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解说词

黄帝故里解说词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黄帝故里。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次行程中,我将带领大家领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共同感受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北部的轩辕丘上,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的地方。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黄帝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并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帝的伟大和不朽传奇,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黄帝故里景区主要包括轩辕丘、黄帝故居、黄帝陵、蚩尤冢等重要景点。其中,轩辕丘是黄帝出生的地方,也是黄帝陵所在之处。黄帝故居则是黄帝少年时期生活、创业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物和珍贵资料。黄帝陵则是历代祭祀黄帝的场所,这里庄严肃穆,令人起敬。蚩尤冢则位于黄帝陵旁边,是蚩尤葬身之处。蚩尤是黄帝的重要对手之一,他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在黄帝故里,我们还可以参加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和习俗,如清明节时的祭祖活动、中秋节时的拜月活动,以及腊八节时的施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和习俗流传至今,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更是对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亲爱的游客们,在这次黄帝故里的旅程中,您将会深刻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这里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希望您在这里的游览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亮点,并将这些亮点带回家中与家人朋友分享。同时,我们也希望您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历史、保护文物,共同维护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您选择来到黄帝故里游览参观,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先祖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希望您在游览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共同维护好这里的环境秩序和文化氛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帝故里的文化之花定会绽放得更加璀璨夺目!

最后,衷心祝愿您在黄帝故里之旅中收获满满的美好回忆!谢谢大家!

2023黄帝故里导游词

2023黄帝故里导游词 2023黄帝故里导游词1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您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青石建筑叫汉阙,是黄帝故里景区的大门。阙高17.08米,其形为蜂腰形子母阙。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因为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 新郑做为黄帝的故里故都,史有明载,地有确迹,代有传述,世所认同。史有所载指的是,战国《竹书纪年》、汉代《史记周本记》和晋朝《帝王世纪》等历代史籍,均说黄帝是古有熊国君少典的儿子,生于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地有确迹指的是,目前新郑仍保留着黄帝文化遗迹多达30多处,如黄帝屯兵洞、黄帝饮马泉、轩辕庙、嫘祖洞、避暑宫等。代有所传指的是,有关黄帝的神话传说自古及今,世代相传,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黄帝的传说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新郑得天独厚的黄帝文化旅游资源。另外,新郑一带现存有从唐代至民国的13通碑刻,记述了新郑是有熊国、轩辕丘、轩辕故里及黄帝在新郑一带活动的史实,这在其他地方是少有的。众多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说:“新郑作为有熊氏之国和少典氏之国,经《史记》记载,两千多年来史无疑义。” 从汉阙至轩辕桥区间,沿中轴线宽十八米的.红黄花岗岩甬道东西两侧,东区矗立着1996年在市博物馆后韩国宗庙遗址发掘出的战国时用于观测天文时移的日圭。西区安放有铜制黄帝指南车,车上的铜人始终面向南方。

春秋时期《国语·晋语》里记载说,当年有熊国君少典娶有蟜氏为妻,生下黄帝在姬水,所以黄帝就又以姬为姓。我们眼前的这座桥是姬水河轩辕桥,于新郑市委市政府在故里祠前建桥挖基时,恰巧发掘出一座明代古桥,正与新桥相重合,于是就形成如今这桥下有桥的奇观。桥东侧有阴刻篆文“轩辕桥”三个字,西侧刻有“隆庆四年许州造砖户王仲”字样,即公元1570年所建,后因地理变化,古桥被沉埋地下整整439年!围绕这座古桥还有一段故事呢,那是明隆庆二年,宰相高拱回老家来此拜祖时,因这里是条河,不小心被摔了一跤,许州知府看到这样的情形,他为了巴结当朝宰相,也为了造福当地百姓,于是就建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轩辕桥,由此说明古人和今人息息相通。 您看到的这两个憨态可掬的石熊,是黄帝故里的镇祠之兽。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狮子,这里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是因为在五千多年前,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熊,是一个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地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立有这对石熊。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黄帝故里景区的核心部分故里祠。它始建于汉代,历代都有修复,明清时期多次被修复,大体保留明清时期的建制,至今大殿和东西配殿的山墙上仍保留着古人为修复黄帝故里所立的功德碑刻,乾隆29年8月重修大殿碑刻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 请随我步入故里祠正殿瞻仰始祖轩辕黄帝。这里供奉的是轩辕黄帝。这是黄帝故里第一尊黄帝像,是老年金身塑像。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黄帝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我们用了八幅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据汉朝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年后,宽厚仁慈,见识渊博,善恶分明,深得部族拥戴,继任有熊氏部落首领。黄帝在此演兵历练、屯兵训兽、访贤问道、融炎帝、战蚩尤,而后务农桑,兴医学,制舟车,织衣裳,创文字、定历律,定都有熊,划野分州,封官司职,封三

