形,中度大小,紧密排列在一起,其胞质和良性上皮细胞胞质极为相近。 级:肿瘤由单个、分离、圆形、但均匀的腺体组成,腺体被相当于腺体直径厚度的间质分离,肿瘤边界欠规则。癌肿很少见,多发生在前列腺移行区,癌肿边界不很清楚,癌腺泡被基质分开,呈简单圆形,大小可不同,可不规则,疏松排列在一起。 级:肿瘤由单个、分离、大小不一的腺体组成,包括筛状癌、乳头状癌,肿瘤边界不规则。癌肿最常见,多发生在前列腺外周区,最重要的特征是浸润型生长,癌腺泡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核仁大而红,胞质多呈碱性染色。 级:肿瘤由小细胞、深染或透明细胞组成的相互融合并浸润的腺体组成,有乳头状、筛状、实性结构。癌肿分化差,浸润型生长,癌腺泡不规则融合在一起,形成微小乳头状或筛状,核仁大而红,胞质可为碱性或灰色反应。 级:只有少量或无腺体组成,呈实性或团块状,癌浸润极明显,如粉刺癌。癌肿分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标准

.专业整理. .学习帮手. 前列腺癌诊疗规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最常用的方法有白细胞计数板法、试管法和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版)

目录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和中国发病趋势 3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8 (一)、前列腺癌症状8 (二)、前列腺癌诊断8 (三)、前列腺癌分期14三、前列腺癌治疗18(一)、观察等待治疗18 (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 19 (三)、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 22 (四)、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 26 (五)、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 30 (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33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 40 (一)、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的随访40(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43 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45(一)、根治术后复发的诊治46 (二)、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49 六、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 53 (一)、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概念 53 (二)、疗效评估方法53 (三)、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治疗 54 七、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56 (一)、骨转移的诊断 56 (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57 (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57 (四)、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的随访 58

一、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和中国的发病趋势 2002年全球有679,000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占所有肿瘤新发病例的11.7%,位列常见肿瘤的第5位和男性肿瘤的第2位。但是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并不均衡,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占肿瘤新发病例的19%,而在发展中国家仅占5.3%[1]。中国是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2002年的标化发病率为1.6/10万,远低于美国的124.8/10万[2]。然而近年来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升高,上海1997-1999年的发病率较1985-1987年增加了3.5倍[3]。 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1.1 发病率和死亡率 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是低发病率地区。1993-1997年美国黑人的标化发病率达到了185.7/10万,是同期上海市民的60倍[4](见图1)。虽然绝对数差别很大,但是近3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大部分国家都有明显的升高。1978年至1997年美国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了92.8%,同期新加坡华人的发病率增加了88.4%[4]。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高明显受到了PSA筛查的影响:1986年随着PSA检查技术的广泛使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使得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在1992年达到高峰,随后由于早期筛查的缘故发病率出现下降,1995年以来保持缓慢增长[5]。同期上海、台湾和新加坡三个亚洲发达地区的肿瘤发病率资料显示:近20年时间,三个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分别增加了3.3倍、8.5倍和4.8倍[3, 6, 7](见图2)。目前新加坡和台湾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都在15/10万以上,位列男性常见肿瘤的前6位。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差异显著(高达78倍),但是前列腺癌死亡率的差别要小得多(16倍)。由于PSA筛查和治疗手段的进步,1998-2002年美国的前列腺癌死亡率为30.3/10万,并且仍处在下降趋势中。而亚洲地区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发病率变化相接近,1978年至1997年新加坡华人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增加了173.7%。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是反映肿瘤致死性的指标,虽然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但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低于亚洲国家且逐渐降低。 1.2 临床特点 由于PSA筛查的广泛使用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美国75%的前列腺癌患者仅有PSA的异常,91%的患者病变局限。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症状或骨痛而就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仅6.2%的患者是由于PSA升高而被发现,就诊患者的PSA中位数为46.1ng/ml[8]。由于大部份患者病变已为晚期,长期预后不佳,1988-1995年上海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6.5%[9]。 2 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2.1 年龄和种族 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密切相关,美国70%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大于65岁[10]。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39岁以下的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的几率为0.01%,40-59岁的几率为 2.58%(1/39),60-79岁的几率达14.76%(1/7)[10]。国内也呈现高年龄组发病率高的分布,1997-1999年上海75岁以上前列腺癌患者占总数的51.2%[11]。 除了年龄,不同种族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差异也很大。美国黑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最高,达到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前列腺癌有多种治疗方法,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利弊。根据治疗的目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分为治愈性和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是指减缓肿瘤进展和缓解肿瘤相关症状。 外科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愈性治疗方法,成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将前列腺和肿瘤完全切除。前列腺癌根治术可采用经耻骨后途径(切口从脐到耻骨上缘)、经会阴途径(切口位于阴囊和肛门之间)和腹腔镜洗啊前列腺癌根治术。根据患者的体型特征和医生的技术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近距离放疗)是将放射线性李子经过皮肤种植到前列腺中,通过近距离放射线对前列腺癌杀伤,音损伤小,通常不需要其他治疗辅助,也是前列腺癌的治愈星治疗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的分级、分期、PSA值,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后可进一步加用体外适型放射治疗(EBRT) 体外适型放射治疗是一种将外照射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新方法,通过提高前列腺部位的最大照射剂量同事减少前列腺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可减少传统体外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冷冻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超声引导下将探针通过皮肤置于前列腺中,然后将液氮注入以冷冻和杀死肿瘤细胞。目前冷冻治疗常作为外照射治疗后无效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和组织内肿瘤射频消融等也是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局部治疗方法。与根治性前列腺癌手术和放疗相比,他们对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评估。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包括服药、打针、服药联合打针、双侧睾丸切除。通过去除或阻止睾酮对前列腺癌细胞产生作用,以暂时控制前列腺癌的进展和延缓癌细胞的生长。 化疗用于治疗那些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以期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命。研究

