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七年级(下):

(一)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偶题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四)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

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

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三)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五)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十六)卜算子

北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十七)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十八)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十九)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二十)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十一)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十二)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十三)蝶恋花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集锦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集锦 (一)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偶题(其一) 宋·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四)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选一)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yán]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chán]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lù]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 元·马臻[zhēn]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qī]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兰溪棹[zhào]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 宋·梅尧[yáo]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帽貂[diāo]裘,千骑[jì]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hān]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sù]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sāo]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三)蝶恋花 宋·柳永 伫[zhù]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àn]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qiǎng]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huàn]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三)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沪教版一至四年级古诗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 1 画宋佚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悯农两首(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7登鹳鹊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悯农两首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 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文整理

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 第一单元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词释】 ①《望驿台》: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 ②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③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④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⑤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诗意】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词释】 ①见:现。 ②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③发:出发。④意万重:思绪万千。 ⑤开封:打开信封。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想写信又不知怎么说。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第二单元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词释】 ①新市徐公店:地名。 ②篱落:篱笆。 ③径:小路。④阴:树叶茂盛浓密。 ⑤急走:奔跑着。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古诗及翻译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 1、第一单元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好,我赶着马车登上了乐游原。快要落山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已经接近黄昏了。(诗人对夕阳发出的感慨。“夕阳”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既有年华易逝,美人迟暮的伤感,又有国事日非的忧虑。语浅意深,道出了人生的哲理。)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锦城(成都)的管弦乐器每日热闹、错杂而又和谐地弹奏着,那悠扬动听的乐曲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白云间。这种曲子只应该在天上才有,人间能听到几回呢? 2、第二单元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般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侧面反映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秋夜里的银白色的烛光冷清照映画屏,宫女手拿轻罗小扇扑打着飞萤。皇宫的石阶上夜色像水一样冰凉,可是宫女还静坐着仰望天上的牵牛织女星。(这首诗描写的是皇宫高墙内宫女们孤独无聊的宫廷生活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全诗描写传神,感情含蓄,耐人寻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千仞华山高耸上云天。陷入敌手的百姓流干了眼泪,盼望军官收复失地又过了一年。(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已沦落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诗人被罢斥回乡,在乡间向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人民,希望朝廷早日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盖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4、第四单元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在这个寂静无人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山林更加空寂、安静。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里睡觉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色不时地在空旷的山涧中回荡。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才练的姑娘身穿着和荷叶一样的丝绸裙子,鲜艳的荷花正迎着姑娘的脸庞盛开着。采莲女在池塘中和荷花难以区分,若隐若现,知道听见了《采莲曲》的歌声,才发现是采莲女们划着小船出来了。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词文整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 【唐】杜荀[xún]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 古诗文言文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迢迢牵牛星 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川之美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古诗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古诗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 1、《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关东。 10、《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1、《百忧集行》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上海沪教版八上古诗词

上海沪教版八上古诗词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春日五首》 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辛弃疾词二首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三衢(q ú)道中 曾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燮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畲田词五首(其四)王禹偁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观书有感(其二)朱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北坡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冬夜读书示子聿杜甫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沪教版初中古诗集锦

六年级上册古诗选 1、《望驿台》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观沧海》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菩萨蛮》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0、《山川之美》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1、《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2、《夜泉》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3、《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4、《迢迢牵牛星》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5、《蝉》唐·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6、《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7、《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8、《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9、《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赠外孙》宋·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小从(zòng)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21、《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2、《水口行舟》南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六年级下册古诗选 1、《春夜喜雨》唐·杜甫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定稿版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三)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2020年10月整理).pdf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终复习材料【·古诗词·古诗】一、古诗后八首 水口行舟劝学 宋·朱熹唐·颜真卿 昨夜扁舟雨一蓑三更灯火五更鸡 满江风浪夜如何正是男儿读书时 今朝试卷孤蓬看黑发不知勤学早 依旧青山绿树多白首方悔读书迟 东栏梨花牧童词宋·苏轼唐·李涉 梨花淡白柳深青朝牧牛,牧牛下江曲柳絮飞时花满城夜牧牛,牧牛渡村谷惆怅东栏一株雪荷蓑出林春雨细人生看得几清明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赠外孙不怕猛虎欺黄犊宋·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夜书所见 眉目分明画不如宋·叶绍翁 年小从他爱梨栗萧萧梧叶送寒声长成须读五车书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蝉画眉鸟唐·虞世南宋·欧阳修垂緌饮清露百啭千声随意移流响出疏桐山花红紫树高低居高身自远始知锁向金笼听非是藉秋风不及林间自在啼 *二、古诗前十一首 望驿台秋思唐·白居易唐·张籍 靖安宅里当窗柳洛阳城里见秋风望驿台前铺地花欲作家书意万重两处春光同日尽复恐匆匆说不尽居人思客客思家行人临发又开封 宿新市徐公店村晚 宋·杨万里宋·雷震 篱落疏疏一径深草满池塘水满陂树头花落未成阴山衔落日浸寒漪儿童急走追黄蝶牧童归去横牛背飞入菜花无处寻短笛无腔信口吹

观沧海望岳 曹操杜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岱宗夫如何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齐鲁青未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造化钟神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阴阳割昏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荡胸生层云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决眦入归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暮江吟 水光潋滟晴方好唐·白居易山色空蒙雨亦奇一道残阳铺水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半江瑟瑟半江红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夜泉 明·袁中道嫦娥 山白鸟忽鸣唐·李商隐石冷霜欲结云母屏风烛影深流泉得月光长河渐落晓星沉化为一溪雪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七年级(下): (一)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瞧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偶题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瞧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四)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就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 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 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 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 呼卢笑语自从容。 (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瞧。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瞧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三)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五)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十六)卜算子 北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十七)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就是绿肥红瘦。 (十八)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就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十九)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二十)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十一)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十二)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十三)蝶恋花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 古诗文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色黄青赤白黑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近代·鲁迅 无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英雄,怜爱孩子的怎么就不能是大丈夫。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新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⑵,白雨跳珠乱入船⑶。 卷地风来忽吹散⑷,望湖楼下水如天⑸。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律⑴·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唐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3)杂诗 唐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 (其三) 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 钓 王维 堂前扑枣任西邻, 不为困穷宁有此? 即防远客虽多事, 已诉征求贫到骨, (六) 唐杜甫 无食无儿一妇人。 只缘恐惧转须亲。 便插疏篱却甚真。 正思戎马泪盈巾。 登岳阳楼 杜甫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 达,况乃未休兵。(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 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朝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十四)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五)红梅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资元不同。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文

六年级下册 1、《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雨晴》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6、《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及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7、《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8、《对酒》清·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9、《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客中作》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2、《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4、《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1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6、《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宋·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18、《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9、《泛吴松江》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20、《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1、《黄鹤楼》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2、《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笠(ruò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娥眉山月歌 唐李白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biàn)州。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泊(bó)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yú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游山西村(节选)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竹枝词(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三)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朝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十四)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五)红梅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资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十六)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七)渡荆门送别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

四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3、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绝句南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5.对酒秋瑾(近代女革命家、诗人)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狱中题壁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三、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四、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五、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七1、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七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客中作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丰乐亭游春北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清·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1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3.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4.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南宋·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15.海棠北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6.泛吴松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二六、《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二七、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八、《吕氏春秋》两则 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