河南导游考试英语导游词之黄帝故里

xx故里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Native Place of the Yellow Emperor is just one of them. It located 38 kilometers south of the Zhengzhou urban area in Xinzheng city.This small city is part of Zhengzhou and is also famous for its long history. Our ancestor started to live here about 8000 years ago. And Xinzheng is also famous for one thing—Chinese date. The Chinese dates here can supply people with richer vitamin C than oranges and taste sweeter than suger cane. The native place of Emperor Huangdi is the sacred place where Emperor Huangdi,the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was born and his capital founded,hence the root of the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And the annual Memorial Ceremony to Ancestor that is held in the Native Place of the Yellow Emperor, also attracts Chines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cmon here and find their roots. Now we’ve arrived at our destination, let’s get off the bus and let our tour begin. We’ll gather back here in the parking lot at 12 o’clock, please rember the bus number YuAL1007, and my phone number i n case you can’t find our bus. 讲解词 Here we are, the Native Place of the Yellow Emperor. The first memorial gate was built under the Hong Kong Chinese Nation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Association in 2000. This square built in the end of 1998.It covers an area of 15000 square meters,of which 7900 square meters are covered with trees and flowers.The trees represent Chinese nationalities, and the flowers are Chinese people.This is the reason of building the square. Well, ladies and gentlemen , Let's go to visit the Main Hall. This statue is the Yellow Emperor----the first ancesto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Look!Are they beautiful?

黄帝故里解说词

黄帝故里解说词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黄帝故里。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次行程中,我将带领大家领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共同感受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北部的轩辕丘上,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的地方。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黄帝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并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帝的伟大和不朽传奇,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黄帝故里景区主要包括轩辕丘、黄帝故居、黄帝陵、蚩尤冢等重要景点。其中,轩辕丘是黄帝出生的地方,也是黄帝陵所在之处。黄帝故居则是黄帝少年时期生活、创业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物和珍贵资料。黄帝陵则是历代祭祀黄帝的场所,这里庄严肃穆,令人起敬。蚩尤冢则位于黄帝陵旁边,是蚩尤葬身之处。蚩尤是黄帝的重要对手之一,他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在黄帝故里,我们还可以参加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和习俗,如清明节时的祭祖活动、中秋节时的拜月活动,以及腊八节时的施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和习俗流传至今,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更是对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亲爱的游客们,在这次黄帝故里的旅程中,您将会深刻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这里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希望您在这里的游览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亮点,并将这些亮点带回家中与家人朋友分享。同时,我们也希望您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历史、保护文物,共同维护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您选择来到黄帝故里游览参观,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先祖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希望您在游览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共同维护好这里的环境秩序和文化氛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帝故里的文化之花定会绽放得更加璀璨夺目! 最后,衷心祝愿您在黄帝故里之旅中收获满满的美好回忆!谢谢大家!