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当肿瘤阻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颈时,可见、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不尽等下尿路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前列腺癌骨转移时常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等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XXX发布的《2014年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或TURP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 (二)证候诊断 参考文献调研和专家共识。 1.术前 (1)肝气郁结证:胸闷不舒,胁痛,腹胀,不欲饮食,或气上逆于咽喉,四肢倦怠,舌淡红,苔白厚,脉弦。 (2)气郁化火证:胸闷不舒,胁痛,腹胀,不欲饮食,并有面红目赤、心胸烦热、小便赤涩灼痛,舌红,苔黄,脉弦。 (3)心神失养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舌淡,苔薄,脉弦。 (4)心脾两虚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舌质淡嫩,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 (5)心肾阴虚证: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尿频尿急,夜尿频,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2.术后 (1)瘀热伤津证:术口疼痛,发热无恶寒,口干,舌暗红,苔少,脉弦细。 (2)脾虚气滞证:乏力,气少,腹胀,纳差,大便未解,舌淡红,苔厚或黄腻,脉弦细。 (3)肾虚湿热证:尿痛滴沥、甚至失禁,舌淡红,苔黄,脉沉细。 (4)气血两亏证:疲乏,体虚气弱,舌淡,苔薄或少,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3-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2013修订版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主编李宁忱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副主编谢立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凌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董胜国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范欣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院潘铁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王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魏东卫生部北京医院 徐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许传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许克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秘书 宋毅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录 一、前言 二、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三、膀胱癌的组织病理学 四、膀胱癌的诊断 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七、尿流改道术 八、膀胱癌的化疗与放疗 九、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与随访 十、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一、前言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为了进一步规范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于2006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在学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以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以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相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际,编写完成了2007年版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并在2009年进行了更新,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膀胱癌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对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年来,随着膀胱癌诊断治疗相关研究的进展,使得《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又有了进一步更新的需要。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统一领导安排下,《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组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仔细查阅最新相关文献,并经过反复讨论,完成此版更新后的《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以期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本版《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中共引用371条文献,其中由我国学者在国内或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共35条。

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前列腺癌男科疾病,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很多,前列腺癌严重危害男性健康,发病率较高,前列腺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你知道前列腺癌分为哪些类型吗?下面我们看下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关系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生后能活多久的最主要因素。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症状来说,手术切除可能性很小,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前列腺晚期患者的常用放疗方法为前列腺区或转移病变部位的姑息减症放疗,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但由于放疗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细胞有损伤,因此,照射强度、照射范围、照射时间应根据全身情况慎重选择。 化疗亦是晚期前列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合用,可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晚期前列腺癌的症状出现后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有睾丸切除术、雌激素治疗、抗雄激素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中以睾丸切除术最为常用,以消除雄激素源头,再配合硒维康口嚼片、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对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帮助。鉴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用硒维康进行辅助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也是关系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生后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应以低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为饮食原则。也可依靠服用有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来增强免疫功能。 总的来说,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生后能活多久因治疗效果及身体机能而异,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均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晚期前列腺癌患