途中讲解导游词范文

途中讲解导游词范文 途中讲解导游词范文 导读: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在路途中如何进行讲解呢?这时候就要介绍当地的文化,历史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在途中讲解的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途中讲解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所在的郑州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而又历史悠久的中原河南.我是你们的地接导游员,大家叫我轩导或者小轩都可以,坐在我身旁的是咱们的司机李师傅,本次旅程就有我们的李师傅保驾护航。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的导游员,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在这里预祝大家游地尽兴玩得开心!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们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再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例如去开封可以说一个小时,去洛阳可以说两个小,就要到了今天咱们要参观游览的目的地,在这里呢,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郑州。 为提升我们中原文化影响力,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品牌体系,去年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了“2012我心中的郑州市十大城市品牌”系列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从1月5日起,进行了第一期风景名胜类的评选。本活动共收集郑州市风景名胜48处,在网上进行了推荐、投票。经过最后的统计,本次“2012我心中的郑州市十大城市品牌”评选结果最终揭晓。 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的最终评选结果,我们的评选结果分为网络评选结果和专家评选结果,其中,网络评选结果分别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二七纪念塔)、绿博园、康百万庄园、黄帝故里、少林寺、嵩山风景名胜区、黄河生态风景区、商城遗址、樱桃沟旅游景区。而在专家评选结果中,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二七纪念馆等8处风景名胜与网络评选结果重合,不同的是,在网友推荐中,绿博园、

河南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河南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河南导游词1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________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河南导游词2 河南的旅游曾经在全国有很高的地位。旅游界流行一句话:中国旅游看“三南”:河南、海南和云南。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风光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一直为国人所乐道,也是中国吸引海外客源的重要招牌。河南地处中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河南旅游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劲头和日新月异的面貌。按其特色,河南旅游大致有七个方面的特点:古、河、拳、根、花、红、绿。说到河南的古,想必谁都不会怀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河南休戚相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到今天,中国历史上几

黄帝故里详细解说词

编写:樊战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游客: 热诚欢迎您前来中华圣地、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 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景区参观考察,并拜谒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战国时代,《庄子·盗跋》篇说:“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在中国历史上,上自夏商周,下至元明清,莫不尊祀黄帝为始祖,莫不称自己是黄帝的后裔。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国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五千年前,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在新郑率领先民们一统天下,而后务农桑,兴医学,制舟车,服衣裳,创文字、定历律,由野蛮步入文明,真正成为中华第一大帝。后世为纪念黄帝功德,汉朝时,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黄帝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明隆庆四年(1570年)进行了修葺,并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至2002年、2003年,新郑市人民政府先后对其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使得这里成为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轩辕丘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旧城北关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景区面积已达到近百亩,主要由轩辕广场区、轩辕故里祠区、黄帝鼎坛区、轩辕丘区四部分组成。景区布局突出了“中华之根”这一主题:广场区小桥、流水、奇花异草、古树翁郁;祠殿区古朴肃穆,供奉轩辕

黄帝及其两位夫人;鼎坛区雄伟壮观,有甬道铭文、民族图腾柱、文化长廊、客家第一步等景观,构成了一幅立体的雄浑的历史画卷;轩辕丘区气势宏伟,庄严神圣,有造型独特的黄帝纪念馆。其中故里祠区,是整个景区最古老的部分,它始建于西汉时期。 树高千尺总有根,河流万里必有源。我们10多亿炎黄子孙的“根”在哪里?根,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那么,就让我们怀着“高山仰止”的心境,来踏着远祖的脚印,遍寻自己的祖根吧! 第一石坊它是由香港中华民族国际友好协会为庆祝2000年4月2日举行的中华民族子孙龙禧千年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大典而修建的。牌坊,是门洞性的建筑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文治武功何彪炳,艰难缔造五千年”,它立于祠前,提醒人们,永世不忘黄帝功德。此牌坊为四级六柱坊,高11米,宽17米。坊额上雕有黄帝像,横额和楹联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题写。 外联为“依具茨溱洧起波涛,滨颖淮有熊降轩辕”。它诗情画意地表达了新郑作为黄帝出生地的地理和历史。 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山岭、岗丘、平原兼而有之,河流湖泊密布,是十分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具茨”指位于新郑西南的具茨山,“溱洧”指流经新郑的两条古老河流,即溱水和洧水;“滨颖淮”指新郑地处淮河、颖河流域,有熊指新郑在黄帝出生时期为有熊国。 内联为“始祖功德盖天地泽披九洲,华夏文明灿古今誉播八方”。它高屋建瓴地表明了黄帝的丰功伟业,天地难以负载其德,九州永远铭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

八大景点沿途讲解 黄帝故里沿途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xx,大家也可以叫我xx。今天的黄帝故里之行,就有我和xx师傅共同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大家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黄帝的父亲少典就是有熊的国君,黄帝是少典次子,姓公孙,名轩辕,俗称轩辕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出生在新郑,并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新郑由此被誉“中华第一故都”。 木有本,水有源。数典不忘祖,叶落要归根,中华民族,敬宗睦祖,求本寻根,人同此心,心同此愿。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圣地,国家4A级景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说到郑州,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伐纣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称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现在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的郑州引领着河南经济的发展,郑州因良好的绿化和发达的商贸素有“绿城”和“商城”之称,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发达的交通,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连霍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说话间,我们已进入新郑市,新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多年的郑韩文化。战国思想家韩非,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家鼻祖李诫,元代天文学家许衡等历史名人,流芳千古,光耀史册。 新郑有“中国第一枣乡”之称,俗话说“灵宝的苹果,潼关的梨,新郑的大枣甜如蜜”。新郑大枣以皮薄,肉厚,核小,味甜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新郑大枣,种类繁多,其中鸡心栆和灰栆为主栽品种,其面积和产量均占枣树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9%,为栆中之珍品。新郑大枣中的红栆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含糖量比甘蔗,甜菜的还高,可以和新疆的哈密瓜与葡萄干相媲美,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蜜桃高100倍左右,比柑橘高7-8倍,享有“活维生素C丸”之美称。大家参观完故里后,可以买些回去,送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好了,朋友们,黄帝故里到了,我们的游览时间是两个小时,十一点我们在车上准时集合,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准备拜谒我们的祖先! 黄帝故里景点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中华姓氏广场,广场是2007年新建的,是一个长宽各130米的正方形广场,广场上种有960棵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在中华姓氏文化中,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枝叶纷繁的大树,但脉络清晰,每个姓氏都是这棵大树上的春华秋实,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这就是修建中华姓氏广场的根由。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的姓氏有2.5万个。已经普查到的姓氏有4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的有约1800个,在前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史载,黄帝族后裔繁衍600 多个姓,炎帝族繁衍247个姓氏,因而,从姓氏上说,后世子孙共尊炎黄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黄帝故里导游词-导游词

黄帝故里导游词-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陕西黄帝陵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一)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二) 黄帝陵,号称”中华第一陵”。从西安到黄帝陵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左右,沿途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县、“药王”孙思邈的故乡铜川市,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川会议”的召开地洛川。洛川的苹果也是天下闻名的。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

河南郑州导游词

河南郑州导游词 【篇一】 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20xx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20xx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20xx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商王仲丁迁都于隞(今郑州市区),周武王封叔鲜于管(今郑州市区),表明郑州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1920xx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0xx年至于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总人口631.6万,其中市区216.3万。郑州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

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3。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27.3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0.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定俗成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郑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4种,各类矿床、矿点296处,主要矿种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石英砂等,其中煤炭总储量50亿,居全省第一位,远景储量100亿吨;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储量的一半;铝土矿储量1亿吨,占全省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 早在3520xx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为郑州、管州州治,成为郑州地区政治、经济中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20xx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

河南3分钟导游词3篇

河南3分钟导游词范文1: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 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

“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河南3分钟导游词范文2: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省会郑州,东与江苏、山东、安徽相邻,南连湖北,西接陕西,北与山西、河北结合,承东启西、联南望北。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黄帝故里、商丘古城、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武侯祠等闻名海内外。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我们的先民生活和创业的地方。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不过因此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古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此外还有商丘、南阳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河南是我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

简短的河南导游词4篇

简短的河南导游词4篇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简短的河南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1:黄帝故里导游词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