前列腺癌的中医诊疗指南

前列腺癌的中医诊疗指南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肿瘤科 辨证汤药 1.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且具备治疗条件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不同治疗阶段分别发挥其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协同增效减轻不良反应,巩固疗效等作用。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应结合辨病治疗,把握前列腺癌正气不足,邪毒内存的基本病机,适当应用具有扶助正气和控制肿瘤作用的中药。 (1)手术结合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目前仍是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与中医治疗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切除率,减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术前给予中药调理,可改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术后给予调理脾胃、益气固表、养阴生津、理气导滞等的辨证方药,可促进机体康复,为以后的治疗创造条件。 1)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多见于 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或肢体肌肉麻木,女性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者舌面有裂纹,苔少,脉虚细而无力。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中药汤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或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或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C级推荐)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或黄芪、当归,或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 辨证加减:兼痰湿内阻者,加半夏、陈皮、薏苡仁;若畏寒肢冷、食谷不化,加补骨脂、

肉苁蓉、鸡内金;若出现动则汗出、怕风等表虚不固之证,加防风、浮小麦。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多见于 临床表现: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大便稀溏,食后腹胀,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原则:健脾益胃。 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C级推荐) 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辨证加减:肾精亏虚者,加熟地黄、制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 (2)放疗结合中医治疗:中药可增强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又可防治放疗期间的副作用、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此外中药还可预防前列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有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 1)热毒瘀结 热毒瘀结多见于放射性皮炎、膀胱炎、直肠炎。 临床表现:会阴部皮肤肿痛、破溃,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排尿困难,腰背酸痛,小腹胀满、疼痛,口渴,纳差,或见大便频繁、黏液血便,甚或便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红或绛,苔微黄腻,脉滑数或脉弦。 治疗原则:清肠燥湿,活血解毒。 中药汤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合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C级推荐) 药物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木香、大黄、黄芩、肉桂、车前子、瞿麦、山栀子仁、通草、灯心草、炙甘草。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1 / 21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指南解读

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指南解读 2011-02-17 09:09 稿源:《医师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刘跃平李晔雄戴建荣王维虎 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于器官局限的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是安全 有效的选择,在临床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欧美国家因前列腺癌发病率高,早期病例多,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应用较成熟。近年来,我国因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许多医院也在陆续开展应用这一治疗技术,以北京大学第一和第三医院为首的多家医院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目前,国内已经开展或正在计划开展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这一低创有效治疗技术的医院逐年增加,但这一技术专业性很强,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技术难度,要求拥有完备的设备条件和专业的技术团队,还需有外科、麻醉科、放疗科、超声室以及护士的完美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并非任何单位都可以随意开展应用。而且目前国内缺少公认的规范化的实施方案,因此尚存在各行其道,疗效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鉴于国内前列腺癌患病率不高,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应用时间较短,尚缺少建立在临床研究基础之上的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规范和指南,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欧美的有关这一治疗技术的指导性文献。来自美国10个临床肿瘤中心的放射肿瘤学家、美国放射学院(ACR)、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以及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ABS)联合在2010年美国红皮杂志《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上发表了《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这一指南对于国内开展应用这一治疗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指南包括了对放射肿瘤医生、物理师或剂量师的资格认证和责任、关于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证选择、外照射和内分泌治疗的综合应用原则、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程序规定和剂量分布参数要求以及放射防护规定等,这些都是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这一指南的意图在于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和安全的开展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资格认证 美国对从事经会阴永久性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施人员的资格认证很明确,只有接受过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正式培训并经美国放射学委员会认证的肿瘤放疗医生或肿瘤放疗治疗师、放射物理领域认证的医学物理师、医学剂量师认证委员会认证的放疗剂量师、美国放射技师注册委员会认证的放疗技师以及接受过肿瘤放疗患者护理培训并具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护士才能参与前列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范认证的准入制度,肿瘤放疗科、 泌尿外科以及影像诊断科,只要具备设备条件即可申请开展这一项目,因此治疗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一定风险,有必要尽快建立起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规范认证和准入制度。 适应证和禁忌证 指南对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病例的选择标准规定也较