山西介休绵山导游词

山西介休绵山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介休的绵山!绵山位于介休市境内,是山西省的著名山脉之一,也是介休市的天然屏障。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绵山的风光和历史。 首先,大家看到了眼前这座悬崖峭壁的山峰,它就是绵山的代表——龙门峰。龙门峰高约1100米,是绵山最高峰,也是介 休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如果您登上山顶,您会看到下面的介休市和周边的美丽景色。此外,据传说有一条巨龙曾在此栖息过,留下了“龙门”的名字。因此,龙门峰也是绵山的文化符号之一。 绵山因其山峰交错、峡谷纵横而闻名,我们可以乘坐索道感受到她的美丽。索道通往的是绵山的另一个特色景点——仙人谷。这里山清水秀,石林奇峰,让人恍惚之间置身于仙境之中。 绵山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塔城是绵山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塔城始建于唐代中期,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和通讯站。现在,这里保留了许多古代石刻、碑碣,展示了唐代的风貌。此外,塔城内还有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历史文化名人——秦观的诗碑。秦观是唐代末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曾在这里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今已被视为文化珍品,备受珍视。 最后,我们还可以在绵山尝到古老的“治池兔肉”。治池兔肉为介休市的特色美食之一,其制作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肉质鲜美,口感十分特别,我相信它一定能给您带来美味的享受。

绵山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如果您有机会来到介休,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美景和美食。感谢各位来听我的介绍,祝大家玩得愉快!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介休的绵山!绵山位于介休市境内,是山西省的重要山脉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绵山的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绵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绵山附近,曾有居住着“夏禹后人”的群体,他们在早期的华夏时期就建立了自己的社会组织和形态。此外,在绵山的北面,有着“黄帝故里”的美誉——黄帝陵。据传说黄帝就葬在了绵山的北坡,这也让绵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其次,绵山还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浸润之地。在历史上,绵山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并于1935年领导了长征战役的 胜利。现在,我们可以到吉祥洞和南泉村了解更多革命历史,让自己更好地领会爱国主义精神的真正内涵。 最后,介休市的绵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您不能错过的一项资源。绵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黑麂之乡、华北黑灰石鸡栖息地,也是品尝草莓和采摘各种野果的好去处。同时,来到绵山,还可以体验到独特的宗教文化——绵山寺庙文化。绵山寺庙分布密集,主要有天柱山、紫阳山、虎跑山等,是绵山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谢大家听我介绍,希望您来到绵山,领略到这里的历史风貌、

导游词作文300字合集6篇

导游词作文300字合集6篇 导游词作文300字篇1 敬重的先生们,女士们,小伴侣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将要带你们去巡游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重点文物,在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人的傲慢和骄傲! 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英雄。”是啊,我们身为中华的儿女们怎么能不来巡游一番呢! 大家请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下面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勤劳聪慧的孟姜女为了查找被官兵捉去修长城的丈夫,千里迢迢来到长城,经过打听,却知丈夫已被活活累死了!听到了这样的话,孟姜女难过地在长城吓哭了三天三夜,只听“轰隆”一声,八百里长城倒下了。游客们,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呀! 万里长城凝聚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血汗,它像巨龙一样回旋在群山中,著名世界! 我们此时站在长城上,我们脚下踩得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你们知道是怎么搬上来的吗?就是靠很多人民的肩膀,很多的手,一步一步抬上来的…… 这万里长城很美很美,说也说不尽,下面请大家渐渐巡游! 导游词作文300字篇2