欧洲泌尿学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欧洲泌尿学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编辑部摘 欧洲泌尿学会(EAU)的首个前列腺癌(CaP)诊疗指南于2001年发表。在过去的几年里,每当出现影响CaP 临床治疗的重要变革时,EAU 都会对指南进行更新。2005年8月,EAU 再次更新了CaP 诊疗指南。从w ww.uro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619422.html, 网站上可以获得新指南的完整版本。 工作小组对新数据进行文献回顾,并按循证医学(EBM )原则,插入了证据水平和推荐分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推荐资料的质量。 下面就指南中CaP 的危险因素、CaP 的筛查、CaP 的诊断与分期方法和CaP 的治疗原则部分分别进行介绍。 1 CaP 的危险因素 这次更新的指南指出,遗传因素在临床确定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时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也可对这种危险产生重大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值得推荐的证据,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水果、谷物和蔬菜)能降低这种危险。现有一些这方面的证据,在CaP 患者的男性亲属咨询饮食影响的时候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们(证据水平:3~4级)。 2 CaP 的筛查 普查或大规模筛查就是对无症状的危险人群进行检查,通常仅在筛查者进行试验或研究时才会开展筛查工作。但早期检查或随机筛查可以发现散发病例。通常由被筛查者(患者)或他们的医师决定是否进行这类筛查。 有两项正在进行的大型随机研究可评估CaP 筛查的效果,即在美国进行的PLCO(前列腺、肺、结肠直肠和卵巢)研究和在欧洲进行的ERSPC(欧洲CaP 随机筛查)研究。2008年将对这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CaP 致死率差异--进行首次分析(证据水平:1级)。 因此,目前缺乏支持性的证据,或忽视了在所有特定人群中男性的CaP 早期大规模筛查。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直肠指诊(DRE)联合检查对知情良好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没有争议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证据水平:3级)。 3 CaP 的诊断与分期 通过进行深入的诊断和分期工作,结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确定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要避免采用对治疗决策无作用的操作。下面列出了对CaP 诊断和分期的七条指导: DRE 结果异常或血清PSA 检测值升高可作为CaP 的指征。正常PSA 水平的精确临界值尚未确定,但通常用PSA 水平2.5~3 g/L 作为青年男性正常值标准(C 级推荐)。 CaP 的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B 级推荐)。根据管理患者的需要做活检和进一步的分期。 对多数可疑CaP 患者,推荐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系统组织活检确诊。推荐穿刺活检在前列腺各方向取样至少6~10个点,对较大的前列腺要在更多点取样(B 级推荐):由于移行区活检检出率较低,不推荐在第一次活检时对此部位取样(C 级推荐)。对持续存在CaP 指征(DRE 异常,PSA 升高,或第一次组织活检病理所见提示恶性疾病)的患者要再次进行活检。总而言之,不推荐进行更多活检(三次或更多次);是否进行只能由患者决定(C 级推荐)。 给患者经直肠在前列腺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使接受前列腺活检的患者得到有效的麻醉(A 级推荐)。 根据DRE 结果和可能有的M RI 检查结果,判断CaP 的局部分期(T 期)。前列腺活检阳性结果的数量和部位、取样点受累的百分比、肿瘤的分级和血清PSA 水平可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C 级推荐)。 仅当计划进行治愈性治疗时,淋巴结状态才较重要(N 期)。T 2期或者更低分期者(PSA<20 g/L,Gleason 评分<6分),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低于10%,可省去淋巴结评估。只有淋巴结清扫术才能确定精确的淋巴结分期(B 级推荐)。 对骨转移(M 期),最好的评价方法是骨扫描。在血清PSA 水平低于20 g /L 、肿瘤分化良好或者中度分化的无症状患者,可不进行此项评价(B 级推荐)。 4 CaP 的治疗 通常不可能将一种治疗方案描述得比另一种治疗方案更好,因为在这个领域缺乏随机对照研究。但基于可利用的有限文献资料,仍可做出一些推荐方案。对CaP 患者初步治疗总体方案列于表1中。表1中概述了根据诊断分期的详细分类的治疗方案。 399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5月第21卷第5期

常见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

常见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 随着现在社会上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对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针对那么多的疗法,患者都无从选择,不知道该相信哪一种疗法。常见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有以下几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内分泌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抗雄激素制剂主要作用在雄激素对前列腺细胞接受器的阻断,使癌细胞无法接收到雄激素的讯息而不会继续生长。抗雄激素药物有:氟他胺、康士德等。 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氟他胺片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的雄激素拮抗剂,通过特异性阻断雄激素受体,达到抗雄激素作用,并通过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生长刺激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2.化学治疗 抗肿瘤药物治疗前列腺癌,是近几年才受到重视的,这主要是因为约20%~30%的前列腺癌不依赖雄激素。化疗主要适合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经内分泌治疗或放射治疗失败后,可采用化疗。作为辅助性治疗往往可以起到内分泌治疗及放疗无法替代的效果。 前列腺癌最敏感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CTX),其他化疗药物还有顺铂(PDD)、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磷酸雌二醇氮芥(EMP)等。 3.双磷酸盐药物 主要应用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 4.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脉相辨证治疗,有一定治疗效果。 5.其他药物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天然形式,在体内通过产生1,25-羟基维生素D3而发挥生物效应。

常见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前列腺癌属于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恶性肿瘤。上述详细的介绍了6种常见也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请患者朋友不要私自用药,要在医院检查后,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并发的程度,再在医生的知道用药,这样才能产生有效的药效。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01619422.html,/qlxa/2015/0819/229997.html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外科) 精癃,现代医学称之为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前列腺增生症能造成排尿不畅等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诊断依据: 一、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4)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量多。 2、西医诊断要点(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第一版) (1)LUTS(下尿路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膀胱出口梗阻症状。 (2)合并症:有无血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及肾功能损害。 (3)直肠指诊: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检查方法。 (4)前列腺大小的评估:直肠指诊、B超或CT测定法。 (5)残余尿测定:B超测定法和排尿后导尿法。 (6)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鉴别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2)血肌酐测定:可了解有无肾功能受损及其受损程度。

(7)尿动力检查 1)尿流率测定:了解排尿情况,尿量不少于150m,最大尿流率(Qmx)<10ml/s,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最大尿流率>15ml/s。 2)压力-流率测定:可区分逼尿肌无力与膀胱出口梗阻。 二、中医治疗 1、证候分类 (1)湿热下注: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9g、瞿麦9g、扁蓄9g、车前子12g、滑石15g、栀子9g、大黄9g、甘草梢6g) (2)脾肾气陷: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爽,尿失禁或夜间遗尿。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12g、当归10g、橘皮10g、升麻12g、柴胡10g、白术15g) (3)肾阴亏虚: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山药12g、丹皮10g、白茯苓10g、山茱萸10g、泽泻9g、黄柏9g、熟地黄12g、知母9g) (4)肾阳虚损:排尿无力,失禁或遗尿,点滴不尽。面色恍白,神倦畏寒,腰膝酸软无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助阳、通窍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20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山药 12g、茯苓 12g、泽泻10g、肉桂 3g、附子(制)6g、牛膝 10g、车前子10g) (5)气滞血瘀:小便努责方出或点滴全无,会阴、小腹胀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主编那彦群 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副主编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登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高献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 胡志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牛晓辉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谢立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徐 勇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周爱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朱 刚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朱清毅 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 秘书 张 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任善成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

目录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 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六、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七.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八、前列腺癌诊断流程图 九、前列腺癌治疗流程图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亚洲及北非地区较低[1-7]。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1]。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美国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将达到238,590人,占男性中所有恶性肿瘤的28%,但死亡人数有轻微下降,从2010年的32,050人降低到2013年的29,720人[2]。在欧洲,2008 年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大约有382,000人,2008年造成90,000余名患者死亡[3]。 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来自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全国30个登记处的数据显示,1988~1992年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96/10万人口,1993~1997年为3.09/10万人口,1998~2002年为4.36/10万人口[5]。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成为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2009年的发病率达到9.92/10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死亡率达到4.19/10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6,7]。根据2012年世界范围的调查结果,也可看出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1988年-1994年期间中国每年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长率为2.1%,而到了 1994-2002年间,前列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13.4% [1]。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2008年、2009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前列腺癌发病率之比分别为3.7:1和4.4:1,而2009年北京、上海、广州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更是分别达到19.30/10万、32.23/10万和17.57/10万[6,7]。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我国,小于60岁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超过六十岁发病率明显增长[4]。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的患者很少见,但是在大于50岁的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呈指数增长。年龄小于39岁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0.005%,40-59岁年龄段增至2.2%(1/45),60-79岁年龄段增至13.7%(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