各位游客伴侣:你们好,我叫李铭泽,是你们的导游。今日我要带大家去广州塔。它是广州一个新景点,来广州不上广州塔,那就是白来广州一趟了。 游广州塔最便利,最快捷就是乘地铁,先坐三号线到赤岗塔站下车,请大家抬头看看,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巡游的广州塔了。它高耸入云,宏伟壮丽,秀丽动人,还有一个秀丽的名字叫小蛮腰,这名字是不是很动人呢? 大家一起进去吧!我们已经坐上了观光梯啦,您会如腾云驾雾般地快速上升,还不用2分钟,如今电梯已经稳稳停在84层,4332米高的观光层了,大家可以任凭走走看看,窗外是360度的无敌风景,整个羊城都尽收眼底。请各位往北看,这就是广州的新中轴线,大家再低头往下看,这就是中国第三长河——珠江,它就像一条彩带,碧绿江水,从塔底缓缓流过。胆大的游客可以在凌空伸出“玻璃格子”站上去,您会觉得如同悬浮在云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空的。看着玻璃地板下方的公路,车流细水如蚁,珠江在脚底曲折,可能让您眩晕……假如您晚上来到这里,广州的夜景更是美不胜收,让您留连忘返。 今日我很兴奋和大家来游广州塔,请大家渐渐欣赏,我祝大家玩得快乐…… 导游词作文300字篇3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中部地区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河南导游词5篇

河南导游词5篇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89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导游词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河南导游词1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事实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20___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加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很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改变有着亲密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出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致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很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伴侣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均匀,面容饱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爱。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饱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雅,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进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一)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距市区10余公里,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战争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20xx年函谷关被国家旅游局首批为AAA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堪称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这一千古雄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争,演绎了不少历史典故,诸如“合纵攻秦,楚汉争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等。 道家始祖老子在太初宫著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被视为我国哲学园林中的瑰宝,太初宫也因此被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号玉溪道人)称为“道家之源”。它是目前函谷关景区现存最为古老的1 / 12

一座建筑,伴随老子入关而生的紫气东来典故已为人们耳熟能详,颇具神秘和详瑞之气。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有景点: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大道院、函谷关城楼等二十余处,太初宫景区柏树荫蔽,香火袅绕,肃穆庄严,具有浓郁的道教氛围和文化气息。 为进一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函谷关新上老子迎宾,李自成激战函谷关两个节目表演,真实再现了函谷关前战火硝烟,刀光剑影的历史场面。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二)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2 / 12

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遍开文明花具茨巍巍,溱洧泱泱。黄帝故里**,是五千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定天文、创文字、造舟车、养蚕丝、建宫室、播五谷的地方,也是中华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而今的故里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崛起”之声成为这块发展热土的最强音。**厂在这崛起方阵中,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仅企业的生产管理形势蒸蒸日上,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景象,谱写了一曲改革奋进的昂扬乐章。站在宽敞明亮的主体车间,头顶跑的是瑞士的单轨送丝小车,眼前是当今国际烟草行业先进的设备,这座和共和国同龄,从一个手摇把卷烟支、大铁锅炒烟丝的卷烟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全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全国36种名优卷烟之一,“**”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厂50多年发展的传奇经历,可以说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我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发展史。企业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去。自1996年以来,我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单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每年都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基金100万元,业已形成了一个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持久不息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潮,推动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字幕)领导重视是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源泉,加强组织领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从1996年开始,**厂曾经保持了十年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2006年以来,厂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不断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致力打造“和谐**”,积极开展了再创省级文明单位活动。 06年初,厂党委以再创省级文明单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拓宽领域,加大力度,使企业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创建质量进一步提高。厂党委重新修改完善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厂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创建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处,有精神文明专干,居委会负责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理顺工作机制,改进领导机制,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听取精神文明创建情况汇报,指导工作,政工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行一岗双责、双向考核的制约激励机制,为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字幕)“双五星”——星光耀** 在抓好生产经营、企业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继续开展以“双五星”创建为载体,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双五星”创建活动始于1996年,该厂针对企业生产区、生活区比较集中,员工工作关系、亲属关系混杂交织的特殊情况,将狠抓职工这个生产经营的主体同狠抓职工家庭建设的主体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凝聚力和生产经营、厂内和厂外有机结合,“工作”和“家庭”两者兼顾,创造性了开展了争当五星级文明职工和争创五星级文明户活动,找准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主载体,将精神文明工作着力点放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上,此项活动已经过近十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收到明显效果,已成为我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框架,五星级文明职工、五星级文明户的比例逐年上升,已分别达到98%和97%,企业社区文明程度也有明显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